普通话应用技巧范例6篇

普通话应用技巧

普通话应用技巧范文1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职生;朗读教学

    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是考查应试者说普通话的能力,朗读短文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一个重要的测试项目,其目的是“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作为测试的第三部分,分值占总分的30%。朗读在促进人们日常口语语音规范化、标准化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作为中职生应该自觉地提高朗读水平,进而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但是,在多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在这一环节中失分过多,达不到要求,主要表现在:

    1.常用字的读音不准:声母或韵母、或声调出现误读。

    2.多音多义字读音不准,形近字经常读错。

    3.轻声词、儿化词和“啊”的音变读错较多。

    4.停连和轻重音等技巧表达不恰当,失误较多,回读现象较常见。

    5.语气、语调处理不当,缺乏语感,方音明显,有的只是照字读音,读不出“个中滋味”,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出现以上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认识不足,特别是对朗读能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部分学生轻视朗读,自认为朗读很简单,或自认为朗读水平高,不屑于下功夫。

    第二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普通话语音面貌较差。

    第四中职生在朗读时,习惯使用“念书式”、“唱读式”和“念经式”,长期形成的习惯一时难以纠正。

    第五没有掌握好音变规律,如轻声、儿化的运用不好,有的没有掌握“啊”的音变规律。

    第六对朗读知识了解较少,对朗读技巧掌握甚少。语流不自然流畅,读破词、、句的现象时有发生,腔调固定。

    第七中职学校对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不够,课时量较少,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较落后。

    要想改变目前职业中学的学生朗读短文作品质量不高,失分过多等状况,我们应该引导中职生充分认识朗读教学在普通话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汉语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朗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深刻地体味文章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在普通话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明确朗读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自觉练习朗读作品的意识。

    朗读短文作为测试的一个重要测试项,它重点考查的是应试者在有文字凭借情况下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具体地说,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音节要素的准确发音;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的变读等音变要素的准确发音;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等朗读要素的运用。《大纲》对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准确、流畅、有感情”,在普通话朗读教学中,应紧紧围绕新大纲要求和朗读一项的评分要求,针对中职生不正确的朗读状态进行教学,以使学生在语音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对朗读作品内容的理解,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可以说,朗读是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的重要途径。

    如何通过加强中职学校普通话朗读教学来提高中职生的普通话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语音训练,做到读准字词读音

    “准确”是贯穿作品朗读全过程的基本要求,首先指每篇短文400个字的音节发音准确,实质是要求发准所有声母、韵母和声调。练习时,应注意首先扫除朗读中的字词障碍,做到声母、韵母、声调准确到位,读音完整,同时注意避免复韵母单音化,词末上声不到位等现象。重点是①生字、难字; ②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③形似音异的字;④一字多音。

    其次,注意音变现象。“准确”还指音节与音节间的音变发音准确,由于朗读时音节是连续的语流,音节的读音由于受临近字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包括变调(上声、“一”、“不”)、轻声、儿化、“啊”的音变,其中轻声和儿化是练习的重点。

    再次,注意不可出现增读、漏读、颠倒等现象。

   由于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所以在朗读教学中要重视字词的教学,应该按照一定的朗读要求,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中的60篇短文反复的朗读练习,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减少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从而使中职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朗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语感是指朗读者在分析、理解和朗读文字作品时对语词所产生的相应的感受,它实际是人对语言的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语感较差的现象,因此,加强朗读练习是训练学生普通话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语感作为一种感性经验,需要从长期的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规定的60篇短文,明其义理,悟其趣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样对学好普通话适用。通过对语感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读作品中,理解、欣赏作品,深刻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可以说,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有助于中职生减少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缺陷。

    三、突出朗读表达技巧的训练

    “准确”是朗读作品的基本要求,“流畅”则是朗读作品的表意需要,是“传情”的重要前提,“传情”则是作品朗读的最高境界。如果说熟悉和理解作品是“传情”的必要前提,落实“传情”还需要具体手段。“传情”手段主要指朗读表达技巧。朗读表达技巧实际上就是人们在朗读中利用有声语言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手段。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一项评分,主要包括停连、重音、语调、节奏四个方面。

   (一)停连恰当。

    停连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朗读最起码的要求是句读正确,语意连贯。无论是朗读还是听众,无论是生理要求,还是心理要求,朗读中的停连都是必不可少的。停连处理得恰当,可以把语言的层次表达清楚,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还可以引起听者对内在含义的深思,即“旧书不厌百回味,熟读深思子自知”。在测试中,常有中职生因字词读音或朗读不流畅而出现停连不当的现象。只有通过反复朗读,熟悉文章,避免产生歧义的停连,减少因停连不当而扣分的现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反复朗读,提高朗读的流畅度,避免回读、崩读现象。教材中的60篇短文大都是名人佳作,文质兼美,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只有声情并茂地朗读作品,才能真正感悟了作品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感情。

    (二)重音突出。

    朗读时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音节往往有轻重的不同,重音指朗读中为强调或突出而使用的一种声音形式,能否恰当地运用重音(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是能否准确生动地表现作品的又一关键。在朗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中职生深入分析语句的意义,仔细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正确掌握重音的位置。首先,要根据语境、语气,把每个语句的重音找出来,其次,还要根据语境、语气确定每个重音应用哪一种方法表达。

    重音一般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但在具体朗读中,为了抒发感情,有时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比其它语句轻柔。总之,掌握重音需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如何表现较能传情感人为宜。

    (三)语调适中。

    语调是在语流中用抑扬顿挫来表情达意的所有语音形式的总和,主要指语句的整体的高低升降变化趋势与意义表达的和谐。语调应随感情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语调是指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通常以降调、升调、平调、曲调4种变化出现。借助语调,有声语言才有极强的表现力。在朗读训练中,应注意,不同的语调表现不同的语气:表示陈述、说明、庄重等语气用平调;表示提问、反问、惊讶等语气用升调;表示坚决、肯定、赞扬等语气用降调;表示怀疑、讽刺、气愤等语气用曲调。

    (四)节奏得体。

    节奏指语言的音乐性,即朗读中声音的徐与疾、抑与扬所形成的表达技巧。徐与疾是就语速而言,抑与扬是就情感而言。节奏和谐的朗读一定是流畅的朗读。在中职生的朗读训练中,应注意对节奏的准确把握,节奏应随作品内容和情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真正让它起到烘托气氛、描绘环境、突出变化、增强作品表达效果的作用。

    朗读的节奏和文章的样式也有密切关系。文学作品的节奏富于变化,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朗读时的节奏比较明显,特别是诗歌和戏剧。而朗读说明文和议论文时,节奏相对变化少。总之,节奏是受文章内容制约的,是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制约的。

    这四种表达技巧在朗读中虽然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但它们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从准确到流畅再到传情的过程,是朗读要求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练习作品、朗读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普通话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以普通话测试为指导,不断探索教学规律,重视朗读训练,研究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朗读在普通话教学中的作用,使中职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减少失误,更好地发挥水平,不断地提高中职生的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崔梅 单春樱主编《普通话口语层级训练教程》【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北群《浅论职业高中普通话教学》【j】(《科学教育家》2008年第5期 )

【3】吕书之 刘婧姝《浅谈普通话测试中的朗读作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普通话应用技巧范文2

一、当前初中生阅读能力发展状况

在中考应试模式的背景下,许多学生重视知识点的学习,而对自身语文能力的发展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错误导向,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于方言基础上的普通话发音存在缺陷。各地区都有着浓厚乡土特色的方言,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大多使用方言交流,这对于普通话的发音训练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部分地区方言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不分,这种先天性的缺陷会导致学生在普通话朗读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这种状况将导致学生在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2.学生感情朗读能力发展呈现不均状态。感情朗读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深刻领悟文章主题寓意,全身心投入到情境中,通过语言语调、节奏的变换,引领听众深入文章意境之中。而当前许多初中生在朗读中语调平淡,甚至出现唱读,在情感朗读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这也是影响学生阅读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3.科学阅读及运用方法未能得到全面的培养。阅读应当结合目标任务选择最恰当的阅读方法,如浏览、略读、详读、精读等。不同类型的文章、不同的目标要求、不同的时间限制,都应当成为科学选择阅读方法的参考依据。部分初中生在阅读活动中,没有能够优化筛选出最恰当的阅读方法,导致阅读效率低下。

4.阅读迁移能力未能有效服务于作文写作。阅读不仅可以积累素材、丰富词汇,还可以提炼写作构思方面的技能技巧,将其有效运用到自身的作文创作之中。部分初中生在阅读中为阅读而阅读,没能将阅读与写作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阅读时满足于囫囵吞枣,没能深刻领悟发掘,尤其是没能深刻提炼作品的写作技巧、写作特色,并将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导致作文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措施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的状态,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针对发音不足,强化普通话的发音训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机地穿插渗透普通话的发音训练。在课堂上坚持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学生回答问题时也一律要求用普通话回答,并倡导学生在班级内、校园内开展普通话交流,营造人人爱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本地区方言的发音对普通话朗读的影响,找准薄弱环节予以突破,例如,部分初中生朗读中z,zh,s,sh不分,教师可以从1500个常用字中,针对性地选择出易混淆的平翘舌音进行巩固训练,汇总出200个左右的字,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巩固,完全可以纠正方言发音的先天不足。

2.给予技巧指点,提高学生情感朗读能力。学生的朗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抓手,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开展情感朗读技巧训练。首先,引导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文章的意境、主题、思想,从宏观上感悟文章的主旨,从而定下大的情感基调,保证方向正确。其次,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章节、重点语句和重点词语,通过语气、语速等方面的变化,营造出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感氛围,或娓娓动听,如高山泉水般,或紧张急迫,如暴风骤雨般。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文章情境,扣住重点内容进行情感朗读。另外,教师还要强化节奏、停顿、阴阳上去四声发音技巧等方面的常规情感朗读技巧,对学生授之以渔,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水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帮助。

3.科学开展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分析水平。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最适合的就是最有效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科学的阅读方法增强阅读效果,对于篇幅长、时间短的阅读活动,可以采取略读的方式;对于与学习生活距离较远的书籍可以采取浏览的方式,大致了解相关内容;对于精美的文学作品应采取详读、精读、研读等方式,不仅要从整体上感悟文章的主题意境、结构体系,还要从细节上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与闪光点,甚至抓住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去细细揣摩、认真体味,在这样的阅读中提高分析理解能力。

普通话应用技巧范文3

关键词:普通话 语音 教学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招聘会上,良好的表达能力、标准的普通话越来越为用人单位所重视。 运用普通活进行交际可以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这已成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共识。

一、语音教学涉及内容及其存在的教学问题

在汉语语音教学中,涉及到韵母教学、声母教学、声调教学、音节教学、汉语拼音方案教学和语句韵律教学六大方面,在这六方面教学中不乏有规律性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问题更好地研究语音教学技巧,从而达到更有效的语音教学效果。

其中,韵母教学中涉及到:(1)单韵母 o和e (唇形的圆展问题);(2)单韵母 i和ü(唇形的圆展问题);(3)单韵母 u和ü(舌位的前后问题);(4)单韵母 -i(zi、ci、si)和-i(zhi、chi、shi、ri)(与z、c、s和zh、ch、sh、r一起学习)。

声母教学中包括:(1)塞音 b、p、d、t、g、h(送气问题);(2)塞檫音z、c、zh、ch、j、q(送气问题);(3)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4)舌面音j、q、x;(5)鼻音m、n;(6)擦音f、h;(7)擦音r和边音l;(7)鼻音和边音;(8)z、zh和r、j和 i(清浊问题)。

声调教学包括:(1)单字调(四声);(2)上声和阳平;(3)阴平和去声,二字连调(20个模式);(3)二字连调,包含上声的连调组;(3)三字连调;(4)四字连调。

音节教学包括:(1)r声母与开口呼韵母相拼;(2)-i(zi、ci、si)-i(zhi、chi、shi、ri)与i(尖团问题);(3)ri声母和yi;(4)儿化;(5)鼻音结尾音节与后接零声母音节(音节界限问题);(6)“啊”的音变;(7)“一”、“不”的变调;(8)轻声。

汉语拼音方案教学包括:拼音认读;ju qu xu(有关ü的拼写规则);-iu、ui、 -un(有关iou、uei、uen的拼写规则);字母i的读法;字母e的读法。

语句韵律的教学包括:停顿的位置;不能停顿的位置;节奏的制约;三字格;四字格;常规重音:句末重音;常规重音:偏正结构;语气重音:副词;语气重音:代词;对比重音;轻读成分:虚词;轻读成分:趋向补语;轻读成分:语气副词;轻读成分:代词;其他轻读成分;语调和语气:陈述;语调和语气:疑问;语调和语气:祈使;语调和语气:感叹;语调和口气:反问;语调和口气:严肃、诚恳;语调和口气:悲伤;语调和口气:兴奋;语调和口气:激动;语调和口气:讥讽;语调和口气:挑逗;语调和口气:厌烦;语调和口气:急切;语调和口气:辩解;语调和口气:安抚;语调和口气:不满;语调和口气:不信任;语调和口气:责备;语调和口气:命令;语调和口气:逼迫、威胁;语调和口气:恳求;语调和口气:惊奇;语调和口气:害怕、恐惧;语调和口气:无奈、无助;语调和口气:怜悯;语调和口气:劝慰。

二、语音教学的技巧

针对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利用各种教学技巧进行教学,这其中主要是从教音方法、练音方法和纠音方法三方面入手,训练方式主要包括:(1)教音方法中的循环和反复、示范和模仿、图表演示、音形结合;(2)练音方法中的合唱和独唱、以好带差、说读结合、声韵调单项练习和语流练习;(3)纠音方法中的示范和模仿、演示法、夸张法、对比法、提示法、手势体态法。

具体来讲就是:首先是在教音过程中的技巧。

1、韵母的教学。韵母的教学比较容易,其难点主要在e、ü和鼻韵母的发音上。个别学生发e时,存在的问题是唇形的圆展问题,学习者的口型开口度很小,这是因为受到了他们语言类似发音的影响。教师做示范时要双唇拢圆,用o带e的方法,拖长o的发音,嘴角向两边慢慢地咧开,让学生看到区别,并进行模仿。另外,ü对于学生有一点儿难,我们可以用i带ü的方法进行教学,发i时拖长i的音长,在这个过程中口唇逐渐收拢变圆,ü也就自然地被带出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借用镜子做对照练习,看自己的口型是否和老师一样。鼻韵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捏住自己的鼻子,感觉一下带鼻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2、声母的教学。较韵母的教学有难度,其中包括:(1)送气问题(p、t、h),我们可以利用薄纸片置于嘴前的方法,发p、t、h 的时候吹动纸片,让学生分清它们与b、d、g的区别。(2)公认的教学难点就是舌尖前音 z c s和舌尖后音 zh ch sh r,特别是r的发音。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手势法,p即用手势模拟舌位,手指弯曲代表卷舌音,手指伸直代表平舌音。同时,也可配合咬指法教卷舌音。个别学生常把r发成l,我们可以用带音法进行教学,发sh的时候拖长其音程,直到发出r为止。

3、声调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普通话声调具有抑扬顿挫感,说来好听。北方方言较重、发音狠、抑调较多,如普通话读55调值,海城话读51调值,由5度降到1度,听起来狠且重。这样对比分析能使学生有一种尽快掌握普通话声调的紧迫惑、自觉感。第二要让学生了解北方方言与普通话在调类方面是大体相同的,只是调值不同,先解除学生 的思想顾虑,不要以为掌握普通话声调高不可攀,轻装上阵。第三要激发兴趣,将枯燥的“阴阳上去”置于绕口令中,由易到难,由慢到快。仅仅凭课堂上的练读,远远不够,必须教会学生练习声调的方法。第四,要教学生练习声调的方法即按同调相连顺序读音节。练习声调也要一类一类地读音节,先读阴平的音节,把阴平的音节读准,反复体会高平的调值,依次练习。第五,仅仅知道普通话的四声怎样去读还远远不够。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要真正掌握普通话,语音听力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老师先将音节读得慢一些,让学生体会,开始读双音节词语,容易分辨再读四音节词语,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课下同桌两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声韵调轮流发音、辨音,准确率应在90%以上。第六,学生通过以上方法对普通话的调位有所认识并能较好地读准普通话调值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普通话常用汉字约有三千,尽管能够读准普通话声调,但到底哪些读阴平,哪些读阳平、上声、去声呢?虽然功夫下了一大半,落脚点还在于能够流利地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用以下方法可能会行之有效:(1)日常多留心电视、广播的普通话读音,用心去记,积少成多。(2)熟记一二级常用字词,反复记背。这虽然是一种笨办法,但能在头脑中加深普通话印象,循环往复,提高了普通话的准确率。(3)寻找普通话与北方方言在调类上的对应规律。这是掌握普通话声调的唯一捷径。第七,练音过程中的技巧。(1)齐读和单读(合唱和单唱)。可用于模仿声母、韵母、音节、变调、重音、停顿、句调以至对话等语音练习的项目。(2)声韵母单项练习和语流练习。就是把容易认错或读错的声母、韵母、声调或由它们拼成的双音节词排列在一起,进行辨别认读。比如:声母——bí zi-pí zi;韵母——shàng- shān;声调——bā-bá。(3)听辩练习。即由教师发音,学生指出老师发的音。比如:老师念“pa”学生辨认“p、b”。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听写、读写、选择练等形式的练习。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易理解、收效快、操作简便的语音教学法,另外,调节学生的最难情绪、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重视拼音方案实际应用等是行之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久英 普通话语音教学中的声调教学初探.平项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九卷第4期(总第19期)。

[2]梁敏 普通话语音教学方法研究。

普通话应用技巧范文4

关键词: 言语交际 对话技巧 六种技巧

我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孔子曾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话说得好不好、说得是否合时宜,对双方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言语交际中,有些对话技巧很重要,下面介绍六种技巧。

一、点到为止

言语交际应违背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意思必须表达清楚准确。因此,并不是话说得越多越好。只要意思表达清楚了,即使仅仅只用一个字,也就够了。多余的话,只会浪费时间,有时还会使对方感到不耐烦。所以,言语交际过程中,应该学会“点到为止”,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俄罗斯总理普京2008年12月4日通过电视和广播与俄罗斯民众就各种问题进行了对话。在回答“最爱什么?”时,普京只回答了一个词:“俄罗斯。”

俄罗斯总理普京的回答既简洁有力,又能突现自己服务祖国俄罗斯的真挚情感,拉近了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当然还有利于普京政府政策的实施。

二、巧妙拒绝

当对方向你提出了某种要求,而你却不愿意接受,也许你会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或者严辞拒绝,可是事后又担心对方对你不满。这时,不要直接选用“不”这个具有强烈对抗色彩的字眼。即使对方对你态度粗暴,你也要和颜悦色地用肯定的句型来表达否定的意思。

如对方情绪激动、措辞逆耳时,不要指责说:“你这样发火是没有道理的。”而应换之以肯定句说:“我完全理解你的感情。”这等于婉转地暗示:“但是我并不赞成你这么做。”使对方听了十分悦耳,好感油然而生。

同时,在拒绝时不要伤害对方自尊心,使对方难堪。为此可采用先肯定、宽慰,再委婉地否定,阐明自己的难处的办法,做到既拒绝对方,又使对方欣然接受。如“我完全懂你的意思,也完全赞成你的意见,但是……”这种貌似承诺,实则什么也没有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了“将心比心”这一古老的心理战术。

三、自我解嘲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会因为自己说错了话或者对方提出了令自己难堪的问题而陷入尴尬。为了摆脱困窘,不妨采用讲笑话或自我谦抑的方式自我解嘲,使谈话重又回到轻松的状态上来。用幽默的方式对这种尴尬处境加以处理,总比垂头丧气或者把火气发泄到他人身上要高明得多。

当我们在同事面前遭到上司的严厉批评时,常常会觉得面子过不去。这时不妨进行自我解嘲:“大家要懂得经理的良苦用心,他怕大家承受不了,所以选择我作为代表进行批评。因为他知道我抗击打的能力比大家强。希望大家举一反三。”

当然,这类话一定要等到上司走开以后再说。这样做,是不是要比在同事们的怜悯眼光下闷闷不乐地唉声叹气要好呢?

四、巧用暗示

对别人的做法持有不同意见,如何劝阻他们,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如果对方与自己地位相当或者是自己的下属,你也许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即使对方不能接受,也无关紧要。可是向别人提相反意见,就不能这么做。在不得不劝阻他们的时候,不妨采用委婉的说法对他们进行暗示。

整理房间是儿子不喜欢做的事,几乎每次叫他收拾玩具书本就怄气。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我用“激将法”对付他。我边整理自己的书柜边“冷嘲热讽”:“我整理书的速度是最快的,你看看吧,一会儿我就能全部搞定,你一定不敢和我比赛……”听到这样的话,原本在电视机前着迷了的儿子立刻给我回应:“谁说我不敢!我一定比你整理得更好更快!”

暗示法就这么有趣和有效,只需父母运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施加教育影响,不仅符合孩子要求自尊、独立的心理特点,而且不易使孩子与父母对立起来,尤其在公开场合,它比直接教育的效果更好。

五、以问代答

面对那些自己不便于或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可以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问题抛给对方或者旁人,或者换一个问题来问对方,从而使自己既可以避开问题,又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当两家公司商谈一批产品的价格问题时,甲方谈判代表问乙方:“如果你们确有诚意卖出这批产品,那么我想知道你们的最低价格是多少?”如果乙方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就有可能陷于被动。乙方最好的方式,是把问题抛回去:“那么你们能够开出的最高价格是多少?”

这是谈判中常用的方法。如果卖出方的最低心理价位远远低于买入方可以接受的最高心理价位,直接回答问题,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品利润。把问题抛给对方,就可以充分挖掘对方可以接受的价格。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人对他人的情况刨根问底,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以问代答的策略,避免正面回答问题,并巧妙地将话题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六、答非所问

一般地说,答非所问是最严重的错误之一。但是,在某些言语交际的场合,譬如外交场合,答非所问却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对话策略。当有人向你提出一个不便于回答的敏感话题时,使用这种方法往往能帮助自己轻松过关。

王蒙荣任文化部长后,一外国记者问:“请问部长先生,五十年代的你与八十年代的你有何相同与不同?”记者是想问王蒙对当“”和当部长有何看法,王蒙当然知晓。他机智风趣地回答:“五十年代的我叫王蒙,八十年代的我也叫王蒙,这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那时我二十来岁,而现在我五十多岁。”

这是一个敏感而又难以说清的问题,如是回答,似答非答,变被动为主动,且又不无调侃对方之意。如果对问话者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回答,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主动性,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采用答非所问的策略,可以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

总之,掌握以上常用的对话技巧,会提高我们的交际水平,从而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大家不妨一试。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安华林.言语交际原则论略[J].洛阳师专学报,1999,(3).

[3]周守国.例说对话技巧[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4,(11).

普通话应用技巧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纵观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时有出现,尤其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了许多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被遗忘的角落。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能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广大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针对当前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状况,针对性地拟定措施,优化教学工作,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生阅读能力发展状况及其培养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二、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措施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的状态,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针对发音不足,强化普通话的发音训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机地穿插渗透普通话的发音训练。在课堂上坚持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学生回答问题时也一律要求用普通话回答,并倡导学生在班级内、校园内开展普通话交流,营造人人爱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本地区方言的发音对普通话朗读的影响,找准薄弱环节予以突破,例如,部分初中生朗读中z,zh,s,sh不分,教师可以从1500个常用字中,针对性地选择出易混淆的平翘舌音进行巩固训练,汇总出200个左右的字,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巩固,完全可以纠正方言发音的先天不足。

2.给予技巧指点,提高学生情感朗读能力。学生的朗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抓手,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开展情感朗读技巧训练。首先,引导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文章的意境、主题、思想,从宏观上感悟文章的主旨,从而定下大的情感基调,保证方向正确。其次,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章节、重点语句和重点词语,通过语气、语速等方面的变化,营造出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感氛围,或娓娓动听,如高山泉水般,或紧张急迫,如暴风骤雨般。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文章情境,扣住重点内容进行情感朗读。另外,教师还要强化节奏、停顿、阴阳上去四声发音技巧等方面的常规情感朗读技巧,对学生授之以渔,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水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帮助。

3.结合作文教学,增强学生作文写作技巧。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在阅读中能否提炼、发掘出写作方面的技巧特色,并将其消化吸收为自己的创作能力。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撰写提纲、读后感的形式,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将文章的框架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学生在阅读后,还可以将精美语段摘记下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段积累。另外,学生还可以撰写读后感,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分析评价,对值得学习借鉴的优点还要总结分析并内化吸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阅读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1]杨天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尝试与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5).

普通话应用技巧范文6

【关键词】电视新闻 采访 技巧

笔者踏上电视新闻记者这一工作岗位已8个多年头,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也有些认识。探讨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或可找出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以进一步指导采访工作。

一、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日常采访中,记者会遇到不同的人群,他们的个性不同,所以面对他们,记者就必须要“对症下药”,从采访对象的嘴中“套”出我们需要的信息。在提问前,记者必须了解事件和采访对象的背景,为采访做好准备。一般来说,先与采访对象聊天、谈心,缓和现场气氛,将距离拉近,消除被采访对象的心理戒备,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记者提的问题也要符合对方的学识范围,要用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意思,尽量避免一些专业性太强的词汇,造成冷场。

二、注意提问技巧,善于观察和倾听

1、提问技巧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核心,也是记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由于在采访中碰到的采访对象性格各异,因此提问的方式要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对于比较外向、健谈的采访对象,记者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主题,而在谈话过程中,如果采访对象偏离主题,记者可以通过引导,或者话题转移来引导被采访者回到正题。

而对于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与记者交谈或比较拘束的采访对象,记者最好先和他耐心的攀谈,消除他的戒备,渐渐把话题引导正题上来。例如:一次我们去采访春节过后的保姆市场,职介所里,虽然有不少保姆正在报名,但是没有一个愿意接受采访,她们或许不好意思出现在电视上,看到摄像机就躲。这时候我们并没有急于用摄像机对准她们拍摄,而是和她们闲聊起来,问她们老家在哪里?家里什么情况?春节在哪里过的?怎么会想到一过完年就来求职?通过闲聊拉近了和她们的距离,然后再把我们的采访意图告诉她们,很快消除了她们的戒备,最后,不但拍摄到了她们求职的镜头,还顺利的采访到了她们。

此外,记者还可以通过开放式提问、闭合式提问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开放式提问时,提出的问题不可以太笼统,不着边际。闭合式提问时,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被采访者,不可以提出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从事情的反面提问,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或者是对方不能直接回答的问题,可以从侧面提问,旁敲侧击,让观众侧面去了解事件。

2、善于观察和倾听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说:“现场观察是我采访的第一步,察言观色,察行观态。我选择新闻这个职业正是因为任何其他职业都无法使你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就写出以后的历史,而你本人就是见证者。”可见记者的观察的重要性。在采访现场,记者用眼睛认真观察,可以获得更为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捕捉到生动的细节,加深对采访对象的理解,让报道更实在,有现场感。

与此同时,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摄像在拍摄采访对象时也是记者最好的观察时机。记者可以通过观察自然背景和采访对象周围的环境来获取更为直观的信息。

多年的采访经验告诉我们,记者的说只是采访的一部分,善于倾听更为重要,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有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一些重要的信息,说不定就在与采访对象沟通中得知,有用的新闻线索,会因为有心倾听而被发掘。记者不但要全神贯注的倾听,还应该在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注意倾听,通过提问和要求补充说明来鼓励对方把话说下去。

作为电视新闻记者,还要在采访中充分利用话筒,有选择性地将记者认为有用的对话作为同期声记录下来。有时候,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要比记者的语言描绘更有说服力,这就需要记者在倾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时刻录下同期声。

三、采访的基本要求

1、采访要有针对性

语言是人类的第二外表,人们从个人的语言中能分辨出其性格、文化涵养、兴趣爱好等特征。电视采访以直接的画面作用于观众,对记者的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以记者的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例如采访建筑工人, 千万别刻意的把他叫到某个地方, 而是要到他的工作场所,在工地上和他聊天。感受采访对象的生活,成为朋友,你才能得到需要的东西。反过来说,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来说,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而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寻求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2、尊重采访对象

新闻采访以人为本,在现场同人打交道, 这就需要记者掌握采访的语言技巧,要以提问交谈的方法, 在几十分钟内得到通常花几个小时才能得到的东西,要让对方说实话,很大程度取决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因为这不仅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

现在,人们的素质普遍有很大的提高,对媒体不再像以前那样的有种敬畏感,也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发表自己的想法。这对记者而言既有利,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重视现代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

3、营造良好的采访气氛

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求记者有一种能够消除陌生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的本领。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笔者工作的地方是上海宝山,宝山地属郊区,有很多讲本地话的居民,所以在采访中遇到的是本地人,最好拉近距离的方法就是能讲一口本地话。特别是对一些年纪较大的人,他们的普通话一般不是太好,记者用普通话提问时,他们回答起来就不会那么流利。而如果用本地话提问,与他们的对话肯定就会顺畅很多,记者也容易从他们的回答中得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