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问题;教学建议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他倡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保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但是新课程改革中仍然有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1.数学新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教师通过教材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教材的编写有可能不能与本地课程安排进度适应而出现问题。
(1)教材进度与课时不符合实际情况
首先,高一要完成四本数学教材的学习,涉及函数、统计、概率等重要内容,课业内容相对繁重,但是高一学生知识程度较浅,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进而让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与之相比,高二数学内容则相对较少。
其次,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之后,数学课时严重不足。高中数学教材越编越厚,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数学教学课时却不断收缩,导致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学生来不及消化,更谈不上知识点的巩固以及深化。正是数学新课改产生的进度不适、课时严重收缩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功课不扎实,产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2)高中课改新教材结构混乱,编排不当
高中新课改数学教材相对于传统教材结构混乱,初中与高中教材内容上存在脱节现象,初中学习的知识相对琐碎,而一进入高中除了面对厚厚的几本数学教材之外,高中教材则直接涉及因式分解、完全立方等新概念,但是高中新接触的新知识却和初中的课本知识联系不大,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让进入高中的学生学习很吃力;此外,教材本身的结构也存在不少问题,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尚未入门就要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造成学生学习新知识存在较大难度,正是这种教材编写结构的混乱对学生接受知识的层次带来挑战。
2.新课改教学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出现主要问题是教师对新课改教学观念认识存在偏差,教学老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存在差别,教学目标不确定,教学内容不严禁,教学方式不恰当,直接影响到授课教师的积极性,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容易造成教学模式的固化与形式化。
(1)数学课堂授课形式化严重
传统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但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填鸭式灌输的方式被压制,部分教师为了避免填鸭式教学,数学课堂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越来越少,主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导致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知识点,使课堂流于形式化。
(2)追求教学的情景化与现代化
教学的情景化与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和情景化手段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原本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吸引人。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过于追求情景化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片面地追求情景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教学目标出现偏离,教学内容成为附着在现代化与情景化之上的辅助工具,本末倒置。数学教学课堂追求情景化与现代化教学并非不可以,但重要的是要把情景化与现代化作为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生动、富有探究性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接纳数学,而不能把数学课当成趣味课。
二、针对数学新课改中问题的改进建议
1.政策性建议
新课改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需要结合当地的教学进度与安排,因此建议新教材要重点解决高中三年的知识层次结构问题,以便于高中生从高一到高三循序渐进、难易适中。
此外,建议新教材重点解决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相脱节的问题, 初中知识是为高中知识做铺垫的,如果高中数学单刀切入,很容易造成知识点的断层,因此需要将高中之前的知识点重点补充添加,为高中数学学习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教学建议
近些年来,数学试题日益新颖、灵活,不少师生将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试题上,却忽视了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养,这种题海战术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奏效,但是对学生影响是重大的。学生不知道一个公式、定理的逻辑推演,不能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的内在规律,一味地机械追求大量习题的解答,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数学是一门给人乐趣的学科,它蕴含着强烈的数学思想,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也在向学生传递数学思维,对学生而言,掌握了数学思维才能把握数学规律,提升数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改革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与解决问题的时刻,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才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2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高中数学新课改;主要问题;教学建议;探析
一、基于高中数学新教材部分问题的简要剖析
人教版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材,代表了新一轮中学课程改革主流趋势,为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开拓出更为广阔的教育视野,显示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影响.而综合人教版新教材的使用,在主流趋势的肯定中,也暴露出部分问题.
教材进度安排上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进度安排“头重脚轻”.如,高一上学期全面概括了“函数”与“空间几何”“概率”与“统计”及“三角函数”等众多内容,教学任务繁重,容量难以承受.综合高中阶段学生智力发展特点,高一思维能力尚处在高中起步期,压力过重,极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整体下降.
新教材结构安排上的不恰当性.主要表现为知识结安排的衔接断档,如,新教材中“因式分解”“立方和与差”“十字交叉法”等初中教学均已剔除的内容,在无此基础的前提下,高中突然加入“方程”“不等式”与“二项式展开”,而高中教材又未做任何基础性补充;初中缺失“轨迹”的概念,高中再讲解析几何,学生困惑,教师面对断档的知识结构也手足无措;未学“解不等式”,就学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造成学生对“函数定义域”“函数值域”与“集合”如何运算的问题充满了迷茫.所有这些,无形中造成教学实际困难,亟须及早解决.
二、基于高中数学新课改教学基础性问题的全面思考
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教学之中出现了很多基础性的偏差,也值得我们做出系统、全面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一带而过,形式化
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互动交流,其目的在于让每名学生参与进来、互动起来,进而达成主动进行学习的动力与愿望,全面培养积极参与的学习意识.但纵观当下课堂教学工作,不仅学生参与度难以均衡,而且学生彼此间合作交流也难以形成主动的发展态势,往往结果是优等生代言了小组成员的想法,后进生无一例外做陪衬.课堂教学一带而过,形式化过浓,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互动与合作难以展开.
(二)教学模式过于追求情境化
情境教学无可非议,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也势在可为.但实际教学模式当中,有的教师曲解情境教学的本意,过于追求情境化教学,甚至为情境而徒设情境.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结合学生知识结构的具体规律,恰如其分地选择好教学起点,而不能以“生活事例化”单纯一概而论,更不能把“数学味”的数学课演化成游戏课与活动课.
(三)教学手段过于追求现代化
信息技术最大的亮点,在于现代化手段下课程内容的形象化.尤其对于抽象数学知识融合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学生对形象化过程的感受与理解,开创出数学教学的全新领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实际教学当中,有的教师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上,可谓处心积虑,但由此造成的问题也不少.有的演示课件充其量是课本的简单搬家,起到的不过是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将课件界面搞得风采独具,以为五光十色中足以引领“观众”学习兴趣,其结果大相径庭,学生的注意力只是被声像并茂的动画所吸引.
三、基于高中数学新课改建设性建议的综合探讨
(一)新课改教材的建设性探讨
基于目前高一教学任务过重,而高二相对轻松的纠结,建议做出教学进度的适度调整.事实上仅将高一“数学必修4”推到高二教学即可.之所以这样考虑,关键在于函数作为高中数学教学重点,有其概念上、模型上及应用上的难点,而将部分内容后移,就是给学生知识反冲、综合掌握的机会.
新教材应适度将初高中知识的脱节问题达成共识,涉及“因式分解”“立方和与差”与“十字交叉法”等知识,要么重回初中教材,要么充实于高一教材,何去何从要科学考虑,及时妥善加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使知识结构衔接得当,使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工作趋于合理,发展才能更为顺利.
(二)新课改教学的建设性探讨
以“数学思想”贯彻教学始终.所谓数学思想,就是以数学思维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概括而言,高中数学已基本接近自然知识领域“上层建筑”,作为高中数学每一位执教者,无论秉承哪种教育观与数学观,数学思想必不可少.而落实到高中数学课堂,则需具体函数与方程的形象思维,数形结合的面面俱到,分类讨论的互通有无思想,化归转化的总结归纳.
以“双基理念”贯穿育人全程.“双基理念”重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综合掌握,也是新时代数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目前,数学测试的灵活性与新颖性愈来愈强,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如何巩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依托基础的提炼创新领域问题的真解,已成为许多师生努力求索的目标.
四、结语
高中数学新课改是教育系列改革中一项长远话题,难以一蹴而就,而如何顺应新课改良好发展态势,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新课改工作当务之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做出应对见解与思考.
【参考文献】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3
[关键词]家校协同现代教育新课改要求途径问题
家校协同是指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对教育对象实施同步教育,以求使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的教育模式。家校协同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者也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新的途径,笔者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一、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的新要求
1.新课改要求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培养具有完善个性、乐于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生活化”的个人,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家庭和学校不仅是学生最重要的两个生活场所,而且是对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影响者,双方只有积极沟通、协调,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新课改要求学校与家庭共同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落实基本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可是在现实教育中,在对待学生价值体系的问题上,学校与家庭往往不太一致。比如,当学校希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候,一部分家长却可能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可以不管。在目前全社会价值体系异常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方向上的错位,必将大大降低教育的整体功能。所以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
3.新课改期望通过家校协同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从操作层面上看,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新的方式,这些方式能不能顺利实施,取决于家庭能不能积极配合。比如,在新课程改革展开以后,学生需要完成许多活动性课程教学,单纯在学校范围内不可能完成这些活动性的教学任务,家长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还比如有些课程试验区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减少或者不留家庭作业,这时家长不能理解和接受,这些家长希望老师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以充分安排孩子们的课外时间,这样他们才觉得放心,才觉得老师尽到了应尽的责任,这种理解上的差异,需要通过协调、沟通来消除。
二、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协同的新途径
家校协同的具体途径很多,传统的方式主要是家长会、家访等,新课程实施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又摸索出许多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必然要求,它标志着学校教育形态的变化。它主要是由学校聘请关心学校,热心教育事业,在教育方面有经验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不但适时地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还参与学校规划决策的讨论,日常的教学管理,并且随时可以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
2.家长开放日。学校定期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学校,也是家校协同的新途径。在家长开放日中,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机会给家长选择。家长可以进入课堂听课,也可以参观学校的校情展览。
3.教育沙龙。学校和家长通过“沙龙”的形式,定期在一起聚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交流,也是家校协同的一种新途径。由于沙龙交流具有休闲、宽松的特征,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畅所欲言,有利于家长和老师平等地交流,有利于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共同提高教育能力。浙江杭州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就定期举办这样的教育沙龙,深受家长的欢迎,并已渐渐成为家校协同的重要方式。
4.互动短信。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公司合作,利用短信平台与家长交流,也是家校协同的一种新途径。学校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用短信方式将学生的个人情况,学生所在班级的情况,学校的情况以及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发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回复短信向学校和班主任反映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家长在百忙之中可以轻松掌握学生的基本动态,学校也可以通过短信了解家长的看法和建议,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合力。
浙江嘉兴市实验小学使用这种“家校互联”短信平台,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每天阅读渗透着老师们浓浓爱生之意的短信已经成为家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些家长甚至将老师们发送过来的短信每一条都保存了下来,记录孩子的成长史。同时,家长们也积极回复老师们的短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目前,这种“互动短信”式的协同方式已经向其他学校推广开来。
5.网络论坛。新课程实施中,一些学校利用互联网创建论坛,并把论坛地址告知家长,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在论坛留言进行交流,也成为家校协同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通过论坛留言,向学校反映意见和建议,并且可以在论坛上与可以与其他家长教育经验进行交流;学校可以通过论坛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另外,可以通过论坛把众多家长的观点收集起来,集中人力、精力进行分析和解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超级秘书网
三、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协同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和教师应掌握与家长合作交流的技巧,坚持主动、公正、平等和的原则,与家长和谐交流。另外,对特殊家庭和特殊人群的子女的协同教育,应给予更多关注。
2.家长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同时,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出合理的评价,不能期望过高,眼高手低,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学习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
3.“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学生才是教育真正的主体。在协同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学生本人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参与到家校协同的活动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新课程实施中,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协调一致,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4
【关键词】农村中学 生物教育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77-01
1.引言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在给农村中学生物教育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新课改的精神,生物教育的中心是提升全体同学的生物科学素养,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参与到探究性学习当中,从而实现学习和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但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学对于新课改精神的落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也习惯于采用以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让探究式学习无从开展,不能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为此,本文对现阶段农村中学生物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措施提出建议。
2.农村中学生物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2.1专业生物教师极为匮乏
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农村中学根本就没有专业的生物教师,同时在中考不涉及生物科目这一客观条件的影响下,一些生物教师在进入农村中学后不得不转向其它学科。除此之外,由于高考涉及生物科目,所以使相当数量的生物教师进入到高中,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中学生物教师匮乏问题的严重程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才资源的匮乏使新课改的精神在农村生物教育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2.2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传统
新课改的实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例如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探究性学习,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一名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不过在自身专业深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足的条件下,大部分农村生物教师对此表示力不从心,只能固守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无法及时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2.3 教学设备不够完善
想要达到新课改所提出的标准与要求,就必须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与设备,不过就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农村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难以向教育事业投入足够的资金。同时,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学生物科目长期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内容,因而无法在本已有限的教育资源中争取到更多的份额。另外,新课改后的教材编排对情景教学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将更多的内容放在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上,这些都需要得到现代化教具与学具的支持,而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与这种要求相去甚远,最终导致新课改的精神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地区的农村中学生物教师对于新课改持观望态度,部分人甚至存在着“在现有条件下根本无法在农村地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课改”等消极思想。结合实际,我们发现想要在农村地区全面克服上述问题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不过也应该注意到,所使用设备、器材的先进程度并不是一切问题的前提,落后教学观念的改变才是新课标实施的关键所在。
3.农村中学生物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艰苦的现实状况并不是我们止步不前的借口,为了改变新课改精神在农村生物教育中落实难的问题,广大教职员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上述问题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加以消除和解决。
3.1 加强业务培训
对于农村中学生物教师队伍的充实以及整体教学素养的提升是确保新课标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不过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农村中学对于专业生物教师的吸引力有限,因此想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现有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就成为了一种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方式。为此,农村中学的管理人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当中,尤其是要加强与新课标有关的业务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应以教育改革理论的传播、新课改教育方式的讨论为主,以期将新课改的精神真正内化为教师的个人思想,增强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同时,为了解决培训工作覆盖面较窄、农村一线生物教师参与难度较高的问题,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可采用下乡送教的培训方法,让更多的农村中学生物教师能够亲耳聆听名师的示范课程,并与其一道,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讨论,为培训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出自身效能提供坚实的保障。
3.2 发挥本地优势
新课标对于中学生物课程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结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对于生物实验的重视也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受经济条件落后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村中学都无力为生物实验课添置必要设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师应立足本地实际,本着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使用本地材料和农村资源。例如,在解决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时,既可动员学生到野外进行采集,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开设自己的生物园,以此作为生物实验课的材料来源。此种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实验材料经费不足的问题,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符合新课标中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念与要求。
3.3 挖掘教育资源
为了确保新课改精神的落实,农村中学应注意与所在地区附近的城区中学、农科站、医院等部门加强联系,尽可能争取在试剂、器材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校方也应抓住政策扶持的机遇,向当地政府提出关于资金援助的合理要求,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购置生物教学与实验开展所必须的资料与设备,为新课改精神在生物课堂中的有效落实提供物质保障。
4.结语
新课改的实施为农村中学生物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指明了方向,但同时也对广大教职员工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对于城区而言,农村中学生物教育存在着很多先天不足,对于新课标的落实难度较高,这就要求广大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师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尽可能多的为学生争取教学资源,让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有同等的、接受现代化教育的机会。
参考文献: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5
关键词:高考;课改;教学;建议;总结
回顾新课改后近几年高考数学考试试题,不难发现,新课后题型与传统考试题型基本一致。大致考试题型在一大题一小题左右,基本分值一般在18到22左右晃动,所占分值较多。因此,笔者认为高三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便较为准确地把握命题思想与新课改后的高考试题的动态,以便于提高高三复习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这几年的考试,老师们也可以大胆预测考题,做到有的放矢。笔者经过对新课改后近几年各省高考数学试卷的细分和归类,从中得到立体几何的以下命题考查
热点:
一、立体几何命题的考查热点
热点一:注重对空间几何体的综合考查
相较于传统考试试题,新课改后考试试题中对三视图的考查仍是客观命题的热点,但考查形式呈现多样化;在数学考试当中,对于文科生来讲多以识别和判断几何图形为主试题中也会出现对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相关的问题。这些题对于文科生来说难度较高,并且多以大题形式出现,所占分数较高,复习应注意这些题型。例如:2014年湖南,重庆7,2014年课标中国等等。
热点二:注重对线面关系的考查
新课标的试题中,对文理科学生对空间几何的认识都更加强调几何直观,并且对学生“识图与画图”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在线面关系中对理科生要求较强,学生应加强对线面关系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对解决直线向量能力问题的培养。在高考试题中多出现,考查学生对线面、线线、面面关系的试题。这些试题出现在13,15等题,多以填空题为主出现选择题的几率相对较高。题型属于中等偏下学生可以参考以下试卷中的试题,准确掌握对此方法的运用。例如:2014海南17(1),新课标全国卷II(1),2013湖南18,北京17(1),湖北19(1),江西19(1)等。
热点三:注重对几何体综合应用考查
相对于上边问题的考查,几何体综合考查的应用对于文理科学生考查难度增强并且多以大题为主。这些题也是学生丢分较多的一道题,这些题综合程度较高,一道大题通常有3道小题,前两题较简单,第三问考查学生对立体几何掌握程度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复习中,学生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例如:2014年天津,湖南卷19等。
二、立体几何试题题型的总结
笔者经过对各省试卷的研究调查,归纳出几何考试的题型和考试方向。在几何考试试题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几何知识的运用情况。几何试题中对理科生考查,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在选择题中一般出现在3题到5题之间。填空题多出现在16、17题之间,大题在理科生考试中出现次数相对较多,多出现在23题左右,对于理科生来说难度属中等题。对于文科生的考查相对于理科生来说,考查内容较简单,多以一小题一大题为主。对于文科生来说属于难度偏中下的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酌情进行复习。
三、立体结合复习的建议
虽然近几年课改后几何试题在命题思路和方法上有些变化,但总体上还是保持稳定,解答题多以证明线面垂直或平行的关系,
另一个是求二面角,所以老师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复习。
1.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术指导
在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对试题的归纳总结习惯,学生要做到做过一次题就牢记这种方法并且吃透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转化的能力做到对试题举一反三。在课堂中不能只纸上谈兵,要多进行练习,练习完老师要及时进行讲解,学生刚做完题,对题的记忆还较为深刻,此时讲题对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较容易。学生只有多想、多看、多画,才能有效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着重复习基础知识,规范做题方法
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才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来说,就像玩游戏时的游戏规则一样重要。学生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才能提高做题的效率和正确率。规范解题步骤;注重通性通法。所以,学生在平时训练当中,要培养自己在答题方面的良好习惯,在解题时要做到“一看、二证、三求解”。
3.研究归纳总结考试题型
从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来看,很多考题基本与以前考题相似,只是意思变了。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考当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往年的高考试题,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一题多解,吃透教材的实质,争取做到举一反三。
4.培养学生对记忆知识完整程度的能力
在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过程中,要想办法让学生建立完备的知识网络,要让学生认清什么是重点,抓主干。例如,为了让学生的知识网络更完备,平行与垂直可以相比较,掌握它们的异同点,以便于学生加深对线面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做题的逻辑能力也尤为重要。
5.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它产生于生活,自然要服务于生活。学生要处处留意身边的数学,成为一个勤于动脑、积极思考的有责任心的新一代青年。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6
关键词:农村小学;改革;问题
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将为整个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但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教育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新课改在农村基础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现状
1.教育理念落后,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到位,对新教材把握不准确
新课标虽已实施多年,但由于对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导致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部分教师暴露出对新课程标准肤浅的理解,甚至出现了偏差,面对新教材、新教法不知所措。在农村学校还普遍存在着“新瓶装老酒”的现象:教法古板陈旧,“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形式,致使出现了学得不到位,课堂启发不够等现象。
2.家庭教育的落后,跟不上现代教育的步伐
在农村,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简单粗暴的,存在着“5+2=0”的现象,这与学校教育是不相匹配的。同时由于留守儿童较多,学生的成长环境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这也成为课程改革的“绊脚石”,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教育投资
理念先于行动。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课改的宣传工作,让学校和教师明确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来指导学校参与这场“教育革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学校应以课改为已任,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大新课改的培训力度。
2.建立家长的培训机制,实现“家校教育”的同步,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
农村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和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更应做好对家长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可成立家长学校、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家长进校参与等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课改,从而实现课改的全方位发展。
总之,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面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农村学校的发展状况,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不会一蹴而就,要全面展现新一轮课改的特色和实效,需要广大农村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