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例6篇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问题;教学建议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他倡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保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但是新课程改革中仍然有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学新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教师通过教材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教材的编写有可能不能与本地课程安排进度适应而出现问题。

(1)教材进度与课时不符合实际情况

首先,高一要完成四本数学教材的学习,涉及函数、统计、概率等重要内容,课业内容相对繁重,但是高一学生知识程度较浅,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进而让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与之相比,高二数学内容则相对较少。

其次,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之后,数学课时严重不足。高中数学教材越编越厚,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数学教学课时却不断收缩,导致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学生来不及消化,更谈不上知识点的巩固以及深化。正是数学新课改产生的进度不适、课时严重收缩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功课不扎实,产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2)高中课改新教材结构混乱,编排不当

高中新课改数学教材相对于传统教材结构混乱,初中与高中教材内容上存在脱节现象,初中学习的知识相对琐碎,而一进入高中除了面对厚厚的几本数学教材之外,高中教材则直接涉及因式分解、完全立方等新概念,但是高中新接触的新知识却和初中的课本知识联系不大,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让进入高中的学生学习很吃力;此外,教材本身的结构也存在不少问题,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尚未入门就要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造成学生学习新知识存在较大难度,正是这种教材编写结构的混乱对学生接受知识的层次带来挑战。

2.新课改教学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出现主要问题是教师对新课改教学观念认识存在偏差,教学老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存在差别,教学目标不确定,教学内容不严禁,教学方式不恰当,直接影响到授课教师的积极性,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容易造成教学模式的固化与形式化。

(1)数学课堂授课形式化严重

传统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但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填鸭式灌输的方式被压制,部分教师为了避免填鸭式教学,数学课堂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越来越少,主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导致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知识点,使课堂流于形式化。

(2)追求教学的情景化与现代化

教学的情景化与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和情景化手段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原本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吸引人。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过于追求情景化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片面地追求情景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教学目标出现偏离,教学内容成为附着在现代化与情景化之上的辅助工具,本末倒置。数学教学课堂追求情景化与现代化教学并非不可以,但重要的是要把情景化与现代化作为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生动、富有探究性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接纳数学,而不能把数学课当成趣味课。

二、针对数学新课改中问题的改进建议

1.政策性建议

新课改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需要结合当地的教学进度与安排,因此建议新教材要重点解决高中三年的知识层次结构问题,以便于高中生从高一到高三循序渐进、难易适中。

此外,建议新教材重点解决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相脱节的问题, 初中知识是为高中知识做铺垫的,如果高中数学单刀切入,很容易造成知识点的断层,因此需要将高中之前的知识点重点补充添加,为高中数学学习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教学建议

近些年来,数学试题日益新颖、灵活,不少师生将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试题上,却忽视了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养,这种题海战术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奏效,但是对学生影响是重大的。学生不知道一个公式、定理的逻辑推演,不能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的内在规律,一味地机械追求大量习题的解答,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数学是一门给人乐趣的学科,它蕴含着强烈的数学思想,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也在向学生传递数学思维,对学生而言,掌握了数学思维才能把握数学规律,提升数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改革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与解决问题的时刻,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才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2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读议练”三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非常重视,但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则兴趣不足,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远离现实,既高调又空洞,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学习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若要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与时俱进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为例,来尝试阐述“读、议、练”三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教育发展的动力源自不断推进的教学改革创新。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模式,对于创新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尽人意、吸引力不强现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1.“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改革意在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读、议、练”三结合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开放式教学,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主、书本为主、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进行电化教学、参观访问、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传统教学模式被大家称为“输入式”或“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任务是“静听”,学习较为被动。而“读、议、练” 三结合教学模式则是“互动”式的,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读”要动脑,追溯理论渊源,既知道“是什么”,又了解“为什么”;“议”要动嘴,在讨论中释疑解惑,既了解“为什么”,还懂得“怎么样”;“练”要动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既熟知“怎么样”,还掌握“怎么办”。如果将传统教学比作为“直流电”,形式较为单一的话,那么“读、议、练”三结合课程教学应理解为“交流电”,方向、频率不断变化。通过“读、议、练”三结合教学,课堂成为对话式、开放式场所,传道授业的教师与求知若渴的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在互动中提高,进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也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学习打下基础。

2.“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改革重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是一种对人的心灵进行塑造和影响的育人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和信仰的传递应该是融合为一的。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本本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完成书面答题实现考试合格并非难事。然而在大学生中,成为“理论巨人,行动矮子”“考试高分,动手低能”的人实属不少。而推进“读、议、练”三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增加“读、议、练”多个教学环节,就是为理论与实践结合创造条件,为学校与社会对接拉近距离,为大学生多动脑、多动嘴、多动手提供机会,以此提高大学生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判断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成为“考试高分、动手全能”的实用型人才,又能得到心灵的洗涤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读、议、练”三结合的有效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读、议、练”三结合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读”“议”“练”三个环节内容安排是否合理,进程设计是否科学,关系衔接是否紧密,将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成败得失。

1.找源头,细“读”经典,让学生掌握深奥的理论。阅读经典原著是掌握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读、议、练”三个环节中,“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为“议”和“练”作准备。理论学习,需要广泛阅读。而所有理论,都有其理论体系。然书海浩瀚,寒窗苦短。因此在“读”的环节,老师除布置部分相关阅读材料外,重点是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作为理论源头的经典著作,引导学生进行细读、精读,使其对经典理论有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帮助学生获得事半功倍之功效。毕竟,经典理论出自名家,多为原理,又被历史反复印证,学习理解时无需太多怀疑与猜测,即学即用。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概论》课,可谓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大学生仅靠几十节课时间是根本无法完整学习和掌握这一恢弘理论体系的。因此,在学习《概论》课程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倡导对原著的学习,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原著,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推荐具有代表性的光辉篇章让学生进行精读,从而使学生直接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直接领会原著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从而加深对《概论》课整体内容的认识和把握,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可以说,不重视对原著的学习,就不可能真正学习好《概论》课程。

2.求结合,巧“议”热点,使学生能用理论知识辨别现实是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改革中,“议”具有承前启后功能,它既有利于深化“读”的理论认识,使理论真正能进入学生的头脑;又有利于强化“练”的理论应用,使知识的传授和信仰的传递真正融合为一。有专家认为: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其实践教学形式可划分为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虚拟实践教学三种最基本的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议”的过程,就是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过程,实际上是属于课内实践教学,它强调的是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讨论式、辩论式、研讨式等“议”的教学方式,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较好教学活动方式。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思考,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热烈讨论或辩论,一方面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增强以理论知识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各种问题的深入讨论,以达到以意导人、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疑点理解,明辨现实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议”的环节,老师可巧妙地挑选一些社会焦点问题、理论难点问题和学生热点问题,供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让学生在研究中提出问题、在互动中培育合作、在研究互动中体现创新。如在《概论》课教学中,除了安排辩论课外,还实施了“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学生互动合作为特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第一步是分组和准备。在开学第一周要求班委把教学班分成15组并排好顺序,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及相应教学内容设计25个左右的社会热点及理论难点等问题供同学选择,提出讨论过程中的要求,告知资料检索途径。教师每天晚上7点到9点在网络教学平台或E-mail、QQ、MSN等网络工具上进行答疑、交流、讨论。第二步是演讲和讨论,从第二周开始每周一组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主题演讲,要求演讲小组在课外研讨并合作完成本组选题的资料收集、演讲主题PPT制作和演讲稿撰写等,并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PPT展示、演讲和答辩后,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各种提问。三是评价和总结,教师课前准备好“主题演讲学生互评表”及“教师评价表”,并组织下一周演讲讨论组的同学作评委,每人一张评价表,就演讲组的演讲内容、语言表达、特色印象以及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待演讲组讨论答辩结束后,请评委组代表上台点评并宣布分数,最后由教师对演讲小组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整理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情况、课堂表现以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等。活动成绩以学生评分占40%,教师评分占60%所得分纳入到学生的平时成绩之中。

3.致应用,精“练”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理论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客观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为如此。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只有联系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国情,只有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只有联系其它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只有联系学生现实思想状况,那么这样的教学才有生命力。在“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改革中,“练”是其中的实际应用环节,也是关键环节。理论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升华。通过“读”和“议”两个阶段,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但由于“读”和“议”更偏重于理论,因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主要还是由理论到理论,或由理论去解释现实问题。“练”则是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更多地需要走出教室,甚至走向社会。因此,“练”既检验学生学得如何,理论知识是否真正进头脑,也考验学生能否真正学以致用。在“练”的环节,老师可根据授课专业确定选题重点,并尽量精选一些需应用重点理论去解答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等方面题目,供学生练习,以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其自觉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兴趣和水平。“练”的方式很多,可采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案例剖析、论文撰写等方式进行。如社会调查,让大学生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利用一定时间深入社会开展相关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探寻解决问题办法;参观考察,让大学生到新农村、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红色景点、场馆等地方参观学习,深入了解祖国建设成就、地方发展特色、重大事件背景、英雄模范事迹,从而激励大学生爱祖国、爱社会的满腔热情。

三、“读、议、练”三结合的内外环境

任何一项制度改革都难以独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因此,要想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突破,获得成功,还需要进行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和优化完善。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课程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要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需要合理科学地安排班级人数和教学内容。在班级人数设置方面,人数的多少既要有利于教师较好地掌控课堂教学进程,又要有利于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根据目前各高校的教师资源等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读、议、练”相结合教学活动,较为合理的班级人数容量,一般应以不超过80人较为适宜。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为了通过“读、议、练”相结合的教学以达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的,就必须打破原来的教材体系,努力实现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如《概论》课程的教学就可以采用专题式的教学体系,把整个教材按重大的理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或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分成若干个专题(一般可分12个专题),这种专题式的教学方式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讨论,通过研究讨论、思考,不但教师自己对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和观念有进一步的感悟,而且还能向学生传达出教师的理念和信仰,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就明显增强。

2.着力改善教学条件,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载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尝试“读、议、练”相结合的教学改革,需要一定教学设施、设备作保障。首先应加快现代传媒设备购置,在教室中添置必要的电脑、音箱、投影仪、播放器等现代传媒设备,增加闭路电视、宽带网络功能,以改善教学硬件条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在年度教学经费预算中,充分考虑社会实践经费、考察交通经费、资料复印经费等支出所需,适当提高教学经费在学校总支出中的比例。加强对外联系,根据教学实际,定期选择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实践基地和专题调研联系点,为教师、学生教学考察和社会实践所用。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设施,把现代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课外教学载体。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网站建设,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来源广泛、专业多样性等特点和优势,让学生为课程网站建设出谋划策,并搜集资料,如典型案例和影像资料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动手实践中得到成长。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网络与学生平等互动交流,及时、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解答,这样的交流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重大意义。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3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总体框架的对比分析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从形式来看,保持了原来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框架结构和各部分的内部结构,只在个别文字和前后顺序、具体内容上发生了些许变化,内涵也随之发生了突出的变化。总体框架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原来为“内容标准”)“实施建议”4大部分组成,课程内容的体系仍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4大块组成;“课程内容”以表格和条目为主的呈现方式以及以行为动词(以学生为主体)的表述方式也没有改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更好地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改革在课标中体现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选择等得到了秉承和进一步完善。

1.地理课程学科价值和功能更加凸显

从修订内容来看,第一部分“前言”的导言文字有较大调整和修改。修订稿导言部分阐述地理课程改革背景的文字量明显精简,删去了“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等容易引起一线教师混乱的一些提法,更加开宗明义,先阐述社会和地理科学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影响,然后阐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这与原来“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内容不同,特别突出了地理课程的功能,尤其引用了《地理教育国际》中的一些提法,如“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样的表述体现了国际视野,更突出了地理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更富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更好地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理念。

2.课程性质更加突出与明确

“前言”中“课程性质”这部分的文字表述改动、调整后的内容更加简练,层次清晰,要点突出。原来的内容在第一段阐述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文字量较多。修订后的内容一开始就阐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突出地理学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其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仅使课程性质更加突出和明确,而且从性质引出的特点也比较明朗。

3.课程基本理念内涵更加清晰

“前言”中的“基本理念”,除了标题修订为“课程基本理念”以外,在内容和结构上也进行了精炼和调整,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条理念的表述比之前更为具体、明晰,点明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内涵和要义是“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内涵和要义是“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融入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中,删掉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2条理念,将原来一些阐述的文字移至后面“实施建议”部分的“评价建议”之中。

4.课程设计思路更加完善

“前言”中的第三个标题“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也由原来的5条减为4条,并删去了两段“例如……”的文字,这样的阐述更为紧凑、明确。其中,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将原来“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的说法改为“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乡土地理”在“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前加了“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的说明。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增加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图”(如图1),此图原来置于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移至这里后,在画面设计和文字阐述上作了一定的修改,更加明晰了“概况”与“认识区域”所涵盖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部分的对比分析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提出了原来没有的课程总目标,并增添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内容顺序有所变化,删去了第二条中认识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和第三条中的“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的内容,降低了学习要求。更加明确了“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文字上有所变化,如将“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改为“分析、归纳”等并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的目标要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将“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改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这一内容,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念和“因地制宜”原则的重视,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渗透与培养。

三、“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

作为地理课程标准的主体,“课程内容”是编写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相对第一、第二和第四部分,这部分内容除了增加编排体例的说明外,总体结构没有大的变动,只在文字表述和行为动词的选用上有了一定变化,更加准确、明确,如把“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的行为条件和动词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用实例说明”等,“在地图上指出”的行为条件和动词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这样的行为动词要求更加具体、明确,突出了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气候”单元中,将“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这条标准修订为“举例说明”,将“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改为“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内容标准有一些删减和改动,适当降低了难度并明确意图。作为4大块之一的“地球与地图”,“地球”部分将原来的“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改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更加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探索地球历程的科学史教育;增加了一条标准为“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而删去了相应的“活动建议”,这一标准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地球仪”部分的“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位置”被修订为“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表述得更为明确,可避免与地理位置的其他内容混淆。

第二大块“世界地理”部分,“气候”单元的第一个小标题“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被修订为“天气”,使之与“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等下几个同级标题更加匹配。将原来的“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改为“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内容范围缩小,更加确切。第二个小标题“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中,删掉了“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世界气候类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文字,避免重复累赘。“居民”这一单元,把“人口问题”改为“人口数量过多”,范围缩小,更加确切。删除了“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及文化传统”。“地区发展差异”这一单元,标题修订为“地域发展差异”,使“地域”这一概念与后面“认识区域”中的“认识大洲一认识地区一认识国家”定的“地区(如东南亚)”概念便于区分,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在“认识国家”中将“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改为“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更加突出地理空间分布的核心知识。“认识区域”单元,为降低难度,在“认识大洲”的内容中删去了“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在“认识地区”的内容中删去了“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认识国家”中删去了“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还有个别地方内容有所增加。如“地图”单元增加了“在地图上判读经纬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的内容,更加全面。又如,在第三块“中国地理”部分中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单元,新补充了“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两条标准;关于长江和黄河,则明确要求“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文水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将原来的“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修改为“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增加了“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促使学生对我国河流分布、我国自然环境状况以及相关政策有更全面地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生活及其终身发展都非常有用。

内容修改体现学科特点和功能比较好的是“中国地理”部分。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单元的活动建议中,增加了“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内容,这在当前我国耕地资源缺乏,乱占耕地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意义重大,也与党的十七大中有关农村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精神相符。将“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修改为“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要求更加明确。

在“经济与文化”单元,“经济发展”内容中增加了“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将“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修改为“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更好地体现了终身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很好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文化特色内容中将“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修订为“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活动建议大大精简,内容更加具体可测。

“地理差异”这一单元,标题改为“地域差异”。含义更加明确,且与世界地理部分的“地域发展差异”呼应。将“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修改为“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单元表格后面的“说明”文字也做了补充修改。

在“认识区域”单元,“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这三部分标题的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是体现学科特点上位的核心知识,相对前面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和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规律。“位置与分布”中删掉了“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等;“联系与差异”中删掉了“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修改为“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学习难度,内容更加确切。

中国地理部分“认识区域”单元后面的“说明”文字由原来的4条,现合并为3条,并且表述的方式也和世界地理部分趋于统一。新增加的“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以及“在学习区域时,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强调了科学发展观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突出了社会发展对学习内容的需求。

乡土地理部分修订的幅度相对较大。首先,原来在内容标准表格前,主要阐述乡土地理教学功能与价值的一段文字,修订后已将其归入表格后的“说明”中。其次,乡土地理部分原有8条“标准”和1条“活动建议”,修订后精减为6条“标准”和2条“活动建议”。并将6条内容标准重新进行了表述,分别是:“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前4条“标准”基本上概括、保留了原来的内容,又从发展学生地理能力的角度和热爱家乡方面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这样, 更加反映了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实际,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修订后的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相对原课标有明显变化。它删除了部分让教师和学生感到操作困难或一般学校条件不允许的“活动建议”,并适当补充了一些新内容,总体上降低了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修订后的课标活动建议更好地强调了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了使用地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等的要求,强调地理课程的开放性,并在内容标准中有众多具体的实践活动建议。如“气候”单元的活动建议,删去了“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这一条,新建议中的“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使用测量仪器,观测气 温、降水和风向;收看(听)和记录天气预报内容,模拟预报天气”注重培养学生对天气观测预报方面的兴趣爱好。总体来看,活动建议要求更加明确,教学操作性增强。“地图”单元中“使用地图、手持定位仪等进行‘定向越野’活动”,与原来“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的建议相比,降低了难度,表述更加简练而明确。“世界地理”部分的“海洋与陆地”单元,将活动建议中的“有条件的学校”几字删去,突出可“自选实验材料或使用计算机,模拟海底扩张、大陆漂移”,操作空间加大。

汇总起来,修订后的内容标准活动建议中的形式可操作性增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测、运用地图、动手制作等活动,游戏,模拟演示,学习交流,角色扮演活动以及辩论与讨论活动等。如“世界地理”部分的“居民”单元,把原来“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活动,改为“围绕‘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等辩题组织辩论”,降低了难点,有趣且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认识区域”单元活动建议中将原来“分组准备某大洲的资料,整理、归纳其地理特征,并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收集、整理其他大洲的资料,并与所学大洲进行对比”的建议修订为“开展学习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并列举了两个实例:“选择一个教科书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学生的质疑;就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分别扮演地理学家、政府官员、热带雨林区土着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从各自角度提出见解”。这样的建议表述更精炼,要求更加具体明确,给教师选择的弹性余地也更多,示范性更明确。“中国地理”部分“认识区域”单元中“开展学习交流、撰写小论文等活动”的建议,配以举例说明,非常简明,又有弹性选择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对乡土地理部分的“活动建议”所做的精减,更加鼓励和提倡开展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操作性、体验性强的活动,突出地理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实施建议”部分的对比分析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修改了原来的“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说明,开门见山地提出强调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指出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领悟本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了解课程设计思路,按照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具体的教学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将原来的“应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具体细化为“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后面三条的阐述基本意思没有改变。这样的修改,更加突出了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和核心内容。在体例中,已将所有教学建议的案例全部从课标文本的正文中移出。具体内容中,案例变为比较宏观的举例说明性建议。例如,删去了原来的“以日本为例学习区域地理”的案例,修订为“在以一个国家为例学习区域地理时,需要引导学生从该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多方面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该国地理特征的综合影响”的举例建议;删去了原来“‘角色扮演’及小组活动学习方式”的案例,代替为“可以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经纬网内容的教学,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类似‘设计出行路线进行救援’的任务,提出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解、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在“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建议中,将原来一则内容较为空泛、开展起来难度较大的“地理野外考察”案例,修订为比较贴近学生和学校实际的“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的建议,案例修改为“利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地图知识,以‘我帮学校做规划’为主题,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拓宽学习空间、培养爱护学校和保护环境责任感的目的”的建议,这样使得文件规范性增强。

“评价建议”部分修订以前的结构是从五个方面、以五个“注重……”作为标题来阐述的。修订以后“评价建议”则从“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强调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要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指出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评价的要点,指出“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的”,并给出了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方法、观察评价方法等评价方法和操作目的与内容;在“评价的实施”中指出“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克服‘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弊端”,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4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困境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5.012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变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终身教学的思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观念等等,都在影响着我国的体育教学。自2002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体育课程改革在实施与推广的多年以来,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试指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1 在从人的目的性向人的工具性转化中存在矛盾

我国体育教学之所以进行改革,是因为以竞技运动为主导的体育教学价值取向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以人为本,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课改中,教师想尽办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却淡化了运动负荷的强度,教学起不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使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丢失了。因此,现在体育教学改革在注重创新的同时,不要丢掉体育课程的本质目的。

2 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多且繁杂,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现行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机制,在理论上看起来比较完善。然而,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评价主体中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我放大效应,使评价不客观;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对关系好的学生打高分,对关系不好的学生打低分,这样也有失公平;另外,对于定性评价中的态度、情感、运动兴趣和参与程度等指标都很难量化地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不太客观。因此,虽然新课标在理论上看起来可能比较完善,然而,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有待继续研究。建议对体育课的目标做出明确的界定,不要制定超出体育教学所能达到的目标范围,加强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

3 体育教师适应不足,体育教学各个学段的衔接不充分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体育与健康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师不仅要深刻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的各个方面,并且还要具有创新意识等,这些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校未毕业的体育大学生,好多没有学习过新课标,对新课标不太了解,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在职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机制不完善,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到新课标的培训;有年龄比较大的体育教师对新课标有排斥心理,并且有的体育教师干脆就进行放羊式教学。以上诸多问题使得新课标理论与实践衔接的中间环节薄弱,不利于新课标的继续发展。另外,新课标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各个阶段的教学计划不系统,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低级重复,不利于体育教学各个学段的衔接。建议做好新课标理论与新课标实践的衔接工作,建立起中介机制,以利于理论转化为实践。

4 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运用中比较混乱

体育教学模式是对新教学思想的灌输,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理论基础不牢固、命名不科学、使用对象混乱的问题,比如:使用于小学生的“情景教学模式”,在公开课与观摩课中频频出现在初中或高中生的体育教学课中;而使用于高年级的“发现式教学法”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也频频出现;体育教学模式在借鉴化―本土化―综合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差。以上诸多问题都严重的阻碍我国体育新课标的开展和推广。建议夯实体育教学模式理论基础,科学命名,明确使用对象。

5 学校体育教学不堪重负

竞技体育曾一度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改变外国对我国的认识,帮助中国脱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间接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一个大的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剧增,越来越让人意识到竞技体育对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然而竞技体育集体项目却不尽人意,尤其篮排足三大球方面,认为原因是学校体育教学训练质量不高,以致于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薄弱,而忽视了国家体育金牌观下的战略选择和政策支持。另外,在对待学生体质下降这个问题上,学校体育只是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之一,社会、学生、家庭和环境卫生等都对学生体质下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众不应该对体育教学有过多的指责。建议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作用和功能,卸掉学校体育中的不必要包袱,发挥学校体育育人育体的本质功能。

6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争议较多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施行以后,很多体育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教师的主导性减少了。为了迎合学生的主体要求,教师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开设学生喜欢的课程、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减少学生的运动量、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等,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体质进一步降低。鉴于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越大,教师的主导性越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自主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器材和场地、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等,实际上是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建立和完善在职体育教师培训的机制,对各个年龄段的体育教师进行分批指导。

结语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已经实施了许多年,虽然在改革的进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新课标改革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出现的新面貌新进步,我们应在肯定新课标成就的基础上,正视在新课标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勇于改正缺陷,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课标所带来的挑战,努力为新课标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1] 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6:41-45

[2]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7-41

[3] 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5

[4]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2-56

[5] 朱明武,胡庆山.体育课程实施中异变问题的研究[J].天津体

育学院学报,2006,(5):385-388

[6] 季浏.体育与健康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

育学院学报,2006,(4):76-79

[7] 高松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评价与分析[J]. 体育文化导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5

一、新课改所取得的成绩

1.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运动,是教育系统策应中国社会急速变迁的一次教师总动员。

我们可以亲身地体察到,广大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是高涨的,特别是部级、省级课改实验区的教师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寄予了极高的期待。这场改革不仅使一批优秀教师崭露头角,催生了为数不少的敢于标榜地域特色和个人特质的教学风格甚至教学流派,还牵动了广泛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为适应新课改,大部分省市启动了园丁工程,部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教师全员培训工程。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基本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梯级日趋清晰,结构日趋合理,具有持续发展特征的语文教师群体。这既顺应时展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又体现了广大语文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内在需要。新课改启发、激活了语文教师个人与群体的专业发展意识,中小学语文教师逐步成长为中国教育改革乃至整个社会改革的更加积极的力量。

2. 教材建设方面。教材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实现了一纲多本的夙愿,并在一些区域进行了区域性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的试验探索,教材建设有望朝着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

3. 教学观念方面。新课改进程中,语文课标提出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影响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动,介入到了课堂教学层面:学生主体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语文课程资源思潮、多元教学评价观日渐深入人心。不仅如此,广大语文教师的理性探索精神在这场改革中日益复苏,有相当一部分中青年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探索,敢于对课程标准的有些提法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即是很好的例证。

4. 课堂教学面貌。部级、省级课改实验区的试验学校里,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十分火爆的公开示范课让人耳目一新。在这些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了,不少课堂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课堂一扫沉闷、滞涩、冗长、乏味的气息,呈现出活跃、流畅、丰富多样、趣味盎然的情景,显露出一线生机,不能不叫人为之欣喜和振奋。

5. 教学设计和教研成果。新课改中,各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层出不穷。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上努力体现时代精神,鼓励广大教师的创新实践,教育创新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从国内几种主要的语文教育期刊所发表的各种教学设计和教研论文可以看出,教师们的创新热情是空前的,各种教学设计方案可以很方便得到,各种教研信息可以很方便地获取。

6. 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如孩子们比较多的喜欢质疑、讨论,展示自己的看法,又如我国上海市中小学生参加国际PISA(Programm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项目测试,阅读类成绩排名第一。无论从孩子们发表的丰富多采的作文,还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语文实践活动,空前高涨的课外阅读情绪,以及中华经典的诵读活动,都可以证明,新课改以来,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发生了一些有益的变化。

7. 语文教育类期刊的迅速成长。新课改催生了一批语文教育期刊,如《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后改为《语文教学通讯-小学版》)、《新作文》、《新课程研究》、《小学语文》,等等。新课改也促进了一大批语文教育期刊的迅速成长,如《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这些语文教育期刊在近十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这些业绩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祖国语文教育事业的一份担当。在传播新课改的理念和信息,引领新课改的方向,推动新课改的进程,宣传新课改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等方面,语文类教育期刊是功不可没的。

8. 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的启动与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校发展的内在活力。新课改以来,部级、省级课改实验区的实验学校率先启动与实施了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许多省级、市级示范性学校尝试通过校本教研建设校本课程,建设了一批极具区域特色、学校特质、切合学生个性需求的校本课程。如,武汉市开展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估,鼓励不同地域、不同水平、不同学校传统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使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得到了发展,彰显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的独特魅力和内在活力。

二、新课改值得注意的问题

按照教学生态学的分类,教育是个混沌系统,充满了非线性的变化。对于混沌系统而言,扰动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由点及面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把新课程的改革方案视为一种扰动。教育系统能否吸收、在多大程度上吸收、怎么样消化这种扰动,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从新课改进程上看,理念的植入和实践的反思一直在进行博弈,这充分表明了课程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在启动和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人们有很多不同议论。如,用语文素养涵盖语文课程目标,合不合适、规不规范、严不严谨、合不合逻辑、在实践中如何展开;语文素养能不能涵盖语文课程的全部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到底要不要强调语文知识教学的系统性;语感到底在语文课程核心目标中占什么位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不是语文的主要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是不是否定过了头;如何看待语文训练的价值与作用;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如何有机地处理好传统经典和现代成果的关系;如何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议论与感悟;教师要不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如何看待学生的独特感受;如何处理好课堂上的一元与多元、基本共识与个人歧义的问题;如何有理有据地评论新课改中出版的国标版语文教科书;语文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看待新课改中出现的所谓语文教学流派与风格问题;能不能把中青年教师个性张扬的探索简单地界定为刻意炒作和课改泡沫;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考核与检测等问题层出不穷,简直应接不暇。如关于传统语文教育经验问题,课改已启动,就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需要回归语文的本真,主张多读多写、体会感悟仍然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

实际上,有些问题并不是在新课改后出现的,而是一直缠绕在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之中的问题,新课改只是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正视、直面、检视和讨论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感谢新课改。这些疑问和议论表明,由于新理念的介入,国内学术界和一线教师对习以为常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开始反思,我把这种疑问与议论看成是民间与官方、理论与实践、教师与专家、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对话。通过对话,我们不难看出,民间的诉求与情绪、实践理性、教师专业意识以及传统的价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达。

三、关于城乡新课改的不平衡问题

1. 城乡新课改制度设计的不平衡问题。罗祖兵指出,“新课改的设计理念、实施策略、课程内容等都将农村教育置于改革的边缘位置。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农村教育的诸多方面,如经费、师资、资源、观念、评价体系等都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这将会使农村教育进一步边缘化。为了使农村教育在改革中获得发展,必须建立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改变农村教师培训方式;加大对农村的支教力度;合理配置教师,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语文教材存在着城市化的倾向。魏正子指出,新课改后,基础教育“教材城市化倾向”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教材价值导向、教材内容、话语方式、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内容的城市化。这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此,我们应该革新教材设计理念、改革教材内容、改组教材的编写与设计人员、改革评价考核内容与标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以此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孩子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

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的城市偏向,主要表现在一种城市生活的价值取向上,并可能培养农村孩子羡慕城市的情感;而农村家庭对孩子早期教育的不足和为孩子所输送的文化资本与学校教育的不连续性,又影响了他们通过学业成功进入城市的机会。可通过加强农村早期教育、成人教育、乡土教育、职业教育等方法以谋求现状的改变,但同时须注意现实问题的复杂性。

胡乃霞、周苗指出,“教材城市化倾向”是本次课程改革中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批评与肯定的声音此起彼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并在短时间不会改变的现状,其存在的合理性是不容质疑的。从宏观层面即时代背景要求、社会心理需求、国家权力介入三个层面对其合理性进行理性阐释,以此坚定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对进一步的试验改革提供以资借鉴的建议。

王世光认为,“教材城市化倾向”有着多种表现,其形成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课程设计理念的问题,也有教材编写的问题,还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因此,要解决“教材城市化倾向”的问题,就应该多管齐下,包括促进西方课程设计理念本土化方面的创造性转换,打造能够兼顾城乡的教材编写队伍,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2. 城乡语文教师参与课改的程度上存在不均衡。由于职业的缘故 ,我有机会接触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近十年的暑期培训中,曾做过调查,问题很简单:你知道国家颁布了新课程标准吗?你接触过新课标吗?你所在的学校进行过课改纲要和新课标的研习活动吗?得到的答案是,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竟然连新课标的文本都没有见过,许多教师竟然不知道有课程改革这回事。课程改革的这种上面热、下面冷,城市喧闹、乡村寂静,公开课炫目、常态课沉滞,课改专家忙活、广大教师茫然的情形,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四、语文课程改革成果的文化积累、整合和分享的问题

新课改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已经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级教研部门的专门性研究开始向以校本教研为基点的研究格局转型。中小学的语文教研功能得到加强,大多数学校成立了教科室或教科处,设置了分管教科研的副校长,有的省市级示范学校直接由校长亲自抓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大多数学校有区级的教研课题,一些省市级示范学校甚至自主承担了省市级、部级的课题研究任务,可谓雨后春笋。在考核教师业绩时,中小学逐步把教科研立项与成果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有力地促进了校本教研的蓬勃发展。

然而,各地各校的教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积累、整合与分享,各自为政,闭门造车,不通信息,使得良好的校本教研找不到切合实际的努力方向。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许多学校和教师困难重重。我有幸参与了一些名校的校本教研活动,这些名校的做法是,校本教研实行校长领导,专家引领,教师自主开展研究,均取得很好的教科研成果。

名校多数是以前的重点中小学,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学校有着良好的教科研传统和制度,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同和参与度很高。而一般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情况就不是那么乐观了,他们需要名校和专家的传帮带。在教育均衡化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名校的教研的辐射作用和专家的指导作用,仍然是一个问题。这就涉及校际和区域性教科研合作问题,这种合作的的渠道不够畅通、有效的。全国小语会的研究、指导、整合、交流的功能尚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跨省市的区域性语文教研活动才刚刚起步。

王明昌指出,为有效破解区域教师整体素质存在的现实差距,教研部门经过积极探索,构建起了“校本+学区”的教研新体系,以城乡互动、区域联动、典型带动,促进了城乡教育的深度融合。大校本:实现村小与中心小学教研深度融合为整合学科资源、教师资源和学校研究资源,满足学校、教师需求,促进村小与中心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努力搭建“大校本”教研格局,实现镇域内村级小学与中心小学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互动。

我们建议,适应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急速发展的需要,在教科研组织方面,可以划分几个大区,由发达地区与欠发达、落后地区建立有效的交流帮扶机制,以整合各地的教研资源,分片组织,分工合作,互通信息,成果共享,有力推进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

新课改的问题与建议范文6

截至今年8月2 3日,近十年间,1 4 4名学者走进中南海做了7 5次讲课,形成了一个公共政策的基础结构,也成为观察中国重大热点问题的一个窗口。

中南海在学什么

自2002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70多次集体学习。近十年间,政治局学了什么?为中国重大热点问题决策提供了什么样的推力?回顾这些讲课、学习,为我们观察中国重大热点问题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窗口。

时间已过去将近十年,但2002年12月26日的那次讲课,周叶中仍然历历在目。

那一天,这位武汉大学的年轻教授坐着一辆黑色的轿车,跟随着警卫引导,缓缓驶进了中南海西门。下午1点20分的时候,他来到中南海怀仁堂一个不算大的会议室,一个椭圆形的桌子摆在中间。领导们陆陆续续地来了,1点45分左右,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走进会场,老远就招手示意,并连声喊“老师好”。走近后,紧握着周叶中的手说:“我们今天来听你的课,都是你的学生。”

到了1点50分,大家都到齐了。

“大家对学习都很认真,很积极嘛,那我们就早点开始吧。”周叶中记得总书记说了这句话后,第十六届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就提前10分钟开始了。

周叶中主讲的内容是现行宪法及贯彻实施。“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十六大提出依法执政。大家都觉得,实施宪法,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周叶中说,2004年3月,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进行了修改。而修改的绝大部分内容,周叶中和另一位主讲人许崇德在讲课的时候都建议过。“所以可以说,这次集体学习对完善宪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此后,政治局集体学习成为一项制度,截至今年8月23日,近十年间,144名学者走进中南海做了75次讲课,形成了一个公共政策的基础结构,也成为观察中国重大热点问题的一个窗口。

领导们放得开

走进中南海的那一年,周叶中39岁。当年正值“82宪法”颁布20周年,在纪念宪法施行2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尊重宪法、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引起了各界一致好评。

在此背景下,政治局提出学习宪法。当时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几条线分别推荐人选,司法部找到了周叶中。

“我印象很深,12月9日早上9点,我接到电话让我下午2点半到司法部开会。于是我马上往机场赶,下午按时赶到那儿开会。当时没跟我说要讲课,就说是有课题,让我们研究准备。”

在课题准备中,周叶中得知是要给中央政治局讲课。当时至少有4组专家,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讲。第二次到北京后,一位司法部的领导领着他们改稿子,前后十天时间,期间还试讲两次,请了几个部门的人来听,听完提出修改意见。

据《小康》杂志报道,在为政治局委员正式讲课前,会进行三轮试讲,“起码是两轮,课题组成员、相关部委领导和中办、中研室负责领导都会参加试听讲。对于试讲者的声高、语调、语气、语速等诸多演讲要素都会提出指导性建议,直到大家基本满意为止。”

为什么选择了他和许崇德的组合,周叶中并不清楚。但他强调,几个部门同时推荐多个备选人,经过比较、多方考虑后才确定正式主讲人的。

在此之前,他已经讲过几千次课,讲课的对象包括省级常委和各级领导。但这一次明显不同,在怀仁堂会议厅等待的过程中,有领导来给他打气:“叶中啊,不要紧张啊。”

“说实话,我原来没有觉得紧张,但是被几个领导这么安慰之后,反而真的感觉有点紧张了。”周叶中笑着说。

当天的课程分四部分,周叶中负责讲第三、第四部分,内容为现行宪法和怎样贯彻实施宪法,推行依法治国,与现实联系很密切。之前有关部门的领导希望他完全照着材料讲,但他觉得这样效果不是很好,希望能在不脱离讲稿的基础上,稍微做一些自由发挥。“领导们都捏了一把汗。”

但事实上,领导们放得很开,讲授部分结束了,领导们开始讨论,也向他提了很多很前沿的问题。比如吴官正提了权力制约问题、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等。

“我们那次的讲课是最特殊的一次,准备时间很短,只有半个月,现在据说主讲人起码提前准备3个月。”周叶中显得有些遗憾。

学有所用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和他的课题组为了中南海的讲课就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准备过程高度重视。”贾康说,单是讲稿的初稿,就反复征求意见,又反复修改多次,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2010年1月8日,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教授一起为政治局讲授《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是近年来民间与政府都高度关注的话题,中央领导对此次讲座也非常重视。

“当时我们的主题到的人是最全的,政治局的领导同志都到齐了。”据贾康介绍,讲解结束后是讨论环节。在讨论过程中,政治局委员们讨论的内容,让贾康觉得他们平时对这个话题就有不少思考,“讨论的环节非常活跃,相当放得开,实质性地讨论了一些问题。”正式讨论结束后,总书记就此次话题进行了总结发言。

讲课结束后,许多领导余兴未尽,在怀仁堂的会场,继续就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之后,贾康听到了来自中南海的一些反馈,“满意度还比较高”。

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此后,财税改革开启,包括资源税、增值税等改革分别在新疆、上海试点,广受关注的个税,则在8月改革,包括提高起征点、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

时政观察家也已看出政治局学习内容与之后所出台的种种决策有吻合之处。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4月28日,“中南海课堂”即开讲《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科技发展,以及运用科学技术加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

之后人们看到,各种抗“非典”决策密集出台,中国科学院王恩哥研究员、清华大学薛澜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光3位那次讲座的主讲人为科学、民主决策作出了贡献。

2007年6月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题目是“国际能源资源形势和我国能源资源战略”。3天后,访问俄罗斯,展开“石油外交”,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方签订了关于石油、电力贸易等多项协议。评论普遍认为,之后的能源外交决策从此次讲课中吸取了“养分”。

“政治局十年来的讲课课程以及所出台的政策,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大体的趋势,就是当年讲课的内容,都是一段时间内政治局比较关心的问题,制定政策也好,做决策也好,都需要事先进行学习。于是就请学者或者专家来讲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说,政策和讲课的内容有一个大体吻合的趋势,但是讲课与政策的出台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也无法将讲课作为一个风向标。

长期收益

“对于政治局的官员来说,这种讲课当然是有好处的。虽然党小组也有各种各样的学习,政治局也有其他的读书会,但是据我所知,集体讲课学习的形式只有这一个。可以说,通过这种学习,政治局获得了某种知识的储备。”毛寿龙指出,一个政策的修订、出台,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知识储备之外,还需要反复的考量和商讨。“选择一个课题进行学习,说明政治局对这一领域比较关心,它带来的是长期收益。”

去年7月,政治局集体学习文化体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一年后,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这即显示出从关心、学习储备、反复考量到决策出台的过程。

经济、法治问题上的学习更是如此。在这一点上,80多岁高龄的许崇德教授深有体会。

1998年6月16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办法制讲座的第一课,就是许崇德主讲《我国宪法与宪法的实施》。2002年,许崇德又再度受邀,与周叶中一起讲授宪法。

回顾这两次讲课,许崇德由衷感慨:“中央政治局的学习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制讲座,都把宪法作为第一课、第一讲,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法治观念和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

法治问题是中南海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迄今共有8次进入课程表。这与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中国当下一个重要目标有关。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宣布,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而在政治局密集学习法治的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用十年时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这个目标更是任重道远。

“现在,大家是发自内心觉得必须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真诚来进行学习的。所以怎样给领导讲课,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事情一是很重要,二是很有意义,但是做好很难。”回顾中南海十年集体学习,周叶中如是说。

“这种会议现在公开、定期地举行,而且几乎是每个月都举行的话,我想,这说明领导层表达的就是我们需要学习,我们想吸取外部专家的意见,我们需要利用他们的建议。”曾两次参与中南海讲课的清华大学教授薛澜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事实上正在创造一个公共政策形成的基础结构。”

中南海课表

2003年至今(2002年仅学习一次),中央政治局上课的频率基本保持在每年七八次。2006年曾出现十次的现象。今年,迄今为止领导们已上过六次课,但自最近的8月23日那次学习以后,9月、10月都没有安排学习。

从政治局“课表”看,学习内容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其中,经济议题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法治议题,此外,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卫生、医疗、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源、科技、民族关系、国防、就业、人口、文化体制、财税体制、社会保障、服务性政府、宗教等议题也时有出现。

据统计,经济议题共出现10次。尤其是2005年以后,几乎每年都有关于经济领域问题的研讨,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金融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

比如,2003年1月28日的议题是《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2005年5月31日的议题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2007年8月28日的议题是《世界金融形势和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等。

2008年以后,经济领域的研讨主题开始趋同,多次提到“又快又好”,比如2008年1月29日的主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2月23日的主题为《世界经济形势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12月28日――也是最近一次关于经济问题的研讨主题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问题》。

法治是经济之后的另一大热点,2002年集体学习宪法后,法治问题又有7次进入中南海课堂。

“中南海课表”中,党建教育也占了相当比重,十年来共有7次相关领域研讨,话题涉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研究、推进党内民主、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等。同时,“课表”还十分注重探讨社会主义道路模式、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

就“课表”特点来说,授课主题基本与当下社会热点保持一致。

2005年,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开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同年8月26日,“中南海”课堂的议题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