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及管理范例6篇

教育经济及管理

教育经济及管理范文1

关键词:社会转型;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G420

一、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恢复,但是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在教育结构上,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和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1991年,针对当时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国务院提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提出“各级政府及中央与地方的各有关部门要对职业技术教育分工负责。”宏观管理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并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主要责任在地方,关键在市、县。”这一决定实质上己经确立了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的重心地位,提出了在中央统一方针政策指导下建立地方政府统筹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大体框架。

1991年后,职业教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仍不适应日益深化的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针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提出“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系统,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1999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针对当时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中等职业教育整体规模效益不高的问题,教育部印发《关于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的通知,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手段与方式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1999年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低潮,其别是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仍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2005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随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历程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不断清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过二十多年的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正在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央政府逐步把职业教育的管理权下放,地方政府、职业学校的自不断扩大。“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然而,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职业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有些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阻碍了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障碍

(一)政府的管理职能存在“越位”问题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之间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管理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要求职业学校按照本部门的要求办学,使得职业学校不得不面对主管部门多头管理的困扰。由于职业教育的各个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分散办学、分散管理,造成职业教育发展中专业设置重复,人才培养管理混乱,导致职教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再加上由于政府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多采用指令性和直接性管理的方式,对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教材、教师聘用等学校内部事务过多干预,导致学校办学体制僵化,缺乏办学自主性和活力,使得职业学校难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

其中从我国职业教育证书的管理来看,我国职业教育证书包括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种类型。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由教育部门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由劳动、人事部门综合管理。教育部门主管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鉴定和证书的管理,人事部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评价和证书的管理。正是由于在很多地区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导致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缺乏沟通,造成多个部门办学培训,出现证出多门的问题。导致学生重复学习、重复考试,导致职教资源的浪费。

从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受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其他部门管理,其中主要受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管理。当前由于部门分割、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使得我国部分地区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难以沟通和互认,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难以融通,导致职业学校资源与社会培训机构的资源难以整合。

(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又存在“缺位”的问题

当前,很多地方的政府管理职能存在“缺位”问题,该管的没有管好。而政府管理职能之所以出现“缺位”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存在管理体制障碍。在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并不十分明确,权责划分不合理,各级政府部门对该为职业教育做什么并不清楚,容易出现互相推脱责任的“不作为”现象。

正是由于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障碍,使得各级政府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不明确,导致了政府职能的“缺位”,该管的没有管好。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缺位”,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协调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激励政策仍显不足;保障教育公平的政策不到位;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的服务支持不到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2007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教育经济及管理范文2

上海高等学校本科教育高地建设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战略决策。教育高地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设,教育高地的总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某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确保“高校本科教育高地”建设,结合学校特点应加快“外贸经济教育高地”建设,推进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建设,强化专业水平,优化办学特色。教育高地建设离不开信息资源,学校图书馆必须在教育高地信息资源库的构建、管理、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图书馆应加快建立品种齐全,内容丰富,便于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专业资源库的步伐,从而在学校学科建设中更好地体现教育资源为高校教学服务的功能。当前,迅速建立起外贸经济信息资源库,能有效地整合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立有针对性的服务平台,发挥学校专业特色的优势。同时,对充分发挥教育高地的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外贸经济教育高地资源库的构建

1.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1) 服务于教学原则。外贸经济信息资源库作为学校的教学辅助平台,其功能要具备学校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特色,为学科建设和教学服务。我校具有十多年外贸经济教育特色,在基本建立起具有外经贸特色的学科藏书体系的基础上,着重突出精品课程、重点学科的相关内容,设立专题栏目,建立品种齐全,内容丰富,便于学术和教学研究的图书馆专业资源库。

(2) 循序渐进、及时更新原则。资源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对资源库内容的及时更新就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日积月累,不断充实内容,才能真正体现专业资源库的价值,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

2.资源库建设的内容。资源库建设应确立“以人为本”、“以外贸经济教育为主”的服务理念。

(1)建立经贸动态资料库。及时收集学科的研究动态,反映该学科教育高地领域的前沿发展水平,每月编辑《经贸动态》等刊物。

(2)建立学位论文库。全文收录本校经贸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提供读者网上浏览检索。

(3)建立WTO研究资料库。收录国内外WTO研究资料,以学术论文为主,收录内容注重新颖,有深度,及时提供读者网上检索。

(4)建立外贸经济专业资料室。根据外贸经济专业设置配备书刊,突出学科特色,以推动教学科研为重点,主要收藏本专业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配备现代化网络设备供教师查找丰富的网上资源和馆藏数字资源。

(5)建立学科专业书目库。主要内容是外贸经济相关的中、外文公开出版或内部发行的图书、教材(包括自编教材)目录。

(6)建立成果库。集中展示本校建校以来教学、科研的优秀成果,新出版的图书资料、专著,反映外贸经济最新成果和信息动态,帮助教师、科研人员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水平,把握科研方向,避免重复性研究。

(7)引进专业数据库。引进适合外贸经济教育专业特色的各类数据库,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可加快完成和丰富特色库建设。

(8)建立外贸经济动态信息库。依托技术先进的学科专业网站,采用对网络信息的动态链接,及时报道与学科相关的最新动态信息。

二、外贸经济教育高地资源库的管理

1.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选拔具有学科专业的馆员,利用所具备的专业学科知识,围绕对口专业学科领域开展有针对性文献信息服务,一是负责与专业对口的学科老师建立联系和沟通,宣传专业的文献特色,征求意见,了解师生的服务要求。二是进行深层次的文献开发,如编制目录索引,在网上对该学科网络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和链接,制作网络资源指南等二三次文献新产品。三是对该学科师生进行有关专业的文献检索知识培训,指导师生通过各种检索途径,快捷有效地获得学科资源,提高师生利用资源的能力。 转贴于

2.发挥馆藏优势,深化特色服务充分发挥馆藏优势,注重特色文献开发,定期提供专业核心期刊的现刊目录、书目、索引资料等,为学科带头人和重点科研项目提供个性化特色服务,开展绿色通道服务,利用Email、电话为教师查找信息资料,提供最新信息动态。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情报服务开发电子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展网络电子期刊信息服务,收集与外贸经济专业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论文、评论、书籍,编制《经贸动态》,为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4.合理配置馆藏和室藏资源合理制定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有计划、有重点的补充,形成具有外贸经济特色的专业藏书体系,使外贸经济的教学、科研工作获得文献情报保障。采购图书由专业教师参与,保证图书资料的针对性、专业性。

5.资源库建设的日常管理图书馆要不断更新、充实、丰富外贸经济信息资源库的图书资料信息,同时,要使资源库的资源更好地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的馆员要根据专业教师的要求,从文献信息角度满足教师深层次的、专业的要求,做到提供周到优良的服务,为书、信息找人,提供主动服务。

分编图书资料做到统一规范,到馆图书快速编目,尽快上架流通,体现方便、快捷的服务宗旨。专业资料室对全校教师、研究生开放,提供全天候服务。

合理使用教育高地建设的图书资料购置费,做到专款专用,专人负责,责任到人。

三、外贸经济教育高地资源库的使用

1. 大力宣传馆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图书馆坚持“藏以致用”的方针,要“以用为主”的原则,以“提高文献利用率”为目标,努力做好已有资源的宣传、推广和利用工作。学校购买的专业文献、信息数据库要以多种形式及时向全校师生宣传、推广,并协助或通过培训帮助教师在家中如何使用学校的数据库,充分提高资源库在教学、科研中的利用率。馆藏资源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才能让信息增值,使知识再创,否则,图书馆资源再丰富,没人了解,不被发掘、利用等于无用之物,也白白浪费了高校的教育资源。

2. 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供人性化服务图书馆要改革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取消读者不能带书进专业阅览室的限制,师生可将自己学习必需的个人书籍带入专业阅览室阅读,以方便阅览室的书刊相互参考学习。阅览室与书库要形成统一的开架阅览区,方便读者使用,有效地提高专业阅览室的文献资料利用率,打破藏书区与阅览区分离界限、印刷型资源与数字资源分离界限,书刊阅览与电子阅览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实现多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实行藏、阅、咨一体化服务,方便师生对文献的查找、利用,提高文献利用率和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利用文献的效果。

3.开发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方便教师查找文献资料图书馆为了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的需求应及时通过数据库系统对因特网上的学科专业进行访问,按专业学科进行分类、集中整理,将国内外有关专业信息资源网址连接起来,向教师提供相关学科信息资源的分布,方便教师查找各类信息资源,让图书馆真正起到信息导航站的作用。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教育高地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应抓住机遇,把参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教育高地建设作为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树立自身品牌特色的最佳切入点。图书馆资源库要以前沿信息服务为主,不仅要准确、便捷,而且要开展专业特色的信息服务,要关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专业设置状况,为教育高地建设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保障。

外贸经济教育高地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只有及时把握教育高地建设的最新动态,开创性地为教育高地建设提供完善的、及时的、高效的服务,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形成自身的办馆特色和服务特色,使图书馆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刘元芳.大学图书馆与学科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5).

教育经济及管理范文3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根据上述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出,教育学背景的导师占大多数。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本专业出身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的导师很少,就目前看来只有浙江师范大学的杨天平教授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背景的博士。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导师大多从事与教育学相关的领域研究,有经济学、管理学背景的导师较少,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教育经济与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的。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建设,吸引更多管理学、经济学背景的导师,为加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聘请相关学科教授通过定期举行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知识的碰撞,拓宽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关于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03(1):55―57.

[2]姜海洋.论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J].经济论.~r,2011(7).

[3][关]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36.

[5]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树春.从就业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2008(12):170.

[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跨学科系列研究报告之一f R].2011.

教育经济及管理范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市场化;经济伦理

作者简介:蔡爱丽(1982-),女,江苏如东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78-04

当前经济全球化影响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作为人类知识生产重要部门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融入市龉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伦理现象与问题,且市场经济性与伦理道德性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公共实践发展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行为既是经济行为,亦是道德行为,两者辩证统一于经济伦理现象。

一、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经济伦理意蕴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包含两个层次:宏观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与微观高等学校管理。宏观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解决的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之间的关系问题”[1];微观高等学校管理是“高等学校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学校内外的各种关系和资源,达到既定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目的的过程”[2]。

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主要采用的是由政府导向的计划管理方式,其哲学理论基础是政治论,即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和政府服务的“社会机构”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政府导向的计划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逐渐凸显出其滞后、不灵活以及效率不足的弊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不对称即其弊端的主要表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由“计划”向“市场”转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主导需让位于市场主导,建立以市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的管理体制。置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不仅仅是公益事业,其也应该是经济事业。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经济事业或经济活动主体分为三个方面:政府、企业以及个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经济活动,其主体是政府、高校与企业、个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活动实际上就是三个主体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表现。在宏观层面上,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主体活动主要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即“政府减少公共拨款,降低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改变对高校的经费拨款方式,引入竞争机制;举办私立高校,扩大私立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拓宽高校经费渠道;实行学费政策和提高学费水平;激励高校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培训、网络教育和其他有偿服务、招收自费留学生,拓宽海外教育市场等”[3]。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优化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及经济战略规划;可以实现高校与企业在人才、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双赢发展;可以实现大学生以及社会其他个体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本质上是政府、高校与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利益关系表现,富有深刻的经济伦理意蕴。

所谓经济伦理,即“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善恶取向及其应该不应该的经济行为规定”[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不仅由经济关系所决定,受到生产力的影响与制约,同时还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5]。因此经济伦理实际上就是研究经济活动中伦理道德现象以及其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即“经济的伦理内涵与伦理的经济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的伦理内涵及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是高等职业教育经济伦理问题。由此,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经济伦理意蕴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是知识生产,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是知识生产管理。无论是生产还是管理,实际上都是人与人的互动过程,其中必然会产生影响人与人相处的各种伦理现象与问题;(2)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伦理现象原则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必然会产生影响;(3)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可能会产生符合伦理的原则,即“道德的原则”,也可能会产生不符合伦理的原则,即“不道德的原则”。“道德的原则”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利益关系和谐的表征以及对利益协调持续发挥积极作用的部分;“不道德的原则”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利益冲突在道德现象上的表征以及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是经济与伦理的结合,我们不仅要关注市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更要关注其道德属性,因为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的发展问题上,而人的发展问题则是伦理的终极关怀。

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经济伦理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市场经济活动来说也必须要在规则中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所要遵循的规则包括法律,也包括伦理道德。离开了伦理道德规范、约束和引导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必然远离人类的幸福,同时也将给人类带来危害与灾难[6]。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分析、确认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伦理原则并努力倡导其发扬光大,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将能够更大程度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因为“当人们有道德的自我激励时,就会激发他们为公共利益与公共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的动机和热情,自愿地在个人利益和公共目标的冲突时把公共目标的实现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就会有进取心、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就会摆脱惰性、战胜困难,即使处于逆境之中也能恪守道德规则,也能使工作符合义理,更有成绩、更为出色”[7]。作为市场经济一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也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道德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道德原则。人是手段,更是目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就是要塑造能够立足社会并有能力服务社会的人才。人才在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创造自我价值。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必须要充分考虑人的价值以及需求,只有按照人的需求以及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外,从管理学角度看,传统管理学向现代管理学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突出了人在管理中的核心价值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是人的管理,因此要“把人看成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中心和主旋律”[8]。由此可见,不管是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过程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来说,人始终是最终价值取向。宏观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要注重市场环境中人的价值需求;微观高等学校管理要注重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的价值诉求,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才能保证其合理性与有效性。

(二)公平原则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个体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这是整个社会的公平、平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9]。公平是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的价值,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公平价值也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公平包括资源分配公平、竞争公平、管理公平等。从宏观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最大的公平问题是资源分配问题;从微观角度看,高等学校管理最大的公平问题是管理与发展的平等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公平问题不是一个伦理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因为公平问题本质上是利益问题,当前环境下的道德力量还是有限的,它还需要诉诸于国家法律以及部门规章制度来保障教育公平的落实。

(三)竞争原则

市场经济内在包含竞争原则,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与动力。

传统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国家和政府来进行计划管理,行政性的管理导致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竞争弱化,从而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缓慢。融入市场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敢于面对竞争。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不仅包括高校与高校的竞争,还包括高校与上级主管单位的竞争以及与市场其他主体的竞争。这种竞争能够使得高校在不断追求进度的压力下寻求可持续发展。此外,竞争还能够进一步缓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压力,弱化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真正将市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标,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在竞争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自我发展。

(四)自由原则

不自由,毋宁死:人类社会孜孜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自从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社会没落以后,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了主导思想地位。其弱化了政府或行政单位的管理,强调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自由性。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自由性也表F在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政府不应该过多地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管理与干涉,以促进其在自由竞争中取得发展;在微观层面,高等学校管理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学术自由,以真正实现高校“思想竞技场”的作用。自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精华,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10]。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后由于“路径依赖”而可能继续受到行政约束,另外更加明显的是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影响。在传统计划与现代利益之间博弈的高等职业教育较难驰骋于自由的平原。但是如果高等职业教育自由性削弱的话,那么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价值性也会弱化,最后导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阻碍。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经济伦理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相比较西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路径比较坎坷。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也不可避免地深受其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内部结构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的最大变化,也必然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伦理问题较为突出,改革之势不可逆转。

(一)冲破“计划”藩篱,确立市场导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处于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力以及效率不高。计划经济的最大弊端是缺乏活力且不利于竞争。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过多关注公平价值,强调在政府严格而统一的管理下确保公平公正。不管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资源分配还是高考生源分配等都是由政府统一计划并落实的。然而现实发展证明了这种管理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公平正义,相反却产生了与公平正义相悖的效果,例如教育资源分配的机械化与合理性等问题。

确立市场导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市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要重视市场供需关系,强化竞争意识,真正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到有序且充满活力的发展轨道上来。

(二)由“物本”向“人本”转变,坚持公平原则,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公平公正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忽视人的主体价值和地位必然会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例如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增设学科专业,造成教学资源紧张且分配不公;重视科学技术发展、轻视人文科学研究,造成功利思想泛滥;重视科研文章数量、轻视教学工作造成学术泛滥与腐败;重视领导意志,轻视专家教授意见,造成学校发展理念的偏离等等。这些管理方式严重弱化了人的主体地位,即忽视了人的需求,没有将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中心。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但是我国管理思想、尤其是人本管理思想却源远流长。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端正态度,明确目标。在中国古代的管理文化中,人本观强调的以民为贵、人性本善、仁者爱人的人本观念,成为中国传统四大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本观、和谐观、中庸观、义利观[1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坚持以中西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管理。

(三)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激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我国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是政府主导的计划型发展模式。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坐等要”现象。不管高等院校发展如何、成绩优秀与否,政府都会按照“计划”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这种模式造成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一潭死水”,没有丝毫活力且不断增加了政府的负担。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就是要摈弃原有的管理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宏观角度看,政府要引导高等院校之间开展竞争以获得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从中观层面看,高校要积极开发市场,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融入到市场竞争中,以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能够有进有出,甚至产生盈余;从微观层面看,高等院校内部要开展教师、学生等各个层面的竞争,以竞争来量化成绩,以成绩来决定奖惩,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活力。

(四)刚柔相济,弹性管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约束性较强:宏观上政府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管理死板、严格;微观上高校部门管理条条框框较多,缺乏活力。管理上的过度约束直接导致了研究与教学上的呆板。

高等职业教育是精神生产、传播的重要基地,而自由又是精神文化的重要源泉,因此缺乏自由度的管理必然会造成知识、精神文化发展的滞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是有适度的自由。如何把握自由的“度”将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成败。不管是科研管理、教学管理还是学生管理,高等职业教育都应该坚持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自由观,既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指标进行刚性管理,又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弹性与活力,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市场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它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伦理现象与问题。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在市场化进程中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我们不仅要关注其市场经济性,还要关注其伦理道德性。在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中透视伦理现象,在伦理管理中促进其市场化合理健康发展,最终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立,薛天祥.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0.

[2]王剑波,李旭刚.市场、人本――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哲学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03(1):98.

[3]董泽芳,李东航,谭颖芳.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3(10):10-17.

[4]王小锡.道德资本与经济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汪荣有.道德:经济发展的内驱力[J].道德与文明,2005(1):44-48.

[6]王泽应.义利观与经济伦理[M].L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7]刘琼豪.市场经济秩序中伦理效力的实现[J].广西社会科学,2002(2):69-72.

[8]徐广东.“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44.

[9]李星云.论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J].江海学刊,2006(6):117-120.

教育经济及管理范文5

经济管理作为时展的标志性产物,应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传统的高校经济管理教育与新时期下的社会经济人才需求存在着偏差,导致学生就业难、企业招聘人才也难的局面出现。因此,我们要实现高校经济管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首先要了解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教育理念守旧在经济管理教学中,我国高校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利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而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经济管理人才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要满足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高校就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逃离出来,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

(二)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偏离因高校经济管理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只是按照高校给学生设立的目标培养的高校性质的产物,但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出现人才供求偏差。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应该按照市场需求确定经济管理教育的目标,但是现阶段高校研究市场需求还不够透彻,很多高校的教育目标都是根据教师的经验和假想设定的,这很容易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市场脱节。

(三)过分依赖教材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教学进度安排过分依赖教材,然而,高校的教材针对性不强,更多地侧重于学科逻辑,忽视了工作逻辑,这样就违背了高校弘扬的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技能的目标,忽略了经济管理的工作逻辑,这样严格按照教材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因此,要求高校的教师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实际活动的工作逻辑安排教学进度,适当的将教学内容打乱、重排,以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真正做到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四)过多注重课堂教学经济管理分支很多,课程也很多,想要真正掌握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经济管理的专业技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教师讲的再透彻,学生还是不能完全地掌握所听到的知识,学到的知识只是有限的,所以教师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还应加强课后的引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新时期国际经济管理教育的主流趋势

(一)教育目标的针对性国际上经济管理较为成熟的一些名校在教学上都有十分明显的针对性,贯彻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同步,从而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国际名校对经济管理教育的目标定位在能够熟知现在社会各类经济现象、掌握分析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经济管理的能力。这样的教育目标既保证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也为他们进入社会做了准备。这一目标侧重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技能,明确的市场供给定位,增强了学生的在经济管理领域就业和深造的竞争力。

(二)规范教育,选择自由国际名校在经济管理教育上具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对教学内容、必修课程、选修内容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学生必须完成所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才能拿到毕业证书。这些详细的规定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经济管理时有了明确的学习计划安排,同时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公平竞争和评价标准。虽然国际上经济管理教育具有相当强的规范性,但学生在学习时也具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选修不同的选修课程,也可以根据专业需求跨年级跨专业学习,即使是必修课,学生也可以不在特定的时期内修读,同时可以在一门课程上听不听教师的课程,这就保证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课程。(三)课程的严谨性国际名校在设置经济管理课程时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就行开展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经济管理,一步步理解经济管理的知识。不同层次的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也是不同的,越高层次培养出来的学习知识和技能都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分出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由简到难逐层次的完成学业。(四)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国际名校的教学方法非常灵活,独具创新性,在课程设置上设有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激情,鼓励学生在学术领域的探究,对有价值的进行出版、奖励,这种竞争性和与探索性的氛围,使得学习对学术的追求就会加强。

三、新时期我国高校经济管理改革创新的举措

(一)教育理念更新新时期我国高校的经济管理教育必须在理念上进行更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以培养掌握现代化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为目标,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推进课程的现代化,因材施教,以社会经济需求为依托,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一方面,要加大理论课的深度,强化学生的实证分析与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动,开设相关课程,实行前沿跟踪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他们符合社会经济改革创新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创新在课程体系上要向国际名校学习,开展分层次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低层次的简单了解逐步到高层次的专业领域学习。把握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对理论教学进行严格要求,与实践教学内容保持同步,加强实验训练、课外实习及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不断完善经济管理教学的课程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安排形成系统性统一。此外,要依据社会经济管理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以及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技能要求,系统性的讲授理论知识,并运用系统化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整体知识架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社会需求技能要求,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明确知识框架,有层次的设定教学计划,建立层次性、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内容创新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要与时展保持同步,按照社会经济需求及时反馈,对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将经济管理方面的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程内容保持高度先进性,同时结合经济管理领域最新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的新动向,丰富课程内容,凸显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创造性,开阔学生的视野,灵活应对经济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保证理论与实践的同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能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课程的知识构架结构,加深学生对学科概念的理解,同时还能保持课程内容的及时补充和不断创新,激发学生更加深刻探究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手段创新传统的教学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采取被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经济管理具有前沿性、应用性和综合性,需要不断创新地运用多样化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开放性思维,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专业讨论和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丰富教学方式,经济管理的应用性很强,所以要丰富教学手段,多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效仿国外建立专题学科研讨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大对教学手段多样性的投入,改善经济管理教学环境,实现教学手段的网络化与电子化。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教学绩效。

(五)实践教学创新首先要加大案例教学,与社会保持同步,对最新的经济管理事件展开讨论,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起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其次要增加实验课程和社会实习,提高应用性经济管理学科的实践性。此外,教师要及时理解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济管理策略融入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学内容的实践水平。另外还可以创办专题讨论小组、参与课题项目研究、专题讲座等进行实践教学。

四、结语

教育经济及管理范文6

【关键词】工商管理;高等院校;有效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成功加入WTO,我国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的竞争,还将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这将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为了积极应对这种竞争,在人才市场上纷纷以高薪及巨大的发展空间来吸引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观念深深的影响着工商管理人才的成长,照搬西方工商管理教育模式、培养目标定位低、教学目标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等,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工商管理人才的成长,也就无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我国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积极推动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切实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工商管理人才而服务,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工商管理的目标就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受长期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没有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西方工商管理教育模式

高等院校是向社会培养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以及综合性人才的地方,而大学生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接班人,而且还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工商管理人才,更是受到企业的极大欢迎。由于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起步较晚,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着实不少。因此,一些高等院校为了加快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纷纷积极引进西方的工商管理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扩张的今天,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这本应该是我们积极提倡的,这对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随着工商管理教育在中国的普遍兴起,国内工商管理教育基本上照搬了国外的工商管理教育课程体系,导致国内高等院校制定的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体系与设置内容上的大同小异。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问题,传统的经济理论很难解释中国目前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照搬西方固定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不符合中国当下现实的国情。一些高等院校想当然的认为西方的“经”非常好,但难免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2.培养目标定位低,缺乏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就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针对高等院校来说,就是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育在应该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以及怎样学习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才开始设置工商管理类专业。我国目前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不论是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财经院校、师范类高等院校,还是独立院校、高职学院,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由以下几种:(1)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实用性人才。(3)培养具有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应用性人才。(4)培养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学术性人才。从这些培养目标可见,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育培养的大多都是一般性人才,比较欠缺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都会设置较多的必修课,而供学生选修的课程则比较少,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更加迫切,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却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学习能力不足,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在教学内容上,其教材大多都是使用翻译的国外教材,即使是国内编写,其理论和案例大多也和国外如出一辙。这种没有通过实地调研编写的教材,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解决中国目前遇到的经济难题,也就缺乏实用性。

二、加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出路

1.教育要突出实用性和岗位的针对性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连续的扩招,大学生的供给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减小,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是要重视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深入开展岗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

2.教学方法要国际化

在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影响,我国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要与国际接轨,教学方法首先要国际化。有广阔的知识面是每一个工商企业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宽知识面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知识转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其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在我国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大批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急需大量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虽然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已为我国培养了很多工商管理人才,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秉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灵活运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商管理理论和教学模式,推动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英.地方高等院校创办特色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