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战略管理论文

税收筹划战略管理论文

一、税收筹划的一般程序

(一)搜集相关信息

信息是包括税收筹划在内一系列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只有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筹划方案,并科学设计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从税收筹划的客观要求来看,这一阶段需要搜集的信息既包括与税收相关的政策信息和经济信息,如涉及企业各税种的具体规定特别是税收优惠规定、各税种之间的相关性、税收征纳程序和税务行政制度、涉税风险、税收环境的变化趋势等内容,又包括企业自身的相关信息,如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对风险的态度等。

(二)明确筹划目标

尽管一般认为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直接目标是为了减轻税负,但除此之外,其往往同时还拥有财务、生产经营以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税收筹划的目标也可以有所不同。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税收筹划目标,不仅决定了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决定了其要达到的税负状态、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状况。因此,税收筹划的目标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的税收筹划目标需要不同的筹划决策,必然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财务状况带来不同的影响。

(三)制定备选方案并比较分析

在税收筹划目标确定之后,企业接下来要依据筹划目标和搜集到的信息,设计出若干套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案。针对这些提出的备选方案,企业要对其进行合法性分析、合理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在各个方案的收益、风险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权衡,最终确定最优筹划方案。

(四)方案的实施

在对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选出最优筹划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实施这一选出的方案,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

二、税收筹划战略管理理念

在市场形势千变万化、税收政策错综复杂的背景下,随着企业现代经营理念的逐步建立,将战略管理理念引入税收筹划便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不时之需。本质上,将战略管理思想引入到企业税收筹划活动,实际上是将全局观念、长远发展观念和动态管理的观念融入税收筹划过程,同时将企业的筹划行为置于一个可控制的框架内,以使其执行力度得到更为充分的保证,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筹划效率。具体而言,与一般的税收筹划程序相比,战略管理理念可以为企业的税收筹划指明长期、而非短期的发展方向,使整个筹划系统的目的更加明确;可以将企业税收筹划的总体目标转换为企业各部门要达到的具体业绩标准,从而建立起税收筹划总目标与各阶段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有效作用机制,激励各要素为实现目标而努力;通过制定筹划战略,将税收筹划活动置于管理学范畴内进行有效控制,并高效地实施和执行选择的筹划战略;通过评价企业的筹划结果,采取完整性措施,可使企业根据实际的经营情况、变化的环境、新的思维和新的机会,调整企业的筹划战略发展方向、目标体系以及企业战略的执行。从可行性来看,将战略管理理念引入税收筹划也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因为,税收筹划本身就是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项内容,税收筹划涵盖的范围较企业战略狭窄,关心的主题也较企业战略单纯,但税收筹划在许多方面仍具有企业战略的一般特征。从根本上说,企业战略才是税收筹划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税收筹划必须考虑到其总体战略的要求。因此,虽然战略管理程序中各步骤的内容在税收筹划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战略管理的理念和基本思路对于税收筹划来说却仍然是适用的。

三、税收筹划战略管理体系构建

(一)战略分析阶段

在战略分析阶段,企业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税收筹划的内外环境,为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1)税收筹划的外部环境。

通常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和直接环境两部分。税收筹划一般环境主要从宏观方面间接地对企业的资金流动产生影响,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以及自然物质环境因素等内容;税收筹划直接环境体现了一般环境因素在某一领域里的综合作用,对于企业当前和今后的应纳税额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包括产业环境因素、竞争环境因素、金融环境因素等内容。

(2)税收筹划的内部环境。

主要是指决定或影响企业税收筹划的内部条件,是税收筹划决策制订的内在依据和实施的基础。相对于外部环境来说,企业内部环境具有稳定性和可控制性的特点。同时,不同企业的性质不同,内部环境也是不同的,具有各自的特点。对于税收筹划来说,一般可分为组织、人事、生产、营销和其他因素等五个方面。从税收筹划内外环境的作用来看,内部环境是决定税收筹划的内因,如果缺乏一定的企业内部环境,要制定一个良好的税收筹划方案并加以实施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过研究分析税收筹划内外环境,可以明晰这些因素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同时发现企业自身的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劣势,最终为制定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战略选择阶段

以战略分析为基础,企业要制定可供选择的筹划战略并进行筛选。这一过程包括提出备选战略方案、战略评估和最终选择将要被实施的战略。税收筹划的战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专业的税收筹划知识进行判断。从管理学角度看,税收筹划战略选择的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适用性标准、可行性标准和可接受性标准。

(1)适用性标准。

这一标准主要用来评估备选筹划方案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筹划环境的适应程度。备选筹划方案通常是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反过来也完全适用于现实环境。进一步而言,即使备选方案与当前环境相适应,其也未必与即将发生的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用适用性标准来检验备选方案十分必要。

(2)可行性标准。

即使备选筹划方案在设计上完美无缺,也必须考虑到其现实的可行性,考虑到企业及相关利益者的接受能力:一旦备选筹划方案距离企业实际太远或者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该方案也是不可行的。比如,在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即使组建新企业的筹划方案可以带来较大的收益,也因无法实施的而不能成为最佳方案。

(3)可接受性标准。

这一标准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密切相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期望,他们各自偏爱并愿意接受的战略方案通常都会是不相同的。企业所选定的筹划方案能否被良好地实施与该方案能满足谁的期望有相当关系。比如,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某项筹划方案可能会降低其税负,但同时也可能降低其税后利润,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这对于投资者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个可接受的信号,而公司出于稳定股价的考虑,很可能不会采纳这一筹划方案。

(三)战略实施(控制)阶段

税收筹划的战略实施是将已选筹划方案付诸实施的行动阶段。筹划方案在实施之前只是存在于纸面上或者人们头脑中的理论性的计划,其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在制订和选择方案时未估计到或者不可能完全估计到的问题,比如税收环境的变化等。这些问题有可能给税收筹划带来风险。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是对税收筹划的风险进行重点控制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遵循适度合理、灵活性和统一领导三个基本的原则。

(1)适度合理原则。

一方面,由于在筹划方案制定和选择的过程中信息、决策时限以及认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加之方案实施过程中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情况比较复杂,既定的筹划方案在现实中往往不可能完全实现;另一方面,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也并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执行过程,在必要的时候它还需要执行人员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创造。因此,在筹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其中的某些内容或特征有可能发生改变,但总的来看,其只要不妨碍总体目标及战略的实现,就是合理的。

(2)灵活性原则。

企业的内外环境是筹划方案形成的基础,因此,在既定筹划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一旦内外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筹划方案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是灵活性原则。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环境变化的程度,如果当环境发生并不重要的变化时就修改了原定的筹划方案,往往会带来消极后果,最终只会一事无成;但如果环境确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然坚持实施既定的方案,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而招致损失。为此,企业对外要及时关注宏观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法规的发展动态,对内要谨慎处理企业的重大事项,通过设置替代性的筹划方案、及时改变原有方案的内容等方式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

(3)统一领导原则。

一般而言,在企业中领导人员的层次越高,其比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以及一般员工掌握的信息就越多,对筹划方案的要求以及其中的利害关系了解得越全面,对方案的意图体会也越深。因此,筹划方案的实施应当在高层领导人员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筹划方案与企业资源的分配、组织机构的调整、信息的沟通及控制等各方面相互协调、平衡,从而得以有效的运行。这一原则在规模巨大、层级众多的大型企业中尤为重要。

作者:王长宇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