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初探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初探

摘要: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是将核心企业作为担保主体,以产业链为基础,通过中小企业的自偿性进行回款来降低融资中的信用风险。但是随着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推进,信用风险问题也就慢慢浮现,所以有必要认识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建立一套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来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推动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完善。本文讨论了供应链融资的三种模式以及每种模式所需要的风险防范,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

在供应链融资出现以前,中小企业大多依靠内源融资以及在资本市场中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手段来实施融资,但这些途径都不是特别方便和容易。所以融资成为了企业的一大难题,大部分情况下,顺利获得融资都必须相应付出不低的利息作为代价。直到供应链融资诞生,这种难题才开始出现转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实在是极大的好消息。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大幅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考虑到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稳定的因素,银行仍然会面临着信贷风险。因此,针对供应链融资中所存在的信用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识别和评价,并同时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指标体系。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出现不仅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曙光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信用水平,从而为今后的资金流动和资金流转效率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还能加强和巩固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银行也可以突破只为单个企业服务的局限,跳出传统融资中评级授信、审批流程、质押担保的限制,使得准入门槛降低。然而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收益越大则风险越大,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供应链融资模式带来的优势而不去关注它带来的风险。供应链融资模式参与的主体更多,所以会比传统的融资模式复杂得多,同时对管理者的要求也更高,必须要其做到一环扣一环,不容出错。目前我国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未发展成熟。执行与管理都有可能出现差错,所以这对于银行来说无疑是风险很大的挑战。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正说明了“链”式风险的巨大破坏力。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价体系,定期对供应链进行检测,将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管理,不仅可以从理论方面丰富研究内容,而且能在实际中为银行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参考,将坏账损失降到最低。对政府在金融方面的宏观调控,核心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壮大,融资机构自身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1前期研究回顾

国内学者宋炳方(2014)认为供应链融资就是主要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种金融业务,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强烈对融资的强烈需求。胡跃飞、黄少卿(2009)理论联系实际,对供应链融资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并对其模式的分类作了一些研究。近年来,我国的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从目前已知的文献来看,朱文斌、范伯乃(2003)通过对国外学者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建立了含有六项能力和28个指标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马九杰、郭宇辉、朱勇(2004)将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企业财务状况、所在地域环境和企业家个人特征三类。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比、流动资金、资产周转情况、销售利润率等;所在地域环境包括省份、商业化程度等;企业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和是否持股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很大。王玉娥、叶莉等(2004)从工业企业角度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评价。以现代工业企业特征为基础,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由生产能力、盈利能力、企业素质、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六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组成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模型。

2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以及信用风险防范的要点

2.1采购阶段:应付账款融资模式

2.1.1应付账款融资模式以及运行过程

采购阶段,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所以资金短缺问题突出。此时应付账款融资模式应运而生,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应付账款融资模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筹借信贷资金,对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运行过程:中小企业先是和核心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书,然后凭购销合同向银行申请购货仓单质押贷款,银行对核心企业的资信能力进行审查,通过后与核心企业签订回购协议,接下来核心企业接到银行同意的通知后,按要求发货,把仓单权交给银行然后银行给核心企业拨款。最后一步是中小企业通过缴纳保证金获得一定比例的货物提货权,提取相应金额的货物,循环往复直到货物提完为止。

2.1.2应付账款融资模式信用风险防范要点

在应付账款模式对第三方物流监管的选择很重要,物流监管方一定要独立,不能与任何一方有关联,目的是为了防止合伙诈取信用贷款。流程的设计要合理,核心企业的回购承诺一定要有。同时,中小企业在提取等额质押物品时要交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这样能很好保护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利益,使信用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

2.2生产阶段:存货融资模式

2.2.1存货融资模式以及运行过程

存货融资模式的运作原理是需要融资的企业把存货交给作为第三方的物流监管方,监管方核实后出具仓单证明,融资企业利用这份证明向银行申请贷款。随着存货融资模式的发展,存货作为可靠动产吸引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眼球。它的作运作过程是:中小企业首先向银行申请存货质押贷款,然后是银行让第三方的物流监管方对存货进行评估,若符合条件,银行就与中小企业签订存货质押合同,与物流监管方签订仓储监管协议,与核心企业签订回购协议。最后中小企业将存货交给物流监管方验收,通过后银行发放贷款。

2.2.2存货融资模式信用风险防范要点

银行签订存货质押合同的同时要与物流监管方签订仓储监管协议。在选择物流监管方时,重点调查它的独立性以及资信水平,并且对核心企业的资信水平和经营状况也要认真调查等。除了这些,存货的价值调查也很重要,要确保存货的合法性,在整个过程中的所有票据一定要严格审查,避免作假。

2.3销售阶段: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2.3.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以及运行过程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签订三方协议,由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中小企业用销售收入偿还信用贷款,同时核心企业有连带的责任,通过捆绑,银行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它的运作过程是:中小企业首先与核心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书,中小企业获得应收账款的单据并将单据抵押给银行同时提出应收质押贷款的申请,这时银行要与核心企业签订付款承诺书。最后是银行为中小企业拨款,付账款应由核心企业来支付。

2.3.2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信用风险防范要点

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在发放贷款前要对应收账款进行现场确认。贷款发放后,同样要进行现场确认,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状况。在这期间要对交易进行监控。观察交易是否真实,以排除合谋榨取贷款的可能。并且要不定期核对应收账款,防止应收账款状况恶化。加强应收账款的监管在降低信贷风险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中小企业把应收账款单据抵押给银行并提出应收质押贷款申请的同时银行要与核心企业签订付款承诺书。

3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3.1.1核心企业评价

核心企业整条供应链的核心,将直接决定银行在这模式中信贷资金的恢复。对核心企业的信用评价主要看它的资信、经营财务状况等,用专门的信用级别来对其资信进行评价,其他的评估与上面融资企业的类似。但最后一个行业特点就有一点复杂,需要关注核心企业的主导产品、是否多样化以及其他方面。主营业务收入与整体收入的比值可以确定主要收入,以此可以判断出市场价的波动以及企业的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大小。此外,主要客户以及主要的供应商等因素也应作为分析的重点。

3.1.2融资项下资产情况的评价

应收账款和质物特征可以对资产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账龄、账期、坏账率等来评价应收账款,根据季节变动评价质物的时间价值以及变现能力。

3.1.3银行指定的物流监管方的评价

物流监管作为第三方参与者,是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但它又与供应链上其他的企业不一样,所以评价方式自然也就不同。要包括该企业的行业地位,业务操作熟练度,以往的资信情况等等。融资企业受到物流监管方的监管,所以说这两个部分一定要互不牵扯,不然有联合诈取信贷基金的风险。

3.2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主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并且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供应链融资模式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使信用风险评价能够真实反映资信情况。但是如果将融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上传,将更加完善此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使结果更加真实自然。整个评价体系包括四个部分,一共包含27个信用风险评价指标,每个信用风险指标根据优劣程度进行赋值,可以有0分、4分、7分和10分四个选择,将数据放入相应的指标,能得到一个数值,我们称为守约概率值。这个数值越接近1则信用越好,反之则越差,具体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4建议

政府要为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减少供应链各方的法律风险。另外,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或者是给予税收减免来推动供应链融资的健康快速发展。良好的政策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助力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除了政策和法律的建立健全,政府还要推动供应链融资体系以及融资平台的建立,并且可以利用新闻媒体等渠道对供应链融资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使得供应链融资不再只是一个理念。中小企业若要从根本上解决了的融资难的问题,离不开银行、供应链上的各个主体以及政府各方面的力量,只有通过所有人的努力才能使供应链融资真正的普及起来。

参考文献

[1]汤兵勇,张瑶瑶.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J].经济师,2011(8).

[2]潘文东.金融供应链融资产品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2010(12).

[3]王灵彬.基于信息共享机制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风险管理研究[J].特区经济,2006(10):105-106.

[4]吴冲,吕静杰,潘启树,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1):1-8.

[5]郭子忠,沈双生.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论坛,2003(19).

[6]张涛,李丽娜.基于供应链融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模糊综合评价法[J].财会通讯,2011(6).

作者:汤佩红 单位:浙江忠华消防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