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在医学实验室管理的作用

医院感染控制在医学实验室管理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应用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该院因住院感染而患病患儿134例,实验室人员48名,将两组人员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67例,每组实验室人员24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对比两组患儿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实验室的整体管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儿发生感染的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验室整体管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院感染控制应用在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取得显著的管理效果,有效减少患儿在治疗期间感染的发生,并且完善患儿的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

[关键词]医院感染控制;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

医院为一个大型的公共场所,同时也是大部分患者聚集的地方。虽然医院的主要职能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但是多种疾病、多种细菌的发生,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患者在治疗中,常因实验室的不完善管理,引起感染的发生,这样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的发生率显著的提高[1]。此外儿科中的患儿发育仍不完善,抵抗力较差,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实验室的管理及对感染控制和预防,对减少和避免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感染非常重要。因此,在儿科实验室中施行医院感染控制至关重要。选取患儿67例、实验室人员24名,对比分析实验室常规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取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因住院感染而患病患儿134例,实验室人员48名,将两组人员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67例,每组实验室人员24名。其中实验组男性患儿36例,女性患儿31例,年龄7个月~10岁,平均年龄(6.51±2.62)岁;实验室男性9人,女性15人,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54±5.34)岁。对照组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40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6.62±2.54)岁;实验室男性13人,女性11人,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29.84±6.24)岁。对比两组患儿及实验室管理人员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构建完善的、全新的管理体系:严格监控和预防院内的各项感染,使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并随着医疗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使管理的作用在实验室能充分地发挥。同时,通过对相关信息的记录和反馈,达到全面的预防和监控[2]。②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与感染相关的工作能够有效、顺利地开展,使实验室人员在工作中做到事事有法可依,有各项规章制度可循,提高管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避免工作漏洞的出现,与此同时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管理能力[3]。③定期组织相关感染知识的学习培训,培训的人员包括院内的各个领导、负责人、医生及护士等,使其完全掌握感染知识,做到预防感染、避免感染、控制感染。与此同时院内可定期举办感染知识的讲座和讨论会,对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制定相应预防和解决的方案,避免感染情况发生。此外,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总结,并逐渐提高培训质量。④对于可能发生的感染应进行严格的检测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实验室应加强对易感染科室的检测力度,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如果出现感染,应及时给予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⑤实验室应严格筛选院内使用的医疗器械,对于器械的购入应严格的把关,避免购买重复使用的器械,导致二次感染的发生[4]。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保证其达到消毒的标准,对于未经过消毒的器械和物品应严禁使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实验室的整体管理质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其表示方法分别为[n(%)]、均数±标准差(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儿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实验室管理质量比较

对比两组实验室管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院内感染又名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如何有效预防及控制院内感染,不仅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率,对实验室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儿科为医院内重要的组成科室,患儿的发育不完全,体制较差,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所以将医院感染控制应用于儿科医学实验室中,发挥其最大化的作用,控制患儿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作用体现以下方面:①完善管理制度,促使儿科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控制感染的发生,应以预防为主,而严密的规章制度是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关键。所以,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实验室的主要工作任务,同时也是预防各种感染的重要手段[5]。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感染意识,使其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对于使用的医疗器械,做好严格的消毒灭菌,这样不仅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同时也避免患儿不必要感染的发生。②通过感染知识的培训和讲座,使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得到加强。实验室的各项操作均可能会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而这其中医护人员的素质及行为对感染的发生造成直接的影响[6]。通过培训和讲座提高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按照规章制度实施操作流程,彻底杜绝感染的发生。同时,在培训后应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使医护人员提高对感染控制的重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对感染的控制意识均为控制感染,减少感染的关键因素[7]。③重视对感染的检测和管理,实施有效的检测感染方法,预防感染,杜绝感染源。加强监测重点操作,发现医护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应及时制止,并给予纠正。实验室的负责人也应定期抽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总结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完善的措施和意见。感染的发生与实验室的环境也存在很大关系,所以,应做好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定期进行通风,避免细菌的滋生。定期监测实验室内的空气指标,总结检验结果,分析感染发生的具体原因,对预防实验室感染也具有一定的作用[8]。④对相关机构的监督工作应高度重视: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医疗、护理水平。儿科医学实验室也是医院的组成部分,所以,相关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非常重要。对于实验室内感染的发生,应详细、认真的记录,制定完善的感染报告制度,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感染发生的源头,感染发生的原因,感染可能导致的后果等全面记录。医院应定期监控实验室感染情况,制定责任制管理。通过上诉观察实验组患儿发生感染的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验室整体管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医院感染控制应用儿科医学实验室中显著减少患儿感染的发生,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提升实验室整体护理质量,值得被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航,桂希恩,霍文哲.直接抗病毒药物在丙型肝炎病毒及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2):1286-1291.

[2]孟庆玉,李志岭,孙雪丽.疾控实验室LIMS中安全管理信息化模块的构建及设计需求[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12):953-955.

[3]赵晋琴,彭剑,赵玉晖.数字媒体开发实验室开放管理在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2):145-147.

[4]贾历程,刘幽燕,张晶晶,等.“双一流”背景下西部地方院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1):9-12,28.

[5]王庆,卞尧尧,董银凤,等.基于过程管理的高校护理科研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6):47-48,92.

[6]曾澄波,张晗希,蔡卫平,等.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家属及朋友感染HIV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2):1227-1230,1235.

[7]杨亚东,唐文,赖光松,等.负压引流技术和传统方法在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7,37(6):914-917,919.

[8]靳二辉,任曼,李文超,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动物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实验室推行5S现场管理的探讨[J].解剖学杂志,2017,40(6):770-771.

作者:李美谊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实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