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

社会实践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与质疑,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不景气以及就业不乐观的情形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模式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如何在现有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过程中,引入更为先进的教育及培养理念,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是目前高等教育过程中最为关切且敏感的问题。本文从研究生社会实践出发,通过分析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实践;研究生;人才培养

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最高层次的培养阶段,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效果。在目前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将影响我国整个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不仅仅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社会实践有利于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研究生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文件均指出了在教育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虽然各高校及研究单位逐渐开始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且针对其自身现状,在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上做了诸多尝试,但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现状及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探索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1)教育模式转变与社会实践的脱节

目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开始逐渐由高层次学术人才向高层次专门人才转变,即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定义与需求;另外,研究生的就业市场近年来也发生了明显转变,研究生的就业去向越来越多的偏向于企业而非事业单位,但是研究生进入企业之后,其融入速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研究生是就业状况。总体来说,造成上述教育模式转变的根本问题在于市场需求与培养单位的信息不对称与脱节。为了尽可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其能够迅速融入社会并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入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引入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在此过程能够对研究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有所帮助;同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问题,能够激发自身的研究兴趣,提升其专业能力;最后,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缩短研究生在进入企业之后的融入时间,减少企业成本,最终促进研究生的就业状况。

(2)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单一

研究生教育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社会实践形式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市场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目前研究生实践模式仍然处于单调、缺乏创新的阶段,绝大多数研究生社会实践仅仅停留于社会调查等与研究生专业活动无关过程中,少部分活动虽然是进入相应领域进行参观实习,这种流于形式的参观实习,短时间之内由于学生与相关技术人员缺乏沟通,且学生对于整个过程的了解不充分,导致这种时间活动实际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技能的提升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3)研究生社会实践认识偏差

由于社会及实践单位对研究生实践活动的支持意愿不够强烈,阻碍了实践活动的开展。用人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对人才储备和专业型人才的共同培养的前瞻意识,政府部门对相关现状的认识不清,政策制定严重落后。总体表现为政府及用人单位资金投入不足;对研究生的接纳程度不够;对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等。面对诸多问题,研究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之后不能充分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及实践过程中的主动解决问题的倾向。另外学校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认可以及支持程度也极大的影响相关实践活动的推动与开展。

二、思考与建议

(1)提高政府、学校以及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有效的宣传途径是提升社会各阶层对研究生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的有效手段。通过舆论宣传达到全员重视及参与的良好氛围,争取获得各方的理解与支持,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及相应的平台条件。同时培养单位应该尽可能的调动研究生参与社会时间活动的热情,通过一定的考核手段刺激学生走出去学习,灌输相应的思想理念,将研究生渴望成才的冲动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另外,研究生培养的导师也应该积极主动的融入这一过程,为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支持。

(2)建立稳定且联系紧密的社会实践基地

鉴于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的转变,为了尽可能的将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与工程处理能力有机结合,应该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实践场所;为满足其多元化需求,时间场所的多元化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在此过程中,培养单位应积极主动的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构建提供坚实的保障。高校应积极整合其技术、教育与环境优势,并与用人单位的技术需求和资金支持紧密结合,在研究生实践过程中,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方式,以学生长期参与开发的方式,达到学校、单位、研究生“三赢”的效果。

(3)提供保障

为保证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资金投入状况是影响整个实践活动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保证此过程,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应该进行有效沟通,建立通过自筹、拨款、双方筹集等方式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为社会时间活动的进行提供强力的物质保障。

(4)提升研究生对社会实践的自我认知

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研究生作为活动主题,其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了社会实践的效果。因此研究生需要强化自我培养意识,提升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程度,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提升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的融入到实践过程中;同时研究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除重视实践活动过程,将其与理论课堂学习有机结合,学以致用外,还应该在时间活动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定位,积极主动的与技术人员沟通、了解行业动态及需求、加强对国情的了解,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发挥个人价值。

三、小结

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状况的提升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引入,在此过程中,需要有政府、培养单位、用人单位以及研究生本身的相互理解与协调,因此如何权衡各方的诉求以更合理的布局来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目前高等教育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同时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高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5

[2]陈大勇,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重庆大学学报,2013

[3]徐国斌,基于人才培养视角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浙江大学为例,研究生德育,2016

作者:杨辉 梁彤祥 蒋鸿辉 伍阳君 蒋赞丽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