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趋势与职业院校康养专业建设

社会发展趋势与职业院校康养专业建设

摘要:现实国情和社会发展趋势,凸显了高职院校康养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现代康养知识为基础,以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加强康养专业建设,既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地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又有利于健康服务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院校康养专业建设,必须明确专业定位,进行个性化专业课程设计,整合资源加强相关专业融合发展,通过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效果,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锻造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康养专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社会发展;康养专业建设;专业定位;个性化;校企合作

一、社会发展趋势与职业院校康养专业建设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国人民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目前,我国面对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对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更为迫切,对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寄予更高期望。近年来,国家对于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陆续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与“人口老龄化预防”行动[1],相应的康养行业发展也受到人民的关注。“大健康”理念实现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从关注重点人群健康到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到对全生命周期健康关注的转变。在健康产业的发展中,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以及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得到了较大发展,康复、护理等服务业快速增长,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显著扩大。但是,与传统的行业相比,康养行业存在人才数量短缺、专业素质不强等现象。作为社会的重点民生工程,需要更多高专业性的康养人才。康养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建设中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虽然一些院校通过整合资源,对相关专业做出调整,通过互联网思维打造新时代康养专业人才培养工程,打造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形成了一定的学校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但与一些成熟的专业相比,我国高校的康养专业建设还并不完善,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性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应致力于康养专业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的健康意识、预防意识、服务意识方面的人才,有能力主动为所服务人员提供基本的病情诊疗和健康规划服务。但由于历史条件等限制,长期以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康养专业教学人才培养集中于传统医药医疗,缺乏主动干预、主动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康养服务性不强、健康管理不足。二是对于康养专业建设力量不足、力度不够,没有投入足够资金和力量来进一步完善专业体系建设,使得康养专业学生整体素养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康养专业建设任重道远。

二、高职院校康养专业教学建设与应用新举措

(一)重新明确康养专业发展与就业方向

从当前健康中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探索康养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应用型人才”“服务性人才”的建设背景,就要明确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理顺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确定课程体系。当前高职康养专业的优势就在于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趋势,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的背景下,康养专业具有无可比拟的就业优势,其中康养专业个性化建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个性化建设能够根据学校自身特有的专业,例如吸收服务专业、管理专业的优势教学课程,持续更新康养专业教学内容,同时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当前康养市场对于健康服务人才的需求情况与要求,因地制宜确立康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完善康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也要加大对于康养专业这个新兴专业的投入,为康养专业学生提供设备完全的实训操作平台,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促进各专业相互融合,有利于康养专业建设

通过建立高职院校康养专业,可以使高职院校各专业相互融合,因为相比于其他专业,康养专业更具有专业性,高职院校有许多服务和管理专业,在服务与沟通等方面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康养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可以与这些专业进行融合,有利于高职院校康养专业的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也提高了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高职院校的康养专业也可以对外进行校外人员短期招生培训工作,一方面可以提升康养行业的整体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可以进一步接触到康养行业工作时的真实经验,有利于学生的实习与就业。

(三)通过资源共享提升康养专业质量,提升教学能力

高质量的康养专业教学是一个学校立足的关键,也是康养专业发展乃至强大的根本保证。在现阶段,由于康养专业实践性较强,开设时间短,任何一个学校的专业教学团队都很难覆盖康养专业的各个方面,因此不同职业院校的康养专业资源共享也就变得势在必行。全面开放康养专业资源共享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各学校的教学资源无法全面兼顾,开放的康养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可以让不同学校的康养专业能够相互促进,互通有无。二是不同学校所购的康养专业培训课程不同,除了少量重复外,多数都可以互相借鉴,可以使康养专业的公共资源库内容得到极大丰富。三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跨学校比较学习,让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学校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互助模式。

(四)注重康养专业教师人才引进与培养

康养专业是属于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建设与推广过程中需要大量熟悉医疗专业知识、具有教师背景和健康服务专业知识的高水准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老师对于康养专业不熟悉,许多老师侧重于书本知识,少有一线实践工作经验,在教学中无法与同学们做到深入交流,专业教师人才的缺乏导致各高职院校康养专业发展相对缓慢,所培养出的学生成材率较低[2]。因此,各高职院校康养专业建设中应该特别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学校领导层应该响应健康中国的社会发展趋势,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与企业合作打造完备的康养专业实践基地,在基地中聘请专业人才为学生展开实践教学。理论知识方面,学校应该积极招聘各医学高校的康养专业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教授或者客座教授。因为这部分人能对康养专业的专业化与推广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出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鼓励他们进行外出学习和短期培训,进一步将康养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成果和成功经验带回学校中来。最后要提高老师的薪资待遇,留住相关专业人才,营造良好的教学发展大环境。

(五)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学生成长平台

校企合作既是国家政策导向,也是学校适应社会需要、开放办学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而且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研的结合。学校要积极与校外医院、养老院、康养休闲中心等联系,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有顶岗见习的机会。康养专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使他们明确康养时具体实务中所需掌握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应用型、服务性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还要与实际工作相连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同学利用网络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在企业实训环节,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在实际工作的种种情况,学练结合,使学生在实习中能够具有自我反省与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综合实践能力,获得实习企业的认可与信赖。在健康中国与人口老龄化社会趋势下,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康养专业的应用课程机制等建设还不够完善、学生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等现象,高职院校要发挥专业建设的优势,结合自己院校康养专业发展现状,制定符合新时展的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专业建设方案,明确学校康养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为学生发展打造平台。“中国健康计划2030”对高职院校康养专业建设是新的机遇,康养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大势所趋,而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服务性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康养专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黄婧.国内外康养环境中建筑空间设计的比较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6.

[2]孙兴国.人体功能一体化自主调控: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理论体系指导运动康复,实现慢病防治康养的有机整合[C].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2013.

作者:徐希云 单位:烟台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