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事管理创新研究

医院人事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医院人事管理创新。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市某医院就职的医护人员90名作为对照组;该院在2018年1月引进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并确切落实了相应管理对策,选取应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后2018年2月~2019年2月该院就职的医护人员90名作为研究组。观察实施创新性信息化人事管理前后工作成效、满意度和人事管理成本。结果研究组档案调取、内容变更、权限设置以及管理质量等工作成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84.44%)(P<0.05);研究组人事管理成本低于对照组。结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人事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人事管理的工作成效和满意度,降低管理成本,值得在行业中借鉴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人事管理;创新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快速进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在新的时代形势下,传统的医院管理工作已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寻求新的创新和突破至关重要。人事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直接影响到医院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对医院管理质量起着直接作用。出于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的考量,我市某医院于2018年1月引进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旨在探究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医院人事管理创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本市某医院就职的18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入选对象均为该医院正式入职员工;②入选人员均知情同意,并配合完成调查研究。排除标准:①个人信息资料不全者;②产假、病假达3个月及以上者;③中途离职、退休、死亡者。其中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未实施前的90名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2018年2月~2019年2月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实施后的90名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女37例、男53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28.31±9.47)岁;医生39例,护士42例,医技人员9例。研究组女40例、男50例;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30.13±10.28)岁;医生35例,护士47例,医技人员8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类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原有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人事管理,包括记录就职人员进出、调职、进修等人事变动,个人档案资料存底等。研究组引进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对策,具体措施如下:①设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由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员在医院系统下属子菜单中通过服务共享、外部协助、职工自助服务、自动处理信息以及集中式信息库等信息化手段,专门设立起集科学、智能、准确、高效为一体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②就职人员数据库管理: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之下,依据人员类型并列分属设置出试用期人员库、在职在编人员库、编外人员库、调转人员库、特聘人员库、退休人员库、返聘人员库等不同的数据库,方便人员管理;③人事管理档案录入:就职人员的信息录入不仅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毕业院校、履历情况、专业技术等基本信息,还包含职务、奖惩、照片、薪资待遇、聘用合同期限、考核情况、科研成果、、继教学分等传统人事档案中常常遗落的信息;④优化系统编辑功能:在人事档案的编辑菜单中,除了常用的保存、删除、批量导入、导出等功能外,增加搜索、统计、提醒、照片存储、扫描件关联、数据分析、信息备份等功能。其中,搜索和统计功能的设置,提高了档案提取和数据统计的速度,有效减少了信息提取不完全的风险;照片存储和扫描件关联则有助于信息备查;提醒功能可分为合同到期提醒、工资调整提醒、考核提醒和本月退休人员到期提醒,充分保障了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有效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⑤系统权限设置和维护:不同级别不同人员可设置开通相应的管理权限,即可最大限度的做到资源共享,又能够有效保障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同时,专门设置1~2名专门的档案信息维护人员岗位,负责每月的信息录入、更新和维护;⑥学习、考核安排: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技能考核,通过系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考核时间,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和重复,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年底考评要素之一纳入医院管理质量当中;⑦开放查询功能和答疑功能:医护人员可通过登陆医院系统进入人事管理系统,查询当月工作绩效发放情况(仅查询本人个人情况),若存在疑虑可留言至提问区,人事管理人员后台答疑,免去了医护人员跑财务室、人力资源管理处的步骤,提高了时间效率。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工作成效,采用工作成效表,从档案调取、内容变更、权限设置以及管理质量4个方面进行评价,每个维度均用0~6分的7级评分法判定,评分越高表示团队凝聚力越强;②比较两组工作满意度,分别在人事管理系统实施前后,向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发放自制人事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度)/例数×100%;③比较两组人事管理成本。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工作成效比较

研究组档案调取、内容变更、权限设置以及管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工作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人事管理成本比较

对照组每年用于人事管理方面的开支为184732元,研究组每年用于人事管理方面的开支为136234元,研究组人事管理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日趋深入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衡量现代医院管理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传统的医院人事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也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面临着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目前,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挑战[2-4]:①时效性低下:传统人事管理普遍使用纸质档案,使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在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调阅以及转移等方面。而一旦档案中的某一信息出现失误,或在管理中的任一环节出现纰漏,都将带来不同程度的恶性影响,需要重新返工去核对信息或重新采集,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给人事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加之近年来医师多点执业制度的冲击和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职工入职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人事档案数量亦随之增加,致使大量档案材料积压,工作效率低下。②信息陈旧,缺乏动态性:动态性是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规律,需要及时的更新和反映出持有人学历变动、工资增减、政治面貌、奖励惩处、职称晋升、职务变迁、家庭及社会关系等。传统人事管理不能做到及时维护和更新职工变动信息,使得档案信息陈旧,内容不完善,不能很好的为干部培养、人才选拔、人事任命等提供能够反映其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信息,诸如道德诚信、科研教学、医疗业务、业绩考核等。③共享性不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事档案是职工转正、升职、评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是评估医院人力资源未来需求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人事档案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和保密性,一般都采取封闭、保密的管理模式,不能与其他人力资源一样充分被利用开发,造成了哪怕是在同一家医院,部门之间、科室之间都需要重复录入各自所辖范围内的职工个人信息,不仅背离了信息化时代下信息公开的大势,降低了资源共享性,同时亦在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影响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大趋势下,医院人事管理所遭遇的这些挑战都可通过创新的人事管理系统来突破和弥补。人事管理系统是基于医院管理平台创建的系统,可通过不同所属岗位开通不同权限管理功能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也能够保证一定的隐私性[5]。人事管理系统可通过医院平台多人同时登陆,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人员信息的录入,一旦发现错误可立即更改,保障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人事管理系统的搜索和统计功能,极大的缩短了管理人员查阅档案的时间,避免了逐一翻阅档案,进行信息统计的工作[3]。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未实施人事管理系统前,人事管理的档案调取、内容变更、权限设置以及管理质量等工作成效得分均较低,而实施人事管理系统后,上述各项工作内容均有提高,提示人事管理系统可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实施人事管理系统后,各科室对人事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究其原因可能与医院职工可查看个人档案,方便快捷,档案时效性、准确性、共享性高密不可分。研究结果表明,引进人事管理系统后人事管理成本明显降低,考虑这可能与人事管理系统节约了人力、时间成本有关。综上所述,人事管理系统可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成效和满意度,减少人员、时间、财力成本的浪费,值得在行业内部推广。

参考文献:

[1]邵洁,何静,段俊,等.项目管理模式对医院急诊人力资源综合管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0):3551-3554.

[2]曹慧,陈敏生.新形势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医院,2017,21(4):52-54.

[3]王少娜,罗涛,曲颖,等.医院信息系统下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病案,2017,18(10):52-54.

[4]赵宏业.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及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1):111-112.

[5]刘兰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医院,2017,21(2):44-45.

作者:沈韦辰 单位:天津市胸科医院人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