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管理的创新3篇

班组管理的创新3篇

第一篇

1提高班组员工素质,构建学习型班组

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加强对班组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使员工不断更新现有知识结构。另外,还应该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竞赛的方式,比如,开展业务技能大比武,引入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培训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班组员工之间也要加强学习,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执行力,力求做事完美、精益求精,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班组要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潜力和激情,提升班组执行力。总之,要提高班组员工的业务技能,强化整体素质的培养,打造班组成为学习型班组,这和强化班组管理是相统一的。

2提高班组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班组管理要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推选具有创新精神、对大多数员工有影响力的优秀员工担任班组长。班组长应是团结员工的巧手、工作上的能手、善于创新的高手。只有不断提高班组长的个人素养,才能产生班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利益分配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对班组长素养水平的一个检验。班组长的素养水平,决定班组利益分配的公平程度。班组利益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组员工的情绪。班组分配应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分配机制,这项工作也是班组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班组长应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它是企业赋予的权利和班组长应尽的义务,应该正确对待各种声音,不能以权给个人谋私利,损害集体利益,不能当甩手掌柜或者拉帮结派。

班组长应该作风正派,具有凝聚力,自身具有较高的业务技能和水平,乐于帮助班内其他人员,端正学习态度,并能提高班组整体的业务水平。班组长要能与员工之间打成一片,班组内事务要民主,不搞一言堂,班务管理和绩效评价要公正和公开,并要与实际相符合。班组要在班组长的领导下,实行民主管理。所谓民主管理,就是在电力班组的管理过程中,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氛围,使各个班组人员,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班组的各项工作。对于影响班组工作的决策,要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决定。对于班内事务的处理,要体现大部分班组员工的意志。

做到全员参与管理,即班组员工自身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采用这种形式,可以使班组员工从管理人员的视角看问题,真正理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各项规范。作为电力企业的班组长,还要具有亲情化的管理理念,在处理班组员工的关系时,应该强化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在班组员工遇到困难时,要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使其在班组的生活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3实现班组员工之间和班组与班组之间的协调统一

班组工作要取得整体高效,班组员工之间能否协调、统一配合是前提。一个团结和谐的班组,才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才能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以作为班组长要努力去营造和谐的班组氛围,达到班组员工快乐工作,轻松生活。班组员工之间要协调工作,首先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所规定的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其次还要有主动精神,做到:专业分工明确和彼此协调统一。另外,班组与班组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强化横向联系,把班组工作目标统一到企业目标上来,所以班组管理创新需要构建班组之间新型的协作方式。

4班组文化的创新

班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培养班组员工的优良品德和班组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丽的风景需要画家来描绘,优秀的班组文化需要班组员工集体来提炼,大多数的优秀班组就是在不断总结和提炼中渐渐成长起来的。结合班组特点,提炼班组文化。我们可以总结、提炼独具特色的工作法、班组精神,促进班组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员工的成长。在正常工作中,班组长要多察言观色,及时与员工进行谈心等多渠道的沟通,可以是面对面、电话、邮件等等。通过沟通,了解员工的生活,了解班组员工的价值取向,引导员工加深对公司价值观的认知,使员工以最佳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资源,搭建互动平台。班组要为员工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建立班组博客、班组微博、QQ群等,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班组员工的思想动态,通过多种渠道展示班组员工的风采,给员工提供一个心灵互动的驿站,释放员工的压力,使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作者:丁世学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第二篇

1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1.1创建优良的工作氛围

在物质层面,企业应为员工设定相应的学习场所,里面包含书籍、电子计算机、工具箱、记录柜等必要的用具。在精神层面,企业领导人应体恤下属,员工之间建立和睦、团结、友爱的关系。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在温馨的工作氛围中,全面发挥自身潜能,树立自信心,体会集体的关爱,真正对工作产生兴趣、喜爱,从而主动进行劳作,推动企业发展。

1.2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能力培训,组织员工参与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进而更好的适应工作。另外,企业也可以让员工在实际工作期间掌握相应本领,培养员工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而使员工更加熟练、灵活的掌握相应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收益。

2班组中的管理人员应做好管理工作

2.1班组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

对于班组的管理人员来讲,其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不断完善自身,找寻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正、补救,防止发生由于本身某方面素养不足而对班组造成影响的情况。管理人员应在实践期间虚心学习,不断充实自身,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及影响力,进而在后续工作中可以更加得心应手。

2.2班组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协调及组织能力

作为班组的管理者,不仅自身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养较强,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协调及组织能力。不但需要具备肯于吃苦的精神,还能够激发班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领员工一起努力。班组管理人员应明确认识到个人劳动是无法全面发挥班组功能的,不可以将班组管理工作狭隘的定义成自身管理,而是需要善于汇集集体的智慧,团结班组内成员,变成员工的主心骨,能够通过信任的方法让组内成员了解工作是集体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奋斗。唯有组内成员都投入到班组管理工作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创建一个良好、平等、民主、尊重的氛围,让组内员工体会到企业的温暖,发挥自身能力。

2.3班组管理人员应对各项工作进行系统化安排

班组内的管理人员应在开展工作前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安排,选取合适的人员进行工作。所以,管理者需要全面掌握组内各个成员的优点,不足,并明确成员的内心思想。在工作期间,应尽可能使成员的能力全面发挥出来,为每一名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而保证企业资金收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4班组管理人员应具备爱岗敬业的品德

作为企业班组的管理者,本身需要具备爱岗敬业的优良品德,拥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班组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时间较长、工作量较大、要求较高的任务,其不仅需要对人员进行管理,还需要对业务进行管理,管理者不但要紧抓生产,还需要重视管理,追求质量的同时保证工作效率。所以,管理者应提高自身为班组服务的意识,明确自身责任,唯有如此,才可以促进班组更好发展,完成企业交给的各项任务,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3创建完善的管理标准

企业想要创建完善的管理标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同班组的真实工作情况相结合,创建各项管理标准。班组成员应明确自身责任,将标准中的规定予以落实,对班组工作期间的各项流程及方法进行记录、整理、分类,依据记录将班组的初始数据、台账进行划分,将工作落实到人头,实行责任制;其二,保证班组内工作标准化、科学化、程序化。对于班组内的成员,应严格依照创建标准的内容进行工作,保证所有工作都有人负责,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很快找寻到责任人。另外,企业还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人力、物力、财力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进而增大企业收益,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4保证班组员工同心协力

想要确保班组内员工同心协力,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内容入手:其一,定期举办班组会议,组织组内员工参与,对班组管理工作提出自身的意见或建议,增进员工间的互相交流,使员工的误解消除在萌芽阶段。通常情况下,把事件放在明面上,汇集班内全体成员的意见,通过谈论得出结论,会收取较好的成效。唯有将众人的思想集结起来,创建和睦、温馨、自由的工作环境,才能够全面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及工作热情,自觉进行劳动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其二,分工合理,全面发挥人才能力。对于班组的管理工作来讲,其包含的内容较多,较复杂,保证分工合理,能够使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进而防止发生因为分工不当而出现的混乱情况;其三,团结奋进。应始终坚持团队合作,保证工作分工,但思想不分家的模式。如果企业中某一员工没有到岗,则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从事该工作内容。

5增强班组的科学能力

在进行班组管理工作期间,应增强班组的科学能力。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在企业生产期间,班组可以通过网络、计算机等方法实现信息共享,利用电脑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保证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学。同时,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例如:目标管理、质量管理、定制管理等。进而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6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企业来讲,想要不断生存及发展,就需要加强班组的管理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班组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及素养,创建健全的管理标准,团结员工,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加利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对加强班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作者:高涛 单位: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篇

1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基础管理

一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对交接班、产量、检修等进行翔实记录,保障原始记录的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及时统计分析,为上级决策提供原始数据。

二是强化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黑岱沟露天煤矿班组管理的重中之重,现场管理涉及人、机、环、管等内容,需分块管理,细化措施。对涉及“5S”内容进行静态分析,班组长在现场管理中查看、补充,依据班组的操作需要不断充实“5S”内容。班组长对本班组涉及的作业流程实行动态监管,针对安全、效率、操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求改善方法,提升班组的动态管理。同时,静态分析和动态管理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不断创新现场管理,使作业现场得到持续改善,及时把管理结果转化成管理效益。

2运用多种举措,强化安全管理

随着黑岱沟露天煤矿产量从1200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采掘等机械设备不断更新、增加,爆破等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加强班组的安全管理,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全矿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黑岱沟露天煤矿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通过多种举措夯实班组安全管理。

一是加强班组成员的安全教育和完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开展以“每日一人一题”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提高班前会质量,扎实开展“结安全对子”(党员和安全意识薄弱的员工结对,提高安全意识)活动,强化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板报、安全标语、安全事故案例警示、安全演讲、征集安全家书、安全规程考试及安全宣传月活动等形式加大安全宣传,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教育。

二是严格贯彻落实黑岱沟露天煤矿《安全作业操作技术规程》《本安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等制度的学习,上安全岗,作标准业。

三是班组长强化同安监员、青安岗员、群监员的工作协调,加大隐患的排查力度,并及时整治隐患。四是班组长做到及时综合分析生产各环节安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分块、逐条严格检查,确保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的安全,对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给予更多关注。五是加强对班组成员的劳动保护,对班组成员的作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对班组成员需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购置,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配备安全防护设施,上岗前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3增强节约意识,强化成本管理

班组的成本核算包括产量、物耗等指标,班组作为煤矿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搞好班组成本核算可以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降低吨煤的生产成本。黑岱沟露天煤矿作为煤炭生产单位,班组成本核算主要体现在物耗方面。黑岱沟露天煤矿要求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履行成本管理职责,加强班组成本核算管理。

一是提高成本意识,加强对柴油、火工品、轮胎等重点物品费用的预算管理,定量管理,科学分析,尽量使班组的成本控制在预算指标之内。

二是通过班组分析会等形式,算小账,找不足,抓整改,加强成本管控的针对性,按照黑岱沟露天煤矿提出的“双增双节”的要求,扩大班组成员的参与范围,成本核算同班组成员的绩效成绩和奖金制度挂钩,激励班组成员提合理化意见,不断创新班组成本核算管理,形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4创建班组品牌,强化文化建设

一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推进“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活动。黑岱沟露天煤矿各班组在生产、安全、技能、管理等多方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在班组深入推进。班组长立足实际工作、工种特点,积极鼓励班组员工学习技能,提高素质,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攻关和发明创造,进行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不断调动班组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班组成员解决生产及技术难题的能力。扎实推进“找、抓、促”活动,通过对标、技术比武等形式,查找班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有序推进,促进了班组建设的整体提升。

二是营造独特班组文化氛围,创建班组品牌。班组是践行企业文化的中坚力量。黑岱沟露天煤矿各班组长以班组为单位,制定切合班组实际的宣传、灌输方案,将“七彩准能”“准能文化”作为主要宣传内容,积极推进企业文化进班组,入基层,提升员工的认同感,规范员工行为。并逐步完善拜师仪式等活动,营造独特的班组文化氛围。同时,注重开展班组品牌化活动,创建班组品牌。同党建品牌化活动思路一样,班组长把创特色、搞亮点、树样板作为班组创建工作的总抓手,从激发班组创新热情,培育班组“特色”上做文章,在班组的生产、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一班一特色、一岗一亮点、一人一建议”等活动。并通过分步实施、典型引导,发挥品牌的带动作用,提升班组整体素质,使班组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是推进班组民主管理和团青工作。班组长把班务公开制度作为加强班组民主管理基础来抓,坚持“抓参与、建机制、求实效、勇创新”的指导思想,严格落实《班务公开试行办法》,在班组大力推行班务公开制度,为班组成员有效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提供了保证。为营造公平、公正、团结的和谐班组氛围,持续开展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搭建班组青年人才成长舞台,促进了青工岗位技能的提升。同时,进一步开展青安岗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工作,发挥团员青年队伍的生力军作用,推动企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段文辉 单位:神华准能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