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范例

工业企业会计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1

关键词: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对策

1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趋势下,信息技术已应用于各个专业领域,企业的许多决策和标准日益依赖企业的信息化基础,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内部控制标准、决策制定等都借助于企业信息化基础,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取决于信息化的程度,只有深入贯彻信息化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会计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会计信息化是顺应时展的需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会计实务相融合的一门学科。会计信息化是以财务会计电算化为核心,通过计算机技术、会计学、信息技术及系统等多方面相结合的整体系统。会计信息化发展是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运用,是一种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的会计思想。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信息化技术最前沿科技的运用,更好地为会计工作服务,进而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在网络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决策者通过网络快速获得企业相关财务信息,并及时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正确决策,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企业领导人对会计信息化应用发展不够重视

首先,工业企业的部分高层领导缺乏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忽视会计财务的信息化应用发展,对会计信息化陌生,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的作用,投入的资金和物力较少,而且少数的工业企业由于实力有限,认为只要应用了先进的会计软件,就不需要再次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法支付建设会计信息化的成本,这导致了会计信息化后期的建设资金的不足。虽然组织建设了会计信息化,但在会计信息化基础较差的背景下,没有充分开发运用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的管理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3.2会计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的会计信息服务不健全,虽然工业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较多,但无法真正地满足我国企业的建设,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完整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制度却不够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处理中缺乏专业专门的处理机构,企业的会计应用管理制度并不能根据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来建立,从长远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会出现可操作性不高和实施力度不到位的问题。受到我国的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影响,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制定会不完善,工业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规范由于缺乏标准的财务应用软件而难以提升。

3.3缺少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在工业企业中,财务人员专业结构还是以核算人员为主,绝大部分财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知识和企业的业务知识了解不多,缺乏对会计软件系统的整体了解和具体应用,再加上本身专业水平、管理水平的限制,使得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未能进行全面考虑,碰到问题也不能及时予以解决。随着企业的改革和管理机构设置的扁平化,这部分财务人员已不能满足信息化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的需要,而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系统建设经验以及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能被企业所接受。

4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建议

4.1加强企业领导重视

企业领导是一个单位的引导者和决策者,会计信息化只有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才会顺利进行。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成果为企业增效谋利,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要通过实践让企业领导改变观念、重新认识,使他们知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业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制定一个健全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制度。只有领导重视了,才会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会计信息化建设大力支持,实现会计信息化既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财会人员工作量,也更好地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4.2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法制法规是会计信息化的法制保障。面对新时代、新科学、新系统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国家层面的立法工作也需要跟上信息化时代进步的步伐。工业企业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财务从业者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制度并加以执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为会计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要根据时展的要求,结合本工业企业的实际,制定出包括领导职能、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安全技术、学习培训等一系列的与会计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4.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培养综合性的财务管理人员

由于会计核算的自动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财务共享中心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核算人员面临着向业务财务或战略财务的转型,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提高综合能力,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了解相关的信息化知识,将会计工作与系统建设进行融合,利用专业思维参与到业务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去,多与业务部门人员沟通,进行成熟的分析、思考,对业务系统、财务系统的关键环节设置控制点,降低企业风险。

参考文献

[1]李付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8).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2

【关键词】工业会计 成本核算 管控

一、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重要性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获得利润是企业稳健长远发展的前提。工业企业获取利润的多少与前期成本、后期售价息息相关,因此工业企业做好成本预算管控是迫在眉睫的。从另一角度来说,成本预算既包含了产品生产前的计划,也包含了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因此,加强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第一,加强成本核算与管控需要企业多方面考虑产品成本问题,以制作产品的原料为切入点,选择价格合理或是质量相符的原料,从而更好地把好成本支出,为企业的稳健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第二,人工费用支出在企业的费用支出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做好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控工作有助于规避企业风险,为企业的稳健长远发展保驾护航。第三,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产品损耗,正是因为这些因素,造成产品价格高低参差不齐,所以工业企业需要从上述三个维度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生产过程的精细化、合理化。在企业的发展中产品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必须通过多措并举,对企业产品价格进行科学控制,并以此在市场中获得良好的份额,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另外,还要合理挑选产品原料,规避资源浪费,要科学控制产品过程中的成本监督人员的支出费用,促进资本利用率的提升。

二、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弊端

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综观当前国内工业企业环境,不管是从企业技能水平还是规模来说,绝大多数企业都参差不齐。然而,由于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成本核算制度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制度,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无法依靠制度开展工作,不正确运用成本项目,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概念混淆的现象,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管控工作的开展。我们以制造费用为例,一般来说,制造费用主要包含了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人工工资费用、办公费、保险费、水电费、折旧费、机物料消耗等,然而部分会计人员习惯将上述费用当中一项或是几项费用,直接归纳到产品生产期间管理费用中,导致成本中管理费用的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第二,成本管控不到位,受多种因素的掣肘,部分工业企业都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控体系,大多是借鉴照搬其他工业企业的管控经验或是管控体系,由于管控体系不符合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第三,工业企业成本虚高,且未与产品销售方或是材料供应商进行有效沟通。第四,在工业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出现了各自为政的情况,缺乏协调配合,因此就出现了生产部门只管生产的情况,相应地采购部门只管采购,采购回来的材料直接存放在仓库中。在具体的材料管理中,保管员只负责记录自己的保管账,写好出入库材料登记。

三、工业企业做好成本会计核算和管控的有效路径

1.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要想做好成本核算管控工作,一方面在工业生产中要考虑到原料成本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还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奖惩机制,鼓励生产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同时,企业成本核算人员还要从多方面考虑成本问题,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纳入工人工资支出预算,追本溯源,采用具有差异性的成本核算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进行成本核算。另外,企业还要重点加强对生产工人的专业技术培训,夯实企业稳健长远发展的基础。

2.对生产费用进行科学分类。结合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必须加强对生产费用支出的分类,以利于实施科学高效管理。比如,企业可尝试将原材料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人工费用成本等实施分类管理,以此帮助企业实施更周密的费用筹划,使成本支出更具针对性。

3.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体系。毋庸置疑,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属于企业的核心问题,必须加强制度落实,才能够全面推进企业经营。工业企业所扮演的实体角色,决定了其在核算领域更为复杂,核算所涉及的内容更多,因此给成本核算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保证工业企业核算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必须加强会计人才的吸纳与利用,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结合市场竞争背景下的特点与规律,积极展开相应的会计体系建设工作,以激发工业企业的管理效能,使企业会计核算得到提升。

4.合理控制企业采购成本。企业对成本控制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并非片面地缩减原材料成本,避免因过度追求价格而导致的原材料质量下降,影响工业产品的品质。因此,在实施成本控制中要从规范采购环节入手,在确保原材料品质的基础上选择最优质的材料,达到物美价廉的目的。比如,在价格相近的基础上,要强化对原材料采购环节、合同拟制、原料运输等环节控制,以体系化的视角看待采购成本控制,使之真正符合企业生产的需求,并使成本支出进一步降低。

5.加强企业库存管理力度。在成本控制空间日益变小的情况下,工业企业要实现成本控制,库存已然成为最重要的环节。库存管理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可以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特别是库存压力骤增的态势下,工业企业必须要抓紧实施有效的库存管理策略,以便实现库存成本的有效控制。第一,保管数量计划,即相关业务部门要科学决策,合理规划产品库存量,以确保各项支出在合理的范围内。第二,分类管理计划,即对各类产品实施分类管理,避免长期闲置的问题。第三,维护保养计划,依据相关产品的要求,科学设置维保时间,以降低损耗及优化人力、物力的配置。

6.大力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众所周知,由于工业企业的特殊性,其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涉及到核算数据、收集信息、统计费用、分摊费用,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共同确认,可见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一旦出现失误就容易导致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对此,工业企业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积极引入成本核算电算化方式,依托先进的技术促进核算效率的提升。要构建相应的信息平台,依托平台促进信息传递、分享、沟通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以便更好地为成本管控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电算化,借助电算化一方面可以降低核算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还能规避人工账务工作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优化电算化会计核算方式,从整体上促进核算科学性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业企业稳健长远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芬.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0):239

[2]张晓芸.工业制造业领域成本会计操作的基本思路[J].当代会计,2020,No.90(06):52-53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3

(一)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局限性

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通用软件与专用软件使用上。首先,通用软件是会计电算化使用范围较广的软件,之所以通用,是因为此类软件具有成本低、准确性强、安全性好的优点。但是,也正因为通用软件应用的普遍性,其设计理念只包含了企业财务的共性特征,对于不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考虑因素相对较少,因此通用软件对于个别用户的会计核算是无法有效发挥出作用的;相比之下,专业软件有效解决了通用软件的弊端问题,专业软件一般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开发,能适用于不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然而,专业软件的研究与开发的成本高、技术力量与耗费都比较大,一般的小型工业企业不具备使用专业软件的实力。

(二)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虽然加快了会计结算的速度,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但是核算机制不够灵活,容易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带来不利影响。当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后,传统意义中的会计审批、审核监督环节被忽视,增加了信息错误的风险;同时,当计算机作业代替了大量的人工作业后,电算化功能的集中也使得其管理人员的职责集中,某些工作人员可以完成对数据的输入、输出、报送等一些列工作,这样就会导致信息数据的错误和舞弊的现象发生。

二、完善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企业ERP系统

针对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存在的问题,我国工业企业应该加快建立新型的面向企业流程再造的管理信息系统,尤其要建立健全的企业ERP系统,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方向发展。工业企业要通过ERP系统将相关部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在业务量较大的部门建立独立的财务资源子网,由此便可以连接网间联合与财务管理局域网,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更新

要解决我国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局限性问题,我国工业企业应该凝聚起行业力量进行软件的联合开发,设计科学实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我国各工业企业应该推选出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和专业素质高的会计人才组建科研团队,从而建立起整个行业的信息网,充分利用不同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信息,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集中开发出适用于各工业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商品化软件,并集中管理使用和维护,从而促进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对会计数据的真实性管理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数据是会计工作正常开展基础,其真实性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作业的准确性。因此,工业企业会计工作中对数据的采集要严格规定流程执行。首先,要保证各会计子系统的数据处理的真实性;其次,将各子系统的数据排列输入数据处理服务器;再次,还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防火墙设置与加密设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最后,还可以引入专家系统控制技术,最大限度的加强对会计数据的安全性管理。

(四)建立科学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

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并非是以计算机人员为主体的工作,而应该是主要依靠会计人员力量而开展工作。企业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责任主体,企业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该是会计工作的责任组成部分。因此,工业企业要建立以会计人员为主体,全员参与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主要强化会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鼓励会计人员发挥软件研发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企业全体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上形成统一战线。

三、结束语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4

关键词: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核算内容;核算方法

一、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意识薄弱

成本核算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核算的合理科学性可以有效指导企业的生产任务安排,设定相关生产规划。但从现实来看,依然存在部分员工和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认识不清,认为成本核算隶属于财务管理,不牵涉其他部门。实际上,每个部门都与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密切相关,若相关部门能深入了解本身的实际生产,就能在企业成本核算中提出更好、更合理的方案和计划。

2.成本核算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符

工业企业在市场中选择和购买生产所用原材料和设备是进行生产的第一要求。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原材料价格也会相对变化,不同的时间购买相同的材料,其价格也有很大悬殊。因此,企业在选购生产原材料时,以降低成本的本意有效购买企业生产需要用到的数量和种类,从而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因为市场变动因子的一系列干扰,企业在计算生产成本时,往往与实际市场情况有悬殊,其调查范围与依据都比较小。

3.成本核算方法相对滞后

相关企业在实施成本核算时都运用分步法,然而大市场在快速变化着,企业也得顺应潮流不断更新成本核算方法,以求生存。当下,市场需求主导着相关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此模式的转换极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小、品种繁多的运作模式代替单一化品种生产,此模式不仅与市场需求相符,也易根据市场规则进行随时调整。因为生产技艺和人力资源的多方面投入及生产种类迅速增加,分步法在实际成本核算中的难度加大,从而严重影响成本核算的科学性。

4.成本费用分配标准不合理

为保证工业企业的平稳持续发展,应设定科学有效的企业成本分配标准,并在企业生产中有效实施。但是,部分企业并未在具体实际生产中以其本身固有特质来制定标准的成本分配。进行企业成本分配时,主要以工人的工资为主,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生产中的其他花费。另外,企业中配合生产的其他部门和生产关键岗位共同担负着企业的成本花费,且费用一样,因而严重影响着员工的绩效认定,从而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提升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的策略

1.提升员工成本核算意识

工业企业员工要进一步提升成本核算意识,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要适时转换观念,及时纠正错误,基于工业企业的整体核算,树立全局意识,不断对成本核算进行科学化规范;另一方面,工业企业要强化对成本核算的教育和培训,在企业各部门都应树立成本核算标准,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各部门间要严格监督,特别要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完成状况、目标制定及相关成本费用的具体分配状况的监督。

2.合理调整成本核算范围和内容

当下,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大部分企业逐渐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模式,且伴随整个大市场的急剧演变,有效把控生产成本是在市场中保证最佳竞争力的关键步骤。一部分企业逐渐在市场中败落,就是因为对企业人员的资本投入不充足,因此,要将人力资源纳入企业成本核算。同时,要强化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把控和核算,并随时考虑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合理矫正核算标准,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开支。

3.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一部分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是随着市场需求的相对变化而进行随时调整的,工业产品的种类富于多样化,且投入的成本也是不同的。在进行企业关于绩效的成本核算时,相关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这是因为企业生产模式不断变化,相关研发资金也在增加,从而更倾向于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性能。目前,相关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核算时,要根据其特质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机制,依据当下的信息网络技术,不断优化成本核算体系,让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更有效、更科学。

三、结语

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也因此推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各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一个企业只有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成本核算质量,才能有效掌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升企业的绝对竞争力,从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进行企业施工成本的核算时,更应不断强化对生产成本的把控。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是不容易的,相关企业应据其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并强化成本核算部门的有效管理,不断培育更优秀的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陈瑾.我国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其反思[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7):124-125.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5

关键词: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

引言

在现代工业企业建设过程中,会计电算化是财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加强重视,确保能够更高程度的满足现代工业建设需求。为了进一步明确在工业企业具体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如何更为科学的应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特展开本次研究,希望能够推进现代工业建设的有效发展。

一、现存问题

(一)网络会计问题

在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传递财务信息时,普遍都是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具体工作,利用电子符号代替传统财务流程中的确认手段,该方法无法对数据真实性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同时,在计算机不断提升信息交换速度过程中也使会计信息泄露风险大大提升。相关企业在传递网络会计信息过程中一旦泄露关键会计信息,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二)会计系统问题

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具体运行电算化会计系统过程中,具体运行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性不足[1]。电算化会计系统通常是由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共同构成,大部分工业企业都较为重视会计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内忽视管理信息系统,导致管理信息系统缺乏完善的信息资源,从而对系统运行效果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更高程度的保障。

(三)信息失真问题

工业企业建设过程中,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够使会计结算速度大大提升,还可以对会计核算准确性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但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由于计算制度灵活性不足,导致会计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无法得到更高程度的保障。在具体应用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传统的会计管理会在一定程度内忽视会计审批和审核监督,导致信息容易出现误差。由会计电算化替代工作人员进行财务管理,能够进一步确保集中管理财务信息,部分会计人员在输入输出相关信息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失误或失真现象,对企业利益造成很大程度的不利影响。

二、问题应对策略

(一)强化相关软件更新

在工业企业具体实现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只有确保及时的科学更新会计电算化软件,才能使传统软件所具有的局限性得以突破。我国工业企业在具体开展日常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科学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确保其实用性和经济性;其次,在企业财务部门进行一定程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集中开发、共同使用,使软件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再次,企业还需要进一步确保在应用管理过程中能够纵观全局,有利于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科学构建长远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科学应用计算机特有的网络结构,使计算机数据资源、软件和硬件实现更高程度的共享,科学构建智能系统和专家系统,确保完善性,进而保障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够更为深入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为企业决策者和企业领导人员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情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和经营计划报表的编制具有更高程度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还可以确保有效控制资源浪费,实现产业生产成本和资金占用消耗的有效降低,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还需要确保电算化软件的针对性,确保能够更好处理相关业务,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科学改进ERP系统

我国会计电算化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延伸至同时包含市场运筹学、企业管理学、通信学等学科的一项综合性学科,在具体推广过程中,也不仅仅局限于财务管理系统,而是逐步发展至ERP方向,甚至发展形成能够在不同企业之间实现跨行业、跨地区链接的一个大的网络系统。在基层单位具体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如果要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必须以财务为中心,科学构建企业ERP系统。在企业内部应用计算机连接相关部门,进行信息网络系统的科学构建;对于部分具有较大业务量的部门还需要进一步构建资源子网,确保其独立性。在此过程中,各子网需要基于财务资源子网通过财务管理局域网和网间联合实现有效连接,其他部门还可以通过光缆和单机进一步连接财务管理局域网实现有效连接[2]。在审计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管理规范,对各资源子网等职业道德规范、安全规范、操作规范和数据结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完善,进而对ERP系统运行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使各部门之间能够进一步共享网上信息资源。以此为基础,才能对会计电算化运行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确保顺利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优化会计信息管理

在工业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程度的准确性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通常情况下,信息真实性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准确性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内干扰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对此,工业企业在具体进行会计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基于相关规范采集会计信息,对相关人员行为准则进行合理规范和约束,确保会计子系统在具体处理会计信息时具有更高程度的真实性。同时,还需要科学区分不同子系统相关信息,确保能够进行相关问题的深入查询。最后还需要对会计信息系统科学构建加密设置和防火墙,确保相关信息具有更高程度的安全性。

(四)强化人员培训工作

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应用是相关工作开展的关键。基于此,现场管理人员会计电算化的技能水平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决定性影响。企业如果想要确保全面提升会计电算化,必须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专业培训。在具体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之前,确保各部门能够正确认识不同软件,进一步明确不同软件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价值,进而确保在后期能够更为科学的使用发票和凭证,为会计电算化更高程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此过程中,工业企业还需要科学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分级管理用户权限,进行会计信息岗位职责的合理构建。同时,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实现全员化管理。总之,企业内部参与管理工作的会计员、统计师、管理师、技术员、会计师、工程师以及一般管理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与程序设计人员共同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管理科学,确保在进行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够科学的应用计算机设备;同时,还需要有效融合现代管理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确保进一步培养出更高程度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保障电算化软件具体运行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工业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强化相关软件更新,科学改进ERP系统,优化会计信息管理,强化人员培训工作能够确保科学应对具体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对其工作效率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有效推进我国现代工业企业建设发展,使其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进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建设需求,为国家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茜.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研究[J].纳税,2017(30):31-32.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6

关键词:工业 企业成本 会计管理 措施

引言

工业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对现有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运营压力和竞争压力。因此,重视现有财务管理情况,以及成本会计管理工作,是企业在进步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可以通过有效控制与管理企业的运营成本资金分配和支出情况,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1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现状与不足

1.1有关成本核算工作开展不够完善合理。不管是工业企业,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都会涉及到有关财务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在生产经营中,也会涉及到对资金的支出和核算。成本核算工作在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中占着重要的主导地位。某些工业企业涉及的项目往往较为庞大和复杂,涉及到的资金投入金额巨大,因此,开展和落实有关成本核算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和困难的。有的工业企业由于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下,工作能力不足,对一些支出款项资金或项目的核算验算不够科学严谨,涉及到的核算步骤存在一定的疏漏和失误,影响着有关工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有效的会计核算方式,才能够提升现有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减少成本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纰漏。但是,一些工业企业内部的相关会计核算方式不够创新。对成本核算中如相对成本、沉没成本等了解和掌握的不够全面,缺乏必要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所具有的生命周期成本也没有进行重点关注。一些生产用原料材料价格随着市场波动产生变化,也会对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与产品定价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现有情况来看,部分工业企业内部有关产品加工方面的费用,会随着设备或技术的进步而随之升高,因此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或其他方面的会计核算时,应该充分考虑现有情况,而不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草草了事。

1.2成本管理意识较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至今,部分工业企业还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相关成本会计管理方面的意识深化和沉淀。需要更深层次地强化和完善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理念意识和思想,加强工业企业内部有关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经济意识。当前,部分工业企业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尤其是相关会计成本核算方面,没有优秀的人才队伍深入推进与指导工业企业如何构建相关的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针对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相关技能水平也不够突出,企业内部无论是产品方面,还是人力资源方面,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日常财务工作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和成本分析工作较为浅显,没有将具体的成本会计管理工作交给专业人员来负责。因此,工业企业还需要根据成本会计管理的现状,调整自身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提高企业内部成本会计管理的地位,减少自身存在的管理意识和体系方面的缺陷。现阶段,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如会计核算方面的数据缺失,统计记录不及时,或业务成本核算得不到有力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另外,也包括人力资源和部门管理方面的不足,以上种种因素,形成了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阻碍和弊端。

1.3相关成本核算责任主体落实不明。一些工业企业内部相关的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动态性,现有的监控力度较弱,监控效果也不理想,在整个工业企业业务开展的过程中,涉及的环节繁多,在落实到成本会计管理工作时,可能会出现由于员工的权利职责不够明确,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主体来进行问题的解决探究和讨论。从而让工业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工作难度更大,问题更加复杂,同时涉及到相关成本核算和整理时,得不到准确数据强有力的支撑,成本费用核算整体较为混乱,无法有效开展。部分工业企业不重视预算编制工作的推行,导致部分财务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工作过程中缺少严格的监管,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形势不容乐观。

2优化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方面的有效策略

2.1细化现有成本核算对策和制度。想要提升现有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工业企业内部应该首先对自身的经营目标和任务进行一定的考量,在保证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成本会计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更为细致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与制度。从现有的成本核算方式出发,针对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展开有关成本核算方法和准确性的落实。例如,及时了解现有信息化的成本核算体系程序,以及相关工作体系平台等,也可以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进行电子记账的方式,来提升传统人工核算上的难点和遗漏点,保障成本核算效果。将工业企业内部的数据,配合现有的计算机或软件技术,进行更加智能的分析和处理,保证工业企业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2.2强化成本会计管理意识,组建专业人才队伍。工业企业内部的成本会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工业企业应提升对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让现有的相关财务人员能够更加认真负责地对待有关成本核算工作,更加注重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与效率。工业企业可以引进专业的成本会计管理型人才,进行成本会计管理,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方案,保障工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工作的持续、有效进行。专业人才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以及金融方面的知识,为工业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管理提供更加专业的意见,将成本会计管理工作与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运营、销售以及产品研发创新等工作进行良好的融合,全方位地帮助企业节省相关成本开支,合理分配和使用。同时,利用专业的会计管理工具,预测原材料的市场波动价格,为企业提供性价比更高或优势更大的成本优化方案、减少企业可能会面临的财务损失,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让企业能取得更好的收益。

2.3合理设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为了提升现有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企业应设立相关的奖励制度,鼓励工作认真、贡献较大的员工,让员工有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足感。现阶段工业企业涉及到的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较多,在进行成本会计管理时应该结合内部的标准成本与内部的作业成本,在成本管理工作上更加精细化,同时也可以运用现有的系统管理软件,实现企业生产、销售和研发一体化管理,对波动较大的经济市场,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和响应。因此,面对成本会计管理工作涉及的较为技术型、智能型的平台软件及系统,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企业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或考评制度,能够强化成本会计管理人员的学习效果和收获成果。

3结语

工业企业通过加强成本会计管理工作,能够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及竞争优势,并在我国市场经济变化和完善的进程中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提升措施探究[J].财经界,2020,12(11):188.

[2]董燕.试析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今日财富,2019,11(12):147.

[3]崔培云.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J].纳税,2019,13(4):182.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7

一、前言

随着当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持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每个企业管理者的重点,如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是每个企业的主要任务。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审核各种资源的消耗,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了解企业的运营成本非常重要。通过查看企业的成本,企业管理者可以有目的地调整资源分配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加企业利润,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在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概述

企业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经济利益而消耗的资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指各种企业资源的成本和消耗转换为货币进行核算,更直观地了解业务成本核算。借助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可以检查企业帐目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并控制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项目的利润和消耗,工作过程变得更加透明,这有助于企业的管理,并防止以权谋私导致企业资金损失。企业的成本问题将直接影响成本预测、分析和执行企业计划,因此,成本核算是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的间接反映。科学准确的成本核算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作用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反映了企业发展中特定阶段各种资源的消耗。尤其在工业企业发展中起着更为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省资源并提高使用效率。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来了解各种企业资源的消耗。在实际资源消耗高于计划消耗的情况下,应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少资源消耗。从长远来看,这不仅将有助于企业节省资源和提高资源效率,而且还将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二)促进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通过成本核算减少企业的资源消耗,有助于保护环境。由于我公司产品原材料大量使用钢筋、水泥、砂石等资源,资源利用的增加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减少由资源利用造成的污染并有助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满足科学和技术的可持续战略发展理念。

(三)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贡献。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利润,而且有助于增加国民税收,并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必须通过复杂的核算来核算企业的绩效。如果核算过程有误,会导致国民财政收入的损失,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科学合理的会计成本核算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核算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分步核算,批处理核算,配额核算,分集核算等,但是目前在中国广泛使用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是分步核算和分集核算,并且会计方法具有不合理的方面。首先,企业没有针对自己的特定情况使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而是套用了这些方法,并且不了解每种方法的范围和局限性,这对企业的发展没有帮助。其次,账面成本的核算并不完美。会计人员和业务负责人对核算会计费用并不全面且认真。会计过程是随机的,各种费用和支出没有经过仔细分类和准确核算。

(二)企业账面成本的核算内容。有限大多数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不够完整。企业管理者和会计师通常侧重于核算诸如企业生产材料之类的有形资产的成本,而忽略了诸如劳动和情报之类的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例如,工厂建筑物占用的土地是建立和运营企业的主要资源,并且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根本作用,但是许多企业并未将其计入成本。同时,国家规定,知识资源应包括在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中,并应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进行核算。如今,尽管我国许多企业在核算会计成本时都将知识资源视为影响成本的因素,但在核算会计成本时往往将知识资源简单地归为无形资产,但缺乏合理的会计方法,不符合现行国家法规。

(三)需要提高从业会计师的素质。在中小企业中,会计师素质低下的问题尤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企业规模的原因,中小型企业对企业会计和财务报告的要求相对较低。这导致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对中小企业的要求相对较低,执业会计师对成本的核算不够严格和科学,成本核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会计步骤还有很多问题。其次,一些会计师在更新会计知识方面反应迟钝,会计方法不符合国家法规要求,不可避免地导致会计数据错误并影响会计结果的准确性。第三,企业高管对会计法律不是很清楚。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他们甚至可以未经许可更改企业的费用,以减少企业的费用,从而减少企业的税金。这不仅会减少国家财政预算收入,还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企业管理者无法获得真实的企业成本,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决策错误并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首先,企业成本的核算方法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的实施政策不符,是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体现。其次,表现为企业会计不合理,人力资源浪费或结构优化不足。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无法合理,科学地进行成本核算。

(五)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意识水平低。企业的自负盈亏应该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参与,而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企业必须充分了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并且不能忽略其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领导作用。如果没有清晰的意识,将无法跟上的行动,更不用说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或企业的整体实力。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应参与其中,每个人也都因此从中受益。

五、解决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对应策略

(一)成本核算方法的实施与优化。首先,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变更法、配额法、批处理法、提取法、分步法等。在现实中,成本核算人员必须根据实际业务环境选择最合适的会计方法。为了确保会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计师可以结合会计方法来核算企业的成本。其次,社会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创新和优化成本核算方法,企业才能提供更好的会计核算,从而提高会计结果的准确性,促进企业进步。第三,企业必须确保成本核算框架的可靠性,做好物资采购、固定资产清算、产品入库等工作,同时结合传统会计方法,结合自身的工作条件、产品种类、服务流程等。通过改进可以有效提高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确保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

(二)改进会计成本核算。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制定成本核算体系后,应加强审计工作,并要求会计人员严格按照该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最重要的是,企业必须提高会计师的法律意识,要求他们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减少会计费用,并避免出现远远超过预算费用的现象。以最少的资源最大化收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连续性和可用性。其次,企业应规范会计费用的内容,并结合经济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全球经济趋势和中国的经济政策,提高会计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提供短期和长期收益,并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最后,企业应重视会计成本审计的重要性,提高审计师的地位,加强内部部门之间的联系,并要求其他部门与审计师一起提供有力的支持,以加强会计成本的审计。

(三)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略有放缓,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目的仍在变化,范围正逐渐显示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为提高成本核算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必须弄清主体和客体的具体内容,消除缺点并将其引入各种经济活动中以实现其目标,提高经济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在这方面,企业可以适当地放宽成本核算的权限,使会计人员可以独立进行会计工作,并整合环境成本、知识成本和法律费用,有助于提高提高会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四)提高企业会计的专业技能。首先,企业必须使用科学而严格的评估机制来聘请会计师并选择高质量和高素质的人才,也可以选择高质量但略有缺失的人才。其次,应该对企业会计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重点是发展会计师的会计技能和职业道德,建立激励机制和制度,培养员工的参与热情和规范其职业行为。第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监督管理机制,以监督会计师的工作行为,避免发生损害企业利益。这不仅可以确保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确保科学合理的企业决策。

(五)完善成本核算的内容。在自负盈亏的过程中,企业不仅必须关注生产成本,还必须关注运营成本。为了使会计结果更加准确,为企业的未来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某些人力资源或产品成本需要纳入会计核算范围。

(六)完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结构。按照市场经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结构应尽可能合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具有可持续性和创新性。企业的成本核算结构必须不断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为了迎接新的挑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改善资源利用,并减少浪费人才和资金的可能性。不断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的唯一途径就是深化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结构的改革。

(七)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意识。不时召开内部员工会议,使不同部门的人们可以充分了解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会计工作。特别是,企业的财务主管或其他监管机构必须以身作则,并利用其专业知识来激励企业各部门的员工尽最大努力和提高绩效,提高对成本核算的认识。

六、结语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8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现状

1.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运用范围尚不是很广泛。

虽然在我国实践中早有管理会计,但是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范围还不是很广,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

2.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运用程度尚不是很深入。

在使用的企业中,很多企业只是运用了管理会计的部分职能,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决策中作用,大大削弱了管理会计的效用。

3.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运用尚未形成规范性。

很多企业中管理会计的使用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专门的制度、没有专门的部门,没有专门的流程,使用非常具有偶然性,只是个别事项使用。

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运用尚未形成自身特色。

我国企业使用管理会计很多是照搬国外或者课本上的东西,无法做到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创新,尚未形成自身特色。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的原因

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滞后。

我国管理会计本身发展就比西方国家晚,而且由于受到经济和管理会计本身特点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集中在对西方最新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引进上,本土化研究较少。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还未形成,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建立尚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管理会计理论能对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实践形成指导作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滞后,势必影响着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

2.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认知度不高。

我国企业运用管理会计大致有四种状态,包括“不知未做”、“不知在做”、“已知未做”和“已知在做”。前两种情况是不知,后两种情况虽然知,但是也是知的不充分,而且“不知在做”这种状态在我国比较普遍。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认知度不高,很多人把会计与财务会计等同起来,这势必不利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推广和运用。

3.企业管理领导者管理会计意识不够。

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首先就是要让领导者树立管理会计意识。如果企业的领导者没有管理会计意识,那么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和运用则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管理会计也不会在企业中得到真正的落实。

4.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缺乏。

在我国财务会计理论和实践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适合我国国情发展所需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则相差甚远。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推广运用和创新。

5.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现代化信息系统支持不足。

现在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主要是财务会计信息化,而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对不足。管理会计本身就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强大的现代化信息系统支撑,在企业中的运用则会变得更加困难。

三、提高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运用的措施

1.加强管理会计规范化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管理会计规范化的目的是为了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得到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规范化的内容主要是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规范化,管理会计学与其他学科界限的规范化、管理会计教科书内容的规范化。管理会计的规范化,要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发挥对实践应用的指导作用。

2.加强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和可操作性。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也应不断创新,并应增强与企业的相关性,增加可操作性。几十年前是热门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可能已经与现在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而且管理方法的研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而研究,而不能为研究而研究,要加强可操作性。目前管理会计教科书主要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而编写的,对于商品流通企业、建设施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保险和其他服务行业、非盈利机构等,管理会计中很多方法很难满足决策者的需要,其相关性大打折扣。

3.加大对管理会计的宣传和支持。

在我国,理论界越来越意识到管理会计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作用,但是管理会计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最终还需要企业等单位落实。因此,在加强管理会计研究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宣传,使更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高效结合,不至于使理论成为空中楼阁,还可以促进理论的创新。另外,管理会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机构的推动和支持,政府应支持设立专门的行业协会,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推动市场对管理会计的认可和关注。

4.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拥有完善、规范的教材是管理会计在我国现代企业中得到普遍应用的前提。所以,相关部门必须组织高质量的编写队伍,让他们负责编写出符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易于操作的规范实用的教材,让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同管理会计包含的内容不再重复交叉,而且还要把它作为指导,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而且,国外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有很多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和国外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合作,以提高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教育培训水平。

5.加强管理会计实践的推广。

现阶段,虽然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尚未建立,但是不代表我国没有管理会计运用的成功案例。目前,管理会计已获得我国央企的高度认可,中央企业涌现出一批应用管理会计方法、工具取得显著效益的案例。我们可以将这些案例加以编订,以便企业间进行交流和借鉴。

6.加快管理会计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设。

信息化系统作为管理会计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手段,必须要得到充分发展。要鼓励企业建立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系统,支持会计软件向管理会计领域进行拓展和开发,加快信息的接收、转化和应用,加快会计职能从会计核算向分析决策转变。虽然管理会计对加快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改善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现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不仅要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特别是美英等国家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还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企业管理领导者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管理会计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等。相信随着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入,管理会计将更加有效地融入到我国企业之中,成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

作者:张爱花 单位: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篇:企业管理会计问题分析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过程中的障碍

(一)市场经济环境以及法律政策的制约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体制,虽然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经济基础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忽略了经济体制以及法律体系的同步发展,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必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更高层次的绊脚石,而管理会计的发展恰好说明了这个问题,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基于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是否完善,是否基本形成自由竞争的市场格局,行业发展是否基本是由市场而非国家的行政干预决定。

(二)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比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对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而如今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理论主要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过来的,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较之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我国的行业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基础,使得管理会计的计算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不是很广。

(三)管理会计系统知识的分散呈现

一个专业人才的造就需要专业的、系统的知识学习,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期间,使用的教材基本上就没有改变,而且所传授的只是仅仅局限于一定的逻辑水平,没有真正突破思维上的逻辑水平,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想适应,我国现代的教育体系中虽然开通了管理会计的课程,但基本上是对管理会计的各种计算方法的认识学习,缺乏理论的生成过程研究以及应用具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而且存在严重的学科交叉问题,财务管理以及成本会计的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管理会计核心的成本控制方法以及管理理论,下面就针对笔者学习过的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以及即将学习的管理会计教材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对比,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学科交叉严重,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与理论未能作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得到系统的学习与研究,导致会计专业学生在接受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学习时只能形成管理会计的方法应用意识,而缺乏管理会计最重要的职能意识——系统管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对管理会计的相关职能零星使用,而不能寻求职能间的内在联系使它们得到整合,实现“1+1>2”的管理决策能力。

(四)领导层缺乏专业知识以及管理意识

由于我国并没有像规定财务会计一样要求每家公司必须设置管理会计岗位,或者类似的机构,因此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管理层,纵使科学管理理论正确性,但由于我国现企业领导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更多的倾向于经验论。而且由于决策者对于并没有接受有关管理会计系统知识的学习,对于经过复杂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会有抵触情绪,不能理解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能怎么在决策时提供参考,管理意识的缺乏以及专业知识的限制使他们对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正确有效的消化吸收进而使管理会计发挥辅助决策的职能,更谈不上管理会计在公司广泛深入的应用。

(五)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制约

由于我们民营企业寿命比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决策者在进行公司战略规划时更多的是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未能从长远着手增加企业的资产投资,提高研发能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获得长线优势。过多的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战略规划的设计,最终会使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高成本运作。

二、管理会计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管理会计行业的发展,也即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是由管理会计理论与技术开发、管理会计系统的成本效益、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需求、国家法律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状况等八大因素所决定,这几项因素构成了管理会计行业发展因素影响的循环图,没有明确的输入点和输出点,那么管理会计行业要想实现快速的发展就必须立足于我国当下的国情找出最容易突破的那个方面,进而盘活整个管理会计行业。

(一)市场经济状况因素分析

在这八大因素中,其中市场经济环境是已经确定的市场经济,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太完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对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促进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基于我国在国际上社会体制的独特性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不能贸然套用西方的政策办法来管理当代中国企业,从国家对待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可以看出在新兴行业面前国家坚持行业发展、政策试水的原则,因此管理会计要想发展,必须发挥其独特性,扩大影响力,刺激行业需求。

(二)民间组织的成立与职称考试设立因素分析

民间自律组织的成立以及专业的职称考试的设立的确可以确立管理会计的权威地位,但我国管理会计行业自身理论以及实践上的缺陷,例如管理会计理论没有中国特色、理论缺乏实践等,基于现时的经济状况以及管理会计理论上的管理会计民间组织以及职称考试无疑是浪费时间与精力,而且很有可能误导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以及增加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成本。

(三)个人需求及管理层的重视因素分析

在图中还可以看出对于管理会计的个人需求、会计专业素养以及管理层的重视多由其他因素所决定,个人需求主要由管理会计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前景所决定,而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主要与管理层的专业知识、管理意识以及对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定位,管理层的专业知识同样是由管理会计的需求以及在企业的应用程度所决定,管理层的管理意识取决于其对于公司战略的定位,纵观市场的发展,其各个行业最终会实现供求平衡,实现规模经济,尤其在机械化作业的今天,会加速实现供求平衡这一进程,而让那些投机市场需求获得短期利润的管理者不得不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就会得到更好、更深入的应用,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时间问题;但笔者认为基于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正确性以及重要性,管理会计会更早地在企业中得到应用。

(四)影响因素分析小结及因素现状分析

因此若想立足于中国国情实现管理会计行业的发展就必须从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效益、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与国家法律政策,四者有一方面实现突破性的进展都会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起到促进作用。鉴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政策的变动对行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政策的方向,随着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管理会计论坛的召开以及胡静林的《管理会计在中国:回顾与展望》发言,会计职称考试中管理会计知识的增加,管理会计的社会地位得以确定,有关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的相关问题也基本上得以确定。

三、管理会计应用对策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的深入需要有关管理会计各个行业的协作,而且需要循序渐进才能实现管理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其应用发展对策如下:背景:国家持续的政策支持第一步: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分析国外相应管理会计理论应用背景;第二步:组织专家研究小组,包括学者、知名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实践者;针对企业成功的案例进行研究,抽象出管理会计的思维方法,鼓励高校进行管理会计的相关研究;第三步:管理会计民间自律组织的形成,行业规范出台;第四步: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在职管理会计教育,促进其转型;第五步: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机制;完善管理会计的系列教材,提倡校企合作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第六步:鼓励管理会计信息技术的开发,提高管理会计电算化程度。

作者:葛遥 周天瑜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三篇: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又被称为内部报告会计,是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发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会计就是试图建立一种“全能”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依靠一种统一的管理会计工具,实现对企业的全面管理。管理会计属于企业会计的分支,但与传统的会计相比,它没有太多束缚,是一种吸收了各种科学管理理论所形成的一种体系。其主要作用是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以及其产生的变化进行控制、规划、考核与评价,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其资源配置、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有效决策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

(一)体系与实践脱节

管理会计是西方先进企业中所存在的一项管理制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目前的管理会计只是在一些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制度,并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虽然不少学者在其中加入了信息经济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了管理会计制度,并且更改了一些不合理的理论假设,但是其只是对于个别的不合理做了更改,很多方面依然还是处于定性分析阶段,以至于我们很难用其来对企业进行管理,解决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是复杂多变的,所以传统的管理会计体系已经不能够对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

(二)应用范围窄

管理会计只在我国的少数城市,部分企业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很多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知之甚少,这使得管理会计的应用空间受到很大的制约。从目前情况看,管理会计只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应用比较广泛,如北京,上海,广东。而且是管理会计系统比较健全的大中型企业。而有的企业对于管理会计体系在本企业自身的应用并不重视,即使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没有总结经验,大力推广,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管理中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

(三)组织管理与会计管理要求一致

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很多企业尚停留财务会计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对企业的经营业务进行核算,而且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和人员,机构配置不完善,人员得不到有效地分工,使得企业无法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财务分析。有些企业决策者只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在决策方面根本不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有效数据,使得管理会计无法在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中起到作用。同时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素质也决定着其运行的效果。

(四)部门间沟通不足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都是会计信息的有效组成部分,财务会计是对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财务方面进行反应和监督,管理会计是研究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所以两者本应该加强沟通,相互协调。但是现实中却不是这样,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与财务会计在数据方面存在重叠,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沟通不足,使得两个部门所呈现的报告经常是出自一个数据库,而这个数据库所建立的目的为了满足财务会计的需求,管理会计只能对其进行再一步的加工,整理分析数据库存在的历史数据。

(五)管理会计对自身认识不足

管理会计已经经历了超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和其他新事物的演变历程一样,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也由简单变得复杂,由浅显变得多维。但另一方面,即使到今天,不同的学者对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理解依然有所差异,比如,对财务会计核算数据应用对企业的运营没有直接的影响。管理会计一定要培养自己对业务的敏感度和直觉,将分析落到业务上,不能流于数据表面,一定要搞清楚数据背后的业务,管理会计应该站在业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要帮助业务改进工作,通过把财务延伸到各业务部门,提高公司业绩。

三、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与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企业解决其实践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构建出适合我国企业的管理管理体系。

(一)完善理论体系

我国的管理会计只是很大程度上对西方企业的照搬,理论研究缺乏创新,导致一些管理会计的假设理论与实践操作不太符合。所以管理会计的理论操作者应该与实践操作者相互交流,尽快建立起专业的管理会计职能管理机构,对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进行研究与完善,使我国的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更好的解决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脱节的情况。

(二)加强专业会计人员素质培养

随着我国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完全达到要求,还是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决策者的管理会计意识,使其认识到科学化的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的让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管理控制中起到作用。同时,要加大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基础教育,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使其不断地更新其知识,使得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目前会计行业已经步入了电算化的时代,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适用于其管理会计的软件,并且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处理,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又可以大大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可以及时采集到其所要收集的信息,为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提出定向分析,并为企业领导者提供供其决策时所依照的有用信息,以满足其决策要求。

(四)营造管理会计良好运用的环境

管理会计是为公司的治理服务的,因此公司治理的自身情况也影响了管理会计系统的质量效率。公司的治理理论对于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使其与管理会计形成一个互相制约的系统。因为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使得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更加适用于企业的生产环境,因此只有加强公司治理,才能对管理会计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四、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的市场环境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来适应。而管理会计则是应对“新常态”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加强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加强本企业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业财融合来解决管理会计“跨学科”难题,而管理会计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业务人员也需要懂得财务知识,我们可以认为企业的“供产销”各板块均是模块化的,只有管理会计思维才能将各板块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管理者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熊凌峰 单位: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价值分析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含义

1.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

针对企业经营中不可预估的风险和不确定的环境因素,西方管理学界提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主张将企业管理会计和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相结合,构建企业发展战略。

2.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1)战略管理会计从大局着想,注重企业未来发展和长远利益,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2)战略管理会计将内部发展因素和外部发展因素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企业发展获得更好的战略地位。

(3)战略管理会计具有开放性特征,充分将市场竞争和顾客需求相结合,将实际环境更加贴近管理会计模型,从而提高了会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4)战略管理会计集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为一体,将会计管理和企业发展各环节相结合,使企业生产成本更透明。

3.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巨大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不断进行人力、管理及资源的改革,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战略管理会计管理体系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Simmonds提出,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战略管理会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链分析法,使战略会计理论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

1.制订战略管理目标

企业制订战略管理目标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企业战略目标,二是竞争战略目标,三是职能战略目标,这些目标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2.构建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主要作用在于为企业会计管理收集数据,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为企业会计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参照。

3.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大核心,好的成本管理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而战略成本管理主要通过对公司的成本结构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从而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1.我国战略会计实施现状分析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必须实施战略改革,使企业战略与市场发展相适应,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可持续发展优势,在这种背景下,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战略会计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许多企业未建立完善的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加之管理层未认识到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战略会计在企业推行中缺乏支持力量,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应用体制的不完善也是制约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的一大因素,这些问题都对我国战略会计管理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2.战略会计在我国企业推行的具体措施

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为企业在经营中获得竞争优势,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战略管理会计终将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手段,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会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企业应为战略管理会计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构建完善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

(2)正确认识战略管理会计,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3)加强培养专业优秀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充分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战略管理会计中,从而使战略会计管理在企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纷纷对传统会计管理进行改革,如:海尔、联想等大型企业都在管理中充分运用了战略管理会计,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尽管目前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如战略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完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缺乏专业型人才等问题,都需要企业及时制订解决措施,只有企业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潜嘉敏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学院

第五篇:企业管理会计运用思路构建

一、经济学框架下管理会计价值观创新

(一)顾客价值最大化

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需求与供给的内在联系。需求是供给的前提,企业的市场建立在顾客的需求之上。普遍意义上的顾客价值即顾客所得价值与所弃价值之间的差额。顾客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承受”商品的利益与风险,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分析利益与风险,所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从顾客角度分析,商品利益应该包括商品带给顾客的情感满足,以及该商品的实质性价值;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商品的利益应该包括商品、商标、社会影响等无形资产价值和造型、实用性等实质性的价值。从顾客角度分析风险,应该包括商品损害、商品故障等损失;从企业角度分析,风险又变成了商品质量、服务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信誉损失等。对顾客而言,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无可厚非,只有在保证了顾客价值的最大化,企业才能更“吸引”顾客。因此,在落实管理会计时,企业需要着眼于顾客价值,尽可能的实现顾客所得与所弃两方面的需要,将管理会计信息提供立足于“卖顾客想买”。

(二)资源价值最大化

资源价值依靠资本价值、资产价值表现,主要包括有形资源价值和无形资源价值两个方面。按照落实与否分类,包括现有资源价值和预期资源价值,前者是指企业拥有或可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后者是企业在现有资源价值基础上,衍生新的价值能为企业带来的预期价值。资源是企业竞争的保障,内容包括可通过资产权益表提供出来的各种有形、无形资产价值,和暂时无法通过资产权益表提供出来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及作为剩余价值唯一来源的人力资源价值。资源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

(三)作业价值最大化

作业价值即为价值链,是企业价值的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开发、生产、营销和向顾客交付产品和劳务。通过作业价值可以分析各环节所需作业的性质、特点,在明确作业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优化各作业,使作业创造最大价值。在进行作业价值分析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定性、定量问题,从顾客价值角度分析作业价值在企业价值中的位置与影响,继而确定价值范围,选择最优的价值组合,将作业成本会计定义为管理内容的重点。

(四)能力价值最大化

能力价值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优势的基础,是企业实现资产、技能运作机制与企业自我组织、发展能力价值融合的过程。能力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只有能力价值立足于顾客价值最大化需求,才能协调、运作各种价值,把握价值的总体趋向;创造出一套科学的防范风险、抵御竞争的战略性方法系统,确保系统的动态性和前瞻性,替代传统能力的价值观,落实企业管理会计的最优化。

(五)市场价值最大化

市场价值是企业在正常市场环境下由市场确定的价值。落实管理会计市场价值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对市场信息及时分析,进而有效的把握市场运作规律。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确定企业的定位和作用,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不断提高,落实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追求目标。

二、管理会计创新思路构建

(一)变革管理会计内容方法

对传统的管理会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中一些东西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经济需求,革新管理会计的内容和方法已经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事情。革新管理会计应该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全面预算。在充分考虑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未来某段时间的企业财务、企业经营、现金流量进行科学的预测。全面预算是传统管理会计中的主要内容,在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落实预算的时候,只有得到了具体的数据,才能为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在新的经济时代下,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设计出的产品往往更多样,致使很多产品出现了小批化、生命周期短的现象;加上经济活动的非契约化、信息传输的高速化等都使得生产的不确定性加剧,产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根据历史资料编制的预算或计划意义也越来越小;第二,标准成本制度。新时代下,非标准化特点让标准成本的制定和执行越来越困难,用标准成本控制生产过程可能会得不偿失;第三,产品的个性化特征会导致产品的成本性态分析与量本利分析适用性和范围不断的缩小;第四,责任会计。按照产品和责任的不同,在预算的过程中将企业的责任中心进行科学、有效的分解,确保各个新中心明确各自的责任与目标;制定执行内部价格转移控制并考核各责任中心目标和任务完成的情况。

(二)创新管理会计内容与方法

经济市场调控下,企业的管理与生产方式受管理会计价值观指引。想要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首先要创新管理会计的内容和方法,具体的操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的追踪反映其动态进行情况,实现了资源消耗与作业的有机结合,使产品与作业联系,并贯穿于作业管理体系的始终,不仅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更能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不断提高。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可以计量耗用资源的成本,使资源使用的获利性分析转换成反映资源供应和收入变化的现金流量分析;第二,战略管理会计。从战略管理需要出发设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控制系统组织的同时,实现管理会计人员的科学定位;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的当下,知识和资本已经成为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将科学技术合理应用,发展智力型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也才能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第四,环境管理。将环境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结合,通过对环境的把握和预测,实现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合理应对,实现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第五,设计新产品。在对成本、收益、风险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创新企业的设计和开发,提升成本、收益、风险分析在管理会计活动中的位置,并将之作为管理活动的重点;第六,建立管理会计与国家经济宏观发展的有机联系。在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与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国际管理会计。

(三)联系创新管理会计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创新管理会计内容中的各个部分并不存在平等、主次或是从属的关系。作业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新产品设计等都属于管理会计的分支内容,各种管理手段具备自身特定的技术方法,并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作用;战略管理会计源于战略管理,是管理会计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强调企业注重环境,只有各个系统提供出与企业特定阶段与、特定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控制程序,才能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实。从某个层面上看来,我们可以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不是决策,而是站在战略高度对管理会计内容提出的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可以将作业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新产品设计等认为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分支。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发展进程中一次质的飞跃,不仅对管理会计理论有深远的影响,对管理会计的方法、实务、体制以及管理会计人员的定位等都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化,企业想要发展自身,想要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就必须使自身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与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相匹配,在融合的过程中落实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的高效性。

三、结束语

管理会计只有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融合,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这对从事管理会计的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具备广博理论知识的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教育入手,更新从业者的观念,革新管理会计教材中陈旧、重复、脱离实际的内容;拓展管理会计教学领域,使管理会计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加强会计管理人员的再教育,落实新管理会计内容的及时传授;鼓励管理会计人员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创新;建立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系统,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人员的智慧与活力。

作者:方艳 单位:沈阳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心

第六篇:战略管理会计企业中的应用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含义和发展

战略管理会计的含义是站在战略的角度上,协助企业高层领导从长远利益出发,全方位地制定竞争战略,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分析和思考企业经营的现状,根据市场情况判断潜在的机会并躲避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优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传统的管理会计不能满足于企业目前的发展需求,中国现代企业更加重视在市场上长期竞争的地位和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因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要求。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提供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

现代的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传统管理会计只是为企业提供了财务指标,而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则提供了关于竞争对手的信息、经营业绩信息、市场占有率等非财务指标。企业会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综合评价,以战略的眼光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

(二)战略管理会计注重全局利益和经营细节

战略管理会计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但同时也注重企业的经营管理细节,当整体达到一个最优的经营状态时,才是一个最佳的经营政策。统筹全局,综合细节,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利用搜集到的信息,综合评判企业的战略活动。

(三)战略管理会计注重长远利益

战略管理会计是站在战略的角度上,协助管理者规划经营目标,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使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始终着眼于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为管理者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提供管理信息服务,维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

(四)战略管理会计运用方法更灵活

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营状态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通过不断的收集信息,比较分析和及时的相关的调整才能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这就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应用更加灵活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使企业战略与内外部环境保持一致性。

三、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一)做好预算规划,实现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是让企业站在未来的角度上,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规划经营目标,编制经营运算,它反映了企业对目前和将来可获得资源的一种合理的配置。因为只有企业把第一步预算走好,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这样才不会造成预算失误,为企业进行接下来的生产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增收节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二)提供多元信息,综合评价绩效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财务指标并不能满足企业对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战略管理会计不仅提供财务信息,还关注了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的信息等等,这些财务信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企业可以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综合运用,从而更准确的把握竞争内部管理与竞争对手的状况,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三)关注外部环境,做出正确决策

企业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和反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对于企业至关重要的信息,不仅包括内部经营管理信息,还包括企业复杂的外部变化环境的信息,提供有效的信息给企业管理层,高层管理者就可以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和市场的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模式,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战略业绩评价,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首先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合理的业绩评价将目标具体化,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细节,并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效的引导管理者与职工的行为。传统管理会计以投资收益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卡普兰教授和诺顿教授通过研究提出了平衡积分卡学说,目的是达到以下三类指标的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从而将企业的战略性目标转变为有系统的绩效平衡方式。

四、战略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发展现状

(一)战略管理会计意识普遍较低

战略管理会计是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运用多种灵活的方法,搜集各种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状况以及竞争对手发展情况等相关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做出预测与决策,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然而,由于企业管理层在这方面的管理意识不够,使得战略管理会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企业的会计人员没有普遍形成战略管理意识,这反过来又阻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对促进企业的经济快速发展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战略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不理想

战略管理会计首先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晚,因此,我国目前还处于研究其战略管理理论的阶段,目前还不能很好的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并且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迅猛发展的阶段,经济形势复杂,使得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努力将理论与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形联系起来。

(三)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现在我国的教育阶段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培养意识还比较弱,在课堂上,会计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知识大多还是传统的核算与监督,还没有加强对战略管理意识的培养,也没有编制一套完整的、规范的战略管理教材,使得会计人员的基础教育还不够完善。

(四)缺少高素质管理会计师组织

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还不完善,相关的战略管理会计师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相关的高素质管理会计师组织,可以对企业的会计人员与高层管理者进行战略管理的规范化培训,使之了解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视。

(五)缺乏相关信息系统

战略管理会计需要企业搜集各方面与企业发展有关的信息,既包括内部经营管理状况,也包括竞争对手等市场经济信息,因此,传统的信息管理制度使得企业不能与外界保持流畅的信息交流,不能充分了解市场资讯。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成为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必经之路。

五、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建议

(一)增强战略管理会计意识

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的体现,不是像财务会计那样的简单的核算行为。一般来说,战略管理会计还没有被广泛地应用,管理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战略管理意识都比较薄弱,因此首先从意识上增强,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可以先从高层管理者中推行,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从而在整个企业中实行,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将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可以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将理论向更深层次发展,并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效益,具体研究企业的各方面的效益收入与成果分析,结合财务分析,使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为了更好的跟上当今时展的步伐,必须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尤其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意识。另外,我国可以在相应的教学中,设置战略管理会计课程,编制规范化、系统化教材,普及相关专业知识。

(四)成立中国管理会计师组织

成立中国管理会计师组织,对企业的会计人员与高层管理者进行战略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加强管理会计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这方面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对于推动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利用现代网络建立战略管理信息系统

网络将为企业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既能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也能准确及时的获得企业外部的市场动态信息,保持信息流通,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