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范例

高校教学改革

高校教学改革范文1

【关键词】素质教育;钢琴教学;改革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改革是一个明显趋势,在钢琴教学活动开展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已经十分明显。需要认清的是,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改革成效的更好取得并不简单,特别是高校钢琴教学现状并不良好时,很多教学改革相关政策的贯彻和实施难度较大,高校、钢琴教师与学生在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中的认识也无法统一。不仅如此,很多高校钢琴教师对素质教育理念下钢琴教学改革的具体进行较为茫然,鉴于此,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概述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高校钢琴教学活动需要顺势进行改革尝试,由于钢琴教学同一般性学科教学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钢琴教学改革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学科教学改革的模式。从必要性上来看,固有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对整体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贡献力明显不足,且学生群体对既有教学模式的认同感正在不断下降,高校钢琴教学中可调整与优化的空间被不断压缩。在这一情形下,教学改革成为了新时期高校钢琴教学更好地发展的不二选择。借助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在教学上可以有更多选择,学生也能够在单位时间里更好地进行基础知识学习与具体能力的提升,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是高校钢琴教学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性问题。

二、高校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较为固化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较好普及,但高校钢琴教学的理念依然较为固化,在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学生群体对“考级”极为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将“考级”作为整体教学中的重点。从教学模式上来看,师生间的地位差异依然十分明显,教师更是实际意义上的教学驱动者。固化的教学模式形成及一直存在同教育理念上的固化有直接关联,且未来一段时间里,固化的教学理念依然会对常规教学活动开展产生持续性影响。武汉大学等部分211高校虽然在钢琴教学活动开展中率先进行了调整,但教学理念层面的调整却较为迟缓,只注重教学形式上的调整,忽略教学理念上的调整,引发了很多教学问题的产生,教学理念上存在的不足更是严重降低了整体教学的活力。

(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高校钢琴教学中方式方法的选用首先会影响到教学进程,其次会影响到教学成效的取得。当前,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这不仅成为了一种具体的教学不足,更是影响到了教学改革的进行。由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上较为固化,很多创新性较强的钢琴教学方式方法无法得到较好运用,很多大学生养成了被动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不良习惯。以练代教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十分普遍,很多高校教师并没有将钢琴弹奏的有效技巧,曲目弹奏中的重点、要点等向学生进行较好解读,整体教学的单一性与片面性更是十分明显。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法应用影响下,学生群体的钢琴弹奏能力提升变得极为困难,久而久之,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也会变差。

(三)师生间互动交流较少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相对较少,这也是整体教学中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高等教育阶段,教育的形式变得十分多元,但在钢琴教学中,师生间互动与交流依然较少,很多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刻意创设互动交流空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频率与质量十分低下。在这一状态下,学生在学习中即便存在和一些问题,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指导,很多教学问题长时间积压在一起。不仅如此,师生间互动交流相对较少导致教师无法对实际教学状况与需求等进行有效掌握,常规教学策略的选用与教学需求间的不对等现象也很容易被放大,在教学改革视角下,这也不利于教学改革相关政策的教学化贯彻与实施。

(四)学生专项能力提升乏力

在钢琴教学中,除进行一般性理论知识讲述外,学生专项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对应的曲目弹奏能力,为了更好地对曲目进行弹奏,节奏把控与调整能力、弹奏上的张力等都需要通过常规教学活动开展予以有效培养和提升。但从高校钢琴教学实际状况来看,现有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很难对学生专项能力进行较好培养和提升,高校钢琴教学的实际功能更是较为单一,很多大学生即便可以对基础性学科知识进行较好掌握,但其钢琴曲目弹奏能力相对偏低。由于常规教学活动开展中并未对学生专项能力培养和提升给予足够重视,高校钢琴教学的整体质量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的一些调整无法对学生艺术素养以及钢琴弹奏、表演能力提升提供足够支持。

三、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及时调整教学理念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理念进行,并将其作为基础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上率先进行调整可以为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创设一个更为良好的环境,且思想意识层面对整体教学的看法发生转变后,一些创新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更为轻松。例如,长沙市某高校在钢琴教学改革中进行了科学规划,教务处更是制定出了具体的钢琴教学改革计划,并要求钢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创新与改革尝试。在这一背景下,该校钢琴教师对教学改革给予了更多关注,钢琴教学理念更是得到了较大程度调整与优化。其他高校在钢琴教学改革中也要将教学理念的调整作为前置性工作,并基于素质教育相关理论驱动常规教学活动的改革式进行。

(二)积极进行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学形式及内容上的创新,特别是固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单一的教学方法滞后性明显时,借助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带动整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十分可行。具体来说,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运用,从而将指法的技巧性知识更为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对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一定的利用,通过科学设置分组,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可以更具有方向性和侧重地进行学习。通过教学形式与内容的不断创新,整体教学的创新性可以有一个明显提升,常规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更是可以大为增加,这能够为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较好支持,并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选择。

(三)构建双向交流的互动课堂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进行需要一个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予以支撑,而借助活动教学模式的引入,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高质量的互动交流十分必要。从师生互动层面来看,高校钢琴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学习上的困难、疑惑等表达出来,并在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对相应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从生生互动视角看,教师要鼓励学生就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进行看法与经验层面的交流。高等教育的氛围一直较为良好,钢琴教学活动开展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时,良好的活动交流机制,特别是师生间进行双向交流式互动能够将“教”与“学”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师生间的关系也可以得到重塑。在这一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基于素质教育进行的教学改革也能够得到学生群体更多的参与、配合与支持。

(四)重点提升学生专项能力

高校钢琴教学中需要对学生专项能力培养与提升给予更多重视,这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教学改革努力的一个基本方向。高等教育阶段,钢琴教学与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很大差别,艺术鉴赏等专项能力在教学中能否得到较好的培养,更是会对大学生艺术素养、钢琴弹奏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为此,高校钢琴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规划以及实际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活动开展时,要站在学生专项能力提升的视角,通过教学侧重上的调整有意识地对学生专项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与此同时,高校钢琴教师要定期举办一些实践性教学活动,为学生进行钢琴弹奏创设一个更为良好的平台,并对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等进行重点培养与提升。

四、结语

高校钢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驱动者,其首先要对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改革是什么以及怎样具体进行教学改革有一个清新认识,并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切实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教学改革实际进程,甚至是改革成效的取得。高校钢琴教师需要运用动态思维对教学改革事宜进行不断审视,不断发现那些影响教学改革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解决,为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创设一个更为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罗佳.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J].北方音乐,2017(37):220-221.

[2]吕海莹.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J].黄河之声,2017(17):78.

高校教学改革范文2

关键词: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我国高校的重要目标就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则能够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的高校教育改革工作中,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就势在必行。

1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

1.1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之后,虽然加强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但是在该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论教学上,却没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学生切身参与的实践活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学校的实践课程也比较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过于随意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1.2实践配套设施不完善

另外很多高校在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之后,虽然对实践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了创新,但是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的配套设施仍然不完善,毕竟高校的教学经费是有限的,很多高校在工作的过程中,更愿意将经费用于科研活动,使得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完善,配套设施也比较匮乏,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方式和内容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影响了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1.3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不完善

高校在教学活动中,考核工作会对整个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内部也设置了专门的教学考核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和考核,但是高校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在考核体系中将重心放在了理论教学的考核上,却忽视了实践教学考核工作,再加上高校的考核体系,更多的将指标放在了科研成果和学术文章发表上,但是实践教学的成果,并不能用这些硬性的指标来评价,所以很多高校就难以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考核。

2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2.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中,想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首先就需要高校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重视,正确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以此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打造一支专业的实践教学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安排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培训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专业技能和水平,从而使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用创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2.2完善教学设施

完善的教学设施是实践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实践教学设施的完善,高校要先设立好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规划,然后按照教学的目标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并完善相应的实践教学设施,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基础性和专业性的实验室,扩大实验室规模,保证相关实验器材的规范性和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最先进的设备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高校还需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与企业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性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

2.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特征,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将实践教学活动的评价与教师的薪酬和职称评定联系在一起,并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3结束语

实践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能够使高校优化实践教学的环境,改善实践教学的现状,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促进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高校的教育改革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璐.试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西部皮革,2017,39(24):65.

[2]李哲学.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30):209.

高校教学改革范文3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俗舞蹈;国际化人才;交流;文化保护

分别在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一带一路”不仅是陆上和海上商贸路,还是一条文化交流路,给陕西民俗舞蹈文化交流提供了重大机遇。陕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在民俗舞蹈文化方面,如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大型歌舞剧《梦回大唐》、华清池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与此同时,高校作为文化交流和文化保护的重要载体,如何发挥陕西高校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保护作用,加快舞蹈教学改革,完善自身定位等,是目前应该思考的重点。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民俗舞蹈教学改革的内涵

1.时代赋予陕西高校的新使命

作为“一带一路”起点的陕西,如何在多民族经济贸易往来中,发挥好民俗舞蹈这个文化载体,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深化区域合作,是各高校民俗舞蹈教学思考的重点。在这种大背景下,促使各高校在民俗舞蹈教学中,对目前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并积极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民俗舞蹈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同时通过反思,转变以舞蹈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思路,在教学中融入更多不同地域和时期的民俗舞蹈文化元素,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2.陕西民俗舞蹈教学改革从“幕后”走到“台前”

长期以来,各高校都在呼唤舞蹈教学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真正着手进行舞蹈教学改革的高校相对较少,大部分还停留在以舞蹈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陕西各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服务当地企业,还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和国家。这就要求陕西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除教授传统的舞蹈技能外,还要突出舞蹈特色和自身的文化素养。民俗舞蹈作为舞蹈教学的重要部分,如何加快民俗舞蹈教学的改革优化,凸显陕西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特色,是当前民俗舞蹈教学改革和思考的关键。

3.陕西民俗舞蹈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陕西传统民俗舞蹈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就稀释了陕西民俗舞蹈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使民俗舞蹈文化的关注度降低了,很少有人去研究和传承传统的民俗舞蹈文化。因此,就要求文化工作者加强对陕西民俗舞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陕西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等,给当前陕西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民俗舞蹈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课程凸显技能教学,忽视民俗舞蹈文化内涵传递

当前,各高校注重向学生传递舞蹈技能,即某个舞蹈动作的具体规范、角度等,却很少在教学中突出民俗舞蹈的文化内涵。以陕西著名的民俗舞蹈《走西口》为例,部分高校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注重对动作的分解和示范,却很少向学生传递《走西口》的背景。走西口又叫做“走场子”,是旧时晋西北贫苦农民、手工艺人等为逃避兵役或者官司,到内蒙古谋生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走西口人群不断增多,形成了一种社会习俗。此后通过歌舞的方式,来表现走西口人的艰辛和生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传递走西口的艰辛和感受,然后再具体结合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教学。只有进行文化的嵌入,才能通过细微的舞蹈动作,展现陕西民俗舞蹈的特色,使得陕西民俗舞蹈更具文化内涵。

2.缺乏明确的课程教学定位和目标

民俗舞蹈作为舞蹈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究竟应该培养哪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更应该结合实际,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但在实际的操作中,部分陕西高校只是将民俗舞蹈作为舞蹈专业的一门课程,或者是作为学生的一个选修课,没有充分体现出民俗舞蹈教学课程的重要性,更不用谈该课程的教学定位和目标设置了。因此,重视民俗舞蹈课程教学,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当前的重点。

3.忽视陕西民俗舞蹈文化交流

要想凸显民俗舞蹈的重要性,还是要借助陕西高校这个文化载体,让陕西民俗舞蹈文化“走出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更应该充分发挥民俗舞蹈的文化作用。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大学、高职院校在进行民俗舞蹈教学时,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即民俗舞蹈文化交流仅局限在学校内部或者某个地域,没有真正在“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与沿线国家或者区域展开交流,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民俗舞蹈毕业生缺乏国际化视野,更不用谈对陕西民俗舞蹈文化的交流和保护问题了。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民俗舞蹈教学改革的策略

1.明确陕西高校民俗舞蹈课程培养的目标

陕西高校要充分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一带一路”战略,将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民俗舞蹈人才作为培养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在民俗舞蹈课程教学中凸显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具有扎实应用技能的民俗舞蹈人才。另一方面,除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培养,以促进陕西民俗舞蹈文化的传承,并增强不同民俗舞蹈赋予的文化底蕴。另外,除上述两点以外,陕西高校在民俗舞蹈教学过程中,还应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更高的视野,通过加大陕西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扩大陕西民俗舞蹈文化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对沿线国家文化的引入,对民俗舞蹈进行融合与创新,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陕西民俗文化。如借助教学目标,针对一些专业性的舞蹈学校,可以派遣学生到国外进行民俗舞蹈文化交流,或者引入其他国家学生学习陕西民俗舞蹈。通过这种教学目标的定位,极大地开阔了民俗舞蹈教学的视野。

2.合理调整民俗舞蹈课程,凸显陕西高校舞蹈教学的特色与质量

要发挥民俗舞蹈在“一带一路”交流中的作用,还需要加强对民俗舞蹈课程的调整。陕西作为独特的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些民俗文化,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是重点也是关键。但是,在当前的课程设置中,部分陕西高校只是将民俗舞蹈作为一门选修课,没有将其列入必修课之内。对此,适当提高对民俗舞蹈课程的认识,以一门专业课的方式展现给广大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民俗舞蹈的认识,还可以通过专业的舞蹈教学,将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融入课堂,凸显陕西高校民俗舞蹈教学的特点,为“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交流增砖添瓦。

3.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加强教学交流和教学目标转变的同时,陕西各高校还应充分结合国家战略,开发出符合陕西自身特色的民俗舞蹈校本课程。一方面,陕西高校要尽量凸显民俗舞蹈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凸显和适当增加实践技能培养。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要征求不同艺人、专家的意见,以保护不同区域或不同民俗舞蹈文化的完整性。另外,在开发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设定,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四、结语

总之,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民俗舞蹈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就需要充分发挥陕西高校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民俗舞蹈文化为切入点,加快民俗舞蹈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加强民俗舞蹈校本课程的开发,并调整民俗舞蹈专业设置,同时加强民俗舞蹈教学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陕西民俗特色,让民俗舞蹈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穆正礼、罗红玲、蓝玉茜、魏?玲:《“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大数据的分析报告》,《海外华文教育》2017年第7期,第869-892页。

[2]段世飞、邓润莉:《“一带一路”背景下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第27卷第3期,第15-24页。

[3]武心怡、高莎:《陕西关中地区新民俗舞蹈创作审美分析——以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原创作品为例》,《艺术教育》2016年第6期,第233-234页。

高校教学改革范文4

1.1高校足球教学理念现状分析

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之下,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背景之下,培养人们“终身体育”的意识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让学生掌握一两种体育锻炼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高校足球教学的要求也正是如此。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高校足球与其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我国的高校足球教学更重视的是对学生现阶段的教育,从而忽略了对学生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做到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而是依据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使得课堂枯燥乏味,缺乏灵活性,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只重视对学生足球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技战术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当前,许多高校足球教师,由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就制约了他们了知识储备的更新及教学水平的提高。

1.2高校足球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据调查统计发现,高校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讲解示范法、反复练习法、竞赛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所谓讲解示范法,主要指的是足球教师用语言将足球技术运作的技术重点、技术难点等知识讲解给学生,然后再根据技术动作的基本要求做出准确规范的动作,将准确规范的动作示范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讲解与示范对技术动作有个清晰的了解,这是高校足球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所谓反复练习法,主要指的是教师让学生通过进行反复的练习来熟练并掌握某一技术动作。练习通常是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下进行,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来掌握并且巩固所学技术动作。所谓竞赛法,主要指的是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通过实战来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其技战术水平,运用竞赛法进行教学也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所谓多媒体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视频、图像、教学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教学更加地直观形象,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所学内容,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现如今许多高校足球教师也都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上例举出的多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与缺点。但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在我国高校足球的教学实践当中,讲解示范这一类的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占主导性地位,竞赛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仍然应用的还不是特别广泛。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应该得到推广运用。

1.3高校足球教学师资情况现状分析

高校足球教师是影响足球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来讲,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其教学能力也更强。通过调查发现,总体来看,我国高校足球教学师资基础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第一,表现为高校足球教师数量上的缺乏,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增多,高校足球教学师资缺乏的现状就表现得越为明显;第二,表现为高校足球教师专业水平较低,高校足球教师首先在数量上就不足,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就更少了,这就使得我国高校足球教师整体上呈现上数量少,专业水平低的现状;第三,表现为高校足球教师科研水平较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的影响之外,学校相关部门及教师自身对教学科研重视程度的不够也是一大原因。

1.4高校足球教学硬件设施现状分析

足球教学硬件设施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的高校足球教学硬件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的足球教学活动,但是对于学生课外足球活动的开展及长久发展来看,还必须继续完善我国高校足球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高校因为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不足,使多媒体教学法难以得到广泛的运用。又如,运用竞赛法对提高学生的实战水平、技战术水平、实战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运用竞赛法进行教学,就对教学场地与器材等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而言,当前我国高校足球教学硬件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仍需继续完善,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2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2.1高校足球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当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足球也一直以来是高校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许多高校足球教师并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来调整教学方法,仍然只是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教学大纲来教授足球运动技战术知识,在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象,应该适当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科学制订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编排,或者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分类教学,制订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2.2学习优秀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

从体育运动的基本性质来看,通过体育锻炼可将运动者的身心达到完美的统一融合,能够促进运动者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除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之外,还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为其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而,在高校的足球教学过程中,足球教师应该做到结合足球自身的健身性与娱乐性,从高校学生爱玩、爱动、追求新事物的特点出发,对现有的足球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充实并丰富高校足球课堂教学内容,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趣,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足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足球课堂的学习当中。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任何一个时代,假如没有强健的体魄及自我锻炼的精神与能力,最终必将影响其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因而必须将体育与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3重视足球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通过足球教学,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有重要作用。因而,足球教师在制订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的时候,也应该充分考虑其对学生心理影响的作用,让学生不但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实现强健体魄的目的,还应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良好的健康意识。高校足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挖掘出足球运动当中的拼搏精神及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树立起勇于拼搏、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并培养出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且,通过参加足球运动,学生通过酣畅淋漓的运动,通过奔跑、跳跃、对抗,能够获得一种自由、畅快的情感体验,这同时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试,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在高校学习阶段培养出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保持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高校教学改革范文5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的娱乐生活日益丰富,足球作为一项全球人类普遍喜爱的运动,也逐渐进入了高校课堂,从而成为了诸多大学生喜爱的课程内容之一,也成为了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我国当前的体育足球课程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瑕疵,使得当前的高校足球教学过于片面化。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足球课堂相对重视学生足球知识的掌握。这就使得在该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相对重理论、轻运动。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入化的今天,传统的足球教学模式已经失去了其实用性。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必须要对高校足球教学现状进行正确的认识,并且对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足球的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足球教学;问题;对策

足球在我国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其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然后,经过一定的传播,发展成为当前的足球。然而,我国自身在足球方面的发展,却相对较为落后。尤其是21世纪前,我国相对重视应试教育,在教育中相对重视一些理论性知识,因此,在各种实践性的体育教学上,重视度严重缺乏,从而使得国民相关素质整体偏低。自进入素质教育以来,我国各个院校中的高校足球教育重视度有所改善,并且,适当地根据自身的院校教学状况,对其教学加以改革。然而,长期的限制下,我国足球教学的改革工作相对艰难,成效较低。

1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过程中,对于我国传统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当前,教学重心已经从理论逐渐偏向能力。无论是理论性学科教学还是实践性学科教学,其都希望能够提高学生本身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综合能力提高。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要求也做出了对应的调整。高校足球教学也必须要遵循这个基本原则。因此,高校足球改革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改革具有必然性。

1.2传统足球教学方式的滞后性

不同的时间段,人们对于学科的要求相对不同。而在不同要求的背景下,足球的教学模式实用性也有所改变。传统的足球教学,过于重视学生对于某部分技巧或者其整体理论的教学,从而使得学生的理论能力明显优于实际运动能力。在课程的设定上,也会将其轻视,这就使得我国多数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不强。长此以往,其兴趣将会被逐渐磨灭,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现代娱乐生活不断推动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根本无法适应,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

2高校足球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解析

2.1教学起步晚

通常来说,高校也就是指高等院校。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介于20~25岁。从足球运动的培训来说,已经失去了最好的学习以及培养技能的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足球教学,实际上难以激发起学生对于足球的喜爱,这就会导致整个教学中,学生层次分明,也就是喜欢与不喜欢对立,引导难度较大。

2.2教学氛围低沉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我国足球教学课堂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讲授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而被动学习会让学生觉得自身的主体权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从而对足球学习产生一定的反感,在反感存在的状态下,其对于足球的喜好自然也就会逐渐降低。

2.3教学目标模糊

在当前高校进行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不知道足球教学开展的意义,而是纯粹地将高校足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要求。也就是说,因为教育文件中涉及足球教学,所以才开展足球教学,至于需要达到何种目标,许多高校都没有这个意识。这就导致其教学设定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2.4教学方式过于片面

教师注重学生对于某种教学技巧或者教学理论的掌握度,从而对其进行被动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尤其是,在学生本身就对足球兴趣不高的状态下。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果不对其加以重视,会严重忽视学生的感受。

3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改革的具体策略

3.1实施新型的足球教学模式

就当前来说,高校足球运动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十分单一,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视度严重缺乏。因此,在进行足球改革时,首先就需要对其足球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前,高校足球改革是以理论性的讲授教学为主,或者是以技巧性教学为主。然而,这些教学都是以言传来进行,这就使得我国高校足球教学现状较差。笔者认为,对于我国当前足球教学内容,可以以视频观摩或者以实践模拟为教学方式。无论是视频观摩或者是实践模拟,都会让学生更加实际地了解到足球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

3.2高校足球教学课程的设定

就当前来说,我国高校教学更加侧重于学生实用能力以及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而这些都是在其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学规划中,会不自觉地将其足球教学课程给缩减。从其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课时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调整。因此,在教学改革时,需要针对其教学资源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足球教学地位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其课时,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机会。

3.3注重足球教学的趣味性与锻炼身体的作用

足球本身是一项团队体育运动项目。近年来,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当前,其已经成为一项赛事。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该项赛事感兴趣,自然也就会相对重视足球教学活动。我国足球本身发展相对较弱,因此,教学的科学性缺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教学的趣味性。面对该种状况,对其教学加以改革,必须要注重其趣味性的发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足球,学习足球。笔者认为,其趣味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活动来进行表达。比如,适当组织竞技性的足球比赛,从而让一些学生参与其中,在比赛的过程中,其将会逐渐体会到比赛的乐趣。而观赛的同学,也会因为身边的同学在赛场,从而提高其观看的注意度,从而发现其趣味。锻炼身体则要求足球教学的适度性。足球运动本身的强度相对较大,需要绝对的身体素质,才能完成。因此,对于没有良好培训经验的学生来说,教学更加要注重强度的掌握。

3.4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整个教学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前足球教育状况不佳的背景下,有一大部分都是教师素质的原因。很多教师本身对于足球的认知就相对缺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对应的教学演练。因此,其无法给予学生良好的教学引导。在进行足球教学改革时,必须要对其素质加以提高。

4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高校足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该文针对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加以解析,并且就其中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改革措施。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高校足球改革的必要性,从而加强教学主体对其的认可度与重视度。唯有在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其教学质量,从而使得足球事业的发展更加顺畅。

作者:千布拉格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周凯.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及对策[J].才智,2014(32):210.

[2]纪磊,于天博.探讨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及对策[J].体育时空,2015(8):21.

[3]郭强.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的改革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5(2):140.

[4]郑欣.基于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改革与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4):120,126.

高校教学改革范文6

【关键词】舞蹈教学;教学改革;高校教育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推行,同时刺激了大量的舞蹈专业招生,但是舞蹈专业作为一项有着艺术追求和精益求精的学科,大量招生对教学质量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高校的舞蹈教育中,要在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通过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改革等方式为社会提供更加优秀和专业的教学人才。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教学改革做出简要分析,并且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适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高校的教学改革工作产生一定的帮助。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概念与内涵

舞蹈源自人们的劳动行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状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艺术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舞蹈教学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审美层面上的教学,而舞蹈教学也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舞蹈的知识、技能、审美能力的一个过程。舞蹈的创新与教学主要以创造和欣赏美为核心,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情操。舞蹈教学的目的也并非简单的只是交给学生某一表演方式、编排技巧、舞蹈动作等,更多的是使学生能够在大脑、心灵、身体上产生协调,并且使学生养成团队协作的良好认识。舞蹈艺术本身包含有舞台、服装、造型与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舞蹈的表演一般与音乐有机结合,使音乐成为舞蹈表演的背景出现。

二、目前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师资力量支持

目前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高校舞蹈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舞蹈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专业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对学生的进行培养。但是就目前社会发展来看,我国的高校舞蹈教育往往侧重于对舞蹈展开宣传,而降低了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此外高校的舞蹈教师年龄较大,缺乏足够的精力应对教学中的细节工作。

(二)高校舞蹈教学没有文化内涵支撑

目前的高校舞蹈教学中,还存在着对舞蹈背后文化的忽视。虽然我国的舞蹈教学发展迅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侧重于技巧层面的掌握,忽略了对舞蹈文化的传承。所以这一点会制约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这也是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之一。

(三)教学环境难以满足需求,教学模式传统而且单一

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需要从不同的层面展现出精神上的内涵出来。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舞蹈技能以及动作的训练,还要采用不同的形式营造出学生们学习的氛围。但是目前的高校舞蹈教学环境中,基础的教学资源支撑不够,缺乏训练场地以及专业的器材,舞台灯光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无法实现教学形式上的发展要求。

三、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改革的具体应对策略

(一)提升师资力量

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校的舞蹈改革,首先就需要对师资力量加以提升。舞蹈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需要高度专业的人士从事教学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切地领悟到艺术表现的精神,利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避免出现在艺术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出现。所以进行高校教育改革首先就要提升舞蹈教师团队的积极性,为学生和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保障。

(二)强调文化传承和底蕴,提升教学中的软实力

对高校的舞蹈教育进行改革,要强调文化底蕴在舞蹈教育中的传承,提升舞蹈教学内涵上的实力。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增强理论知识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舞蹈艺术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思想素质,这种思想素质的具体表现就是学生在舞蹈中的观赏能力、品评能力以及对于艺术的领悟能力,使学生能够获得更高的审美情趣。

(三)改善高校的舞蹈教学环境,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需要侧重于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创新和发展教学模式。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要实现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改革,必须要增强对舞蹈教学环境的投入,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改善学生和教师的具体生存环境,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丰富舞蹈的教学模式。此外还要在不同高校中展开合作与考察学习,在对比和交流中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创新,做好社会对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的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高校舞蹈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必然要明确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从实际状况出发,提升面对社会的师资力量,改善教学和文化传承的环境,在社会发展的变革中找好高校舞蹈专业的定位。高校舞蹈教学在改革中可以从课程大纲、课程安排、作品排练着手,有舞蹈教师引导出发,全面提升在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舞蹈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丹.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及发展分析[J].戏剧之家,2019,(28):144-145.

[2]赵倩雯.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关于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戏剧之家,2018,(29):177.

高校教学改革范文7

(一)没有明确美术教学目标

对于高校美术教学而言,最主要的目标并非为了培养专业的画家,而且希望向学生们传授一些美术绘画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启发学生的智力,开放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向学生们传授专业的绘画技能,忽视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很多高校美术教学现阶段仍然将教学重心投放在绘画技能上,教学内容陈旧、单一,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钩。虽然美术有很多专业,但是每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重视不同专业之前的差异,这样会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浪费大量的教学资源。同时,高校美术教学的教材更新速度很慢,美术教材中的内容比较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高校美术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

(三)高校美术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美术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一刀切”、“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统一采用相同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因材施教”的观念比较欠缺。其次,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不断涌现了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但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四)和其他学科之间缺乏联系

美是相互相通的,艺术并没有界限,不同的艺术门类,如舞蹈、美术、音乐等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都是追求内容、节奏、形式美以及韵律。实际上不仅是艺术门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美术和哲学、科学等文化课程也具有一定的联系。然而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并没有注重美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仅仅讲授某个学科的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建议

(一)明确美术教学目标,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只有确定明确的美术教学目标,才可以有效确保美术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高校美术教学应该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以防学生只有熟练的技巧,但是缺乏美术创造力。同时,美术教学目的不能定位于培养学生成为著名画家,应该培养学生养成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及心理素质。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训练,通过美术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学生的美术情操,最终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比如,色彩静物写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临摹静物,让学生学会正确利用色彩功能后,使学生能够自由搭配色彩,全新的搭配静物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合理设置高校美术教学课程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美术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应该适当调整高校美术教育课程。高校美术教学课程一定要充分考虑本专业的特点,结合高校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要求合理安排美术理论教学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课程,而且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艺术观,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素质。首先应该加强基础课程,只有学习好基础课程知识,才可以为美术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学生不仅应该加强学习色彩、素描等传统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同时应该加强学习美术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规律,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美术知识。同时,应该进一步巩固专业课程教学,准确把握好主修、辅修之间的关系。高校美术专业主要包括艺术设计、美术学、综合类等多门专业,通常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强的美术人才。然而因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不会当美术教师,综合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也不会进设计公司。因此,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设置主修、辅修课程,尽可能完善专业课程学习。比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选修一些美术学课程,美术学专业学生也可以选修艺术设计类课程。其次,应该注重增加美学、心理学、中外文艺理论选读、中国思想史、哲学、艺术创作心理、中外美术史等人文修养类的课程。增加这些课程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另外,应该设置多样化的专业课程,提高专业课程的社会性,使美术教学课程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丰富高校美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高校美术教学水平,目前,高校美术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学习上比较被动,导致高校美术教学成效低下。高校美术教师应该尽可能丰富高校美术教学方法,不仅应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应该积极应用现代先进的高科技教学手段,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的画种。教师可以采用流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协作式教学法、互动性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明确学生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正确处理好教学的双边关系,教师一定要尽可能找出学习中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多引导、鼓励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生动、形象、直观的艺术资源资料,使美术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识。比如,素描教学中的“透视规律”概念很难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化,将“透视规律”直观地表达出来。

(四)加强美术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美术教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理论教学,同时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应该定期举办一些艺术知识讲座,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画展,到现场观摩艺术作品,并且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创作活动。同时应该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社会实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美术专业人才,应该加强美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高校应该建立美术实践基地,每个院校应该综合考虑人文历史、地域、民俗、风景等多个方面因素建立1-4个艺术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高校美术教学应该将课程教学和实训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和电视机构、广告企业等单位合作,而且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安排美术专业学生到单位轮岗实习,在单位选择一些关于美术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创作设计,如果学生的创作作品被单位选中的话,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可以使学生提前参与实际项目制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利用自己的寒暑假时间到社会相关的单位实习,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发现新问题,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结语

高校教学改革范文8

关键词:高校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一、前言

高校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学生的自主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与小学、初中、高中不同,教师不会为学生设置太多的作业,也不会要求学生必须做多少练习题、背公式,学习完全凭借学生的自觉性,因此,把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为重要。但是,目前,高校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因而,需要对高校数学教学进行改革,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目的。

二、目前高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抽象、难以理解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内容的抽象、陈旧,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不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尤其是高等数学,涉及到微积分等复杂知识,其理解困难,学生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抽象、陈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材更新慢,教材中多是一些陈旧的知识点,缺乏一些学术上新提出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老套。另一方面,术语过多。教学内容系统化、抽象化,实用性较差,难以应用到生活之中,在生活中也难以接触到相关知识。目前,数学知识的应用主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高等数学知识,主要应用于其他学科,内容又晦涩难懂,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

(二)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一言堂式教学模式贯穿始终,填鸭式教学盛行是高等院校数学课堂中的常见问题,教师主要运用讲授法与多媒体教学法开展教学,将课件展示给学生,按照课件按部就班的陈述,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趣味性低,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学习的欲望,不愿意思考。再加上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无法理解,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学生学习,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导致出现高等院校数学教学质量不佳的问题。

(三)模式化教学,师生缺乏互动

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模式化教学较为常见,是高等院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结合多媒体一直在讲,学生在座位上一直在听,教师很少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学生也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互动,割裂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教师在设置问题后,学生回答的积极性较低,主动思考交流的学生较少,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又会耽误课程进程,久而久之,教师也缺乏与学生互动的想法,仿佛形成了一种惯式,用填鸭式教学反而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给予乐于学习的学生充足的时间。在此模式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三、促进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改革教学内容,增添新元素

由于教学内容陈旧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改革教学内容迫在眉睫,改革教学内容是高校数学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迈出的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增添新元素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将数学课程内容模块化,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建立模块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为了实现学以致用,需要将数学课程内容模块化,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几个系统的模块,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课时,保证课时与课程的匹配性,方便模块化教学的开展,将概念模块与计算模块分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第二,增添新元素,将数学实验引入到数学教学之中。一提到实验,主要想到的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其实数学实验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将数学实验引入到数学课程中,可以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增添有意义、有价值的新元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动手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合理运用数学实验实现学以致用。再者,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知识相融合,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将数学内容广泛化,推广了数学思维与数学思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而不再纠结于繁琐的计算,计算能力知识数学必备能力中的一种,掌握计算方法更为重要,过分纠结计算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将学生的思维固化。第三,定期更新教材,丰富教学内容。目前,知识更新较快,拘泥于传统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因而,改革数学教学内容,需要更新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将一些前沿的知识、新兴的技术融入到教材之中,将数学知识丰富化,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导数与微分”时,教师可以将导数的概念、导数的计算方法、导数的基本公式这三大部分知识模块化,将概念与计算方法分开教学,系统讲解,分别结合微分的相关知识引申学习。

(二)革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教学的主要战场,因此,开展高校数学教学改革,需要革新教学方法,将关注点集中到课堂改革之中,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革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进行通俗化教学。数学知识抽象难懂、理解困难,尤其是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学生很难把握,因而,需要进行通俗化教学,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通俗化、简单化,结合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尽可能形象化、具体化、简化复杂枯燥的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方便学生学习理解。第二,启发式教学。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第三,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创设情境法开展教学。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利用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不定积分”时,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开展教学,将不定积分的公式推导过程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自主推导,使学生在推导过程中思考,对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三)因材施教,加强师生互动

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情,制定恰当合理地教学方案十分重要,通过因材施教,可以加强师生互动,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进行高校数学教学改革,需要遵从人本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加强师生互动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需要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基础,学习动机来制定教学方案,将学生分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顾及到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3]。另一方面,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配合度,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定积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使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为师生搭建沟通的桥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4]。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高校数学教学改革进行宏观思考十分重要,有助于发现高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解决其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助力,使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

【参考文献】

[1]呙立丹,谭建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公共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6(10):129-130.

[2]曹定中,李丹衡,刘楚中,马柏林.我国高校数学教学方法、手段及考评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思考[J].数学理论与应用,2018(4):28-29.

[3]赵花妮,刘坤.新形势下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智库时代,2019(20):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