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范例

传统民俗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1

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

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

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

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2

关键词:高密;泥老虎;文化寓意

民间艺术缘起于民间,其形式和种类繁多,从大型的民间活动到精巧的把玩物件,都体现着劳动人民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民间艺术之中,玩具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一类物件不论是在造型还是在制式上往往都颇为巧妙,其好看又好玩的特点使其既受到了儿童的青睐,又吸引了很多成年人。民间玩具常常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往往有着驱邪避灾等寓意。

一、高密泥老虎

在山东潍坊的高密地区有着这样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玩具——泥老虎。泥老虎在高密当地及其周边地区影响很大,每年的春节前后,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几家出售泥老虎玩具的店家或摆摊的商贩。当地民间传有高密“三绝”的说法,即剪纸、年画和泥塑[1]。高密的泥塑在当地十分出名,最知名的产地是聂家庄。聂家庄泥塑相传始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其先祖由河北泊镇迁徙而来[2],推测或与当时饥荒引发的人口流动有关。至清代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发展至鼎盛时期。如今聂家庄泥塑在周边地区已是人尽皆知,老人在谈及聂家庄泥塑时常有一段顺口溜“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可见当地泥塑发展之盛[3]。此地制作的泥塑种类广泛,各类题材均有涉及[4],主要有动物题材、人物题材及生活题材等。其中,泥老虎是高密泥塑之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题材。

二、泥老虎与民间文化的交织

在古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途径。其一是口口相传,如老一辈人的教导、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等。这类信息基本在传播过程中都经过了夸大和演绎,内容往往让人惊叹。其二是官方通知。这类官方消息一般是较为真实、准确的。其三是一些民间艺术表演。由于娱乐方式的缺乏,每当婚丧嫁娶或大型的节日,人们往往会举办盛大的活动,包括诸如戏曲、评书一类的表演,而其中的剧本台词往往就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不论是口口相传的信息还是民间艺术表演的台本,往往是经过了人为的演绎和夸张之后的产物。即使是官方的较为真实、准确的信息,在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之后,往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原始信息有一些出入。因此,在古代社会,普通人听到的信息基本都经过了夸张、演绎,人们得到的信息往往观点鲜明、事物特点突出。如,为了体现武松的勇猛,《水浒传》对于老虎的描写也随之夸张:“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这样的形容让听者得到的信息是十分明确的,即老虎的形象是让人感到恐怖的。所以,民间艺人往往会将获取的信息,应用于作品的创作之中。在高密泥老虎的形象中,不难发现当地的民间艺人在制作中习惯于将泥老虎表现为发怒的状态,这与人们接收的信息营造出的对老虎的恐惧心理相吻合,愤怒的老虎也就暗示着危险。因此,在泥老虎的制作中,艺人对于老虎特征的选择和表达倾向性非常鲜明。

三、泥老虎的形象分析

对于泥老虎形象(图1)的表现,艺人主要围绕着六个部分展开。其一是耳。泥老虎的虎耳具有较高的识别度。相较于其他的动物题材,虎耳的大小适中,较为圆润、短小,形态保持向上竖立。艺人遵循了真实老虎耳朵的特点,在虎头左右两侧捏出竖立且微微向内的圆耳,表面施以亮绿色,用笔斜画,使耳朵显得长一些,也更为生动。竖立的耳朵表现出老虎的机警。其二是眉。老虎的眉毛是控制老虎情绪表达的重要部分。真实的老虎眉毛往往是微微隆起且向中心聚拢的。在泥老虎的形象中,艺人很好地保留了这一特点,在虎头的中间部位塑造出两条微微隆起且斜着的眉毛,两条隆起的眉毛朝向虎面中央,呈现出老虎发怒的状态。其三是眼。瞪眼是人和动物出现时愤怒情绪所共有的特征。很多的文学作品对于老虎眼睛的描写十分细致,多使用如“吊睛”“铜铃”等传神且准确的形容词。在泥老虎的形象中,民间艺人自然不会忽视这一关键的部分。在泥老虎的眼睛部分,艺人往往会做出两个突出的圆点并带有一点向后延伸的隆起部分,用笔施以墨色。这两笔画得很圆,向后延伸的隆起部分并未上色,近似于眼窝,从而使泥老虎的眼睛在观感上较为突出,既大又圆,炯炯有神。其四是鼻。虎鼻是老虎较具识别度的部分。艺人用隆起的一块表现虎鼻,施以颜色,用笔涂绘的面积较大,在凸出部分之外还要适当向外延伸,绘成圆润的三角形,居于两眼之间的位置。艺人对鼻子位置的绘制,对老虎形象的可识别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五是嘴。虎嘴是整个泥老虎的重要部分之一。虎嘴是左右镂空而中央闭合的。这一方面是为了配合泥老虎身体部分中空的结构,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呈现老虎的姿态。在实际情况中,虎嘴左右开口而中央闭合的状态多出现在老虎处于低吼威胁态势之时。这一状态对于表现泥老虎而言可谓恰到好处。若是虎嘴大张,更像老虎已经发动了攻击;若是虎嘴紧闭,又显得太过平静没有威慑力。因此,虎嘴的设计可谓巧妙。其六是额头和前胸。在高密泥老虎的额头和前胸部分,艺人通常会绘制一些较为固定的花卉纹样,这些纹样来自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文化符号。其中,常见的图案是荷花的形象,这种图案与其他工艺品中的缠枝莲纹或缠枝蕃莲纹较为相似,其大多表达了生生不息、吉祥永恒等美好的祝福与期盼[5]。这种对于传统文化中特定图案的使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间艺术与非民间艺术的同源性。“雅”艺术和“俗”艺术之间的差异多体现在表达形式上,以莲花图案的吉祥寓意为例,两者在表达方式上近乎相同。除了形象特征,高密泥老虎本身作为一种民间玩具还有适合玩的特性。高密泥老虎内部采用中空结构,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泥老虎在高温烧制下碎裂,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泥老虎能够发出声音,满足其作为玩具的功能性要求。“会叫”这一特色的实现主要依靠泥老虎三部分的配合。高密泥老虎由虎头、虎身和虎屁股三部分组成。虎头和虎屁股主要是中空的泥塑,虎头上的虎嘴呈两侧开展、中央闭合的状态,虎身是连接虎头和虎屁股的部分,一般由羊皮或皮纸连接。由于中间部分的虎身可前后伸缩推动,空气可通过虎嘴吸入并推出,从而形成流动的状态。当地的艺人会在虎头的内部插入一根斜切口的短竹棍,并在开口处贴一张不完全密封的纸,以此制成一个简易的竹哨(图2)。每当空气因为挤压流动时,纸张震动,竹哨就会发出“呜呜”的响声,当地人称之为“老虎叫”。泥老虎“会叫”的特点也进一步强化了其驱邪避灾的寓意。老虎的形象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即有威慑不祥的说法,同时,中国文化重视后代,人们常试图通过一系列的事物驱邪避灾,从而使后代子孙获得幸福。在古代社会,劳动人民购买泥老虎一方面是供孩童玩耍,另一方面也有希望子孙平安之意。在面对这些民间艺术时,除了关注其外观和蕴含的技艺,人们还应该关注其中隐藏的文化信息,感受民间艺术承载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一件普通的高密泥老虎,没有瓷器的清脆质地,也没有玉器的温润质感,其鲜艳亮丽甚至略显夸张的色彩背后蕴藏了古代劳动人民真实、朴素的情感。文化是多样的,不同的文化存在并适用于不同的群体。在面对民间艺术时,人们或许应从理解其传达的文化信息开始,理解这个群体的思考方式,从而探究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章惠.试析高密聂家庄泥塑的技术与精神[J].美术研究,2007(3):109.

[2]荆琦.高密泥老虎[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3):277.

[3]李新华.齐鲁工艺史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70.

[4]李凡.高密聂家庄泥塑调查报告[J].民俗研究,2006(4):262.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3

1.1丰富的人文精神

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借鉴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丰富教学素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满足学生求学愿望和拓宽视野。①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表现,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并塑造自己。②崇尚理性的精神。这种精神有无神论的含义,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就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根本精神之一。③酷爱自由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欲得天下,必得民心;欲得民心,必须善教”。这首先表现为人民的一种酷爱自由和反抗精神。总结以上就闪烁着实事求是、崇向理性、好学不倦、酷爱自由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1.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它既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精神,熏陶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勇敢面对现实的勇气。

2传统文化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教育资源,竞争激烈改革开放深入的今天,它不仅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2.1有利于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行为模式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可以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可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文天祥就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话。爱国历来被看做是“大节”,“这种情操培养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感,形成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也正是这种文化基因代代流传,”可以形成古为今用的道德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很多,比如孝、仁等,强调对父母、前辈的尊重;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己欲立而立人,己豁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塑造坚强的个人形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方法。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具体体现在“仁”(德)、“知”(智)“、勇”(体)“、美”(乐)“、才”等方面。还提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儒家教育有经典的四个字,即修、齐、治、平。“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强调了自我修养和治国谋略的重要性。关于学习方法,《论语》中指出学习要“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自我反省、勤于思考的学习方法。这对大学生仍有现实启发意义。

2.2培养正确治国观念

可以培养正确的德治观。如孔子虽然主张“学而优则仕”,但又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其中可以看出管理国家中法制虽然很重要但德治举足轻重。可以形成正确的实践思想。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孙中山又说:“知难行易。”这些都表达了要重视实践的思想。钱穆总结道“:若求人生这真实确然有所得,则自必重于行。可以树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有助于增强学生智慧与能力,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会通”之学,表现其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发展自己。《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都是大学生应该汲取的智慧,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从容、理性、智慧巧妙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和领会为人处世的知识和礼节。如《论语•学而》中云“:礼之用,和为贵”一语道出了“以和为贵”的思想。儒家也特别重视人性修养,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讲做人应当时刻反省自我,对人要有诚意,同时也应该恪守信用。儒家思想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交友之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些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启发指导作用。提高其文化品位和修养。

3结束语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4

关键词: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婚俗变迁

婚俗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从独具东方特色,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中西结合。追溯婚俗文化的变迁有助于我们研究民族文化。

一、日新月异的当代婚俗文化

1.传统意义上的婚俗文化

《礼记•昏义》与《仪礼•士昏礼》这两篇典籍是描述古代婚嫁礼俗的代表性著作。《礼记•昏义》中如此记述婚礼:“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其中将整个婚礼的程序归纳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详细描写了婚礼的全部过程。而今的婚礼仪式则将采纳、问名、纳吉、纳征和请期过程简化,逐渐模糊了六礼的文化传承。

2.订婚仪式的化繁为简与化简为无

订婚也称作“定亲”,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吉”与“纳征”,意指男女双方如若相互满意,并有结婚的意愿,媒人就会安排两方家长见面并商量彩礼与婚期。然而,当代民族地区的男女建立婚缘的途径早已有别于传统观念下的“各守各家”,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关系大都没有交集,甚至隔得天南海北,订婚仪式及前期准备均需耗费大量时间、财力和人力,由此出现了“媒人”角色消失,订婚仪式简化、规模缩小甚至被舍弃的现象。

3.备婚阶段的商业化及个性化

商品经济及新兴软件技术的发展,为备婚一族带来了许多便利,以往传统的纸质请柬已鲜见,取而代之的是微信电子版的婚礼请柬。一个请柬链接可以在一分钟内发送到几十位好友的手机上,这比起传统的挨家挨户送纸质请柬的方式既省时又省力。但这种电子版的新式请柬缺失了中国传统文化婚俗的庄重和仪式感,失去了其内含的文化意义。

4.典礼仪式的“中西结合”

当婚俗文化在商业领域内被开发利用,并随之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时,婚俗文化作为一种新的商业资源不断地被商业化,让人眼花缭乱的典礼风格和样式也应运而生。西式典礼很快成为广大青年男女的第一选择,随着西式婚礼的司空见惯及难出新意,中式婚礼又悄悄复苏,等待接亲时的礼服渐渐被秀禾服取代成为时尚,性感成熟的高跟鞋也被古香古色又十分喜庆的绣花鞋所代替。近一两年内,中式婚礼开始被更多人接受,其中汉式婚礼大受欢迎,玄黑二色为主色调的现场搭建,繁复又有特色的仪式受到许多青年男女的青睐。

二、婚俗变迁的社会原因与历史渊源

1.跳出地域限制的婚恋观

随着整个社会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民族地区的许多年轻人都希望在异乡寻求发展,也不再排斥将“外乡人”作为择偶标准,其社交范围逐渐呈扩大化趋势,交往对象的地域范围也随之扩大。除此之外,信息、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西部地区的观念转变,导致许多单身男女乐于通过电视媒体、社交软件等相识相知,由此,通婚圈也逐渐呈现出分散扩张的趋势。这样一来,父母及媒人“议婚”功能中扮演的角色就被逐渐弱化,男女双方基于了解和朝夕相处建立的情感联系,比传统“媒人”处听来的信息牢固得多。这并非传统婚俗文化的遗失,而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依据这个时代的特征能动地调整,当然文化内涵与以前已相去甚远。

2.媒介技术淡化了人文精神

麦克卢汉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媒介本身才是真正具有意义的信息,只有当人类拥有某种媒介之后,从事与之相对应的传播以及社会活动才成为可能。”当今婚礼婚俗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完全得益于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极具创意的道具。高帧数的影像设备能清晰记录人生最美好甜蜜的时刻;电子请柬既环保又省力;微信红包免去了舟车劳顿,也避免了礼金数额的盲目攀比。新的婚俗形式虽然变换了表现手法、更替了依托介质,但其依旧源于中国传统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仪式必定会激发、维系、重塑群体的某些心理状态,是集合群体中才产生的行为方式”。婚礼将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从接亲迎亲的准备到典礼现场的拥抱、握手及合照,随处都体现着“血“业缘”与“地缘”社会关系的维系。由此看来这并非是新民俗的产生,而是如适应论的中心观点所述:民俗作为一种诞生于过去的文化事象,它的出现可以做为一种资源,在现代社会中被充分利用和改造,虽然文化表象基本维持原貌,但原有的民俗理念、内在精神与思想基础已经发生改变。种种便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环境及个人带去了时间成本福音,但在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人文精神的大语境之下,借享受科技成果之名行人情淡薄之实着实不可取,与“新式”婚俗背后倡导的精神内涵背道而驰,甚至不再被称为“民俗”了。

三、当代民族地区婚俗的演化及变迁的启示

受当代社会缺乏人文精神的风气影响,再加上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了人的感性需求,使当代民族地区婚俗文化出现了个性主义、感性强化、理性弱化的趋势。民族地区婚俗文化呈现出形式多样的特征,虽然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但在盲目效仿“时尚新潮”的背后,更是民族地区区域特色的自我丧失。这种婚俗文化不仅是感性与理性的脱节,还是传统与现代的脱节,地域特色与中华特色的脱节。除此之外,某些青年男女追求婚礼视觉效果带来的奢华体验,渴望在交际圈递出一份体面的名片,这背后代表的社会地位、财富持有量以及奢华话语权都成为举办一场奢华婚礼的内在动因,此时的婚礼已超出二人合婚的简单需要,而是承载了其他社会功能,婚礼背后的文化意义更令人深思。而整个社会也应当有正确且坚定的舆论导向与文化语境。可以适当宽容,但不能无限纵容。现象背后的文化本质应符合社会主义主旋律,不与传统婚俗对人们千百年来的教化相背离。

四、结语

民族地区的婚俗文化发展,也应注重人文精神,将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巧妙地融入现代婚俗,使民族地区婚俗展现其应有的风采。

参考文献:

[1]高月娟.婚嫁礼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2]郭庆光.新闻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陈华文,朱良,陈淑君.婚姻习俗与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84.

[4]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5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学;策略钟敬文

20世纪80年代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三个层面,上层社会文化、中层社会文化和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底层社会文化。而民俗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人民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创造并享用、传承的生活化、社会化的文化。它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耳相传,行为影响和心理影响来进行的,实践性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是学生快速掌握民俗文化的一条捷径。然而,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学目标多是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民俗文化在考试中涉及较少,成为大部分语文教师忽略的对象。民俗作为民间传习的风俗习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身边民俗事项的了解和积累,更能够延续和传递优秀的民族精神。

一、民俗文化及其特点

(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既是繁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在民俗中能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在特定的民俗文化大环境中繁衍生息,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浸染,而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里面势必包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元素。

(二)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特点。1.零散性分布。教材的编写大都主要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流文化,当前的语文教材也都是古今文化的精华。经典文化、高雅文化、主流文化中很难顾及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能零散分布在语文教材之中。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其实有很多。以往的语文教学大都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过分强调教材中的字词、语法、修辞手法等一些知识点的体现。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打动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要像采矿者一样,善于将埋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资源挖掘出来,让优秀的民俗资源在教学中绽放光彩。2.渗透性分布。在语文教材中展示的民俗文化大都是民俗文化的精华。或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或寄寓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表达作者对朴实民风的向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滋养了个各个地区的人物个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当然需要对这些具有个性的个体的进一步传播。当然中学语文教材并不是专门的民俗文化教材,编者的出发点肯定也不是专门为了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涵养。因此,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是渗透性地向学生呈现。首先,呈点状分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点缀的形式出现,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呈线状分布。部分文章以民俗为线索进行叙述,可以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章都是以民俗为主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分析来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最后,呈面状分布。在综合性学习中也涉及民俗文化板块,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整体了解民俗文化知识,在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各个板块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3.被包容性分布。文学的发展与哲学、美学、宗教、民俗都有密切的联系,统编本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也大都体现着我国的主流文化精神,所以民俗文化知识被包容在文学作品之中。文学源于生活,从而民俗文化要素在各类的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其中,涉及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也显现其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被包容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了解各个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了解民俗文化,扩大知识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民俗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了解我国民俗文化。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中有一部分的描写是父亲送“我”坐车回北京,穿过铁道为“我”买了几个橘子。父亲买橘子这一情节将文章推向高潮,从侧面表现出父爱的深沉。而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朱自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在当地,远行送橘子有送“吉利”的意思,因为“橘”和“吉”发音相似。这代表父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文学作品对于民俗文化的展示,不仅向学生展现一种民俗文化事项,更是对生活本质的解释。在讲解文本时带上对民俗文化的剖析,可以让学生对各个地方的民间习俗都有所了解,在了解民风民俗基础上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理解和挖掘。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知识素养。将民俗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之中,教师通过课堂上的高效讲解,吸引学生真正进入到语文课堂中去。有意识地通过客观事物让学生领会各种文化现象背后的时代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既可以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认知。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常常都包含一些地方的民风民俗,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剖析,在课堂上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变成兴味盎然的民间故事,将其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作为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解读、探究。如《阿长与〈山海经〉》,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除夕夜在床头放福橘,在年初一的早上第一句话就要对别人说“恭喜恭喜”,再将橘子吃下去,表达对新一年的祝愿;晒裤子的竹竿不能钻;生孩子的屋子不能进;在民间风俗中有忌讳的语言,如人死要说“老掉”,不能说死掉。这都体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民俗习惯,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去理解文章中的民俗事项,会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鲁迅对长妈妈的爱和思念。对于一些细微民俗事项的讲解和串联,让学生能从生活实际中感受长妈妈对于作者的体贴与关怀。虽然对于长妈妈来说,这种民俗习惯是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但能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对民俗事项的理解掌握,学会不断地从民俗中挖掘审美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提升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三)感受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新一轮课程改革指出要在语文课程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我们必须挖掘的课程资源。初中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一个国家繁荣进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深刻感悟我国文化的历史悠久绵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尊重各个地区的地方文化,选择适合学生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事项,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学习以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当然,我们在对待地方民俗文化时要用辩证思维,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一味地遵从教材和教法,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去审视鉴别民俗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四)加强道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的社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教化功能[1]。它在社会群体中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和塑造作用是极其强大的。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着民俗文化的洗礼,小到一个家庭中的言行举止,大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荀子·王制》中:“论礼乐,乐正行;广教化,美风俗。”强调了民俗文化在道德品质塑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初中时期又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元素,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语文教学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在教学中将民俗文化中蕴含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认知,有利于学生正确道德观的树立。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为国家民族精神凝聚做了坚实的铺垫。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三、民俗文化融入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营造相应的民俗文化情景。精准把握课文内容,在讲授民俗文化的语文课堂中,借助恰当的课堂情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教师借助课堂情景也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从给出的情景中快速感知,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不断切换。比如,在讲授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教师通过课前的导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古典园林的纪录片和精美的园林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古典园林大的建筑风格。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有关我国不同地区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各地关于建筑的要求和其中隐含的民俗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建筑民俗的浓厚兴趣。

(二)课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深入分析教材中民俗文化分布,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利用和把握。首先,对民俗文化联系紧密的文章,教师在讲解时要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到文章主题的讨论和解读中,如胡适《我的母亲》,这是一片思念母亲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蕴含大量的民俗文化知识。比如,“除夕”“压岁钱”“年夜饭”,等等,这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妙趣横生。所以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相应的民俗文化知识结合学生自己成长经历中的相关体验来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事项的深刻理解,从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鲁迅《故乡》一文中写了鲁迅在面对恭敬叫自己“老爷”的闰土,还不忘拉着自己儿子上来打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各地民间礼节风俗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文章背后的意义。因此,对中学语文教材与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全局把握,对于有效达到语文教育目的、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3]。民俗文化散落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席卷,多元文化的冲击,民俗文化正面临着急剧融合、转变、破坏。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立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紧迫感,让优秀的民俗文化走进课堂,让民俗文化来丰富学生的心灵,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书香气息又具有生活气息的新一代青年。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6

关键词: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有效传承

群众文化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除了原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掘的社会性文化组成部分,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主导是自娱自教,其目的是满足当代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生活内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对于发展群众文化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促进文化艺术的有效传承,另一方面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让现在的群众文化与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产生灵魂的碰撞,进而互利共赢促进建立和谐美好文明社会。

1浅析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即包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浓缩至今的精神文明精华,是我国各民族之间既保持和谐统一又具有独特性的关键。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各民族的宝藏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所以说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保持我国传统文化长久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发展当代群众文化的积极动力,同时更是促进传统文化创新和繁荣的重要方式[1]。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却并没有被遗忘,甚至国际上刮起一阵“中国风”热潮,越来越多的传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被大众所认可、熟知、应用,更多“中国风”的产品被世界各国的人民所喜爱,从而在经济发展和艺术造诣方面让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有了新的定义。不断崛起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使得群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更多动力与内容,在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为发展群众文化创造了机会,充分激起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既传承与挖掘了民间文化资源,又建设了我国民间群众文化基地,从而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

2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2.1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首先群众是主体,其次文化是客体,最后发展是目标,所以要想良好的发展群众文化就必须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充分创造发展机会[2]。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时代特征明显,并且是历史精神文明的沉淀产物,是各民族人民自古以来赖以生存在关键基础保障,从服饰、饮食、歌舞、节日等各方面都有着充分认证,既有鲜明的地域性又有独特的时代性,这也就意味着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当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保持稳定传承的时候群众的文化基础更为良好,从而在发展群众文化之时会有着比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群众文化的发展道路会更加顺利。

2.2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需要借助群众文化的力量。发展群众文化可以让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传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让群众对传统文化艺术保持热爱和敬仰,从而进一步促进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保障传统文化的传承拥有更多地支撑[3]。我国历史文化长河源远流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社会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文化特性,一直在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发展,充分的迎合了每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形态。每个阶段的群众文化发展都有所不同,且发展群众文化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各种文化艺术的认知,那么在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之时就有了更多传承力量,让庞大的群众基础成为了传承文化的完美载体,所以说发展群众文化是促进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强大力量。

2.3发展群众文化的充足动力是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有具体事实依据有实实在在的文化支撑,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就是群众文化发展的良好着力点。发展群众文化首先重要的是有群众力量维持,然后就是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引领,在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时会充分的让群众认识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并受之熏陶,进而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借之活力,由此便会让群众对文化活动产生兴趣,进而促进群众的参与增强群众文化的发展力度,所以说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充足动力[4]。

3探索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路径

3.1积极继承传统文化特色。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极具民族特色的服装、餐食、歌舞、古诗等等多种多样,这些特征鲜明独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在时代不断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努力保持着稳定,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精彩文化艺术内容。因此,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要积极继承传统文化特色,只有将传统文化良好的继续发展下去,才能确保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更为全面、整体,从而保障群众文化的发展有着丰富的文化支撑和充足的动力指引。在积极继承传统文化特色之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一些不好的文化内容要勇于改变,比如封建迷信“三从四德”,这对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极为不利,所以要注意运用批判性的思维保持理性思考去传承文化,才能保障群众文化的发展积极健康向上[5]。

3.2发展群众文化时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融入其中。发展群众文化需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让发展过程充满活力精彩纷呈才更能让群众保持参与热情,从而保障群众文化的发展稳定性。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丰富性可以促进群众文化多方位选择发展道路,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融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非常重要,可以借助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民俗习惯激发群众的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群众在发展文化活动时充分参与,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播与继承,同时还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融合更多创新理念。

3.3把文化艺术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群众文化和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并且随着现代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出了消费民俗学、经济民俗学,让群众对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有了更多兴趣[6]。因此,在发展文化建设时结合以经济建设,让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创造机遇,也让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支撑,从而在发展群众文化与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时拥有更加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比如西部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那么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可以结合多民族的聚居特性与各民族之间文化碰撞之下的服装、餐饮等特点,并加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指引加持,开发景区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样让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充分制造机会,让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从而更有动力发展文化建设。

4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价值

4.1促进文化艺术的代代相传和软途径保护。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是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点部分。积极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是让整体传统文化得以发展的有效方式,过程中对于文化的应用要具有辨证的眼光,能够充分辨别精华与糟粕,才能在发展与传承文化之时保障内容的积极向上,让落后的、腐朽的、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统统剔除[7]。在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工中,是促进人民群众重新认识和了解各种优秀文化的途径,可以让人们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不忘始祖,促进传统艺术发挥余热,从而保障社会和有关组织部门做到对文化的软途径保护,进而让群众都有着自发性的文化传承意识。

4.2促进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人民群众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我们当前社会生活的共同目标,发展经是丰富物质生活的硬道理,那么发展文化就是丰富精神生活的硬道理。所以说,积极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可以围绕提升经济进行,从而让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稳定,让经济建设在人民群众和文化传承中也拥有极大的动力。地方群众文化特色就是一个地区建设最好的招牌,同时也是传承文化促进群众发展的良好条件,在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得到双向保障的基础上,发展群众文化会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从而也就促进群众与社会发展保持双向稳定,当群众的生活保障充分那么地区的经济发展自然而然的也就随之获得了提升,经济的增强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有效动力[8]。因此,在发展群众文化和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时,有关部门要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和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形式,以充分激起群众的参与兴趣而促进社会发展。

4.3促进文化艺术与经济体系保持良性循环发展。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良好的文化艺术思想传承是保障经济体系稳定的条件之一,而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是发展文化的重要保障条件。所以说,有效解决地方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才能确保地方发展在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从而在发展群众文化时保持思路清晰、进展顺利,以及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良性循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作品的保护要不拘一格,充分利用现代化文化艺术保护服务,不能将传统文化艺术视作现代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才更能让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经济体系建设受到政府支撑、群众拥戴,保障健康发展繁荣昌盛[9]。除此之外,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建设注意辨别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发展和保护措施,以避免出现社会问题和难以控制的矛盾。

5结语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7

关键词:陕西榆林;民俗文化;高职教育;保护与传承

民俗是人类活动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行为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累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魅力。保护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和意识形态关系紧密相连,文化有着根本性的育人功能,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民俗文化来嵌入,二者在根本上有着内在一致的成分意蕴,优秀民俗文化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力量之手。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领域,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何让民俗文化进校园,挖掘并利用好其潜在育人价值,让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在学生生命中扎根,在学生灵魂深处“安家”,这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

一、榆林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榆林地区地理环境特殊,万里长城和黄河在这里交汇,大漠草原和黄土高原在这里交接,中原文明和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卫将军列传》里就记录有“榆溪旧塞”这一胜景,是记叙描摹榆林最早的辞章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千年的边关文明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榆林民俗文化,有自身完整的体系,囊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及社会层面。这些特色鲜明的陕北民俗文化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古老智慧的结晶,早在 1985 年榆林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但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榆林市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1]。作为民族精神意蕴象征的优秀民俗文化,它的教育教化价值巨大,在新时代里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而学校作为社会影响力最广泛的组织机构,其承担民俗文化的传承责任比另外教育方式更具有优势。通过对榆林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的相关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当地民俗文化的掌握程度之低令人震惊。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林学院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渠道更多的停留在从长辈那里口耳相传、粗略了解。调查数据显示这类学生竟然占到总调查人数的 89.26%,而对民俗文化了解程度表示非常了解的学生仅有13.64%,其中也仅仅停留在陕北秧歌方面。在与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相比较之后得出的数据更是令人担忧,对民俗文化表示喜爱的学生仅占总数的35.81%。榆林因地理、历史原因,民俗文化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仅有秧歌一项参与的人数过半但也只有 54.68%,其他的民俗文化中只有剪纸很少数人略知皮毛,剩余的可以说一无所知。在调查中94.63%的同学认为在校大学生至少应该了解并学习本县区的民俗文化,85.4% 的大学生认为民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其博大精深应继续发扬。只有56.61%的同学认为民俗文化的未来是乐观的,22.73% 的同学认为民俗文化毫无未来可言,甚至可能会被逐渐遗忘。大多数学生认为当今传统文化的缺失,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文化保护。在调查中69.42%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学校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当问及“你知道我们榆林 12 个县区分别有哪些民俗文化”时,甚至只能回答出秧歌和剪纸两种,更有甚者竟然对此一无所知。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大多数同学对传统民俗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学习的途径,仅只是通过从生活中观察和网络学习略知一二。对此我们高职院校应该负起教育的责任,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更好地承担起我们对于榆林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任务,从而引领榆林民俗文化走上更大舞台。

(二)丰富德育资源

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从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出发的融素质教育和文化浸润为一体的育人体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民俗文化,让教育教学汇入生活、融入文化,使学生丰富学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榆 林 这 座 塞 上 文 化 古 城,被 称 为“九 边 重镇”。历朝历代英雄人物辈出。后作为西北革命策源地、陕北革命的摇篮、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战略重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天然素材。让学生了解榆林的“前世今生”,挖掘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融入教学和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真切受到触动和启发。同时,鼓励学生以李子洲等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革命先烈为了党的事业必胜,为了社会的光明前途,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精神的学习和传承,必将对高职院校广大青年学生产生巨大且深远的正面影响,这些,既是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德育落地的关键举措。学生通过对榆林红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爱国文化等的学习和践行,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必定会有所提升[2]。

(三)培养人文素养优

秀民俗文化以其特有的亲近性,影响和塑造着地域的发展特色和人们的精神理念。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时代风貌、发展特征、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意志品格、生活信念的精准提炼和综合反映,是市民的文化认同、行为导向和奋发进取的坐标,是城市的价值追求、发展保证和前进动力。榆林有着五千年的仰韶文化、四千年的龙山文化、三千年的边塞文化,厚重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培植了榆林人以“忠勇、坚毅、大气、精细”为主要内涵的榆林精神,忠勇出自崇高家国情怀的感召,坚毅来自艰苦生存环境的砥砺,大气升腾于独特的地域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精细。榆林精神是对榆林地域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等的总结和升华。它根植于榆林人民的内心,融入塞上儿女的血液,是人文素养的深厚积淀。榆林高职院校应利用榆林市优良的地域文化氛围,熏陶影响学生,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培育人文精神、家国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四)营造特色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应精心打造,需融合育人特质和凸显文化特色。可以选取专业文化、职教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创业文化等方面打造职教特质的校园文化。将榆林民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使建设文明校园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营造出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高职校园。培育高职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汲取传统民俗文化精粹,感悟民俗文化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认同,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

二、榆林民俗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有的文化积淀,榆林这片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无论是塞上遗韵、古街窄巷,还是风景地标、田间农具,它们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回忆。进入榆林,便进入岁月积淀的古城历史。榆林地区是农耕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交汇地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这里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民俗文化,成就了榆林市灿若星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 11 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9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1 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热火朝天的陕北秧歌,情感奔放的陕北民歌,气场强大的绥米唢呐,独具特色的道教音乐,活泼逗趣的靖边跑驴,亢奋激越的横山老腰鼓,特色鲜明的府谷二人台,荟萃南北的榆林小曲,轻声重话的清涧道情,惟妙惟肖的绥德石雕,饱含哲理的陕北民谚,鲜活生动的陕北剪纸等承载着悠悠华夏的灿烂文明,它们都是活着的宝藏。民俗文化成为榆林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勤劳智慧的榆林人撑起了塞上文化的瑰丽星空。榆林特色民俗文化,为榆林市高职教育提供了最便捷的渠道和最充裕的资源。但就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融入高职素质教育还存在专业人才不足、学习平台搭建有限,应用力度不强、实践性较弱等问题,没有激起师生参与的积极性。目前需要积极提炼升华内涵,打造实践平台,创新开展实地化、交互式的实践活动教学,探索出一条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民俗文化教学之路[4]。

三、榆林民俗文化走向高职教育的应用途径

(一)课程建设方面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汲取和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和利用文本、影像、网络等不同教学资源,结合本专业学科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当中。高职教育要求面向地方经济,只能依附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也就不能脱离当地民俗,这就为民俗类课程植入高职教育创造了条件。学校要坚持依托各个学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充分挖掘每个学科中深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1.与大学语文拓展教育融合在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实现民俗文化资源与高职语文学科融合。首先,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榆林地域特色,展开关于榆林民俗文化的教学活动;或从学生的专业情况出发,设置合理的民俗文化教学内容。如学前教育专业,可在教学中融入富含榆林民俗特色的儿歌童谣、民间传说、民谚俗语等内容,既丰富了学生民俗知识又能够今后学以致用。其次,利用榆林民俗文化教学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如榆林民俗中与学生生活实际较为贴近的信天游、榆林小曲、陕北道情,方言俚语、民间谚语等就能很好地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力求扭转高职学生写作中无话可写的局面。最后,推动榆林民俗文化与语文实践教学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使其潜移默化中接触掌握更多的民俗文化知识,从而为榆林民俗文化的传承和进步发展奠定基础。

2.与书法、美术拓展教育融合充分利用榆林民间艺术资源,传承非遗文化。引导书法、美术课程与榆林民俗文化相结合,如可引导学生欣赏临摹长城书法艺术一大宝库的榆林红石峡题刻,学习陕北民间匠作画艺、匠艺丹青和三边剪纸,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和本土艺术精神。让非遗薪火代代相传,带动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与音乐、舞蹈、体育教育融合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学生文化体验。探求陕北民歌、榆林小曲、清涧道情、说书、信天游、大秧歌、府谷二人台、横山老腰鼓等传统文化进校园,营造特色教学氛围,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继承发扬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爱国爱乡情感,铸魂育人。

4.与园艺、动画设计拓展教育融合探索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榆阳柳编技术融合户外造型、园艺、塑编等工艺,形成了一个个“柳编 + 景观”的创意产品,营造四季景色不断,铺就郁郁葱葱的园林情境。探索将民间传统工艺引进高职动漫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开发新颖独特、有恒久价值的民俗文化产品,让民俗风貌更具时代感、趣味性。

(二)素质教育方面

1.高职院校可以开展民俗节庆教育专题展示活动。学校可定期举办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节日庆典,加强学生对榆林民俗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认同感,对继承、弘扬、保护当地特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开设以学习各地方民俗的社团。学生社团历来是高校中最具活力的组织,社团活动也能在学生中产生重大影响。榆林地区现存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基本每个县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民俗,它们共同构成了榆林民俗的大格局,是榆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组织一个“xx 民俗小组”来学习研究榆林各县市民俗[5]。

3.学生可以举行各自家乡的民俗交流会。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榆林市拥有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在高职院校建立本土民俗文化教学实践体系,将本土民俗文化资源引入高职院校,既是对榆林民间艺术的补充和完善,又能促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还能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今后在榆林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四、结语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8

现阶段我们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在高度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的潮流中,艺术设计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现代艺术设计中表现浮夸、内容没有营养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个情况下,将民俗元素充分的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找回艺术设计的初衷,并通过与民俗元素的结合,给现代艺术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关键词:

艺术设计;民俗元素;应用

民俗艺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生活文化,包括了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俗习惯等文化,民俗文化能够影响人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对民俗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民俗文化不断地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民俗元素就是适合应用于艺术设计中能用图案、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的文化,现如今民俗元素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艺术设计当中,给现代艺术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艺术设计节奏快、忽略传统文化的现状。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艺术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文化,民俗则是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设计的角度去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笔者在下文分析了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并就其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一、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1.民俗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源泉

设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始人设计工具到现阶段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设计,而在设计过程中,民俗文化则是影响人们设计活动最深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实体物质上的绘画中,大多都是涉及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民俗服装、民间建筑等,而一些剪纸、年画等民俗画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已经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像南北方的建筑设计因为民俗文化的不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构建出了诸如北京四合院、南方吊脚楼、云南一颗星等设计形式多样的建筑,这些民族文化演变出来的艺术设计更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这种寄予人们精神愿望的艺术加工方法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十分相符。

2.民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民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像民俗文化中的民俗观念和民俗行为等,我们在艺术设计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就像在川菜馆中我们不能一股脑的将一些其他地区风格的设计融入其中,让人感觉驴唇不对马嘴,从而不被人接受。民俗观念和民俗行为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信仰、观念,增加对民俗文化的认知,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加容易被人接受的作品。就拿民俗信仰来讲,我国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崇拜观念、行为习惯以及相应的仪式制度等,其信仰对象有对祖先的、有对神的,由此产生了很多民俗活动,由此产生的门神、十二生肖等物化形象,都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是信仰的方式,通过营造情境产生心理暗示的方式也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灵感。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民俗元素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应用范围也涉及到了服装、建筑、工艺品等各个行业,笔者就其应用展开论述:

1.民俗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很注重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在高楼林立的建筑中融入民俗元素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建筑设计中,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各地的建筑特色和风格,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经过时代传播演化成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成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很多古代建筑中门口一般雕塑门神、石狮子;还有一些古代建筑的飞檐式外形、房梁上雕刻的龙凤、悬鱼、蝙蝠等;一些因为当地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而演化出来的竹楼、福建的土楼、甘肃河南等地黄土地区的横洞等,这些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元素,并通过这些民俗元素的融入,让整个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群众的需求。

2.在服装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中,我们以传统民族文化服装艺术为基础,将民俗文化延伸到现代服装艺术设计当中,是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服装艺术设计中,民俗文化很容易给艺术设计带来灵感,而服装的形式有很能体现出各个时代的民俗特点,像民国时期的中山装、八九十年代的牛仔裤、21世纪的西服等,这种服装设计都蕴含着这个时代的民俗文化,民俗服饰既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到现如今的服装设计中,我们往往会讲一些民俗吉祥物添加到服装之上,像龙、凤、福禄寿等文字,还有一些过年过节的服装,也非常受人们的欢迎,这些都是民俗文化应用于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很好例子。

3.工艺品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工艺品的设计在很多程度上收到民俗元素的影响,像陶塑、剪纸、木雕等,这些工艺品的设计总很多都是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基本,蕴含了当地的信仰、生活习惯,蕴含着对平安、幸福等美好的向往,在现代工艺品的艺术设计当中,民俗文化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让工艺品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加之现阶段我国不断地融入世界的舞台,一些蕴含中国当地民俗文化的工艺品越来越受欢迎,像山西的刺绣、陕西的剪纸等,都是供不应求,现如今一些旅游纪念品、民俗商品等大卖也体现出了将民俗元素融入现代工艺品艺术设计中的可行性,也反映了现代人们渴望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

总的来讲,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做出有效的结合,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传统的民族文化重视不断加深,民俗元素会更多的走入人们的生活。

作者:孟维康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赵若君.浅谈民俗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研究,2013,00:79-81.

[2]陶明珠.谈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34.

[3]王玮,凌继尧.中国民俗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5,02: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