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动总结范例

创新活动总结

创新活动总结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创业、尊重创业、促进发展”为主题,以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营造最优创业环境为目标,努力提高气象行政审批效率,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超常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坚强保障。

二、活动主体和服务对象

创业服务年活动主体为:全局干部职工。

创业服务对象为:优势产业、高科技等大项目、大企业的招商引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发展;企业“二次创业”和升级改造;全民创业。

三、工作步骤

活动分为学习动员、组织实施、总结考评三个阶段。

(一)学习动员(2020年1月28日-2月28日)

认真组织学习省、市、县“机关效能年”活动总结暨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学习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支持创业方面的政策文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结合本局实际,对创业服务年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制定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2020年3月1日一10月31日)

解决突出问题,做到标本兼冶、注重实效、着眼长效。要紧紧围绕省、市、县确定的重点工作,做好对接和信息沟通工作。活动中,要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活动载体,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总结考评(2020年11月1日-12月1日)

以六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制定量化、便于操作的科学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严格绩效考评。对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情况要进行认真总结,召开总结大会,交流经验。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创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要把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要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把创业服务年活动落到实处。

创新活动总结范文2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网络营销

一、引言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企业在线销售、在线采购的开展比例分别达45.3%和45.6%,互联网营销推广比例达38.7%,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快速融合,掌握网络营销技能的专业人员成为企业最紧缺的人才资源之一。网络营销是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同时也是市场营销、广告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选修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综合性。但目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要,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是该课程教学的关键。

二、网络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营销的内容在不断变化中。当今社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方式多种多样,从早期的网站建设、许可E-mail营销、博客营销等传统营销手段,到现在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病毒营销、短视频营销等,新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网络营销教材内容很难紧跟环境的变化,存在知识点陈旧、网络营销理论发展滞后、案例内容简单等问题,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国内高校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大多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授课,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多为教师说学生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提高,教学效果差。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没有从时展和企业现实需要的角度认识到网络营销教学的重要性,缺少进行网络营销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

网络营销与纯理论课程不同,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原理和知识点。因此,在学习网络营销理论的同时,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活动。但在很多高校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中,理论教学所占比例较大,对于实践部分的重视程度不足,与实际网络营销岗位的能力需求联系较少,难以满足现阶段的社会、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四)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网络营销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多种网络营销工具的学习和应用,在课堂上很难对每一种营销工具都进行深入的讲解。而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可能只需要灵活掌握其中一种或某几种网络营销工具的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学习部分,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进行指导,发掘他们擅长的部分并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提升。

三、教学方法介绍

小组合作学习指2个或2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为达到小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调动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网络营销课程中,不同的小组选择各自感兴趣的网络营销方法,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深入学习的需要,使得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任务型教学法即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任务设置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每一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任务型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结合,即围绕一个教学主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练习、操作等,从而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学生的多重能力。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运用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根据学生个体需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四、课程前的准备

(一)合理分组、优势互补

根据课程总体任务,教师可设置多个教学主题。首先,根据班级学生总数确定小组数量,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对网络营销方法的兴趣进行初步分组,然后,将兴趣相同的一组再根据平时表现、前置知识基础、交往技能等进行二次分组,保证组与组之间整体实力相近。最终每组成员以4-6人为宜。举例说明,有8位学生对病毒营销这一教学主题比较感兴趣,他们将被分为病毒营销A组(4人)和病毒营销B组(4人),A组和B组将进行成果展示和组间比赛。

(二)设计教学主题

任务型教学的主题设计要紧跟网络营销最新发展,设置目的明确,难度适中的任务。尤其要注意与实际岗位需要相结合,模拟实际岗位的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任务成果的展示方式也要多样化,如方案策划、PPT展示、小组辩论等。

(三)明确任务

学生按照分组集中围坐,进行面对面讨论。每组自由推选一位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小组的全面工作,如分配成员任务、组织讨论、协调进度、反馈情况等。教师要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都明确、有效,尽量使所有学生都“忙起来”,防止有个别同学浑水摸鱼“搭便车”,认为不参与组内活动便可以得到成绩。

(四)监督和激励

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有时会出现课前准备不足、讨论活动等敷衍的情况,所以要在讨论中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激励,通过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只有竞争获胜的小组才能得到分数。教师虽然不能全程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中,但要做整体活动的组织者和掌控者,对小组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指挥和控制。

(五)科学评价

对于评价标准尽量细致、明确,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控制。最终评分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交叉评价两个部分。教师评分占总评分的50%,要给出具体标准进行量化考评,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小组活动目的和成果中存在的问题。小组交叉评价占总评分50%,评价内容包括语言表达、方法运用、小组分工等方面进行评分。最终评分为小组团队得分。完成一个教学主题之后,要进行活动总结,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五、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

(一)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

网络营销课程教师进行任务型教学时可选用以项目为教学单位的教材,这类教材中每个项目按实践技能要求分解为几个小任务,适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根据JaneWillis提出的理论框架,任务教学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前任务、任务环、后任务。前任务中,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知识,介绍任务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后任务中,即任务完成后,进行小组分析、互评和教师提问、点评,完成科学评价和活动总结。

(二)课堂实例

以网络广告项目中的网络广告策划任务为例。第一步,前任务。教师将网络广告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等基础知识使用LBL教学法讲解,也可设计预习。通过学生兴趣反馈将学生分为视频广告A组、视频广告B组。在实训中,模拟广告公司的形式小组任务,公司需要围绕耐克新款运动鞋这一产品做新季度的网络广告策划,预算10万元。具体任务包括分析目标群体、设计广告创意、选择媒体、计算广告费用等。第二步,任务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教师主要充当观察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第三步,后任务,即巩固、拓展和总结评价阶段。广告策划以PPT形式进行汇报,作评委的学生和教师针对汇报中的疑惑或优缺点做记录,在A、B两个小组都汇报完毕后集中进行反馈,这对所有学生都能起到强化学习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可以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度,课堂气氛活跃,每一位同学都完全参与到课堂中,共同为网络广告的设计献计献策。通过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学生也认识到了本小组方案的优缺点,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总之,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桓森,姜丽媛.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在《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13):21.

[2]张贵祥.双创背景下的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思考[J].电子商务,2017(6):80-81.

[3]杨珩.“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改革探索[J].商业经济,2017(6):64-66.

[4]倪名扬.围绕企业岗位需求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商论,2017(2):39-41.

创新活动总结范文3

一、活动课题,来自学生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其涉及面广,没有固定教材,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细致策划,精心选题。“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师生携手走进生活,共同挖掘活动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题。班里有的学生家处城郊,家中还有一两块自留耕种的农田;而有的学生在城市,养尊处优,甚至五谷不分。在与学生交流时,同学们都表示出对农田的兴趣与好奇。这样“走进田野”课题便诞生了。社会是个大课堂,有着挖掘不尽的课堂资源。适时追踪,随时了解社会动态才是现代学生应具备的素养。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密切关注社会,才能变得立体、五彩缤纷,才能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当今社会中,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严重。一些青少年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人;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鉴于此,我以所在城市创建文明城为契机,在班级里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做好扬城小公民”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用稚嫩的双手制作画报,写标语,宣传文明。他们精心策划、开展了“文明礼仪小老师”“文明礼仪小画家”“文明礼仪小作家”等活动。这样的系列活动对孩子们文明礼仪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彰显手脑并用,突现学生创新智慧,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

(一)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精心部署活动的权利不能让老师独享,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也应是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四大板块之一,是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性的良好载体,此课程绝不能以学生制作出手工作品、掌握该劳动技能为终极目标。“飞鸽”是苏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手工制作材料。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与人类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飞鸽”这一课上得丰富多彩,并让同学们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同学们经过讨论研究将活动设计为如下几个步骤:①观看一部电影《战鸽总动员》,体会人类鸽子的深厚情感;②了解和平鸽的由来;③去市民广场与鸽子交流情感;④将情感融入到创造性制作手工作品中;⑤同学们收集人与鸽子的深厚情感的文章,面向全班交流。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这不仅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还增强了学习能力。

(二)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这样,在查找资料时,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材料整合;在自主实践中,他们会生成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在活动总结时,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在之前“走进田野”的活动中,同学们在农民的指点下播种、浇水……事后,同学们都满载收获。离开时,突然一位同学问我:“老师,我们把‘田野’搬到实验室去吧。”“怎么搬?”“现在不是有无土栽培吗?”“对对……”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开了。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思维得到了激发,创新性的活动在他们头脑中生成。就这样,孩子们自主研发的“无土栽培”“室内实验田”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生机盎然。可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说要“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以一个活动的完成作为终极目标,而应突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综合能力的收获。活动中要充分开展自主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并将活动拓展延伸,通过各种方式向全校宣传并获得评价;通过走进社区以获得社区民众的评价;通过电视新闻媒体传播获得社会关注和评价。只有开展多元的评价,才能将将学生全面、持续性发展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四、结语

创新活动总结范文4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以危险化学品安全为重点,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城管干部职工安全素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推动安全文化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全力促进城市管理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2019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各项工作,成立局“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本部门此项活动的指导组织实施。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综合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局“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局属各单位要压实工作责任,层层建立活动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活动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保障经费投入,分解细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三、主要内容

(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6月1日至6月30日)

1.开展“安全发展”主题宣讲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讲堂”活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主讲,深入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二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公开课”活动。各单位要组织全体职工讲一堂“安全生产公开课”,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知识技能,深入一线班组面对面交流安全生产心得体会。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和安全诊断,精准指导管控风险、排除隐患,不断提高安全水平。三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宣传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市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和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推动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引导本单位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四是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各单位再开展一次全员宣教培训,做到不漏一名员工,不漏一个岗位。要针对岗位实际组织培训,注重培训效果,着力增强职工群众安全风险意识,掌握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开展“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6月16日是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各单位要按照县安委会统一部署,参加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活动,大力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工作人员向广大群众发放并讲解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知识等相关的宣传材料,介绍了日常用气、用电、用火、生产和出行等安全常识及自救互救办法,并发放各类宣传材料,面向广大群众和社会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咨询服务。

3.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各单位要组织人员开展行业领域内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和安全科普为重点的警示教育活动,集中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公益广告,进行反思大讨论。要针对我局人员多、车辆多、一线工作任务多的特点,围绕“两违”管控、扬尘治理、清扫保洁、市场安全等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重点时间节点、关键薄弱环节,及时安全提示,进行安全拆违、安全执法、安全清扫、安全防范市场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有效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各单位要以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日志、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和重大事故举一反三制度为重点,剖析典型事故和灾害案例,“安全生产月”期间要开展不少于一次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专题培训,集中组织相关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展,做到举一反三,严防事故。6月上旬前,各单位向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推送近期排查的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安全生产典型违法案件。

4.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原则,广泛深入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完善优化预案,加大装备物资投入,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方面的培训等活动,提高城管干部职工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5.开展大学调研大落实活动。各单位在“安全生产月”期间要以专题学习会、研讨会、撰写心得体会文章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牢牢把握精神要义,进一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结合“安全生产月”现场宣传活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等,做好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的宣贯工作。

6.开展安全生产“七进”宣传教育活动。各单位要围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继续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一是进企业。各单位要深入开展具有行业领域特色的群众性安全生产共建共享活动,特别是环卫所要进入侨银、美中、一环等公司,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二是进学校。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联合学校开展各种安全生产活动,做到安全宣传教育从早抓起、从小抓起。三是进机关。各单位要把安全生产各项内容纳入到机关业务工作中,提升机关党员干部安全生产理论和业务水平,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四是进社区。各单位要利用社区帮扶开展安全生产宣传,确保社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有活动、有人员、有资料、有氛围,促进广大社区居民将“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主题转化为强烈的自觉意识。五是进农村。各单位要通过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的契机,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六是进家庭。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为载体,开展家庭应急安全自救技能。七是进公共场所。各单位要利用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预防和减少公共安全事故和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二)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6月1日至12月31日)

1.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各单位要围绕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巡查,省、市、县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市、县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行业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邀请媒体参与,做好整改落实情况宣传和隐患曝光。

2.开展专题行活动。结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法制宣传日和消防日等活动,各单位要开展落实《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防震减灾法》、《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学习宣传,推动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到实处。采取专题讲座、专家授课、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大培训学习力度,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3.开展“网上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产万里行”活动。在全局开展“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活动,各单位要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利用手机等抓拍和查找城市管理领域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强力开展排查隐患,对重大隐患整改情况要跟踪处理。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纳入全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要层层建立活动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成立活动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保障经费投入,分解细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二)做好统筹,强化工作督导。各单位要及时上报活动动态,推动工作落实。要层层开展检查督导,将“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

创新活动总结范文5

一、结合学生认知,引入合理问题

新课程改革未实施以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总是以繁杂为主,特别是题量之惊人,总是让学生无法喘息。因此,作为新环境下的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了解新课改提出的生本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在课堂上引入符合三维教学目标的问题,从而充分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获得良性发展,使学生以自信的态度对待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完成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任务。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这一节时,首先,我拿出一枚硬币,随意抛向空中,用手盖住,对学生提问道:“硬币落定以后,我们都知道只有两种结果出现,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大家尝试着猜一猜它是正面还是反面?能保证每次都猜中吗?”接着组织学生做了这次试验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数据收集的过程。然后,我根据试验活动的成果,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数说话。根据频率、频数与试验总次数对学生提问,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希望学生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最后,我做了课堂活动总结,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这样,通过结合学生认知,引入合理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核心素养,顺利完成了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任务。

二、基于学生兴趣,创设直观画面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让学生有更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十分重要,而在教育资源丰富的时代下,多媒体技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名信息化时代下的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本着生本理念,基于学生兴趣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在直观画面中展开对学生的知识引导,突破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瓶颈,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实现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目标。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展开与折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考虑到学生对形象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我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些立体图形展开后和折叠起的动态画面,集中了学生的学习精神,对学生说道:“这节课咱们就来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然后,我继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也能展开为平面图形。之后,我引领学生经历了实践操作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觉。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我引导学生总结了学习重点,安排学生交流了学习体验。这样,通过基于学生兴趣,创设直观情境,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弱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使学生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自信,顺利实现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依据学生特点,开展合作学习

自从生本理念于新课改中被提出,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也被教师频繁应用于课堂上。但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落实是否有效,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情况、学习状况等,进而从互助原则出发,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如此必然能顺利践行生本理念,有利于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热情被充分点燃,取得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欣赏了生活中轴对称图案,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引领其回忆了本章的重点学习内容。然后,我基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其划分成了能起到互助作用的科学小组,对学生提出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希望学生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的设计。之后,我让学生自由发挥,合作制作轴对称的物品,从而加入学生的合作交流中,以恰当的点拨使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以及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了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合作参与数学课堂的体验。这样,通过依据学生特点,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中掌握了关于画图的技能,培养了学生设计轴对称图形的实践能力,在生本理念下有效开展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四、助力学生实践,落实生活情境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学科价值在新课改的时代下越来越被教师所认可。对初中阶段学生而言,他们也渴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学习中提升。基于此,数学教师要从生本理念的角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生活情境,期望学生在体验到数学学科现实价值后产生充足的学习动力,从而以恰当的点拨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以数学知识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践行素质教育,实现生本理念的充分落实,达到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字母表示数”这一节时,首先,我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对学生说:“在咱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一些字母,如P、WC、KFC等,你们知道代表什么意思吗?”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生活认知。然后,我让学生尝试说出生活中应用字母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字母在生活中具有简洁明了的作用。接着,我从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出发,依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字母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之后,我以随堂检测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灵活运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表现做了恰当的反馈,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造地思考。最后,我做了课堂活动总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收获。这样,通过以助力学生实践为教学目标,落实生活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切实达到了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

五、点燃学生热情,加强师生互动

由于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所以点燃学生的热情是体现生本理念的重要任务。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师生平等的观点已经得到了社会群众的高度认可。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更应深知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三角形”这一节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呈现了斜拉桥的图片,对学生说道:“在这些斜拉桥的图片中,你们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三角形。”于是以“三角形”为话题和学生展开了互动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然后,我和学生共同操作实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我和学生共同交流了这堂课的心得体会。这样,为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师生互动,在融洽的氛围下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顺利开展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总而言之,生本理念已成为目前广大教师主要的教学指导思想。而身为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要接触新鲜事物,基于“活到老,学到老”的心,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依据生本理念创新出更多优质的教学策略,如引入合理问题、创设直观画面、开展合作学习、落实合作情境、加强师生互动等,最大限度使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能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于数学课堂中。

参考文献:

[1]陆风勇.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90-91.

[2]赵俊堂.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7):107-108.

[3]陈小珑.初中数学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指导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67-68.

创新活动总结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和、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通过集中开展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落实安全责任,传播法律法规,普及知识常识,弘扬安全文化,消除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努力压降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为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活动主题

打造本质安全,共享平安交通。

三、活动安排

(一)广泛发动,营造氛围。各单位要深入基层,在公园、商场、广场、车站进站口、候车室、公交站场等公共场所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在车站、码头、工地、企业、公路收费站等场所和单位,悬挂“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横幅,设置公共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画廊;在城市公交、出租车、各类客运车辆上张贴宣传标语等;利用城市公交车辆车载电视播放安全视频短片;向全社会公布安全生产举报电话,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氛围。

(二)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公路、运管、海事三家单位要制作宣传展板、印制宣传材料,参加县安委会组织的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具体事项另行通知)。咨询日当天,各单位要创新理念、开拓阵地、丰富载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应用软件等新媒体,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宣传,积极发挥思想引领,强化正面导向、传播正能量。

(三)组织事故警示教育活动。安全生产事故是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事故警示教育是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最直观、最生动、最易使受训者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结合生产经营单位身边发生的事故实例,通过组织观看和讲解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片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引导企业员工结合自身经历谈体会、说感受、讲安全,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四)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各单位要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危化品运输、道路客运、汛期和夏季消防安全等为重点,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优化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准备,提高实战能力。演练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应亲自参与,现场指挥,并将演练与加强从业人员的应急救援培训相结合,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五)开展大家来“找茬”活动。活动由企业员工用手机对交通运输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拍摄,请所有员工来“找茬”。通过“找茬”活动,“找”出身边的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并积极来消除这些“坏习惯”,增强员工遵守安全法律、法规及操作规程的自觉性。活动请根据方案活动要求第五项要求筛选出优秀视频上报。

(六)开展各具特色的行业性活动。各单位要会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继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青安岗在行动”、“安全合格班组”、“道路交通安全年”等为主题的具有行业领域特色的传统活动。

(七)广泛开展安全主题征文活动。根据市、县安委会活动组织,在系统内广泛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选出优秀文章积极推荐。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要成立“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和必要的经费,精心策划,确保“安全生产月”活动与全年的各项工作统筹协调推进。

(二)围绕主题,注重实效。各单位要紧紧围绕“打造本质安全,共享平安交通”活动主题,结合自身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认真开展好各项活动,大力营造依法守法、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努力扩大“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影响。

(三)突出重点,强化末梢。各单位要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重点对高危行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行业企业加强动员,引导企业主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创新活动总结范文7

摘要:

信息化变革构架了一个教育资源互通的开放平台,转变了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丰富了小学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一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基石之坚才能坚之如固”。本文阐释了小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现阶段小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和归因以及探索信息化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渗透的路径选择的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

德育渗透;小学;信息变革;方法

“人并非生而知之者”,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是每个人迈入知识大门的启蒙阶段,也是跨入系统学习的第一步,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学时期的全面教育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小学阶段的德育渗透如高楼大厦中的基石,只有基石稳固,高楼大厦才能屹立不倒,人才能全面成长,“树百年大计之建筑”小学的德育渗透正是如此。

一、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渗透教育的必要性

1.信息化变革为小学德育渗透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现阶段,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走进小学课堂,成为信息时代的教学新亮点。通过多媒体、互联网互动等方式丰富了教学资源,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效课堂设计,既加强了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能力,同样地,小学的德育教育在信息化背景下有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和渗透方法,教师通过信息化方式创设多样的德育教育计划和内容,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领悟。

2.德育教育有效支撑了小学课堂标准化发展

小学课堂标准化发展要求在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要让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智育发展进行完美的融合,进而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小学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会涉及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耳濡目染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进而落实全面素质教育,使得小学课堂逐步进入标准化进程。

3.德育教育切实满足了未成年人生活化需求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情感,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向上的性格塑造,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提供了生活化的需求,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寓于相关的学科之中,根据现代化社会生活要求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实际,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发展。

二、现阶段小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归因

1.德育渗透主体———教师自身的问题、归因

教师自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德育渗透意识的淡薄,这是因为:现阶段,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任务上,大部分忽略了教学活动以外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另外是德育渗透的方法不得当,这是因为:大部分教师将讲授的知识和德育渗透分割开来,存在生硬结合的普遍现象,又或者在教学课堂结束时直接以简短的德育教育套话来收尾,找不到最佳的契合点,不能做到德育的有效渗透。

2.德育渗透载体———课程设置的问题、归因

课程设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德育意义得不到发挥,虽然在新课改后,课程内容大幅度增加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但一定程度上选取的并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内容与学生的道德生活相脱节,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渗透也不容易。这是因为:德育资源没有充分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并没有真正领会课程的德育渗透理念,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足够的重视。

3.德育渗透途径———课堂教学的问题、归因

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模式都缺乏德育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考虑课程目标的需要,而不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形式单一,教师缺少对学生真正的投入和德育教育思考的体验。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将德育渗透的合适契机融入其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有待提高,学生没有在课堂中获得态度情感的体验。

三、信息化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渗透的路径选择

1.运用信息化合理强化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

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势在必行,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教材和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容,结合信息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实践课程内容实质。

2.运用信息化美化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充分在团体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如“文娱活动、知识竞赛以及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熏陶,应用信息化的宣传手段为德育造声势扩影响,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运用信息化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教师是“灵魂工程师”的意识,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更要掌握科学的德育理论和方法,正如定义的好老师标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去做好德育工作。

作者:王玉霞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楼街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贺智邦.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德育[J].青海教育,2005(Z3).

[2]彭玉梅.提高学科德育实效性的理性思索[J].天津教育,2005(08).

[3]杨玉松.重视学科渗透实现无痕德育[J].北京教育(普教),2010(08).

[4]周晓静.课程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4.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第二篇:小学德育功能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学校德育大多是依赖知识的传授,注重课堂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体验性的教育。因而学校的德育实效性不高,也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的自主形成。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一现状,能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自主性,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促进学生将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并外显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国家学科课程一样都具有德育教育功能,但综合实践活动有其特征属性:生活性、实践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因此,本文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殊的德育功能做探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德育功能”指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内容的生活性。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围绕“学生与自然、与他人及社会、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选择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并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愉悦地、负责任地、富有创意地参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断进行德育体验,不断形成道德认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活性的德育功能。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政治理论课程空洞的说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功能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性德育功能,主要集中体现在它的主题活动的全过程:选题—设计活动方案—活动实施—活动总结。如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东小学开发了“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校本课程,其内涵是“善言”“善学”“善研”和“善行”四个方面,围绕这四个主题模块,设计了“我是BRT专线小导游”“寻访棠东小学代言人”等八个活动主题。这八大主题的设定,是为了学生从教材、从教师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比如“寻访棠东小学代言人”这个活动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制作活动方案,体验优秀学子一天的生活,同时将其记录下来,从优秀学生身上探究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从而学会学习,使得学生在亲身经历的道德实践中完善自我,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学习的良好品质。整个活动选题充分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课程,回归生活,使得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更直观、更生动地体会到优秀学生的美好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意识。此外,棠东小学的“达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也深切地反映了其生活性的功能。在“达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每一个主题活动都分为“活动选题”“方案设计”“活动实施”和“活动总结”这四个单元,而“活动实施”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切实地反映了其生活性功能。活动实施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查阅、考察、访谈、生活体验、问卷调查等,这些丰富多样的研究方法从多方面反映了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如在“我是BRT专线小导游”这个活动主题中,教师指导六个小组带着任务开展活动,拿起相机,让美丽的画面定格;探究BRT专线沿途的人文景观,考察当地景观的人文特色,寻访名人的踪迹。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在活动中不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和交往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和交往性德育功能”是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方式具有活动性和交往性功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主要是以活动和交往展开的,学生通过不断的“调查”“实验”“考察”“探究”等活动和交往,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操。这些有悖于传统学科教学主要以课堂上的教师传授知识、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德育理论或感悟道德认识的方式。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和交往性德育功能是其他传统学科不可能实施的方式。棠东小学“达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活动中改造、重组、升华已有的道德经验。“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功能体现在它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手脑并用,敢于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在“活动选题”“方案设计”“活动实施”和“活动总结”这四个单元中,学生需要用到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与处理、访问、考察,写邀请函,进行社区服务、社区宣传、公益劳动,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汇报与表演等。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每个学生的价值都被肯定,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我。“达善综合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其活动性的功能,同时又发挥了它的交往性功能。达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开展多维度交往活动的机会,打破了传统课程的空间限制。在“社区家用汽车消费现状研究”这个活动主题中,学生对棠东社区的居民、4S店销售工作人员以及维修技术工作人员等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与社会人士的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多维度思考问题,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价值准则,还能有效地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德育功能”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方法具有体验性功能。由于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在体验的过程中也不断接受或主动进行自主德育体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体验性德育功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性、交往性德育功能不同,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性功能主要在于方法上,前者主要是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德育功能更具体、明确。例如“棠东社区外来工生活状况的研究”是“达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的一个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到广州外来工博物馆参观,可以进行深刻的外来工生活、学习、工作方面的体验,通过考察外来工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成就,能让学生领会和学习外来务工人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热爱家乡、艰苦朴素等良好品质和精神;学生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访谈、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研究,直观地了解外来工的生活、学习、娱乐和工作等情况,能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外来工、热爱家乡之情;学生通过“做一名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外来工进行上门清洁、慰问演出,为外来工子女辅导功课、捐赠图书等志愿服务,能帮助学生形成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德育功能”指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过程和效果具有发展性功能。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特性,随着活动的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过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同样,在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过程中,也促使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不断提高、发展,德育目标和德育效果也不断改变和发展。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发展性的德育功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特性一样,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德育目标、德育体验,形成的德育认识和德育效果都是不可预设的,会不断生成和发展。例如,棠东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展“寻访棠东小学代言人”主题活动。学生确定全班的研究主题后,再让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并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问题,形成几个子课题。超出教师的预计,学生形成了教师没有想到的一个子课题:“棠东小学代言人人际关系的研究”。这样教师就要对本学期的德育目标进行重新制定,增加了“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人际关系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继而要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德育目标。在学生对棠东小学代言人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某位代言人成功的秘诀,体现了做事要持之以恒,有顽强的毅力。这一活动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德育认识:成功除了靠能力,还要靠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棠东小学代言人探究”活动实施中,学生通过不断搜集资料,不断进行研究,得出要研究的观点,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德育体验和德育认识不断生成和发展,也就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德育功能。

作者:潘国洪 张丹丽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东小学

第三篇:小学德育与课程融合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的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的教育,除了先天因素,浅白的语言讲即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有趣的课程的刺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的洗礼和熏陶。一所有品质的学校能走多远,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德育。学生德行的优劣直接影响课程架构与运行。只有课程与德育的深度融合,找到二者的归一点和契合点,才能有效推进学校整体发展。那么德育与课程如何完美对接、深度融合呢?笔者一点粗浅认识仅供茶余饭后聊聊而已。

一、德育是学校一切课程的核心要素。

新课改之前我们的目标是完成国家课程的“双基”指标,即对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可以说,课改前的课程比较教条、呆板,课程内容也很陈旧,偏繁、偏难,课程的指向性单一,缺少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学生思想品行的教育更是荡然无存。课改之后,我们的课程追求“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三个维度螺旋上升,形成合力,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近几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教育重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纵观世界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德育的教育。比如:在日本,教育者从小就教育孩子节约的观念、环保观念。日本的街道没有清洁工人,大街上却见不到一张纸片,一处垃圾。日本民众最注重垃圾分类。在日本学校冬天为了培养孩子们坚强的毅力,孩子们经常赤脚在雪地里跑步。在美国的课堂,孩子们下午两点就放学自主活动,学校有很多德育活动,比如课程俱乐部,实验研究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课。在德国,小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各种各样的益智游戏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没有这些德育活动的铺设和长久涉猎,也不会培养出全面的创新型人才。一个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离不开德育活动的参与。德育将打造一个高品位的人才。品行和素养的修炼长期潜伏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不是立竿见影。就像农民种地,是要有一定的程序和过程的,翻地、撒种、施肥、浇水、除草、间苗……更需要农民辛苦的时间播种,小苗才能长大、发芽、开花、结果。一年四季,春耕秋收,这个过程有艰辛,有快乐。一个人的素养也是在良好的环境中,经过培训,教育,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美好的人格情怀,才能百炼成钢。

二、德育是学校品质提升的先决条件。

所谓学校品质,狭义范畴的界定指学校的特色,学校的特色亦是特色学校。一所高颜值的学校是有品味的,有内涵的。而这种品质和内涵包罗万象,比如学校的特色课程、学校的管理和机制的设置,学校的制度文化等等。而所有这些学校元素的执行者却是孩子们,让孩子们站在学校正中央,是孩子们的品行和素养提升了学校品质,这是毋庸置疑的。学校的德育活动正是塑造高品位的学生。每一次活动无不是对孩子们品德和习惯的培养和教育。比如,一次小小的环保时装秀大赛,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团结、合作,更有了自信。一次菜市场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劳作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更明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还从中学会了如何使用钱币。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多方面受益啊!北京玉泉小学的十大好玩课程,劲爆依旧,令全国小朋友喜欢。丰收采摘节、六一学生节、科技发明节、种子栽种节、泼水节等,这些德育活动的设定彰显了学校的个性发展,更培养和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合作能力、爱心、自信、奉献、感恩……学生有品位,学校才会有品质!

三、课堂处处皆德育,学校处处皆课程。

德育与课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我们的课堂总是充满灵动和灵性,应试教育的固步自封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标新立异的素质教育、创新人才、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将浮出水面。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生本课程特色化,已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新的标志,更是学校品质提升的里程碑。花样翻新的课堂教学无不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地震中的父与子》父子情深意浓,生命唤醒生命,那伟大的父爱让我们动容。《草原》的一碧千里,牛羊成群,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不正是民族大团结的真实写照吗?科学课中的小实验,品德课中的心灵小故事,心理课中的小游戏……每一节课中的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最好的诠释和解读!校园中的提示语,铃声的设定,社团课程的自由选课,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课程,都是成就核心人才教育的最佳选择。德育与课程这对辩证统一体,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犹如天籁和弦,交相呼应,融入孩子们的心中,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四、德育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中,活动的背后时时隐藏课程。

创新活动总结范文8

(一)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育领域是最需要个性、最需要情感、最需要精神、最需要多元的领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尤其是紧贴市场的专业课程市场营销,更应以人才需求为目标,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为主线,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大力推进体验式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优化课程结构,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二)通过一些标准将体验式教学分成不同的体验形式。体验要先设定一个“主题”,体验式营销是从一个主题出发并且所有服务都围绕这一主题,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也会包括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时也可因身体的一些活动。对于体验式教学也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体验的内容印象深刻,做到活学活用。

二、体验教学体系的构成

(一)什么是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学生思维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二)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情感陶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学应该是一个以“经历”为主,经历中求“体验”,“体验”中再学习的过程;而传统营销教育模式主要以校内培养为主,全部或部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完全在教室完成。毕业后才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

(三)体验式教学体系

1、目标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起引导驱动作用。目标体系是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制定的本专业总体及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的集合体。现在社会变化以及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期望,也要求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需定期修订,就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主干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面向等进行广泛调研、反复论证,以理性的目光审视实践教学。

2、内容体系:在整个体系中起受动作用。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在目标体系引导驱动作用下,一方面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管理体系: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管理体系是指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制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总和。

4、保障体系:由师资队伍、技术设备设施和学习环境等条件要求组成,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运行中各组成要素既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又要协调配合,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管理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

三、在体验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体验教学中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一般来说,案例与实践相结合。这里简单的提供一种模拟销售的体验教学活动框架设计:

(一)展开实践教学的思想动员。(活动主旨)首先,让学生感受到:今天市场充斥的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小,假如你是销售者,一定要让消费者感受到你的产品和别的产品不一样的地方,并通过体验参与,让顾客尽快接受产品的好处;其次,通过模拟消费者的参与,更进一步了解销售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让顾客把需求和购买欲尽快与产品产生连接;再次,通过和教师设定的互动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消费者和销售者的各种心理活动有什么不同,以期将来到社会上,应用所学知识,为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出合理判断和解决方式。

(二)制订方案,为体验教学创造条件。(活动安排)安排教师模拟消费者,学生模拟销售者。学生可以以任何方式和任何物品向老师进行销售。按交易成功计算。时间从学期初开始到学期末结束,共三个月的时间。学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三)采用开放式体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运作)

(四)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管理、运行、评价机制。(活动总结)学生的模拟与教师的总结缺一不可,而教师的总结更能起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与提升感触的作用,比如学生一共用了多少种营销方式进行营销?而最成功的案例是哪一个,为什么?通过实际体验过程,教会学生市场千变万化,把课本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实际操作中才是硬道理的观点。

四、体验式教学结论

体验式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影响深远;同样,体验式教学时代的到来,也对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一要求。

(一)固化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检验所学理论,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发现新问题,诱发深层次思考,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的能动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感性认识,既动手又动脑。

(二)培养技能。从所学专业任职岗位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实操能力。技能培养是实践教学的重心和核心,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