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范例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范文1

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我国淡水资源稀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污染更加严重,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仍然是影响居住环境重要因素之一。海绵城市是针对严重内涝和干旱地区缺水的情况制定的解决方法。

1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设海绵城市,它能够蓄水、渗水、净水,也能放水来满足旱时所需。“海绵城市”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能对雨洪进行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修复和低影响开发。“保护”是通过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修复”是指对开发过程中,例如“滞、渗、蓄、净、用、排”等,来控制和利用雨水,强调原位保护和减排,是当前解决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的有效模式。

2当前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

2.1设计因素原因。传统的城市配套建设,如雨水管、污水管、雨污合流管等的建设,大多数情况下只考虑对雨水或者污水的排放,雨水管的设计以百年一遇的洪水为基础进行雨水管和雨污合流管的建设。这样的规划设计和粗放式开发导致地表径流流量大幅增加,而且近几年雨水随气候的变化大,雨水管道的设计本身存在偏差,大多数情况下雨水管的设计比雨水天时的流量大,雨水管道的集水口在使用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而堵塞的情况较多。而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考虑了开发建设对自然、对周边生态环境、水循环等的影响,有利于保护原有的水生态,建设完成后对原地表径流量可以保值不变[1]。

2.2传统排水系统的局限性。传统的排水系统和自然水文循环系统不同。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管道内流体的流速远大于在自然状况下流体的流速,但下游管道会有因沉积物堵塞,而导致雨水不能满流流出,导致内涝的情况出现,同时也导致了收纳水体的污染。一旦排水管网的实际工况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直接会导致整个排水系统的故障。据不完全统计近八成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有沉积物,约一半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沉积物的厚度占管道直径的10%~50%,个别管道内沉积物厚度甚至占到管道直径的65%以上,直接影响了城市排水系统功能的发挥。

2.3传统排水系统改造问题。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包括城市配套管网设计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老城区的管网满足不了城市建设中的实际需求。但如果对旧的管网进行改造,要面临建筑密度大、居民多、费用高等困难,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4雨水利用不足。我国对于城市雨水、污水、雨污水管道的设计理念,仍以快排为主,对于城市的防洪,主要以主干流河道容纳能力,加宽河道和主干流上采取大坝截流等形式进行抗洪。这样表现出的抗涝能力有限。出现这种原因的主要原因是,设计理念欠缺以及人们对雨水再利用的意识淡薄,政府对雨水利用的普及欠缺,对房地产开发中没有强制性的标准导致的。同时因雨水利用会增加雨水集水池等构筑物,会导致造价的增加,房产开发过程中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在房产开发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应有强制性措施和标准出台;另一方面应对采取雨水循环利用的建设项目给予一定的税率优惠。而在实际城市建设过程中:①规划方面,政府会忽视天然绿地湿地的天然调蓄能力,部分区域为了城市的拓展,采取填埋的方式破坏原生态绿地;②开发方面,大部分小区绿地建设往往是满足规划条件要求的绿化率,为完成绿化指标进行绿化用地的建设,而且绿化用地的设计往往高于周围道路的高程,当雨季来临绿地水流往往会流向排水口流出,既满足不了其天然的储蓄功能又导致水土流失。同时在城市公园、广场中有不少的造景水体如:喷泉等,但由于缺乏雨水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没有把这些具备调蓄功能的设施充分利用得当。目前我国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雨洪管理的关系在逐步得到重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更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倡导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来促进海绵城市的良性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探讨可持续城市水资源与水系统管理、低碳人居环境建设。从近年来陆续举行的有关水与海绵城市的研讨会议中可以看出,相关研究正在有序地进行,我们对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3海绵城市建设要点

3.1对原有水系保护和规划。自然河流水系往往是经过上百年才形成的,它具有自然净化、自然渗流、自然排水等特征,维持着区域生态的平衡。如果在城市建设中,为了满足建设需求进行填湖填河、将河道裁弯取直,自然渗流的土体硬化,造成自然水系的破坏,天然的汇水、排水格局改变。必然会导致雨水会很快汇流,进入城市雨污水管网,最后流入设计河道。这样不仅破坏了原有自然状况下的天然排水,也导致设计河道中的负荷过大。现在许多地方开始进行重视湿地河道对生态、环境和防治城市内涝方面的重要性,采取扩大湿地和河道宽度的方法,充分利用河道和湿地的涵养能力,减少径流对其的影响,而同时大片的湿地和河道周边则建设成为保护公园,一方面提升了城市的抗洪抗内涝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市民平日休闲娱乐的场所[2]。自然水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规划中应尽可能保持原有河道的自然蜿蜒,自然蜿蜒的河道面积比裁弯取直的面积大,扩大了河道的容积和接纳能力,减缓了水流流速和水流对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冲刷。除此之外,在规划中还应在此基础之上保持河道水系之间的连通性,应定时清理河道内的杂物和淤泥,若忽视管理会造成河床的抬升和抗洪能力的减弱,更有可能造成城市管网向河道内的排水口处的堵塞。

3.2合理利用城市地势。在城市中总会有地势较高和地势较低的地带,当雨季来临,地势较高区域的水流通常产生内涝的可能性不大,但水流是从地势高的区域向地势较低的区域汇集,从分散到聚集成流,随着高差越来越大,产生的势能也越来越高,破坏性也越来越大[3]。所以在高地势区域应考虑防治内涝的措施,比如在高地势和低地势之间统筹考虑用地和建设条件,有意图的建设公园和广场造水景设施和水池、水塘等,使高地势的水流在往下流的过程中有缓冲有调蓄,减少汇入主干流的水,缓解主干流疏导水的压力。地势较低区域,汇集了从高地势流入的水,下游区域会被雨水或者河流冲刷成为低洼地带,这些地带往往存在较多的碎石和垃圾[4]。因此这些区域不能过度建设,从建设使用功能的角度来看,并不适宜人们大面积居住。然而这些地区往往具有良好的调蓄功能,除了拥有拦截和储蓄来自上游的水,还具有减轻河流和水流流速,减轻下游河道压力的功能。但是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将这些区域给填平,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在实际应用中应重视其在保持水文循环促进渗透和蒸发方面的作用。利用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并兼做景观公园将其的实际价值放大[5]。反之这些区域没有被规划合理利用,积聚在地表的垃圾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土壤产生污染,土体结构会产生变化,对下游的水体和土体也将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还未受到污染和破坏的区域应采取保护措施,对已遭受破坏的土地进行治理,使其能够恢复良好的生态状况。

城市建设范文2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城市建设

城”和“市”最原始的形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城”是指用城墙、城门等一系列工程设施等围起来的地域,主要强调其防御、防卫功能;“市”是指人们集中做买卖进行交易的地方,主要强调其贸易往来和交换功能。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城市也随之不断演化,其定义、内容、功能、结构、形态等都在不断完善。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带来的不平衡和失调形成了种种城市问题,诸如,住宅问题、交通问题、城市公害、城市灾害,等等。因此,城市园林绿地也就应运而生且越来越显得重要。

1城市园林绿地分类

1.1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是指由市政部门投资建设,按照园林艺术设计原则进行布局,具备一定游乐活动设施和主题景点内容,供周边居民共享的园林绿地。包括综合性公园、居住区绿地、块状带状绿地及小游园等。综合性公园内容丰富、设施完备、功能分区明确、规模较大、质量较好。一般都有大面积绿地,可以进行各种户外游憩活动,满足各种年龄段和各种职业人士的休闲需求,如设有露天剧场、水上乐园、倶乐部、体育场、儿童游乐场、健步道、健身广场、陈列馆、游艺厅、溜冰场、茶室、餐馆、园务管理处,等等。

1.2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是指为保障城市绿化所需苗木、花卉、草皮、种子等植物材料的供应及质量,而专门设立的生产科研基地。如苗圃、花圃、药圃、草圃等圃地。

1.3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指以防风固沙、减少强风及扬沙等对城市的危害为主要目的,同时兼具美化城市、保持水土、防护路基、保护水源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1.4风景区游览绿地

该绿地指位于市郊具有大面积天然优美自然风景,或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名胜古迹的地方,经园林部门开发、修葺、完善和保护,具有完备的游览、休息、食宿等服务设施,可供人们游玩、学习、疗养、狩猎、野营等活动的园林绿地。

1.5专用绿地专用绿地

由单位或群众自行负责建设、管理和使用,在城市绿地中占比大、分布广,是城市绿化的基础。包括居住区绿地、学校绿地、机关单位绿地、厂矿绿地、医疗机构绿地、部队驻地范围内绿地等。

1.6街道绿地

针对城市而言,道路绿地尤为重要。它包括人行道绿地、分车带绿地、交通岛绿地、立体交叉口及桥头绿地等。道路绿地通常以网状和线状形式将所有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从而使城市各类绿地点、线、面联成一张绿地网,更好地利用其生态作用改善城市环境。提及街道绿化,太原市长风大街绿化可以说是全市街道绿化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节点,创下了诸多奇迹。首先,长风桥是太原市第一座“绿桥”,即桥面中央设置宽3.0m的花池分隔带贯穿全长571m的桥面。花池采用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有花柱,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栽植有四季海棠、矮牵牛、郁金香、一串红、万寿菊、薰衣草等,构成一条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的彩带。其次,长风西大街道路隔离护栏及护网全市首创,采用藤蔓月季进行了垂直绿化。密密匝匝的绿叶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碎花,在喧闹的城市中竟然完美呈现出了田园风格之美。再次,长风西大街是太原市首条建筑红线后退、实现沿街均有前庭绿地的街道。长风西大街中间绿化带宽8.0m,两侧绿化带各宽4.0m,路边宽35m的带状公园(也称前庭绿地),栽植的乔木有杨、槐、银杏、栾、柳、辽东栎,五角楓等;栽植的花灌木有山楂、西府海棠、碧桃、连翘、丁香、贴梗海棠、木槿、丁香、珍珠梅等;还栽植有松柏类常绿树种、绿篱、花卉、草坪等,成功打造出一条景观大道。另外,长风西大街带状公园园林设施最完善,除大量绿化还设置有花架、景石、喷泉、广场、坐凳、健身器材等,可以方便周边居民游憩。

2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2.1园林绿地可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最为人们熟知的植物光合作用,就是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植物还可以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吸滞粉尘,杀灭细菌,进而提高空气质量,是大气的天然“净化器”。植物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净化水体;可以吸收大量有害物质净化土壤,增加肥力。

2.2园林绿地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

小气候是指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造成地表热量和水分收支差异,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局部气候。植物可以通过遮阳、蒸腾作用、降低风速来调节大气温度、湿度并影响气流。绿化带降低风速的作用还表现在它所影响的范围,可影响到其高度的10倍?20倍。在林带高度1倍处,可降低风速60%,10倍处可降低风速20%?30%,20倍处可降低风速10%〇

2.3园林绿地可降低嗓声

城市噪声污染相当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休息环境。园林绿地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减作用,可以降低噪声强度。首先噪声波遇到无排列规律的树叶,就会被树叶反射向各个不同方向,从而降低噪音;其次噪声波会使树叶发生振动,通过能量守恒定律消耗能量降低噪音。阔叶树比针叶树有更好的减噪效果,特别是高绿篱防噪声效果最佳。

2.4园林绿地可保护农田

在工厂与农田之间设置防护林带,可以减轻工厂污染对农田的危害,对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和增产丰收,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2.5园林绿地可保持水土

当下雨时,首先枝繁叶茂的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雨伞”,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壤表面不被雨水冲刷,树冠本身也会吸收、滞留一部分雨水。其次深深扎人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又像一只强有力的“大手”,能够紧紧“拉着”土壤不被雨水冲走。另外树林下大量的枯枝落叶、苔藓、腐殖质等覆盖物,具有跟海绵一样的吸附功能,能够吸收数倍于本身的水分。植被层竭尽全力、多方面的为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渗人地下水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6园林绿地可安全防护

在沿海城市设立防风林带可以减轻台风破坏。北方城市干燥,树木的防火功能就更显重要,特别是一些防火树种枝叶含水分多,本身不易燃烧;并且树脂含量少,着火时不会产生火焰,能有效阻挡火势蔓延。比如银杏、麻栎、臭椿、槐、女贞、冬青等。

2.7园林绿地可监测环境污染

许多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敏感度很高,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它们是人类忠实可靠的“环境监测员”。比如常见的雪松,对二氧化硫和氟化氢相当敏感,遇到这两种气体,它的针叶就会发黄变枯,给人们以“报警'

3结语

城市建设范文3

[关键词]标语;及物性分析;城市形象

东北地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基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考虑,将东北地区设定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的,所以东北地区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影视剧作、新闻媒体中,东北形象已经固化成粗、土、俗的刻板形象。近年来还时时有“黑”东北的话语出现在自媒体上,传播广泛,对东北形象造成恶劣影响。随着东北新一轮振兴与发展的全面铺开,有关“东北形象”的话语有了新的表现,许多标语应运而出。标语是用较为简短的文字表达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是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在地区或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标语常以各种形式出现于城市的道路、车辆、建筑物,成为地区或城市形象的一部分。本文以东北地区出现的标语为研究对象,以及物性系统为分析框架,分析标语对地区形象的影响。

一、及物性系统分析框架

及物性是一个表达概念功能的语义系统,是关于小句表述过程类型以及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系统网络,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包括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交流过程、存在过程和气象过程。这些过程表征人类的经验活动,建构了人类认知范围内的现实世界。我们以何伟《汉语功能语义分析》中的各个过程语义配置结构为基础,分析关于东北城市的口号标语[1]。作为表征外部世界各种事件和活动的过程类型,动作过程是及物性系统中涉及词汇最多、多样性最强的类别。动作过程小句涉及许多参与者角色,包括施事、受事、创造物、范围、方式、程度、方向以及其他复合参与者角色,其基本语义配置结构为施事+过程+受事。心理过程描述的是人们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涉及感受者和被感知的对象,其基本语义配置结构为感受者+过程+现象。关系过程反映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关于“什么是什么、像什么、拥有什么、与什么相关”,等等,其基本语义配置结构包括载体+过程+属性,标记+过程+价值,载体+过程+位置,拥有者+过程+拥有物等。行为过程指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的过程,其基本语义配置结构为行为者+过程。交流过程指的是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换的经验过程,其基本语义配置结构为交流方+过程+交流内容。

二、对有关城市建设的标语的及物性分析

收集到2014~2018年有关东北城市建设的标语13条,对其进行及物性分析。1.群(施事)策(动作过程)群(施事)力(动作过程);创建(动作过程)国家卫生城市(创造物);同心同德(心理过程);建设(动作过程)国家健康城市(创造物)。2.创建(动作过程)国家卫生城市(创造物)人人(施事)有责(关系过程);建设(动作过程)国家健康城市(创造物)人人(受事-拥有者)共享(关系过程)。3.创建(动作过程)国家卫生城市(创造物)建设(动作过程)国家健康城市(创造物)共建共享(动作过程)美好家园(创造物)。4.创卫工作(受事)人人(施事)参与(动作过程)美好环境(施事)家家(受事)受益(动作过程)。5.打造(动作过程)优美环境(创造者)营造(动作过程)优良秩序(创造物)创建(动作过程)国家卫生城市(创造物)。6.创建(动作过程)国家卫生城市(创造物)提高(动作过程)人民健康水平(受事)。7.天天清爽(关系过程)时时干净(关系过程)处处靓丽(关系过程)。8.沈阳(载体)光彩(属性)我(载体)光彩(属性)我(施事)为沈阳争(动作过程)光彩;沈阳(受事)振兴(动作过程)我(载体)荣幸(心理过程)我(施事)助(动作过程)沈阳大振兴(动作过程延长成分)。9.创建(动作过程)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造物)共建共享(动作过程)健康和谐幸福沈阳(创造物)。10.创建(动作过程)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造物)让(心理过程)人民群众(感知者)吃得放心(动作过程)。11.提升(动作过程)城市品质(受事)共建(动作过程)文明城市(创造物)。12.新时代辽宁精神(载体)长子情怀(属性)忠诚担当(属性)创新实干(属性)奋斗自强(属性)。13.落实(动作过程)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受事)推进(动作过程)“一带五基地”建设(受事)干(动作过程)在实处(范围)走(动作过程)在前列(范围)。以上13条标语中,共有41个及物性过程,其中动作过程29个,占比70.7%;关系过程7个,占比17.1%;心理过程3个,占比7.3%,其余过程类型为零。标语中动作过程类型占比最高,印证了标语的语用功能,即标语是用简短文字表达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能够集聚民心,汇聚力量,振奋民智。[2]标语是面向社会群众的宣传口号,在上述动作过程小句中,施事者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是泛指,如“群策群力”中的“群”“人人”等,说明标语所倡导的行动是需要全体社会群众来践行的。此外,动作过程小句中,表明动作过程结果的创造物出现14次,占比较高,说明标语的目的是号召人民用积极的行动去创造未来,实现东北地区精神面貌的改善。关系过程又可分为归属过程、识别过程、拥有过程等。上述标语中,关系过程小句中施事分别为“人人”“天天”“时时”“处处”等,体现了权利责任共享的理念(第2、第7句),而第12句关系过程小句体现的是载体+属性的关系过程,属性呈现了对地区形象的期望。综上所述,动作过程小句塑造了“积极行动,创造未来”的城市形象;关系过程小句塑造了“责权共享”“长子情怀”等城市形象。

三、标语对地区形象的影响

标语是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简短而特殊的文本。作为文本,标语是具有完整意义的一段语篇。语篇的三大功能之一概念功能体现了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人、事、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一个城市的标语作为语篇,也必然反映该城市映射到人们语言系统中的形象。标语的拟定与以职务性者为主,接受者为普通公民。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地位差异使得某些标语具有明显的官本位色彩,如“禁止进入草坪”等。该类标语既不显示施动者,也没提及接受者,塑造了一种抽象、刻板、高高在上的城市管理者的形象。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标语的传播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换,从功能语言角度分析,即由不显示施动者的过程小句向显示施动者的小句转换,如“垃圾分类,举手之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大家心连心,共创文明城”。标语作为语篇,具有语篇的元功能之一,即概念功能。“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4]。在反映主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建构着主客观世界。标语是社会生活中一种真实、具体、动态的语言现象。标语出现在公共场合,其受众为全体公民,反映着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及市民的期望,同时标语也建构了城市管理者及其所在城市的形象。

参考文献

[1]何伟.汉语功能语义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申唯佳.标语口号演变与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战略转型[J].郑州大学学报,2018,(6):151-154.

[3]布占廷.中国梦及物性建构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4):22-29.

城市建设范文4

一、四会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水生态方面

1.河道淤塞较严重。出现若干内河由于造房、修路等建设活动,任意占用、填埋河道,将建筑、生活垃圾以及农业生产的秸秆等废弃物任意倾入河道,侵占水面面积,致使河道缩窄变浅,改变了河道的天然断面形态。2.江河岸线过度硬质化。已建的江河堤岸乃至新建的江河岸线,存在过度硬质化现象,大大改变了原河岸的生态环境与透水率,限制了水体自然浸透与自然循环,进而影响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二)水环境方面

1.多数为合流制排水,造成水体污染。建设区时以合流制排水体制为主,而传统的合流制排水体制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暴雨期,超量的雨污混合水体通过溢流井排入自然水体,周期性地给自然水体带来污染,主要集中在绥江以北的旧城区。2.工农业生产排水欠缺管理,造成江河受污染。由于企业生产排水管理欠完善,以及落后的农业畜禽养殖废水与农业面源污水,造成龙江河、独岗拦洪沟、清莲大排渠、隆伏排渠和大兴排渠等主要河涌出现水质超标,甚至劣Ⅴ类水体的情况。

(三)水资源方面

1.城市建设快速推进,自然水面迅速减少。建设区地处西、北、绥三江下游,水面率高达25%,水资源条件优越。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建设,原本具有自然蓄水的洼地、山塘、湖泊、水库等被人为地填筑破坏或填为它用。2.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人均水资源急下降。2019年,规划区常住人口32.19万人;而根据《四会市城市总体规划》预测,2035年将增至86.3万人,在全市水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人均水资源将由2014年的3789m3下降至2035年的1257m3。而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可见,随着人口快速增加,降雨充足、河网丰富的四会市人均水资源会降至中度缺水,水资源将出现明显短缺。3.资源重复利用率低,浪费大量优质水源。目前,四会市尚未建设中水利用设施,而规划区原来为丘陵区,水资源不足,雨过水逝,缺水干旱。而全市工业生产用水与居民用水基本为一次性用水,浪费了大量优质水源。尤其工矿企业用水中,循环水和冷却水等如不重复利用,是严重的水资源浪费。

(四)水安全方面

1.排水管网年久失修,合流制管涵淤积严重。旧城区市政排水管渠多为路边沟形式,而大部分主要排水管渠均由原天然冲沟改造而成,由于建设年限较长,标准较低,年久失修,导致部分管渠淤积严重、沉陷,过水断面小,进而形成排水不畅,甚至局部出现污水外溢现象。暴雨期,最大断面为5×3m的清莲大排渠都出现多点溢流情况。2.排水管网系统建设不完善和建设标准滞后。规划区建设开发不够成熟,现状管网配套建设未成体系,存在大部分雨、污水合流管道;而部分河渠设计标准不足。部分河渠仍按照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急需提高防洪标准。

二、四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守生态环保底线,以岭南文化与滨水景观塑造为特色,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高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建设魅力四会,全力打造广东省新型城镇化的典范,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通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2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5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排水防涝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城市内涝积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得到全面改善。

三、四会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设定了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制度建设以及显示度等6类指标,共15项。其中,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水域面积率等约束性指标以及污水再生利用率、面源污染控制率等指导性指标。规划核心指标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5.2mm。

四、四会市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一)城市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四会市老城区,尤其是绥江北侧、龙江河以西的规划区片区,侧重以问题为导向,要结合道路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工作同步推进,以解决城市内涝、排水管渠疏通、黑臭水体治理、雨水收集利用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

(二)城市新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四会市新城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侧重以目标为导向,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贯穿于城市新区建设全过程,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探索在城市开发建设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文化空间,构建自然良性循环的城市水系,承担起水源保护和水土生态保护的责任。

五、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路径

(一)海绵建设改造区实施路径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55%,主要采用“滞、渗、蓄、排”的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见缝插针的形式尽可能增加绿地面积,并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进行改造建设,配置适用低影响开发设施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积极通过城市更新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在开发强度较大的区域,应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引导用地结构优化,增强用地的海绵功能。公共建筑与住宅小区尽可能改造设置蓄水池、雨水罐等蓄水设施,提升场地蓄洪能力,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疏浚清淤、修复并适度提高标准改造现状排水管渠,保证强降雨期间区域的排水能力,力争区域内地块外排径流峰值流量减少5%,杜绝内涝黑点的出现。结合城市更新区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有条件改造路段实施分流改造。

(二)海绵建设优化区实施路径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5%,加快完善建成区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建设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提升合流制管道的截污倍数,有条件的新建与改造的建设项目配建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雨水收集与利用设施。积极通过城市更新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引导用地结构优化,增强用地的海绵功能。区域内新建建筑与小区尽可能设置蓄水池、雨水罐等蓄水设施,提升场地蓄洪能力,提高雨水水资源利用。力争区域内地块外排径流峰值流量减少10%。全面推动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建设,结合实地情况建设“滞、蓄、渗、用、排”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三)海绵建设提升区实施路径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因地制宜利用低洼场地建设蓄水池、调节塘等蓄水设施,提升片区的蓄洪能力,并可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禁止大规模开发建设,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区域内水体、裸地、荒地等进行生态恢复,优化缓冲区内生态组分结构,提高人工速生林和已毁林地园地生态功能的恢复与海绵调蓄和自净功能。对主要拦洪沟、排水渠进行清淤、修复以及扩建,针对区域内的河涌水系,尽量不对现有自然堤岸进行硬化、裁弯取直等人为改造;对已经硬化的河涌水系,通过扩大河滩湿地或构建复式断面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利用河涌两侧的水体与低洼地构建加强型人工净化湿地,提升河涌水质。

(四)海绵建设引导区实施路径

功能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主要采用“滞、蓄、渗、用、排”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以目标为导向,严格控制水系蓝线及城市绿线,落实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海绵城市引导性指标,保证既定的场地内植被覆盖率,避免大规模的植被破坏。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对工业污水采用源头控制并初步治理的原则,加强污染源的源头控制,提高城市绿化防护带的建设标准,防止工业产生的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建设中水回用管网系统,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五)海绵生态修复区实施路径

城市建设范文5

关键词:海绵城市;增量成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线性回归

0引言

近年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被不断提到新高度,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快速发展。2016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1],意见要求力争到2020年,试点区县(自治县)城市建成区30%以上、非试点区县(自治县)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30年,全市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海绵城市的建设,增量成本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国内的其他地区对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唐树英等人[2]针对市政道路的LID,提出了市政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污水再生利用等6种具体效益指标及计算标准,利用全生命周期(LCA)成本理念,构建出了环境综合效益和经济综合效益模型,并以南方某城市试点道路为例,验证了综合效益模型的可行性。胡期光等人[3]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项目与传统绿化改造项目相比产生的增量成本和获得的增量效益,运用费用效益分析理论对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项目进行分析。杨秋侠等人[4]选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一部分,按照效益-成本双重目标进行绿色基础设施规模设计,运用NSGA-Ⅱ算法寻找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效益-成本关系,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汇水区域降雨截留量比例的提高,汇水区域单位面积承担的建设成本提高较缓慢,在此范围内选取建设方案比较经济;超出该范围,汇水区域降雨量截留比例的增加会使汇水区域单位面积的建设成本急剧变大。

1民用建筑海绵城市主要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的建设技术措施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场合下选取的技术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如重庆地区一般为70%~80%)、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如重庆地区一般为50%~55%)两个指标,选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收集回用等技术措施。每种技术措施因其做法、实施难易程度、造价、适用性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实施时,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用[5-6]。

2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的影响指标分析

经过大量的项目设计实践发现,海绵城市的建设增量成本受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绿地率(绿地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建筑密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指标影响。此外还有雨水资源化利用等指标,雨水资源化利用方式较多,一般以满足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的要求为主[7],但雨水资源化利用一般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影响,因此可不单独考虑。一般而言,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越大,需要控制的径流量亦越大,需要的容积式控制措施的容量(如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亦越大,例如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0%的情况下,对应的降雨厚度为11.0mm(以重庆武隆区数据为例),而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时,对应的降雨厚度为22.1mm,增加了近100%。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越高,越需要去污率高的设施,根据《重庆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绿地的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为50%~60%[8]。绿地是天然的海绵体,其雨量综合径流系数为0.15,绿地率对场地海绵城市增量存在较大影响,绿地率越高,项目本底条件越好,越容易实现更高指标的海绵城市要求,也就意味着,在同样的海绵城市指标条件下,绿地率越高,海绵城市增量成本越低。建筑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该比值越大,建筑物的基底面积越大,开发强度越高,硬化面积比例也越高,地块的综合径流系数越大,为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的要求,其总控制容积也越高。透水铺装率越高,场地中应用的透水铺装比例大,可有效降低场地综合径流系数,降低径流。但透水铺装的品质差异较大,价格相差也较大,从150~700元/m2不等,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存在较大影响[7]。对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较高的场地(如大于80%),由于场地条件受限制,需要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雨水回用系统形式多样,有钢筋混凝土式雨水收集池,也有PP模块式雨水收集池,两者价格差别也较大。钢筋混凝土的雨水收集池,占地空间较大,PP模块式雨水收集池单价较高,但是施工速度较快[9-12]。项目建设初期,往往要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增量成本进行估算,但因建设初期,资料深度不足,无法进行精确计算,但上述6个指标一般可以获取。经过大量的项目实践及研讨,发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绿地率(因绿地率指标由绿地面积指标折算得到,不能反应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绿地面积比例,即绿地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建筑密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共计6个指标对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影响较大,因此,考虑基于上述6个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得到单位建设用地面积的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

3样本的选取情况分析

本文选取了重庆地区的大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总计项目数量为97个,分别为高层、洋房、别墅、混合业态、公建等,数量依次为37、19、9、21、11,其中高层项目样本量最大,混合业态中主要为高层+洋房、洋房+别墅、高层+洋房、高层+洋房+别墅4种业态,公建类型项目中包含了办公、学校、商业等项目(图1)。针对各个项目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0%、>60%且≤70%、>70%且≤80%、>80%四个类别进行分级,经统计分析,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在>60%且≤70%的比例最低,在>70%且≤80%的比例最高(图2)。对于年径流污染物(SS)去除率指标,按≤45%、>45%且≤50%、>50%且≤55%、>55%四个档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发现>50%且≤55%的比例最高(图3)。因混合业态(包含4类建筑)和公建类建筑(包含3类建筑)中,细分的样本量较少,故本文不讨论混合业态和公共建筑,仅对高层、洋房、别墅类建筑的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进行拟合分析。

4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拟合分析

4.1高层建筑。将37个重庆地区的高层建筑的增量成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公式(1),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相关系数R2为0.972,表明拟合程度较好,相关系数高。X=-45.65xX1+9.07xX2+11.33xX3+11.04xX4+49.99xX5+19.03xX6(1)其中,X:单位用地面积的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元/m2);X1:绿地面积比例;X2:建筑密度;X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X4: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X5:绿色屋顶率;X6:透水铺装率。按照以上拟合公式对37个高层建筑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进行计算分析,从图4可知,如以偏差±20%计,处于此范围内的点数为31个,占比为83.8%。

4.2洋房建筑。将19个洋房建筑的增量成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公式(2),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相关系数R2为0.957,表明拟合程度较好,相关系数高。X=-35.31xX1-6.52xX2+133.81xX3-93.52xX4+60.92xX5+15.38xX6(2)其中,X:单位用地面积的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元/m2);X1:绿地面积比例;X2:建筑密度;X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X4: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X5:绿色屋顶率;X6:透水铺装率。按照以上拟合公式对19个高层建筑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进行计算分析,从图5可知,如以偏差±20%计,处于此范围内的点数为17个,占比为89.4%。

4.3别墅建筑。将8个别墅建筑的增量成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公式(3),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相关系数R2为0.999,表明拟合程度较好,相关系数高。X=-37.81xX1-43.28xX2-73.15xX3+136.09xX4+66.90xX5-3.33xX6(3)其中X:单位用地面积的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元/m2);X1:绿地面积比例;X2:建筑密度;X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X4: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X5:绿色屋顶率;X6:透水铺装率。按照以上拟合公式对8个别墅建筑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进行计算分析,从图6可知,拟合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小,处于-3.2%~5.7%,线性回归效果好。

4.4总体分析。从上述3种业态的单位建设用地面积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看:(1)三种建筑业态下,R2值均较高,均大于0.95,其中又以别墅项目为最高,达0.999;(2)部分业态下,拟合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这主要受部分项目的建设单位技术选择标准的影响(如部分单位对技术选择具有倾向性);(3)由于选择的样本数量有限,相关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物去除率)在近期新建海绵城市项目中有所提升,对增量成本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随着部分产品(如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市场应用更广泛,单项设施成本将降低。因此,本文拟合得到的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公式仅适合于现阶段市场行情。随着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增多,可供拟合分析的样本量将增加,建设单位或其成本部可采用此方法进行分析,得到贴合性更好的海绵城市单位面积增量成本拟合(估算)公式,供工程项目决策。

5结语

城市建设范文6

[关键词]民国时期;公馆建筑;城市文脉;个性特征

老建筑作为市民与历史对话的纽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馆建筑是成都建筑历史中一个特别的组成部分。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少数公馆建筑因有识之士的慧眼而得以保护开发。公馆建筑的作用与利用是现在成都城市建设中亟待研究的问题。

1成都公馆建筑的形成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的宗教势力作为列强的先锋进入了四川地区,并在内地发展渗透一段时间后,开始修建一系列的教堂、医院、学校等带有殖民风格的教会建筑,对成都当地建筑产生了一定影响。1912-1945年间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躲避战乱的上层人士和大量财富涌入成都,极具民国时期风貌特点的各类建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公馆建筑开始大批建造。

1.1经济发展对公馆建筑的影响

由于成都地处内陆,清末民初时期建筑风格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开埠城市更小,但西方列强为了打开内陆市场,于1890年签订《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次年重庆开埠,随之而来的商业活动和科技引进带动了四川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的兴起促使经济繁荣,各类建筑随着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和发展大量新建,成都成为了四川乃至西南的金融中心。大量名流和富商集聚成都,他们的眼界和受教育的程度使得建造的住宅在原本的川西民居基础上有了很大的不同。

1.2地域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腹地,传统的建筑平面布局多为合院式,湿热多雨的天气使建筑单体多采用悬山式屋顶,有条件的还可形成檐廊,通过天井配合门窗通风、采光和散热,建筑材料多用当地盛产的木材、竹、石、砖、瓦等材料。

1.3社会环境对公馆建筑的影响

清末民初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是从沿海到内陆这样一个空间顺序,在交通极不便利的条件下传播势头受到时间拉长、路线漫长的影响已经削弱不少,爱国主义运动也对西方文化的传播有一定影响,工匠的建造水准和材料的难引入也使得这一时期建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形态特征,大部分仍采用以传统合院为单位,仅在大门、门楼、柱子、栏杆、窗户等建筑构件上使用西式建筑符号。

2成都地区公馆建筑的发展

2.1成都公馆建筑发展概况

1931年抗战爆发后,作为大后方的中心城市,随着大量机关、学校、文化团体、医疗机构及科研单位的迁入,成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对建筑的需求增加,人才也大量流入,也包括了大量留学归来的建筑师,他们所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思想使本地的建筑水平得到了提升,上层人士所需的公馆建筑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2成都公馆建筑风格的变化与发展

清末民初,成都由于地理位置关系未受到西方文化的直接冲击,传统文化思想根基深厚,民国初期的建筑多延续川西风格,西式建筑元素在公馆建筑上仅为点缀。仅少数的领事馆、教会医院、教堂等建筑为明显的西式风格。随着西方列强在内陆的市场被逐渐打开,殖民风格的建筑开始兴起,特别是后来留学归来的人才所带回的西方先进思想、生活方式在上层社会中受到推崇,因此,在民国中期时军政要员所修建的公馆建筑与初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这时期建筑形式不再是含蓄的符号式点缀,而是从整体形式到建筑空间布局都开始采用典型的花园洋楼式。民国后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等综合影响,西式的建筑风格开始被弱化,新建造的一批民居及公馆建筑多在大门门头、柱头的位置采用拱券、纹样等元素做相对简单的装饰。

2.3成都公馆建筑的功能构成变化

初期的公馆建筑功能相对单一,满足居住的要求即可,或带有家族祭祀功能,重视庭院空间。而随后的新派公馆在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开始增加了社交功能,部分公馆建筑根据主人的身份不同还会带有办公等功能,而且由于建筑形式和技术的发展因素,内庭空间因作用消失而被取缔,同时增加了室外花园。

3成都公馆建筑的生命更新

3.1成都公馆建筑是民国建筑的典型代表

成都的公馆建筑是本地区民国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它的形成因历史原因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完善了我国的建筑理论体系。作为城市的构成部分,公馆建筑展现着成都近代时期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活等风貌特征,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3.2成都公馆建筑具有丰富的建筑情感

公馆建筑作为民国时期建筑的组成部分有着与众不同的建筑形象和思想基础,它所处的时代赋予了它不一样的建筑特征,让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建筑类型及历史风貌有更清晰更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当然这并意味着我们要全盘接收复制这一建筑类型,因为时代在前进发展,材料和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塑造和利用这种建筑语言也应结合当今社会的现状进行更新,在丰富建筑类型的同时,去除不合时展的因素,考虑当代生活、工作的使用需求,使它的功能更适应现代社会的使用特点。

3.3对城市建设中个性特征的保留起着积极作用

现在建设中的城市建筑大多数风格单一,忽视了城市建筑的个性特征,切断了当代建筑和传统建筑间的联系。作为住宅建筑的一种类型,公馆建筑不仅丰富了城市建筑类型,还有深度、有厚度地展示着城市气质,在这个民族传统文化尤为重要的时期,无论是出于对城市文脉延续的考虑还是地域特色的展现,传统建筑语言的提炼和运用是保证城市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法,对这一时期建筑文化的深入挖掘、提炼将对现代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3.4公馆建筑的更新

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老建筑,政府拨款修缮或企业投资、私人改建等形式不一。大邑是成都地区公馆建筑留存比较集中的地方,现有26座整体格局相对完好的公馆建筑,其中刘文昭公馆、刘文成公馆、刘文彩公馆、刘文辉公馆合并为刘氏庄园博物馆,刘元琥公馆改建为茶坊,乐自能公馆、高明轩公馆现为客栈,郑子权公馆、刘体仁公馆仍有居民居住,李育滋公馆现为小学,陈月生公馆为会所,刘湘公馆为军队招待所,冷公馆修复中,除此之外的13座均闲置或破损中,比例为50%。另位于市区的宽巷子31号、窄巷子30号现在分别为咖啡厅和书店,张清平宅、李家钰公馆和李注东公馆由党委、政府下属部门管理,巴金故居已拆,熊克武公馆大部分被拆,李?人故居现为纪念馆,尹昌衡公馆一度为杂院式居住,徐子昌旧居为四川当代油画院所在地,另还有谢无量旧居、薛公馆等现在用途不明,其余还有一些零散的公馆建筑位于郊县鲜为人知。如此得出现已知的老公馆建筑大致有以下几种现状:(1)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复存在;(2)剩下残垣断壁等待被发掘保护或消失;(3)整体相对完整却被闲置;(4)被发现有开发价值正在修整打造;(5)在现今仍作为居住建筑存续的;(6)改换职能再次投入日常使用的;(7)异地搬迁修复。其实,公馆建筑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不仅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对于它的更新和利用是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直接经济作用的一种方式,如果在建筑整体相对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加固等技术手段进行改造,使其能适应现今的功能需求,则完全可以作为一段历史的完整重现,从而丰富城市文脉,使历史更贴近民众,也可以将其空间进行更新作为新的建筑在城市空间中再生,比如现在流行的将老建筑改建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宿、旅社、书社等形式,毕竟有生活气息的建筑才是活着的建筑。

4结束语

许多人感到我们熟悉的城市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面目全非,我们与历史对话的纽带断裂了,对城市的归属感也变得虚无缥缈。老公馆建筑是成都城市文化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这座城市的“编年史”将出现严重的缺失。通过新的经营手段和设计手法将老公馆建筑进行功能和空间的更新,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样既延长了它的生命轴,也使得城市的文化生活层次更为丰富,一个城市需要新的建筑,也不能缺少老建筑,对一座古老的城市来讲,建筑历史应具有延续性和可读性,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除了物质性的丰富,它还需要文化来支撑。

参考文献

[1]周勇,赵正超.中英《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签订始末暨重庆开埠再考[J].重庆社会科学,2018(2).

[2]景小彤.川西地区民国时期建筑研究[A].西南交通大学,2017.

城市建设范文7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生态供给为目标,以城市增绿、大地植绿、心中播绿为重点,不断完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成果,积极融入森林城市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森林惠民,统筹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一体、统筹推进;坚持尊重规律、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支持、多元共赢。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市林地保有量2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2%,活林木蓄积达到750万立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8%;建成森林小镇10个、森林示范村庄15个。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大幅提升,城乡生态面貌得到根本改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

二、建设重点

(一)增加乡村绿化总量。

1.整体推进乡村绿化。以宜林(绿)荒山、荒坡、荒滩、陡坡耕地、未利用地、不适宜耕作土地及田坎、地坎、沟边、渠边为重点,大力营造以乡土树种为主的生态林。对符合条件的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陡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实施退耕还林,稳定和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对灌木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对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进行补植补播、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禁封育,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和质量,做到应绿尽绿,完善绿色网络,夯实乡村生态本底。

2.积极建设森林村镇。统筹乡镇规划建设与山水林田湖布局,突出地理、生态、产业、文化等特色,集中打造一批森林覆盖率高、生态品质好、宜居宜游的森林小镇。合理规划乡镇绿地系统,划定并强化绿线管制,有条件的地区要建设面向群众开放的乡镇公园或成片树林。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大力推进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四旁”绿化,创建一批以林为主、特色鲜明的森林人家、森林康养人家。以“111”工程建设区域、新农村聚居点、庭院为重点,传承乡村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风貌,坚持“产村相融、林旅结合”,大力实施农民新村、四旁隙地(村旁、路旁、水旁、宅旁)、乡村生态旅游区的绿化美化彩化,形成道路与河岸景观林、房前屋后经果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绿化格局,发展集中连片、一三产业融合的绿色美丽新村。

3.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增绿增收相结合,绿山富民建小康”的思路,紧紧围绕花椒、核桃、油樟、珍稀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政府引导、业主引领、农户参与、成片建设、整体推进”的原则,在严格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以撂荒土地为重点,通过土地流转、以地入股等方式,引导林(土)地向经营大户和业主集中,全面推进实施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在低山、深丘区重点发展速生木质工业原料林和珍稀用材林,在浅丘区、平坝区重点发展见效快、收益好特色经果林。充分利用我市富集的森林、湿地、江河、湖泊等自然资源和现代林业产业资源,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游憩、生态旅游、保健养生等生态健康旅游产品,实现绿色发展,促进增收致富。

(二)提升城区绿化质量。

1.统筹推进城区增绿添彩。树立“绿色是城市最具生命活力的元素”理念,将绿化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城市绿线管控,推进实施城市适宜绿化区域的绿化工程。重点栽植常绿乔木、乡土树种和季相明显的彩叶植物,形成城市绿化新格局,促使森林科学合理的融入城市空间,满足市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增加森林绿地面积,城区内因功能改变而腾退的土地要优先用于造林绿化。新建城区要留足林木生态用地,同步实现绿化彩化美化;旧城改造要尽量留足绿化空间,提升绿化档次和品味。以林木为主导,推进城区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推进屋顶、墙体、桥体、阳台等立体增绿,做到城不留空地、地不露泥、水不外流。加强城区林木养护,城市改造中要注重保护大树、古树。加强城市庭院绿化,积极推进森林进机关、进学校、进小区、进园区。积极发展以林木为主导的城市公园、市民广场、街头绿地、小区游园。

2.加快实施环城绿化。推进环城生态带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周边闲置土地、荒山荒坡和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植树造林,建设城周生态屏障。加强城区周边工程废弃地、矿山等创面林草植被修复,加强城郊荒山荒地造林,推进陡坡耕地治理。以乔木林为主导,全面绿化城市周边可视范围内的裸露土地。各区市县要积极规划实施环城绿化带建设,并结合实际建设至少一个以上集风景资源保护、生态旅游利用、生态文化宣传于一体供市民休闲游憩的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加大对城区或城郊地在城镇化进程中森林和湿地资源的保护,尽可能不砍树、不推山、不填水,实现山水林田湖与城市有机融合,建设有品味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三)助推森林城市群建设。

我市是地区较早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的地区,对森林城市群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我市依托城市间山脉、水系和骨干道路,建设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连片状森林群落、贯通性森林走廊,将散落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绿化区串联成片成带,构建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加强城市间水源涵养区、缓冲隔离区、污染防控区成片森林和湿地建设,形成城市间生态涵养空间。

(四)着力提升森林资源质量。

坚持科学营林,尽量使用乡土树种、有益人体健康和吸收雾霾的树种。注重营造以乔木为主、适当混交的城市森林,合理调控林分密度、乔灌草花比例、常绿与彩叶树种比重,打造一批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的景观林、康养林,形成多树种、多功能、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不断提升森林整体质量。注重科学规范经营,合理改造森林结构,避免过度人工干预,培育健康稳定、优质优美的近自然森林。严格落实林地和森林、湿地、物种等生态红线制度,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保护好所有天然林资源,加强现有134.5万亩国有林和集体公益林管护,切实巩固前一轮59.9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控、扑救、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大力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监测预警、检疫执法、防控减灾体系建设,确保森林健康。

(五)加强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文化传播功能,挖掘“繁荣森林”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利用森林公园、城市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景区、公共绿地等公众游憩地,设立生态科普小标识、科普宣传栏和创办森林学校等生态知识教育设施和场所,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展示森林文化。推进影视、戏剧、小说、诗歌等生态文化作品创作,打造生态文化品牌。认真组织开展植树节、森林日、爱鸟周等系列活动,不断创新义务植树尽责机制,广泛开展认养、认建树木、绿地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依托各类生态资源,积极开展生态主题宣传教育,要根据部级森林城市要求,努力打造我市以植物园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加强古树名木保护,通过电视、网络、悬挂标识等形式广泛宣传市树香樟和市花桂花的特性和价值,形象展示和推介市树市花。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将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思想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要健全领导体制和考核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推动形成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全面参与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政策扶持。各地要把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建设纳入本级公共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林业补助和贴息贷款等政策资金,统筹整合农业、水利、道路、扶贫、旅游、环保、国土等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有序推进。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策性贷款等模式,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有效机制,推进森林碳汇交易,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建设。要将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步规划,同步实施,要谋划一批提升森林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并及时组织实施。要制定完善的奖补政策,对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小镇、森林村庄的给以适当奖励。

城市建设范文8

关键词:机载LiDAR航摄技术;机载倾斜摄影技术;实景三维模型;智慧城市

0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化解“城市病”问题。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城市高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如何快速高效地获取城市实景三维模型是地理信息领域的难点。目前有车载和机载两种获取的方法,本文是采用机载LiDAR航摄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的技术融合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大面积、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建立了一套基于机载LiDAR航摄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生产实景三维模型的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建设智慧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1城市区域机载

LiDAR航摄和倾斜摄影的工程项目的启动背景和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要求对土地、水流、森林、山岭、草原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作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重要一环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要求对自然资源和地理情况进行统一时态、统一标准、高精度的信息获取和采集。特别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这项工作对基础测绘、土地调查确权等成果有较高要求,并明确要求国土部门提供现势性强的影像图等底图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的覆盖面、现势性,是建设成果应用服务的核心和生命力,要切实做好更新维护和数据资源建设。按照《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城市推广应用和数字县(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测绘电〔2013〕21号)文件要求,以及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数字城市建设成果推广应用,一是要加强现有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维护工作,保持建设成果现势性;二是要大力加强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加大基础测绘投入,落实“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大力推进大比例尺基础测绘工作,至2014年底,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要覆盖县城、中心镇和各类开发园区,切实提高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的覆盖面;三是要推进城市三维建模,至“十二五”规划期末,城市三维模型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城市建成区。2015年12月3日“广州市2015—2017年度高分辨率航空摄影测量作业项目”的招标结果(GZGT1790S/YD15G1028),中标单位为投标联合体“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主体)(以下简称“广州市规划院”)和“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体)(以下简称“广州建通公司”)。依据项目合同,由广州市规划院和广州建通公司承担广州市2015—2017年度高分辨率航空摄影测量作业项目工作,项目合同金额3739.66万元,覆盖全广州市域范围。

2城市区域机载

LiDAR航摄和倾斜摄影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项目综合运用了机载激光雷达测量、倾斜摄影测量、倾斜三维建模及单体化、遥感大数据计算等当前热点、前沿测绘技术手段,使广州市全区域的地形地貌以三维的、数字的方式再现,解决了城市国土规划中对地形测量日益精细的要求,实现了大区域DEM、DOM、DLG以及三维模型产品的生产,建立了一套从数据采集、产品生产到产品应用的完整生产体系,创新了生产模式。

2.1项目的成功实施。2.1.1机载LiDAR航空摄影测量1)采用运5飞机搭载机载LiDAR数字航摄仪(OptechGalaxy系统、天宝公司Harrier68i系统)进行了广州全市域7434.4km2范围的航空影像数据获取,影像地面像元分辨率优于0.1m,开展空中三角测量,保障数据成果后期制作1∶2000数字线划地图(DLG)的精度。2)地面GPS基站架设采用GZCORS基站模式和人工架设GPS地面基站的混合模式,并在测区范围内测量部分高程和平面参考数据。全区域布设了47个地面基站的布设观测和数据解算工作、156个检校点的布设观测和数据解算工作、887个用于倾斜摄影建模的像控点。3)充分考虑地形要素,共将测区分为8个分区,根据地形不同设置不同的航向和旁向重叠度。2.1.2多镜头多视角倾斜航空摄影测量采用贝尔407直升机搭载倾斜相机LeicaRCD30和LiDAR设备完成倾斜航空摄影和LiDAR数据采集。为严格保证三维数据生产成果质量,采用大重叠率方式敷设航线:在摄区内房屋高度30m以内的城区,航向重叠度设计为≥85%,旁向重叠≥78%,在房屋高度在30—150m范围内,航向重叠度设计为≥88%,旁向重叠≥82%,在珠江新城,中信大厦等高楼密集核心区,航向重叠度设计为≥92%,旁向重叠≥88%。1)主城区1800km2倾斜航摄,56架次,大约200机时,完成10cm分辨率影像的数据采集,倾斜航片700345张、数据量约160TB。2)长洲岛40km2的倾斜航摄,10个架次,大约40机时,完成5cm分辨率影像的数据采集,数据量约40TB。2.1.3数字高程模型(DEM)产品生产1)生产中心城区1800km21∶2000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采用B级精度,格网尺寸不大于1m×1m);2)生产除中心城区1800km2外其他区域5634.4km21∶2000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采用C级精度,格网尺寸不大于2m×2m)。2.1.4数字正射影像(DOM)产品生产DOM数字正射影像图影像地面分辨率:全市区域优于0.1m。全区域DOM的生产完成7434.4km2,完成100%,共7902幅,本测区外业抽检1∶2000DOM平面精度为0.34m,均满足规范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限差1.20m的要求。2.1.5倾斜摄影三维建模1)中心城区1800km2整体建模:利用中心城区1800km2优于10cm/Pixel倾斜摄影数据成果,制作了中心城区范围内建筑物白模及真实纹理渲染。2)长洲岛大学城示范区域约40km2单体化建模:利用长洲岛大学城示范区域约40km23.5cm/Pixel倾斜摄影数据成果,制作了全要素、单体化的精细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2.2项目成果质量水平。1)完成了广州市辖区总面积7434.4km2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生产了1∶2000数字正射影像DOM、1∶2000数字高程模型DEM;2)开展了覆盖全市中心城区1800km2优于10cm/Pixel倾斜摄影,制作了整体三维模型;开展了长洲岛大学城示范区域约40km2优于5cm/Pixel倾斜摄影,制作了单体化三维模型。项目相关成果(DEM、DOM、DLG、倾斜三维模型等)分别经过部门级和院级验收,在此基础上委托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了成果检验,相关评定结论如下:1)1∶2000DEM(数字高程模型)综合评定为优,最终成果检验结果为优;2)1∶2000DOM(数字正射影像图)综合评定为优,最终成果检验结果为优;3)1800km2倾斜摄影整体三维建模通过部门级和院级验收,综合评定为优,最终成果检验结果为良;(4)40km2示范区域精细三维模型通过部门级和院级验收,综合评定为优,最终成果检验结果为良。2018年1月25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在广州组织召开了项目验收会。该项目是市国规委成立以来首个大型综合航测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3城市区域机载

LiDAR航摄和倾斜摄影的工程项目的创新点1)项目规模大、技术难度高、数据处理复杂、产品种类丰富。项目航摄覆盖广州全市域7434.4km2,LiDAR拍摄航片72869张,有效片数70023张,点云约594亿个;其中倾斜摄影面积高达1800km2,倾斜航片180000张、数据量约180T,成果包括1∶2000的DOM、DEM、倾斜航片等数据,工程项目规模大,产品种类较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倾斜航摄项目。2)利用点云+DOM的测图技术取代传统立体像对测图方法,成果精度高、生产效率高。3)突破了基于同一飞行平台的倾斜LiDAR硬件集成行业瓶颈,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航摄仪直升机平台结构”。4)实现了基于LiDAR点云的倾斜模型的精准修正;利用自主研发的机载LiDAR测图系统,利用点云+DOM的测图技术取代了传统立体像对测图的方法,完成了1985km21∶2000地形图测量,生产效率高、精度优,验证了机载LiDAR测图的技术优势。5)基于海量空三数据分布式并行计算策略、建立三维模型生产新体系,和广州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合作,充分利用了超算资源,提高计算效率,节约了工期。

4城市区域机载

LiDAR航摄和倾斜摄影的工程项目的意义1)新技术和最新工艺的应用广州市国土与规划委员会为了探索新技术新设备在规划勘测中的应用,高瞻远瞩,在本项目中引进了当前最新的测量技术手段———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通过该技术,全区域的地形地貌以三维的、数字的方式再现,解决了城市国土规划中对地形测量日益精细的要求。本项目的成功应用,证明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当前城市国土规划所需地物地形地貌数据的最佳获取手段。2)项目成果精度高,人为因素影响小经检查,1∶2000DOM平面位置中误差为0.34m,DEM高程中误差为0.12m,项目成果精度高。生产过程分别采用了机载激光数码测量系统、倾斜摄影测量系统及相关专用处理软件、GPS、便携电脑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数字化程度高,无须进行大量地面工作,所有流程均实现自动化操作,成果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小。3)时间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该测量方法比传统测量明显节约时间,由于其不需做大量的像控点,省去了外业测量工作,综上所述,项目的经济效益也比较明显。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