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市建设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范文1

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我国淡水资源稀缺,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污染更加严重,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仍然是影响居住环境重要因素之一。海绵城市是针对严重内涝和干旱地区缺水的情况制定的解决方法。

1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设海绵城市,它能够蓄水、渗水、净水,也能放水来满足旱时所需。“海绵城市”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能对雨洪进行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修复和低影响开发。“保护”是通过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修复”是指对开发过程中,例如“滞、渗、蓄、净、用、排”等,来控制和利用雨水,强调原位保护和减排,是当前解决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的有效模式。

2当前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

2.1设计因素原因。传统的城市配套建设,如雨水管、污水管、雨污合流管等的建设,大多数情况下只考虑对雨水或者污水的排放,雨水管的设计以百年一遇的洪水为基础进行雨水管和雨污合流管的建设。这样的规划设计和粗放式开发导致地表径流流量大幅增加,而且近几年雨水随气候的变化大,雨水管道的设计本身存在偏差,大多数情况下雨水管的设计比雨水天时的流量大,雨水管道的集水口在使用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而堵塞的情况较多。而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考虑了开发建设对自然、对周边生态环境、水循环等的影响,有利于保护原有的水生态,建设完成后对原地表径流量可以保值不变[1]。

2.2传统排水系统的局限性。传统的排水系统和自然水文循环系统不同。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管道内流体的流速远大于在自然状况下流体的流速,但下游管道会有因沉积物堵塞,而导致雨水不能满流流出,导致内涝的情况出现,同时也导致了收纳水体的污染。一旦排水管网的实际工况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直接会导致整个排水系统的故障。据不完全统计近八成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有沉积物,约一半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沉积物的厚度占管道直径的10%~50%,个别管道内沉积物厚度甚至占到管道直径的65%以上,直接影响了城市排水系统功能的发挥。

2.3传统排水系统改造问题。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包括城市配套管网设计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老城区的管网满足不了城市建设中的实际需求。但如果对旧的管网进行改造,要面临建筑密度大、居民多、费用高等困难,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4雨水利用不足。我国对于城市雨水、污水、雨污水管道的设计理念,仍以快排为主,对于城市的防洪,主要以主干流河道容纳能力,加宽河道和主干流上采取大坝截流等形式进行抗洪。这样表现出的抗涝能力有限。出现这种原因的主要原因是,设计理念欠缺以及人们对雨水再利用的意识淡薄,政府对雨水利用的普及欠缺,对房地产开发中没有强制性的标准导致的。同时因雨水利用会增加雨水集水池等构筑物,会导致造价的增加,房产开发过程中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在房产开发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应有强制性措施和标准出台;另一方面应对采取雨水循环利用的建设项目给予一定的税率优惠。而在实际城市建设过程中:①规划方面,政府会忽视天然绿地湿地的天然调蓄能力,部分区域为了城市的拓展,采取填埋的方式破坏原生态绿地;②开发方面,大部分小区绿地建设往往是满足规划条件要求的绿化率,为完成绿化指标进行绿化用地的建设,而且绿化用地的设计往往高于周围道路的高程,当雨季来临绿地水流往往会流向排水口流出,既满足不了其天然的储蓄功能又导致水土流失。同时在城市公园、广场中有不少的造景水体如:喷泉等,但由于缺乏雨水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没有把这些具备调蓄功能的设施充分利用得当。目前我国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雨洪管理的关系在逐步得到重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更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倡导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来促进海绵城市的良性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探讨可持续城市水资源与水系统管理、低碳人居环境建设。从近年来陆续举行的有关水与海绵城市的研讨会议中可以看出,相关研究正在有序地进行,我们对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3海绵城市建设要点

3.1对原有水系保护和规划。自然河流水系往往是经过上百年才形成的,它具有自然净化、自然渗流、自然排水等特征,维持着区域生态的平衡。如果在城市建设中,为了满足建设需求进行填湖填河、将河道裁弯取直,自然渗流的土体硬化,造成自然水系的破坏,天然的汇水、排水格局改变。必然会导致雨水会很快汇流,进入城市雨污水管网,最后流入设计河道。这样不仅破坏了原有自然状况下的天然排水,也导致设计河道中的负荷过大。现在许多地方开始进行重视湿地河道对生态、环境和防治城市内涝方面的重要性,采取扩大湿地和河道宽度的方法,充分利用河道和湿地的涵养能力,减少径流对其的影响,而同时大片的湿地和河道周边则建设成为保护公园,一方面提升了城市的抗洪抗内涝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市民平日休闲娱乐的场所[2]。自然水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规划中应尽可能保持原有河道的自然蜿蜒,自然蜿蜒的河道面积比裁弯取直的面积大,扩大了河道的容积和接纳能力,减缓了水流流速和水流对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冲刷。除此之外,在规划中还应在此基础之上保持河道水系之间的连通性,应定时清理河道内的杂物和淤泥,若忽视管理会造成河床的抬升和抗洪能力的减弱,更有可能造成城市管网向河道内的排水口处的堵塞。

3.2合理利用城市地势。在城市中总会有地势较高和地势较低的地带,当雨季来临,地势较高区域的水流通常产生内涝的可能性不大,但水流是从地势高的区域向地势较低的区域汇集,从分散到聚集成流,随着高差越来越大,产生的势能也越来越高,破坏性也越来越大[3]。所以在高地势区域应考虑防治内涝的措施,比如在高地势和低地势之间统筹考虑用地和建设条件,有意图的建设公园和广场造水景设施和水池、水塘等,使高地势的水流在往下流的过程中有缓冲有调蓄,减少汇入主干流的水,缓解主干流疏导水的压力。地势较低区域,汇集了从高地势流入的水,下游区域会被雨水或者河流冲刷成为低洼地带,这些地带往往存在较多的碎石和垃圾[4]。因此这些区域不能过度建设,从建设使用功能的角度来看,并不适宜人们大面积居住。然而这些地区往往具有良好的调蓄功能,除了拥有拦截和储蓄来自上游的水,还具有减轻河流和水流流速,减轻下游河道压力的功能。但是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将这些区域给填平,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在实际应用中应重视其在保持水文循环促进渗透和蒸发方面的作用。利用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并兼做景观公园将其的实际价值放大[5]。反之这些区域没有被规划合理利用,积聚在地表的垃圾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土壤产生污染,土体结构会产生变化,对下游的水体和土体也将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还未受到污染和破坏的区域应采取保护措施,对已遭受破坏的土地进行治理,使其能够恢复良好的生态状况。

城市建设范文2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城市建设

城”和“市”最原始的形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城”是指用城墙、城门等一系列工程设施等围起来的地域,主要强调其防御、防卫功能;“市”是指人们集中做买卖进行交易的地方,主要强调其贸易往来和交换功能。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城市也随之不断演化,其定义、内容、功能、结构、形态等都在不断完善。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带来的不平衡和失调形成了种种城市问题,诸如,住宅问题、交通问题、城市公害、城市灾害,等等。因此,城市园林绿地也就应运而生且越来越显得重要。

1城市园林绿地分类

1.1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是指由市政部门投资建设,按照园林艺术设计原则进行布局,具备一定游乐活动设施和主题景点内容,供周边居民共享的园林绿地。包括综合性公园、居住区绿地、块状带状绿地及小游园等。综合性公园内容丰富、设施完备、功能分区明确、规模较大、质量较好。一般都有大面积绿地,可以进行各种户外游憩活动,满足各种年龄段和各种职业人士的休闲需求,如设有露天剧场、水上乐园、倶乐部、体育场、儿童游乐场、健步道、健身广场、陈列馆、游艺厅、溜冰场、茶室、餐馆、园务管理处,等等。

1.2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是指为保障城市绿化所需苗木、花卉、草皮、种子等植物材料的供应及质量,而专门设立的生产科研基地。如苗圃、花圃、药圃、草圃等圃地。

1.3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指以防风固沙、减少强风及扬沙等对城市的危害为主要目的,同时兼具美化城市、保持水土、防护路基、保护水源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1.4风景区游览绿地

该绿地指位于市郊具有大面积天然优美自然风景,或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名胜古迹的地方,经园林部门开发、修葺、完善和保护,具有完备的游览、休息、食宿等服务设施,可供人们游玩、学习、疗养、狩猎、野营等活动的园林绿地。

1.5专用绿地专用绿地

由单位或群众自行负责建设、管理和使用,在城市绿地中占比大、分布广,是城市绿化的基础。包括居住区绿地、学校绿地、机关单位绿地、厂矿绿地、医疗机构绿地、部队驻地范围内绿地等。

1.6街道绿地

针对城市而言,道路绿地尤为重要。它包括人行道绿地、分车带绿地、交通岛绿地、立体交叉口及桥头绿地等。道路绿地通常以网状和线状形式将所有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从而使城市各类绿地点、线、面联成一张绿地网,更好地利用其生态作用改善城市环境。提及街道绿化,太原市长风大街绿化可以说是全市街道绿化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节点,创下了诸多奇迹。首先,长风桥是太原市第一座“绿桥”,即桥面中央设置宽3.0m的花池分隔带贯穿全长571m的桥面。花池采用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有花柱,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栽植有四季海棠、矮牵牛、郁金香、一串红、万寿菊、薰衣草等,构成一条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的彩带。其次,长风西大街道路隔离护栏及护网全市首创,采用藤蔓月季进行了垂直绿化。密密匝匝的绿叶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碎花,在喧闹的城市中竟然完美呈现出了田园风格之美。再次,长风西大街是太原市首条建筑红线后退、实现沿街均有前庭绿地的街道。长风西大街中间绿化带宽8.0m,两侧绿化带各宽4.0m,路边宽35m的带状公园(也称前庭绿地),栽植的乔木有杨、槐、银杏、栾、柳、辽东栎,五角楓等;栽植的花灌木有山楂、西府海棠、碧桃、连翘、丁香、贴梗海棠、木槿、丁香、珍珠梅等;还栽植有松柏类常绿树种、绿篱、花卉、草坪等,成功打造出一条景观大道。另外,长风西大街带状公园园林设施最完善,除大量绿化还设置有花架、景石、喷泉、广场、坐凳、健身器材等,可以方便周边居民游憩。

2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2.1园林绿地可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最为人们熟知的植物光合作用,就是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植物还可以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吸滞粉尘,杀灭细菌,进而提高空气质量,是大气的天然“净化器”。植物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净化水体;可以吸收大量有害物质净化土壤,增加肥力。

2.2园林绿地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

小气候是指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造成地表热量和水分收支差异,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局部气候。植物可以通过遮阳、蒸腾作用、降低风速来调节大气温度、湿度并影响气流。绿化带降低风速的作用还表现在它所影响的范围,可影响到其高度的10倍?20倍。在林带高度1倍处,可降低风速60%,10倍处可降低风速20%?30%,20倍处可降低风速10%〇

2.3园林绿地可降低嗓声

城市噪声污染相当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休息环境。园林绿地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减作用,可以降低噪声强度。首先噪声波遇到无排列规律的树叶,就会被树叶反射向各个不同方向,从而降低噪音;其次噪声波会使树叶发生振动,通过能量守恒定律消耗能量降低噪音。阔叶树比针叶树有更好的减噪效果,特别是高绿篱防噪声效果最佳。

2.4园林绿地可保护农田

在工厂与农田之间设置防护林带,可以减轻工厂污染对农田的危害,对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和增产丰收,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2.5园林绿地可保持水土

当下雨时,首先枝繁叶茂的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雨伞”,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壤表面不被雨水冲刷,树冠本身也会吸收、滞留一部分雨水。其次深深扎人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又像一只强有力的“大手”,能够紧紧“拉着”土壤不被雨水冲走。另外树林下大量的枯枝落叶、苔藓、腐殖质等覆盖物,具有跟海绵一样的吸附功能,能够吸收数倍于本身的水分。植被层竭尽全力、多方面的为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渗人地下水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6园林绿地可安全防护

在沿海城市设立防风林带可以减轻台风破坏。北方城市干燥,树木的防火功能就更显重要,特别是一些防火树种枝叶含水分多,本身不易燃烧;并且树脂含量少,着火时不会产生火焰,能有效阻挡火势蔓延。比如银杏、麻栎、臭椿、槐、女贞、冬青等。

2.7园林绿地可监测环境污染

许多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敏感度很高,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它们是人类忠实可靠的“环境监测员”。比如常见的雪松,对二氧化硫和氟化氢相当敏感,遇到这两种气体,它的针叶就会发黄变枯,给人们以“报警'

3结语

城市建设范文3

[关键词]标语;及物性分析;城市形象

东北地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基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考虑,将东北地区设定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的,所以东北地区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影视剧作、新闻媒体中,东北形象已经固化成粗、土、俗的刻板形象。近年来还时时有“黑”东北的话语出现在自媒体上,传播广泛,对东北形象造成恶劣影响。随着东北新一轮振兴与发展的全面铺开,有关“东北形象”的话语有了新的表现,许多标语应运而出。标语是用较为简短的文字表达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是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在地区或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标语常以各种形式出现于城市的道路、车辆、建筑物,成为地区或城市形象的一部分。本文以东北地区出现的标语为研究对象,以及物性系统为分析框架,分析标语对地区形象的影响。

一、及物性系统分析框架

及物性是一个表达概念功能的语义系统,是关于小句表述过程类型以及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系统网络,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包括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交流过程、存在过程和气象过程。这些过程表征人类的经验活动,建构了人类认知范围内的现实世界。我们以何伟《汉语功能语义分析》中的各个过程语义配置结构为基础,分析关于东北城市的口号标语[1]。作为表征外部世界各种事件和活动的过程类型,动作过程是及物性系统中涉及词汇最多、多样性最强的类别。动作过程小句涉及许多参与者角色,包括施事、受事、创造物、范围、方式、程度、方向以及其他复合参与者角色,其基本语义配置结构为施事+过程+受事。心理过程描述的是人们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涉及感受者和被感知的对象,其基本语义配置结构为感受者+过程+现象。关系过程反映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关于“什么是什么、像什么、拥有什么、与什么相关”,等等,其基本语义配置结构包括载体+过程+属性,标记+过程+价值,载体+过程+位置,拥有者+过程+拥有物等。行为过程指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的过程,其基本语义配置结构为行为者+过程。交流过程指的是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换的经验过程,其基本语义配置结构为交流方+过程+交流内容。

二、对有关城市建设的标语的及物性分析

收集到2014~2018年有关东北城市建设的标语13条,对其进行及物性分析。1.群(施事)策(动作过程)群(施事)力(动作过程);创建(动作过程)国家卫生城市(创造物);同心同德(心理过程);建设(动作过程)国家健康城市(创造物)。2.创建(动作过程)国家卫生城市(创造物)人人(施事)有责(关系过程);建设(动作过程)国家健康城市(创造物)人人(受事-拥有者)共享(关系过程)。3.创建(动作过程)国家卫生城市(创造物)建设(动作过程)国家健康城市(创造物)共建共享(动作过程)美好家园(创造物)。4.创卫工作(受事)人人(施事)参与(动作过程)美好环境(施事)家家(受事)受益(动作过程)。5.打造(动作过程)优美环境(创造者)营造(动作过程)优良秩序(创造物)创建(动作过程)国家卫生城市(创造物)。6.创建(动作过程)国家卫生城市(创造物)提高(动作过程)人民健康水平(受事)。7.天天清爽(关系过程)时时干净(关系过程)处处靓丽(关系过程)。8.沈阳(载体)光彩(属性)我(载体)光彩(属性)我(施事)为沈阳争(动作过程)光彩;沈阳(受事)振兴(动作过程)我(载体)荣幸(心理过程)我(施事)助(动作过程)沈阳大振兴(动作过程延长成分)。9.创建(动作过程)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造物)共建共享(动作过程)健康和谐幸福沈阳(创造物)。10.创建(动作过程)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造物)让(心理过程)人民群众(感知者)吃得放心(动作过程)。11.提升(动作过程)城市品质(受事)共建(动作过程)文明城市(创造物)。12.新时代辽宁精神(载体)长子情怀(属性)忠诚担当(属性)创新实干(属性)奋斗自强(属性)。13.落实(动作过程)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受事)推进(动作过程)“一带五基地”建设(受事)干(动作过程)在实处(范围)走(动作过程)在前列(范围)。以上13条标语中,共有41个及物性过程,其中动作过程29个,占比70.7%;关系过程7个,占比17.1%;心理过程3个,占比7.3%,其余过程类型为零。标语中动作过程类型占比最高,印证了标语的语用功能,即标语是用简短文字表达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能够集聚民心,汇聚力量,振奋民智。[2]标语是面向社会群众的宣传口号,在上述动作过程小句中,施事者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是泛指,如“群策群力”中的“群”“人人”等,说明标语所倡导的行动是需要全体社会群众来践行的。此外,动作过程小句中,表明动作过程结果的创造物出现14次,占比较高,说明标语的目的是号召人民用积极的行动去创造未来,实现东北地区精神面貌的改善。关系过程又可分为归属过程、识别过程、拥有过程等。上述标语中,关系过程小句中施事分别为“人人”“天天”“时时”“处处”等,体现了权利责任共享的理念(第2、第7句),而第12句关系过程小句体现的是载体+属性的关系过程,属性呈现了对地区形象的期望。综上所述,动作过程小句塑造了“积极行动,创造未来”的城市形象;关系过程小句塑造了“责权共享”“长子情怀”等城市形象。

三、标语对地区形象的影响

标语是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简短而特殊的文本。作为文本,标语是具有完整意义的一段语篇。语篇的三大功能之一概念功能体现了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人、事、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一个城市的标语作为语篇,也必然反映该城市映射到人们语言系统中的形象。标语的拟定与以职务性者为主,接受者为普通公民。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地位差异使得某些标语具有明显的官本位色彩,如“禁止进入草坪”等。该类标语既不显示施动者,也没提及接受者,塑造了一种抽象、刻板、高高在上的城市管理者的形象。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标语的传播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换,从功能语言角度分析,即由不显示施动者的过程小句向显示施动者的小句转换,如“垃圾分类,举手之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大家心连心,共创文明城”。标语作为语篇,具有语篇的元功能之一,即概念功能。“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4]。在反映主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建构着主客观世界。标语是社会生活中一种真实、具体、动态的语言现象。标语出现在公共场合,其受众为全体公民,反映着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及市民的期望,同时标语也建构了城市管理者及其所在城市的形象。

参考文献

[1]何伟.汉语功能语义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申唯佳.标语口号演变与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战略转型[J].郑州大学学报,2018,(6):151-154.

[3]布占廷.中国梦及物性建构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4):22-29.

城市建设范文4

[关键词]民国时期;公馆建筑;城市文脉;个性特征

老建筑作为市民与历史对话的纽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馆建筑是成都建筑历史中一个特别的组成部分。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少数公馆建筑因有识之士的慧眼而得以保护开发。公馆建筑的作用与利用是现在成都城市建设中亟待研究的问题。

1成都公馆建筑的形成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的宗教势力作为列强的先锋进入了四川地区,并在内地发展渗透一段时间后,开始修建一系列的教堂、医院、学校等带有殖民风格的教会建筑,对成都当地建筑产生了一定影响。1912-1945年间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躲避战乱的上层人士和大量财富涌入成都,极具民国时期风貌特点的各类建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公馆建筑开始大批建造。

1.1经济发展对公馆建筑的影响

由于成都地处内陆,清末民初时期建筑风格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开埠城市更小,但西方列强为了打开内陆市场,于1890年签订《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次年重庆开埠,随之而来的商业活动和科技引进带动了四川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的兴起促使经济繁荣,各类建筑随着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和发展大量新建,成都成为了四川乃至西南的金融中心。大量名流和富商集聚成都,他们的眼界和受教育的程度使得建造的住宅在原本的川西民居基础上有了很大的不同。

1.2地域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腹地,传统的建筑平面布局多为合院式,湿热多雨的天气使建筑单体多采用悬山式屋顶,有条件的还可形成檐廊,通过天井配合门窗通风、采光和散热,建筑材料多用当地盛产的木材、竹、石、砖、瓦等材料。

1.3社会环境对公馆建筑的影响

清末民初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是从沿海到内陆这样一个空间顺序,在交通极不便利的条件下传播势头受到时间拉长、路线漫长的影响已经削弱不少,爱国主义运动也对西方文化的传播有一定影响,工匠的建造水准和材料的难引入也使得这一时期建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形态特征,大部分仍采用以传统合院为单位,仅在大门、门楼、柱子、栏杆、窗户等建筑构件上使用西式建筑符号。

2成都地区公馆建筑的发展

2.1成都公馆建筑发展概况

1931年抗战爆发后,作为大后方的中心城市,随着大量机关、学校、文化团体、医疗机构及科研单位的迁入,成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对建筑的需求增加,人才也大量流入,也包括了大量留学归来的建筑师,他们所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思想使本地的建筑水平得到了提升,上层人士所需的公馆建筑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2成都公馆建筑风格的变化与发展

清末民初,成都由于地理位置关系未受到西方文化的直接冲击,传统文化思想根基深厚,民国初期的建筑多延续川西风格,西式建筑元素在公馆建筑上仅为点缀。仅少数的领事馆、教会医院、教堂等建筑为明显的西式风格。随着西方列强在内陆的市场被逐渐打开,殖民风格的建筑开始兴起,特别是后来留学归来的人才所带回的西方先进思想、生活方式在上层社会中受到推崇,因此,在民国中期时军政要员所修建的公馆建筑与初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这时期建筑形式不再是含蓄的符号式点缀,而是从整体形式到建筑空间布局都开始采用典型的花园洋楼式。民国后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等综合影响,西式的建筑风格开始被弱化,新建造的一批民居及公馆建筑多在大门门头、柱头的位置采用拱券、纹样等元素做相对简单的装饰。

2.3成都公馆建筑的功能构成变化

初期的公馆建筑功能相对单一,满足居住的要求即可,或带有家族祭祀功能,重视庭院空间。而随后的新派公馆在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开始增加了社交功能,部分公馆建筑根据主人的身份不同还会带有办公等功能,而且由于建筑形式和技术的发展因素,内庭空间因作用消失而被取缔,同时增加了室外花园。

3成都公馆建筑的生命更新

3.1成都公馆建筑是民国建筑的典型代表

成都的公馆建筑是本地区民国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它的形成因历史原因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完善了我国的建筑理论体系。作为城市的构成部分,公馆建筑展现着成都近代时期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活等风貌特征,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3.2成都公馆建筑具有丰富的建筑情感

公馆建筑作为民国时期建筑的组成部分有着与众不同的建筑形象和思想基础,它所处的时代赋予了它不一样的建筑特征,让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建筑类型及历史风貌有更清晰更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当然这并意味着我们要全盘接收复制这一建筑类型,因为时代在前进发展,材料和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塑造和利用这种建筑语言也应结合当今社会的现状进行更新,在丰富建筑类型的同时,去除不合时展的因素,考虑当代生活、工作的使用需求,使它的功能更适应现代社会的使用特点。

3.3对城市建设中个性特征的保留起着积极作用

现在建设中的城市建筑大多数风格单一,忽视了城市建筑的个性特征,切断了当代建筑和传统建筑间的联系。作为住宅建筑的一种类型,公馆建筑不仅丰富了城市建筑类型,还有深度、有厚度地展示着城市气质,在这个民族传统文化尤为重要的时期,无论是出于对城市文脉延续的考虑还是地域特色的展现,传统建筑语言的提炼和运用是保证城市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法,对这一时期建筑文化的深入挖掘、提炼将对现代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3.4公馆建筑的更新

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老建筑,政府拨款修缮或企业投资、私人改建等形式不一。大邑是成都地区公馆建筑留存比较集中的地方,现有26座整体格局相对完好的公馆建筑,其中刘文昭公馆、刘文成公馆、刘文彩公馆、刘文辉公馆合并为刘氏庄园博物馆,刘元琥公馆改建为茶坊,乐自能公馆、高明轩公馆现为客栈,郑子权公馆、刘体仁公馆仍有居民居住,李育滋公馆现为小学,陈月生公馆为会所,刘湘公馆为军队招待所,冷公馆修复中,除此之外的13座均闲置或破损中,比例为50%。另位于市区的宽巷子31号、窄巷子30号现在分别为咖啡厅和书店,张清平宅、李家钰公馆和李注东公馆由党委、政府下属部门管理,巴金故居已拆,熊克武公馆大部分被拆,李?人故居现为纪念馆,尹昌衡公馆一度为杂院式居住,徐子昌旧居为四川当代油画院所在地,另还有谢无量旧居、薛公馆等现在用途不明,其余还有一些零散的公馆建筑位于郊县鲜为人知。如此得出现已知的老公馆建筑大致有以下几种现状:(1)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复存在;(2)剩下残垣断壁等待被发掘保护或消失;(3)整体相对完整却被闲置;(4)被发现有开发价值正在修整打造;(5)在现今仍作为居住建筑存续的;(6)改换职能再次投入日常使用的;(7)异地搬迁修复。其实,公馆建筑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不仅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对于它的更新和利用是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直接经济作用的一种方式,如果在建筑整体相对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加固等技术手段进行改造,使其能适应现今的功能需求,则完全可以作为一段历史的完整重现,从而丰富城市文脉,使历史更贴近民众,也可以将其空间进行更新作为新的建筑在城市空间中再生,比如现在流行的将老建筑改建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宿、旅社、书社等形式,毕竟有生活气息的建筑才是活着的建筑。

4结束语

许多人感到我们熟悉的城市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面目全非,我们与历史对话的纽带断裂了,对城市的归属感也变得虚无缥缈。老公馆建筑是成都城市文化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这座城市的“编年史”将出现严重的缺失。通过新的经营手段和设计手法将老公馆建筑进行功能和空间的更新,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样既延长了它的生命轴,也使得城市的文化生活层次更为丰富,一个城市需要新的建筑,也不能缺少老建筑,对一座古老的城市来讲,建筑历史应具有延续性和可读性,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除了物质性的丰富,它还需要文化来支撑。

参考文献

[1]周勇,赵正超.中英《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签订始末暨重庆开埠再考[J].重庆社会科学,2018(2).

[2]景小彤.川西地区民国时期建筑研究[A].西南交通大学,2017.

城市建设范文5

关键词: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全域推广;对策;萍乡市

0引言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1]。2015年4月,萍乡市通过竞争性评审,被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通过三年试点创新,萍乡不仅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目标,而且连续三年在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绩效评价中获得第一,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家部委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完成后,萍乡没有满足已有成绩,而是切实把海绵城市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遵循,着力推进海绵城市全域覆盖,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萍乡全面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2]。

1萍乡市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势与现状

萍乡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围绕“建设独具江南特色的海绵城市”这一总体目标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编制了《萍乡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系统化方案》,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提出了“全域管控-系统构建-分区治理”的核心技术路线,其经验做法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的宣传报道。2019年7月,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案例入选中组部编写的“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系列丛书[2]。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构建了以萍水河为核心的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在试点区32.98km2范围内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构建“上截—中蓄—下排”的大排水体系:在五丰河上游建设分洪隧洞,将17.5m3/s水量经赤山河引至萍水湖进行调蓄,从而解决萍水河与五丰河上游的山洪问题;在萍水河和五丰河中游分别建设萍水湖(调蓄库容300万m3)、玉湖(调蓄库容50万m3)、鹅湖(调蓄库容15万m3),削峰滞洪,稳定河道水位,缓解汛期下游老城区行洪压力,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在五丰河下游建设五丰河与鹅湖连通工程,并新建60m3/s的鹅湖排涝泵闸,将五丰河水引至鹅湖并抽排至萍水河,同时在五丰河汇入萍水河的河口新建15m3/s的五丰河排涝泵闸,减少萍水河顶托倒灌。对新老城区采用不同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重点在于利用自然机理,保护河流、湖泊、塘堰、滩涂等自然蓄滞空间,并通过规划管控手段,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逐步推进实施。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大排水系统的总体构架,按照城市排水分区、竖向特征、功能特征、问题特征、建设条件等因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解决城市突出的内涝问题与水环境问题。萍乡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为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萍乡市人民政府于2017年底印发了《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两证一书”、“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行政审批的必备条件,规定全市域城市规划区内各类建设活动必须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萍乡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于2020年组建了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为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萍乡正全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截至2021年第2季度,中心城区已达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区域面积为44.99km2,所辖县已达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区域面积合计为6.45km2,所辖区海绵城市全域推广工作情况整体好于所辖县。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所辖县海绵城市推进工作进度较慢,存在项目建设片面化、碎片化的问题

根据2021年第2季度萍乡市所辖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进度统计数据(详见表1),从已达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区域面积占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来看,芦溪是21%、上栗是20%、而莲花仅有1%,由此可见,萍乡市所辖县海绵城市推进工作进度较慢。在对所辖县海绵城市建设专项检查工作中,笔者还发现存在项目建设片面化、碎片化的问题。对比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践经验,究其原因,主要是萍乡市所辖县暂未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缺乏系统化建设思路,无法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2.2部分海绵设施施工质量不合格,严重影响海绵城市技术指标的落实

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实践中发现,诸如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池、植草沟等部分海绵设施往往因为施工质量不合格,严重影响到海绵城市技术指标的落实,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基本未参与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缺乏实践经验,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知之甚少。二是监理人员对海绵设施设计图纸一知半解、履职不严。三是设计人员设代服务不到位,有的甚至未做技术交底服务。此外,由于设计人员对屋面雨水断接设计措施未能做到因地制宜,导致这项技术措施难以落实,严重影响到海绵城市技术指标的落实。四是由于岗位调动,政府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对海绵设施的施工过程监督缺乏经验。

3对策与建议

3.1坚持一条主线,强调系统化建设思路,在顶层设计的引导下统筹推进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3]。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一个成功经验就在于编制了《萍乡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坚持了“全域管控-系统构建-分区治理”的技术路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依据,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萍乡市所辖县加快推进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技术指标。注重顶层设计,强调系统建设观念。解决丘陵地区洪涝灾害问题,必须从全流域的角度来保护自然蓄滞空间,充分发挥雨洪蓄滞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以全局视角对海绵城市系统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建立一条科学系统的技术路径。

3.2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优势,提升海绵城市建设专业水平

萍乡市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时期,市政府邀请了5位行业内的顶级专家作为政府海绵城市建设特聘顾问,并聘请了专业的第3方技术服务团队与本地设计院共同提供3年试点期的全过程技术服务。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企业等均应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加强交流,认真履职;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行业专家优势,切实提升海绵城市建设专业水平。

3.3落实规划建设管控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保障工程实体质量

萍乡市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时期组建了由市委书记牵头、全市各部门协同参与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涵盖规划管控、项目管理、资金管理、PPP管理等要素在内的制度体系,强化海绵城市建设各环节全过程管理,充分利用好各项资源,保障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因此,萍乡市所辖县区应加强机制体制建设、落实规划建设管控制度,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作为长期坚持的要求。在“两证一书”、“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行政审批环节中严格审核要求,切实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上述行政审批环节。在规划、立项、建设全过程实施严格监管,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保障工程实体质量。

4结束语

城市建设范文6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原理;规划设计;问题;建议

1前言

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不断构建一个更具水弹性的城市,可以明显提升城市的实际抗洪能力。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城市市容、公共交通等各个方面,结合所在地实际情况展开全面设计,以使得设计之后的城市状态,能够促进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形成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工作区。所以有关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及有关规划设计团队,需要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各个方面做出科学分析。

2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建设原理

根据有关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人员的科学分析,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概念及相关原理,是广大设计人员首先应该明确的,因为这两个方面的要点,会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切实坚定的前提基础。只有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工作中充分利用其原理,完成之后才能够确保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都能够体现出与生态建设相平衡的特点。

2.1概念。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引入低维护及景观可持续性的理念,避免建设后期运营成本过高,这样将具有更好地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2.2建设原理。(1)渗透的原理。渗透指的是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运用生态平衡的有关原则,来使得城市内部的自然水文特征,能够恢复到最为原始的状态。海绵城市建设还能够切实增强雨水的下渗的能力,所以也就缓解了雨水的积聚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更加全面的减少雨水对下游水体造成的直接物污染。(2)滞留以及调蓄原理。滞留原理是通过城市雨水花园的构建,增强雨水的径流时间,使得雨水峰值的出现时间得以延缓以及避免,调蓄指的是不断扩大雨水的实际存储时间,科学实现对更多雨水的综合利用与调蓄。(3)净化、利用原理。净化表现为,运用生物性手段来直接减少雨水所造成的污染,维持水体的基本净水能力;利用原理表现为,通过建设更具良性循环的水文系统,确保所存储的雨水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这样能够直接缓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4)排放原理。集中表现为采用城市竖向排放为主以及人工机械为辅的排放方式,使得地面排水与地下管道排水系统与城市周边的天然河道,形成一种直接相连接的状态,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3当前海绵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海绵城市的全面创新,对传统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转折,海绵城市的出现为我们改善了水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减少了内涝灾害的发生,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使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互相结合。在进一步展开文章后续主题内容之前,还应当对当前国内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科学全面地分析了解,只有掌握这些方面的要点,才能确保实际问题得到最为深刻全面的解决。

3.1海绵城市规划的定量分析不足。众所周知,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需要在规划设计工作开展的前期,就对所在开发区域展开精细化的调研与定量分析工作,其目的在于准确识别出风险区域的位置与规模,划定出海绵城市设计规划的区域,合理确定土地的开发强度以及湿地修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观察目前国内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来看,却并没有将定量分析工作开展地较好,因为所采用的都是以文字形研究报告为主的基本定性方法,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并且易于操作,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较为明显的,具体来讲则是设计的内容与方法,都逐渐偏离了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并且因为数据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很少加以利用,导致了城市规划的数据参数收集力度不佳,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不够明显。

3.2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专项规划存在脱节的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在面对暴雨等极端自然灾害时,能有效地弹性应对,有利于实现城市环境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共生及良性循环,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情况来讲,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内容,需要同各项专项规划一致展开编制,各个专项规划应当为总体规划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要求与目标,从而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但是在当前城市规划过程当中,用地规划与道路、绿地等专项规划设计之间,缺乏高效且快速的反馈机制。在城市实际规划设计流程当中,广大设计工作人员一般都会直接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分区,确定城市用地布局的前提之后,再次展开道路、绿地等建设,从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探究,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环节的工作,是需要同最初建设相一致的,但是目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明显将两者之间明显的加以区别,正是因为如此,也就导致了实际建设工作,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进而直接降低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具体思路的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核心理念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吻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成为改善城市水资源、预防洪涝灾害发生、兼顾城市径流污染控制、推进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等问题的关键。因此,总结、提出和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为今后城市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建设原理以及目前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明显问题,对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思路提出如下建议。

4.1把握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所描述的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以及利用自然规律,确保城市一旦出现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够使得城市发挥快速吸纳雨水、展开排水的工作能力,这同样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以及未来规划设计所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另一个层面展开分析,构建海绵城市能够不断增强,城市对雨水的存储、净化以及排除能力,能够保证城市规划中的抗洪涝能力处于相对科学化的状态,避免海绵城市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水涝问题。注重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概念,是相关部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只有概念明确后,才能够从整体上对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工作有一个明确、深刻的认识。

4.2全面注重规划设计的程序。要想最大限度地确保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品质,就应当确定合理的规划流程。落实到具体操作上,首先应当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场地面积,有一个全面且初步的评估,针对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排水等模式,展开大概性的了解,这样能够为后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绿色生态区域应当对雨水排水流域展开确定,确保每一个城市区域的流域特点都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展开针对性更强的设计,在有关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对它具体的应用情况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使得最终的建设规划工作开展能够更加合理。最后还需要确保各个流域的指标,能够得到相应的重视,针对城市径流雨水以及无污染的城市区域得到合理把控。所以,注重规划设计的程序,是实际建设工作开展需要首先分析的要点所在。

4.3把握好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1)注重保护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在具体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过程当中,首先应当注重保护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可以切实按照海绵城市的原理展开设计工作,目的在于使得城市规划的水生态敏感区域,能够得以发挥出更加全面的作用。(2)还需要做好城市沟渠以及湿地的管理工作,将其规划为限建区域,对其展开全面且细致的保护工作,考虑到城市雨水灌溉系统,以及自身的水体能够各自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使得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得以结合,避免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有关设计人员在展开此环节工作时,需要明确该环节工作开展对于实际工作质量的作用,在思维上树立科学建设的概念。(3)按照集约式的开发模式展开规划设计工作。在此种模式的支持下,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加以全面关注,这样展开操作能够使得城市建设内部空间更具合理性,避免造成空间结构上的混乱问题。依照集约式的开发模式,需要特别注重规划设计方案的二次检测,二次检测的目的在于,使得所制定出来的方案,能够真正满足工作开展的根本要求,当这些方面的要点内容都得到实现之后,才能使得具体的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真正的应用到具体设计工作当中,以此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效用。(4)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流程上,注意运用针对性更强的方式,来确保城市区域的基本透水面积,都能够得到科学化的规划。之所以要增强城市区域内的透水面积,是因为城市作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集中地,因此需要确保城市区域的积水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当积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之后,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得到优化,进而大大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根本质量。这些方面的内容得到合理构建之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水平及实际建设的效率,都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进而使我国城市建设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能得到不断优化和提升。

5结束语

城市建设范文7

[关键词]植物配置;生态城市;城市建设

1研究背景

1.1全球气候变化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总人口数的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气候开始不断恶化,温室效应、大气污染严重,极端天气频发,自然灾害增多。而在人口密集、工业集中的城市之中,由于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绿化面积不足等种种原因,导致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1.2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预计中国的城市化率将在2030年达到75%左右,增加大约2.2亿名新市民,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口将会聚集到城市之中。但是无论是城市的面积亦或是其空间资源都存有相应的限度,大量的人口聚集将给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所以在深度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必须要从生态承载力着手,用以保障人类活动处于此限度之内。

1.3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受气候恶化、人口聚集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我们必须对城市的自然环境重视起来,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多年来,城市中的绿色生活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能给城市带来舒适、优美的环境,使人们身心健康、安居乐业。因此生态城市建设既是人类长久以来的理想追求,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最终归宿。

2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实践

2.1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与内涵

生态城市这一理念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之中提出,广义上讲,生态城市首先是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又一次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是在生态学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一种能够有效利用环境资料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狭义上讲,生态城市就是在严格遵守生态学原则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从而将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高效、和谐、环保。生态城市的内涵可以总结为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环境生态化三个方面,社会生态化指的是社会和谐,使社会达到生态的平衡,缓解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均衡发展带来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问题;经济生态化是指经济高效,优化组合经济结构,经济目标由追求GDP最大化转为可持续发展,将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放到同样高度,发展高质量的绿色环保的产业,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伟大目标;环境生态化是指将城市与自然进行和谐融合,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将美化城市自然环境与优化人居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2生态城市的意义

首先,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助于缓解当今各大城市存在的城市难题,如交通拥挤、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其次,生态城市建设是对党中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对于推动中国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建立一种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有着重大意义。另外,这也非常有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也进一步提高,不仅重视数量更加重视质量,不仅仅有物质追求,更有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所以生态城市建设也是广大市民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反映。生态城市建设包括节能、节水、植物配置、土地利用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植物配置方面。

2.3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

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表现比较优异的城市有很多,如山东省威海市、广东省珠海市等。威海市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建设生态的城市的目标,并为此付诸了极大努力,威海市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强调城市的自然美,注重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追求城市与山、海、天协调融合,遵循自然美的规律,将城市规划成带状分布,而非简单的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另外,威海市的城市绿化强调因地制宜,强调绿化的系统性,创造了“见缝插绿、找缝插绿、造缝插绿”的城市经验,取得了城市绿化率37.1%,人均拥有绿地面积16.8平方米的好成绩。广东省珠海市也是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佼佼者,珠海市自从1979年建市开始,就把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定为“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坚持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建设城市、发展经济。首先,珠海市禁止在海边、河边80m范围内建设除景观道路以外的建筑物或其他道路,山体等高线25m范围内也禁止修建商业和住宅建筑;其次,珠海市规定,每一块建设用地,其绿地率都不得低于35%,极其重视城市的绿化;同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建筑高度,城市用地每平方公里不得超过8000人,城区内高层建筑不得超过区域总面积的25%,多层建筑不得超过区域总面积的28%。这些严格的政策帮助珠海市成为了蓝天碧海的绿色家园,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43%,人均拥有绿地115平方米,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3生态城市建设中植物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3.1植物种类单一

在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植物配置方面常常存在着植物种类单一这样的问题,盲目大量选用乔木和草坪,忽略了小乔木、花灌木等多种植物的搭配整体效果,层次不丰富。在色彩方面,大面积采用单一的绿色植物,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在功能方面,只注重植物的观赏效果,没有因地制宜地考虑不同植物的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减少噪音等功能。在四季景观方面,寒冷地区秋冬季节由于气候变化剧烈导致大多数植物都凋谢,景观效果欠佳,秋冬季节的主色调常常是灰暗的,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态景观的审美需求,这也是由于植物种类单一,常绿针叶植物较少导致的。

3.2缺乏特色

植物配置过于模板化,千城一面,没有结合地区特色,没有深度挖掘地方特色元素,缺乏创意与艺术感,沦为景观植物的简单堆砌。究其原因,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重心往往在减少污染、提升绿地率等硬性指标上,对于特色、艺术等较为主观的审美需求不够重视,没有鼓励景观、园林设计人员发挥创意,而是选择了照搬照抄万能模板的做法。市花市树是能代表城市形象、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是城市的名片,然而一些地区却在选出市花市树后没有广泛应用,这样无法通过市花市树体现城市特色与品味[5]。

3.3功能划分模糊

景观布置还处于较为粗放的状态,没有根据城市中不同的功能定位,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例如,居住区、商业区、滨水区、工厂区等不同分区均采用传统的“乔灌草藤”模式,植物在种类选择、搭配方面没有做到科学合理,导致空间形态划分混杂,功能模糊,景观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不同等级的道路两侧、道路转角处、重要节点、别墅区、一般商品住宅的植物搭配应有所不同,规则式配置还是自然式配置,孤植、丛植还是群植都要根据种植区域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而决定。

4植物配置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

4.1提高生态城市景观丰富性

从增加植物种类、色彩搭配、季节变化、立体层次等角度综合提高生态城市景观丰富性。在植物种类方面,根据城市的地域特色,增加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丰富景观层次。在色彩搭配方面,应结合区域景观规划,除绿色外,选择一、两种区域植物主色调,辅以其他颜色,达到美观丰富的效果。在季节变化方面,要合理配比常绿植物、落叶植物的比例,做到四季有景,同时注重植物的花期搭配,例如:梅花花期在2-3月,白玉兰花期在3-4月,西府海棠花期在4-5月,月季花期在5-9月,合理搭配就可以让人们时常有花可赏,提升幸福感。在立体层次方面,要满足既有宿根花卉、地被植物,又有花灌木、中层乔木,还有上层树木,可以适当地对地形进行改造,结合借景、点景等造园手法,打造层次分明、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景观。

4.2因地制宜,营造特色景观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注重景观的美感与特色,注重与地方文脉融合,注重市花市树的运用,因地制宜,通过合理的搭配营造特色景观,打造出植物配置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不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首先,统筹规划区域景观需要达到的整体效果,然后根据居住区、商业区、滨水区、工厂区等区域在城市中不同的定位,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结合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和地区的气候特点、环境条件选择植物,根据植物高度、形状、色彩进行搭配,注重特色、艺术等方面的创新,营造观赏效果良好、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4]。

4.3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改善是重中之重,体现在植物配置方面主要是选择具有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功能的植物。植物是地球上活的空气净化器,在家庭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养吊兰、芦荟、常春藤等植物来净化空气,在工业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城市建设更应该重视植物这方面的作用。不同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吸收放射物、杀死病菌、减少灰尘、调节小气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不同功能,根据需求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布置方式,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例如:在灰尘较多的地区可以种植桦木、银白杨等植物吸收灰尘,在有害气体浓度偏大的地区,可以考虑种植黄金葛、千年木、垂叶榕来吸收有害气体。

4.4社会价值,兼顾经济效益

植物配置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环境生态方面,还在于人文社会价值。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营造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可以提升老百姓的城市归属感、生活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结合当地地域文化进行植物配置,打造城市靓丽的风景线,可以改善城市面貌,带动旅游业发展,长远来看收益无穷。不过,在追求植物配置丰富美观、特色鲜明、功能合理等方面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植物配置只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还有节能、节水、土地利用等方面需要资金投入,因此,植物配置应兼顾经济性,不能为了美观,盲目追求名贵的植物品种,可以多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乡土植物,实现经济、生态、美观的统一。

5结论

植物配置是城市的门面,也是生态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在景观丰富性、特色性、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生态城市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应重视植物配置,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植物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净化空气、改良土壤、减少噪音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创意、合理的配置,让植物为生态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环境生态化的目标,需要政府决策者、景观设计师、城市建设者等社会各界人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琦,胡赛华.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探析[J].居舍,2020,(2):94.

[2]陈金印,王强.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4):70-72.

[3]冯启凤,曹荣林.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3):346-350.

[4]杨艳,田治国.浅谈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其建议[J].中国园艺文摘,2018,34(01):151-152.

城市建设范文8

一、四会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水生态方面

1.河道淤塞较严重。出现若干内河由于造房、修路等建设活动,任意占用、填埋河道,将建筑、生活垃圾以及农业生产的秸秆等废弃物任意倾入河道,侵占水面面积,致使河道缩窄变浅,改变了河道的天然断面形态。2.江河岸线过度硬质化。已建的江河堤岸乃至新建的江河岸线,存在过度硬质化现象,大大改变了原河岸的生态环境与透水率,限制了水体自然浸透与自然循环,进而影响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二)水环境方面

1.多数为合流制排水,造成水体污染。建设区时以合流制排水体制为主,而传统的合流制排水体制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暴雨期,超量的雨污混合水体通过溢流井排入自然水体,周期性地给自然水体带来污染,主要集中在绥江以北的旧城区。2.工农业生产排水欠缺管理,造成江河受污染。由于企业生产排水管理欠完善,以及落后的农业畜禽养殖废水与农业面源污水,造成龙江河、独岗拦洪沟、清莲大排渠、隆伏排渠和大兴排渠等主要河涌出现水质超标,甚至劣Ⅴ类水体的情况。

(三)水资源方面

1.城市建设快速推进,自然水面迅速减少。建设区地处西、北、绥三江下游,水面率高达25%,水资源条件优越。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建设,原本具有自然蓄水的洼地、山塘、湖泊、水库等被人为地填筑破坏或填为它用。2.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人均水资源急下降。2019年,规划区常住人口32.19万人;而根据《四会市城市总体规划》预测,2035年将增至86.3万人,在全市水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人均水资源将由2014年的3789m3下降至2035年的1257m3。而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可见,随着人口快速增加,降雨充足、河网丰富的四会市人均水资源会降至中度缺水,水资源将出现明显短缺。3.资源重复利用率低,浪费大量优质水源。目前,四会市尚未建设中水利用设施,而规划区原来为丘陵区,水资源不足,雨过水逝,缺水干旱。而全市工业生产用水与居民用水基本为一次性用水,浪费了大量优质水源。尤其工矿企业用水中,循环水和冷却水等如不重复利用,是严重的水资源浪费。

(四)水安全方面

1.排水管网年久失修,合流制管涵淤积严重。旧城区市政排水管渠多为路边沟形式,而大部分主要排水管渠均由原天然冲沟改造而成,由于建设年限较长,标准较低,年久失修,导致部分管渠淤积严重、沉陷,过水断面小,进而形成排水不畅,甚至局部出现污水外溢现象。暴雨期,最大断面为5×3m的清莲大排渠都出现多点溢流情况。2.排水管网系统建设不完善和建设标准滞后。规划区建设开发不够成熟,现状管网配套建设未成体系,存在大部分雨、污水合流管道;而部分河渠设计标准不足。部分河渠仍按照5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急需提高防洪标准。

二、四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守生态环保底线,以岭南文化与滨水景观塑造为特色,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高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建设魅力四会,全力打造广东省新型城镇化的典范,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通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2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5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排水防涝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城市内涝积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得到全面改善。

三、四会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设定了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制度建设以及显示度等6类指标,共15项。其中,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水域面积率等约束性指标以及污水再生利用率、面源污染控制率等指导性指标。规划核心指标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5.2mm。

四、四会市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一)城市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四会市老城区,尤其是绥江北侧、龙江河以西的规划区片区,侧重以问题为导向,要结合道路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工作同步推进,以解决城市内涝、排水管渠疏通、黑臭水体治理、雨水收集利用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

(二)城市新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四会市新城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侧重以目标为导向,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贯穿于城市新区建设全过程,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探索在城市开发建设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文化空间,构建自然良性循环的城市水系,承担起水源保护和水土生态保护的责任。

五、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路径

(一)海绵建设改造区实施路径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55%,主要采用“滞、渗、蓄、排”的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见缝插针的形式尽可能增加绿地面积,并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进行改造建设,配置适用低影响开发设施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积极通过城市更新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在开发强度较大的区域,应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引导用地结构优化,增强用地的海绵功能。公共建筑与住宅小区尽可能改造设置蓄水池、雨水罐等蓄水设施,提升场地蓄洪能力,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疏浚清淤、修复并适度提高标准改造现状排水管渠,保证强降雨期间区域的排水能力,力争区域内地块外排径流峰值流量减少5%,杜绝内涝黑点的出现。结合城市更新区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有条件改造路段实施分流改造。

(二)海绵建设优化区实施路径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5%,加快完善建成区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建设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提升合流制管道的截污倍数,有条件的新建与改造的建设项目配建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雨水收集与利用设施。积极通过城市更新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引导用地结构优化,增强用地的海绵功能。区域内新建建筑与小区尽可能设置蓄水池、雨水罐等蓄水设施,提升场地蓄洪能力,提高雨水水资源利用。力争区域内地块外排径流峰值流量减少10%。全面推动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建设,结合实地情况建设“滞、蓄、渗、用、排”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三)海绵建设提升区实施路径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因地制宜利用低洼场地建设蓄水池、调节塘等蓄水设施,提升片区的蓄洪能力,并可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禁止大规模开发建设,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区域内水体、裸地、荒地等进行生态恢复,优化缓冲区内生态组分结构,提高人工速生林和已毁林地园地生态功能的恢复与海绵调蓄和自净功能。对主要拦洪沟、排水渠进行清淤、修复以及扩建,针对区域内的河涌水系,尽量不对现有自然堤岸进行硬化、裁弯取直等人为改造;对已经硬化的河涌水系,通过扩大河滩湿地或构建复式断面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利用河涌两侧的水体与低洼地构建加强型人工净化湿地,提升河涌水质。

(四)海绵建设引导区实施路径

功能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主要采用“滞、蓄、渗、用、排”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以目标为导向,严格控制水系蓝线及城市绿线,落实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海绵城市引导性指标,保证既定的场地内植被覆盖率,避免大规模的植被破坏。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对工业污水采用源头控制并初步治理的原则,加强污染源的源头控制,提高城市绿化防护带的建设标准,防止工业产生的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建设中水回用管网系统,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五)海绵生态修复区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