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林业论文范例

城市林业论文

城市林业论文范文1

城市林业概念最早由加拿大学者ErikJorgensen(1965)[1]提出,但城市林业学术思想及其科研、教育等却在美国得以发扬光大,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美国城市林业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及日本等也于20世纪70、80年代分别接受了北美城市林业的思想,并凭借与美国的强势关系以及强大的经济基础,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等也达到了近于美国的水平[2-8]。回顾城市林业从学术观点到全面实施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分析、研究欧洲各国、美、日等城市林业先进国家成功的奥秘,可以清楚的看到,美、欧洲各国、日特别是美国城市林业之所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一是城市林业及系统管理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环境运动”及其痛定思痛的反思中,所以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政府、研究者、民众的大力支持,也正因为获得了官方、民众的大力支持,使得城市林业在高起点上得以顺利地发展;二是大力加强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通过各级政府与行业及专业协会等的广泛参与,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现代城市林业科学研究与管理人才、提高城市林业科技水平是城市林业发展成功的又一个重要方面[7-8]。当今中国城市正处于深刻的(形态结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社会变更时期,林业正处于“破坏与建设相持”的历史新阶段,在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新时期,前瞻性地开展国内外城市林业科学研究的对比分析,汲取他们成功与失败的教训,对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快速的城市化建设浪潮中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城市绿化建设的关系,如何创造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7]。

1国内外城市林业科学研究的比较分析

1.1研究规范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其明确的研究对象、范畴、任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等,对于城市林业这样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科,目前其研究的规范性还有待于提高,如对于城市林业的概念,ErikJor-gensen(1965)[1]最早提出“城市林业并非仅指城市树木的管理,而是指对受城市居民影响和利用的整个地区所有树木的管理,这个地区包括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水域和供游憩的地区,也包括行政上划为城市范围的地区”;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城市森林组为城市林业下的定义为“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以及培训市民,其范围包括城市水域、野生动物栖息地、户外娱乐场所、园林设计、地面污水再循环、树木管理和木质纤维生产等”[9];而欧洲目前对城市林业的理解尚不尽完全相同,普遍是指管理位于城市内部或周边的树木和森林资源的一门科学、技术和艺术,目的是为了能让城市的树木资源更多地给社会提供环境、艺术、经济、福利等方面的服务[10]。此外,我国学者王木林(1995)、吴泽民(1996)、彭镇华(1999)、李吉跃(2001)等对城市林业都表达了各自的理解[6-7,11]。又如目前全世界对于城市森林范围还停留在各自表述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美国的GreyGW和DenekeTJ及我国台湾高清教授认为,城市绿地和风景林及城市周边的水源涵养林都应划入城市森林的范围,瑞典规定距市中心30km以内的林地为城市森林。美国和有些欧洲国家以乘坐陆地交通工具去旅游当天能返回城区的半径范围为城市森林规划建设的范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王成、王木林等强调要考虑行政区划和实现城乡一体化[6,11-12]。鉴于目前城市林业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研究规范与标准,各个国家也只是根据各自历史文化传统或游憩的需要等制订自己的标准与规范,因此,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城市林业,在中国城市森林分会的组织下,组织有关机构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展开对诸如城市林业、范畴等一些基础性的概念,结合中国的实际制订一个权威而统一的标准(中国版),这对于我们以后的研究工作及城市林业学科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13]。

1.2研究系统性

由于技术和认识上的滞后,传统的绿地规划一般只是在城市规划总图上根据现有用地完成“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硬指标,而进一步的实际问题则较少深入考虑。城市应该建成什么样子?如何解决现有城市的环境问题?怎样才能创造出理想的城市人居环境?一个城市究竟需要多少绿量?量化的依据是什么[14]?城市森林的结构和分布如何?形态和布局如何与城市的形态有机结合?建成区的绿地如何与郊区的城市森林、城市农田、水域湿地等协调发展?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凡此种种,由于错把手段当目的,只求满足建设部门有关城市绿地规划的硬性指标,致使我国城市森林总体质量不高,生态、社会及经济综合效益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对环境压力的承受力也十分有限[15]。从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林业研究的总体情况上看,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林业的产生和历史渊源;城市森林的功能效应;影响城市森林建设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城市森林的调查和评估;城市森林的经营和管理;城市树木的价值体系;城市林业法规和管理体制[16]。如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的系统评价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涉及到城市林业的众多方面,如城市森林的本底调查、群落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制订效益评价标准和规范等,目前国内大多受研究手段的限制,只能以有限的野外观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单因子或有限几个因子展开研究,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倘若借助于3S技术等现代新技术进行系统性分析,如美国林业(一个非盈利的民间保护组织,www.americanforests.org)开发并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CITYgreen对包括亚特兰大、新奥尔良、休斯顿、华盛顿特区和圣安东尼奥州20多个城市在内的生态分析,这些分析将城市森林改善空气质量、碳储存和吸收、能量利用、防洪控制等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价值[4-5,17-20],其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得以大大改观,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仅见于北京、天津、广州、上海、沈阳等少数城市的航空遥感综合调查研究。此外,众多中国城市林业研究工作者,往往只注重于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研究,如有的城市研究工作者只注重城市森林的结构研究、有的则侧重于热岛效应的研究或侧重于污染气体的治理方面,由此可见,各地区的研究虽各有优势,但都比较分散,即各地区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未将城市森林各方面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因而不能为生产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研究的系统性还有待于加强[13]。#p#分页标题#e#

1.3研究方法与手段

传统上城市森林资源调查(各种类型面积的调查、森林总生物量调查和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和功能的调查),通过随机布点的野外调查或城市森林本底资源调查,可以了解城市森林的面积、类型、个体数量、生长状况、健康情况、森林群落多样性、森林贮碳和制氧能力等各项数据,为城市森林的面积和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但这种方法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耗时较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3S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以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为代表的理论方法已经或正在逐步运用于城市绿化的研究中,成为宏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技术方法和手段[4-5,11]。1997年起,美国陆续发射了一批高分辨率的商业卫星,商业卫星影像的分析与应用技术将是一场资源数据获取技术以及利用方法的革命,运用这些数据相关的自动制图、影像精确辐射校正、土地覆盖变化的自动控制等关键技术正在研究之中[21]。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将遥感作为城市植被信息获取的基本手段,而GIS则为管理城市森林提供了宏观手段和先进平台,在资源清查基础上,建立城市树木的分类管理系统,根据需要,对现状数据库进行更新,以预测城市森林的发展趋势,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供设计工具和决策依据[22]。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有[6,11]:天津以彩红外航片为主,编制了天津市植被图,并结合其它手段,研究了大气污染的生物效应,进行大气污染的植物生态监测;广州应用彩红外航片和天然彩色航片绘制了广州植被图;北京用天然彩色航片绘制了北京一定地域建成区内城市树木绿地分布图,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城市森林与环境效益;上海于1988~1991年间进行了城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研究,主要应用彩红外航片研究城市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以及绿地变迁,同时建立城市树木遥感解译标志,并进行城市行道树生态质量评价与功能区域的分析研究;1992年后上海进行了城市三维绿量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估算问题;从1994年起上海开展第二轮航空遥感绿化调查,在这项为期3年的研究中,除了进行绿化覆盖率、绿化变迁等常规调查外,重点研究了城市绿化信息的快速提取、城市绿化景观生态分析以及城市植被地理信息系统等[17];1997年在北京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之星(CITYSTAR)软件基础上进行城市林业专题的二次开发,建立了以广州城市林业管理为主体内容的实用系统(广州市城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GZUF-MIS),并应用此软件开展了广州市城市森林格局的研究[23];2001年来,沈阳主要利用CITYgreen模型对沈阳市城市森林的结构(植物配置、层次结构、种群、群落的水平和垂直结构)和生态功能(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防污滞尘、降低噪音等)进行调查和测定。上述这些研究虽与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近10年来3S技术在我国已引起了城市林业工作部门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开展的沈阳市城市森林结构与生态功能的调查和测定,使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1.4研究内容

根据1989~2005年(11月)间在重要中文刊物发表的标题中含“城市林业”的相对重要的论文有44篇,如林业科学(2篇)、林业科学研究(3篇)、应用生态学报(1篇)、世界林业研究(8篇)、生态学杂志(1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3篇)、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篇)、林业资源管理(8篇)、林业科技开发(1篇)、林业调查规划(4篇)、林业经济/问题(7篇)、林业科技(1篇)、城市环境与生态(1篇)、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篇),首先将上述论文按综述、国外城市林业介绍、理论与方法探讨等进行分类,对其分布作粗略统计(表1),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论文多数属于文献综述类,占总数的39%;其次是理论与方法探讨,占总数的20%,若加上译文和国外城市林业介绍,这4类“抽象式”论文共占总数的66%,而以地方性城市森林建设、管理、规划设计和信息化管理软件研制的论文则只占34%,说明我国城市林业研究工作者特别是在2000年以前,主要是进行城市林业的理性思考较多,而作具体、深入细致研究工作的较少,这一方面可能是受研究项目较少和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城市较少的限制,另一方面可能受前期林业分类经营思想影响而对城市林业的效益评价、经济与资源问题研究得较多。此外,透过1998~2004年标题含有“城市林业/城市森林”硕博论文的信息也可以发现,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2001年以后有所改善,特别是透过2004年5位(中国)博士的博士论文信息(表2),这种以地方性城市森林建设和研究为基础(分别为包头、扬州、沈阳),注重脚踏实地的研究和实实在在的城市森林绿化建设的行为有了极大的加强。但即便与菲律宾城市林业研究的信息相比(涉及生物物理方面、生态环境方面、社会和经济方面、管理方面、政策/法律方面和项目、技术方面)[24-25],中国城市林业研究的内容在某些领域也尚不够全面,如对城市林业的政策、法规研究、城市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尽管议论较多,但也只是说说而已,真正深入探讨者很少,此外,有关城市森林的能源效益、吸碳效益等也未见报道,而发达国家自90年代起对城市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就显得较为热烈。

2启示与对策

2.1启示

2.1.1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1996年美国农业部林务局提出的城市和社区林业项目战略导向是确保城市林业国家战略规划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未来城市和社区林业发展:构建健康生态系统,创建充满活力社区”是美国林务局针对城市和社区林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战略指导意见,成为美国直至2005年城市森林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指导性文件[18,26-27]。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在城市林业研究和信息传播方面起领导作用,在国际树木栽培者协会、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美国林业协会等协调配合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美国城市林业独步于天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受美国的启示,为整合欧洲国家各国城市林业研究资源,在丹麦森林、景观和规划中心的发起和组织下,在“科技研究领域的欧洲合作”框架范围内,1997年以来,城市林业领域先后开展了COSTActionE12“城市森林和树木”、COSTE39“森林、树木和人类健康与福利”的科学研究,组建了欧洲城市森林研究和信息中心(EUFORIC),这些研究项目和信息网络平台为欧洲城市林业的合作研究、信息交换、人才交流与培养等开创了崭新的一页,使得欧洲城市林业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得以极大地改观[11];此外,北欧城市林业合作组织(SNS)、欧洲国际林业联合会(IUFRO)、欧洲林业研究所(EFI)、德国莱比锡大学等通过资助或合作研究也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城市林业的发展[6,11]。尽管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理念[28]有别于城市林业/森林,但在新加坡林务局的领导下,在“公园与休闲部”或“公园与休闲局”的具体操作下,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长期地实施,实在难能可贵,是中国“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人居环境城市”、“森林城市”等评比与建设活动值得借鉴与深思的。#p#分页标题#e#

2.1.2致力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欧美的经验[3-5,10,29]表明,作为统筹城市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的城市林业及其科学研究,除注意吸收传统林学、生态学研究机构的人员外,还应该大力吸收园林工作者、城市规划工作者、信息工作者(3S技术)、社会工作者、环境工作者、美育工作者等多学科人员参与综合研究与开发,加强与环保、旅游、国土资源、城建、规划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要有一种跳出林业(学)看林业的开阔心胸和宏大的气魄,唯有如此,城市林业才能在未来的征途上获得不懈的发展动力。

2.1.3要有一大批骨干或重点研究项目做支撑美国的城市林业科研体系包括联邦系统、高等院校和企业三部分,联邦系统的林业科研工作占有重要地位,面向全国。研究重点放在带有全球性和全国性的科研项目上,对有应用前景的课题进行超前研究。近10年来通过实施美国农业部城市和社区林业基金项目、美国全国城市和社区林业战略规划(NUCFAC)的挑战成本分摊基金项目、芝加哥气候改良项目、美国农业部林务局———林业协会的国家城市森林评估项目等重大研究项目,带动和激发了一大批城市林业研究工作者和相关机构致力于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并为目前美国开展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18-20]。反观中国的城市林业,由于城市林业是一门新兴科学,尚未开展全面研究。虽然我们有城市环境治理方面的国家攻关研究项目,但因尚未把城市林业当作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来对待,多年来,城市林业或园林没有作为国家攻关或部(局)重点研究,所以不能为具体城市的规划提供城市林业确切数量、植物群落的树种、结构、空间等质量指标及参数,也难以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更不能为城市规划验收、检查、监督和制定法规提供科学依据[13]。

2.1.4要有强有力的科技研发中心美国早在1970年成立了Pinchot环境林业研究所,专门研究城市森林,改变美国人口密集区的居住环境;此外美国按照《麦克斯威尼———麦克纳利条例》确立的按地区设立的7个林业试验站和1个林产品研究所的联邦系统科研管理体系,在美国城市林业的科技研发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1]。在欧洲业已形成以丹麦森林、景观和规划中心,以欧洲国际林业联合会(IUFRO)、北欧城市林业合作组织(SNS)、欧洲城市林业促进合作联合组织(1997)、欧洲林业研究所(EFI)以及德国莱比锡大学[7]等为平台的合作研究中心,为整合欧洲城市林业研究资源,加强人员、技术、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研究开发的效益与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对策

受江泽慧[30]在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上指出的“十一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在三个层面展开“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工作的决定”的启示,结合国内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体会,特提出以下对策。

2.2.1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学研究中心在当前,我国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业已形成了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及其城市林业研究室(林业系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及其城市森林创新组(中科院系统)、北京林业大学及其城市林业研究中心(教育系统)为骨干的三大研发中心,但与国外同类研究机构相比,从其综合研发实力及目前承担的研发项目来看,尚不足以支撑中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的重任,需要从人、财、物三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需要从国内外引进智力资源和多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克服目前各研发中心单纯依靠1~2个核心人员的不利局面,条件成熟时也可组建中国城市林业研究所或研发中心,以此整合全国范围的科研开发力量。

2.2.2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实验基地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差很大,为此仿照美国按照区域布置林业试验研究站的作法,结合中国目前的机构布置与研究现状,为解决区域性城市林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拟建立以下地区性城市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实验基地:华北地区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为中心,联合中国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中心;东北地区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为中心,整合吉林林学院(现为北华大学一部分);华南地区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为中心;西南地区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为中心,联合西南林学院、西南农业大学;中南地区以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中心,联合江西农业大学;华东地区以南京林业大学、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为中心,联合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地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中心。

2.2.3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平台、开展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2004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开展了创建部级森林城市的评比活动,这是我国城市林业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部级森林城市的评比标准和实施措施等正在拟议之中,参照建设部创建部级“园林城市”十多年的经验,拟议中的评比标准和实施办法绝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个逐渐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为公正、客观、合理地开展此项评比活动,以前述三大研发中心为基础联合相关机构,组织综合攻关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还可就(中国版的)城市林业/森林概念、范畴、城市树木价值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等进行联合攻关,加强研究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以期为具体城市的森林城市评价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等提供理论武器。由于城市林业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研究城市林业中各种生物生存、生长、群落结构、生态发育状况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并进行综合评价,是一项难度很大有系统工程,此外,鉴于城市林业、园林植物领域多年来没有部级重大研究项目的现实,建议国家林业局、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科技部、建设部等部委局,把城市森林/林业列为国家或部门科技攻关研究项目或重点研究课题,以期在不久的将来为我国的城市森林、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具体明确的技术参数和决策依据。

2.2.4建议国家林业局成立城市林业司或类似机构成立城市林业司或类似机构可以形成强有力的协调组织中心,提高综合研究开发能力。从当前国家林业局机构设置及其各司职能职责看,甚至没有一个职能部门在其主要职责栏目中出现“城市林业/城市森林”这个专有名词,这与国家林业局开展森林城市评比的热情及其全国火热的城市森林建设热潮似乎是不相称的,也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总论[31]把城市林业置于其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是不相符的。为加强城市林业/城市森林这一新兴领域的组织协调与管理,作者以为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城市林业职能部门比较妥当,一是可以树立城市林业领域的国家权威,加强全国的统一协调与组织管理工作;二是可以集中力量加强具有长远战略目标导向的研究、制订全国性的城市林业/森林优先研究领域、重点项目等。#p#分页标题#e#

2.2.5切实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1998年以来,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教授的带领下,16个城市共同参与的“中国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点’的建设研究”(国家科技部项目)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其社会影响力更是无可限量。在国际层面上,亚欧城市林业科技合作业已启动,当前业已开始的工作包括举办研讨会、人员互访、网络平台的创设等,但作者认为与中欧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具特色的园林艺术相比是远远不够的,为此,除继续开展上述工作外,还需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共同立项研究、扩大人员交流的范围等深层次的交流应该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3小结与讨论———未来中国特色城市林业研究的方向

3.1国内城市林业研究不足之处

对照美国城市林业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32,23]以及菲律宾21世纪议程确定的研究项目[24],作者认为中国特色城市林业研究在以下方面还有待加强。

3.1.1现有城市、城市边缘和/或城乡交界面的森林资源清查特别在城区,有关人口、组成、结构、密度、位置、病虫害和状况/健康的信息对于规划和管理绿色空间是必需的基本信息;城市扩张的速度和/或这些绿色区域转化为其它用途的转化速度也是重要的。目前部分中国城市就城市林业论城市林业的环境本底调查大体已基本清楚,部分中小城镇或西部城市可能连这些最起码的基础信息都不太清楚,更谈不上应用以3S技术为主的现代高新技术进行动态数据更新、管理和应用。

3.1.2社会和文化维度感知、态度、偏好、动机、参与、责任、支付意愿和其它社会作用的更多研究与蓬勃发展的城市森林建设热潮、市民大众对城市森林的美好向往的信息是不够的或不太全面的,为此应用社会学、美好的原理和技术开展城市林业的此类研究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是十分必要的。

3.1.3城市林业的效益和成本需要的信息包括:城市森林碳交换、贮藏、吸收、空气质量的维护、能源保护的潜能;在城市水文学、野生生物保护或生物———多样性、噪声消除方面的作用;社会和经济效益如治疗作用、心理效益、在房地产价值方面的增加或减少。目前中国已部分地开展了上述相关研究,但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仍嫌不够,此外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森林、能源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几乎没有涉足。

3.1.4政策和法律方面包括国家土地使用政策和地方规划条例、及其实施范围和如何影响自然和人工绿色区域的融合,此外,这些绿化政策和项目、实施的范围和导致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因素也都需要进一步评估,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国内鲜有人涉足,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1.5管理和管理实践按合同或内部规定在公共或企事业部位绿色空间的有效管理手段/战略和品种选择、种苗生产、作业器械和机构化作业等管理实践也需要研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如深圳、上海等沿海开放地区开展了按合同制、承包制的养护管理改革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推进,此外,目前中国的城市林业的机构化作业及其相关器具的研究与国外同类的差距也正在逐渐地缩小;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虽也开展得轰轰烈烈,但绿化实践中的栽培品种相对贫乏的窘境仍未彻底改观。

城市林业论文范文2

1前言

森林是海南的生命线,是海南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涵养水源,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也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生态保障。在近五十年的发展中,海南林业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沙漠化造林技术研究、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和海防林研究、天保林研究、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研究、生物组培技术研究等均获得重要的技术成果,为海南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献资料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指标,可以间接反映出科学研究结果和科技发展的轨迹。为了系统、准确地了解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轨迹和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以海南林业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作为参考点,采用文献查询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查阅关于海南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章,内容包括海南森林培育技术研究、海南林木遗传育种技术研究、海南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森林经营管理研究、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海南森林生态研究和海南林产工业及化工技术研究七大类。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探讨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全面、系统的掌握海南林业的发展轨迹。

2海南主要林业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结果

2.1文献整体情况和年度分布规律

以《热带林业》和《热带林业科技》期刊杂志为主要参考点,查阅在1962年~2006年期间,发表的海南主要林业科学技术文献,结合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海南林业科技”和“林业科技发展”为主题,进行系统检索,经统计,共计2000余篇文章。由于年限较长,因而,以10年为一个发展阶段,把文献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详见文献数量阶段分布图1。

2.2文献类型

针对文献资料的论述方式,分为综述类文章、技术类文献、调查报告类文献、发展战略类四种类型。2.3学科分布特点根据林业学科的基本分类和文献资料研究主题,将收集的文献分类为: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森林生态学研究、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森林经营管理、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林业建设、森林资源、园林绿化、林业信息技术、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及其它研究等12类。

3海南林业科学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分析

3.1分布情况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海南林业科学技术文献资料数量的变化:1970~1979年期间,科技文献数量最少;1980~1989年和2000~2006年两个阶段发表的文献量最多。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海南林业建设方向。20世纪60年代,开荒耕种,引种栽培,建设海南的热潮涌起;20世纪70年代,由于社会的动荡,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科学生产和林业研究也受到严重阻滞;自1980年开始,国家非常重视海南的林业建设,提出“保护、恢复和发展并重”的林业建设方针,科技人员备受鼓舞,重新投入生产建设中,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开始得到重视,同时林业科学研究文献数量明显增多;随着林业建设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海南省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了《海南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禁止采伐热带天然林,海南林业进入转型摸索阶段,开展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重视实际工作,但是科技论文的编写仍没得到重视;从2000年开始,林业建设进入跨越发展阶段,对林业科学技术需求不断增强,鼓励科技创新。同时,由于对职称评定工作的重视,科技人员撰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总体上看,海南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文献量呈上升趋势。

3.2文献类型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海南省林业文章以综述类居多,占总文献量的56.8%;技术总结性文献居第二,约占总文献量的37.4%;调查报告类文章占4.8%;发展战略类文献占1%。技术报告类和调查报告类文献一共才占总文献量的42.2%,与综述类文章相差较多,表明海南省林业技术类研究及成果偏少。

3.3文献分类结构分析

表2显示,我省林业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森林培育研究,占总文献量的22.47%。共涉及如柚木、黄桐、降香黄檀、黄胆、海南龙血树、洋椿树、棕榈藤、竹子等海南乡土树种的栽培技术、育苗技术、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松树、桉树、马占相思等树种的营林技术研究。这与我省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用材林、建立乡土树种基地的林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林木遗传育种技术研究占总文献量的10.65%。说明林木良种繁育研究得到重视,内容包括林木生物技术、林木常规育种、种源收集等,这与当前林业的发展方向是相适应的。森林生态学文章占总文献量的10.24%,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森林破坏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的后果、热带原始林保护示范研究等等,此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海南林产工业及化工类文章占文献总量的9.59%,数量颇多,说明海南较为重视林产工业及化工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森林经营管理类文章占总文献量的5.0%,内容以森林可持续发展、分类经营、森林资源为主。园林建设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占总文献量的1.82%,这与城市园林建设、城市森林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紧密相关,促进了该学科的研究进程。林业经济管理类文献占0.53%,说明海南对此项研究偏少。林业政策类文章仅占总文献量的0.12%,数量最少。

4结论

通过海南林业科学技术进展分析,结果表明:(1)海南重视林木育种工作。但是科技含量较低。在林木生物技术方面,虽然该类文章相比较多,但深度和广度不够,许多树种的研究尚未开始。(2)森林培育技术研究得到较快发展。尤其在造林模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较好效果。(3)海南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深度不够,尤其对森林昆虫区系、害虫生物学、生态学及其经济意义方面的研究很少,资料也缺乏。(4)在森林经营管理研究方面,海南先后得到ITTO(国际热带木材组织)、GTZ(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等国际组织的资助,使森林得到有效恢复和前所未有的发展。(5)在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方面,海南省森林资源卫星遥感信息系统、森林公安指挥中心、森林火灾监测系统、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信息局域网络、林业视频会议系统、科技信息网等林业高科技网络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还有农业科技服务“110”这一新型服务体系,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还是比较领先的。(6)海南森林生态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5讨论

虽然海南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水平同国内发达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约着林业技术创新和发展,也制约着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1)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明显滞后,尤其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薄弱,明显落后于国内外许多城市。对种源的收集偏少,对已收集资源的保存、研究、开发和利用不够;(2)乡土树种遗传改良工作停滞不前。不少重要乡土珍贵树种的育种以及规模繁殖技术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新品种数量少,研究手段落后,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难以满足林业工程建设的需要。(3)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4)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与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表现在生产管理水平低,经营粗放,普遍存在只抓生产不顾技术研究的现象。(5)林业生产方式和设备陈旧落后,对林业先进机械运用较少,基础条件落后,还停留在原始的工具,如森林清查角规、测树仪等仍是森林清查的主要工具;劳动力老化,没有活力。(6)由于林业发展具有长期性、艰难性、复杂性、地域性等特征,收入和产出的不协调,造成了科技人员浮躁,无法安心科学研究。同时,高层次的林业科技人才匮乏,尤其是国内外学术界较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少,科技资源配置与优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低,严重制约了林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少,而且已有的成果也无法及时推广,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建设。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体制的不健全,基层林业部门科技力量薄弱,致使林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广率极低,也是阻碍当前海南省经济的提高和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8)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致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投入较低,研究手段落后,严重制约了林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9)海南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明显落后于海南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发展。#p#分页标题#e#

城市林业论文范文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我国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多领域开始广泛使用信息技术,进而使自身的科技水平有了长久的提升。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林业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林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转变传统的林业结构,还可以解决传统林业存在问题,从而加快林业领域的发展速度,本篇论文将对林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

林业信息;信息技术;技术应用;技术发展

1.林业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

1.1林业信息技术在人员监管方面的运用

林业信息技术在人员监管方面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第一,有效提升从事林业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与现代林业领域进行比较,传统林业领域的操作人员生活都较为乏味,并且他们每天都和森林为伴,缺少必要的娱乐活动来使自身得到休息。所以,林业信息技术在人员监管方面的运用便显得格外重要。林业信息技术在人员监管方面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操作人员与外界的沟通次数,让操作人员在休息时间参加有趣的项目,进而达到缓解操作人员工作压力的目的,并且还能使操作人员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具有更出色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其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第二,林业信息技术在人员监管方面的运用还可以有效减缓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操作人员更好的进行自身调节。举例而言:在进行林业领域档案的监管环节时,倘若运用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档案中的数据信息转换为电子版本,并保存在林业相应的数据库中,这样做不但简化了以后的寻求资料的流程,还有效的降低了维护以及保养等基本花销。

1.2林业信息技术在技术监管方面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在技术监管方面的运用愈来愈普遍,所有领域都在开发适合自身的技术模式,目前在林业领域的应用情况也较为出色,林业信息技术在技术监管方面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林业工作的便利程度,从而使工作效率随之增强。林业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需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先进的仪器设备,举例而言,在林业相关部门或是企业当中,无论是室外工作点还是室内办公地点都必须安装电脑以及相应网络设施,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员工之间沟通的实时性,还能为值班人员提供了便利,进而节省了林业部门的宝贵时间。与此同时,通过使用扫描器、投影仪等仪器,可以进行网络会议,不用让所有人都到场参与,只要通过网络视频便能将林业生产的未来计划及安排有效布置下去。

2.目前林业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2.1信息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

众所周知,林业信息的前期基础设备的建设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信息体系的构建也是如此,然而现阶段林业信息技术的构建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举例而言:遥感探测、地理数据分析体系、精确定位系统以及方针策拟定程序等项目的建设在我国林业资源监管中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系统的开发以及体制的建设还仍在不断摸索。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获取到与林业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而再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总结工作是现阶段林业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林业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较差,大多数技术都只用在探测与收据数据方面,这就导致了工作效率以及资源使用率普遍较差的问题。

2.2目前林业信息技术操作人员能力较低

林业信息技术能否得到有效运用,与参与操作人员的水平及素质有着直接的关联,信息技术操作人员不仅要有效掌握处理林业数据信息的网络技术,还要对林业发展的基础概念有着清晰的认识,现阶段我国缺少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在基层林业部门以及从事林业网络监管行业。所以,必须重视起林业相关知识的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出色的未来林业高水平人才。

2.3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林业领域还没有实现普及

现阶段,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渗透到林业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遥感探测、地理数据分析处理体系、精确定位系统以及方针策略拟定等技术已成为目前林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上这些先进技术可以提高森林的预测以及监管能力,从而保证林业控制病虫害的能力达到国家要求,然而这些先进技术目前只在少数地区得到有效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林业领域还没有实现普及。

3.针对目前问题应采取的解决措施

3.1提高从事林业工作人员的基本认知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现代科技技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林业工作者认识到林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以此为基础,让操作人员了解到现阶段林业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就是对先进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其次,将林业信息技术充分渗透到林业建设项目的各个角落。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林业监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为日后开展林业建设工作点奠定夯实基础。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在如今林业发展的环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主要展现在企业对文件处理的能力、对档案监管的能力以及对资源管控的能力,这些林业工作必须要具有充足的林业知识的工作者才能完成,所以提高从事林业工作人员的基本认知能力是目前重中之重。

3.2提高信息化网络构建的速度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时代,如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到林业发展环节当中是林业发展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林业发展工作还没有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信息数据监管体系,久而久之,会对林业领域数据信息的处理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起来,加快我国信息化网络构建的速度。

4.结论

提高信息技术在我国林业发展环节中的运用效率至关重要。因为信息技术在林业的有效使用不但可以提高林业的现代化进程,还可以保证我国林业信息化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所以,我国林业发展工作必须得到广泛重视,只有这样,林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与发展速度才能不断提升。

作者:张惠成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林业局

参考文献

[1]陈烨,崔文霞.浅谈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J].新疆林业,2016.

[2]乔永胜,郭俊俊.信息技术在林业中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

城市林业论文范文4

由于预算有限、居住密度大等因素影响,保障性住房居住区景观环境成为居住区的特例。在城市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保障性住房内的居民也不单纯满足于建筑本体,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室外景观设计。本文针对现存问题,归纳出符合我国保障性住房景观生态设计的经验,构建真正能让人触摸到自然的舒适的人居场所。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生态景观设计;低成本

一、引言

保障性住房的生态景观设计是一项涉及场地、环境和建筑的综合设计。然而,当前很多保障性住房在实际运作中,为了追求前期投入的低成本和仅仅对视觉效果关注,生态设计沦为博人眼球的幌子,基本上没有实际效果,甚至南辕北辙。在这个背景下,为了达到人与景观的和谐共处,优化人居环境的景观质量,用生态景观的理论指导保障性住房的景观设计势在必行。随着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内景观质量要求的提高,我们开始思考,近些年所积极倡导的“生态景观”一词不应只适用于城市这种大环境,也同样应在居住区这样的小环境里进行推广,特别是在保障性住房——这个在普通居住区中拥有特殊位置的住区设计中,必须给予相应的生态设计考虑。在保障性住房的景观建设中,通过低成本的“低技术”生态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资金投入,还能在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同时,提升户外景观的人口容量。为人们提供一种经济、简约而又符合现代人生活理念的设计模式。

二、保障性住房生态景观设计的问题及难点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地城市也在加大建设。各种拆迁改建,都在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的环境。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日趋高涨,居住者对小区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障性住房虽然是国家提供给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优惠政策,但是作为居住者,他们对环境的健康、舒适、环保的要求同样应该得到充分尊重。然而,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出资者——政府的预算本身就少,且资金多数花费在建筑以及室内环境上,留给户外景观的投资微乎其微:在精力成本上,由于时间紧,设计费用低,前期设计阶段投入时间很少,对场地及使用者的行为往往欠缺考虑与照顾,不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因此,保障性住房的室外景观存在着一系列行为心理、绿色生态、服务配置等问题。初步总结归纳,有以下几点:一是景观规划不合理;二是硬质铺装失去原有功能;三是绿植搭配不合理;四是景观小品配置不合理;五是配套设施不完善。

三、保障性住房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基于保障性住房人均面积小、投入费用有限等特点,运用生态景观设计理论,可以归纳出以下几项设计原则:

(1)低投入的地方性原则

低投入的地方性原则,需要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对原有基地自然和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和调研,景观设计时优先考虑本土植物和当地材料,在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尽可能把对场地的破坏降低,力求达到节约投入费用和维持场地的既有生态系统的双赢。例如,位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市的生态城哈利法克斯(Halifax),从一片污染的“棕地”,华丽蜕变成了如今的郁郁葱葱的生态城。设计者为了改善土壤,经过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充分调研,在污染的土地上种植特定植物,预求通过长期整治,唤醒退化的土地。然后是种植本土植物,改造海岸线和建立屋顶花园来塑造一条生态走廊。最后通过建筑废弃物再利用,实现价值的重生。总而言之,Halifax生态城的建设最终并没有消耗巨资,由于设计的理念是采用本土植物和原始场地的遗留废弃物进行生态改造,甚至还在投入了最低的成本的情况下,取得了最佳的生态效果。由此看来,此项原则非常适合解决现阶段保障性住房所面临的问题。

(2)低废弃的共享原则

低废弃的共享原则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焕发它们新的价值。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改变材料的形状或者是解构重组后重新应用到景观建设中,充分发挥材料的使用价值以便居住者共享。作为国家提供给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政策性社区,保障性住房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普通住区,人均的景观面积就特别少,低废弃共享原则在这里可发挥奇效。保障性住房景观设计中的低废弃共享原则要求提前考虑材料的废弃率和破坏率,采用低价废弃材料来减少材料的采购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充分挖掘场地已有材料和资源的价值,变废为宝,因地制宜地塑造保障性住房居住区的景观,实现社会、文化、生态与美学价值的精彩呈现。

(3)低维护的经济高效原则

低维护的经济高效原则是指在设计前期充分考量后期的维护费用,提高费效比。因此,在设计保障性住房的室外景观时,应尽量采用可再生资源,循环和高效地利用能源。目前,世界上比较公认的措施是“3R原则”——Reuse(重复使用)、Recycled(循环使用)、Reduce(减少使用)。目前保障性住房面临的最大困窘就是资金紧张,抛却在建筑本身投入的多半费用,最终留给景观的简直少得可怜;加之居住人群都是中低收入,后期物业费用也不能保障。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仍在提高,景观建设特别是后期维护面临更多的挑战,如果不在设计前期提前考量,最终就会产生景观衰败等一系列问题。该原则的运用首先是挑选植物,多选取生命力强的当地植物以延长景观的使用寿命;其次是尽量利用可再生能源或环保清洁型能源,并结合节约用电等一些措施;最后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为达到节水的目的,可在保障性住房社区内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利用系统,且尽可能选择耐旱型植物。

(4)低干预的自然做功原则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应该拥有一定的自我净化修复能力,在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维持人类的健康。保障性住房作为一个人口密度极大、景观空间及其局促的特殊居住区,提升其景观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大,人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拥有洪荒之力和奥妙法则,归根结底,只有尊重自然才能保持世界的平衡。“低干预”思想意味着对既有场地的自然环境干扰最小,寻求在特定场地里只通过最小的开发、强化或保持原有生态系统,以达到保障性住房高居住密度与生态景观的最佳平衡。为了人与自然的协作共生,发挥生态系统的能动作用,可以在保障性住房的雨水净化回收、修护退化土壤等方面进行一些适应自然过程的设计。例如利用特定植被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完成雨水的净化;通过栽培当地一些能够分解有机物的植被,来修复垃圾填埋场的土壤和生态环境等。

四、结语

当前我国对生态居住区的研究也只是处在技术开发阶段,对社会和人文的研究尚少,至于说保障性住房的生态景观研究那更是寥若晨星。甚至连一些设计师对生态景观设计的认识也还停留在片面强调视觉效果的认知阶段。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挖掘保障性住房景观生态设计的深层原因,提出理性的生态设计原则,对低成本条件下通过综合考虑景观的前期设计与后期管理来营建生态型景观环境有指导意义,为今后保障性住房的生态景观设计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作者:胡沈健 吴晓东 王津红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保障性住房的居住环境生态化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R4-11)

参考文献:

[1]陈易.自然之韵:生态居住社区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聂梅生,秦佑国等编著.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向荣,林筹著.欧洲新景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吴良镛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陈勇.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开发模式及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2001.

[6]侯登高,张勤.浅析观赏果树在城市居住区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2009.

[7]何静.国内外生态居住区建设经验[J].上海房产,2007.

[8]裘鸿菲,陈益峰.现代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J].规划师,2006.

[9]董丽.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13.

城市林业论文范文5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强调对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也是近年来各高校顺应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除了在知识内核上作出相应调整外,外在硬件的个性化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顺应高校园林的时展趋势,结合当下高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环境作出高校园林设计的个性化分析。

[关键词]

高校;园林设计;环境;个性化

1高校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个性化

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是核心。高校的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园林设计也就成为高校建设的支架。园林设计的最基础材料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自然的、朴实的、简单的存在的[1],在高校园林设计中要想利用好这些自然淳朴的材料就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别是针对高校中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环境欣赏者本身就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准和对美的绝对渴望。所以,对自然环境的设计就不同于其他园林设计,这里要体现写意般的美感,用较高的审美标准及严苛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自然景观的美感。千篇一律的简单规整显然是满足不了以上较高的要求,所以本文提出以功能性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形式的改变。比如对区域的划分,着重强调实用性为准。自然交通道路更是有很大的个性化文章可作,这是一个校园的灵魂所在,是校园园林建设“不起眼”的关键。所谓这“不起眼”是因为它不以自我存在为主导,它不是一道主要的风景线,但却联系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每处风景,可以是林荫路,可以是鹅卵石道,无论怎样的存在都是设计和建设中的关键一笔,而结合校园交通建设更需要个性化的体现。所以这些自然景观的建设设计如进行个性化的释放,那么基础的色彩就不同于其他了,也为整体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高校园林设计与人文环境的个性化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环境服务于人,风景服务于人,园林也服务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美的形式呈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2]。大量的实验和报告指出环境与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特定的高校人文环境下,园林的设计要结合不同的高校文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每个高校都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校园校规,这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标识,也为我们园林设计提供了明确的风向标[3]。落实到具体,其中主要对象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他们是这个环境下的主要人文因素。这个时期的青年人的文化基础较高,情感较开放,对外界环境的关注度也较高。因此,营造出个性的环境园林空间更适于这样的群体因素。相对于这个大的群体因素,还有教职工及外来人员的这样的小众群体因素存在。与学生因素相比,这个群体的构成就更为复杂了,教职工普遍对文化诉求的需求会更加高于学生。因此,细节的考究对于该人群受众比较有针对性。而外来人员是开放的,不可预估的,从功能上整体考虑,服务性是他们的主要诉求[4]。综合考虑各个群体,更能体现全方位的个性化设计。

3高校园林设计与地域环境的个性化

地域是不同的区域划分,不仅仅是行政的划分,还是地理的划分,气候的划分,文化的划分,更是综合因素的划分。地域的差异性在高校的园林设计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拿差异较大的南北之分来说,南方文化起源早,历史长河绵延,滋养孕育出许多小巧灵活,布局巧妙的精致建筑,四处洋溢着灵动的美感,她们娟秀,细腻静默的沉浸在历史的轴卷中。北方的建筑风格则刚好相反,粗狂豪放,鲜明的四季让浓墨重彩在这里显得格外相得益彰,比如长春,就选择了更加热烈的表达,让富丽堂皇裹住了花草的凋零。所以,像苏州园林式的建筑风格就不适合于哈尔滨这个浪漫的东方小巴黎之上。这种地域的个性化在高校园林设计的个性化当中也是不可小觑的[5]。

4结论

高校园林设计只有打破禁锢,以人为本,从需求中寻发展,从现状上看本质,综合打造环境、人文、地域个性化特色设计,未来的人才才有良好的发展硬件条件,校园的园林设计也才能更加满足时展的需要。

作者:陈啸楠 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唐学山.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夏惠.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7.

[3]韩春妮.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与景观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硕士论文,2009.

城市林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国园林;热点;Citespace;可视化

中国园林跨越了几千年发展历程,承载着人类通过风水、风土和风情对园林的思索和实践、依赖与信仰。从古代诗人的“诗意栖居”到现代社会的“花园城市”,园林已成为人们的信仰追求和精神的寄托。刘滨谊在《学科质性分析与发展体系建构———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思考》一文中提到守住自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底线”;为生态文明预测愿景、提出梦想、确定目标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担当”;协调多学科专业,保护人居环境是风景园林学科的“角色”[1]。随着文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园林城市得到越来越多关注,而其相关学科(园林生态学等)也日益受到重视[2]。文献计量学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科技文献外部表征,进而揭示学术研究活动特征,已广泛地应用于多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规律探索中[3~4]。随着园林相关研究主题的深化和内容的丰富,学者们对研究领域易依赖自身经验,产生认知偏差,不能客观公正地深入剖析相关主题和内容。针对此问题,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通过文本数据方式,用可视化图谱展现研究领域的演变趋势和发展进程。顾至欣等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国内关于苏州古典园林为主题的1154篇文献,发现其主要研究领域是遗产保护与管理、园林史与园林比较、园林文化与特色、园林意境与审美等,其研究趋势的关键词是“融合”“溯源”和“深化”[5]。王艳婷等也采用该方法可视化分析西蜀园林的研究状况,结果发现园林历史与发展、园林美学与意境、园林文化与特性、造园要素与景观和旅游开发是其主要研究主题,“追根”“交融”和“升华”是研究趋势的根本[6]。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核心期刊《中国园林》2003~2019年间的文献记录,为学者梳理研究概况、分析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中国园林》作为在国内外发行的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理论性核心期刊,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学科前沿,主要刊登风景园林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等内容。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文献来源《中国园林》的相关期刊论文,数据采集时间为2003~2019年,并清理无关数据如“刊首语”等导出“Refworks”文献格式,除重(RemoveDuplicates)导入的数据得到4719条文献记录。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分析《中国园林》核心期刊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2结果分析

2.1期刊引文分析。期刊引文是文献的重要组成,分析期刊的引文有助于研究主题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文献受关注程度和价值的体现则可从引文频次看出。研究结果表明,引用频次最高的为多义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林箐和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合作在2005年发表的“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一文,被引频次达到896次。该文从地域特征与历史园林、地域特征与现代风景园林和突出地域特征的设计实践3个方面,阐述了地域特征对园林风格的形成和规划设计有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不仅可以将天然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将更广阔的自然(田园和国土)作为对象形成设计语言[7]。同济大学王云才的“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被引频次为781次,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乡村景观意象、景观功能区、人类聚居环境等乡村景观规划核心[8]。该文献的高被引次数也印证了我国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发展。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制造业在城市中遗留的具有较大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工业废弃地也被提上议程,针对这一棘手难题,王向荣等通过“生态”“艺术”和“后现代”的景观设计思想提出整体保留、部分保留和构件保留3种方式设计废弃工业建筑、构筑物和工业设施[9]。

2.2关键词突现分析。以4719条文献记录为分析对象,设置“YearPerSlice=1”,调整“Burstness”中的关键词持续时间“Mini-mumDuration”,当2003~2019年“MinimumDuration”为1时,共有120个关键词突现点。在17年间共有28个关键词只出现了1次,如2017年的“无锡近代园林”“荒野”等,说明这类关键词的主题没有持续性;有3个关键词持续出现长达8年,分别是2003~2010年的“生态”、2004~2011年的“湿地”和2011~2019年的“风景园林学”。关键词突现出现的持续时间集中分布在6年内,持续时间为2年的关键词突现为最多的35个。关键词突现时间的改变也说明研究主题的变化,从时间持续性上看,大约6年在《中国园林》期刊中的主题有较大变化。而研究主题的变化也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2017年出现的“大数据”“空间分布”“生态修复”“城市公园”“微气候”“生态智慧”等也契合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研究热点。

2.3研究热点时序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关键词突现网络,按照相关度抽取关键词,并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序图(如图2、3)。图谱中不同聚类由平行轴线代表,不同关键词频次由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首次出现年份由位置代表[5]。由图2和图3可知,《中国园林》期刊突现关键词共分为15个大类,包括“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人文”“地理信息系统”“岭南水乡”“香蜜公园”等。对“园林植物”大类主要有植被修复、堆肥、调查、光照强度等关键词,主题方向为园林中各种植物的研究;对“风景园林”主题,期刊更多关注的是植物景观、水生植物、康复花园、苏州古典园林、世园会等方面。从关键词聚类分析可知,《中国园林》期刊更多的是关注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和世界遗产等,更多赋予园林以人文思想,并向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城市林业论文范文7

一、导言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热门话题。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从2009年开始加大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力度,计划到2015年实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各占一半的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1]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以CNKI学术总库(2002—2011年)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数量、专业学位类别、比较研究文献、中文关键词等五个维度展开统计分析,试图阐述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期为今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样本选择

1.抽样。打开CNKI学术文献总库,输入主题“专业学位”并含“研究生教育”进行高级检索,且对每篇文献进行诸篇查阅,以确保检索结果的准确性,检索出2002—2011年这十年间的1199篇文章。检索日期为2012年3月25日。从中剔除年鉴、记者报道、日报、人物与学校介绍等非学术文章,得到有效样本1047篇。

2.对样本的讨论。研究的样本是中国CNKI学术总库“学术文献总库”收录的2002—2011年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学术文献总库里的文献总量万篇。CNKI(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即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它是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具价值的中文网站之一。目前已集结了7000多种期刊,近1000种报纸以及众多的博士、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以及国内外1100多个专业数据库,其信息内容是经过深度加工、编辑、整合并以数据库形式进行有序管理的,有明确的来源、出处,内容可信可靠,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科学决策的依据。对于教育研究热点的分析,可以通过关键词数量的变化来判断。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升降变化,从一个方面透露了研究热点的形成和转移,因而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某一领域今后研究的走向。[2]CNKI系统的主题标引类型恰能反映出学科的属性以及研究热点、发展方向,能较好地提供给用户与学科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文献,[3]因此所取样本是全面、有效的。本研究对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检索结果按被引频次排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来源期刊,最高被引文章是2006年翟亚军等人发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的《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1.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近10年来,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从2009年开始,文献数量明显增加,平均增长率为55.3%,其中,2010年的增长率就到达68.2%;从图1中可以直观的看出,10年来,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情况呈上升趋势。在2009年之后,上升趋势增强,在2010年,增长趋势更加明显。2009年和2010年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年份。2009年,教育部加大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力度,将扩招的硕士研究生全部作为专业硕士进行培养;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种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分别将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等内容列入2009年、2010年工作要点,将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4]随着政策的出台和相关会议的召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开始加速度前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密切相关。

2.对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甚少,10年中仅44篇,占文献总量的4.20%。从表3的数据变化上看,文献数量呈波浪式增长,高峰值出现在2005年和2011年,且2011年的论文数量最多,其中硕士学位论文占主要部分。从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上看,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最快,2007—2009年有缓慢下降趋势,2010年趋于平稳,2011年急剧上升。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变化,与2009年和2010年的政策改革有直接关系。学位论文体现的是创新,是研究生经过2或3年的努力做出的学术成果,前期的准备时间是1或2年,2011年恰是呈现研究成果的一年。不过,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博士学位论文数量极少,10年中仅有4篇,数量是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1/10,在2009-2010年,研究趋势缓慢上升,2011年缓慢下降。相对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未引起在校博士生足够的关注。硕、博学位论文是经过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涯的深入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术研究成果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校研究生作为学术创新中的主要群体,所研究的领域是引领这一领域发展的主要激流。因此,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待依赖在校研究生在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校研究生作为学术群体中主要的研究主体,更应该拓宽视野、前卫创新,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层剖析,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通过对硕、博学位论文所采取的研究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位论文的研究类型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的较少。

3.对不同专业学位的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除了将专业学位分类统计外,剩余的文献均归类到其他综合论述的文献上(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以某一个专业学位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甚少,合计379篇,仅占总研究文献的36.1%。所研究的专业学位类别共29个,文献数量大于10的仅有9个专业。分别是工程、临床医学、教育、农业推广、体育、公共管理、军事、法律、艺术。其中,以工程硕士为研究对象的最多(75篇),其次是临床医学硕士(57篇)、教育硕士(56篇)。目前,研究生考试共有39个专业开设了专业硕士。其中,对应用统计、税务、保险、资产评估、出版、林业、应用心理、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审计等10个专业学位的研究处于空白。从表4的数据变化上看,对29个专业学位的研究基本都处于震荡波动的变化形态中,并且在2009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当前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理论、经验方面尚有不足。“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俗称‘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始于1991年,但在近20年时间内发展缓慢。直到2009年,在全国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大约10%。在社会上,专业硕士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5]但是,随着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相信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例如,2011年3月18日,我国设立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涵盖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艺术、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工程、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等领域。涵盖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有: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杜玉波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6]可以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着极为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是一项亟待深入开展的课题。#p#分页标题#e#

4.按照同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比较

研究进行统计由表5可以看出,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比较研究的文献甚少,仅有42篇,2011年的文献数量最多(13篇)。以美国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位居第一,相关文献有27篇。其次是日本(5篇),数量与美国相差4.4倍。由此可知,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作为比较对象。其中,秦春生的《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为最高被引文章。2002—2011年比较研究情况整体呈上升趋势(见图4),并在2010年急剧上升。美国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发源地,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发展完善(1970年)至今有42年的历史,已形成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因此,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参考对象。“日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其蓝本取自美国,虽然目前还仅仅处于初步的模仿阶段,起步比我国还晚,但鉴于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不完善,与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关注日本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这一重大变化仍有必要。”[7]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在科研工作中,同国外的相关领域进行比较研究是重要的研究途径,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本国的教育状况,把握教育的普遍规律,取得权威的研究成果。

5.对专业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热点统计

“通过关键词标引频次统计分析某一时段的学术热点和升降趋势,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路径。尽管此类基于数量的评析往往较少涉及热点问题本身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但是只要分析的时间段有一定的长度,收集的数据充分且具有足够的覆盖面,则此种研究方法就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8]表6显示,关键词总个数排名前七位的分别是:“(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744个)、(研究生)培养(模式)(163个)、工程硕士(65个)、(教育、培养)质量(保障)(58个)、临床医学(53个)、问题(现状、对策)(53个)、教育硕士(49个)。由此可以得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工程硕士”、“质量”、“临床医学硕士”、“问题(现状、对策)”、“教育硕士”等是近10年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热点。这个结论也印证了的统计结果。从中也可以看出涉及比较研究的关键词相对较少,仅有“美国(比较研究)”(32个)。另外,“应用型人才”(6个)、“结构”(5个)、“学位制度”(5个)等关键词尚少,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值得说明的是,表6中没有教学、导师等与之相关的词语。尽管培养模式的简化公式:培养模式=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包含着教学部分,但将其作为关键词,专门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还未受关注。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方面和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处于弱势。“教学如何教”、“教师哪里来”都应该成为今后研究选题的重要方向。

四、结论

城市林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能力;电子信息

1前言

2016年,我国教育部门正式提出“新工科”这一概念,此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促进服务创新的驱动发展[1-3]。新工科建设于2018年4月2日正式推进[4],建设目标为立德树人[5-11],建设理念为在应对变化的基础上塑造未来,主要途径包括三方面:一是继承与创新,二是交叉与融合,三是协调与共享,主要特征为创新性与开放性。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12]。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因此,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步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确立了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提出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信号与信息的处理及程序编写的能力。立足本校特色,制定了符合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通过“知识与能力、教师与学生、学校与企业、硬件与软件、专业与岗位”5个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学用结合”的“金字塔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课内实验、各种学科竞赛、实习实践训练、导师科研项目、公司实习等多途径培养学生的硬件设计开发、程序编写和工程应用能力。

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构建“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很好地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构建“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模式:(1)1个核心:培养学生硬件设计开发、程序编写和工程应用能力。(2)2条主线:程序编写能力培养课程,即“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C51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硬件电路设计能力培养课程,即“电路→模拟、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线路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3)4条实践能力训练途径:课内实验、实习实践训练、各种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及公司实践。

(2)改革课程体系,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实践技能的应用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新工科建设的需求,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调整,科学、合理地设计专业课程的核心讲授内容及掌握要求,对相应课程的考试和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使其更符合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硬件电路设计、程序编写及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开设的时序关系更加合理、目标更加明确、标准更加清晰。具体的体系结构部分如下:第1学期开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计算机基础;第2学期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第3期开设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第4学期开设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第5学期开设物联网技术原理及应用、EDA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数字通信原理;第6学期开设电子线路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为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专业外语、导论等少数几门课程之外,其它所有专业课都单独开设了实验课程,实践课程所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40%。

(3)搭建立体化、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新工科建设的需求,针对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大纲的课程讲授要求,搭建4层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4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4)校企协同育人,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根据新工科建设的需求,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拓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将校企合作引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长沙牛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本专业办公楼提供的专门教室和机房共同协助本专业学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单片机课程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环节,指导学生开发了智能寻迹小车、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林业培育自动浇灌系统等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项目实施的能力。

2.2保障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机制

(1)大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行业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于应届博士的引进,他们通常具有很强的理论功底,但工程实践往往不足。为此,利用专业教师与企业所开展的项目合作为契机,近4年,每年定期指派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和工程应用,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为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将教师的行业背景纳入职称晋升、年底考核的加分环节,以提高其积极性和动力。

(2)构建完善、健全的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将培养目标分解成13个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除了将每个能力要求融入到所制定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还要求至少用一门主要课程来对应某个能力的培养。建立并健全了常态化、全方位过程监测相结合的校、院、专业三级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如图2所示。该监测机制涵盖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考试、毕业综合训练各环节,充分发挥督导团、学生、用人单位作为监测主体的基础性作用,为保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毕业论文设计为例,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预审交叉评阅、毕业论文答辩到优秀毕业论文评选,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对于各个环节的质量评判,各种能力的等级打分都有严格的标准,这样就保证了通过毕业论文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较好的效果。

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运用该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就业呈现出就业领域广、发展前景好的趋势。

(1)学生实践能力进步明显

近四年,累计53人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物联网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多项部级、省级奖励。此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主持部级、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计划项目4项。

(2)就业领域广

根据学校对我校学生近几年就业情况调研数据显示,我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领域广、单位种类多。无论是经济繁荣的城市还是经济欠发达的乡镇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涉及的就业单位有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

(3)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稳定的状态。近4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3.28%,初次就业基本实现了绝大部分的学生就业。较多优秀毕业学生进入国内电子行业知名企业工作,包括深信服科技、深圳英飞拓科技、广州立功科技等。

(4)用人单位评价好

运用该人才培养模式后,学校对我专业毕业生近几年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根据调研反馈可知,我校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深受企业青睐,单位反馈评价的优秀率达到95%。

(5)学生考研率高,录取学校好

鼓励人才继续深造。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必须依靠人才的推动,所以归根到底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的发展。近年来,我专业年均升学率逐步提升,大部分考研学生被985、211等电子行业名校录取,还有少数学生选择出国深造,拓展视野。

(6)教师教学成果显著,获得多项荣誉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专业老师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资助2项,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另外,专业多名老师获得“湖南林业师德模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名师”“最受欢迎教师”等荣誉称号。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