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论文范例

城市生态论文

城市生态论文范文1

城市生态系统是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所需求的大部分能量和物质,都需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而人类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大量废物,由于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和再利用,也必须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又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而浑南新城作为一个极速发展的新兴城市,其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随时面对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1环境质量改善缓慢,生态资源制约城市发展

浑南新城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一般级别,不适宜人居生活的制约性因子普遍存在。首先,环境污染因素较多,治理难度、成本较高;第二,生态资源制约城市发展,包括植被生态功能低下、优质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最后,城市生态系统脆弱呈现风沙天数增多、外来物种威胁、水生态系统失衡、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周边地区存在潜在威胁等特点,这些都对浑南新城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

1.2能源消耗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为了应对能源和资源的短缺,应提倡采用低碳的生产方式、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浑南新城在短时期内难以摆脱对于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赖,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并且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低碳技术发展面临现实困难,另外低碳理念的公众认知度普遍不高。

1.3公众环境意识不强,参与环境保护渠道不畅

普通公众甚至地方行政领导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知识缺乏、技能缺失,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规划与破坏行为也屡有发生,另外,由于缺乏具体的制度和保护措施,浑南新城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着信息公开不及时、公众不能参与实质性决策等问题,导致了公众不能及时为本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看法和意见。

1.4人口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浑南新城的经济持续增长和区域人口不断增加,造成资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产生量的持续攀升,加剧了区域与乡村的环境压力,浑南新城由于经济结构、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历史欠帐较多,一定程度影响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合理配置。目前,该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工程、固体废物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加强。

2城市生态系统发展对策

2.1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城市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消耗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重点领域和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三个产业建设。生态工业主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工业网络;生态农业主要开展秸秆还田、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生物质气化技术、城市有机废物和农业废弃物堆制商品有机肥等;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创建绿色宾馆、绿色餐饮业、绿色商场入手;消费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包括环境标志认证、有机食品认证、节能产品认证等模式。

2.2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实现浑南新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具体措施包括:

2.2.1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推行风力发电、引进境外天然气、开发和拓展清洁燃料供应基地、发展生物制气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和增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

2.2.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推进煤炭液化、气化工作,加强节能燃烧技术。改建和新建大型热电联产厂和热源厂,提高集中供热率,提高热电联产的供热面积。

2.2.3全面推广低碳建筑

逐年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对已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并尽最大可能在农村推广节能建筑。

2.2.4努力推动低碳交通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优化交通布局,提高交通效率。

2.2.5大力倡导低碳生活

积极推广低碳居家、低碳出行和低碳消费等生活理念,引导公众进入低碳化生活。

2.3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3.1空气环境整治

推动燃煤污染减量化,强化监督管理,有效控制扬尘污染,解决空气中颗粒物超标问题;实施综合治理,强化管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重点突破,实施氮氧化物污染防治。

2.3.2水环境整治

实施区域内河流综合整治,改善河流水质,打造河流生态景观廊道;强化城市污水治理,最大限度削减入河污染物量,保护河流水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强化污染源治理,推进氨氮污染控制,保障水生态系统安全。

2.3.3土壤环境整治

加强绿地土壤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实施有效的城市绿地和各类露土地表覆盖措施,确保绿地地表不露土;依托水系和道路建立贯通性城市生态廊道;创建无污染食品基地,依托区位优势,打造大型绿色产品基地;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管理,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强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保护。

2.3.4声环境整治

城市建设规划时,应该考虑环境噪声问题,用科学合理的布局避免噪声干扰。特别应重视对噪声敏感区如学校、医院和住宅等的影响;通过优化交通布局、加强交通管制等措施实施道路交通噪声控制。2.3.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及自来水、卫生厕所等基础设施;加快农村污水治理进程,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收集与集中处理;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绿化工程,保证绿化率;采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推进农业节水、科学施用农药化肥等措施,科学有效经济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2.4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在浑南新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坚持环境信息公开,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立法、规划制度,促进公众参与政府环境监督管理,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建立政府与市民对话沟通的固定机制,鼓励公众对周边环境质量进行监督,引导公众运用司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2.5开展宣传教育

城市生态论文范文2

1.1生态网络在城市绿色网络体系中的渗透发展

1898年,霍华德(E.Howard)提出“花园城市”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广泛关注。20世纪以来,城市绿色网络的建设致力于大尺度的城市绿色网络建设,如德国斯图加特绿U(Stuttgart’sGreenU)等,大尺度的城市绿色网络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降低碳排放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1世纪是“生态世纪”。面对更加严峻的环境问题,城市绿色网络体系建设从功能单一的景观绿化体系升级成为多功能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包括传统的公园、绿化带、城市林地等,并且衍生发展出了都市农业、雨水花园、绿房顶、绿墙面等多功能的绿化空间,城市绿色网络在其功能、形态和价值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微绿化”的发展,使城市绿色网络进入到了更细小的空间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起居环境,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市民的广泛参与,使“微绿化”的社会价值大大提升,实现了城市绿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的相互渗透,标志着城市绿色网络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环境和经济层面,开始具备了丰富的社会价值。2008年英国城乡规划协会(TCPA)对城市绿网建设提出了10条建议标准:

1)将城市绿色网络建设作为主要考虑对象;

2)城市绿色网络应建立内在联系体系;

3)考虑土地价值和建筑密度;

4)具有可达性且可作为交通体系的一部分,分担交通压力;

5)具有本土特色,反映地域文化;

6)符合绿色基础设施体系规划策略;

7)具有多功能性;

8)绿色体系的实施与城市整体规划、实施和管理体系相结合;

9)实现在形式和功能上的连贯统一;

10)作为永久项目,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养管维护措施由此可见,城市绿色网络作为城市生态网络的源头,在未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将与城市的其他体系的建设相结合,且具备更加丰富的功能和社会属性,城市绿色网络与城市其他重要系统之间的相互渗透正在逐步实现。

1.2生态网络在城市蓝色网络中的渗透发展

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蓝色网络”的基本构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换言之,城市“蓝色网络”本身即是城市生活网络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雨水花园”的概念在美国马里兰州发源,并迅速应用到实践领域。“雨水花园”概念意味着人类对于雨水处理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将人工水处理系统与自然水循环系统进行整合,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的循环使用,降低了人们对处理过的水的需求量。更重要的是,由“雨水花园”概念所衍生出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的概念,促使设计师开始反思如何设计和经营城市空间,用贯穿于城市内部的蓝色水网,形成了一套与自然水循环系统相结合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得城市蓝色网络与城市绿色网络成为了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使得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另外,“雨水花园”与生态建筑的结合,使建筑与花园和绿地一起构成了城市中立体的生态网络体系,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元素。“当前,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时机已经成熟,绿色建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仇保兴,2012)。城市蓝色网络的发展,使得城市生态网络的触角能够触及到更加细微深入的生活层面,最大限度地密集城市生态网络,使生态网络能够全面地渗透进城市空间角落以及市民的生活过程当中。

1.3生态网络在城市空间网络和社会生活网络中的渗透发展

生态网络与城市生活网络的完全融合,需要将生态网络的理念运用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管理运营,从而使城市生态网络从单纯的生态空间转化成为与城市生活的空间、时间以及文化相结合的全维度生态网络,从而实现绿色网络、蓝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之间的全面渗透和联动发展。

1.4城市生态网络的“全渗透”发展趋势与工作模型探索

城市生态网络的“全渗透”工作模型是将生态网络的理念根植于理论探讨中对宏观愿景的规划,作用于在动态规划时技术路线的选择,最后呈现于城市管理运营过程中对生活方式改变的长效联动发展机制,并在整个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向公众全面展示城市生态网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市民参与度,促进城市生态网络与城市空间制造,多维绿网建设,城市蓝色网络建设,城市生活网络以及地域文化等体系之间实现相互渗透,联动发展,扩大生态网络建设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问题和目标方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到来,在规划层面上关注生态网络的全面建设迫在眉睫。我国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应当由单点突破的缓解(mitigation)恶化进程的模式,向理论导向、动态规划和监督运营三位一体的“全渗透”型可持续生态网络发展模式发展,从而适应(adaptation)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生态新城建设探索实践,城市生态网络规模已初见雏形,然而,大规模新建的生态新城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总结我国目前城市生态网络发展的现状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生态城市的理念仍在探索阶段,大规模全面实践项目相对较少;

2)新能源及高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尚未全面与空间规划和全维度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相结合并形成体系,未能形成多系统间的联动发展;

3)先进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人文文化特点,造成实施困难。我国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建型,即新兴生态城的生态网络建设,另一种是更新型,即旧城改造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网络的修复和改善。针对前者,“全渗透”发展模型的运用可以使新兴城市生态网络得以迅速全面的发展,并且能够持续保持活力;对于后者,由于旧城生态元素多为碎片化,难以形成网络,而“全渗透”发展模型能够高效利用土地,利用向微空间“渗透”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密集城市生态体系,从而形成网络,并且能不断作用于老城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城市生态网络不断更新。

3结语

城市生态论文范文3

保护好动态生态过程、考量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过程的干扰分析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景观生态指数计算对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对校核城市空间规划方案在生态规划层面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亦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城市设计中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因此,亟需建立一种方法来考量城市建设对这些过程的干扰分析,同时建立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对空间方案进行评估,构建全面、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

2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2.1概念界定

广义上的生态过程干扰是指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所有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生态物种减少、引发自然灾害、景观格局破碎等;狭义上的则是指城市建设、城市增长对动态的自然生态过程产生的干扰和影响。本文所指生态过程干扰是基于狭义上的概念。当前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对生态过程的干扰是多方面的,如水文过程、生物活动过程、物种栖息过程、物质能量流动、自然通风过程、海潮淹没过程等都已经受到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影响,造成自然生境的不可逆转破坏。

2.2研究的思路

从动态的生态过程视角出发,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结合基地的特征和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城市开发对生态过程的干扰,利用GIS对这些过程进行空间格局分析,识别潜在的生态要素以及空间组合构成,并通过Fragstats(景观生态相关指数计算软件)对斑块分维度、香农多样性等景观生态指数进行量化分析,对方案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校核城市空间规划方案在生态规划方面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2.3技术路线框架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构建了如下技术路线。

3项目实践研究

3.1苏圫垸现状概况

3.1.1区位交通

苏圫垸位于长沙市开福区,基地范围包括苏圫垸湿地公园片区和湿地公园外东北片区两部分,总面积约22.73km2。基地依托长沙北二环、长沙北三环、京珠高速公路便捷联系四方,随着未来长沙过江交通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成型,苏圫垸将成为长沙主城北部重要的交通节点,是长沙北拓发展的空间载体。

3.1.2基地特征

苏圫垸地区的生态系统由湿地、森林、河流等多种类型共同组成。现状湿地主要为库塘湿地,包括水库、水稻田、山塘、鱼塘等多种类型,呈现典型的人工湿地特征,是潜在的承载城市活力集聚的地区。规划区现状以粗放的方式建设,大量村庄建设用地零散分布,建设质量普遍不高,卫生环境较差,缺乏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3.1.3生态过程干扰分析

针对当前苏圫垸地区的基地特征以及存在的生态问题,本次设计方案将重点考量城市开发建设对以下几个生态过程的干扰分析:

(1)水文过程干扰。

历史上苏圫垸地区存在着众多的库塘湿地,包括水库、山塘、径流等,水系类型多样,形态丰富,在20世纪50年代苏圫垸湿地还存在着小泗胡、基头湖、王家湖、楚家湖等大型湖泊,捞刀河等河流水量充足,然而从1990年代开始,苏圫垸河漫滩先后经历围堤建垸、捞刀河出口改道等工程,不断地冲击原生态系统,并大大降低了蓄洪能力,由河漫滩转向堤垸,导致水塘数量减少、面积减小,湿地功能退化,生态植被单一。当前,大型水体仅剩楚家湖、凤羽湖和捞刀河,现状水塘多为农用,人工性强。21世纪以来,苏托垸灾害史问题突出,包括溃垸数次、外江渗水、旱灾。研究水文过程,通过GIS对水系统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对恢复苏圫垸水文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从洪水总量计算、水面率控制的规模与范围、水敏感、低洼地等方面进行空间分析,识别对水文动态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的生态元素以及所构成的空间格局。

(2)生物栖息、活动过程干扰。

苏圫垸地处长沙市区域生态廊道交汇的重要节点,境内物种十分丰富,有部级保护植物如香榧、三尖杉等,是白鷺、苍鷺等各种鸟类以及眼镜蛇、牙獐等动物的重要活动廊道与栖息地,是整个生物活动安全通道上的重要缓冲区,但是这些生物过程都随着区域周边的开发建设不断消失,湿地正在逐步退化。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苏圫垸地区动物栖息地斑块数量减少了近一半,面积只有原来的60%,分布较为零散;捞刀河生态效益低,廊道宽度不够,物种单一,河岸生态稳定性差,这些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众多喜水、喜林生物在这一区域已经消失;加上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也进一步阻断了生物活动过程。生物栖息、活动这一动态过程对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苏托垸地区的城市设计将着眼于保护山体林地和水系湿地生境资源来解决这一诉求,利用GIS对喜水、喜林生物的栖息地、活动廊道进行敏感度、缓冲区分析,重构生物安全格局。

(3)自然通风过程干扰。

长沙市夏季主导风为东南风,平均气温高达37.10C,已经成为“四大火炉”之一,近些年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不断侵蚀湿地,忽视对自然通风过程的考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与此同时,由于通风过程不流畅,加剧大气污染物的集聚。当前,SO2、NO2为长沙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且春季和冬季是长沙市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季节。苏圫垸处于长沙南北向通风廊道的中央及分叉口位置,对于冬季西北风顺利进入南部城区缓解大气污染,以及夏季东南风携带主城区热量通畅北上,减少热岛效应、降低城区温度、稀释大气污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苏圫垸进行热岛缓冲廊道、主导风向、地形风向的空间格局分析,保护苏托垸地区自然的通风格局。

3.2基于生态过程干扰分析的GIS空间格局构建

3.2.1水文过程干扰的GIS空间格局

(1)洪水量计算。

苏圫垸片区集雨面积为12.34km2,位于暴雨一致区第七区,产流分区为第Ⅰ区,雨量初损30mm,地表径流系数取0.6。考虑到本区域集雨面积较小,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本次计算采用《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推理公式法来推求本流域5%频率下的设计洪水(防洪标准:200年一遇,排涝标准:20年一遇暴雨12小时排出),采用公式Wmp=R总F/10(万m3),经计算得洪水总量为:Wm5%=193万m3。

(2)水面率规模控制。

在得到洪水总量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现状水面率以及《城市水系规划导则》的要求,同时参考其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面率控制比率,本次取本区域最小水面率为12%(参考江浙地区水网地区12%最小水面率要求),即1.72km2。总规中明确苏圫垸湿地片区可建设用地不应超过用地1/3,则湿地公园面积约为10km2,其中水面率参考国内其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面率,约为40%~70%,因此本次研究最大水面率取60%,则片区内最大水面率控制为6km2。综上,本次水面率选取用地面积的12%、20%、40%作为低、中、高三个方案分别从滞洪排涝能力、水体循环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选。三个方案均能满足滞洪蓄涝要求,但是水面面积越大,蓄涝能力越强。本次研究建议水面率控制在2.5~6km2之间,为保证滞洪蓄涝要求,非汛期建议取中低值,汛期部分湿地区域可淹没,水面面积达到中高值。

(3)水敏感性分析。

综合水系历史演变、现有水资源分布、低洼易涝区分析确定水敏感性分区。水敏感性强的区域主要有:1)捞刀河及沿河两侧河漫滩区域,“三横两纵”干渠;2)捞刀河河堤北侧周边低洼易渗水区域;3)现有养殖塘、鱼塘、山塘等水体;4)楚家湖南侧低洼区域、养殖中心南侧低洼区域;山区自然径流、在建水库区域。水敏感性分析反映,可通过规划构建草型湖泊+表面流人工湿地,局部运用多类型人工湿地复合系统,通过重构本地化生物群落,与区域山丘、河流生态系统连接。

3.2.2生物栖息、活动过程干扰的GIS空间格局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识别苏圫垸地区喜水生物与喜林生物的潜在栖息地和迁徙活动廊道。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叠加,识别生物潜在栖息地与活动廊道。

3.2.3自然通风过程干扰的GIS空间格局

(1)风廊道构建。

来自北部森林、湿地的清新空气源随湘江沿规划区西部开阔湿地水面进入规划区形成主风廊道,因此,本次规划沿区域生态绿廊布置大型南北向绿化廊道,将山林的凉风引入规划区,并为城市补充氧气;沿中部风羽湖和城市主干道形成次风廊道,利用凉爽的林源风与水系为城市降温。

(2)热岛缓冲廊道构建。

根据现状不同地表下垫层类型进行地温反演,得到现状热岛及冷岛分布情况,从而建立联系冷岛的低温廊道以及分割热岛的热缓冲廊道,利用绿化与水体减缓太阳辐射的热效应。

3.3规划方案

通过对生态过程的干扰分析,明确城市开发对这些过程的内在影响,叠加水文过程敏感性分析、生物活动过程敏感性分析、风廊道、热岛缓冲廊道敏感性分析、地质敏感性分析,将原有坑塘湿地、山体林地等自然资源,与规划公园湖泊、防护绿地等人工生态资源有机整合,构建“斑块-基质-廊道”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形成规划方案的的生态保育雏形。根据GIS空间格局分析结果,整体上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的用地布局形态。规划区北部最敏感区域分布较多且较为分散,用地布局宜采用有机自由的布局方式,低强度开发,整合现有村庄居民点,形成两型社会新农村建设样板示范区;南部为集中建设区,最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间区域,通过适当扩大水面,形成以风羽湖为生态绿核的公共服务区,结合次一级敏感区域以及地表径流、现状水塘的分布,疏通水系,形成网络化的水乡布局模式,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交通、功能分区等,将各类建设用地有机嵌入生态本地,形成苏圫垸地区的空间规划方案。

3.4效益评价

3.4.1评价指标体系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上,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合理规划斑块、廊道等生态资源为基地生态保护为核心目标,选取斑块形状指数、斑块分维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度四个景观生态指数因子进行评价,共同建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4.2评价结果

利用Fragstats景观生态格局软件,对比核算规划区水域景观、绿地景观规划前后的景观生态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平均斑块形状指数(SHAPE_MN)提高了49.6%,平均斑块分维度指数(FRAC_MN)提高了1.4%,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提高了27.1%,香农均度指数(SHEI)提高了27.1%,规划方案通过尊重规划区现状自然生态基底条件,注重廊道的连接,湿地的规模化、整体化设计,使规划区水绿空间结构得到优化,景观多样性更丰富,分布更均匀,生态效益也得到显著提高。

4结语

城市生态论文范文4

1、树立绿色低炭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12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开展低炭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耗,减少污染。要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工作方案,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能源、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树立绿色低炭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创建城市发展模式,推进城市和谐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提高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开展节能认证和能效标识监督检查,鼓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减少农业面临的污染问题。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生态功能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进程。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发展低炭生态经济城市更要注重实践操作

城市生态论文范文5

屋顶花园的设计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考虑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习性,在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的指导下,将现代企业的人文精神融入屋顶花园的设计中。为此,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存

屋顶花园的经济效益是指建设方一方面为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为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而在建筑物的顶部设计的空中花园。这类花园与地面花园无异,只因处于建筑物的顶部而被称为屋顶花园。屋顶花园的社会效益是指屋顶花园的建设引进了大量的绿色植被和小型动物,绿色植被在光合作用下释放大量氧气,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福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花园的环境效益是指屋顶花园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更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物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维护和改善作用。屋顶花园设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存的原则,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满足三者的平衡关系。

1.2实用性与观赏性并存

根据屋顶花园受建设面积限制的特点,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考虑建筑面积与屋顶花园建设面积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布局。屋顶花园由软景观和硬质景观构成,在建造屋顶花园软景观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植被覆盖率与屋顶花园总面积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屋顶花园的植被覆盖率应占花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水体设施也是软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建筑物顶部建设水体设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水压无法满足建筑物的高度。因此,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水体设施与建造物之间的关系。在建造屋顶花园的硬质景观时,应将硬质景观的实用性与观赏性结合起来,设计出既能满足人的需求,又具有美观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景观。举个例子,在建造屋顶花园的休息椅时,不仅要考虑休息椅的造型所反映出来的人文精神,更要保证休息椅符合人的行为模式和人体尺度大小。

1.3具有安全性

屋顶花园的设计无疑加重了建筑物顶楼的负荷,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则需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对建筑物顶楼的负重值有所了解,合理安排符合建筑物安全性的屋顶花园载重设计。此外,在对外开放的屋顶花园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屋顶花园的建设与人员人身安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有儿童活动的区域,应选择具有保护性能的护栏,并合理控制护栏的高度,防止意外跌落事件的发生。

2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生态及景观的作用

2.1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生态的作用

(1)屋顶花园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为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由于屋顶花园和地面花园具有无异性,在将地面植物移栽到建筑物顶部时,并不会改变植物的生长习性。因此,植物在屋顶同样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达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作用。

(2)屋顶花园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一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城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吸收的太阳热量高于郊区建筑物,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少等等。屋顶花园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太阳光对建筑物的直接曝晒,在降低建筑物温度升高幅度的同时,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

(3)屋顶花园的设计可以隔热保温,起到节能的作用。

夏天,屋顶花园可以减少太阳光对建筑物的直接曝晒,降低建筑物内空调的使用频率,有利于节约电能和水资源。冬天,屋顶花园能防止建筑物顶部冷缩开裂,对建筑物起到保温作用。

2.2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景观的作用

(1)屋顶花园设计能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使得城市绿化面积逐渐减少,在建筑物顶部建造花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筑物侵占城市绿化面积的问题。此外,屋顶花园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形状设计的,对建筑物起到装饰作用。每年春天,大地复苏,植物抽芽拔节,为自然送上一抹新绿,给建筑物带来勃勃生机;当夏天来临,屋顶花园又是另一番景象,建筑物笼罩在一片绿海之中,给炎炎夏日带来丝丝清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屋顶花园硕果累累,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冬天是冰雪的天地,置身于远离地面喧嚣的屋顶花园,放眼望去,城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2)屋顶花园的设计能增加绿化面积,解决建筑物与植被争地的矛盾。

城市新生人口的增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与日俱增,使城市规模在主动与被动间扩大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耕地面积逐渐缩小,钢筋混凝土代替了绿色植被,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侵犯。屋顶花园的设计是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来解决建筑物与绿色植被争地问题的有效措施。

3结束语

城市生态论文范文6

生态社区景观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场地的规划和土地的利用具有科学性、集约性和可持续性,并且要结合开发者、设计者、业主、管理者多方主体的参与意见,使其融入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当中。第二,社区的协调发展和生态发展,需要应用促使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技术,比如,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复层绿化结构等,一方面生态技术能够节约和重复利用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潜移默化的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第三,社区的生态化离不开业主和物业管理者,需要多方参与社区生态化的建设和维护,发挥主人翁精神,对社区产生依恋和归属感,居民的归属意识和生态观念能够保证社区生态化发展的有序和可持续。第四,生态社区不仅要体现可持续性,还要体现宜居性,这正是概念中讲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居民在社区中活动的时间长短和频度,可以作为社区宜居程度的一个判定条件。

2城市生态社区调研清单设计

2.1社区规划布局

2.1.1土地利用与规划。①土地集约利用;②分区科学;③布局合理;④预留发展用地;⑤基础设施设置完备。

2.1.2绿地连通性。①绿地集中程度;②绿地间的相互连通性。

2.1.3社区中心。①居民自觉参与形成;②社区中心分布格局;③适合步行尺度;④活动频繁程度;⑤对居民的吸引力。

2.1.4静谧空间。①有无静谧空间;②数量;③分布情况。

2.1.5社区交通。①社区内部为慢行交通还是快行交通;②社区外部交通是否便捷、发达;③最近交通枢纽与社区距离。

2.1.6社区功能多样性。①居住;②工作;③休闲娱乐;④商业购物;⑤锻炼。

2.2社区景观生态技术应用

2.2.1再生能源利用。①风能;②太阳能;③地热能;④生物能。

2.2.2废弃物回收利用。①废旧构筑物利用;②废弃建筑材料利用;③废弃垃圾利用。

2.2.3复层绿化。①社区绿地绿量;②乔、灌、藤、草的结构层次;③社区绿化面积;④社区的绿化覆盖面积。

2.2.4立体绿化。①屋顶花园;②垂直绿化;③植被护坡护岸。

2.2.5园林废弃物处理。①植物散落枝叶覆盖堆肥;②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应用。

2.2.6节水喷灌。①滴灌;②地下滴灌;③乡土植物、耐旱植物应用;④非常规水利用。

2.2.7景观生态材料。①透水混凝土;②透水砖铺装;③可降解材料应用。

2.2.8照明节能。①照度合理;②高效光源选用;③长寿命光源选用。

2.2.9社区隔音。①植物墙隔音;②生态坡隔音;③吸声材料隔音。

2.2.10空气净化。①水雾除尘;②植物滞尘;③抗污染植物应用。

2.2.11水资源利用。①雨水收集回用系统;②中水处理系统应用。

2.3居民意识

2.3.1居民归属意识。①认同感;②归属感;③社区依恋。

2.3.2主人翁意识。①社区事务关心程度;②社区活动参与。

2.3.3居民对未来社区改造的愿景。①基础绿化改造;②园林小品提升改造;③基础设施改造;④生物多样性提升。

2.4宜居环境体现

2.4.1社区游憩。①居民逗留时间;②活动频度;③活动场地和内容。

2.4.2社区景观特色。①契合本地文化;②场地原有标志物保留;③场地原有自然地貌保留。

2.4.3社区景观维护。①植被养护与管理;②水质景观养护;③园林小品养护。

3石家庄城市社区景观生态化现状

3.1社区土地利用和规划方面

社区绿地集中化程度较高,绿地间相互连通的仅占调研社区的13%;规划布局合理,各个功能空间联系紧密,土地利用紧凑的社区占20.8%;社区绿地大致占社区总面积20%~30%的占45.7%;21.5%的社区绿地面积在20%以下;51.9%的社区有社区中心;47.2%的社区没有社区中心;64.5%的人认为社区中心的吸引力较大;到社区中心距离小于200m的占43.1%;23%的社区以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占主导;56.9%的社区有静谧空间。

3.2社区景观生态技术应用方面

调研数据显示:55.2%的居民对社区绿地系统不满意,原因为绿地数量太少的占59.9%,全是草坪,结构单一的占12.9%,色彩较单调,欣赏性较差的占10%;24.2%的社区有攀爬植物的垂直绿化或可入式的屋顶绿化;54.3%的社区有水景,其中认为有专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占23.5%,认为夏天招蚊蝇,冬天枯水显脏乱的占38.9%,认为维护成本高,利用率小的占21.9%;其余的生态技术在社区中几乎没有体现。

3.3居民意识方面

数据显示:40.7%的人回到社区有认同感和归属感,59.3%的人回到社区缺乏归属感;居民认为应该自觉维护社区环境,积极配合物业管理,生态意识较强的占73.8%;考虑未来几年需要改造和提升的景观元素,86.2%的人希望增加绿地或广场数量、注重景观搭配与设计,11.2%的人认为应当多举办与社区有关的文化活动。

3.4宜居环境方面

86.2%的居民在社区室外逗留时间小于1小时;90.4%的居民逗留主要在做锻炼、陪老人或儿童、休闲这些活动。调研数据显示:居民上下班或者外出时使用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22.5%的人选择步行,38.9%的人选择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18.9%的人选择骑自行车。从社区到公交车站,49.6%的居民步行在5分钟以内,39.1%的居民步行在5~10分钟,共有97.4%的居民步行到公交车站用时在15分钟以内。社区景观维护的调研数据显示:13.1%的社区维护频繁,绿化效果干净整齐;30.5%的社区维护频度适中,效果较好;56.4%的社区景观维护一般或基本不维护;81%的居民认为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没有特色;19%的居民认为社区有特色,在认为社区有特色的数据统计中;13%的居民认为社区契合当地文化,传承了乡土文脉;49%的居民认为社区周围的商业比较繁华;24.9%的居民认为社区组织活动较丰富。

4石家庄生态社区建设的建议

4.1土地利用规划层面

总体来看,所调研社区的土地利用和规划还是比较科学,布局比较合理,社区内外交通便利、发达,具有很好的宜居性。今后规划的重点应当集中在社区中心的管理和营建上来,使社区中心更具吸引力,活动更加频繁和多样。

4.2生态技术

从数据上看,半数被调研社区中有水景,但利用率不高、维护不够充分,仅有2成的社区有雨水收集回用的系统。水景是吸引儿童游戏的主要场地,好的水景环境能够提高社区室外活动的频度和逗留时间,增加居民的社区依赖感,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因此建议,社区水景增加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利用系统,创造出水景或小湿地景观,能够把收集的雨水下渗回土地,或用富裕的雨水灌溉绿地。同时在充分考虑安全的前提下,新建或挖掘现有水景的造景、游戏功能,设置动水景观。复层绿化是乔、灌、藤、草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配置方式,一方面层次的增加能够提高植物造景的观赏性,形成丰富的群落景观,另一方面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增加了绿量,提高了植被种类和生物多样性,建议社区广泛推广应用。社区立体绿化水平不高,屋顶绿化尚未得到普遍应用,即使有屋顶绿化的社区其绿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垂直绿化大都是园林小品攀爬藤本植物的方式点缀在社区中,绿化水平不高,且没有大范围的推广和大面积的应用。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地发展的趋势,它的推广将能改善现有绿地面积不足,绿化覆盖率低的绿化现状,能够改善社区小环境,降低建筑物温度,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其它生态技术应用方面还是很欠缺,多数社区没有考虑社区长远的消耗和维护费用,建议尽最大可能按照调研清单的条目开发应用生态技术,为创造集约、可持续的生态社区提供技术支持。

4.3居民意识方面

调研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居民认为回社区没有归属感,归属意识的缺乏,与社区宜居程度、社区景观特色、社区景观维护、生态性、活动场地的丰富程度等多方面相互关联。这种归属感将会随着社区环境的改善和提高而逐步增强,是一个多方面相互联系的关联体。建议综合考虑和提升社区环境质量,改善社区管理和维护的水平,自然而然的提升居民的归属意识。

4.4宜居环境方面

城市生态论文范文7

屋顶花园的设计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考虑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习性,在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的指导下,将现代企业的人文精神融入屋顶花园的设计中。为此,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存

屋顶花园的经济效益是指建设方一方面为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为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而在建筑物的顶部设计的空中花园。这类花园与地面花园无异,只因处于建筑物的顶部而被称为屋顶花园。屋顶花园的社会效益是指屋顶花园的建设引进了大量的绿色植被和小型动物,绿色植被在光合作用下释放大量氧气,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福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花园的环境效益是指屋顶花园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更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物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维护和改善作用。屋顶花园设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存的原则,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满足三者的平衡关系。

1.2实用性与观赏性并存

根据屋顶花园受建设面积限制的特点,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考虑建筑面积与屋顶花园建设面积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布局。屋顶花园由软景观和硬质景观构成,在建造屋顶花园软景观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植被覆盖率与屋顶花园总面积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屋顶花园的植被覆盖率应占花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水体设施也是软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建筑物顶部建设水体设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水压无法满足建筑物的高度。因此,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水体设施与建造物之间的关系。在建造屋顶花园的硬质景观时,应将硬质景观的实用性与观赏性结合起来,设计出既能满足人的需求,又具有美观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景观。举个例子,在建造屋顶花园的休息椅时,不仅要考虑休息椅的造型所反映出来的人文精神,更要保证休息椅符合人的行为模式和人体尺度大小。

1.3具有安全性

屋顶花园的设计无疑加重了建筑物顶楼的负荷,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则需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对建筑物顶楼的负重值有所了解,合理安排符合建筑物安全性的屋顶花园载重设计。此外,在对外开放的屋顶花园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屋顶花园的建设与人员人身安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有儿童活动的区域,应选择具有保护性能的护栏,并合理控制护栏的高度,防止意外跌落事件的发生。

2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生态及景观的作用

2.1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生态的作用

(1)屋顶花园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为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由于屋顶花园和地面花园具有无异性,在将地面植物移栽到建筑物顶部时,并不会改变植物的生长习性。因此,植物在屋顶同样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达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作用。

(2)屋顶花园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一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城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吸收的太阳热量高于郊区建筑物,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少等等。屋顶花园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太阳光对建筑物的直接曝晒,在降低建筑物温度升高幅度的同时,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

(3)屋顶花园的设计可以隔热保温,起到节能的作用。夏天,屋顶花园可以减少太阳光对建筑物的直接曝晒,降低建筑物内空调的使用频率,有利于节约电能和水资源。冬天,屋顶花园能防止建筑物顶部冷缩开裂,对建筑物起到保温作用。

2.2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景观的作用

(1)屋顶花园设计能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房地产业的兴起使得城市绿化面积逐渐减少,在建筑物顶部建造花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筑物侵占城市绿化面积的问题。此外,屋顶花园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形状设计的,对建筑物起到装饰作用。每年春天,大地复苏,植物抽芽拔节,为自然送上一抹新绿,给建筑物带来勃勃生机;当夏天来临,屋顶花园又是另一番景象,建筑物笼罩在一片绿海之中,给炎炎夏日带来丝丝清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屋顶花园硕果累累,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冬天是冰雪的天地,置身于远离地面喧嚣的屋顶花园,放眼望去,城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2)屋顶花园的设计能增加绿化面积,解决建筑物与植被争地的矛盾。城市新生人口的增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与日俱增,使城市规模在主动与被动间扩大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耕地面积逐渐缩小,钢筋混凝土代替了绿色植被,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侵犯。屋顶花园的设计是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来解决建筑物与绿色植被争地问题的有效措施。

3结束语

城市生态论文范文8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城市的全面发展,进而保证了交通系统的快捷性、环保性和安全性。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由于当前非机动车的数量逐渐增加,以至于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城市环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慢行系统规划过程中缺乏对城市功能的整体性考虑

近年来,城市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以至于城市内的出行面临着相对较大的压力,而慢性交通的比例逐年下降。当前社会城市交通对于机动车的交通有着相对较高的关注性,但往往忽略了非机动车的交通,这一现象使得现代化城市对于慢行交通系统缺乏相关的规划。同时往往注重城市步行空间的交通联系功能,而忽略了步行空间和周边公共建筑之间存在的某种潜在形式的联系,对于城市功能缺乏整体性考虑。

1.2缺乏精细化设计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对整体交通系统较为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的量度相对较小,难以从根本上引起相关人士的共同关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逐渐趋向于粗犷式的设计,并没有本着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整体环境和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以至于当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实际设计缺乏一定的精细化。而部分交叉口中的相关人行道的设置,难以实现行人一次性过街,致使乱穿马路的现象时有发生,难以从根本上保证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和速度。

1.3换乘枢纽体系相对不完善

当前城市慢行交通的换乘站点常常有着相对不合理的人流,以至于部分交通换乘站点的附近常常有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和周边的步行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匹配,进而使得城市空气流动相对不通畅。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不仅不利于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城市人们的生命安全。

1.4道路断面设置缺乏人性关怀

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行人过街信号以及行人过街横道有着相对不合理的设置,同时越来越多的路段采用人非共板的断面形式,进而有着人非混行的安全隐患。相关人行道仅仅作为交通空间被使用,缺乏相关的休息场所和环境基础设施,以至于其道路断面设置缺乏相关的人性关怀。当然,当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环境保护意识较低,难以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建设等。

2基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构建慢行交通系统的相关建议

一般而言,慢行交通出行有着相对较短的距离,同时又有着相对较少的消耗,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更应该及时地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合理维护,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提倡特色慢行系统。基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构建慢行交通系统的相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2.1保证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层次分明

为了保证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层次分明,一方面要在其步行廊道以及非机动车的通廊规划中将城市中的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加以体现,对城市绿色意象进行强化,并对绿色慢行廊道加以构筑。另一方面则要实现慢行单元的划分,并加强慢行单元的设计,科学合理地对相应的步行出行比例进行分析,对步行优先的原则进行强化,将机动车交通合理地疏导,最终实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最后要对人行道进行整体有规格的设计,完善步行环境中的街道家具设计等,并及时引进非机动车系统新技术,优化道路断面形式,进而使人性关怀全面体现。

2.2对非机动车换乘枢纽进行建设

在对非机动车换乘枢纽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公交点之间的停车换乘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尽可能地提倡公交和非机动车相结合的交通出行方式,并将非机动车出行的距离延长。

2.3加强对非机动车停车的管理

加强对非机动车的停车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严格按照城市发展建设的相关准则,对非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进行建立。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执法力度,并及时监督检查非机动车停车场的经营行为。总而言之,现代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中,更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理念,规范非机动车的交通行为,加强执法的力度,对相关绿色基础设施加以建立,进而推进城市现代化绿色保护工作。

3实例分析慢性交通系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

以浙江临平新城的慢性交通系统规划为例。在浙江临平新城的慢行交通系统的实际规划过程中,主要的目标是对道路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并将快慢相结合,构建环境舒适的城市道路系统。这种相对严格合理的整体规划的目标是建立衔接较为顺畅的慢行交通体系,并对临平新城的公共绿地资源以及河道景观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进而使临平新城的慢行交通体系不仅有较为优美的景观,同时更为健康、环保。浙江临平新城的慢行交通设计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部分廊道横断面进行改造,并对连通道横断面进行优化处理,尽可能地将非机动车通行的路权加以强化,对核心区域的骑行环境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改善。通过借助于相关建设规划部分的一些标准,逐渐将廊道、集散道以及连通道网络进行有机融合,并对蓝绿相结合的非机动车专用路系统进行规划构建,充分体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特点。在对步行专用道、立体步行空间以及步行休闲道组成的步行系统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要保证步行专用通道有着一定的主导作用,进而形成提倡慢行交通方式优先的步行系统。总而言之,在浙江临平新城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过程中,基于环境保护的原则,逐渐形成一种慢行相对环保的景观廊道,加强绿带水网的沟通,进而建立一定的机动车通道系统。慢行交通系统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加快了现代化城市进程。而浙江临平新城中慢行交通系统的建立,更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顺应当今时展的潮流,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