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发展范例

城市旅游发展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1

借鉴生态旅游的优越性,有必要吸纳其理念来发展城市旅游,即形成城市生态旅游,以实现城市旅游的生态化发展。现代都市居民为逃避压力,对亲近自然产生强烈需求,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愿进行费时费力的长途旅游,而愿意就近亲近大自然,在城郊甚至城区内进行这种旅游活动,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恰好顺应了这种趋势。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还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和谐统一,有利于整个城市向“生态城市”的方向发展。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不仅自然环境、乡村中有生态旅游资源,城市的郊区甚至市中心也分布有生态旅游资源;加之城市中基础设施的承载力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因此,城市完全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甚至可以成为最理想的生态旅游目的地。1995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城市生态旅游”会议,国际学术界开始对城市生态旅游展开研究。加拿大的绿色旅游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关注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组织。2001年12月2日,为配合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而发起的第一次世界城市生态旅游会议在以色列召开。关于城市生态旅游的定义,学者李艳娜、胡波归纳为:以城市地域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为基础,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旅游的需要,同时维护城市环境生态平衡和促进环保观念的一种大众化旅游活动体系。

城市生态旅游兼具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的部分特征,但不仅仅是二者单纯的交集或并集。城市生态旅游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随着发展与普及,概念体系亦会不断地充实与完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两类,而城市地域内的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构成了城市生态旅游的基本资源。自然生态旅游以当地自然资源为依托,以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在持续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强化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缔造舒适生态宜居环境。人文生态旅游是在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基础上,结合开放空间和旅游路线的绿化、美化,在传播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通过全面开展城市生态旅游,使区域特色产业、文化与自然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城市内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从而展现城市优质自然人文风貌,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城市生态旅游以全新的旅游消费观念和高品质的旅游环境为特色,满足了都市人渴望释放压力和回归自然的需要,日益赢得人们的青睐。

呼和浩特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呼和浩特市以“天堂草原,魅力青城”和“京津夏都”的形象闻名,旅游业是当之无愧的重要产业。呼和浩特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50万年前就已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无论是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遗址,还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或是明清时期的召庙艺术,都真实地记录了呼和浩特的悠久历史,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古老神韵。当前,生态保护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呼和浩特市旅游设施的接待能力又日显不足,在此背景下,坚持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积极营造优越的城市生态旅游环境,将充实呼和浩特城市旅游的内涵,完善其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其旅游品位,增强行业竞争力,实现呼和浩特旅游业多元化、持续性发展。呼和浩特市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比较全面,可以进行如下的归类与分析。作为全区政治、经济、科教中心,最大的优势就是首府优势,是自治区最大的旅游区域中心和集散中心。呼和浩特是呼包鄂金三角旅游环线的重要旅游景区,是国内及国际旅游者的旅游第一站,是该旅游区的门面。呼和浩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目前开通航线54条,通航城市43个。

呼和浩特旅游资源独特,产品丰富多样,形成了一个中心、三条旅游带、五大系列的旅游业发展格局。一个中心就是“旅游区域中心”;三条旅游带是大青山休闲度假旅游带、城市历史文化宗教旅游带、沿黄河民俗风情旅游带;五大系列是休闲度假系列、农家乐旅游系列、工业旅游系列、冰雪旅游系列、红色旅游系列。呼和浩特市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归纳为:“山(大青山)、湖(哈素海、岱海)、河(黄河地区)、草原(敕勒川)、民族风情(以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风情)、红(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形成了神秘、博大、独特、多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相继建成了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南湖湿地公园和林县南山公园等主题公园,建成了大青山太伟休闲度假村、哈达门高原牧场等特色旅游景区。呼和浩特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拥有鉴证历史的文物古迹,呼和浩特以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于2005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文化古迹纷纷得以修缮、复原和扩建,城市文脉得以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资源得到保护和发掘,使呼和浩特市的草原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更加突出。

呼和浩特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政策条件以激励各方力量,并倡导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努力建设美好宜居的城市环境,并取得一定成绩。2008年被亚太旅游联合会评为”中国绿色旅游名城“、“中国十大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称号;2009年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情等优势,荣获中国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地称号;2010年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呼和浩特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2009年政府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呼和浩特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推动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型、从经济规模型旅游向生态效益型旅游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努力把呼和浩特市建设成为自治区经济繁荣高效、社会文明进步、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市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体而言,呼和浩特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城市吸引力不强。城市生态旅游开发方向不明晰,对生态旅游涵义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科学的论证规划,旅游开发低水平同质化,资金投入和宣传促销力度均不够。产品形式比较单调,仍以原生的自然景观和半人工生态景观的单纯性观光游览为主,缺乏专题性旅游产品,整体接待水平低下,配套设施不完善,忽视游客的需求和满意度,难以有效地扩大客源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依托,由于城市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环境问题已经凸显,如草原沙化、水土保持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保护与经营分离,缺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手段和对环境的调控能力,已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面临遭到破坏的危险,主要表现在旅游环境超载和污染物处理滞后等问题上。如白石沟生态旅游区近几年随着游客接待量的增加,景区的保护力度没有相应跟进,垃圾污染了水库,生态环境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呼和浩特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依托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和蒙古族特有的民族风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产品开发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底蕴发掘不够,还停留在低层次的静态展示阶段,文化性、趣味性与参与性不足,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没有像“印象•刘三姐”这样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旅游产品。#p#分页标题#e#

呼和浩特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呼和浩特生态旅游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草原都市为特色,开发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相融合的城市生态旅游。在原有景区的基础上,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也可以新建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如城市生态公园、生态博物馆、工农业生态园区、农家乐等,在景区标牌和宣传讲解中加入相应的生态保护知识,寓教于乐;呼和浩特城市生态旅游产品从规划开发到经营管理都应全面提高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政府应加大城市旅游生态化的宣传和扶持力度,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并以生态旅游为契机,全面带动餐饮、宾馆、娱乐等第三产业的生态提升,倡导市民绿色生活与消费,形成全新的城市生态面貌,全面提升呼和浩特市旅游形象竞争力。通过对呼和浩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依托呼和浩特的城市旅游资源,在科学严谨的可行性分析与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推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态旅游产品,是城市生态旅游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在产品开发前要经过科学的统筹规划,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或者破坏环境。深入分析呼和浩特旅游市场的格局和变化,精心设计生态旅游产品,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精品建设要求来进行,进一步升级产品档次与质量,注重产品的多元化、特色化和软硬件配套发展,以满足不断提升的旅游消费需求。抓住游客需求心理变化,推出以休闲观光游为主体,兼容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的多层次旅游活动,使游客在景区“有事可做”、“有事可乐”。可以设计开发一系列生态旅游产品,如:生态度假产品,包括疗养度假、休闲度假、家庭度假、蜜月度假、周末度假等;生态保健产品,包括森林浴、日光浴、体育运动等;生态娱乐产品,包括林中野营、野餐、垂钓、田园采摘等;生态美食产品,包括景区内的农产品、山珍野味、土特产等天然绿色食品。比如在城郊的一些农家乐和采摘园就是很好的例子。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充分实现生态化,并与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的特征相协调,比如建绿色饭店、特色旅馆,景区内提供环保交通工具,既降低成本,又环保时尚,为游客创造全新的生活感受。总之,要挖掘、凝炼和整合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精品生态旅游景点的资源组合,树立城市生态旅游的核心品牌。比如,建成集合丰富人文景点和自然风情的大召旅游片区,形成呼和浩特的标志性旅游产品集群。将核心品牌以外的生态旅游景区做出自己的特色,作为核心品牌的补充。适应市民的出游需求,各旗县区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加强景区建设,大力发展环城游憩带。只要决策者具有发展旅游的意识,任何城市建设项目都可能同时获得旅游的功能。因此,要从城市旅游功能发展的高度,运用旅游项目无限化的新理念指导城市生态建设,为旅游者和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与休闲环境,使他们随处感受到城市生态建设的魅力。

呼和浩特拥有灿烂多姿的宗教文化与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挖掘呼和浩特文化的精华,展示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是深度开发呼和浩特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宗教建筑中,大多数庙宇略显人气不足;而民间风俗节庆的开发力度亦不足,未能形成广为人知的品牌以吸引旅游者。因此,宗教建筑及本地的民风民俗,尚有较大的旅游开发空间,可以开发的项目有宗教观光游、宗教节庆游、宗教生活体验游等。大多数进入宗教旅游景区的游客除了欣赏魅力无穷的宗教艺术,还希望欣赏到动态的礼祀活动或直接参与其中,因而开展丰富多彩的庙会、节庆活动不失为上乘之举。应进一步改善呼和浩特市召庙的旅游环境,不断更新节庆活动,使其越来越具备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在宗教重要节日里,各处召庙应与政府机构、旅游景点联手举办活动,组织各种地方色彩浓厚的民间传统技艺、戏剧表演,体现宗教传统节庆和民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扩大在市民和游客中的影响力。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蒙古民族风情和藏传佛教历史文化为依托,与人才资源和先进的配套设施相结合,学习云南“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等节目成功经验,推出一批反映历史、展示民族风情的歌舞剧演出品牌,使呼和浩特真正成为人们对民族风情的向往之地。推进历史文化旅游带纵深发展,把旅游带的核心景区大召区块打造成集观光、休闲、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国家5A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并发展“重走茶叶之路”国际自驾游、“山西-杀虎口-呼和浩特”等精品旅游线路。同时以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和乌兰夫纪念馆为重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城市生态旅游欲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环境质量的保护工作,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计的全面展开与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是进行环境预防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决策的过程;而环境审计则是对环境质量现状作出评价、检验和证实,确定其质量指标是否保持在允许的阈值之内。游人过多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并使旅游质量下降,与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目标相背离,因此必须严格实行旅游容量管理,科学测定城市生态系统、设施及社会承载力,并运用于具体规划与管理中,通过旅游价格调控及景区空间分流等策略,将旅游活动控制在环境的承载限度以内,以确保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另外,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过程中,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路,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第一,严格控制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风格等,对旅游资源和环境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性开发利用。第二,处理好“三废”。宾馆、酒店的废水、废气、废物必须经集中处理,达到标准才能排放;区内汽车应减少到最低限度,改用电瓶车、马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市民、游客生态意识薄弱,旅游从业人员环保知识的匮乏也是呼和浩特开发城市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建设一个生态软环境。在教育方面要把生态环保教育提到一定高度,使学生从小就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良好的认知基础。例如,在游客旅游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和手段,向旅游者传达环境生态知识,潜移默化绿色的旅游和生活方式,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包容性。如在景区内建立宣教中心、自然与历史类博物馆、标本室等,安放各类指示性、解释性、富有人情味的标牌、橱窗,精心设计解说内容,重点加入生态旅游知识,增加多媒体演示系统,分发宣传手册等,引领游客体验认识自然景观与文化特色,减少游客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真正起到城市生态旅游“寓教于乐”的启迪、教化功能。#p#分页标题#e#

城市生态旅游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的积极参与与合作,其中政府要在政策、管理和教育上起主导作用,才能使城市生态旅游充满活力与前景。政府要组织制定全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内部的经济、资源和环境条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绿色市政规划、引导产业低碳发展、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产品,建立绿色交通系统、发展绿色建筑,健康和可持续地推进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进程。生态旅游建设还涉及文化、工商、城建、交通、公安、林业、水利、环保等政府部门,按照发展“大旅游”的要求,必须要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的方式转变,要引入多行业、多部门、多区域联动规划机制,在政府领导下成立有关协调机构,推进生态旅游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扶持力度,包括用地、用工、贷款、税收、补贴等相关政策。要设立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扶植基金,不断加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要严格执行已有的保护环境、资源的各项法律和法规。出台呼和浩特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要用法规政策对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立项、规划设计、方案评审、施工验收、运营监督的相关标准加以明确,尽快制定专门的生态旅游法规,规范生态旅游市场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约束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针对城市生态旅游产品的特点,大力拓展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客源市场,针对这个市场进行相应服务体系的构建,如推出旅游专线,方便市民出游,旅游景区企业可以与旅行社合作,加强“一日游”或“两日游”生态旅游产品的组织和促销。旅游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应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提供绿色生态旅游的信息,引导居民和外来游客更多关注生态旅游消费。充实呼和浩特自助旅游手册等系列宣传品;提升《魅力青城》等旅游杂志的档次;完善“12301”呼和浩特市旅游服务热线信息平台的功能;更新升级“呼和浩特市旅游网”,加强与相关门户网页的沟通合作,拓展网络旅游促销。尽快筹建位于城市中心的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一体化的旅游服务。针对会展旅游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和效益,大力完善当地的会展业软硬件环境,与国内外知名的会展公司合作,更新活动理念与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塑造成熟的会展品牌,吸引更多会展活动召开。如以召开昭君文化节、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中国药品交易会等节会为契机,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搭建旅游与商务、节庆、会展的良性互动平台,提升呼和浩特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2

关键词:黑龙江;湿地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所谓城市湿地公园,其实是城市公园的一种类型。城市公园的开发建设起源于西方,英国利物浦市在1893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公园,即伯肯海德公园。城市公园贴近自然,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一方回归自然的角落,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城市公园的类型与风格也逐渐多了起来,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游乐园等等,城市公园逐渐成为集休闲娱乐、旅行游玩、文化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经济文化综合体。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指导下,黑龙江开始探索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发展,这是对黑龙江丰富湿地资源的科学利用,是自然资源禀赋转变为社会经济价值的途径之一。但是,立足于生态优势探索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坚持科学性、可持续性、适度开发的原则,要以资源为导向,以保护为底线,以特色为卖点。

一、黑龙江湿地旅游资源及特点概述

(一)黑龙江湿地旅游资源概况。黑龙江是我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黑龙江依托湿地资源大兴生态旅游业,开发出湿地旅游观光等多种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产品,据统计,黑龙江的湿地面积占全国总湿地面积的八分之一,共有五百五十六万多公顷,而且其中自然湿地率的占比接近百分之十二。面积广大的湿地面积,为黑龙江生物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我国约为95%的保护动植物都可以在黑龙江湿地中见到,除此之外,大量的湿地面积对涵养黑龙江辖内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黑龙江已经开发的湿地公园或者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八十七处,其中湿地公园五十八处,湿地自然保护区二十九处,整体开发数量上居全国首位[1]。

(二)黑龙江城市湿地资源的特点。首先是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出的文化多样性。很久之前,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便有了湿地的影子,人类从湿地中获取鱼类等食物,并在湿地这一相对特殊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了民俗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发展至今,湿地这一自然与人文两种元素相互交织的载体上,已经衍生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商品文化等等文化类型,多种多样,多姿多彩,而文化多样性得益于湿地的物质生产功能,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湿地调节大气组成、水分构成、净化环境等等功能,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最基本的局部地域环境。其次是湿地造就了多样性的景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湖泊与河流等旅游水资源纵横交错,黑龙江全域内大小河流有数千条,流域长度超过五十千米的河流就有一千九百多条,“三江一河”更是久负盛名。其二是河湖流域的沼泽、芦苇地和泥炭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这些水陆交接处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复杂的生物区系构成了一个不同于其他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而这种不同便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三是围绕人工湿地与湿地保护区所形成的旅游景观资源,除了自然湿地,黑龙江的水田,水库和水渠等等是人工湿地亦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围绕自然湿地、人工湿地所建立起来的湿地保护区,更是推动了以湿地景观为核心的多景观体系的构成。最后是以湿地为家园的多样生物。湿地涵养环境的同时,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憩息的家园,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现有近七百种湿地高等植物,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如红豆杉等;此外,黑龙江动物多样性在全国排名前列这与湿地动物的多样性有着紧密关联,三百多种湿地脊椎动物将湿地作为自己繁衍生息的家园,其中三分之一是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多样的动植物,给湿地景观增添了无限的生命力,更为湿地公园的开发点缀了灵魂。

二、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开发导致湿地资源污染严重、数量减少。当前,黑龙江对于城市湿地的开发正处于粗放式向集约式过渡期,而之前因为湿地的开发缺乏有效法律的约束,单方面追求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使得湿地资源受到严重侵害,最主要的表现便是湿地的生态环境被污染破坏,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粗放式的过度开发与人工干预,还有不科学的管理让黑龙江的湿地数量急剧缩减,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文化多样性载体、动物多样性家园的丧失,这种难以恢复的结果给后期对湿地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虽然,现在黑龙江已经认识到对湿地进行保护式开发的重要性,但是在保护式开发模式推进的路上依然面临很多阻碍,譬如湿地开发管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让湿地的保护式开发依然存在很多体制上的漏洞。此外,在保护式开发的实际管理中,一些地方注重形式上的保护,并没有充分考虑湿地水生态系统、生物体系以及景观文化体系的综合恢复,甚至有些地方在湿地公园中建造了污染、破坏环境生态的项目设施,让保护式开发流于形式。当然,从近些年来黑龙江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对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式开发的步伐正在加快,湿地生态环境安全壁垒基本构建成功,在后期,积极统筹调整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方式,避免粗放、盲目、破坏式开发,会消除城市湿地公园旅游产业文化发展面对的很多消极问题。

(二)开发缺乏地方特色。如今,全国各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竞争已经走向白热化阶段,同质化的旅游景观、旅游产品的开发已经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整个市场发展而言,本就有着地域生态优势的黑龙江应该走特色化开发路线。但就目前来说,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在产品开发设计、还是运作管理模式上都缺乏足够的地域特色。具体表现在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主要基于对湿地自然景观的开发,而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景观及其产品的开发还不够全面,获取不了市场消费者更多的关注。因为,就湿地自然景观而言,仅仅停留在观光游览的层面,并没有给游览者更多的体验性和沉浸感,产品缺乏人文底蕴且单一同质,让人感到黑龙江的城市湿地公园与其他地方的无异。

三、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

(一)可持续开发原则。从自然资源角度来说,湿地生态景观系统是脆弱的,一旦破坏修复将是困难的,因而,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湿地景观的原有面貌,避免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污染与破坏。以湿地景观为载体所构建的旅游文化体系,更要科学规划,将人文元素与湿地景观进行良好的结合,从而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坚持保护式开发的理念,维持湿地现有的环境承载力,既让湿地实现经济社会价值,又不破坏湿地的生态功能,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效益原则。湿地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综合体,而且人类社会还从湿地中持续获取各类资源,如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等多种用于生活生产的资源,可以说湿地是人类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的资源保障。当然,从湿地中获取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并不是毫无节制的,而是必须立足于上述的可持续开发原则之上,珍惜湿地资源为我们创造的所有,因为只有维护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才能保持湿地巨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如此才是发展的长久之策。故而,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坚持综合效益原则,而不能为了单纯的社会经济效益置湿地的自然生态价值于不顾,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才能够提升旅游文化产业长久的竞争力。

(三)特色性原则。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独辟蹊径,充分且综合利用独具特色的地域人文元素,为湿地自然景观注入精神灵魂,从而为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最主要的是通过人文元素的利用在湿地公园中打造具有观赏性的特色景观、构建地域特色餐饮住宿等公园服务体系,增强公园的吸引力,以文化内涵与自然内容为共同卖点,提高特色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将特色资源发挥到极致,树立起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文化形象。

四、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做好城市湿地旅游产品群的设计与开发。城市湿地公园最终以旅游产品为存在和表现形式,因而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是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要促进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围绕湿地资源及以湿地为载体形成的多元文化体系大力开发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旅游产品。重点是湿地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湿地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和湿地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深度发掘湿地上或者周围的历史文化,讲好历史故事,做好文化传承,在增添湿地公园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将湿地公园与地域民俗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把民俗文化的元素融入公园建筑等景观当中,或者结合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开发城市湿地公园特有的旅游文化纪念产品[2],除此之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离不开餐宿服务的支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湿地造就了黑龙江特有的饮食文化,将来自湿地的动植物产品变成特色旅游美食,会是一大亮点。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保护开发的力度。粗放式的开发模式被实践证明不符合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所以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将湿地的生态效益放在首位,保护在前,开发在后,开发与保护并重。具体可通过林地、湿地恢复,国有林场改革,法律法规完善,社会宣传等方式来营造出一个重湿地保护的社会环境,形成公众保护、公众监管的社会氛围。当然,相关政府部门在湿地公园开发中可以结合“湖长”“河长”等湿地管理方式探索湿地生态旅游与开发管理新途径,加大开发力度,将保护落实到位,力争将黑龙江打造成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旅游的新坐标。

五、结语

黑龙江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湿地资源,发展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有着卓越的生态优势,但是之前粗放的开发对湿地资源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之后的开发中,要坚持正确的原则,科学开发、特色开发,打出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的名牌,发挥出湿地的自然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隽殊,吕秀玲.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发展初探[J].现代商业,2014(11):48.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3

关键词:生态优势;城市湿地;文化产业;发展

对策基于对黑龙江省湿地的研究与考察,黑龙江目前所拥有的自然形成的湿地面积广阔,资源极其丰富。政府也不断将建设重点转移到对湿地资源的开发上来,建设一系列以湿地为主题的公园等。其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是以保护自然湿地为主,并辅以人工湿地建设。

城市湿地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所谓城市湿地公园,是指近来年刚刚兴起的一种符合城市绿色规划的湿地公园。它不仅充分保护了自然湿地资源,还具备良好的休闲功能、科普功能,使湿地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其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本文的目标是提出管控生态景观环境的合理措施,使其能够产生持续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从而使得黑龙江省的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如下。实施旅游文化开发战略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将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播进行结合的产业被称为旅游文化产业,我国优良的文化资源可推动旅游的发展,而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又可以将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了黑龙江省产业转型。文化资源可充实人的内心,旅游资源可放松人的心灵,两者的特点相互融合可起到更大的作用。充分利用黑龙江省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增强其竞争力旅游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今时代尤为重要,它的存在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简而言之即你所拥有的别人没有,你拥有的比别人更优质,使得该地区具有充分的优势。若一个地区想要发展旅游业,应该充分思考该地区具有什么样的特色,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应该充分考虑自身,不应该盲目从众。黑龙江省发展生态文明旅游文化建设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湿地景观中的植物不仅可以起到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还具备观赏价值。因此,湿地景观的设计工作尤为重要,如何合理规划景观,如何发挥其生态功能,这是需要被充分思考的问题。首先,从黑龙江的自然环境来看,黑龙江省具有寒带的气候特点,这就需要种植适应该气候特点的植物;其次,选定好植物后的设计工作也十分重要,例如怎样搭配植物等,目前已经有三种景观设计方案,主要是生态农业模式湿地、城市休闲湿地以及自然保护区湿地。黑龙江省湿地旅游产业的文化开发项目的创新方案虽然旅游文化产业对于旅游经济的转型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从业者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旅游文化的观点并没有被大众所认识,文化资源也没有与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结合,依旧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发展理念相对落后,不能够实现模式上的突破和创新,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低下。旅游文化产业是当今时代的新兴产业,由于出现与发展的时间较短,并没有较丰富的经验可供参考,所以从业者并没有发展该种产业的具体措施。如何将传统的旅游与新兴文化旅游相结合,也没有很完备的概念。

城市湿地公园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湿地旅游形同虚设,最终出现湿地退化现象。由于生态旅游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同时相应的宣传和配套设施不齐全,以及我国存在一大部分人不能真正认识生态旅游的准确定义造成的。

二、湿地监管部门只注重当地旅游业的进步,忽视了其他产业活动对生态系统平衡产生的不良作用。对比传统形式的产业类型,旅游业几乎不与生态环境产生矛盾,理论上两者可以形成互补的有利作用。不过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旅游业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深化。

三、法律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准则,没有针对生态平衡保护任务的共性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标准。3.基于生态优势的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策略黑龙江省湿地“生态旅游”为了取得长足的进步,应该坚持保证湿地保护准则和生态旅游准则的实行机制,两者联合作用,运行科学合理的湿地生态旅游机制。淘汰形式化的生态旅游,真正做好湿地的爱护以及维护工作,使得湿地生态旅游成为具备真正意义的文化项目。

基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内在关系的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在文化形态方面,将开发生态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定位。举行宣教活动能够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维持良性进步。相关的支持包括:我国颁布的相关措施,我国的教育机构,我国的环境保护机构,各地区社会团体。他们能够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湿地生态旅游的概念和价值,带动强化对湿地采取保护措施的主动性,同时提升人们进行高素质湿地生态旅游的主动性。

二、从景观存在状态视角看,生态载体定位有助于开发旅游产品文化主题。湿地受人为损害,通常是因为湿地周边居住者的经济情况相对不发达导致的。生态旅游当然可以带动湿地旅游的维护工作,但前提是要使得湿地可以继续在生态旅游场地的持续运行得到保障,很多湿地出现重大的退化情况,不仅难以恢复湿地生态环境,其维护工作也具有极大的难度。所以,要号召广大人民群众,针对湿地区域的经济进行深入调研,积极提升湿地区域居住者的经济水平,尽最大努力使得这些居住者不再成为破坏湿地生态平衡的隐患。

三、在聚居环境方面,迎合游客心。理加强生态审美与市场需求融合。湿地生态旅游实质上属于一种绿色旅游项目,开发该项目的中心思想是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湿地、观赏湿地的景象,以及增强人类对维护湿地生态平衡的主动性。可以在湿地公园展开多种活动项目,积极表现湿地生态旅游的中心思想—人们可以和湿地形成互相的陪伴,共同繁荣,兴旺进步。

四、引入轻型交通设施增补景区经济收益。湿地公园适宜引入的交通设施包括电瓶车、游船、索道和缆车等,可以为湿地公园提供持续低成本的收益。这些新型交通工具使用清洁能源,不仅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视觉感官体验,还不会造成湿地环境污染。与此同时,设计科学合理、讲求美观的索道和缆车,也是景区独具特色的交通方式。游客乘坐交通工具的起落点和售票点自然也成为景区文化宣传和旅游纪念商业活动的重要节点。

五、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开展青少年环保科普学习基地。北方地区青少年的教育大多止步于室内封闭环境,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迫切需要接近自然环境,熟悉了解生态文明,城市湿地公园便提供了这个重要的、更加贴近自然的学习场地。湿地景区可以建立保护野生动物教育营、天文科普教育的星象观测站、绿色生态植物环境保护教育基地,以及增进青少年户外活动的无动力体能设施等,促进青少年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和享受自然环境带来的快乐。六、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是景区开发规划的重中之重。湿地景象中最主要的构成——植物,具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具备多种多样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二是具备多样性的观赏作用。植物的观赏性策划方案不仅是科学完善景观设计的主要方式,还是保证生态平衡功能完全表现其作用的重要载体。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的水景也成为季节性的特色景观,应加强湿地水生植物的改造。湿地公园现有水生植物种类比较少,其可观赏性不强,针对景观利用率较高的夏秋季节增加观赏性植物的投入,不但能够改善湿地景观因季节变换发生的景观不足问题,还大大巩固了湿地内部的生态平衡。

结语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4

0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文化旅游产业以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融入这一大战略,大力推动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如今,京津冀地区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大众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与日俱增。北京文化底蕴丰厚,一直是国内外游客打卡地,相比之下,天津和河北的吸引力略显不足。随着近年来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也成为业界焦点,但呼声高、执行差。[1]目前京津冀地区协同程度不够,各个景区孤立无援,无法找到协同发展相互联系的有效路径,各地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景区后续文化特色改造不足,很难走出具有京津冀特色的发展道路。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基础,全面系统地认识目前的京津冀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科学合理的规划,将政策联系当地实际,以全面促进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力求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全面、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

1京津冀旅游文化背景与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转移。随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部分产业已经实现了疏散和转移,但京津冀三地的旅游产业受限于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景区建设情况,目前无法实现进一步的融合与协同。三地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深究其历史,又有一定的联系,差异体现在三地文化色彩不同,联系体现在景点建造的历史原因。因此,本文选取三地有代表性的景区对京津冀旅游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北京作为协同发展的核心,其文旅产业发展依托于皇家园林、古街民巷等,以中国古传统和历史文化色彩为旅游特色;天津作为两翼之一,文旅产业发展依托于津味儿十足的文化街市、中西文化交融的风情特色景区,是同时具有国内外建筑特色的旅游城市;而河北省作为另外一翼,区域相对较大,有多元化的旅游景区,历史色彩、现代色彩、爱国教育色彩等。本文选取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博物馆、南锣鼓巷;天津盘山、古文化街、意式风情街;河北西柏坡、避暑山庄、南湖公园等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景区,结合京津冀战略背景,对三地旅游文化背景差异进一步分析。

1.1北京地区

1.1.1旅游文化背景分析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三千余年的历史沉淀出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景区,历史色彩浓郁、风格突出,旺季游客承载量较高。故宫是两代皇家的政治生活所在地,存留了大量明清建筑和历史文物,具有极高地游览价值,是国内外游客感受中国皇家历史文化色彩的必游之地。加之其毗邻爱国教育基地的地理位置的加持,同时吸引了大量爱国教育游客前来学习与参观。故宫是皇室生活的代表,南锣鼓巷便是民间生活的代表,胡同内有靳云鹏旧宅、茅盾故居、蒋介石行辕等多处名人旧居。作为老北京建筑文化特色的古老街区,南锣鼓巷有多条保存完整的元代胡同传统民居。南锣鼓巷是北京胡同文化的缩影和代表,徘徊在胡同间能给游客带来一种穿越至古代京城的错觉,是感受真正京韵京味的好去处,是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的京都打卡网红地。作为重要的政治中心,北京保留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遗址———八达岭长城,作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最壮观的明长城的一段精华部分,八达岭长城同时具有历史色彩和战争色彩,引得众游客主动参观,旅游旺季日接待量可达数万人次。综合以上三个典型景区的分析,选择北京地区的游客大多将北京作为必游之地,以参观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建筑为主要目的,与当地的文化背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1.1.2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背景与现状分析

北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协同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化解北京“城市病”,缓解首都压力,实现非首都功能向天津、河北的疏散。结合战略规划和北京旅游文化背景,北京在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中,应处于领导与输送客流的作用。北京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早、完善程度高,同时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首都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可以形成以北京为核心,津冀为两翼的旅游方案,疏散北京景区压力的同时,实现京津冀三地文化旅游产业景点相互融通、旅客相互输送。虽然北京景区节假日客流量较高,但相比之下,近年来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已相对放缓。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已有景区再开发创新程度低,流于网红套路,过度商业化。第二,新景区开发进度停滞不前,娱乐项目老旧,产品竞争力不足。第三,单纯的观光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参与度的游客体验需求。因此作为京津冀核心的北京,也需要天津、河北两翼为北京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1.2天津地区

1.2.1旅游文化背景分析

天津由于特殊的被殖民历史,成为了具有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色彩的城市,目前景区文化以自然风景和异国建筑为主要特色。最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意大利风情街、盘山风景区等。意大利风情街是被意大利殖民后强迫清朝政府出让的租界,街区具有浓郁的意式风格,街区集商贸、旅游、娱乐为一体,毗邻天津站,是游客的必游之地。作为中西碰撞融合的城市,天津的古文化街是老津韵的代表之一,如今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原汁原味的津味儿。一条不足一千米的古玩市场,但却是拥有玩、手工艺品和纪念品的商铺的街区,即使是现代商铺入驻该区域,也会将店铺打扮的“津里津气”,也因此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区别于市区景观,盘山风景区位于蓟县,景区自然也不再依托于建筑物风格,而是山水自然和人文情怀。每年春季盘山旅游景区都会举办一系列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大型活动,以提高景区知名度和游客体验度。景区注重经验总结,不断优化服务,游客接待量连年增长。天津的文化与北京有相同的血脉,却有着不同的故事,因此游客参观的目的和选择存在一定差异,该城市游览次数较多的是一些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筑物,整体客流量低于北京。

1.2.2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背景与现状分析

天津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翼,肩负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任务。因此,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天津也应起着接收游客、疏散首都景区压力的作用。但近些年天津文化旅游行业相对低迷,无法很好地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任务。天津景区较多,但散乱,市区的景区多为侵略的缩影,部分参观无需门票,基本没有广告宣传,反而对游客吸引力不足,目前也只是北京旅游线路的附属品,对打造文化旅游景区也是流于表面,深度体验较少。其主要原因是内外交通连接不畅、资源的可鉴赏度低、各景区缺乏突出优点的个性化建设。天津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景区类型多涵盖面广优势不突出,缺乏整体规划。

1.3河北地区

1.3.1旅游文化背景分析

河北省在春秋战国时期位于多国的交互处,多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融合了多种文化,形成了现在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的避暑山庄,曾经是清朝历代皇帝避暑的行宫,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同为皇家园林,避暑山庄的客流量却远不如故宫、圆明园等,冬季游客相对较少,夏季借着避暑乘凉好去处的口号吸引了一系列游客前来游览,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历史古典文化色彩远不如北京,导致游客游览意愿相对较低。除了古典文化色彩主题,河北还有红色文化资源景区,西柏坡景区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中产党和群众留下的特色文化,是革命精神的代表。[3]景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的召开地,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近年来随着红色教育,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等红色文化的传播,西柏坡景区活跃于爱国活动中。区别于北京和天津,河北文化和景区多元化较为明显,除了历史韵味、红色韵味之外,还有体现唐山人民震后崛起百折不挠的“精神韵味”的代表性景观。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是在废墟上建立起的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承办了第26届世界园艺博览会,游客以参观奇景为目的,多为一次性游览。综合上述分析,河北省的旅游文化背景呈多元化,不同市区有不同的主题,韵味各异,总体客流量同样低于北京。

1.3.2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背景与现状分析

河北省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两翼之一,东临渤海、内环京津,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样,文化特色显著,对承接北京客流量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4]虽然河北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规划众多,但各地政府打造旅游品牌的经验不足,空有一腔热情,实际投入不足。景区宣传较低、知名度不高,景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多数旅游专业师资既缺乏系统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又缺少必要的旅游服务行业的实践经验,导致旅游从业人员经营管理工作适应性较差,直接影响服务质量。景区数字化程度不高,后期利用不完善,仍有一部分景区没有开通网上订票服务平台,或存在线上线下购票业务通道混行等现象,由于景区监管不力,游客体验感不理想,导致二次重游和帮助景区宣传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不利于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实现。

2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困境分析

2.1京津冀景区基本孤立无互动

京津冀三地的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呈孤立状态,缺乏景区间的互动,各个景区之间档次和水平差距大,且毫无关联。来京的游客往往是以北京为重点,因天津和河北两地对旅游产品和服务投入不足,津冀创新性旅游产品缺乏,[5]旅游资源发展与北京差距很大,在旅游娱乐项目上多年没有创新,餐饮、住宿条件一般,配套不够完善,与北京的旅游配套服务和旅游产品创新相比差距很大。旅游精品线路不多,景区吸引力不足,北京游客通常游览完毕,也很少选择前往天津或河北的景区。孤立无互动的景区设置,使三地之间缺乏相互牵引的纽带,无法实现游客的输送。

2.2京津冀新建景区无明显协同

由于北京地区旅游线路众多,发展较早且发展程度明显高于河北地区和天津地区,许多新景区的建设也没有考虑协同发展的理念。北京的新建景区没有主动联系旅游服务水平相对匮乏的河北和天津地区,而河北和天津地区又无法突破自身旅游服务水平和基础条件欠缺的壁垒,跟紧北京的步伐,[6]从而三地的旅游市场并没有形成网络结构,做不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政府不能提供相应有效的政策扶持和指导,京津冀三地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很难自主形成一个协同发展的高效局面。

2.3京津冀景区打造创新性不足

经济发展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高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了诸多的问题。旅游景区建设方面,由于缺乏经验,跟风建设网红打卡景区的风气盛行。现有景区的建设以及新景区的设置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与协同化的设计。近年来多地打造特色小镇,山水小镇,风格类似、商业化明显,并不能发挥当地旅游特色,使游客游览了一处之后,对相似景区再无兴趣。因此,探寻三地后续景区打造的新思维,是实现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

3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景区协同发展的路径

基于对京津冀旅游文化背景差异分析、战略背景分析、现状分析、困境分析等,本文提出三条辅助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景区协同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从互动、牵动、联动三方面出发,以历史线索实现相关景区的互动多日游,以景区特色打造三地景区的特色多次游,以京津冀新理念的新景区培育,实现新风格、新视野的新鲜游。通过多条协同发展路径,推动京津冀三地文旅产业健康、协同发展。

3.1再现历史故事做京津冀多日游

历史故事能够吸引众多游客的游览意愿,京津冀三地均有皇家足迹,以故宫为起点,沿着古代帝王足迹,为游客制定京津冀多日游,不仅可以疏散北京客流,还可以带动河北与天津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比如制定:“故宫-避暑山庄-盘山”多日游,随着康熙皇帝的脚步,站在他20余次登过的山巅,游览他40余次消暑的山庄,置身于景观,陶醉于历史,让旅行更加完整充实。借助于北京的交通优势,为旅行提速,实现三地景区完美互动。

3.2顺着景色特色做京津冀多次游

为方便部分游客出行时间限制,设置京津冀三地特色旅游景点套票,在北京景点设置自选天津、河北两地景点的优惠套票,设置足够的参观时限,让游客在最方便的时间,以最合适的价格游览天津和河北的心仪景区。如对参观北京冬奥会场馆的游客,提供优惠套票组合选择机会,可以选择体验崇礼滑雪、天津泡温泉、西柏坡爱国教育等多种自由组合。既为北京疏散了一定的客流量,也为天津河北的景区带来了更多的生机,集合了多景区的特点,牵动京津冀景区之间的协同发展。

3.3打造全新景区做京津冀新鲜游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5

关键词:古城;旅游;饮食文化;陕西韩城

韩城市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陕西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副地级市,有着“小北京”之称。2010年在韩城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陕西文化产业(韩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首要任务是保护文化遗产,发展韩城古城镇旅游。同年7月,韩城市金城办采用陕文投关于韩城古城旅游科学发展策略,对古城进行街道改造与古建筑维护。现阶段,我国古城镇旅游以观光为主,越来越多的古城镇因旅游人数过多出现许多问题,使其失去原有的风貌。因此,以保护韩城古城资源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重中之重。韩城2000多年的建城史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饮食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本文将从以下5点着重分析陕西韩城古城旅游饮食文化及其发展策略。

1韩城古城概况

韩城古城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在全国是少数保存完好的古城之一。韩城古城保存着唐、宋、元、明、清5代建筑风格。20世纪80年代末,韩城市政府已在古城区以外开发建设新市区,并且在古城保护与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韩城古城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由于其建筑特点鲜明,因此韩城古城成为旅客游玩韩城的首选景点。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韩城古城街道两旁店铺生意日益兴旺,有着近100家店铺,这些店铺均在古建筑里经营,以出售韩城传统饮食为主,但由于店面较小,管理不正规,未形成可持续经营的商业规模。

2韩城古城风味小吃品种多样

韩城古城风味小吃久负盛名,主要有煮食类、煎炸类、蒸烤类和汤类这4大类型[1]。煮食类包括羊肉饸饹、燃面(韩城人称干拌面为“燃面”)、羊肉糊卜、韩城馄饨、羊肉煮馍和搅团等;煎炸类包括油条、油糕、油饼、菜盒、锅贴及各类炒菜等;蒸烤类包括包子、馒头、芝麻烧饼等;汤类包括八宝粥、稀饭、羊杂汤和全家福(韩城传统汤)等。

3韩城古城饮食文化特点

3.1独特的地理位置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的东部黄河的西岸,关中盆地东北角,北面与宜川相邻,西边邻近陕北,南边与合阳相接,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等县市相望。故韩城饮食文化也会受到周边县市的影响,其饮食文化既有关中风味也有陕北特色。如羊肉饸饹原本是陕北特色,经改良已成为韩城传统小吃。韩城古城饮食具有浓郁的关中特色,其传统小吃更是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3.2就地取材,种类繁多

韩城市处于暖温带半干旱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少。特有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使韩城传统饮食的食材可就地取材,如花椒、小麦等。在本土主食材与副食材的搭配下,形成了独具风味的韩城佳肴。

4韩城古城旅游饮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1基础设施不完善

韩城古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街道狭窄、公共卫生设施少、无旅客休息区域以及公共停车场等方面[2]。旅游旺季客流量巨大,由于旅游交通标志少,经常出现游客迷路的状况。同时,街道上存在小三轮车乱停乱放现象,使旅游大巴车无法正常进入,导致古城的游客以散客为主,团体游客较少,这对韩城古街饮食文化造成了不良影响。

4.2食品安全监管不足

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古城的商铺以私人家庭作坊为主,大多无责任人,会出现无证经营的现象,其生产设备也较为简陋,生产工具卫生不达标,与食品安全规范不相适应,商家食品安全意识不高,导致食品安全隐患比较大。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以及店铺卫生环境不达标等问题会对韩城古街饮食文化品牌产生不利影响。

4.3宣传力度不够

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购买对象应是初次到该景点的游客,旅行社、网络等是游客了解当地特色饮食文化的主要渠道。但韩城古城景点较少,且以饮食为主,对于旅行社而言,古城的盈利性较低,因此旅行社未将古城设置进必游线路中。此外,韩城广播电视台及韩城本土自媒体也未播出与韩城古街饮食文化相关的专题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外地游客对于韩城古城饮食文化的了解。

4.4产品文化性不足及缺乏

特色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文精神的享受,而韩城古城饮食街目前仅以品尝美食为主,或是有简单的食物介绍,无法体现古城饮食文化内涵。店面装修风格也较为相似,缺乏特色,不利于游客深入地感受古城饮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底蕴。

5韩城古城旅游饮食文化发展策略

5.1完善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安全。因此,针对韩城古城交通拥挤等问题,应在街道上增加旅游交通标志,设计独特醒目,方便各年龄段游客识别。在古城开辟游客休息中心、设立游客咨询服务台等,提供有关韩城古城饮食文化的宣传手册等服务。公安部门应与古城管理部门设立点对点管理,防止意外安全问题发生。同时,加强对古城污水、垃圾的处理,增加分类垃圾桶数量以及古城环保人员,维持古城街面卫生。改造公共卫生间,增加母婴室,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在古城附近建立公共停车场,解决旅游大巴无法进入的难题,方便旅游团进入古城。

5.2加强古城饮食监管以及提升商户文明素质

加大对古城餐饮商铺的管理和监督。明确古城饮食生产者的主体责任,且古城食品生产者要做到依法依规经营,主动接受与配合监管部门[3]。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要综合协调古城旅游部门,强化对古城饮食安全的监管工作,加大督查督导力度。此外,为提高古城饮食安全,可以建立“红黑名单”,将不符合标准的商户进行公示,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商户,要严肃追责问责,为旅行者提供健康美味的食品,让旅客吃得放心。保证食品安全是发展古城饮食文化的基础。古城的商户既是古城饮食文化的重要传递者也是践行者,因此要建设好古城的饮食文化,必须提升商户的文明素质。加大对商户的宣传教育力度,了解古城饮食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自己在其中的角色。设立顾客意见箱或旅客公众号线上打分,对商户的文明经营情况进行实时打分考核,对表现优异的商户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帮助商户树立诚实可靠、饮食健康、热情好客的良好形象,以获得旅客的信赖。

5.3打造古城饮食文化品牌

古城饮食文化建设中应树立品牌意识。现在韩城古城饮食文化在关中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但是并未形成独立的品牌,文化符号不够突出。可以借助韩城历史名人司马迁等,打造韩城古城饮食文化品牌。

5.3.1深度发掘韩城古城饮食文化内涵

深度发掘古城饮食文化内涵和饮食风俗,开发享受性与参与性为一体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4]。在古城旅游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中,要详细地搜集有关韩城古城饮食文化的形成因素、历史背景等资料,并增加旅客可以参与的活动,如亲手制作韩城古城美食——羊肉饸饹,或亲身体验饮食风俗,使旅客在享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更能体会到韩城古城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5.3.2开发多样化古城饮食文化旅游商品

为了方便旅客能够带走古城饮食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各商家应该在食品加工工艺上进行改进与提升,从而提高产品保质期。旅客购买文化旅游商品大多是赠送他人,因此商家更要关注产品外包装。外在包装和设计应体现韩城古城标志性建筑以及韩城民风民俗,使古城饮食文化旅游商品同时具备实用性与艺术性。

5.3.3打造韩城古城老字号饮食文化品牌

老字号凝固了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历史,是当地饮食文化的精华[4]。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饮食文化历史的表现,故应将韩城古城传统饮食老字号店铺发扬光大,使其成为韩城古城饮食文化的“硬件”。

5.4合理利用自媒体宣传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各类短视频平台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如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应用软件[5]。由此,一大批以年轻人为主的自媒体出现,同时以饮食为主题的美食类自媒体在互联网上大受欢迎。因自媒体的信息内容以简短精悍为主,其的内容简洁、易懂、趣味性强,故其受众的辐射面更加广阔。美食类自媒体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的形式传播饮食文化,塑造了立体化、生活化、多样化的饮食文化[6]。因此,韩城古城应根据自身鲜明的文化特点,通过建立古城自媒体组申请开通微博官方认证公众号、小视频等方式宣传古城饮食文化,使古城饮食文化得到全方位的展示,形成受众对韩城古城形象的初步认知。

6结语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城郊旅游;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创新

近年来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大调整,中国经济发展也随之进入增速回落的新常态时期,告别了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踏入“新常态”。在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摆脱过去粗放型、数量型的封闭发展模式①,勇于引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技术方法,打通一条连接农户与城郊旅游市场的新通道,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一、辽宁地区城郊旅游现状及困境

(一)城郊旅游需求增长迅速,旅游服务业供给不均衡

辽宁地区拥有优质的城郊旅游资源,辽西、辽东、辽南、辽北和辽中地区各具特色,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分布并不均匀②。从调查问卷(见表1)获取的辽宁城郊旅游主要客户生活地区集中在辽西与辽南。辽宁地区作为东部沿海省分之一,开放程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旅游需求旺盛。受生活节奏加快和假期长度限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愿意在双休日或小长假假期,选择在周边城郊参加自助旅游。城郊旅游已成为人们最容易实现的短期旅游方式,具有“短平快”特点,即旅游时间较短、旅游需求明确、近距离,现阶段主要依靠口碑效应对接供需,规模小,可至单个家庭。现有的以实体旅行社为主要供给者的旅游服务市场,难以与这类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协调。

(二)在线旅游服务供应商繁多,地区性特色旅游服务聚焦不足

随着互联网服务的升级,传统的旅游服务业也随之迁移到线上,形成了许多综合实力较强的在线旅游服务供应商,如携程、驴妈妈等在线旅行服务供应商③。这些旅游服务供应商的优势在于立足国内或地区市场,面向全球,提供或一站式或特色性旅游服务,利用其品牌价值和产品服务品质,吸引了一部分近郊旅游市场的注意力。对比出国游、国内游等成熟旅游市场的巨大体量,近年来新兴的城郊旅游受游客市场地域局限,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还是在线旅游市场的一片蓝海。从城郊旅游用户的主要旅游类型诉求可知(如图1),高强度重过程的传统式团队游方式并不是城郊旅游有效模式。同时国内一些较有实力的在线旅游服务供应商对城郊旅游服务的开发力度不足,主要采取对接线下旅行社或旅游景点的形式③。传统的旅行社具有空闲的旅游服务能力,并且可以快速协调本地资源,以应对近郊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动,因此得到了一部分近郊旅游用户的青睐。从城郊旅游的主要供应方农户来看,其并不具备与这些大型组织的接洽能力,这也使得极具特色的城郊旅游失色不少。因此如何从本地资源能力出发,发掘地区性城郊旅游供应能力,培育农村旅游新市场,是当前辽宁地区发展城郊旅游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基于“互联网+城郊旅游”模式设计

(一)平台的服务特色

“互联网+”技术强调个性化与移动性,为解决城郊旅游消费矛盾,提供了可能。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构建一个聚集辽宁地区城郊旅游需求的服务平台。该平台结合城郊旅游和采摘旅游的需求特点,采取C2C的运作模式,能够快速准确地反应市场动向和顾客的需求,并与已有的辽宁地区城郊旅游进行对接,形成以采摘旅游为中心、以灵活组团为单位、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的城郊旅游发展模式。

(二)平台的服务用户

城郊旅游服务平台的主要用户分为游客与农户两类。游客具有城郊旅游需求,主要包括采摘需求、农家乐旅游、绿色农产品购买等。农户能够直接满足游客上述需求,是依靠个人或家庭拥有的农村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城郊旅游服务的供应者。对于游客来说,城郊旅游服务平台汇总完整的采摘园信息、农家乐旅游信息、绿色农产品购买信息等。有组团需求的游客可以在网站上注册会员,提出具体需求,由网站负责整合并满足个性化组团需求。对组团摘客来说,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找不到满足自己需求的采摘园时,可以通过平台提出具体需求,由平台利用数据库筛选将需求相同的陌生人聚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旅行团,带到采摘园。在网站设立的前期,在市场调研基础上,联系辽宁地区相关城郊旅游服务供应者。在取得他们的同意之后免费将这些信息放到网上去,在网站设立前期(一年之内)不收任何费用,待市场成熟后可收取加盟费。对于农户来说,农户的家中种植自用的蔬菜水果或者坚果类的食物,种植的东西多但是人口不多,为了避免浪费所以想要把这些卖出去。但是难以接触市场。今天摘哪儿网也为这类用户提供服务。农户可以在网站上注册。有些偏远地区互联网接入服务有限,可以选择电话联络等方式完成注册。只要根据网站的要求完善农户信息,就会在网站上将他们的城郊旅游服务内容呈现出来,以备游客选择。如果有人想要购买农户家中的产品,可以通过网站的订货渠道,由网站专门为农户提供专用的物流服务进行配送,确保食品安全及新鲜。

(三)平台的整体运作过程

作为面向辽宁地区对接城郊旅游需求的互联网模式的实践者,“今天摘哪儿”网项目运作过程主要包括平台搭建、平台运营、营销推广、客户服务四大主要内容。其中平台搭建主要内容是完成网站开发与网站美工工作,包括建立网站模板,利用开源程序对网站代码进行修改,制作网页动画以增强网页的动态易读性,开发商城功能以进一步拓宽平台服务内容,设计并实现数据库对平台数据内容的管理,开发符合标准的平台接口以便后期平台扩充,组织架构服务器系统。平台运营是在平台搭建完成后对平台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主要包括拓展平台入驻农户为城郊旅游的供应方,增加图文并茂的城郊旅游商品描述,并适时地推出评价及信用管理系统以增强城郊旅行者对平台的信赖,在旅游淡旺两季组织完成相应的产品/项目活动策划,不断改进网站内容质量,使用真实图片、视频等可视内容增强商品内容描述,定期完善网站的装修设计。网络营销推广与平台运营同步展开,“今天摘哪儿”平台的网络营销方式包括微博营销和微信群营销,这与城郊旅游“短平快”、随时出发的旅行需求特质所带来的熟人口碑营销需求一致。在平台推广方面主要采取搜索引擎优化的方式,并结合一定的论坛推广、博客推广和SNS营销。营销推广内容管理主要包括文案写作和媒体制作,如软文编排、广告语设计、视频/音频制作、图片拍摄/美化、创建维护百科内容、微博内容策划等编辑校对,同时配合平台新闻与产品说明介绍等内容。客户服务贯穿在平台运作的整个流程中。在平台搭建时,引入“客户中心”视角完成平台流程设计和功能开发;平台运营和营销推广过程,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引入每一个客户接触点,为平台用户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以服务引领运营和推广,提高“今天摘哪儿”网的客户满意度,强化平台信誉,提升客户转化率。

三、“互联网+城郊旅游”的优势

(一)满足小型团队的“个性化组团”需求

城郊旅游多以家庭为单位,团队规模较小,受节气等时间限制影响,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旅游团队,个性化组团需求突出。以城郊旅游中的采摘游为例,大多数人所了解到的采摘信息,大多都来自微信朋友圈、QQ或者是团购网站这类在线渠道,或者是熟人介绍的线下渠道,消息不全面、挑选余地有限。利用“互联网+”技术,建成一个面向全网络的用户服务在线平台,将城郊旅游信息有效地收集、整合、匹配。针对平台上零散游客提出的这类需求,利用数据库进行整合,使相同需求的游客聚成一队。当满足一定的人数之后,由专车带领出发,并聘请当地人作为导游,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既实现了规模效应,又满足了游客对城郊周边旅游的新鲜体验。

(二)农村城市“绿色”买卖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食品来源,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对接物理距离上遥远的城郊旅游服务供需双方,在渠道开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环境成本极小,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城郊旅游的主要服务内容为采摘游、农家乐、自产农产品等极具乡村特色的绿色旅游产品,大部分服务产品属于个体农户在农业生产当中的富余内容,无须进行额外的深度生产加工,产品具有绿色特点。“互联网+城郊旅游”模式可以有效地对接广大的城市居民在周末不长的时间内重返大自然、接触新气息和休闲娱乐的特定旅游需求。成为城郊旅游服务提供者,农户可以有效地将自身资源转化为增收途径。根据本文的调查,与一般国内的旅游不同,城郊旅游的关键特质在于体验,而像传统旅行社组织的整齐划一、走马观花式的大型团队游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特质化旅游需求。而以个体农户为主要供应者的“互联网+城郊旅游”模式,在旅游内容服务方面具有更好的差异性、个性化和亲和力,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农户必将为获得更多的旅游服务收益而不断改善自身旅游服务能力,为城郊旅行者提供更称心满意的旅游产品和内容。随着旅游服务供需双方的深度接触后,农户还可以深度挖掘周边地区自然资源和生产生活场景,开发出更多的农村旅游服务项目,进一步增加城郊旅游产品的绿色属性和价值量,有利于农村旅游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农民的增产增收,有利于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互联网+城郊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关注城郊旅游发展动态,引导个体农户合理进行服务创新

现有的城郊旅游项目有限,城郊旅游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还有大量的城郊旅游需求未得到满足。随着“互联网+城郊旅游”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拉近城郊旅游供需双方的距离,为农户及时了解城郊旅游新需求提供了可能。随着个体农户旅游供应者对城郊旅游市场了解的加深,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城郊旅游供应者会结合自身的自然资源和服务能力主动开发一些全新旅游项目,针对这样的城郊旅游服务创新,应由行业协会组织或旅游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以便规范城郊旅游市场秩序,以期更好地发展。“互联网+城郊旅游”模式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创新发展的有利工具,在充分获取城郊旅游需求的基础上,在经济和市场的双重刺激下,充分发掘个体农户的服务创新潜力,使其能够结合自身资源和优势,创新城郊旅游服务内容,提升城郊旅游服务质量,带动城郊旅游发展新方向,实现农村旅游服务创新。

(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鼓励行业自律

对照传统旅游行业的发展规律,互联网+城郊旅游模式也可能存在短期内爆炸式增长后的混乱问题。与传统旅游业的信息不对称不同,“互联网+”模式天生具有信息完全充分的特点。因此可以考虑在新的城郊旅游发展模式中引入信用体系建设。好的城郊旅游服务农户可以积累更多的信用,坏的农户损失信用,利用市场机制完成“互联网+城郊旅游”模式的优胜劣汰。在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上,还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地区性城郊旅游农户联合会等方式,鼓励诚信个体农户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不但能够实现旅游旺季时及时消化和分散旅游需求,也有利于农户之间的适度竞争,有利于城郊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提升城郊旅游服务内容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7

关键词:旅游文化意象;山东省;区域旅游;旅游导向系统

引言

随着国家旅游政策的不断完善,各地旅游产业遍地开花,同时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旅游同质化发展,追逐利益忽视文化内涵。旅游导向系统的建设逐步被重视,但各城市仅对某一景区内部的导向标识进行了系统的建设,即关于城市旅游导向系统的研究多从小尺度的空间范围进行,缺乏城市内部各景区之间、城市及区县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导向的联系。因此,以旅游文化、旅游出行方式、旅游服务为基点,构建山东省城市旅游导向系统有重要意义。

1基础研究

1.1旅游文化意象意象

概念是Boulding①1956年首先提出的,Fakeye②将意象应用于旅游研究中,旅游意象是对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1]。从形成过程看,旅游意象可以通过宣传媒介手段建立起来,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后建立,都需要具体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来加以实现[2]。在国内,旅游地意象的研究,主要是对旅游目的地研究,集中在旅游地意象的设计和塑造等微观方面[3,4]。旅游文化意象基于本地文化特质中最能显示自身特点且最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理召唤性潜能的元素的组合。旅游文化分区可用来对旅游文化意向进行塑造与表达,旅游文化分区从总体研究来看是不同地区对应着不同的自然资源及文化景观,旅游文化区域的划分多是以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来区别,有利于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协调发展[5]。

1.2旅游导向系统

旅游导向系统是充分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引导游客在城市中进行旅游活动的信息系统。城市旅游导向系统的设置是旅游城市硬件环境建设的一部分,该导向系统的建立对完善旅游城市的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方便游客在旅游城市的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旅游者的观光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通道”对“地域”和“标志”进行认知评价的过程,它既是旅游意象和旅游体验的过程,也是城市旅游意象与城市物质空间的吻合或分离的过程。

1.3旅游文化意象与旅游导向系统的联系

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为交通设施导向、公共服务设施导向视觉化与人性化等方面的研究,很少从文化意象角度出发对城市旅游导向系统进行研究。旅游导向系统的作用在于通过交通方式与提供的服务信息,引导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在过程中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意象[7],旅游文化意象也反作用于游客选择目的地。以游客为中心依据城市旅游文化意象构建省域城市旅游导向系统、区域城市旅游导向系统及市域城市旅游导向系统,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多方面信息,服务于游客的不同层面的旅游线路需求。联系意象与现实物质空间,同时强化旅游文化意象。

2山东省文化意象内涵挖掘

根据山东省城市旅游文化资源划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明确文化归属划分山东省域城市旅游文化资源,以此为出发点来开发山东省层面文化旅游区,奠定旅游开发的文化基石;第二是指旅游文化上属于同一文化脉络的,包含不同特色旅游区,使得旅游开发有了更多的活力,该地区的旅游开发有了更多的协作主体,使相同文化旅游区域优势放大;第三是在旅游文化开发中具体旅游目的地限定能够使旅游特色文化开发更加符合需求,使游客对目的地有整体把握,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2.1山东省城市旅游文化内涵

从地理空间来看,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凸起,西南部和西北部地势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势。山东省在空间上大致可以划分成三大地理区域,分别是西部黄河流经的滨河平原地区,东部滨海丘陵地区和南部低矮的山地地区。从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上看,传承中华文化的黄河依次流经山东省西部区域的九个城市,分别为菏泽市、济宁市、泰安市、聊城市、德州市、济南市、淄博市、滨州市、东营市,同时历史上南北文化交融纽带的京杭大运河流经德州市、聊城市和济宁市,该区域主要以黄河、运河历史文化旅游为主。济南市位于山东省西部核心位置,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处于黄色历史文化旅游区域的中心位置,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故选择济南市作为此区域特色的典型城市。山东半岛所属海域辽阔、物产丰富,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具有优良的沙滩资源,其中青岛、烟台、威海的日照沙滩、海水浴场、沿海岸活动是居民日常活动方式;而对于潍坊、东营和滨州沿海地区则以滩涂资源著称。青岛市、日照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集中在山东省东部,该区域以滨海文化旅游为主。其中青岛市位于山东省东部核心位置,是山东省两大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海洋资源丰富,故选择青岛市作为此区域特色的典型城市[8]。山东省南部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集中的区域,主要包括济南莱芜区、枣庄市和沂蒙革命老区,红色革命文化元素浓厚,其中莱芜境内莱芜战役遗址和枣庄市境内台儿庄战役遗址是山东省最重要的战役遗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山东红色旅游规划纲要》中划定:以临沂为中心的沂蒙山革命老区作为山东核心红色旅游区,沂蒙革命老区与井冈山、延安并称为中国三大革命根据地。沂蒙革命老区包括18个县市区,具体为:临沂市的费县、沂水县、沂南县、郯城县、平邑县、蒙阴县、临沭县、莒南县、苍山县、罗庄区、河东区、兰山区,淄博市的沂源县,潍坊市的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泰安市的新泰市,日照市的五莲县、莒县。临沂市位于山东省南部的核心位置,是鲁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沂蒙红色旅游文化形象鲜明,故选择临沂市作为此区域特色的典型城市。

2.2山东省城市文化意象塑造

2017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实施方案》,2018年5月,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旅游发展委联合印发《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中强调要全力进行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完成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规划。拟在旅游导向、旅游文化意象空间认知的基础上构建三大城市旅游文化品牌,分别为“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海洋文化旅游品牌”和“革命文化旅游品牌”。其中,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包括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中的“东方圣地、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齐国故都、鲁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海洋文化旅游品牌包括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中的“仙境海岸、风筝之都”;革命文化旅游品牌包括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中的“亲情沂蒙”。“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是三大文化旅游区中资源最丰富、种类最多的品牌,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该区域主要包括“山文化”(泰山)、“水文化”(黄河山东段、济南的泉水和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和“圣人文化”(三孔景区),由此构成“山-水-圣人”历史文化旅游意象。“海洋文化旅游品牌”由滨海城市构成,该区域主要包括“海岛文化”和“滨海文化”,“海岛文化”主要指脱离陆地位于海上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岛屿,包括海洋文化所孕育的建筑、聚落、文学艺术、科技、民俗、宗教等人文因素。“革命文化旅游品牌”是游客感受红色革命精神的代表。沂蒙山区是全国闻名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山东小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城市色彩是城市特色的组成部分,构建城市专属色彩、符号,以点串线,在连续的导向空间中展现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有利于构建旅游文化意象,塑造城市个性[9]。突出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里的意象,增加感官刺激[10],结合山东省城市旅游文化特色,把山东省城市旅游划分成黄色历史文化旅游区、蓝色海洋文化旅游区、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区三个主要区域研究。

3山东省城市旅游导向系统

山东省城市旅游导向系统应涵盖游客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还要依据游客的三个层次空间意象构建省域、区域、市域三级旅游导向系统,给予游客不同的文化体验。

3.1省域城市旅游导向系统

省域城市旅游导向系统利用三大旅游中心城市(济南市、青岛市、临沂市)门户空间和三大中心城市之间旅游路线上的旅游导向标识系统,将旅游人群按照不同文化旅游区进行引导,并提供不同的交通方式(主要为航空、高铁和高速公路)和交通路线供游客选择。门户空间是人们对城市总体把握的重要意象点,门户空间从广义上指城市入口,狭义上指城市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交通枢纽处等,在此处提供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导向标识系统、旅游文化区海报等旅游导向服务;旅游交通路线沿线增设旅游导向标识牌、旅游信息提醒等旅游导向服务,能起到很大作用。

3.2区域城市旅游导向系统

区域城市旅游导向系统利用区域内主要城市门户空间及其至各个地级市之间旅游路线的系统,将旅游人群进行域内引导,并提供不同的交通方式(主要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和交通路线供游客选择。例如,将体验山东省历史文化的游客引导到济南市,再通过城市旅游路径将游客引导至旅游目的地或通过不同交通线引导游客至区域内共享城市旅游资源;将体验山东省海洋文化的游客引导至青岛市,再通过城市旅游路径将游客引导至旅游目的地;将体验山东省革命文化的游客引导至临沂市,再通过城市旅游路径将游客引导至各具体旅游目的地。如果游客不满足于某一类旅游文化体验,还可以按照省域交通路线到达另外两大旅游文化区域体验。

3.3市域城市旅游导向系统

市域城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是指通过城市市区和县区中心的门户空间与交通路线处的标识进行引导,提供不同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铁路、公路、公交)和交通路线供游客选择。在门户空间处及交通线路必要处设置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中心、餐饮、住宿、购物、急救、公共卫生间、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等,场所周边的主要道路节点处及人员流动节点处,应设置相关导向标志,向游客提供该城市的旅游资料及宣传品、特色商品、特色美食、著名文化娱乐场所等相关资料,为一些距离稍远的景区配备旅游客运公交专线同时体现城市旅游文化。旅游交通路线处应增设旅游导向标识牌、旅游信息海报、旅游信息语音播放等旅游导向服务。例如,体验青岛市海洋文化的游客可游览市区内各景点,还可根据市域旅游路线导向系统到达周边各个区县。

结语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8

[关键词]智慧旅游;三亚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

1智慧旅游概念和实例

1.1智慧旅游概念

我国对于智慧旅游建设目前仍处于较为落后的探索阶段,尽管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建设且小有成效,但是对于“智慧旅游”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标准的、统一的说法。简单来讲,智慧旅游是一种以游客需求为中心,通过旅游信息系统化整合,实现智能化的旅游服务、营销和管理的全新旅游运行方式。智慧旅游的本质是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贯穿旅游活动全过程、旅游经营全流程、旅游服务全链条。随着我国旅游市场需求的扩大,智慧旅游更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游客可以自主地通过专业的网络平台获取旅游信息、订制旅游计划、提前预订旅游行程中住宿、景区门票、餐饮等一切可以网络预订、支付的服务,大大节省了旅行中不必要的时间,同时优化游客旅游体验,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实现旅游业的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2三亚市智慧旅游发展条件与现状

2.1发展条件

2.1.1区位优势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边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三亚作为海南岛最南边的城市,地处北纬18°,拥有全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全国最长寿地区。三亚被世人称作“东方夏威夷”,位居中国四大一线旅游城市之首。且三亚整体面积较小,旅游资源相对来说十分密集,因此,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十分必要。

2.1.2战略优势

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提出大大促进了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2016年全国唯一一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又一次将海南岛的旅游业发展推向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三亚作为海南省旅游资源最为丰富、最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

2.1.3政府支持

近年来,政府在三亚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双修双城、海绵城市建设、巩固卫生城市建设等手段,大大改善了三亚市的市风市貌,湿地公园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也极大改善了本地居民和游客的居住以及旅游环境。

2.1.4市场需求

2008年三亚市共接待过夜游客6041544人次,旅游总收入91.05亿元,2016年三亚市共接待过夜游客16515782人次,旅游总收入322.40亿元。8年间,三亚市旅游接待过夜游客增长超一千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也增长了超过两倍。虽然目前三亚市旅游景区各项设施服务相对完备、旅游市场也相对稳定,但是想要接待这么大量人次的游客,提高旅游服务效率,想要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中始终保持领先,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势在必行。

2.1.5游客需求

目前多数游客到目的地旅游都会提前制订行程计划,做好行程安排,大多数游客都会在去哪儿网、马蜂窝、驴妈妈、途牛网等网站提前购买机票、查询行程安排,查看相关攻略,尽可能地减少旅行中遇到的麻烦,提高旅行效率。因此,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对于游客来说无疑是一大乐事,能够大大地丰富游客旅行体验。

2.1.6信息技术完备

目前信息技术发达,各项数据分析统计都能在短时间内精确完成,因此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绝对不是难事。

2.2发展现状

以下四部分内容是三亚市目前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情况。(1)起步较晚,建设滞后。海南省唯一一个全国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城市是万宁,而且还是第二批公布的城市之一,作为海南岛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三亚市,却并不在列。三亚市与全国其他较为著名的旅游城市相比,智慧旅游建设处于落后状态,这与三亚市打造国际化的滨海旅游精品城市的定位十分不符。虽然三亚市目前建成了一所市民游客服务中心,对于三亚市一些旅游业态的相关数据也在实时更新,供游客参考,但是离智慧旅游城市的标准还相较甚远。(2)信息化水平滞后于三亚市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全国很多城市的大型景区、广场、商场、餐厅甚至公交车上都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但是三亚,作为国际化滨海旅游城市,目前能实现全无线覆盖的公共场所和景区少到几乎没有。三亚市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层次过低、信息产业链条不完善、信息服务功能差、信息资源零散、共享性差、旅游信息技术人才奇缺等问题十分突出,为三亚市的智慧旅游发展带来极大地阻力。(3)智慧化水平较低。三亚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滞后的一大表现就是智慧景区建设十分落后,有些景区开始重视智慧景区的建设,但是也仅仅局限在电子门票系统等方面,智慧化水平非常低。另外,三亚市存在多家旅行服务公司,目前的营销、服务手段还多停留在发宣传单、电话跟踪等初级落后阶段,极大地拉低了三亚市旅游服务形象。(4)三亚市官方的旅游服务网站、公众号、App等平台建设有待完善。三亚市目前针对旅游业的相关服务网站只有三亚旅游官方网站和三亚旅游官方政务网,其中三亚旅游官方网站包括首页三亚旅游的概括、事件、市民游客中心、三亚印象、精选产品、社区、3D游三亚等一些信息服务可供查询,但是存在例如精选产品里的诸多报价都显示“电询”,或者价位相对其他旅行服务网站都较高的问题;三亚市旅游公众号非常多,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完全代表三亚市旅游的非常正式且信息齐全、推送有规律的旅游信息公众号;三亚市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且相对集聚的旅游目的地,完全可以针对三亚市的吃、住、行、游、购、娱建立一个旅游App,但是目前来说并没有。

3三亚市智慧旅游建设构想

3.1建设目标

3.1.1旅游管理智慧化

(1)完善三亚市官方旅游网和政务网,相关旅游政策,处理旅游相关政务,汇集各旅游行业经营等信息,实现网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缩短办公时间,提高处理问题的时效性;对三亚市各旅行行业进行监督管理,实时监管相关数据信息,掌握各旅行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游客进行追踪、监管,分析游客信息、监控游客行为。(2)制定旅游相关行业智慧发展建设的标准、规范,引导鼓励旅游产业智慧建设发展,避免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3.1.2旅游服务智慧化

大力提高三亚市旅游公共服务和定制服务的能力。通过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提高三亚市旅游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对旅游市场相关数据的监控,整合旅游信息、游客信息,及时处理旅游业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建设集成游客中心,打造全方位的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定制服务。

3.1.3旅游感知与体验智慧化

从游客准备出发前往三亚,到游客落地三亚直至离开三亚,全程智慧服务,精简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全程旅游服务跟踪、完善旅游服务评价体系,使游客能有一个更为轻松、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3.2建设重点

3.2.1三亚市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整合目前三亚市旅游服务网站,将旅游政务、旅游服务、旅游咨询等所有的信息融合到一个系统的网站,时时最新旅游政策,将三亚市全部旅游资源分门别类地整合说明,针对旅行中存在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全部的信息服务、购买、支付手段移入,包括旅游地图、旅游咨询、旅游评价网络服务等。为了适应当前游客移动性的特点,可以专门开发三亚市旅游App,开发手机移动终端服务,让游客实时、随时随地都能查询、预定、咨询、评价旅游服务。

3.2.2三亚市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建设

三亚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从一定意义上是跟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相配套的设施建设,一个线上,另一个线下,方便不同需求的人群。不仅能让游客在网络上实现全程智慧服务,更能眼见为实,实实在在享受到全方位的智慧服务。(1)深刻把握三亚市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定位。三亚市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主要服务群体应该是针对所有想要走进三亚、了解三亚、感受三亚的三亚本地居民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应该是三亚市的一扇窗、一扇门,一张汇集并浓缩了三亚市旅游文化的名片,一个三亚游客集散中心,所有来到三亚的人,第一时间、第一目的地必须要去的地方。(2)慎重选址。它最好能建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例如三亚市凤凰机场、动车站、解放路步行街、海南三亚汽车站等地方,能让各地来三亚旅游的游客第一时间看到就被吸引并要进去游览一番的地方。(3)大力宣传、维护。对于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后期管理,要花大力气、大心思去宣传和维护。对于三亚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也应该像三亚市旅游展览馆、集散地一样的场所来建设,这可能需要巨大的投资,但是作为三亚城市缩影、名片,这个投资十分必要。

3.2.3对于游客中心的内部设施,要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区

(1)全景展示区。可以像售楼中心楼盘模型那样制作一个整个三亚市的模型,或者是用一面墙的LED屏来展示整个三亚市全景(可以分白天和夜景),把景区位置特别标注出来,让游客们一目了然,即哪些地方是可以游玩的、哪些地方是可以吃到海鲜或者特色海南菜的等,针对三亚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要着重体现,尤其是三亚本土文化,要大力宣传。(2)体验项目区。针对游客群体的不同,定制出各种旅游体验项目。根据游客来到三亚市的目的或者游客的年龄段,可以制定婚庆游、蜜月游、亲子游、疗养游、毕业游、历史文化游、休闲游等项目路线,然后按照旅游项目分别制定旅游体验路线,包括吃、住、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信息,提供给游客做参考选择。这些不同的项目都要进行详细、明确的分区展示,每个项目区域都可以用大屏幕来随时展示相关项目、线路,对于相关景区和特色做一简单介绍,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私人定制旅游线路,工作人员也会将该线路上可能会发生的一些突发状况和注意事项相关的手册送到游客手中,更方便的话就是由游客扫码获取定制路线,然后获取相关信息资料,随时查看。(3)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三亚市所有的景区门票都可以在智慧旅游服务中心设立票务服务部门,方便不会网上订票的朋友们,或者是不想到景区排队买票的朋友们,提前购票,节省游玩时间。想要自驾游的游客,有专门的平台可以租车,当私人订制好旅行路线后,就可以开始自己的旅行了。定制了路线的朋友,也可以提前订好接送车辆,每天准时到下榻的酒店接游客到景点游玩。

3.3三亚市智慧景区建设

三亚市旅游资源丰富,景区繁多,因此想要实现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智慧景区的建设将是重要的一步。景区若想持续发展,单单靠景色、靠不算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游客是远远不够的。三亚市所有的景区都必须要迎合市场需求、游客需求,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智慧旅游不是电子门票系统,得开发设计景区导览地图系统,利用技术定位,给游客全方位的地图导航,利用先进的导览系统,提供各种语言、各种方言版的导游解说,还有其他一些景区内的服务,都可以将人工解放出来,利用便于携带的袖珍景区专用导览器为游客提供各项专属服务。景区内的一些特色景观,可以适当的加入游客体验项目,利用3D或者其他高新技术,模拟最真实的自然环境,让游客身临其境,得到更真实的体验。

3.4三亚市智慧城市建设

想要建成智慧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旅游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广场等。三亚市也要大力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智慧型建设,增加更加高端和前沿的技术,丰富游客的各项体验。

4三亚市建设智慧旅游城市保障措施分析

4.1政府主导

建设智慧旅游城市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公司、一个景区能够完成的,必须由政府直接主导规划建设。目前,三亚市政府也主张持续大力发展旅游业,三亚市旅游规划也不断结合当前多方形势重新修编,相信三亚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会不断地持续推进并最终建设成功。

4.2技术支持

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三亚市在技术引进方面仍需继续加大力度。目前三亚创意产业园已经建成,也有21家公司顺利落户,其中也包括中兴等电子通信产业。

4.3人才支持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更是离不开高端人才。三亚市在人才方面,也应更加注重高端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目前三亚市对于引进人才方面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包括解决户口、购房等优惠政策,三亚市唯一的一所公办高等院校,也在培养旅游专业的相关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三亚市旅游市场。

4.4创新产品和营销方式

三亚市旅游业现在比较缺乏的就是创新旅游产品和营销方式。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各行各业都必须不断更新、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营销方式,不断给游客带来新的选择和体验。

4.5全方位配合

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需要全市各个单位、部门、全体人民的配合,不仅包括政策方面、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方面,更加包括全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旅游市场意识的提高,将本地居民最大的诚意、最大的热情展现出来,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5结语

三亚市作为举世闻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势在必行,它对于三亚市旅游产业的升级、城市的转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亚市应坚持政府主导、全行业参与、全民共建的原则,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各项工作,实现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凌云,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66-73.

[2]李云鹏,胡中州,黄超,等.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J].旅游学刊,2014(5):106-115.

[3]杜鹏,杨蕾.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与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3):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