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改进方法3篇

中小学音乐教育改进方法3篇

中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篇1

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感悟能力、人文素养、艺术品质,且音乐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也可以更好地育人、培养人、发展人,但是在我国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现状堪忧,缺乏重视力度,各方面投入还不足,严重影响着音乐教育效果。对此,需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探讨,以此更好地推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缺乏重视

音乐课程是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基本内容,但是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中却缺乏对音乐课程的重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都没有意识到音乐课程的作用、价值、内涵,过度关注基础教育。一方面,学校没有将音乐课程列为必考科目,许多音乐教师上课走形式、音乐课程不受重视。另一方面,学校还控制学生参与各种文艺活动的时间,不注重开办文化艺术节和文艺活动,在文艺活动上的各个方面投入也不足,影响学生参与文化表演的兴趣。且处于升学阶段的学生上音乐课的机会较少,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都得不到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教师队伍不健全

农村学校条件有限、交通不便,难以吸引音乐教师人才,一些中小学音乐专业教师匮乏,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师多是由语数英教师兼职任教,师资力量不强、教师队伍不健全,阻碍了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且现有的音乐教师队伍结构不均衡,导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得不到更新,教师在上课时大多数是播放音乐歌曲、教学乐理知识、歌唱技巧和方法,缺乏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整体质量和效果不佳,学生对乐器的认识有限。

(三)音乐教学设施不足

音乐课程属于艺术教育,需要依赖特定的音乐室、音乐器材和设备,才可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当前很多农村中小学在音乐课程上的投资越来越少,不注重创设音乐课程教学环境、改善音乐设施,对各种多媒体设施更是处于空白状态。即使一些学校已经引进了先进的音乐设施,但是他们没有具体开设,对师生的使用时间和次数进行了限制,导致音乐课程育人目标无法实现。

(四)学生音乐素养不高

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主要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学生对音乐课程非常喜爱,但是他们对音乐的认知不足,音乐知识背景了解较少,一些学生会照着乐谱演唱。且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和乐器课程有着更强的兴趣,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缺乏规范意识、自我创新意识、自主意识。另外,大多数中小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更感兴趣,但是当前农村中小学各种音乐设施不足、多媒体技术落后,教学效果不显著,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完成,学生整体音乐素养低下,音乐感知力不足,严重影响后期的学习。总的来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客观条件受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育管理者自身意识和思想落后,他们进行音乐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在农村,受到语数英基础学科的影响,音乐课程基本上不开设,音乐教师主要由基础课程教师兼职任教。第二,农村教师专业队伍不足。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缺乏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音乐教师,且学生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不足,更没有开设相关音乐学科的科研探索,导致教师整体教学能力低下。第三,教学条件差、信息不全、闭塞,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下,农村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完善,不利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改进方法

(一)更新理念,加强重视

首先,农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需要从思想上重视音乐教育,明确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文化素养、思想品德、个人品质提升的重要性,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将其纳入基础教育中,完善音乐教育体系。且学校还需要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科学教育方面的作用,以此统一思想、加强各方面投入,精心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其次,学校教师、领导、学生、家长都需要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科学开设音乐课程、开展音乐活动、完善音乐考评活动,为音乐课程有效实施奠定基础。且学校还需要创新音乐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音乐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促使学生个性发展。最后,学校领导还需要将音乐教育纳入美育、德育中,通过优美的旋律、节奏、节拍,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尽情想象、回味、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最终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是确保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态度和学习习惯,对此学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的经费投入、物力投入、人力投入,鼓励一线优秀教师主动进入偏远、落后地区参与支教、实习、教学。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加强对农村在职音乐教师的补贴、鼓励、扶持。第二,当地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思想,主动开发和利用农村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乐于奉献,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和其他学科教师、学校音乐教师的交流、合作、学习,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并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服务。第三,学校还需要加强音乐课程方面的投入,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并加强对现有音乐教师的培训,稳定教师队伍,改变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教学设施,促使音乐教学有效胜任音乐教育工作。

(三)增加投入,完善教学设施

充足的音乐条件、完善的音乐设施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确保音乐课程稳定设施的前提和保障,对此政府部门、社会、学校都需要加强对农村音乐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尤其是音乐器材、设备的投入。一方面,经济条件好的中小学可以配置先进、高档的音乐器材和设备,经济条件不好的中小学需要配备基本、必要器材和设备,确保学生可以有一定的场地、足够的乐器学习音乐、练习乐曲。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建设音乐专用教师和专用器材,如钢琴、风琴、音像设备、民族乐器、打击乐器等,还有多媒体教师、录音室、练习室、阅览室。且学校图书馆和科研组也需要为教师和学生配备各种音乐书籍、杂质、影像资料,以此满足教师备课、上课、实践活动、科研需求。比如,阅览室中需要有相关音乐书籍、杂质、资料,便于学生阅读和使用。另外,当地政府部门还需要积极发展乡村经济,加强各中小学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改善落后的音乐教育条件和环境,确保资金充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各中小学音乐教育条件调整教育政策,拓宽音乐教育渠道,鼓励多种方式开展音乐教育,如增加乡土教材,最终将农村中小学建设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学校。

(四)更新音乐教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为了保证音乐教材的完整性,及时更新农村音乐教材,国家教育行政部分和教学专家需要预测音乐教育方向,在攻克发展难关的基础上,根据农村中小学音乐学习现状、音乐教育要求,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地编写音乐教材,并根据各中小学办学方向、办学特色,不断完善音乐教材,确保音乐教材的个性化、先进性。对音乐教材内容需要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现状,学生生活习惯,以此编写科学、合理的音乐曲目和音乐场景。在编写音乐教材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编写音响教材,音响教材一般包括歌曲演唱、歌曲伴奏、歌曲鉴赏、示范案例、备用乐曲、磁带、影像资料等。对教材的难度和含量需要根据各中小学具体情况科学选择,以此确保音乐教育目标的充分实现。另外,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复杂、城乡差距大,对此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科学分析自身现有的音乐教育资源、优越的音乐教育环境,以此设计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制定音乐课程教育标准,以此设计音乐教学方案。

(五)优化课程改革,丰富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技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农村中小学需要加强音乐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优化课程改革,丰富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精神和音乐素养、音乐品质。首先,教师需要树立现代化音乐教育观念,增加现代流行音乐、欧美音乐、民族音乐内容,并完善音乐课程评价体系,以此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且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练习、表演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积极参与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以此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六课《山乡的彩云》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该歌曲轻快活泼的旋律和节奏,体会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站在田野中、大树旁演唱这首歌。演唱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搜集可以显示自己家乡成就的物象、资料等,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彩云的具体象征意义。

(六)科学利用教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想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营造积极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严谨、规范地进行教学,以此确保音乐教育的完整性、严谨性。音乐教材中含有大量丰富的图文知识、乐曲符号、乐理知识、音乐文化等,这些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潜力和智力激发都有着一定的作用。且音乐教材中还有一些优秀、经典的儿童歌曲、影视歌曲、抒情歌曲、民族歌曲等,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基本需求,科学选择。在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歌唱、乐理知识、技能的教学,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创作能力。对歌唱教学,教师需要注重基本技能,如姿势、呼吸、发声、咬字等,对教学过程,教师需要遵循导入、示范演唱、讨论交流、记忆歌词、独自演唱、复习、新歌学习等基本流程,最终循序渐进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七)加强技能训练,科学使用教具

农村中小学生接触音乐教育较晚,学习经验不足,为了缩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差距,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对此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借用各种乐器、教具形象、直观、动态化地进行音乐教学。通过场景化的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加深印象,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卡片帮助学生记忆歌词,或者使用挂图培养学生的乐感,挂图可以采用音乐家们的画像、韵母口形图。也可以使用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进行教学,为学生播放相关歌唱视频、动作分解视频等,促使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乐理知识、歌唱技巧。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复杂、系统的乐理知识通过口头讲解和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比如,在湘教版二年级上册“摘果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果园场景,以此播放摘果子歌曲,要求学生在场景中跟唱,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节奏和风格。

(八)挖掘教学资源,让音乐和自然融为一体

在我国南北文化交汇处的乡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对农村学生而言,最能激发他们内心最柔软的感情的还是小时候的家乡童谣、山歌、民歌等,长辈们一般在田野中边劳动边歌唱。且早期广泛流传的一些歌曲都是由山区民歌改编和创作而成的,对此,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想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就需要从学生最熟悉的歌谣入手,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就在自己的身边。通过生活化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敏感度、认知度,让学生不自觉地将家乡民歌和其他地区、民族音乐进行对比,以此让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最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且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渗透民族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乡村中含有的丰富教学资源,如水塘、田野、小路等,通过这些音乐,促使音乐元素和自然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自然中、生活中把握歌曲内涵、把握歌曲风格,学会演唱,以此在自然美中陶冶情操、培养性情,最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激发人的思想感情,对此农村中小学需要全面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学生人格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并理性看待当下音乐教育现状问题,科学利用现有的政策、人力、资源、条件优势,革新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更新理念,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不足。此外,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中小学还需要加强合作,注重从师资上、教学设施上、理念上、实践活动上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以此推动农村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篇2

一、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音乐能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一些农村的家长们对孩子的音乐教育观念落后,加之入学考试也不用考音乐,大部分家长认为音乐对孩子的教育是没有必要的,既不支持孩子购置音乐用品,也不同意参加音乐方面的第二课堂。在精神和物质上深深地打压着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渴望,这些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减退了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

(一)音乐教育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注意力、毅力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感受世界的艺术,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表达、精神活动和思维方向等方面。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诠释自己喜欢的音乐,让孩子从各个方面来了解音乐,对孩子的大脑、双手、眼睛和身体的各个部分配合都是为了反映协调能力的练习和测试,使孩子的情绪激发更直接、有力,能激发他们巨大的创新思维潜能。

(二)音乐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音乐可以产生情感上的联系,同时将左右脑结合起来,有节奏的音乐或学习音乐的内容更容易被记忆。音乐与大脑记忆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音乐可以培养人的情感,高尚的情感是积极情绪的基础,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记忆。

(三)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修养和气质

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情感的认知和感受能力,还可以提高孩子的修养和气质。学习音乐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演出过,在舞台上必须保持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台下的观众,这便成为了习惯。孩子对音乐的审美和欣赏能力的提高,自然就呈现到日常的生活之中。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现状

多年来,农村部分中小学音乐教育意识落后、知识浅薄、理论水平较低、教学设备差、音乐教师少从而制约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师资队伍紧缺,教育素质较低

虽然,如今农村小学已不像上个世纪那样“破败不堪”,但是依然面临严峻形势,特别是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或者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极其匮乏,尤其是在村一级别的学校,几乎连一名专业的音乐教师都没有,很难满足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

(二)音乐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入少

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缺少音乐设备,每次上课都是老师教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堂音乐课下来,效果不是很理想,给人感觉音乐课变成了“哑巴”课,或者是“干唱”课。在同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交流的时候,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见过琳琅满目的音乐器材。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措施及对策

(一)要形成人人认可、喜爱的音乐教育的氛围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对艺术的偏见意识,形成教师对艺术认可的教育氛围。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提倡各个学科的知识整合,并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其次,学校应当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学校可以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并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音乐活动,宣传音乐教育的功能。

(二)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各级政府、学校应加大对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学校音乐教育的正常化和教学体系。学校也要整合资源环境,积极向上争取,向政府部门争取资金投入,动员社会力量捐献。

(三)组建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师资音乐素养水平

首先,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号召广大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同时,也号召城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业余时间到农村中小学进行音乐支教,跟农村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上的交流。其次,为了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小学任教,教育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可以在其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补助,使其能安心在农村小学任教。最后,定期举办音乐教育培训、交流会等活动。通过农村音乐教师和城市音乐教师的交流,或者对农村音乐教师的音乐理论的培训,最终使农村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水平得到提高。

四、结语

中小学音乐课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农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音乐也有着兴趣和渴望,然而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往往成了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因此,我们有必要广泛深入地研究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作者:张晓炜 单位:渭南中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篇3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在很多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基本是由文化课老师占用的,很少有专业音乐老师上一节专业的音乐课,五、六年级的学生甚至连简谱都不知道,更别提五线谱,教材里面的音乐知识和常识,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就是一片空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能叫得上名字的没几个,除了会唱一些流行歌曲,一个班没有人会识谱,校园歌曲或者是民歌基本都不会唱,学生都是人手一个小笔记本,里面抄满了流行音乐的歌词,没课的时候一帮人坐在一起胡乱哼唱,这个歌本也成为学生唯一与音乐沾边的物品。学生还受到社会和家长等方面的影响,对音乐不重视,认为不是正课,所以无心去学。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这种现状不能一味的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一直以来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因为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管理者意识也比较落后,始终只注重语数外等课程,对艺术类课程忽视的相当严重,音乐教师也严重缺乏,教学设备屈指可数,因此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多阻力。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与农村任教的经验对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家长的因素是首要的,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基础的教育,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但农村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音乐既不懂也不去重视,除了语数外之外认为其他艺术类科目都会影响学习,这种原因导致了学生一开始就将音乐课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然后就是学校因素,学校因素里又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等,教师师资不足直接导致学生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有几十万所,但音乐教师只有区区几万人,而且很多音乐专业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去农村任教,毕业之后家里人会想尽办法给孩子在城市找工作,在笔者曾经就职的学校里全校将近三十个班一千多名学生却只有一名音乐老师,可想而知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有多么稀罕了,在很多中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有一些学校有甚至连像样的乐器都没有一件,这对音乐教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最后就是社会因素了,社会不够重视音乐课,大家普遍认为音乐课是副科,包括学校的文化课老师,很多教师为了晋职评优,一心扑在自己所带的文化课上,霸占音乐课,音乐教师成为不受重视的对象,音乐教师也因为没有考核很难晋职评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阻碍了音乐教育的更好发展,造成学生们把音乐课当成写作业的课程。

三、农村音乐教育改进策略

农村音乐教育的薄弱状况得不到改观,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研究农村音乐基础教育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及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水平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要从家庭因素开始,学校应给家长做一些相关的知识灌输,让家长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对音乐教育提起重视,还需要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意识,鼓励孩子去接触、学习音乐。然后要加强音乐教师师资的培养,解决农村音乐教师缺乏问题,可以通过动员专业类音乐院校和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之后积极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政府也可以提供相应的鼓励政策,吸引他们主动选择去农村任教,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壮大教师队伍,从而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对学校已有的音乐教师要提供与其他教师相同的待遇和福利,鼓励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对于教学设备也应增加投入力度,音乐教育教学设备,不但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硬件,还是学校完成教育部各项音乐教育教学要求的必备要素,没有音乐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再优秀的音乐教师也没有办法上一堂专业的音乐课。还有一个需要改进的就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思想观念停滞不前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各级领导和学校相关领导,对于音乐教育应重视起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在一些特殊的地区还应实行因地制宜音乐教学,我们国家是一个幅员辽阔且多民族国家,每一个地方都有传统的民间音乐,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民间艺人就可以作为音乐教师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解决了师资问题,还能传承民间艺术。学生是核心,以学生为本,家校共育,充分挖掘学生艺术潜力非常重要。在现阶段,我们提倡素质教育要全面发展,音乐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大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全面且优秀的精神品格,自古以来音乐教育就非常重视,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将音乐教育重视起来,尤其要使农村音乐教育沿着正规的、科学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开斌,王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周莹莹.新时期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概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6.

[3]张红田,莉莉.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N].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4]谢佳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作者:刘伟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