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探究

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探究

【摘要】中职院校是国内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各个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责。新形势下,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正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应当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推进各项工作优化调整,实现全面发展。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之中,需要校方准确把控好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笔者立足工作经验对这类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提出优化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改进措施

在经济转型发展影响下,社会不断进步,但出现了人才断层,对于实用型和操作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平衡人才结构,有利于社会均衡发展,中考分流,以中职院校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体系转型发展。改革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改革的重要议题,核心在于通过提升中职院校的管理水平为相关行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而促进行业的转型发展。

一、改革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概述

培养并为各个行业输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中职院校的重要办学目标,学生接受的也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教给学生特定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并为其参与就业竞争打好基础[1]。参照各地中职院校办学现状分析,生源质量不高、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参差不齐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加之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育教学管理并不理想。分析现行的人才选拔模式可知,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属于应试教育的“失败者”,缺乏自信心、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便中职入学门槛较低,也无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入学之后,应当通过高效管理、规章制度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依托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提高专业技能并且弥补短板。需要正确认识改革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重要性,找准改革方向。

二、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一)中职院校专业整合效果不佳

现阶段,各大中职院校已陆续开展教育教学资源整合,还有很多中职院校在开始大规模建设职教城、职教园,中职院校已经呈现集团化和公司化发展趋势[2]。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本质来看,各院校职教资源的整合效率与预期存在差距,特别是人力资源和教学设备设施等,依旧分散独立。此外,整合中职院校虽然扩大了师资规模,但是也仅仅限于特色专业或者骨干教师,常规专业并未因整合而改观,教师的教学和教研工作依旧是旧模式、老方法。

(二)学分制管理推进缓慢

由于教师数量和专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可选择的选修课较少,学校教育资金不足、教学设备陈旧等因素也是影响学分制管理一大原因[3]。现如今,以学分制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在中职院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问题是很多中职学生的专业素质都没有满足毕业要求和用人标准。虽说依旧能够取得毕业证,但影响到了用人单位对于中职学生的信任度。(三)教学模式落后,教学管理队伍参差不齐受传统教育观念及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中职院校一直在沿用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随着学生主体个性化的逐渐突出以及新课程改革,中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越发明显。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直接联系,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中职院校的管理者大都由年龄较大或工龄较长的教师担任,其思想观念相对传统,难以接受新型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

(四)学习内容与实践内容出现脱节现象

中职院校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学生学习的专业内容区别于普通高校,侧重于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更高,而当前中职院校专业内容难以契合企业需求。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开设的专业难以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往往会参考热门专业,并未从长远角度考虑这一专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院校在专业设备、实践场地等方面远低于企业需求,导致学生毕业上岗后难以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培训。其次是学生没有对就读专业进行充分了解。中职院校在招生环节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在不了解专业课程的情况下盲目选择,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厌学甚至退学情况。最后是中职院校缺少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无法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导致学生无法契合企业岗位要求。

三、新时期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策略研究

(一)搭建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体系

做好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体系的搭建,进而以强化管理力度为前提构建全新的管理格局。要注意转变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完成管理,进而让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中职院校辅导员和教师都应当树立危机意识和职业敏感度,校方可以通过主题培训教育活动达到上述效果,提升教师以及辅导员的创新意识,帮助提高工作效率。要鼓励教师或辅导员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其思想或行为进行引导干预。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较高的动手能力、专业的技能知识是中职学生的优势,需要教师借助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强化实践技能,匹配技术型人才的发展需求。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教学实践,保障学生全面发展[4]。例如可以及时把学生的专业课成绩或学分放在教学管理平台上,使学生能够实时了解学习成果。要注意做好学分制的推广,切实把控学习动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在平台上增设行业信息宣传栏,定期更新专业领域的就业形势和岗位需求,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信息指导,引导学生清晰发展路径,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并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三)形成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如今正处在信息化时代,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要想适应时代和企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就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集数据、业务、网络、用户等于一体的管理体系。首先要保证数据资料的可追溯性,该平台要囊括学生的电子档案、师资信息、专业信息,能够保障学生及教师查阅的便捷性。与此同时,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信息的更新,根据不同专业院系的教学需求,上传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料,方便教师学生随时查阅。平台上还应该及时奖学金政策、招生政策、就业信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提高其岗位适应性。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创新改革。

(四)推进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的有机整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以中职院校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体系最值得关注的特点,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需要推进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的有机融合,进而帮助学生搭建高效学习平台。首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准确把控学生的学习需求。平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并且增强两者联系,将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满意度纳入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体系。日常管理方面,需要引导教师、辅导员将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理念落实,并且为其搭建动手实践平台[5]。其次,需要积极推动教学服务机制的创新改革,做好教学资源的协调配置工作。教师要明确服务主体并且帮助其理清服务内容,要注意强化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让其在不断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方向、职业理想、人生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让其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贺静.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路径分析[J].决策探索:下,2021(10).

[2]莫炎坚.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9).

[3]杨绍慧.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03).

[4]李志亮.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02).

[5]刘爱民,赵娅萍,侯明,王子辛.精细化管理在中职教学教研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02).

作者:鲁娟 单位:马鞍山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