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范例

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范文1

一、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含义

1.终身教育的含义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将职业与教育分开的观念,认为教育可以贯穿人的一生,人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接受不同的教育,并且这些教育是与人的职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空间上看,教育应该与人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相互联系,共同促进人的发展。

2.职业教育的含义

职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人们有目的、下意识、有组织的去接受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教育,培养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教育。其中包括高职高专及以下水平的职业教育层次,而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则属于技术教育层次。

二、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1.存在于不同层面,内涵一致

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为现代化的社会输送更加专业人才,是基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出去创新模式,可以使人们逐渐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教育模式。可以指导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实践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将实践的理念落实到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才能培养出适合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人才。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人们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人们的职业素养,规范人们的职业道德。而终生教育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平接受知识的机会,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终生教育的目的是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促进人们终身学习、共同发展进步的环境。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都是为了支持个人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所以要根据社会、经济、文化所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体系。既可以开发个人的潜能,也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职业教育为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根据终生教育的理念,人在处于婴幼儿时期就应该接受教育,到了老年时期更不应该放弃学习,教育应该是贯穿人的整个生命的,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应该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劳动者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技能,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做出贡献,这便是终身教育的理念与本质。

3.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

传统的职业教育是为了替社会培养人才,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人才,但职业教育是针对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可以为在职人员提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机会,通过职业教育,人么可以得到职业上的提升与发展,职业教育也是人们不断的更新理念。可以说,没有职业教育,就没有终身教育的建立。对于教育来说,职业教育的时间跨度最长,活动空间最为广阔,载体最为多元化,包含了各行各业的教育机构。

4.职业教育的大众化

终身教育的目的是要求职业教育可以面向全社会,面向各行各业的人们。首先,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与高素质的职业者,科学家、工程师与管理人才等等,都需要终身教育来扶持。其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的缺乏,特别是高技能创新人才的缺失。所以,这就要求教育要面向大众,只有将教育全民化、终身化,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5.职业教育的社会化

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要能培养处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所以职业教育一定要适应社会的全面化与现代化的发展,也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社会化的涵义是:社会需要哪类人才,就要开办哪类学校或培训班,这是职业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化需要所做出的调整与主动适应。同时职业教育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写作,这样便可以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

6.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断调整的产业结构使得职业教育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从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发展为可以贯穿人们生命的终身教育。在该过程中,除了要结合不同职业人员的职业类型与市场需求,还要加强社会观察,收集来自于社会各界的信息,并进行有效划分,结合学校教育,调整学校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与发展目标,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发展范文2

(一)初创期

智利最早的职业技术院校创立于20世纪初期。早期的职业技术院校通过采纳西班牙艺术与手工艺学校模式而创建,这种艺术和手工艺学校在南美的智利、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乌拉圭等国,有着久远的历史传承。这一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设计为满足当时在南美盛行的福特主义生产模式,以大规模生产为其核心。除此之外,智利的职业技术院校在其创建过程中,也受到法国技术院校、美国社区大学和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的影响,从中获取了经验与启示。

(二)重大改革

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智利军政府发起了一系列走向私有化的教育改革,彻底地改变了教育系统。在军政府统治下,智利的职业培训系统开展了以权力下放和私有化为主要特征的改革,改革基于权力下放、整合化、多元化和参与性4大原则。这次改革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统治下的智利实施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实现了从进口替展模式向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国家主导型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对训练有素的劳动力的巨大需求,这反过来引发对职业院校和技术学校的需求,职业教育也随之迎来了大发展。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打破早期的模式,崇尚自由市场的力量,减少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控制。期间,政府将一些公立职业学校转给私人公司,并鼓励建立私有化的技术培训中心,使得职业教育由一个国家控制的系统转变为由市场力量主导的高度私有化系统,也即是一个依法设立、市场导向的系统。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数量快速增长,1981年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达161,809人,占整个中等教育学生的29.2%。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最大的改变是,1981年以来职业学院和技术培训中心这两类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得以创建,并蓬勃发展以满足接受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双重需求。

(三)调整与深化

以权力下放和私有化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虽取得了减少中央政府教育支出、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等效果,也带来了地区间教育差异加大、教育不平等现象加剧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智利职业教育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深化。这一阶段改革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智利回归民主政权,由中左政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经济方面致力于稳定宏观经济,避免市场的破坏作用,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注重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智利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应,智利在教育领域对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在不放弃市场主导的前提下重拾政府的领导作用。通过大幅度增加公共资源、政府主导的综合方案、雄心勃勃的课程改革,提高中等教育质量以期实现教育公平;缩小普通中学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差异,由4年均接受不同教育改为前两年相同、后两年不同;将职业教育中学术性内容的教学时间增加了1/3;将一些专门课程增加到普通中学的公共课程中供学生选择。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数量与比率均大幅度增长,1991年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达255,396人,占整个中等教育学生的35.5%。1998年,这一比率达到历史最高点的45.1%,而2005年这一比率降至38.6%,该年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人数为397,673人。在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人数和比率也快速增长,2009年智利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约820,000人,其中综合性大学学生占68%,职业学院学生占21%,技术培训中心学生占12%(技术培训中心学生比率在20世纪90年代曾达到32%)。

二、智利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职业教育类别

智利的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类。中等职业教育在中学阶段开展,智利的中学分为科学人文、职业技术两类。这两类学校的学制都是4年,前两年的教育相同,到了第三年和第四年根据学校方向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分为4大类:一是工业学校,包括电力、机械、电子、信息等;二是商业学校,包括管理、会计、秘书和相近职业;三是技工学校,包括时尚、美食、幼儿保育等类似职业;四是多功能学校,即指两个或更多职业领域的组合。对大多数智利年轻人而言,职业培训从高中开始。在智利,公民从5岁到18岁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但对于16岁的学生,如果他们愿意,可以选择两年的职业教育而非学术教育。于是,大约2/3的学生选择普通教育,1/3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深受工薪阶层学生的欢迎,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此看作是在选择工作时取得先机的一种方式。大多数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来自社会经济状况处于弱势的家庭,64.7%的职业教育学生的家庭属于收入最低的两层(按5个层次对家庭收入进行的划分)。智利的高等教育分为大学、职业院校和技术培训中心3类。相较于拉美大多数国家只有14%-30%的高中毕业生进入了职业技术院校,智利有超过40%的高中毕业生进入了职业技术院校。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职业学院和技术培训中心开设。职业学院设有农业、建筑、商业等学科,学制一般为4年,可授予各种职业和技术文凭。技术培训中心学制为2年或2.5年,只授予技术文凭。智利共有43个职业学院,105个技术培训中心,职业学院、技术培训中心均为私立。随着企业对职员素质要求的提高,这种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职业教育,特别是技术学院,对学生和家长很有吸引力,不少学生愿到职业学院学习,而不愿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智利的中等技术学校在校生呈下降趋势。

(二)人才培养

智利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课程为每周12小时的普通教育(相较于普通学生的每周27小时)和26小时的职业教育(VET委员会,2009)。完成中学的4年学习后,学生获得中学毕业证书。为获得职业证书,学生还需要完成480-960小时的实践培训,实践培训一般在中学毕业后进行。智利采用基于能力的职业教育已有20多年,近年来,智利积极开展旨在加强职业和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一方面是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事业部门的联系,使培训直接与劳动生产挂钩,将一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委托给生产部门或私人企业办理,政府教育部门只对教育和技术教育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另一方面,将远程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手段,利用远程教育开展职业培训,主要提供3类职业培训课程:职业基础培训、技术培训计划、专业培训,方式主要是自学。近年来,智利官员对采用德国的技术培训模式非常感兴趣。在德国的技术培训模式中,应用科学在很小的年龄就以一种集约的方式教给对诸如工程、生物技术、设计等高需求领域感兴趣的学生。1991年,智利和德国开始了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1992-2004年,智利教育部与德国服务培训与就业部门合作,实施了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应用于智利职业教育的实践。“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该模式的鲜明特征是:培养主体与学习地点“双元”,即职校和企业;教师“双元”,即职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学生身份“双元”,即学生和企业学徒;教学内容“双元”,即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考试与证书“双元”,即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证书。该合作取得了职业教育整体的改进与质量提高,辍学率下降,毕业生薪水、工作机会、进入大学机会增加,以及基于学校的职业培训计划的质量得以提高等效果。

(三)管理

智利的职业教育由国家教育部进行管理,依据教育普通法进行开展。国家教育部通过其2005年成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委员会,以及2009年成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对职业教育进行管理。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批准职业教育方案、计划和课程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是由教育部组办的外部委员会,其职责是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前期发展,构建建议措施以强化并协调职业教育与培训与当前社会、经济需求关系。教育部1998年就颁布了课程框架(220号令)、针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侧重于能力的模块化课程。该法令将经济领域置于职业教育与培训应优先发展的专业;经济领域被定义为国家主要发展方向。该法令后来被调整,21个其它职业教育与培训专业得以创建。2007年,2516号法令获得通过,该法令对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的专业培训进行了规定。在智利,教育部提供的职业指导是基于学生的反馈信息的,分析这些反馈信息旨在对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智利的教育系统允许学生在普通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转换,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专业领域。在职业与技术教育领域,智利以交换信息、文件资料、专业知识、教学材料的方式,与法国、意大利、瑞士、英国、西班牙和其它一些国家合作,同时还参加联合国机构和组织开展国际项目。该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均为私立,学校对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有很大的自主权,教育部主要是对其给予一定的指导。

(四)经费措施

智利职业教育的融资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融资,公共部门或私人供应商直接提供经费;二是间接融资,由相关部门、企业等以津贴或补助(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经费支持。政府通过退税和为公共培训计划提供资金的方式对基于公司的培训计划给予补贴,达到一定的门槛,企业培训花费可从应纳税的利润或其它税收中减免。政府允许企业从税费中扣除培训支出,同时政府还给私人企业培训计划未覆盖的工作提供公共培训计划。但不同于大多数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给职业教育学生分配更多资源的做法,智利分配给每名普通教育学生的资源,比分配给职业教育或职业教育先修计划学生多22%。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高等职业教育:2010年,33%的综合性大学学生获得公共财政支持,而获得相同待遇的职业学院学生为7%,技术培训中心学生为16%。此外,智利独具特色的教育券制度也是职业教育经费的一大来源。为达成增大家长的择校权、提高学龄儿童家庭福利,强化学校之间的竞争、降低社会成本,增进学校效率、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升低收入家庭儿童的社会流动、改善教育公平等目标,智利于1980年开始推行小学和中学教育券计划。对公立学校、私立资助学校、私立收费学校这3类中小学的前两类学校实施教育券计划。参与教育券计划的公立学校和私立资助学校,主要按照学生注册人数获得相应的经费,由政府管理的学校直接根据各个学校收到的教育券按月获得办学经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职业学校,一般由政府一次性付费。

(五)质量保障

在劳动能力认证方面,智利在构建劳动能力认证全国性系统方面有着长期的实践,1999年以来就多次尝试建立一个连贯、系统的认证计划。2002年,职业教育质量计划形成了制度化的劳动能力认证全国性系统,约3万工人获得了证明他们工作经历的证书。但由于法律方面的困难,这些证书还未被正规教育所认可。在职业教育质量框架方面,最初的尝试始于2003年,智利基金会在构建智利质量计划的背景下,与经济、就业、职业资格研究与文献中心(CIDEC)签订合作协议。职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在2009年的报告中提出,构建一个质量框架来克服这方面体制缺乏以及课程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由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委员会负责质量框架的制定、实施和更新。制定全国性的质量框架与促进终身学习的政策倡议相一致,是为了协调培训系统符合生产部门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全国性的质量框架于2009年9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此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以支持该质量框架的实施。

三、智利职业教育的优势、不足与未来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优势

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与分析,智利职业教育的优势主要在于:职业教育有充满活力的经济作为基础,1985年至2007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社会普遍认为教育和培训非常有价值,社会对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接受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的比率快速增长,高中毕业率从1995年的46%上升到2007年的71%;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得到了回报,2000年至2006年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政府关于发展、改革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的承诺,已在职业教育、培训委员会的近期工作,以及创建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理事会等方面得到体现。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智利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系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职业学校之间以及职业学校与所服务的行业之间缺乏整合。过去20年的快速发展,导致职业培训系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杂乱,缺乏公共标准和评价方法。一般而言,由各个学校决定开设的课程,如何开展教学,以及培训结束时应该给予毕业生怎样的工作建议,这在中学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这些学校主要由政府管理。然而,对于服务成人的职业培训中心却是很大的问题,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如政府管理的职业学校那样的成熟的运作体系。在智利,15岁孩子的识字和算术能力达不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这很可能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的一个特别问题;作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一部分的在职培训还有待完善,确保培训质量的机制也还很薄弱。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公共投入不足、发展水平不平等问题。大约40%的学生进入技术学校,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社会经济弱势群体,现行的经费体系的公平性还需提高以给予职业教育学生更多的支持,课程体系也需要增进开放性和灵活性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三)未来发展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2009年12月报告,在对智利职业教育的优势与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可采取的策略:系统组织雇主、工会和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的资质体系,这需要以渐进的方式来实现,以确保所有重要相关者利益的充分纳入;提高质量以确保整个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对资质体系的支持,在高等教育中确保现有的质量保障体系能够适应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的特殊性;确保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提供足够的课程和高质量的教学,以获得软硬两方面的一般技能;甄别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中那些在算术和识字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并给他们提供针对性帮助;积极成立全国委员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与行业之间建立沟通机制,允许其在部门和地区层面进行沟通、磋商;做出系统努力,鼓励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的所有部门均开展在职培训,建立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与行业之间的伙伴关系,建立有效的在职培训质量标准体系。这些策略将成为智利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实施资历框架、一般和专业能力培养、强化与雇主的伙伴关系这几方面,是智利职业教育领域中重点要做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也将成为智利职业教育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

四、结语

职业教育发展范文3

关键词:大数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化

众所周知,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规模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综合实力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以及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等。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先进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为人们探索和认知世界开辟了新的方式,同时也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1]。只有将大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充分实现其与职业教育的完美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价值。由于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培养技术型、实用型的人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职业院校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不断适应时代改革的步伐和节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职业教育朝着信息化、智慧化以及个性化等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一、职业教育大数据的特征

(一)数据量规模庞大

从“数据”的角度看,所涉及的数据规模特别庞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ZB级乃至更大级的数据量。而且数据量丰富,使得传统的数据库软件或者常规服务器无法对其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管理。

(二)数据类型多样化

教育过程离不开教学活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每一项教学活动都会产生庞大的教育数据,包括音频、视频、网页、文档、图片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创造了一个形式多样、类型繁多的虚拟教育空间。

(三)数据价值高,但利用率不高

当前随着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智慧化教学模式的兴起,教育活动中大数据中记录了大量的、高价值的原始数据信息资源,如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等等。但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这些数据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被抛弃,只有极少部分可能被利用。

(四)数据处理快速化,时效性强

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产生数量庞大、高速变化的教育数据,因此要求对这些大数据的处理必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而云计算的出现使得快速处理复杂动态的教育大数据成为可能。综上所述,职业教育过程中蕴藏了数量庞大、类型繁多的数据资源,然而这些高时效性的数据资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缺乏共享性,利用率低。因此,要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从海量无序的教育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积极推进职业院校的改革创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3-5]。

二、大数据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对教育理念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近几年微课、慕课以及远程教学等方式广受欢迎和追捧,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环境可以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取知识的形式也更加宽泛、更加自由,也更具有个性化,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方便、高效,互动更加深入[2]。在大数据环境下,将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逐渐发展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或者是助学者[3]。

(二)对教育数据化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策略主要是借助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来制定,但这些经验往往缺乏科学性和通用性。大数据的出现,能够将学生的行为“数据化”,使学生的思维变得“透明化”。通过利用大数据平台,教师能够实现对海量教学案例的数据分析,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在学生不知情的环境下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找寻其中的联系与规律,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更具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建立一个早期预警系统,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早期行为和思想进行预估,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3]。

(三)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智慧化教学、泛在学习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4]。特别是最近几年,广受欢迎的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网络资源平台的兴起,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得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模式也朝着智慧化、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先进的信息化、数字化设备和技术,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智慧化教学环境,方便教师开展更加高效、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教学从数字化走向智慧化,学习也从数字化走向泛在学习,教学活动更高效,学生学习更加自主积极。因此大数据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职业院校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降低了教育成本,使优质教学资源得以共享[3]。

(四)对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评价大都还是将分数作为评判依据。但这种教学评价方式的弊端就是只能事后才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而在大数据平台下,教育管理者以及教师都可以方便、快捷地实时监控和分析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通过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行为等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不断地优化、改进教学过程,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3]。

(五)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以数据为基础的服务型管理成为教育管理的主流,使得教育管理在观念、方法以及职能等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革。通过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和智能化设备,对教学活动、师资信息以及仪器资产等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全面实现职业院校的智能化管理。同时,学校在决策模式上也面临巨大挑战,与传统的依赖经验模式不同,将逐渐向以数据为核心进行转变[4]。学校的管理部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行政管理,而是逐渐转变为师生的服务提供者。

三、大数据环境下高职教育未来的创新举措

(一)教学思维的创新

职业教育领域应未雨绸缪,早做布局,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为此,职业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以及教师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大数据思维。首先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该消除对大数据的抵触心理,积极投身教育变革,以自觉的态度接纳并主动融入大数据时代,不断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其次,职业教育要树立开放性的大数据思维,积极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率和共享率。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新做好数据资源分配、协调以及资源整合等工作。同时,职业院校本身也应紧紧抓住改革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与政府、企业和同类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共建、共享职业教学数据资源。最后,职业院校的教师们应逐渐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树立与信息时展相适应的大数据理念与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智慧化设备,并将之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学校还可以通过完善激励制度、开展培训交流等措施,鼓励教师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等活动。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改革步伐,职业院校首先要优化教学机制,改善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首先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5]。教师要从过去课堂的主导者向学生的助学者转变,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向知识的搜集者和整理者转变。学生也要利用微课、慕课等多样化、数字化的学习平台,从传统的被动型向自主型、多元化、个性化学习模式转变。其次要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针对高职教育实用型、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特点,学校和教师要勇于尝试翻转课堂、慕课以及微课等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团队的创新

国外职业院校要求任职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而我国职业院校对教师任职资格的要求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少数教师技能水平和文化素养不高的现象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步伐,职业院校应当引导教师与时俱进,大力加强对教师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全面提升高职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内涵。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从而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

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职业院校要转变理念,通过创造多元主体和搭建智能信息平台,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大都依赖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依据,存在诸多弊端。而通过利用大数据则可以打破这种局限,既能实现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实时把控,也能及时纠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同时能够加强学生、职业院校、企业三者间的联系。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决策标准,为教育者提供一种开放的、综合的评价方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管理模式[6]。

(五)管理机制的创新

大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是时展的产物,职业院校应加大大数据技术投资力度,全面提升数据管理水平,使大数据管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职业院校必须增强意识,制定战略,创新机制,变革组织架构,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能力。通过将大数据技术与职业教育相融合,逐渐实现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7-8]。首先,要树立开放性的大数据思维,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重构教育责任机制、数据保障机制和创新运行机制,完善信息化环境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其次,为了提高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率和利用率,职业院校应加大投入,积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和设备,逐渐实现数字化、智慧化校园。将大数据作为一种资源,不断优化学校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同时职业院校管理人员也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对数据的分析和决策能力,避免大数据发展过程中的隐私泄露、数据垄断等风险。最后要创新思维,不断更新信息化技术水平,强化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能力、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高职教育无论是从培养模式、教学理念还是评价体系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运用大数据在职业教育中的发展优势,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化教育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从而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国家培养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雪梅.大数据时代下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44-45.

[2]任东.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探究[J].通讯世界,2016,(8):84.

[3]张晓东,李巧玲.大数据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教育观察,2018,(2):60-61.

[4]崔凤梅.浅析大数据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3):8-11.

[5]郑亚娟,王忠东,邢雪峰.大数据环境下的高职教育改革[J].成人教育,2017,37(3):67-69.

[6]高飞.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的变革、创新与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6,31(3):49-53.

[7]南旭光.大数据驱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与创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20),19-25.

职业教育发展范文4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成果表明,文化在职业教育发展始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文化建设既是职业教育理念创新、目标创新、政策创新的基础与依据,也是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机制改革、模式变迁的主要推手与支撑。而以此为借鉴进行深远反思,期许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维、开拓新的路径,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文化;思考

本文尝试从新加坡的文化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的探析,揭示它所蕴涵的文化源流、文化品质和文化意境,进而彰显文化在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期冀为中国成人与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些许新思维。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蕴意

1.多元文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理念

新加坡政府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合,全面推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文化的优势,包括先进技术、管理制度和成功经验的同时,又在坚守和发扬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上下气力,创造了特色的狮身鱼尾文化。新加坡政府还注重本土文化与他元文化的相统一。针对多种宗教(儒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耆那教、锡克教等)在新加坡共存的状况,致力于本土文化与他元文化的同步发展。在升华本埠文化传统、文化风俗、文化习惯的基础上,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民风民俗,特别是注重本土文化要素(竞争观念、自由观念、价值观、法制观等)与其他文化观念的相统一。多元文化融合为新加坡职业教育理念变革提供了前提与动源。一是把“人、人力、人才、人心”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主要价值导向。不仅全面实行“先培训,后就业,未经培训不得就业”的制度,还在构建专业指导职业教育的政府机构、专门扶持职业教育的技能发展基金、专门促进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阶梯式高职教育体系等方面匠心独具。二是实行不同源流的职业学校合并,打破以往存在的民族隔阂,平衡不同种族传统职业教育间的差异,特别是针对马来人等弱势族群进行必要的扶持,为多元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奠定基础。三是实施双语教学。为了尊重各民族的历史,弘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领域广泛实行英文与华文同步教学,这不仅有利于种族的同化、文化的认同、民族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还能在更宽阔的职业视野下,在更为丰富的语言层面上,培养职教学生各种外向型能力。

2.儒家文化思想下的职业教育目标

新加坡政府针对年轻一代中出现的“奉献精神淡化,家庭观念淡薄,犯罪问题严重,远大理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失”等现实问题,在全社会传播与推广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不仅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为“八德”,把培养君子风范和崇高正直品格作为公民首要准则,更以此为原点,衍化儒家教育文化思想中关于“修身、立德、励志、笃行”的理义,对中专以上阶段的学生培养提出了“能够灵活地接受多元文化,具有自知力、能明辨是非,敢于坚持真理,具有批判精神,有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学会合作,有团队精神,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和有感恩之心”等八个预期目标。在儒家文化思想的滋润下,新加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展示出了更多的人文特征。一是以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为首要目标。各类职教学生一入校就要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并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二是把“构建重思考的学校,培养爱学习的人民”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各类职业学校都要成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与品格的园地,不仅要让广大学生通过持续学习而紧跟世界现代技术潮流,拥有终身受雇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今后人生中的不可预测环境下生存的心理与能力,经得住世事风霜的锻打。三是关注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和专业化。不但为学生提供环球经济所需的技能、知识以及终身学习价值观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而且把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放在重要位置,讲究实际、实效、实用,并且不断改进和提高,以期减少技术浪费,追求人才培养效果的最优化。

3.共同价值观下的职业教育政策

上世纪70年代始,新加坡政府针对一些西方价值观和不良风气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和社会问题,在全国开展了一场持久的反对全面西化的“文化再生”运动,力图在整合族群的价值观念、凝聚社会的普遍共识、强化公民的国家认同等方面,形成既捍卫亚洲传统价值观,又符合新加坡现代社会发展潮流,还能为全体新加坡人所接受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为此,新加坡政府在传承儒家道德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马来族、阿拉伯族、印度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借鉴了西方文明中的有益元素,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建立一套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为主旨的社会共同价值观。在共同价值观的导引下,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以“培养国家意识,冲淡民族歧异的观念;实施两种语文的教育;加速造就发展经济所需的大量科技人才”为主线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在职教发展战略规划、职教培训形式拓宽、职教资源投入机制等顶层设计中给予了更多人文关怀。一是始终坚持“职业教育必须配合社会文化发展”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入学模式、科研与发展都与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二是政府保持对职业教育的适度干预,以便政府能够前瞻性地预见国际竞争中变化,最快速度地调整职业教育政策。三是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和强烈的职业教育发展意识,把职业教育投入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坚定性以政策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期为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民众提供均等的职业教育机会。

二、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特色

1.战略化的职业教育制度

战略性是新加坡职业教育制度最为鲜活的文化特色。一是以“和而不同”的文化意识,坚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分流。新加坡政府认为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职业精英,不主张高等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化,坚持职业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构建一种金字塔式结构的职业人才分流培养制度,使政府能根据本土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实际,有计划地培养各类的职业人才。比如,进入新世纪,政府又根据生物科技发展的要求,提高了职业院校与生物科学有关专业的学生人数。更重要的是,这种严格的职业教育人才分流制度,避免了为迎合市场的文凭需求而开设更多职业院校,结果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失衡,出现人为的职业人才过剩情况。二是以“和气致祥”的文化情境,推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轨合流。新加坡政府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人们重普通教育而轻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为基准,配合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技术与知识密集型工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学制改革,把职业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正规教育范畴,建立了一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轨统一的教育制度。目前,新加坡职业教育不仅有专门的初级职业教育、中级职业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而且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有颁发专科层次文凭的职业教育,如各类工业教育学院和新加坡工艺学院;也有颁发本科层次文凭和学位的职业教育,如各理工学院和义安工艺学院;还有颁发研究生层次学位的职业教育,如国立新加坡大学及南洋理工大学。

2.无界化的职业教育机制

新加坡政府进一步阐发“有教无类”的文化思想,把育人无界化、组织无界化、教学无界化、实践无界化、科研无界化作为职业教育的常态机制。这不仅极大改变了既往由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各自为政、目标混杂、价值观冲突的状况。还通过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搭建各类社会化的平台,充分满足不同族群、不同阶层、不同行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新加坡政府把组织无界化摆在首位,认为职业教育的一项社会工程,必须由国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职业教育进行社会化管理和战略性设计。1979年就成立“工业和职业训练局”,与经济发展局一起承担全国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它以全国职业教育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之姿态,对国家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包括政府与行业协会合作的、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政府或学校与海外合作的、国家之间联合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等,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保证了新加坡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之相应,新加坡政府还认识到对职业教育资源无界化管理的极其重要性。1979年成立了国家层次的“技能发展基金会”,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进行无界化投入与调节的专门机构,无差别地面对全社会所有学校与行业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承担着为促进、发展和提高在职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职业教育或培训;为重新训练各类下岗或再就业人员;为支持各种行业引进更精密和更新技能的操作方法等等的资源投入与支持,确保国家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与调配落到实处。

3.互动化的职业教育模式

新加坡政府发散了“知行合一”文化思想,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基础上,创立了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一”模式,把建立“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作为国家职业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石,将现实的社会环境、企业环境、生产环境引入教学体系,实现教学与社会、教学与市场、教学与生产的完全融合。一方面,它强调“知与行”的并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人”,无论是“教学工厂”还是“教学企业”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进行。即职业院校与企业要把对学生的培养作为同共责任,学生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在校学生,企业要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岗位技术、职业规范引入学校,营建一个拥有现代企业基本雏形的校本教学语境和实训基地,不仅确保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更要使学生们能在一个相对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实现专业学习与实践环节的高度聚合,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它又注重“知与行”的互动,注重企业的客体作用。认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承担了职业教育的大部分经费,包括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的生活津贴和社会保险、专业技能教师的薪资和社会保险、培训设备和材料等费用,而且企业还是教学的重要客体。只有在企业这个现实平台上,通过知与行的互动与交流,才能促使职教学生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蜕化为多样化的从业能力、就业能力、岗位技术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际能力的合格职业人才。

三、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反思

反思一:重铸文化脊梁是职业教育发展之本。新加坡“文化兴教”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只有铸就文化脊梁,才能得到国家、社会和广大民众认同与尊重。而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内,人们对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一味归结于政府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重普教轻职教现象普遍,相关政策和制度不配套等方面。却少有人从文化层面上进行反思,意识到在历史进程中,社会、国家和人民只会对文化的传承与创造者产生景仰与尊重,例如春秋时期的墨家职业教育,明代黄道婆的职业技术教育。而现实的中国职业教育既不是传统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者,也不是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的推进者,更不是未来职业教育文化的创造者。要真正得到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应有尊重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重铸中国职业教育的文化脊梁,改变社会的职业教育观念极为紧迫,而践行“三个恪守”则是前提。其一,“恪守事业信仰”。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和从业人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把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实现中国梦的信仰融汇于职业教育事业之中,选择为党的职业教育事业奋斗终生而无怨无悔。其二,“恪守岗位信念”。要求广大从业人员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文化特征,让“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贞矢志国家使命、忠实履行社会责任”成为职业教育的岗位表达。其三,“恪守工作信心”。要求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以鲜明的文化自强,去深度认知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不仅要做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和创造者,还要成为党和国家“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力量。反思二:重构文化环境是职业教育发展之根。新加坡“以文促教、以教兴文”的成功案例,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发是重大的。长时期来,我国职业教育确实存在职业教育经费紧张,政府财政拨款不到位,行业和企业资助渠道不畅,办学设施简陋,普遍缺乏教学和实训设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绝不源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只能是职业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整体缺失。细而析之,中国职业教育既没有个性文化建设的辉煌成果,也没有行业精神塑造的广泛认同,更没有使命责任履行的历史庚续。尽管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但有意无意间,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还是把职业教育贬斥在社会主流文化圈之外,以至衍生出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观念陈旧等种种问题。重建中国职业教育文化环境是社会、政府、职业教育机构的共同责任。一是追溯中国传统职业教育文化源流,集“墨家文化”、“鲁班文化”,“梦溪文化”、“黄母文化”、“宋应星文化”等精华为一体,重建一种带有鲜明行业特征和行业烙印的个性文化,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接与相和。二是以“时不我待”的气魄,去树立远大的职业教育理想,打造正确的职业教育态度,张扬鲜明的职业教育责任,在“敬业、勤业、创业”的文化精神引领下,去实现职业教育与民族复兴的文化价值对接。三是以“情至业兴”的襟怀,主动把职业教育融入文化强国的大潮之中,让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不仅具有必要的职业认同感,强烈的职业荣誉感,还拥有“生命由于职业教育变得有力和崇高”的人文情怀,充分彰显职业教育作为党和国家“育人高地”的文化境意。反思三:重塑文化行为是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新加坡关于“文教互动”的成功范式,对中国职业教育行为的重塑有着示范性意义。迄今为止,中国职业教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尤其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实践环节实施等关键环节上,走得还是应试教育“课程、复习、考试”的老路,直接产生了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轻专业知识与职业岗位的联系;重知识传授的艺术性和灌输性,轻能力与学生职业需求联系等负面后果。也许问题产生于多种因素,但文化行为缺漏当是主要因果。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问”的传统文化精髓,默化于课程体系之内,贯穿于教学过程之始终,落实于人才培养之全面,以至职业教育行为短视而僵化。中国职业教育要在“文化强国”战略中承担角色,一要推进教学行为向文化行为的转化。这不仅要求在课程设计上要以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职业分类条例和培训条例为依据,构建一种既符合行业趋势与企业实际,又要体现企业岗位的工作特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还要注重“专业与职业、毕业与就业”的内在关联,使教学成为文化传承的平台。二要推进教育联合向文化共建转化。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战略的出台,职业教育联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如深圳的职教与普教联合招生、天津的四年制高职教育改革试点、湖北的高等职业教育联盟等。但这种联合不能止步于联合办学或联合招生上,要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文化共建的职能,通过学术合作、教学合作、信息合作,将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学术成果、发展思路等教育要素,融合为文化元素,使之成为现代文化建设的基本单元。

作者:郭凌雁 曾青云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发展范文5

职业教育对于当前经济发展的起着重大作用,对其现状的研究显得格外必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发展道路,必须改变办学理念,走“双元制”办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以示范型带动整体发展,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双元制;示范性;规模化;以人为本

0引言

职业教育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针对对象十分明确。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人接触社会的纽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日益细分,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市场也更加需求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端技能型人才。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职业教育从恢复调整到蓬勃发展,许多关心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探索和研究。

1我国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分析

1.1办学理念的制约,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

我国社会受传统观念影响,普遍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尽管国家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上下了不少功夫,但二者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具备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当前职业教育对于普通教育来说仍处于弱势地位,一些职业院校办学思路僵化,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教学质量。尤其是在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各院校不是提高办学条件,追求高质的教育软硬件设施,而是不断降低门槛,盲目增加生源,导致生源质量差。最终的结果导致的是社会对其失去需求的信心,降低需求量,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原有的形象丢失了,最终失去其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1.2办学模式的弊端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沿用与普通教育相同的办学模式———学校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一方面是很多职业找不到胜任的从业者,另一方面毕业生适应能力差,不能立即投入到企业工作中,或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办学投资方主要是政府,企业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参与不够积极,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所以靠政府投资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目前与行业或部门联合办学的学校比例又相当很小,无法形成集群规模,对我国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

1.3职业教育培养方式不合理

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办学目的有时只是单向的利益化,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方略。这样的话,职业教育院校并没有看到这个现实:科技的发展使得单一的技能岗位正在向综合职能岗位转变,同时简单工种也向复合工种转变,仍紧抓“岗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松手,然而却总是忽视复合应用型人才才是现代社会所需。在教育内容上,职业院校偏重于理论课程的教学,着重于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知识的广泛性、实用性重视不够,轻视操作能力的培养,或者已经意识到此问题,但是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虽然学校制定了一些实习制度,安排了学生实习计划,但最终流于形式而不实用。在教育方式上,沿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法,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4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职业教育的师资力还不够雄厚,教育队伍缺少自己的特色,教学质量整体较差,提不上来。虽然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学历上大部分已经达到了要求,理论知识够硬,但是其实践教育经验还很不足,无法形成良好的教育体系。所以在对于质量要求高、实践性较强的职业教育课程上,许多教师无法胜任,许多实用性强的专业课只是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而学校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完善奖励机制,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1.5管理上法制不够健全,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保障

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法律规范的缺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国职业教育是由教育部门主要管理的,有关规定都是以“意见”、“办法”、“通知”等形式出现,而不形成法律条款,没有明确法律责任,使这些规定完全变成了口号式的文件。“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专门的《职业教育法》,并且在《教育法》、《劳动法》中对职业教育也作了规定,但总体而言,我国专门规范职业教育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仍有大量的不足与缺憾。”[1]

2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模式探析

2.1改变办学理念,走“双元制”办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职业教育要改变办学理念,不能急功近利,盲目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而要坚持“以人为本”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关注长远发展。国家要重视职业教育,而且也要推动社会整体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世界上目前有三大职业教育模式:学校模式、企业模式和“校企合作的模式。”[2]学校模式以中国、东欧为代表,是一种纯知识化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完整性、系统性,忽视了职业实践。企业模式以日本、英国为代表,这种教学功利性很强,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学生,学生能力及潜力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综合能力不强,就业范围窄。“双元制”即校企合作的模式,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代表,是一种由国家立法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把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需求结合起来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它把学校和企业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结合起来,把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保证了学生“知行统一”。我国应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寻求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拓宽二者合作的渠道,着眼引进企业资金,为职业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培养知识技能综合型人才。

2.2以示范型带动整体发展,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道路

职业教育应该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以示范型教育带动整体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试点建立示范性院校,打造部级水平的职业教育模范院校。从而在一流职业院校的带动下,各职业院校也逐渐从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角度正视现实,立足其位,高瞻远瞩,明确定位,争创一流。[3]在这种氛围下,职业教育得到良性发展,整体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国家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优化和重组公办职业学校的资源,走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路子,引入企业资源,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为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各职业院校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合作,组建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采用先进的理念、统一的办学标准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校企双赢。

2.3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日益广泛、科技不断更新,院校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兴趣,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教育,自主性学习得到限制,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方式和内容刻不容缓。我们应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及当前职业教育的问题,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将基础专业知识与系统化的技能培训双管齐下,把实验实习渗透到教学理论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基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我们要在考虑本土教育现状的前提下,适时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整合并优化资源,改革僵化的教育制度,培养市场竞争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李燕 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梦云.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法律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02-105.

职业教育发展范文6

近些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交往也日益频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都看到了教育事业和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性。早在1999年,我国就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了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并且追随着时代的脚步,愈加重视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上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指导和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从世界的角度看,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看人才水平和综合素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经济发展理念的进步,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培养出的高等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差,整体素质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和竞争力。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高等教育并没有真正受到相关部门和实施区域的重视。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缺少专业人员的系统性研究。专业人员对问题的研究较多,对高职教育的系统研究和整体研究很少,研究人员对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大于对实践的研究,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的人才发展观念急需改变;其次,受传统教育文化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当前国内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思想定位不明确,责任分工不明确,现阶段急需改变传统高等教育观念,要认识到职业技术性高职教育的应用型教育的重要性;再次,在不同经济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不平均。高职教育的发展应稳步向前,不应时快时慢。由于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有弊端,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理论层面,认识不够,政策不配套,规模与水平不相符,教育不规范等问题都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因素。如果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从观念上加强对技术和实际应用的重视,注重理论和实践统一,支持高职教育,那么发展前景就十分广阔。

三、我国高职教育与国际高职教育的对比

在国际范围内,高等职业教育的短期发展历史并不长,这一现象在发达国家也存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类型与其他发达国家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短期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最早由一些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提出,根据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分析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我国根据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特色经验,提出了在高等职业发展中的有效措施和担负的责任。

四、高职教育的发展策略

职业教育发展范文7

关键词:时代背景;教育现状;未来发展;应对方法

1引言

新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要想得到一定的发展,需要首先从自身出发,分析自身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紧随教育改革的步伐,确定好自身发展的方向,这成为其发展过程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了校企合作、教师水平、课程设置等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讨论此类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这些方面出发,做好优化、改进。

2现状分析

2.1特色不足

当前,虽然职业教育受到一定的重视,但是在受教育阶段中,教师、家长仍旧将学历当作最为重要的事情,全日制教学是教学主流,这就使得人才培养当中缺少活力,呈现出比较单一的状态,无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因材施教”成为口号,这就使得职业教育不断根据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失去了自身教学的特色,各类教育在模式、教学方式等各方面呈现出同质趋向,这样,职业教育没有真正将社会需求考虑进去,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产生误差,无法保证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无法保证学生的良好就业,另外,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力度不足,无法满足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需求,整体教育无法得到有效发展。

2.2课程设置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其教育过程需要面向社会需求,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文化知识,更多需要面对生产,不断进行实践,保证自身技术过关,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获得职业能力的同时,还需要确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良好的道德,确保他们有良好的精神。而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当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输,在课程的设置中产生误差,如此的模式之下,整个教育过程缺少特色,也无法保证学生达到培养标准。

2.3实践力度不足

无论是因为校企合作力度不足,还是因为学校自身的课程设置有误差,都使得当前的职业教育无法达到实践的标准,在此类教育当中,需要针对社会需要做好人才输送,而在实践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岗位上的具体需求,无法满足行业要求。整体教学呈现出比较片面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的课程问题,也因为教师的自身能力问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而教师也没有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形成开阔的思维,自觉完成实践环节。

3对策分析

3.1校企架起那个合作

教学当中,不仅需要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过关,也需要保持学生达到一定的实践能力,对此,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对此,学校应当积极与当地企业相互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在合作的时候,可以定期输送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学生将日常所学与实际情况相互对照,从而更加加深理论知识的影响,同时也能够达到一定的实践标准,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另外,不仅对于学生有利,在保持良好的合作时,企业也可以提前拥有选择人才的机会,当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的时候,也正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机会。双方的合作呈现出供应状态。为了保证校企进行更好地合作,政府首先需要做好政策支持,另外,校企之间需要保持良好沟通,双方确定好各自的责任,必要其概况下,可以设置相应的部门针对合作事宜进行监督和管理。

3.2合理设置课程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首先重点考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因此在设置课程的时候,需要同时顾及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保证课程设置的平衡,另外,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社会上的需求,将更多的实践思维传输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践当中,并针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不同的职业类型有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方法,学校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调整工作,使得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3.3做好教师能力审核

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因此可以带给学生更大的影响,因此,任何教学都需要从教师出发,针对其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等做好把控,从而使得整体教育过程有坚实的基础,在招聘的时候,就需要做好把关工作,另外在教学当中,需要定期进行学习,针对教学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不断总结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随之解决问题,另外,也可以招聘企业当中的人员为学生进行实践课程,使学生与社会形成更好的衔接。

4结束语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尤其针对专业性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发展契机,该教育需要及时把握这样的发展机会,从自身出发,做好改进工作,达到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祁占勇,王佳昕,安莹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与未来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104-111.

职业教育发展范文8

首先教学与生产结合不紧密,课程设置方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体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性特点。大部分江苏省各农业职业院校仍然以传统农业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缺乏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乡土课程内容。其次,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部分涉农专业的教师往往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对土地、对农业的感情不深,对农业生产实际不太了解,上课时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对于教授涉农专业的老师来说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教授场所,但是田埂间更应该是涉农专业的教师应该涉足研究的场所。农职院校培养目标有别于农业本科大学,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是农业职业院校的直接培养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要求学生去进行理论的研究,而是要求学生会实践、会操作。再次,各院校的领导过于考虑生源数量,过于考虑招生市场需求,重复跟班地进行着一些非农专业的建设,对涉农专业鼓励发展策略不够多,无法形成学院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解读日本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二战后日本的农业教育快速发展,正规的日本农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三个层级,即大学本科(含硕士、博士的培养)、农业大学校(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和农业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中职)。农业大学校在日本共有42所,还有15所短期大学设有农学系。

(一)从国家政策上来讲,日本对农业职业教育鼓励政策较多

在新修改的《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中规定,国家积极扶持农业技术教育,对农业学校进行财政补助。日本农林水产省管辖的农业职业学校实行免费教育,其经费来源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分级拨款。日本政府还专门设立了“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包括农业专业教师都需进行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从业能力。

(二)从课程设置上来讲,日本农业职业学院比较尊重

学生的主体角色,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日本农业大学校和日本农业短期大学学制分为两年,课程设置以学科为核心,分为一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方面内容较为广泛,有农产、畜产、林产、作文、外语基础、时事等综合课程。一般基础课程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选择。一般基础课中与国际化相关的课程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如国际农业市场、国际文化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思维能力。专业课程中分为必修课、理论课和实践课三类。日本农业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支持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每所学校都设有为教学服务的实习农场,面积最大有250亩,最小也有50亩。学生是学校实习农场的主角。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经常在实习农场帮忙,到大二时他们会建立自己的研究课题。毕业论文中引用的大部分数据都是他们亲自在实验室或是农场实验基础上得到的数据。论文答辩过程中各专业老师会针对数据等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

(三)日本农业职业学院最大的亮点就是专业课教材比较多样化

任课教师从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部门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没有统一的教材,全部由教师自编教材。这些兼职教师的聘用,有利于发挥兼职教师的潜力,给学院教学和科研注入生机和活力。另外各农业学院采取灵活的实践学分制,重视利用社会教育的场所、设施、人力资源等对大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学生在外所有与专业有关的实践都能得到学分。

三、艰难中寻求生存

(一)各院校要进行有效深入的专业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具体体现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加强实训地建设三个方面。作为以农为特色的院校需对现行专业进行合理调整,发展壮大符合现今经济产业化结构的涉农专业课程,不符合的需大胆摈弃,在专业上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始终把握专业建设规律,尊重社会事实,要将专业的发展紧紧与区域经济联系起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采取灵活的机制,加强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涉农专业内涵建设提供力量保障。实训基地建设是涉农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培养环境的好与坏。

(二)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采取公平灵活的评价系统

无论是对待老师或者对待学生,都要尊重他们。在统筹规划学院涉农专业的评价系统时,对待实践内容的传授,对待实践内容的演习与实践,给予老师充分的肯定,给予学生充足的学分。只有采取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师会乐于带学生去展开实践,学生会乐于参与实践,社会会给予学院一定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三)形成学院独特的农业精神和农学文化

农业精神与农学文化不是空谈,更不是“作秀”。它要成为鼓励全院师生爱农敬业,奋发努力的精神支柱。袁隆平是这个时代的楷模,他终身奉行的宗旨是“学为农民,生为农民,造福农民”。他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做到了。当科学实验与经典理论相悖时,他更是敢于大胆怀疑与创新。当代农业职业院校的老师与学生不能认为袁隆平离我们很遥远。这位平易近人的老人曾经也很平凡,最初他也仅是在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的农学老师。因为他志向高远,因为他爱岗敬业,所以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每所农业院校都要将像袁老这样的老一辈的农学家作为学院的楷模典范去景仰,要逐渐形成自己学院独特的农业精神与农学文化体系,老师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热爱农学,关心学院的发展。

(四)加强对外科技指导

自2009年开始,江苏省涉农学校专业教师直接被派到县(市,区),驻在村,实现学校与地方对接,科技与产业对接,教师与示范户对接,实施“三对接”政策。这是农业职业院校发挥传统专业的办学优势,集中人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重要体现。通过这种科技指导,教师可以借此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转化在产业上,增强在当地经济的辐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这种类似的科技指导活动要多开展,而且要有更为实效的对接普通农户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农户享受研究成果,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