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培训论文范例

艺术培训论文

艺术培训论文范文1

关键词:数字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作为最重要的课程实施者,其专业发展将成为课程改革目标达成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因此,要顺利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业素养高的教师队伍。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师培训也不仅限于按部就班的课堂培训、外出培训等活动,更多丰富多彩的创新模式也逐步体现在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当中,可圈可点。纵观目前的教师培训形势,在数字时代信息量大、平台多元化的时代,展开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主要以调动教师自身积极性为主,利用网络资源展开自学,培养自主培训意识和能力,是未来展开培训的关键[1]。

一、教师培训资源整合——教师自主培训的基础

数字时代,互联网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甚至可以用“信息爆炸”来形容。然而,对于普通的高校艺术专业教师来说,寻找展开培训的资源比较困难,而作为培训的主体来说,就要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这样的资源,奠定教师自主学习和培训的基础。高校作为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组织的主体,可以转变培训形式,将集中在一个空间中、内容确定的培训活动转变成为教师分散在各地、根据自身的需求展开学习的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让教师针对自身的弱点各个击破,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而做到这一点,最为重要的则是为教师提供这样的学习资源。高校的艺术教育专业培训组织者,需要利用学校的官方网络和设备,对于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数据库之后对于全体教师开放,在集中培训的时间里让教师自助获得资源并且展开学习。这一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从网络上购买培训资源、数据库资源、图书馆资源,也可以将往年来教育培训活动展开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充实数据库。数据库建立起来之后,教师自主培训活动才有了实施的基础[2]。

二、碎片化时间的培训——微课培训体系的建构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好处是,其内容针对性较强而体量又相对较小,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需求展开自学活动。微课培训体系的构建,可以集纳微课教学数据库,在平台的拓展方面,可以借助微信、微博平台来展开,展开的方式是这样的:培训的主体通过搜集大量的艺术教育活动的段视频、微课资源形成数据库,再按照整体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微博、微信发送出去,教师通过关注微博、微信的方式接受到相关微课,然后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消化。同时,利用微课培训体系的交互性功能,能够实现学员与平台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互,各个时间段的培训需求、培训要点也能够体现得更为鲜明。

三、评价体系突破限制——互联网+融合教师培训

传统培训的空间限制既影响了教师培训活动的地点,也影响了教师培训活动评价体系的建构。而对于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来说,对于其学习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的,往往并不是组织培训的培训者,而是相关专业和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互联网+的融合也是教师培训创新的重点。互联网+和教育培训的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还有教学评价体系的日益完善。利用互联网,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家在线观察和教导,给予教师明确的指导意见,提高培训水平;在培训活动结束之后,相关专家、从业人员也能够通过微博、微信或者互联网问卷、打分软件等针对学生的在线表演、答辩等进行线上的观测和评价。总而言之,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融入,未来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能够实现过程中的实时评价和培训后的多元化评价,以往的一张试卷、一篇论文的简单评价方式已经可以完全被取代[3]。未来的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互联网是可以利用的重要的平台,而相关的培训活动一定是结合教师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自觉展开的。未来的相关培训活动会将信息化、自主化融入其中,实现个人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这是对于当下教师培训集中管理、集中学习活动的颠覆。

参考文献

[1]潘丹春.基于微信平台的艺术教育培训专业化教师的发展研究[J].才智,2016,(12):101-101.

[2]吴安艳,陈继良,张泓毅.微课理念下的教师教育技能实训方案研究——以韶关学院的师范教育为例[J].软件导刊,2013,12(06):199-201.

艺术培训论文范文2

一、当前教育期刊面对的利好形势

当前,有较多的政策利好能使期刊健康持续发展,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4月28日刘奇葆部长在“期刊发展茶叙会”报告中批示:“期刊是主流舆论阵地,要发挥有能力做内容的优势,并在传播方式上及时创新……使期刊跟上时展的步伐,坚持发挥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同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传媒和新形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形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了2020年发展的宏伟目标。2014—2017年的全国“两会”中,“全民阅读”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上这些对于我们期刊界来说都是政策利好,我们要抓住这些利好机会及时发展壮大自己。具体对于编辑而言,就要依靠期刊多年形成的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深耕主业,延伸产业,在跨界和融合中实现期刊的“媒介平台价值”,做好期刊舆论引导力、内容传播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不断增强期刊影响力。这也应该成为期刊业界转型创新的共识。期刊创新的前提是有优质的内容,而优质内容的提供者是作者,因此,我们要重视作者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期刊高质量地发展。

二、当前教师作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抄袭毕业论文、教授抄袭学术研究论文、教师找“”写职称论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有机会长期和一线教师接触,笔者特地与教师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从中了解到教师找人写论文也有其迫不得已的苦衷,如教学任务重,教师和学生一样面临繁重的作业和考试负担,心理负担非常重;教师在百忙之中要兼顾家庭,工作家庭忙不过来,抽不出时间写论文;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和名声,而评定职称需要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工作压力和时间不够用让很多教师疲于写专业论文……这些都导致教师缺乏写作动力,而为了评职称或评优秀骨干,不得不找“”文章的因素。

三、解决对策:结合新形势,利用“期刊+”的思路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需要多途径地挖掘和培养热爱写作的作者队伍。良好的作者队伍是期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编辑除了要善于利用期刊舆论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的优势来培养作者队伍,还应该根据“坚持内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的指导思想去挖掘和培养作者队伍,要多途径约稿。下面,笔者拟结合“期刊+”的功能和作用,介绍如何利用“期刊+”的思路来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从而促使教育期刊能拥有一支较高质量的作者队伍。

(一)利用网络平台培养作者队伍

针对作者来稿发现亮点,这是编辑工作中最基本的培养和发现作者的途径。除了以前本人在《对当前教育期刊教师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一文中介绍的培养教师作者队伍的方法,笔者还结合当前教育新形势多途径地组稿。比如,当前互联网的条件下,很多教师会把自己的教育研究论文或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教育创新思想等到自己的微博或相关教育网站或论坛上,对此,编辑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比如,笔者从江苏某教研员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相关文章中了解到,徐州市对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工作抓得比较好,同时对中小学课题研究支持系统的研究工作也做得比较到位,并了解到该市的课题研究做得很扎实且经验丰富,做法成熟。考虑到我区的课题研究工作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为了让我区的教师有机会学习该市的优秀课题研究经验,也为了能从中挖掘一批优秀作者,笔者特地利用网络平台主动联系该教研员,请她牵线搭桥,帮我刊物色一批课题研究骨干或热爱写作的教师,由编辑与其联系组稿事宜。从后来该教研员联系到的相关学校提供的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来看,这确实有助于编辑从中发展一批有较好写作潜力的作者。另外,在“期刊+”思路下的教师作者队伍培养,编辑不应止步于挖掘作者,指导学校的课题研究开展指导和论文写作指导,还应该有长远的目光,为有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丰富课题研究工作经验的学校搭桥牵线,让他们到课题研究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学习取经,从而一方面有助于学校丰富课题研究开展经验,另一方面也促进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明确研究方向和论文写作方向,以便丰富教师的写课题研究论文的资源的同时,又能为期刊带来更优质的稿源。这应该可以说也是“期刊+”思路下编辑应该具备的发展眼光。

(二)关注当前教育研究方向或动态指引作者写作方向

教育期刊编辑要关注世界及国内教育动态,及时掌握前沿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动态。比如,全国各地大概有哪些教育研究或动态,当地学校的教育特色或正在研究开展的工作是什么,等等,最好都能大致涉足。如对于正在开展课题工作的学校,可以发挥编辑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让他们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和写论文的方向。如北流市某小学的课题项目“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创新课程———在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有机融入地方文化教学的研究”工作,笔者了解到他们开展该课题已有较长一段时间,需要发表中期研究论文成果,于是,笔者让他们先发中期研究报告,结合课题研究报告给学校提出中肯的建议。比如,该校课题命名为“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创新课程———在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有机融入地方文化教学的研究”,可从他们的中期研究报告中,编辑根本没有找到相关的体现“互联网+”的操作方法与主题。为了促成学校写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论文,笔者给学校提出了如下写作建议:

1.课题研究的名称涉及“互联网+”,但是研究报告中却甚少体现这一内容,仅见“上网学习”字眼,建议对“互联网+”的定义做清晰的界定,并提出利用互联网的详细思路,这样才能引导课题组成员往这个方向去做相关研究与撰文。对于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应该有相关文章,前期工作涉及内容偏少,建议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调整方向或思路。如可以往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实施课程评价,以及利用“互联网+”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等方面去思考。

2.建议课题负责人整理一篇关于该课题研究的总的文章,统领其他课题参与者所写的文章。写该课题研究论文的思路:提出为什么要开展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课程研究的问题,论述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及其背景→(实施过程)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条件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调查研究确定开发的内容与方向;如何按学科开发,开发效果如何(课题负责人最好能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效果或出现的新问题是什么,或点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思路。同时,还应穿插补充校本教材编写是否有系统性,编写设计教材的思路是什么,校本教材编写过程其实是从隐性课程变为显性课程的过程,对于这一变化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是否接受,开发后的效果能否出来,学生反馈的情况如何,等等。

3.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的做法,具体请主要做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和经验来介绍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比如,如何根据本学科特点来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整理的校本课程教材结合到本学科具体是怎么使用的,效果如何。

4.对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课题负责人或管理者具体是怎么做的,在介绍相关经验时最好能结合某些教师的个案来谈。这类文章主要是学校管理者或课题研究负责人总结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经验,以供其他学校学习和参考。

5.地方文化与语文、艺术等课程资源整合的做法或模式。有哪个学科的教师对于整合课程资源有值得推广的模式或做法,建议他们总结成文,介绍整合课程资源做法时应务必结合本学科的具体课例来谈。

6.对于课题研究精神和经验掌握比较充足的教师,且结合课题研究经验把课上得比较好的教师,建议其整理好相关课堂教学案例或课堂教学实录(获得过市级以上奖励的更佳),每一教学片段部分加入设计意图或专家点评(专家可请特级教师或教育局教研室的学科负责人)。以上建议对于该校加深课题研究深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有助于教师在写结题论文时有明确的写作方向,最重要的是能为期刊组到一批优质课题研究稿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区域优势,从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中挖掘和培养作者

笔者所在的单位在广西首府南宁,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很多大型教科研活动都是在南宁举办,如“名师的力量———2017年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基础教育高端论坛”“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组专家能力提升培训会”“广西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会”等活动,编辑如果抽空去参加相关活动,就能第一时间掌握相关的前沿活动信息,也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挖掘和培养作者。这应该也可以说是“期刊+”思路下培养作者的新思路。如果期刊社有能力,最好能利用良好的资源来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学习活动,从而使编辑既能及时掌握一线教师们的教学困惑,通过组织平台让他们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为期刊提供最新的一线教学资源论文。

艺术培训论文范文3

回首1980年,当胡坤首次突破了中国人在世界重大小提琴比赛中“零”的记录———获得第四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五名时,人们在惊喜之余,还以为这是个别、偶然的现象。然而自那以后,中国优秀小提琴选手陆续几十次赢得了各种国际比赛大奖,让世界乐坛刮目相看:王晓东在1983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英国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吕思清和黄滨分别于1987年、1994年摘得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桂冠等等[1](第202-206页)。如今,当我们再听到中国选手“国际比赛获奖”时,高兴之余,已不会再感到特别意外和惊奇了。诚然,我们不能自吹自擂,夸赞中国的小提琴艺术有多么辉煌;但是,也不能妄自菲薄。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蓬勃兴旺的整体社会环境,使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活跃、开放的国际交流和学琴热潮造就了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腾飞,涌现出薛伟、钱舟、陈曦等多位中国小提琴演奏家。

经过几代中国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优秀的中国小提琴教育家对西方小提琴艺术已经有了相当深度的理解,并掌握了科学的技术训练方法,被国际著名小提琴教授迪蕾盛赞“超过欧洲所有的学校,包括历史最悠久的巴黎音乐学院”[2]。在学习、借鉴西方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中国自己的小提琴艺术已经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东方这片古老土地上生根发芽,并逐渐显示出可贵的特色。中国小提琴艺术由中、西两大音乐支柱所支撑,涵盖了小提琴的教学、表演、创作、制作及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涉及古今中外多种音乐关系,属于内含多种学科的复合性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音乐水准的提高,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也达到了最活跃的时期。研究形式既有集中论述某一问题的专著、文集,如钱仁平撰写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洛秦主编的《小提琴艺术全览》等著作,也有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还有一些研究生以小提琴艺术方面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1](第191页)。与专著和学位论文相比,音乐期刊上的文章不仅具备一定的学术性,还具有时效性、广泛性特点。其中,《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这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刊载的论文更有专业性、权威性和代表性,对于考察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具有典型意义。本文欲以1978—2008年在以上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小提琴的论文为蓝本,通过对这些文章的数量、内容、研究趋势以及作者构成等方面的统计,尝试分析与总结三十年来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78—2008年核心音乐期刊小提琴论文概况及进展

据统计,1978—2008年在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小提琴的文章共计358篇(包括部分短讯和信息)。其中,《音乐研究》刊载18篇,《中国音乐学》9篇,《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5篇,《中国音乐》18篇,《人民音乐》148篇,《音乐艺术》59篇,《黄钟》31篇。关于音乐家演奏会、艺术成就、纪念及研讨会等内容的论文共140篇。其中约有近三分之一(共44篇论文)是关于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文章多角度探讨了马思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对小提琴演奏、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等方面的巨大贡献,由此可见马思聪在我国小提琴艺术史上所占有的独特地位。有关其他中国小提琴家,如刘育熙、胡坤、吕思清等人的文章为46篇。在介绍外国音乐家的50篇文章中,对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关注最多,有9篇文章以他为题。另外还有关于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穆特、西琦崇子等杰出小提琴家的文章,主要涉及来访演出、讲学、回忆和怀念等内容。

研究小提琴教学和演奏理论的论文共78篇。在探讨教学方法的42篇文章中,有6篇介绍了被誉为“冠军教授”的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的教学方法,将富有特色的林氏教学法从理论上进行了较系统、简明的总结。其他教学文章还谈到基本功训练、中外专家的讲学、选择教材和教学法等内容。研究小提琴演奏的36篇论文,讨论的方向集中在演奏姿势、动作、音准、发音和技术训练等具体问题上。分析小提琴音乐作品的论文共有62篇。研究中国乐曲的为40篇,其中又以对马思聪的音乐创作研究为主,占17篇。另外,还有6篇论文对备受赞誉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技法和中西结合风格进行了探讨,对杜鸣心、王强、夏良等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有专文介绍。在仅有的研究外国作品的22篇文章中,既包括演奏解析的译文,又有从主题因素、和声调性、曲式结构等创作角度对作品进行音乐学分析的论文。

在有关小提琴比赛的34篇文章(包括简讯)中,记录历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和中国作品演奏比赛的文章为15篇,另外19篇是对国际比赛及获得国际比赛大奖的中国音乐家的介绍与采访。关于小提琴艺术史、小提琴学派的文章共18篇,涉及世界小提琴文化及其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影响、中国乐派如何形成等内容。此外,还有10篇文章主要介绍小提琴基本常识;6篇文章专门研究提琴制作;书评、声学问题等其他内容为10篇。与改革开放前仅有《音乐研究》和《人民音乐》上刊载的四十余篇小提琴文章相比,以上统计的358篇文章,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有质量上的突破,体现在对小提琴艺术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极大拓展:学术视野的不断拓宽,使小提琴艺术理论的研究目光从基本演奏知识和有限几首小提琴乐曲的普及性介绍,扩大到表演教学、作品分析、国际交流以及提琴制作等各个方面。关于演奏方法的文章,除了研究左手揉弦、右手运弓等一般问题和介绍大量中外小提琴家的音乐会及演奏经验外,出现了《演奏好中国小提琴曲所需的补充技术训练》[3]《小提琴中国作品的演奏与初步研究》[4]等文,对演奏西洋乐器与中国风格的实践结合进行了初步而有益的探索。教学方面,从左右手训练、发音音色等常见普遍性问题的探讨,到多位具体小提琴教育家,如马思聪、张世祥、林耀基等以及外国大师教学方法的记述和总结(参见[5][6][7]),为小提琴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较为详实、可行的经验。

作品研究方面,对中外小提琴乐曲的演奏解释和音乐学分析的文章数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明显增加,并且出现了一些比较少见或较新曲目的研究,如《克里格里奥诺〈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8]等。关于比赛方面,自从中国选手开始在世界重大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后,此类文章内容也从介绍国内、国际比赛,逐渐到记录在国际赛事捧杯载誉的吕思清、陈曦以及获提琴制作大奖的戴洪祥、郑荃等优秀中国音乐家(参见[9][10][11])。进入21世纪的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还呈现出多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态势,发表的论文已经涉及到音乐声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社会学等以前很少触及的领域,如周泽华的《从音乐声学看小提琴音色》[12]、张漪和杨燕迪的《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的人文寓意诠释》[13]、李齐华的《意大利小提琴音乐中炫技因素勃兴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14]等文章。作者不仅从小提琴及乐曲本身的具体形态分析,更是站在与声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角度上对小提琴艺术理论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充,使研究对象不止局限于之前的乐器表演和乐曲本身,而上升到更高更广的层面以求得愈加丰富、深刻的精辟见解。这不但契合小提琴艺术本身内含多种学科的复合性质,同时也给予以后的学者更多的启示与空间。#p#分页标题#e#

在学术视野和范围拓宽的同时,小提琴艺术理论的研究也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例如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重要开拓者马思聪的研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音乐》上仅有三篇记述他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文章[15][16][17]。改革开放后,对马思聪突出贡献的探讨不止停留在演奏层次,更从传承教育、技法风格和历史影响等多角度挖掘出他所做的众多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成就。除了有不少回忆、怀念马思聪的文章外,他的学生杨宝智、林耀基、向泽沛等总结了马思聪重视基本功、强调听觉思维、注重对乐曲意境的理解等教学特色[18][19];苏夏、钱仁康、杨儒怀等从作曲理论和作品分析方面对马思聪的不同曲目和创作手法进行了细致分析[20][21][22];而音乐学家梁茂春、向延生等则分别从史学角度对马思聪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特点和他在演奏、教育等各领域的卓越成就进行了阐述[23][24]。近年来,对马思聪的研究形成了全面而深入的局势,通过对他演奏才华、教学观念以及音乐创作等各方面的潜心钻研,当代音乐工作者能够从中获取丰富的养分和经验。

不仅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论文的研究视点明显深化,从1978年到2008年间的研究层面也呈现出逐渐深入的态势。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论文以介绍小提琴家和基本演奏知识的内容占据多数,译自苏、日、英、美等外国作者的介绍小提琴训练、历史、比赛的文章就有10余篇。90年代后在这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介绍小提琴常识的文章明显减少,而在音乐作品的深度点评、教学演奏法的分析和从人文历史角度看小提琴发展方面,则有很大进展。尤其在小提琴民族化问题上,对马思聪之前的中国小提琴音乐到目前中国小提琴学派的构想,提出了中国小提琴曲创作的真正起点、民族化发展的两种模式和坚持民族化发展的文化性、创新性、开放性、技法性等不少发人深思、值得借鉴的观点[25][26][27][28]。可以说改革开放后,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呈现出多元化、深入化的特点。

对三十年来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缺失的思考

与三十年前相比,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此同时,这三十年间也还存在着不小的、值得重视的缺失。首先,与飞速发展的中国小提琴艺术实践相比,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整体处于滞后状态。这表现为:一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实践还未上升为理论,存在着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空白区”;另一方面,已有的理论研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前瞻性、科学性作用,缺乏对零散化知识的有效整合。在中国小提琴演奏技术堪称世界一流的今天,仍有种种技巧、内容、形式、艺术等方面的关系和问题,没有得到真正深入的研究,例如:林耀基等重要教育家怎样充分运用艺术规律、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技巧;中国演奏家演绎西方乐曲时的文化、审美基点;关于专业演奏家、业余爱好者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类音乐教育的培养理念问题;在中国小提琴曲创作中,如何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更好地统一的问题等等。这里面,既有关乎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方略性的问题,也有侧重于实践操作的技术性难题。音乐理论从来不以自身的发展为其目的,而是应当在演奏、作曲等音乐活动之间“铺路搭桥”,起到纽带的作用。音乐表演、教学、创作的实践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对艺术的思维研究也是一样不断发展更迭。

我们需要建立高瞻远瞩、正确客观的音乐艺术思维方式,以完备的理论体系支持和应对动态展开的、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的飞速发展。已有的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危机关系,其原因一是在于不大受实践者重视;二是理论研究本身没有发挥出其充分有效的作用,干预音乐实践的精神不足。许多著名演奏家和小提琴教师对于艺术理论研究的热情显然不是很高,即便在演奏人才比较集中的高等音乐院校,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这对于深化实践和交流经验都是不利的。值得一提的是,少数小提琴教育家韩里、杨宝智、赵薇等长期坚持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以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为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添砖加瓦。中国的小提琴演奏者们应象蓝玉崧先生在《芳林新叶摧陈叶———寄意青年民乐家》一文中对民乐演奏家所期望的那样,既“高质量地锤炼和丰富乐器的演奏技巧”,也能“以现代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武器”,使演奏理论与技巧“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29]另外,现有的研究文章虽然数量上不算少、内容上也几乎涉及小提琴艺术的各个方面,但从学术质量上看,可以形成系统性的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课题之间联系不够,音乐批评较为单一,难以产生显著的实际效果。纵览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整体研究,还缺乏高屋建瓴的体系性规划,缺少内聚力和凝聚力。当然,这并非短期凭个人之力可以改进,需要音乐机构及有识之士们借鉴音乐艺术多种学科的新知识不断丰富、完善它,使其社会影响力和应用性逐渐追赶上实践的步伐。

其次,理论研究中对教学演奏、作品分析、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关注不够均衡。仅从1978-2008年三百多篇论文的内容比例上看,对音乐创作、艺术历史的关注远不及对著名小提琴家及其演奏和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高。与实践中大量学习和演奏西方古典、浪漫时期乐曲相对的是,关于这些作品的演奏解析和理论研究文章很少。研讨现当代西方小提琴作品的文章更是仅寥寥数篇,而且一些新创作的西方作品乐谱在国内很难找到,说明我们对现代作品在风格、技法等方面的认识还不足,在实践演奏和理论认知上均未有十分的把握。另外,对小提琴艺术文化的历史衍变及其处于现今全球经济与文化趋于融合的环境下的民族化发展研究,以及与提琴演奏密切相关的提琴制作水平的提高等问题,也有待于更多的强调。对于西洋乐器的掌握,仅仅学习它的演奏方法和运用分析技术研究音乐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要熟知这种音乐艺术背后的文化脉络。尤其在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环境下,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又与新中国的文艺政策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联。我们需要通过对文化历史的认真审视,不仅研究音乐艺术本身“是什么”,而且探索“为什么”会这样,找出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矛盾所在。前文统计数据所显示的“一多”(教学演奏法)、“一不足”(作品分析)和“一少”(历史文化)似乎与小提琴学习实践当中体现出的某些问题有相通之处:在重视演奏方法的同时,忽略对所演奏作品的理性认识和对整个提琴艺术知识的补充;对独奏的重视大于对重奏、合奏的重视;学习和演出西方现代作品、中国小提琴作品的比例较小;学生对专业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及自然科学等知识了解甚少等等。这些问题已引起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思考,梅纽因就曾在写给周巍峙的信中谈到:“我感觉可能存在着某种危险性,即:错误地强调培养超众的个人尖子而忽视集体音乐才能,忽视三、四人的小组演奏、直至大约十五人的室内管弦乐队演奏的联合努力。……目的不是要在世界比赛中击败他人,而是要全心全意地为所学的艺术服务。”[30]中国小提琴学生缺的不是才华、不是勤奋,留学西方的学生更多的是去体验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其实就是乐器背后的文化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热爱,这是成为大师的必备素质。#p#分页标题#e#

再次,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及其研究还未能满足实际需要。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教学与演奏活动多以西方小提琴作品为主,基本是欧洲音乐、也可以说是欧洲音乐审美感的教育。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有其必然性、甚至是必要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中国小提琴艺术概念中的中国部分———民族审美感,即审美母语的培养。虽然在涉及音乐作品的62篇文章中,研究中国乐曲的占据了40篇,但大多仍停留在对马思聪音乐创作和协奏曲《梁祝》的分析上,关于其他音乐家及新作品的介绍非常少。事实上,迄今为止的中国小提琴曲约有五百多首,近三十年来也不乏优秀之作产生,如谭盾的《戏韵》、瞿小松的三首小提琴作品《谷》《山之女》《恋》以及陈怡的《中国民族舞组曲》等。作曲家们一直沿着自马思聪以来就遵循的“中西交融主义”道路在前进,成功的音乐作品正是受惠于西乐的技术和对中乐的感悟。但对于这些新近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民族化风格的研究还太少,并且生活中流传广泛的还往往是那些建国初甚至“”时期创作、改编的朴素流畅的小提琴作品。就实际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而言,新创作的中国作品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具有思想深度与高超技巧的经典小提琴作品也还稀缺,造成了部分民族审美语言培养上的缺失。我们今天仍需孜孜以求地探寻、吸取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继续倡导优秀的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及其研究。另一方面,还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上看待小提琴艺术,加强思考“国际化”和“提琴化”上的不足,对“民族化”去除狭隘和保守的理解,以自己独特瑰丽的色彩装点世界艺术宝库。

另外,全国的小提琴艺术发展具有地区差异性。从核心音乐期刊这三百多篇文章的作者地域来源看,北京的学者大约占一半,另外还有上海、武汉和西安等地的研究者,来自较偏远中小城市的作者数量屈指可数。当然,这与全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有紧密联系,更与偏远地区小提琴教学、演奏实践水平的落后有直接关系。在全国九大音乐学院和各艺术学院及综合大学中的音乐系科里,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艺术水准最高,形成了中国小提琴教育各具特色的两大中心。北京在音乐机构和表演团体的数量、招生的范围等方面具有强大涵盖性优势;上海的音乐艺术具有应和时代、融化传统、容纳中西、敏感灵便的多元化特性,大有与北京一争高下的态势。虽然前文提到迪蕾教授等世界著名音乐家非常赞赏中国的小提琴教学,但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所瞩目的主要是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全国还有许多地区缺乏高素质的音乐专业教师和高品质的文化交流活动,综合音乐实力无法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相比。尖子演奏家与作曲家的培养是需要的,整个国家国民的音乐修养也不可忽视。提高我国整体音乐素质仍是一个需要耐心实干、任重而道远的长久任务,基础性的工作往往更为复杂、艰巨。近年来,国家各级组织实施的聘请音乐学院高水平的小提琴教师在新疆等地支教以及在各地开办学习班、培训班、夏令营等措施和活动,加快了文化传播体系的建构,有效缓解了部分长期存在的问题。

最后,与同样是西洋音乐的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相比较,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小提琴和钢琴是对现当代中国文化生活影响最为深广的两种西洋乐器。改革开放后,中国小提琴和钢琴艺术都获得了蓬勃发展,各自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目前“中国知网”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显示的数据来看①,两者的研究论文数量相差悬殊:以钢琴为题名的文章总量约比小提琴文章多五倍,《音乐研究》等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的小提琴论文至多占到钢琴文章数量的一半左右,钢琴方向硕士学位论文以500多篇大大多于小提琴的60余篇,对钢琴艺术的专门研究还出版有《钢琴艺术》专刊。并且在1996年,卞萌出版了她的博士论文《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成为首部系统研究中国钢琴文化历史和理论的著作。在其之后的钢琴方向博士学位论文,继续对钢琴创作、演奏和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作深入探讨。而关于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博士论文至今还未出现,以中国小提琴名曲为重点论述课题的专著《中国小提琴音乐》也是进入21世纪才出版的。从研究内容上看,对钢琴艺术的探讨除了演奏、教学角度,在人文历史背景、作曲技法分析、民族化风格结合等方面也受到较多关注,尤其在钢琴音乐中的中西因素的结合问题上有不少真知灼见,如魏廷格《中国钢琴艺术30年回顾———略谈成果与缺失》[31]、代百生《外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中国风格”研究》[32]等。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可以大胆借鉴包括钢琴艺术在内的中外乐器研究的众多成果,以扎实、严谨的工作不断提高自我。

小结

艺术培训论文范文4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高职;可视化分析

一方面,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主体内容[1]。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具备显著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实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但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只有厘清现有理论成果,对理论研究进程予以回溯与总结,才有可能找到兼具高职特色、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规律,在教育实践中切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和梳理。

一、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包含期刊、国际会议、国内会议、博士、硕士等五个子数据库。检索式设为:TI='高职'*('设计类'+'艺术设计'+'艺术类'+'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平面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实践教学',发表时间设定为2000—2020年,手动逐页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检索得到154篇有效文献。

(二)研究工具。本文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一种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2]。CiteSpace是当前较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在文献计量、探测学科发展前沿、发现研究热点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3]。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研究领域中,该软件的应用还较为少见。

二、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

(一)载文量分析。载文量可以挖掘某领域文献数量随时间发生的变化规律,本文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文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载文量统计。统计数据显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的载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0—2007年,年均载文量不到1篇,2010年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增长年,年载文量由2009年的一位数升至两位数,2011—2013年为平稳期,载文量每年维持在13篇,2014年后呈现波浪式上升,在2019年达到峰值(2020年未含全年数据)。从资源类型分布看,154篇文献中期刊文献数量占绝对优势,为150篇(占总文献量的97.4%),国内会议和硕士论文各2篇,说明该领域缺乏系统性研究。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将时间切片间隔设置为1年,TopN选择50,利用CiteSpace绘制154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获得个227节点和529条连线,采取手动方式对图谱信息进行聚类和梳理,得到图1,可大致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专业三个方面了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概况:编号为1的矩形反映了研究内容的宏观层面,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构建、理念思路等。由于宏观视角涵盖内容丰富,研究成果多以策略形式呈现。编号为2的矩形反映了研究内容的微观层面,包括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方法、实践课程等,即研究者从微观层面对宏观体系和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研究。这类研究内容多依托具体案例开展研究,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研究成果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前后的成果对比予以呈现。编号为3的矩形涵盖了该领域的研究专业,既包括宽泛的艺术设计和艺术类专业,也包括具体的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数字媒体等专业。根据字体大小,反映出除研究频次最多的艺术设计,研究者对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视程度最高,这可能与专业成熟度和认知度相关。编号为4的矩形反映的是不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其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特征,成为高频次研究主题。“现代学徒制”作为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新途径,在近年成为研究热点。其他“产教融合”“工匠精神”“互联网思维”等反映了研究者探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新理念、新思路、新途径的多元视角。

(三)时区图分析。将时间切片间隔设定为1年,利用CiteSpace绘制时区图,选择timezone形式呈现主题词共现分析结果。时区图除了可以反映载文量,还可以根据每个时间段新出现的关键词,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如图2):2000—2006年载文量少,研究主题宽泛。2010—2013年载文量大幅提升,研究主题多反映“工作过程”职教理念。2013—2015年“校企合作”成为研究热点。2015—2020年研究视角凸显时代性。

(四)作者发文分析及机构发文分析。1.作者发文及合作关系分析。对154篇文献机构进行统计,154篇文献由175位作者发表,对作者个人发表文献数量进行统计,高产作者仅发表3篇论文,且大部分作者为独立发文、合作仅限于本单位。2.机构发文及合作关系分析。对154篇文献机构进行统计,文献共来自122个机构,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呈现点状分布,机构节点连线十分稀疏,机构间合作网络密度仅为0.0008机构之间连线比较细,说明机构间仅存在偶发性合作,合作并不持久或频繁。

(五)文献来源分析和高被引文献分析。1.文献来源分析。按照期刊统计文献刊录来源,载文量达到3篇以上的期刊共8个,共刊载论文43篇(占总期刊文献量的28.7%),其中《美术教育研究》的载文量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达到15篇,表明该期刊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的领导期刊。目前专门研究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的优质期刊非常少,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多发表于艺术设计类期刊的教育专栏。总体而言,文献的期刊分布相对分散,优质职教期刊发文数量少,反映出文献质量总体有提高的空间。2.高被引文献分析。对154篇文献的被引频次进行统计,达到10次以上文献有8篇。其中南京艺术学院何敏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属于研究系统性相对高的文献,被引频次达到20。结合前文的分析,对比作者发文,高被引文献作者中仅有肖婷发表过2篇论文,其他高被引文献作者仅发表过1篇该领域论文。对比研究主题,高被引文献的研究主题围绕“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互联网+”等研究热点展开。此外,未发现高被引文献与文献的机构来源、文献的刊录来源产生对应关联。总体来看,高被引文献以2015年之前发表的文献为主,文献质量不稳定,也未形成优质研究团队。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缺乏主体合作。研究者之间、不同类型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研究者之间合作密度较低,或单打独斗,或仅限于与本机构、本地域的研究者合作。研究机构几乎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少见本科院校,未见企业、政府机关、学术出版机构等机构。艺术设计专业的职教研究需要扎根地方,打通与政府、行业、企业的沟通渠道,建立与兄弟院校、本科院校无间合作、信息互通的交流平台,只有借助各方优势,实现研究资源的共享,促进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协同发展,才能切实提升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可用性,推动理论研究向深度发展。

(二)缺少跨界研究主题。就研究主题看,面向专业以笼统的艺术设计或单一的具体专业为主,往往就专业说专业,缺少跨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同时,实践课程案例的选择也呈现基础化趋向,多为手绘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等。这表现出研究者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僵化程式[4],即专注于某一课程对单一技能的培训,缺少与其他实践课程的融合考虑。建议研究者转变研究思路,选取综合性实践课程(比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为案例,探索各项技能综合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实践训练的连续性和综合性。

(三)研究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不足。多数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仅发表1篇文献,高产作者发文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产作者数有待进一步扩大。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研究者的研究工作浅尝辄止,存在基于社会热点、学术热点“临时起意”的现象,既缺乏研究基础,也无深入研究的意愿。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的研究,不仅会导致研究内容的分散,研究深度的有限,还会导致理论体系无法构建,研究成果无法推广。因此,建议研究者既要将初始的研究目标一以贯之,面对热点问题更要冷静思考,积极探索多元融合的研究范式,在持续研究中平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找到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四、总结

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理论体系仍在完善阶段,相对职教发展,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明显滞后,文献数量仍处在“量”的上升期,还未趋于稳定,知识基础和高质量经典文献仍需时日积累,核心作者和作者群尚未形成。总体而言,该领域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应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理论研究进行定量分析,辅以定性分析,能够有效避免主观因素,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更客观真实地反映研究态势。当然,本文仅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集的完整性仍有待提升。此外,CiteSpace提供的解读信息功能不仅限于此,未来将探索更深层应用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龙.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思考与体系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58-60.

[2]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3]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艺术培训论文范文5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思考;艺术类院校

一、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设计学科的公共课程,在综合型院校和艺术类院校均有开设。其课程名称由于不同院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中外工艺美术史等名称[1]。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同行的交流经验,发现部分学生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难以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进而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学生来自各大美院附中或美术学校。这类学生接受过长期正规的美术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但文化课成绩相对薄弱。第二类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在这类学生中,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将美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定期参加美术培训机构的培训,进入高中后,因文化课成绩不够优秀,鉴于自身的美术基础,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集训,进而考取理想的院校。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兴趣淡薄,没有参加过美术专业技能培训,但因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考取理想中的本科院校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升学选择以美术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这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高中后期阶段才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过长期或短期的美术培训或集训考取相应的院校,在大环境下接受艺术氛围熏陶,对艺术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作为一门知识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思想较为活跃,逻辑思维能力不足,难以理解与掌握复杂、系统的艺术史论知识,久而久之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艺术史论知识的信心和兴趣。

2.课程课时设置少,导致轻视态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部分学校在开展艺术设计教学时以传授技艺为主,对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经济、设计与文化、设计与市场、设计与科技、设计与思想、设计与心理等的联系认识不够。部分教师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知识的庞杂性、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知识积累的长期性的认识不够深入,在设置课程时,仅仅将其当成是一门公共艺术课程,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的复杂性及其对艺术设计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在学分、学时设置上都低于艺术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由此导致部分师生较为忽视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甚至个别教师只专注于钻研专业技能,忽视对艺术设计史论知识的研究和探索,部分学生只重视学习专业技能,轻视对艺术设计史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认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对艺术设计的作用不大,只要有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就能设计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未认识到艺术设计史论对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性,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不够重视,甚至忽视或放弃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大纲不够合理,授课课时与教学大纲不匹配

一些院校对教学大纲在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编写课程大纲时,未结合学生的学情、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课程的实际课时量,盲目参考甚至直接搬用其他艺术院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如某些院校将某艺术院校教学大纲中72学时的内容改为32课时,以致教学大纲与实际授课课时失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教师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未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难易程度,未介绍综合性、前沿性的设计与研究成果,压缩了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与讨论的时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前瞻性不足,与现有的设计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较为淡薄。

4.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试形式与设计实践脱节,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部分院校艺术设计史论的课时只有32课时,有时因节假日、学生外出写生等占用了部分课时,实际的课时量只有24~26课时。个别教师习惯采取合班教学,人数众多,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受课时和学生人数的限制,教师难以开展多元化教学,如实践性教学或开放式教学,考试形式难以体现多样性。有研究显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模式分为两种:一种以系统的理论知识讲授、课堂讨论、参观等形式为主,学生使用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学习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创作与设计实践过程中体会理论概念;一种以纯理论的教学为主,教师通过讲史实、论史观、谈概念,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2-3]。这两种教学方法均是理论学习大于实践学习,考试多以期末闭卷考试或期末论文的形式呈现,以致学生的课堂实际参与度较低。部分学生忽视过程性学习,史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联系不紧密,难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史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预期目标。学生的史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相脱节,部分学生因理论知识抽象、难懂、枯燥而产生畏难心理,学习兴趣也变得淡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

二、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安徽艺术学院为例

安徽艺术学院是一所地方性艺术类本科院校。近年来,安徽艺术学院结合国家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为办学目标。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在学院办学目标的指导下,遵循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根据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的教育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环境艺术设计三个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与之联系紧密的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设计学概论、视觉传达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基于设计史论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如何解决前述设计史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安徽艺术学院的学校背景及其相关优势,积极思考与探索该课程教学目标如何定位、教学内容如何设定、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如何选择等一系列问题。

1.教学目标的定位

安徽艺术学院虽然是一所新成立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办学经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但摆脱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吸取了国内外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学院和教师在一流教学设备等的支持下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面对艺术设计多元化、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设计发展的趋势[4],通过分析国内外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经验与教训,面对学生文化知识基础与专业技能不平衡的情况,不断分析该课程教学如何定位等问题。安徽艺术学院以安徽本地文化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安徽特色的专业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办学目的,吸取国内外试图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建构学生艺术设计史论的知识结构,实现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技能特长、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系统的史论知识储备的优势,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如打破传统的艺术设计观念,以跨学科、交叉性、多维度的艺术思考和实验进行设计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能力的相互促进、均衡发展,达到培养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设定

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课时设定为32~36学时,但因节假日或学生外出写生等情况,实际授课课时多为28~32学时。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如果以以往的系统理论讲授为主,与案例结合讲史实、谈概念、论史观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让学生掌握多元的文化知识,而且会使教学内容过多,课程内容与课时量难以匹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在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不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设定课程教学内容是其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因势利导,根据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发散性、跳跃式的思维特点,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开展教学。首先,以安徽本土传统文化或民间艺术为立足点,利用安徽本土的文化优势,如徽州砖雕艺术、阜阳剪纸艺术、池州傩戏面具,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社会历史沿革、工艺技术,当前跨学科、交叉学科、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等理念,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设计审美心理等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设计作品,记录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和想法,以及每一步设计、每一个元素、每一个设计灵感的来源及其心得体会;其次,将前沿的研究成果或设计作品、优秀学术论文纳入教学,让学生跨学科、多维度、多视角地分析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用批判的、审视的、思辨的思想看待课程内容,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一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一些热门的话题、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为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结合时代主题创作反映典型事例的设计作品,同时记录下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一多元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思辨的思想方式,引导学生在艺术设计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理论水平的同时,既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传授了学生相关的研究方法,实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和培养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3.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的,因此,根据前述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设定,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的科研反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模式上选择以小班教学,主题性、专题性、分组设计实践、研究、讨论与项目制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知识平台,微信公众号、网络教育平台、数字资料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如实地考察、课堂汇报、作业展示、主题演讲等。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优势选择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如设计作品以多媒体、手绘、电脑制作、剪纸、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形式呈现,鼓励学生以完成主题性设计、参展为目的进行艺术设计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获取理论知识,克服艺术设计史论知识学习的畏惧心理,增强艺术设计史论学习的自信,激发学习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兴趣,提高其设计实践能力和水平。

4.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合适的教学考核方式对于促进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考核方式必须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教师应打破以往闭卷考核或论文考核的方式,以过程性考核、实践性考核、课堂展示、课堂汇报、线下自主学习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将过去过程性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比例,调整为过程性成绩占50%~60%,期末占40%~50%的比例;将以闭卷考核或论文考核为主,调整为课堂展示、前沿设计研究成果现状分析、设计实践作品结合设计说明的形式进行考核,既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又提高了其艺术设计史论知识的理解、研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的目的。

结语

艺术培训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师;行动研究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再生产文化,是创造文化的源泉。“外语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1]有的教师只机械地教授知识,眼里只有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灵教育和新课改中提出的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观念大大阻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教育中教师是引领者、促进者,角色从权威型转到服务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终身的学习化过程。”[2]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对《新课标》在教师心中的地位不高;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晰;教学资源不丰富。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师有了丰富的教学理论,更能促进教学实践。教师要把教和学相结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这是当代英语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教师还应掌握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寻找英语学科规律,掌握高效教学方法。教师如何更有效学习呢?开展行动研究是教师学习的最有效方式。

1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研究文献得知有的专家认为“实践性”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高中英语教师实践性大于理论性,高校教师正好相反,如果高校教师与高中英语教师合作研究,更能有效指导高中英语教师的实践;有的专家认为“反思”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在实践中产生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还有的专家认为“合作”是主要特征,行动研究中的合作是在资源基础上平等的合作,没有地位的高低,合作者之间是亲密的伙伴关系,形成自然的“合作文化”,而不是缺乏沟通的“人为合作文化”。[3]行动研究从广度上存在失衡:通过近十年的文献梳理,对口语、词汇与阅读的行动研究明显多于翻译、语法。研究深度不够:对学习策略和人格的研究比较少。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以喀什二中所有高中英语教师(22名)为例。喀什二中是喀什地区总体水平最高的学校,选择喀什二中的所有高中英语教师为样本增强了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和代表性。正式发放调查问卷之前,笔者先在网上随机给五位高中英语教师发放问卷,根据测试结果对问卷的可信性用SPSS软件进行了测试。克隆巴赫系数为0.8,表明适合。笔者结合喀什地区教师工作状况对问卷进行整合,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删除了5个不太符合的问题,最后确定了25个题目。前五题是样本背景信息,后边20道关于教师行动研究的题包括四个维度(自我反思时间、教研活动、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四个维度是根据教师行动研究的实际状况并结合相关文献来划分的,笔者设计四个维度的目的是想调查喀什二中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现状。对22名教师进行问卷后,剔除了一份不规范问卷和一份不完整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是90.9%。

2.2访谈

本课题对喀什二中5位英语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涉及十个问题,访谈的五位教师基本情况如下:访谈问题及分析

1)问题与分析

问题:(1)您对科研感兴趣吗?(2)您的科研困境是什么?(3)您参加过科研研究吗?(4)您作为主持人参加过科研研究吗?(5)您公开发表过几篇论文?分析:(1)访谈了五位教师,其中有四位教师对科研感兴趣,科研灵感很多,但是实施的比较少。只有一位教师对科研不感兴趣。(2)五位教师的科研困境:P1、学情把握的不够到位,理论功底不是非常扎实,有些想法对于大班教学很难实施。P2、如果有高水平的人引领会更好,比如理论支撑,如何操作,对新老师来说特别有帮助,在科研上会更顺利。P3、自己的理论水平差,不知如何去做,心里会打退堂鼓,没有方法也没有方向。P4、没有经验,时间有限。P5、没有经验。五位教师对科研的困惑:3位教师缺乏理论基础,2位教师缺少研究方法,2位老师提到没有经验。(3)4位教师参加过本校的科研,1位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科研。(4)1位教师担任过课题主持人,3位教师只参与部分研究,1位教师没有参与过课题研究。(5)有3位教师包括毕业论文在内公开发表过三篇论文,1位教师发表过2篇,1位教师发表过1篇,相比高校教师而言,高中英语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综上,80%的教师对科研有热烈的参与愿望、求知的渴望,但是科研经验比较少,发表的论文有限,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高中英语教师与高校教师取长补短共同合作是一种特别好的方法。这种融合在一起的共同体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作用的主体,它承载着文化的多种元素。“共同体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6]在共同体中教师能够突破多种局限,具有归属感、凝聚力,获得共同体文化的支撑,实现全人发展,从而为温馨和谐的“家”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2)问题与分析

问题:(6)您愿意和高校教师合作研究吗?(7)您觉得高校教师对您的科研发挥什么作用?(8)您参与行动研究具有什么样的动机?(9)您参与行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支持?(10)科研对您的自主发展有什么作用?分析:(6)5位教师都愿意和高校教师合作研究,能够在理论及方法上得到进步,但是合作机会少,时间有限。(7)高校教师往往能把握住最前沿的学术动态,经常参加学术讲座和教学,与他们合作,可以尝试把最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来验证可行性。(8)3位教师觉得行动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2位教师觉得可以提高科研能力。(9)教师参与行动研究需要专家的理论支撑,学校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的资金支持。(10)科研是有方向的研究,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它可以促使教师进一步深入学习与研究,在研究中学会思考,让研究成为一种动力!让研究伴随终身,在研究的状态中从点滴做起,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综上,教师都愿意和高校教师合作研究,同时需要本校的支持。合作行动研究中高校教师可以提供理论及方法的支撑,在研究中可以提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

3行动研究现状

反思是行动研究的核心,由调查问卷得知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把教学中的难题当成研究资料的占70%。但是经采访得知部分教师没有听说过行动研究,缺乏对行动研究的了解,研究意识薄弱。高中英语教师科研成果较少。10%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科研与教学的真正关系,认为科研与教学互不影响,实际情况是科研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教学也是一种艺术,科研来源于教学实践,两种艺术相互促进。教师要从教书匠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在实践中通过科学研究丰富教师的灵魂。

4面临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

(1)目前高中英语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参加机会少、培训效果不佳,出国培训更是天方夜谭,没有机会接触纯正的英语语言环境,对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只了解皮毛,高中英语教师自身的听说能力都有待提高。(2)高中英语教师自由时间不充足,工作节奏快、缺乏理论知识及方法指导,教师们的教学激情被重复的工作磨灭了,缺乏科研动力。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科研只是为评职称。(3)缺乏硬件软件支持:硬件设备跟不上时代变化,缺少先进硬件设备,无法获取科研资料,没有人解惑指导,有疑惑时教师们首先是查找资料或者向同事请教,接触专家的机会比较少。(4)科研选题不当,解决不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重两头(开始与结尾),轻中间研究过程。(5)高中英语教师撰写论文的能力需要提高,大部分教师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论文的撰写以及一些科研方法。(6)学术成果普遍暗淡,大多数教师做科研是为了提升自我,有助于教学,但有的是为了评职称或业绩考核。(7)教师计划能力强,行动能力差。教师们往往是心余而力不足,计划得好好的,但是中途因为各种原因而搁浅计划的不占少数。

5开展行动研究的对策

艺术培训论文范文7

1由表及里向前辈学习

青年学术编辑虽然具备学科专业优势,但入职时,是站在编辑业务门外的,必须要参加编辑岗位培训班,由“师傅领进门”,学习一些编辑通用的“表面”功夫: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常见错别字辨析、量名称和单位符号的规范使用、参考文献的规范著录。前辈们知识渊博,工作经验丰富,严谨而不刻板。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前辈讲授医学论文题名字数限制时,举了一个20字以上题名的例子,如何将其字数删减?他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是一个字都不能少。这对我们从事编辑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凡事都有例外,掌握规范是前提,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阅读前辈们发表的文章之时,我们常常能够从中感受到他们的与时俱进,例如对新标准的解读,对新问题的答疑,对新现象的分析。《编辑学报》2015年第1期了该刊参考文献著录细节变更的4条说明。第1条“期刊析出文章‘页码’的著录”区分了阅读型和引文型参考文献页码的著录,分别应著录文献的起始页和信息所在页,笔者感到这一变更非常科学,有益于作者在写作时核对文献、读者在阅读时查阅文献。4条变更均体现出编辑前辈对于标准的深刻解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实际问题,非常值得青年编辑学习与发扬。

2有声无声与同仁交流

“有声”交流是指编辑同仁之间通过谈话进行交流。编辑工作是一桩苦差事,青年编辑往往难以想象十几年甚至更长的编辑工作所带来的案牍之劳,甚至会有相关职业疾病的困扰。而很多同仁多年来始终活跃在编辑一线,如常青树一般。他们如何能在应对繁杂编辑工作的同时,保持最初的热情和最佳的精神状态?在向多位编辑同仁求教之后,笔者获得了如下答案:若要真正将编辑工作当成此生热爱的事业,就一定要在认真钻研业务的同时,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工作之余用艺术陶冶情操。这不仅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更能触发灵感的火花。古语云:“功夫在诗外”。编辑工作同样需要跳出去,用艺术的、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从而得以在更高的层面上打开思路,并让自己做到“无案牍之劳形”,拥有焕发的形象气质。“无声”交流是指与素未谋面的编辑进行交流,比如以同学朋友的稿件退修意见作为媒介,从中“偷学”几招。“有提高的空间”可以对作者进行激励,而从读者的角度发出提醒,则让作者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这种婉转的语气让人如沐春风。相比之下,在处理“稿件英语水平不佳”这个常见问题时,我们的例行表达是“英文水平不过关,请仔细修改”,这就似乎生硬了许多,也冷淡了几分。意识到这一点,在给作者提修改意见时,我们也会格外注意措辞,使作者能够愉悦地修改文章。还有一次,笔者被国内杂志发送稿件反馈意见的方式深深吸引:编辑部在发送退修意见的同时,附上了原稿的电子版本,采用批注形式在文中标出退修意见。需要修改之处一目了然,利于作者快速无误地领会修改意见。当时,与作者沟通不畅的问题正困扰着笔者,遂果断采取此方法,一解燃眉之急。大概一年后,笔者读到了文献,回忆起自己早已悄然学到了不相识的编辑同仁的“高招”,更加感到这一学习途径的可贵之处。

3幕后台前为作者服务

幕后默默无闻地为作者服务是编辑的本职工作,是“一对一”的。学术编辑要做初审和编辑工作,至少要读懂来稿。然而,编辑不可能对所有知识了如指掌,这就需要积极面对每篇来稿,不断地拓宽知识领域。例如,一篇稿件中提到了“自噬诱导剂氯喹”,氯喹是一种抗疟药,这是基本的药学知识,但用于自噬实验还是第一次见。在百度上搜索“自噬”和“氯喹”这两个关键词,显示的信息都是“自噬抑制剂氯喹”,究竟孰对孰错?于是继续搜索到作用机制———氯喹是通过破坏溶酶体的功能抑制自噬。后来提示作者核对原始数据,其证实为笔误,将“氯喹”修改为“雷帕霉素”,并对我们的细心和负责表示赞许。生物领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在来稿中有所体现,编辑不妨先把挑错放在一边,抱着学习的态度审稿,必有所获。“台前”是幕后工作的延伸,是“一对多”的服务形式。本刊的主要作者群是硕士研究生,来稿往往是他们初次撰写的科技论文,因而存在较多问题。我们在主办单位尝试举办了《科技论文撰写入门》讲座,与该群体面对面交流,以期使他们印象深刻。在准备讲义的过程中,首先要搜集整理大量资料:从经典书籍《编辑工作手册》和《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到《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杂志,提炼出生物技术论文相关的写作规范,从经典论文《Astructureforde-oxyribosenucleicacid》到范文《TransmembraneproteinSID-IfacilitatessoakingRNAi》(改编自《Science》发表的一篇报道),来展示文章部分及整体写作技巧;其次会回顾曾经处理的稿件,找出典型的错误案例,引起大家的关注。在引经据典、结合实际的过程中,编辑也从头至尾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台前”的讲座是“幕后”书面表达的有益补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编辑的沟通水平。

4有意无意提笔写作

笔者作为学术编辑历经5年“为他人做嫁衣”的时光,可以说积累了大量“怎样做好针线活儿”的经验,能够从中找几条“主线”为自己“做新衣”了,即有意识地写作。由此,编辑转换成作者身份,进行投稿,接受审稿专家的指导。稿件的修改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在得知稿件被接受的那一刻,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是编辑工作无法替代的,这起到了调味剂的作用,激发了工作热情。在有幸发表了几篇编辑实务的论文[3-5]后,我们切身体会到了这一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篇关于英文摘要编辑加工的论文是与笔者英语专业的同学联合发表的,在文章撰写过程中,双方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最终达成一致。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学科交叉的行为,学术编辑可以学习并提高英文水平。无意识地写作是有感而发,自觉下笔,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最近,笔者发表了主题为“中外科技期刊语体风格对比研究”的论文,是编辑工作的升华。相信只要从事多年编辑工作、尤其经常查阅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学术编辑,一看便知这是从编辑实务中提炼而来的感想。与友人偶尔交流感想,两人不谋而合,搜集资料,提笔写作,几经易稿,终得以刊出。可以说,这篇论文的创作是无意识写作的雏形。笔耕不辍、“择良而栖三十载”的游苏宁先生就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想必写作已成为他的日常习惯,完全达到了无意识写作的境界。

艺术培训论文范文8

【关键词】馆员新型能力;科研水平;专业知识竞赛;服务层次;馆员培训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服务信息化,馆藏多媒体化、资源共享网络化、工作人员知识专业化,都需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具有学习能力的文献信息开发和服务队伍,这对高校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馆员知识结构老化,信息组织能力落后,服务手段单一,不能满足时展带来阅读需求。笔者以安徽省图工委在安庆师范大学举办的2017年安徽省“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暨馆员专业知识竞赛作为切入点,探索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馆员服务转型的路径。

一、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

1.论坛举办

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旨在探讨智能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如何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科研水平,提高服务层次。论坛围绕如何提升高校新型馆员能力进行。2017年5月19日上午,各高校馆长极其本馆参赛人员参与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的举办,这次论坛有来自各高校图书馆工有53篇论文参赛,参赛者的论文内容涉及到培养新型创新性人才的方方面面。会议派遣代表上台论述新型创新型人才的培训模式,其中获奖一等奖6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15人,优胜奖若干。由此可以看出,论坛的举办深受欢迎,馆员们积极思考,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献言献策,并就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图书馆员的服务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2.馆员专业知识竞赛及文化考察

2017年5月18日下午14.30分,来自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派出选手共63人参加知识竞赛。这次竞赛的主旨是提升业务素养,拓展服务层次。参赛人员来自安徽省教育厅属各类高校。竞赛的内容:含文献资源建设、采访编目、文献流通、信息技术、信息检索、学科服务、阅读推广、文化空间建设等图书馆业务基础知识。竞赛的方式:上机测试、题型为客观题,共90题,共计100分,其中70题为单选题,每题1分,20题为多选题,每题1.5分,试卷答题时间为2小时。馆员专业知识竞赛作为论坛议程的重要一环,目的在于检测馆员的专业水平,也是提升馆员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举办方的安庆师范大学,还安排高校馆长参观了安庆师范大学的红楼和敬敷书院,欣赏经典戏剧黄梅戏。红楼和敬敷书院是安徽高等教育发源地,历史内涵丰富,使得各位老师身临其境,追根溯源,感受我省高等教育的源头。安庆市黄梅戏之乡,让各位外地而来的高校同仁感受艺术的熏陶。黄梅戏节目由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专业人员演出,非常精彩。黄梅戏节目的安排,体现了论坛的生动和活泼性。这种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戏剧具有强烈的代表性,使得参会的人员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感受到了艺术文化的熏陶。

二、论坛举办特点

1.以竞赛评奖形式提升馆员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

图书馆是一个学校的核心,是各种文献资源聚集地,作为图书馆人,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事实上,很多馆员科研水平很一般,很多馆员属于人才引进的家属,自身的文化水平不够高,除日常工作外,更多心思倾向家庭,自主学习研究意识薄弱,科研水平成就不突出。通过举办论坛,采取奖励措施,促进馆员们自主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业务素养,提高科研水平。从本次论坛竞赛和评奖结果看,馆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科研水平获得增进。更重要的是让馆员学会如何积极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服务转型问题。

2.以分组讨论形式,阐释新时代馆员提升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的路径

会议设置多个分论坛,分别以新时代图书馆文献中资源建设、新时代图书馆服务转型、新时代创新案例展示为主题的论坛形式展开探讨。各个分论坛代表积极探索,在会议上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理论。并探讨馆员如何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以更精彩的形式开展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引进现代化设备,自主研发或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平面形态进行有效转化,以更直观的实体形态或更精彩的表演形式展示给读者。馆员要参与全部过程,包括对资本文献的整理,对实体景观的溯源,对表演内容的诠释等。馆员不在从事传统意义的借还工作,更要根据时展需求,以吸引用户需求为目标,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工作。服务方式转型的同时,理论深入学习更加紧迫。新形势带来新的技术变化,需要馆员及时的充实自身,加强理论研究,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应对图书馆服务的转型。

三、新时代馆员新型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1.开展自上而下的论坛形式,开展多元化的馆员培训模式

此次论坛由安徽省图工委举办,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能引起参与部门足够重视。对投稿论文设置评奖,实行专业知识竞赛,将竞争的机制引入到馆员培训中,能很好的激发馆员的斗志,使得参与者的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体现“个人能动性的发挥与组织保持创新活力息息相关”。通过知识竞赛和论坛的活动,使得各高校馆员们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各高校之间相互交流彼此馆藏文献资源情况,服务模式及其创新之处,并相互学习,资源共享,提升服务。举办论坛形式,设立知识竞赛,使得各高校催化出有价值的理念和改进计划,是一种有效的转变态度的培训。开展竞赛活动,是对高校图书馆馆员业务素养与服务能力的检验,激发馆员群体主动强化学习,拓展服务创新的动能。论文奖项评比设立,激发馆员主动去思考:在新时代新技术的大背景下,我们馆员如何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2.建立奖励机制,激励馆员的潜能

参加此次知识竞赛考试的各馆人员,积极备战,成果显著。其中90分以上约3%,80-90分约7%,60-80分之间的约88%,60分以下者为2%。本次最高得分者98.5分,仅用36分钟完成考试,而仅随其后的就是98分,用时40分,速度快,准确率高。由此可见,由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组织的,各高校参与的这次知识竞赛,取得良好成绩,参赛的馆员通过各种途径自主学习图书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过程中应让馆员们从被动地输入转变为主动地吸取,要把过去培训“强调信息的传授与知识的掌握”转化为“强调知识的生成与能力的构建”。由于出题的范围广泛,并没有给应试者一个范围,这就要求参考人员掌握图书馆学方方面面的内容,迫使应试者主动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汲取的知识面广,获得的知识丰富,比普通的培训授课效果显著,馆员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3.培养数字人文型馆员,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服务

智能化引入图书馆,将馆员从传统的借还工作中解放出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飞速发展,图书馆发展和服务逐渐转型。图书馆工作人员经历了图书管理员——图书馆员——数字人文型馆员阶段,即有早期简单的书籍收集、整理和流通到要求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型馆员,再到利用数字化技术嵌入到人文学科研究,集研究馆员、学科馆员、智慧馆员于一身的数字人文型馆员。开放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图书馆的服务不在是等待读者上门,而是要主动走出去,将馆藏资源以多样化的手段推送出去。这就要求馆员新型能力,不断嵌入到教学和科研之中,开展地方特色课题研究跟踪服务,馆员参与课题策划、内容讨论、创新点研究、论文撰写发表、成果评价等,只有不断的深入研究,才能更深入的推广文献资源,才能开展形式各样的阅读推介活动。深入了解地方文献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民俗风情,才能开展具体的实体文献推广或者直接的演出推广。

【参考文献】

[1]郝晓梅.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培训策略[J].情报杂志,2011(06):251-252.

[2]童蕾,喻乐.户外拓展:开启图书馆员培训的全新模式[J]学理论,2013(09):180-181.

[3]王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模式创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