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论文范例

艺术家论文

艺术家论文范文1

1.虚拟融合的载体特征。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数码艺术设计,利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以电脑显示器为纸,以数字化输入设备为笔,进行数字化的生成、编辑与存储。数码艺术设计纷繁复杂面纱的背后是一系列的数据,以比特的存在形式,实现便捷地在互联网间复制、传播与修改。与传统艺术相比,数码艺术设计创作客体的表达形式与载体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艺术基于表达客观世界,创造出以物质形式存在的物象;而数码艺术设计则基于挑战主观世界,创造出虚拟融合的意象,表达对未知世界的求索。

2.动态交互的传播特征。

动态交互是数码艺术设计作品的灵魂所在。动态交互实现了交流机制的实时动态交互,催生了数码艺术设计美感激发模式的全新特征,触发了欣赏者的审美趣味。动态交互不仅体现于数码艺术设计作品创作的构思与实现过程中,而且侧重于数码艺术设计创作者与数码艺术设计欣赏者相互之间的交流,换言之,数码艺术设计欣赏者能够结合自身的审美体验,参与到数码艺术设计作品的再创造中去,突破了传统艺术作品一成不变的模式,模糊了创作者与欣赏者的界限,却赋予了数码艺术设计作品以更强的活力与生机。

3.意象模糊的情感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数码艺术设计,任凭创作者发散思维与驰骋想象,提供创作所需的各类艺术元素和技法,借助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创造出具有各种艺术特色的数码艺术设计作品,甚至实现不可思议的奇妙景观。在数码艺术设计的虚拟世界影响下,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都日益模糊起来。

二、数码艺术设计的美学意蕴

传统艺术从来就不是纯粹自我的存在,其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因素紧密相关,数码艺术设计亦不例外。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语境必然对艺术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数码艺术设计是传统艺术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而诞生的艺术创作形式。数码艺术设计的出现改变了原有艺术世界的格局,促进了艺术创作方法的革新。数码艺术设计的美学意蕴是对传统艺术美学的传承与拓展。

1.数码艺术设计闪现着技术美的光芒。

数码技术运用于艺术设计,极大地促进了艺术设计的发展。无论硬件的更新换代,还是软件的升级完善,都使数码技术更加趋于科学化与理性化,强化着艺术设计的技术美特征。在充分发挥数码技术的强大功能下,数码艺术设计创作者实现了技术与审美的统一。众所周知,艺术设计与科技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系。每次新技术的开发、新工艺的应用都会对艺术设计造成重要的影响。技术不仅包括为达到设计愿望而采用的手段,而且包括设计得以实现的生产过程。可以说,技术手段是实现艺术设计创作者设计思想的重要手段。艺术设计创作者的构思需要借助适宜的工具才能得以实现,提高艺术设计环节的技术手段将会极大地推动艺术创设创作者的艺术表现力。

2.数码艺术设计呈现着人性化的关怀。

数码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关怀就是审视与反思艺术设计大众化趋势的体现。数码艺术设计的普及促进了艺术设计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艺术设计的繁荣局面,与此同时,数码艺术设计的大众化发展也滋生了大众艺术的诸多弊端。有识之士有意识地将人性化关怀注入数码艺术设计之中,以此使人们避免陷入技术奴役的困局。取代追求物质性,数码艺术设计逐渐注重追求精神性与文化性。功能化的数码艺术设计呈现着人化性的关怀,蕴涵着审美的诉求。数码艺术设计注入的人性关怀与美学沉思,顺应了艺术设计精神与文化层面的审美诉求,影响了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向。人性化关怀正在转变为数码艺术设计的内在追求。

3.数码艺术设计充满着诗意化的律动。

作为数码艺术设计的典型特征,虚拟性为数码艺术设计创作者营造出虚拟的世界。此虚拟世界可以使数码艺术设计创作者体会到极其类似于现实环境的虚拟存在,帮助数码艺术设计创作者随心所欲地实现难以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梦想。依托于数码技术的虚拟性与交互性,数码艺术设计充满着诗意化的律动,数码艺术设计创作者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自由地驰骋,从精神上获得了高度的自由。

三、数码艺术设计的独特传播特性及价值取向

毋庸置疑,就其独特的传播特性数码艺术设计的确带来了与传统艺术所不同的全新审美体验,但是与此同时,数码艺术设计审美方式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深忧虑。数码艺术设计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艺术的价值观念。

1.认知是数码艺术设计基本的价值取向。

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数码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较短,具有新媒体传播特性,数码艺术设计正在凭借其特有的审美特性满足人们认知世界的需求,拓展人们的认识视野和实践范围。尽管数码艺术设计存在于虚幻的空间与虚拟的场景,但是数码艺术设计的优劣仍以欣赏者从中所获得的广泛知识多少为衡量标准。兼具真实性与虚拟性的数码艺术设计作品,既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规律,又尽可能真实地描绘了生活的外观。通过欣赏数码艺术设计作品,人们可以增长才识,拓宽视野,了解现实与历史。由于具有虚拟性与可视性,数码艺术设计能够涉足与表达传统艺术所无法实现的领域,同时也能够带来使人如临其境的认知效果。

2.审美是数码艺术设计核心的价值取向。

作为科技与艺术联姻的产物,数码艺术设计具有新媒体传播特性,在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相互碰撞中,借以人们的互动参与而实现广泛而有效的交流,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生活中,人们总是离不开审美活动,体验着不同层次的审美情感,满足着不同方面的审美需求。数码艺术设计最主要的价值所在就是审美。审美离不开审美对象的参与。数码艺术设计既传承了传统艺术的元素,又以其虚拟化与交互化的美学特质带给艺术创作新的创作方式与手段。优秀的数码艺术设计作品之所以可以引起欣赏者的共鸣,是因为其所具有的技术美与艺术美特质。借助网络媒体与数码技术,数码艺术设计创作者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追求与艺术体验传递给欣赏者,而且可以与欣赏者形成更为直观而紧密的互动。依托虚拟数码技术,数码艺术设计使欣赏者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建构与完善了整合多重感官体验的能力,彰显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3.社会组织是数码艺术设计必要的价值取向。

从开始起,数码艺术设计具有新媒体传播特性,就是为社会而创作的,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虽然数码艺术设计表达的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毫无疑问,创作者期待着欣赏者沉浸于虚拟世界,忽略真实与虚拟的差别,融入到作品的环境之中,产生类似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鸣。沉浸与共鸣是否引起,不仅可作为数码艺术设计创作成功与否的标志,而且可作为数码艺术设计创作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数码艺术设计的沉浸性与构想性渗透到物质生产活动当中,既提供了物质与功能满足,又带来了精神满足,并作用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通过与非物质因素相互结合,数码艺术设计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意识,赋予了其社会组织价值。数码艺术设计的社会组织价值既来源于其内容,又来源于其艺术活动形式本身。数码艺术设计结合艺术活动与数码技术,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以个性化与智能化的形式传播给大众,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行为。

四、结语

艺术家论文范文2

在植物分类学当中,辛夷和白玉兰同属于木兰科。辛夷又名紫玉兰,它的拉丁名为Magnolialiliflora.木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当中较为原始的科,在全世界大约有15属,230种,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的热带地区,我国有11属,100多种,其中的辛夷属高大乔木,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东部和西南地区,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的各个省市都有人工栽培。辛夷是一种喜阳植物,耐严寒,自然生长海拔在300-1800米,种植处应该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酸性和壤土沙质壤土上生长良好,适应能力很强,丘陵、平地、山区和房前屋后也可进行一些零星地块的种植,但在低洼积水、土质黏重的地方却不宜栽种。辛夷的繁殖方式以种苗繁殖为主,以667平方米为单位,大概能种植110株左右,移栽时期可定为冬季到早春萌发前。实生苗在移栽过后五到六年时间开始开花,嫁接苗在移栽时间三到四年开始开花。在盛花期,每667平方米的辛夷可产花蕾200公斤到250公斤。在辛夷开始开花之前,树苗的行间还可以进行花生、大豆等的套种,还可进行旱半夏、牛膝、车前子和板蓝根等能够短期见效的中药材的种植,以短养长,提高种植效益。

二、辛夷的观赏价值

这树花开得很特别,灰白色的树干,开着满树粉粉红的花朵,在这粉红当中又透着微微的粉白,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朵静静绽放的巨大荷花。走近一看,六片的花瓣,每一片都像是一个微型的脚掌。金黄的花蕊像新酿出来的蜜,在幽香中渗着淡淡的清甜。人们常说,红花还得绿叶衬,但是它却独树一帜,连芽都还没冒出来就先开满了花。它总是从枝头到枝根,从树顶到树杈,由外向内,由上到下通体的开着花,热情奔放,从不遮遮掩掩。这就是辛夷。辛夷有着良好的观赏价值,在江油吴家后山和北川的药王谷中就种植了大片的辛夷林,其中江油吴家后山的辛夷林是全国最大的辛夷基地,辛夷树多达6万以上,占地7000多亩,树干最高的有30多米,树龄最长的达到300多年,直径最大的有1.4米,花径达20厘米。药王谷也是全国的辛夷三大种植基地之一,仅百年以上的辛夷树就有1800株以上。每年3到4月的辛夷花开季节,在辛夷林中,就像是置身于花的海洋,让人真正感受到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艺术家论文范文3

从商周时期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荷包、香囊之类的产品中已经开始出现贴、绣等工艺手法,可以称之为贴布的雏形。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袈裟这种又称百衲衣、福田衣的衣服形式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唐朝时期佛教繁荣,布艺形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佛教蒲墩垫、经幢中可以看到贴绢、堆绫的独特工艺手法。贴绢是将面料平贴形成图案,而堆绫则是将面料层层叠叠堆成立体的图形,这是民间贴布早期的形制。明代妇女中流行的水田衣就是吸收了百衲衣的特征,以各种零碎布头拼接缝制而成,因其纵横交错,大小不等,犹如水田而得名。明清时期,贴布的工艺手法达到鼎盛,明官服上面的“补子”,被认为是民间贴布艺术较早的完整形态。从中国民间贴布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贴布艺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流行开来,到了明清时期达到顶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的不断发展,贴布艺术有着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在现代,贴布成为面料二次设计中最常用的艺术设计手法之一,以其丰富的面料视觉效果、多变的设计手法和丰满的立体造型形态,正逐渐成为家用纺织品造型设计的新方法和新趋势。而在西方国家,贴布起源于17世纪20年代的美国,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在丢弃的旧衣服中寻找可以使用的部分,并将之拼缝在一起,做成棉被或者抵御寒风的壁挂来使用,这种工艺手法在当时很流行。虽然工业革命的兴起曾经使这种工艺手法一度衰退,但是威廉莫里斯的“艺术与工艺”运动又使这个古老的手工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直到今天,贴布在西方国家,依旧是以艺术品的身份而存在。

2贴布艺术的艺术语言及表达手法

从结绳记事到纤维材料织成的织物成为人们的第二层肌肤,纤维材料与人们不断接近,成为了一种表达艺术美感的语言,也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构思的最直接的基础物质。贴布艺术可以说是对材料美的发现和运用的过程,棉布的柔软轻松,朴实无华又平易近人;麻布的古朴粗犷又自然醇厚;丝绸的细腻光泽及毛料的丰满奢华等,这些面料的特性在贴布艺术中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贴布艺术与绘画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贴布设计师需要读懂各种材料的语言,能够恰到好处地组合运用各种面料,通过改变面料的外部特征并赋予面料新的面貌和性格,从而达到丰富视觉效果的目的。另外,不同贴布手法的运用,也能将贴布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2.1平贴手法

平贴是比较简单且视觉效果比较平面的装饰手法。即按照设计好的图案,在选好的面料上剪下相应的样子,然后在底布上拼贴缝合即可。这种手法主要强调塑造块面,强调块面的颜色或轮廓,少用或不用填充物,适宜塑造一些复杂又色彩多变的图形。一般采用的是现成的色布,但为了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可以将选好的面料染色后进行贴缝。将本色的坯布漂洗之后,放在调好的颜料水中煮开,加入适量食盐,等其上色之后晾干。然后对干好的布进行上浆处理,再次晾干后即可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丰富色彩的选择范围,制作出更有个性的作品。

2.2浮雕手法

在贴布的发展历史中,绗缝、拼缝、暗缝、补花等手法被频繁运用。绗缝由于其能够运用特定的线迹将底布、填充物及面料表布缝合在一起,起到结实、耐用、均衡、保暖的效果而备受贴布设计师青睐。绗缝工艺特有的装饰线迹与面料凹凸起伏的肌理效果,更是浮雕手法中不可缺少的工艺之一。另外,不加填充物,将面料按预想的图案剪下,用暗缝手法缝在底布上,然后在图案上手缝线迹,也能实现图案的浮雕效果。在制作具有浮雕效果的贴布作品时,材料的肌理感及制作技巧产生的自然连续的形式都能够改变人们对面料的最初感受,使人们体会到或粗糙或细腻、或轻柔或坚硬的肌理质感。

2.3综合技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面料层出不穷,了解面料间的内在规律,掌握面料的特性,运用各种不同工艺手法,艺术地展现贴布作品显得尤为重要。镀金、喷漆、拓印、压皱、打摺、缠绕、系扎等工艺手法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贴布艺术的创作中,纽扣、珠片、花边等辅料也成为了贴布作品的点睛之笔。多种工艺手法与多种面料的搭配使用,能够极大地增强贴布作品的视觉效果,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

3贴布手法在家纺产品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纺产品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它的实用性及美观性,而是对产品个性、配套性、文化内涵及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贴布工艺融入到现代家纺产品设计之中,既能丰富家纺设计的元素,又能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使贴布艺术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延伸。另外,新材料及多种工艺手法的混合使用,使贴布这项传统的艺术形式散发着时尚的美感。但是由于家纺产品必须兼顾审美性与实用性,贴布工艺在家纺产品中多以田园、卡通等风格出现。

3.1田园风格

运用中间色调的自然色系,营造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将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人、树、屋等元素,经过简洁概括的图案处理之后,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多出现在靠垫等客厅家纺用品上。作品《心花一瓣》中,以贴布手法为主,并结合手绣、拼布、打摺等工艺手法,选用自然色系的棉麻面料,并对自然界中的花、鸟、景物等进行简洁化处理,营造出清新浪漫、温情脉脉的现代田园风格的家纺作品。其中,靠垫1中的树枝、房屋、小鸟都是根据图案在纸样上裁剪好,在面料上面放缝、熨烫之后,在里面铺上填充物,接着用暗缝的手法缝到面料上。为了避免块面面积的单调,特意在房顶和房屋上手缝几条缝线来打破块面的单调感,增加房屋的肌理感。纽扣的使用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触感,树枝和花朵采用虚实结合的刺绣手法,增加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在靠垫2、地垫、靠垫3中,分别使用了立体花及抽褶花的工艺手法。在靠垫2和地垫中,先将面料裁剪为长条状,再用手缝,缝完后抽起来,重复的几条重叠起来就形成一朵立体花。靠垫3中的立体花则是先把每两个裁片背面相对缝起来,留出缝口,然后再翻到正面,塞好棉,将缝口进行暗缝,6瓣花朵都塞完棉之后需要把6片组合起来成为一朵花,再将花朵固定到靠垫的面料上。整套作品中,平面及立体相结合,一种工艺手法为主,多种手法补充。

3.2卡通风格

由于贴布手法采用的面料块面比较大,立体感比较强,能够营造丰富的视觉效果,工艺手法比较安全,常用在儿童家纺产品的装饰之中。鲜艳的色彩,不同尺寸块面的对比,不同辅助装饰品的使用,营造出一幅活泼快乐的画面。多用于儿童床品的局部,或者儿童房的装饰靠垫及壁挂装饰上。

3.3混合风格

多种手法与多种风格混合使用,营造或唯美或奔放、或清新或厚重的艺术氛围,常见于装饰壁挂。

4结语

艺术家论文范文4

社会艺术教育开展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当今社会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一个个稚嫩的肩膀背着各种乐器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当地的一些艺术培训机构参加各大艺术院校组织的业余水平等级考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级”。众所周知的“艺考热”“考级热”在当今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国家和地方似乎也没有出台什么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法去遏制它们的不良发展,一直任其随波泛滥。艺术考级自1987年传入我国内地以来,虽仅仅经历了短暂的二十几个春秋,但考级市场的发展之快,在社会和群众中的影响力之大是无法比拟的,即使这种考级制度还略显年轻,还不健全仍有漏洞,但也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体制并且惯用至今。就拿音乐考级来说,其实质就是由该领域的专家制定好每个等级演唱或演奏的固定曲目,应试者若能驾驭得了该曲目便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等级的证书,反之就被淘汰出局。仍以音乐专业为例,我国目前共有音乐学院九所,每个音乐学院都有其面向社会且针对业余音乐水平的等级考试,而且各院校考级办法几乎一致,考试内容大多是要求应试者演唱或演奏该级别内规定的一首或两首特定曲目,评审团老师们进行统一打分,最终结果取决于评审老师们的综合意见。各院校考级制度的不同之处无非是同一级别不同院校规定的考试曲目难度之间的差异,即不同院校在同一级别上对应试者的要求不同。这就造成了考级制度的一个弊端,也是我们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某个音乐爱好者通过了这所音乐学院的业余十级考试,但他在另外一所音乐学院的等级考试中却只能拿到业余八级的证书。这里并不是说前者院校不如后者,而是表明每个学院对于相同级别的考试所要求考生达到的音乐水平不同,或者说对于相同的水平,不同院校有不同的归档,这充分说明了艺术水平的高低实际上并无统一的评价标准。

二、建立教育评价体系等级制度的必要性

当然,任何事物都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大多从事艺术教育方面研究的学者已经将这种发展趋势下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总结的非常详尽,笔者在此就不一一重复例举,而是简单谈谈其另外有利的一面。尽管我们多次重申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强调艺术水平划分等级既不科学也不人性,艺术不能仅仅注重技艺,那样便只会培养出工匠而非艺术家;或许也有人会说这样的等级制度缺乏人性,甚至会使一些音乐爱好者遭受心灵上的打击从而放弃对音乐以及对艺术的喜爱和追求。但在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等级也好标准也罢,这是我们检验应试者真实水平的唯一途径,就像一年一度的高考,我们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找到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择优方法将它取而代之。这种分级制度或许在相对非专业的社会艺术教育来说这仅仅是一个衡量标准,而然一旦将这样的制度与我们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性艺术教育相结合,那么它的功效就会被无限放大,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整体教育质量问题,这是当下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和更加优秀的艺术人才提供了专业方面的水平依据。

三、高校艺术教育与社会业余艺术考级制度的关系

笔者之所以提出高校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借鉴社会业余艺术考级制度这一新思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首先从理论上来讲

社会艺术教育近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已经相当成熟,虽然仍有一些制度上的问题需要改善,但毕竟已有其相对完整的一套管理和评价体系,相比之下,各高校的艺术教育制度在这些方面明显“自愧不如”,那么将社会业余水平测评体系中的一些已经成熟或相对完善的制度和评价办法有的放矢地借鉴到各大高校的艺术教育中,至少在理论上可以成为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次创新。

(2)其次从评价体系自身的初衷来看

无论是专业的艺术教育或是业余的艺术教育,其教育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最简单直观的目的无非是使受教育者在某项艺术科目上达到一定的技艺和水平,从而实现无论是教授或者表演的能力,而评价体系就是检验教育者是否达到了各自的教育目的,同时受教育者是否具备了应有的艺术能力的一个标尺。无论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艺术教育,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样的,评价体系在他们各自教育体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同的,这是二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前提基础。

(3)再次从艺术教育的本质来看

不管是社会艺术教育还是学校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实质终归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在艺术理论、艺术技巧、艺术实践等一系列知识的言传身授,从而培养其艺术感知、艺术鉴赏、艺术表现、艺术创造等能力的过程,是一种审美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受教育群体的差异,但无论对于哪一类人群进行艺术教育,其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的本质是不以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因此,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连接社会考级制度与高校艺术教育评价体系之间的纽带。

(4)最后从社会艺术教育在我国发展所经历的客观事实来看

艺术家论文范文5

1.1一般资料

101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60岁,平均37.4岁。所有患者临床体检时均不能触及结节但乳腺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结节,直径0.4~1.0cm,结节为实性。将10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1例,对照组50例。

1.2结节直径虽然小于1.0cm,但临床体查可触及者,疤痕体质和切口发生感染病人,可能增加疤痕形成影响观察比较,不列入本组观察范围。

1.3手术方法

1.3.1研究组

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乳腺高频B超探测确认结节位置,在乳腺示意图上按钟点位标记结节位置并详细记录结节大小,距乳头距离,位于乳腺组织的浅面、中间或深面。常规消毒铺巾,根据结节部位选择进针点,进针点距探头边缘2cm,进针方向与B超探头长轴方向平行。在B超引导下插入穿刺针,确认穿刺针到达结节部位后注入0.1ml1:20亚甲蓝和76%的泛影葡胺混合液到乳腺结节部位进行定位,再注入约0.5ml空气,使结节部位穿刺注射点形成可触诊硬结,在乳腺皮肤上用标记笔标记穿刺后触诊硬结位置。然后送手术室在局麻下开小切口找到被染色的结节予以切除。

1.3.2对照组

局麻下以乳腺结节位置为中心切除大块乳腺组织,立即在手术台上间隔5mm剖开标本寻找结节,如不能找到结节,再次扩大切除。

1.4统计学处理

成组t经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51例乳腺结节被全部切除,无1例行再次扩大切除手术,发现早期乳腺癌2例。对照组50例45例乳腺结节被全部切除,5例需再次行扩大手术切除结节。

3.讨论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因其在基层医院普及率不高,中国人乳房小、乳腺组织致密等因素使其使用受到限制。[3]而超声检查因其无辐射、方便、价格低等,在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超声不仅可以显示小于1.0cm的肿块,还可以反应肿瘤的形态、回声特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乳腺肿块的血流情况。随着乳腺癌发病的年轻化,这类人群的乳房组织比较致密,而针对这种情况超声检查的优势就凸现出来,现已被广泛用于乳腺疾病诊断和部分囊肿病的介入治疗[4]。临床不能触诊而B超又能见到的乳腺结节并不少见,结节直径小、位于乳腺组织的深层、质地软都是临床不能触及的原因,临床上对这部分结节的性质在定性困难时必须进行病理学检查,既往多采用以结节部位为中心大块组织切除的方法,出血多,损伤大[5]。我们采用B超引导下亚甲蓝泛影葡胺混合物定位活检方法对比不定位直接局部切除大块组织方法进行乳腺结节切除活检,体会具有以下优点:

3.1完整、准确切除肿块

通常的乳腺手术前定位仅采用触诊定位,对于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则无法采用此法。笔者研究的51例患者均为乳腺肿块直径<1.0cm,且临床体检无法触及,采用此方法1次手术均完全切除结节,而常规方法50例中有5例不能1次切除结节,需再次手术切除。B超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切除活检解决了传统手术的定位问题,手术后病理提示所有结节均被完整切除。

3.2切除组织量小,有利于保持乳房形态

本组病例活检手术切除组织量平均30.6g,对照组平均切除组织量117.6g,明显大于研究组,且对照组有5例需再次行扩大手术切除结节。所以相比较而言,B超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切除活检,因其定位准确,切除组织小,且一般不需要再次扩大手术切除,可以很好保证乳房比较完整的形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本组病例出血量平均23.7ml,平均手术时间27.5分钟,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在B超引导下美蓝定位切除乳腺肿块的手术中,术中找到被染色的组织即可迅速找到结节,相对于传统的手术触诊定位和以结节为中心的大块组织切除,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损伤。

3.4利于早期病理诊断

艺术家论文范文6

 

新艺术史与女性主义艺术史构成了当前西方美术史学发展中两大景观,它们反映出来的共同取向是抛弃了19世纪以来的、存在于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倾向,这两种观念都认为艺术史研究应该效法自然科学,做到考察的“客观”与“精确”。在艺术史从业余的消遣或娱乐的状态向专业化和系统化发展的时候,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都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的是艺术史毕竟是人文学科的一种,它更多的是与人的精神和思想打交道,所以套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显然存在着许多弊端。   并且从我们所检查的西方艺术史发展过程来看,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绝对“客观”的艺术史。从纪元初年普林尼对艺术情况的简单记载开始,艺术史就不存在一种中性的、排除价值判断的观察状态。普林尼在自己的记载中显示出的兴趣显然不是没有自己的判断在里面的。瓦萨里、温克尔曼、黑格尔以及布克哈特等学者和艺术史家均为不同的审美价值确立了理论基础,因此他们的美术史不是机械的记录或冷酷无情的解剖,而是有着强烈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因而他们的美术史是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包括着创作和观看)的审美价值辩护史。此外,就是持实证主义观点的艺术史家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亦不能排除他们的价值观,这是不言而喻的。   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其理论假设上都反映出认为这个客观化于我们的世界是完全可以被认识的这种乐观的态度,从而在对世界进行阐释时逐渐形成了一层坚硬、圆滑的外壳,结果我们阐释得越多就离真实越远,更加严重的是在人们的思维之中产生了惰性。这就是通常被两个世纪之交的一些有见识的思想家和学者所指出的存在于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危机。【1】面对这种危机,人们开始从方法论方面发动了攻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治疗”、胡塞尔的“悬搁”都是这种努力的代表。从世纪之交开始的这一批判,一直延续到今天。开始于60年代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是发起的新的一轮攻击的标志,这是对此前所存在的一切理论假设的破坏与颠覆。虽然所处的时间不同,但是在方法上新的批判者与其先驱并无太大的区别。   如解构者的代表德里达就称自己是一个干“零杂活”的“零杂工”,即不建设也不破坏,从而开辟了一个“中间地带”,动摇了传统的两极对立的笔直的界限。【2】在轮番攻击下,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传统理论大厦已经倾覆有日了。在这种情况下,反映着主体能动性的艺术史的阐释特性被推到了重要位置上,它担负着对传统的实证性理论假设继续批判的任务。所以现在标以“后现代”或“新”等名称的艺术史往往都是首先强调突出主观色彩的阐释功能,其原因也正在于此。但是这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就是阐释的标准问题。完全的相对主义必定会把艺术的研究引向绝路。鉴于此,我们必须对新艺术史和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一新艺术史从80年代初期开始,几乎所有的西方大学艺术史系、艺术学校和多种学科的交流都在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新艺术史”一词。不仅如此,就是在一些学术性不太强的部门,如美术馆主办的带有指导性的巡回讲座、艺术批评和艺术类书籍也日益频繁地谈到“新艺术史”一词。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艺术史”呢?答案似乎并不那么简单,这是因为“新艺术史”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流派,从最概括的意义上讲,它仅仅指谓着一种价值上的取向,那就是对传统艺术史的批判。但这仍然是模糊不清或笼统的一种解释。A.L.雷斯和F.博泽罗是1986年首次在英国、其后又在1988年出版的《新艺术史》论文集的编辑,她们对“新艺术史”做了这样形象化的解说:当一篇(艺术史学术)论文分析画中的女人的形象而不是笔触的特征时,以及一个美术馆的讲座忽略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为基督教教会的宗教艺术所使用的圣母玛利亚的罩袍的光泽时,那么新艺术史就投下了它的影响。【3】雷斯和博泽罗进一步认为:新艺术史是一个宽泛的、便利的名称,它概括了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社会政治观念对一个学科的影响,这个学科因为它对艺术守旧的鉴赏趣味及其在研究活动中的正统观念而名声欠佳。这些新观念的影响已经导致了某些最为有意思的、有争议的关于艺术的著述……(同上)雷斯和博泽罗所编辑的这本《新艺术史》论文集本身便非常集中、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新艺术史”的特点,卡尔文•西尔维尔德对此总结说,这是“一个边缘交汇处,这里有新马克思主义者、女性主义者、结构主义者与解构主义者提出的观点和立场,这里主要的讨论者有学术界的人员,也有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拍卖会的人员。每一个撰稿者都相信传统艺术史的原理和方法大部分都未经过检查而存在了下来。”【4】那么,什么是传统的艺术史研究呢?一般地说,贡布里希以前的、包括着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都属于传统范围。据认为,传统的艺术史研究对象被概括在马克•罗斯基尔在1974年的一本题为《什么是艺术史?》的著作中。在这部著作中,罗斯基尔认为艺术史研究的对象就是风格、归属、时间、来源的可靠性、稀有性、重建、赝品的识别、被遗忘的艺术家的再发现、以及绘画的意义。罗斯基尔在这里对艺术史研究做了全面的论述,他认为艺术史是具有明确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而不是直觉和猜测。【5】他指出,思想、社会背景、宗教信仰、赞助情况、题材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对绘画的理解,因而它们是艺术史的一部分。此外,罗斯基尔还告诫:“艺术史不仅是一个阐释的学科,它还是一种职业。”(同上,P12)本来这种教科书一般的著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它在一点上触怒了一些不安分的激进主义者,这就是“在平静安祥的自信中,这本书就象一个照耀着艺术史的清白无瑕的过去历史的耸立着的灯塔”。【6】具体的罗斯基尔所代表的美术史和新艺术史家所倡导的美术史的区别,我们在后面还可以进一步见出。   与此相对照的是,在同一年,蒂莫西•克拉克在《时代文学增刊》发表了《艺术创作的条件》一文,【7】他要求艺术史要考虑艺术所产生于其中的社会因素的真实性,克拉克的这种取向被视为一种新事物出现的开端。正如我们已经在上一章所介绍过的,在此前一年克拉克已经出版了两本有影响的著作,《纯粹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形象》。这两本著作均已显示出克拉克的主要兴趣所在,也就是艺术与阶级斗争的关系。#p#分页标题#e#   1975年,在克拉克的鼓励下,利兹大学开设了艺术社会史的硕士课程。四年后,杂志《阻挡》(Block)作为一个激进的艺术史家和设计史家的论坛而创立。为向传统学术交流中的彬彬有礼的斯文姿态挑战,《阻挡》以不屈不挠的两个栏目及其强硬的措辞给通常可以在法国曼泰尔市(Nanterre)、而不是在国家美术馆找得到的斯文习气予以致命的一击。与通常艺术史研究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大量的死亡的东西上的后向性视野相反,《阻挡》却发表活着的、被这些艺术史的新派人物称之为实践家的艺术家的照片实录、集锦和文章。在学术界人士抱怨这种研究的语言的莫名其妙情况下,在1980年,颇孚众望的艺术史家协会通过给它的传统的论述归属和影响的论文增加新的部分,即方法论、女性主义和社会史方面的论述,从而将它的讨论会和《艺术史》杂志向新的方向开放。这时新艺术史已在电视和函授之类的公众大学中开始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从此新艺术史开始走进一些被关闭的大门。在1985年,美国的《今日历史》杂志向6名被采访的艺术史家提出“什么是艺术史”的问题,得到的回答莫衷一是,这些艺术史家在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解释和辩护的时候充满了疑惑和不满,从而揭示出这一学科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   在1982年,《阻挡》杂志及其发祥地———英国米德尔赛克斯的多学科大会就“新艺术史?”为题举行了讨论会,这是第一次公开使用“新艺术史”一词,据认为这是由乔恩•伯德所提出的。标题中的疑问号的使用标志着对这一名词的用法存有疑问态度,这与马克•罗斯基尔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在罗斯基尔的书名中虽然也使用了一个问句,但是他相信自己可以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这种不同是颇具意味的。这里面最为重要的是:罗斯基尔解释和分类,但是没有提出问题。新艺术史家不仅为艺术、同时也为与其有关的社会提出了问题。他们对艺术的地位提出疑问,以及对那种想当然的理论假设提出疑问,这种理论假设认为艺术就是在一定风格之中的绘画和雕塑。他们问道,为什么是这些而不是那些作品首次被称作艺术,以及为什么唯有它们是值得研究的。这些以“新”为标志的艺术史家不为对艺术的特别关心所触动,他们关心的是,对于在书中、办公室、博物馆和美术馆看到艺术作品的人和拥有艺术作品的人来说艺术的目的是什么。艺术在同时代的经济、政治作用也被提了出来。艺术史学科的创始人也未能逃脱被严厉审视的下场。强烈的社会和政治信念是新艺术史家在自己头上不断挥动的一面旗帜,他们为之所激励,从而被导向他们对于一种观点的自觉,这种观点就是向早期艺术史家呼吁客观的学术研究提出疑问。   新艺术史象征着艺术史讨论中的一种新的变化。   旧的艺术史已经不被信任,象鉴定学、品质、风格、以及天才这些词已经成为禁忌,从新艺术史家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具有讽刺和嘲弄的意味。他们断言,这些词汇只是模糊不清地适用于关于艺术是什么的旧的理论假设。新艺术史自有一套新的词汇,如意识形态、父权制社会、阶级、方法论、以及还有那些不经意地显露出它们的社会科学的出处的词汇。在新艺术史家的后面摆着一条新的思维方法,那就是把艺术内在地看成与产生它和消费它的社会性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什么由艺术家的天才制造出来的神秘的事情。   我们对《新艺术史》这本论文集中的某些作者提出的观点略加一点不完全的介绍或许可以使我们对新艺术史有一些更具体的了解。马西娅•波因顿指出:“艺术史长期以来就需要一个更加严格的理论基础。”【8】玛丽•F.戈尔马雷和帕梅拉•格里什•纳恩认为,新艺术史所谓的“新”,主要是针对将艺术史作为一种无价值评判的学科这种传统的、实证主义者的观念。(同上,P61)这表明,新艺术史家对一个人已经接受的观点是自觉的,而不相信学术能够必然地是“客观的”。   通过在前面有关章节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艺术史作为一种科学是由里格尔和沃尔夫林的艺术形式的分析方法所开始的。帕诺夫斯基和埃德加•温德很快就证明艺术形式不是与外界隔绝的,而是历史背景和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文化象征。这正象乔恩•伯德在《论新,艺术与历史》中和保罗•奥弗里在《新艺术史与艺术批评》中分别所提到的,安托尔、豪泽尔和克林根德所致力于的社会学艺术史是新艺术史家所关心的对象。(同上,P33,P136)玛格丽特•艾弗森指出,目前的一代从社会角度考虑问题的艺术史家不是把艺术看作批评家必须历史地立足于之上的一件乐善好施的产品,而是把艺术本身当做传达意识形态的有问题的传达手段或工具。(同上,P84)维克托•伯金和马西娅•波因顿都显示出,贡布里希为什么在今天是一个问题:他的研究实践表现出令人惊愕的、娴熟的关于历史的知识,但是他倡导的是一种脱离肉体的或无实体的眼睛。(同上,P47,P154)卡尔文•西尔维尔德认为《新艺术史》这部书充满了好的、有信息价值的问题,这是实际的、活生生的问题,他把这些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这不仅是这本书所提出的问题,而且是整个新艺术史运动(如果可以称作运动的话)所提出的问题。问题一:如果列维—斯特劳斯是对的,即历史是选择性的,以及“某某主义”是作为标志的分类(如超现实主义)、标签(如达达),而这些标志又被一些新艺术史家认为是把多彩多姿的现象歪曲和错误认同于同一的整体手段,那么用来教育学生的“艺术史”和艺术的历史不是颠倒黑白的方案吗?这是职业的责任吗?问题二:如果法国结构主义的浪潮(这已经被诺曼•布赖森加以英美化,并且正在向艺术史研究渗透)是被索绪尔的、对于绘画的形象方面来说具有致命的缺陷的语言学所担保的,(艾弗森倡导皮尔士的指号学,《新艺术史》,P85)那么在符号学的洪流过后艺术史真的会存活下来吗?问题三:如果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新艺术史的发起者,以及蒂莫西•克拉克在《时代文学增刊》所发表的宣言率领大军越过了障碍,(保罗•奥弗里持此议,《新艺术史》,P133-141)从官方的角度来讲我们处在胜利的年头,那么新艺术史改变了现状吗?一些新艺术史家的回答是不,因为这些激进分子已经被现行体制所接纳;虽然在一些大学里有个别的潮流如女性主义,但是写作艺术史的基本范畴仍然是极端保守的和反动的,这种观点为阿德里安•里夫金所提出。(同上,P161-162)还有的回答是等待,如约翰•塔格所议,这里没有一元化的方法论的解决是最终被指望的。一旦我们认识到艺术史是与“权力”有关的文化实践,我们或许必须进行“集体组织,以及对公共机构进行抵抗”。(同上,P165-79)诺曼•布赖森在1988年编辑出版的《画诗:来自法国的新艺术史论文》论文集,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示了新艺术史的面貌。作为一种或“主导性的”或“传统性的”这种可选择的艺术史形式,布赖森收编了当代法国的几篇论述艺术的文章。在导言中,布赖森批评性地将符号学的论述与被他归为“权威的”艺术史相比较,这种“权威的”艺术史为贡布里希所代表。同时布赖森也将符号学的美术史研究与其它现在的艺术史的还原主义的唯物主义倾向做了比较。评论者认为布赖森的这篇导言并未简要地说明什么是“新艺术史”,但是它向艺术史作为一个学科本身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挑战,由此也向艺术客体的传统观念挑战。【9】在这篇导言中布赖森继续了他对贡布里希长期以来的批评。【10】布赖森指出贡布里希在他描述图像的制作中所使用的关键词汇如“方案”、“观察”、“试验”忽略了或悬搁了图像的社会形成。布赖森说,如果图像制作被完全描述为发生并交流于画家和观者不可见的深处世界之间的私人心理事件,那么这种进程就被从图像的意义置于其中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力量中排除出去了。而布赖森所收编的这些论文均认为艺术作品是可以从社会性来认识的符号系统的产品。不过,这些作者并不把图像归结为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布赖森认为,这样的还原主义者忽略了艺术作品与其他社会话语如经济、科学、宗教这些组成社会的砖块的本质性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些被编辑在一起的论文均是将不同的绘画和湿壁画当做复杂的物质性的符号的“解读”,这些符号是穿越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制作工厂的话语之流的部分。这部论文集主要包括了一些符号论者和被称之为后结构主义者的论述,其中就有福柯论述委拉斯贵支(1599-1660)的《宫女图》、巴尔特论述荷兰艺术的文章。#p#分页标题#e#   通过对新艺术史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新艺术史的背景实际上是在英国发起的一些艺术社会学、艺术社会史思潮,当然其中也不乏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者。按照笔者的观点【11】,英国的激进主义大致可分为三代人,那么从事“新艺术史”的新艺术史家就可以被看作第四代人。新艺术史更大的社会背景是60年代末期西方激进思想运动,依据一些保守派人士的说法,这就是西方对左翼和“大陆”观念“宽容”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克拉克的宣言性的论文出现、并且能够找到市场,就是可以理解的了。新艺术史包含着各种不同的艺术史理论,其中有许多是相互矛盾和相互排斥的,因而要评价新艺术史的功过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并且不能一概而论。虽然应该看到,自从70年代以来,由于象克拉克和塔格这样的艺术史家的批判,作为一个学科的艺术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有一点也是不得不特别强调的,那就是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它的破坏要大于建设。   新艺术史在90年代又有了一些新的动向,新艺术史的代表人物约翰•塔格在1992年出版了《争鸣园地:艺术史、文化政治学以及综合领域》,这部书包括了塔格自1985年至1990年所写的论文,这些论文的一部分反映出新艺术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塔格被认为是本世纪比较早的反对鉴定学、图像学、艺术家传记、以及时期与运动的研究、并促使转向艺术社会史的人物。在这本集子中,塔格所关心的问题均为新艺术史家所关注的中心,如博物馆的功能、艺术史的标准以及作为艺术史的对象的艺术作品。但是在后现代的氛围中,学术交流的宽容性使得任何过激的言论和思想都能够得到一块容身之地,所以相互敌对的倾向也为相互转化、同化和相互吸引所代替,因而由于新艺术史的出现从而将艺术史学科投于其中的危机在这种新的多元化的宽容气氛中得到了缓解。另一方面,新艺术史所作的事情也为新、旧右派的后转倾向所抵消,因为新、旧右派可以把他们观点上的缺陷和矛盾隐藏在“价值”、“艺术客体”这样的盾牌之后,而对于那些将后现代主义视同于一个无标准、无价值观的深渊的人们,新、旧右派的“价值”和“艺术客体”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之一,否则只能走进深渊。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新艺术史家就陷入了十分相似的两难境地:被迫屈从于他们自己具有社会机构性特点的社会地位,从而现在就丧失掉自己的激进和新奇,而同时也明显地显示出他们不能去实现自己早期的革命目的。塔格的这本选集就是为解决新艺术史家的这种随之而来的自信心危机而出现的。塔格在《艺术史与差异》一文中指出,早期的艺术社会史学家只是对艺术史学科的方法论的规则进行了攻击,但是他们忽略了艺术史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这应该被看作是新艺术史对自己内部的一种检讨。然而人们或许感到:“在塔格的断言中仍然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它避开了这一问题,即一个激进的艺术史家应该如何不是寻找越来越多的权威中的肤浅人物并削弱他们而能继续下去。”【12】二女性主义首先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新艺术史包含着部分女性主义的艺术史,二者在理论主张,如反传统、方权威、反中心论等,有许多相似处,所以很容易地会联系在一起。应该说,一些女性主义艺术史家本身就属于新艺术史家阵营。但是,女性主义也有自己更大的独立性,从艺术史的研究来讲,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有的研究者指出:在诸如历史学、哲学、生物学、以及法律各种各样的领域中,女性主义者的学术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已经改变了研究方向和知识发展。通过扭转这种景观把学术研究带向一种自觉的性别视角,女性主义揭示了学术研究中的以前未被注意到的男性偏向,从而填补了那已经被揭示的我们理解中的裂隙。【13】这个评价是相当中肯的。鉴于女性主义在艺术史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以及它的发展趋势,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之进行专门的介绍。   西方女性主义是西方妇女运动的产物,产生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主要以美国为代表。在1920年世纪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后,妇女运动转入低潮,这标志着妇女运动的第一次高潮结束。在60年代,美国黑人的人权运动引发了整个西方的妇女运动发展中的第二次高潮,由此以后,女性主义进入西方社会、文化的不同领域,并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和思维。   一般将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以80年代为限,前期为经典或传统女性主义时期,其理论强调两性差异的社会原因;后期为现代女性主义时期,主要特征是否定经典女性主义“男女平等”的概念,而突出差异的绝对性,强调阶级、民族、种族、地理等因素。后现代女性主义主要吸收了解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思潮的一些理论与方法,或者对经典女性主义理论进行修正,或者全面否定两性平等的观念。因此,女性主义在长达十年之久的内部论争后,在90年代初期其理论的统一性就被认为已经解体了。   【14】一般说来女性主义关注的事情主要是两项,一个是性别,这是作为差异的另一个名词;一个是女性主义者的政治姿态。对这两项内容阐述就构成了整个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   女性主义的艺术史研究是在上述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最早讨论艺术史问题者之一是琳达•诺克琳,她在1971年的《艺术新闻》发表了《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一文,通过指出早期欧洲妇女由于习俗原因而被排除在职业训练之外,从而暴露出艺术史叙述(男性)艺术家的“天才”这一现代神话式的结构。【15】诺克琳的论述为其后的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开了先河。   诺克琳的早期论文和另一部出版于1976年的重要著作《女艺术家,1550-1950》因其改良主义和保留传统艺术史价值评估体系的倾向而被批评者划归第二代女性主义者。1989年诺克琳出版了《女人、艺术、权力及其他》论文集,其中包括7篇论文。【16】在这部文集中,诺克琳受到了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享乐”、话语理论以及语言/言语差异诸方面的法国后结构主义的影响,其中“享乐”概念为巴尔特所提出,而话语理论和语言/言语差异诸概念则为德里达所建立。在写于1987、1988年的第二篇论文中,诺克琳对贝尔特•莫里索的画作《乳母与朱莉》做了分析,揭示出在印象主义与以男性视点为前提的消闲主题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象酒吧、妓院、剧院、芭蕾剧这些为印象主义画家所热衷于表现的地方都是女性劳动的场所。评论家认为,这项研究中有一个值得发展的意见,这就是诺克琳认为贝尔特•莫里索作为一个“二流的印象主义者”的地位的限制与艺术“作品”的观念的批判的性别化密切相关。#p#分页标题#e#   也就是说,莫里索在印象主义画派中的地位与她对性的处理和认识有关。   这部论文集中的第三篇论文写于1978年,主要围绕语言和隐喻中的两个中心的性别差异而展开讨论,这里的语言和隐喻就是“落下的”(fallen)与“堕落的”(prostituted)。这一研究是通过对拉斐尔前派画家罗赛蒂(1828-1882)的分析而完成的。第四篇论文是关于女性现实主义者的,现实主义一直是诺克琳所关注的对象。通过对四种风格的现实主义的分析,她认为“现实性”本身就是从性别化的景观中来解读的,或者说来评价的。在写于1980年的第五篇论文中,诺克琳以一种不对“公众/私人分隔”进行挑选和将“社会意识的艺术”加以性别化了的方式,对美国艺术家弗洛林•斯特泰默尔(1871-1944)的作品做了“强制性的”检查。写于1972年的第六篇论文提出了“色情艺术”意味着“为了男人的色情”这一观点。诺克琳的这些研究对西方女性主义的艺术史甚至艺术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面对着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发展,诺克琳的方法和观点多少有些过时的感觉。   经过70年代的不断发展,自从80年代初以来,西方女性主义关于艺术史的著述急剧增多,并且不断趋于成熟,由诺尔马•布鲁德和玛丽•加勒德编辑、并于1992年出版的《扩大的话语:女性主义与艺术史》论文集典型地反映了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的这种面貌,由此也为我们了解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打开了一个理想的窗口。【17】早在11年前,布鲁德和加勒德已经编辑了《女性主义与艺术史:问题的连祷》,这是一部最早的女性主义学者研究视觉艺术的论文集之一。现在《扩大的话语》结集了29篇近期的研究论文,讨论的范围包括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至20世纪后期的欧洲和美国绘画艺术。编者在前言部分强调这些论文的研究中心均集中于男人的注视、女性的社会结构和性别本质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上。   《扩大的话语》中的许多论文分析了欧洲绘画中反复使用的女性人体这一题材的艺术处理。这些研究者反对传统艺术史把对女性裸体当做是对“自然”的描绘或是纯粹的女性价值的轨迹来论述,她们把艺术产品置入它的社会背景中,并且有力地争辩说对女性肉体的再现总是历史地传达着性欲和权力这样的特殊的意义。这部论文集的作者全部向这种传统型的艺术史及其传统型的阐释挑战,还有几篇就艺术自身的概念问题提出了激进而不乏深刻的见解。   该文的顺序是按照年代安排的,前八篇主要讨论文艺复兴艺术。几位作者重新构建了不再在当代观者中引起共鸣的形象的意义。玛格丽特•R.迈尔斯在《处女的赤裸乳房》中分析了从事抚育工作的马利亚这一形象的宗教和社会意义。她由此展示了14世纪的托斯坎纳人对女性的态度这样一幅复杂的画面,这要比一个人所期望看到的要多得多。帕特里夏•西蒙斯的《画框中的女人》将“注视理论”运用到对15世纪托斯卡纳的侧面肖像画的考察中。她提醒人们注意到艺术有使用价值,即这些画通常被用以展示作为财产的妻子们,而这个价值常常是在艺术作品一旦被供奉在博物馆以后就为我们所忘记。莉莲•泽波洛同样也对波提切利的《早春》做了研究,她同西蒙斯一样,认为这些女性形象显示出对婚龄女性的一种专有化的处理。   玛丽•加勒德讨论了达•芬奇的妇女肖像画,认为达•芬奇与他同时代人不同,他尊重女性的性特征,并且反对当时流行的科学观点把妇女当做麻木的生育机器。罗娜•戈芬的论文利用彻底的实证主义分析方法指出了提香作品的色情处理和女裸体的处理。玛格丽特•卡罗尔对鲁本斯的分析强调了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比较流行的对强暴题材的描绘。她注意到“强暴”不仅强化了丈夫胜过妻子或男性胜过女性的权力,而且还指谓着政治中的君王的权力与控制。耶尔•埃文从性的主题出发对政治做了相当有意思的研究,她分析了陈列在佛罗伦萨长廊的雕塑的历史,追溯了这样一段历史:多纳泰洛的犹滴杀敖罗斐乃的雕塑作品声望逐渐减弱,并由切利尼高度性感化了的《珀尔修斯杀梅杜萨》和博洛尼亚的《一个塞贝人的强暴》所取代。   帕特里夏•赖利从形式的角度对艺术史中的性问题进行探索。她认为文艺复兴的艺术理论具有为男性艺术所设计的特征,因而必须包括着色彩的女性化的淫荡和绘画的“肉欲”。纳塔利•博伊梅尔•坎彭认为,罗马帝国和18世纪的欧洲二者都有一个反映着社会权威的视觉,那就是要求妇女充当必须被驯服的另一个人。坎彭争辩说,古典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一种风格,而且还应当被理解为“社会控制的隐喻”。   【18】讨论19世纪的艺术主要限于法国艺术。阿比盖尔•所罗门—戈多的《走向自然》和彼得•布鲁克斯的《高更的塔希提人体》两篇文章都将高更置于殖民主义的话语之中,并使用了当时的文学和历史学资料。虽然在选题和方法上有颇多相近之处,但是两位研究者的对高更的社会和风格价值的评定是完全不同的。   描绘女人体的不同的方法也得到了讨论,其中有我们在上面已经介绍过的诺克琳关于莫里索《乳母与朱莉》的考察,此外塔马尔•加布的《雷诺阿与裸体女人》和詹姆斯•萨斯洛关于罗萨•博纳尔的分析,都属于这方面的研究。萨斯洛认为博纳尔的作品包括着被忽视的自画像与女性肖像画的标准风格有一种故意的对比,并试图描绘出她的同性恋特征。在论述雷诺阿和杂志艺术的文章中,加布将女性形象置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法国女性主义运动的关系之中。同类的研究也为诺尔马•布鲁德所进行,她分析了德加的画作《年轻的斯巴达人》。加布揭示出雷诺阿著名的裸体作品中的厌女症,而布鲁德则出人意料地展示出德加同情女性主义者的原因。   格里塞尔达•波洛克是女性主义中的激进分子,她的《现代性与女性主义的空间》一文为现代绘画的出现做了强有力的分析。她认为现代主义的确切概念都是伴随着一种公众和私人空间的意义而发展起来的,而在这个空间中女性却不能平等地参与。安妮•希戈尼特的《隔绝的视觉》是这部文集中极少数没有对艺术史的“大人物”做出讨论的文章之一。她关注的重新是18和19世纪繁荣起来的家庭相册艺术,认为这构成了独特的女性艺术传统,而这一传统在19世纪结束时被遮蔽了。这篇论文揭示了一个关于环境的重要问题,这是一个允许艺术在亲密的小圈子和环境之外具有被认识的意义的环境,这个小圈子和环境孕育了作为“男性”艺术世界的特征。#p#分页标题#e#   对公共文化空间的男性支配地位的进一步思考在卡罗尔•邓肯的文章中被指向20世纪的艺术。邓肯关心的是,如果现代艺术是关于形式的,那么,为什么它更多地负载到女性形象上面?并且特别是象妓女这样的性欲可利用的妇女上面?它认为这些形象“积极地男性化了作为一个社会环境的博物馆”。(同上,348)对妓女的另一种描述,即春宫画,是玛里琳•林肯•博德关于马蒂斯的研究主题。玛丽•安妮•考斯的《被拍摄和被描绘的女士》一文中发现超现实主义激发了关于注视、性、以及女性主义的反映。她特别敏锐地关注到理解艺术的女性观者之角度的困难。   文集的最后部分的讨论对象主要是20世纪的女性画家或女性主义者的作品,也更多地涉及到当代的一些政治问题、种族问题,还有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讨论。此处不再介绍。   通过上面的一些具体的介绍来看,女性主义的美术史研究主要还是针对女性形象在艺术中的使用及其所反映的一系列有关社会、政治、男性和女性的心理、以及妇女在传统习俗或政治制度下的地位的问题,后现代的女性主义美术史研究又对种族、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问题予以极大的关注,而这些独特的视角显然为以往的艺术史研究所未触及。女性主义的优势还在于它的新生性,一块未经开垦的土地很自然会以极其开放的姿态迎接它的拓荒者,所以一些旧的或传统的艺术史中的局限性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女性主义艺术史家不拘于门户之见而急切地吸收各种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力量。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盛行时期,女性主义对其他理论成果的运用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在现阶段集中体现了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特点的比较突出的人物是我们在上面已经简单地提到的英国艺术史家格里塞尔达•波洛克,此外,她的研究以及其他艺术史家和评论家对她的批评与辩论,还显示出当前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的一些趋势。   波洛克在1988年出版了《视觉与差异:女性、女性主义与艺术史》,在这部著作中,波洛克的探讨同时在两个层面上进行,这就是一方面她要把对于世界的再现放到艺术作品中来考虑,另一方面她要把艺术作品放到艺术史中来考虑。波洛克宣称,她的目的不是“追求女性主义者艺术史”,因为按照波洛克的理解,这种艺术史只能是这一学科正规论题的一个女性主义者变种,波洛克称自己的目的是实现“对艺术史的介入”。   波洛克强调需要形成一种综合的女性主义理论,以向艺术史的主导范例挑战。她说:“女性主义者的介入要求认识性权力的关系,使男性权力的结构、性差异的社会结构以及在此结构中的文化再现的作用成为可见的。”【19】从此目的出发,《视觉与差异》表现了近来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的一些带有前卫色彩的努力方向,即不再局限于试图揭示女性艺术家的各种历史,而是代之以考察社会的结构(过去的和现行的两方面的艺术史实践),在这个结构中“女性艺术家”作为例外以引证这条规则。   波洛克承认依赖于由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家所提供的模式,尤其依赖于蒂莫西•克拉克的著述,但是她也辩论说,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关注艺术的生产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问题方向,但是它却忽略了性别与种族的方面的问题。她对此谈到:“虽然向马克思主义的父制权威挑战是重要的,因为在其之下对性的习惯性划分的确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但是利用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所体现出来的理论的和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也是同等重要的。一个女性主义者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以性来取代阶级,而是要在所有的历史实践形式中破解阶级和性、以及种族的错综复杂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同上,P5)这被评论家认为是对于艺术史研究中的“平安无事”的心境一个强有力的挑战,波洛克会剥下这个学科至为神圣的方面中的许多东西,它们包括相信历史研究是客观的信念、意识形态的无价值评判的中性状态、把艺术再现当做一种穿越历史的专题性进军或风格类型的变化、对传记的依重、以及对艺术天才的信念。一些批评家指出,波洛克的这部著作不同于许多艺术史方法的讨论,它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以取代将被移去的规范。波洛克在讨论中运用了福柯、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号学、以及精神分析学理论。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波洛克的理论是杂乱无章的大杂烩,而是十分有条理地使这些理论为她的中心论题服务,同时自始至终都遵循着女性主义的精神。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波洛克在建立了她的行程规则后迅速转入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这使她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充实。波洛克的主要的具体研究对象是印象主义和拉斐尔前派的绘画。与此同时,波洛克的理论也招致了非常尖锐的批评,当然这些批评并非完全针对着《视觉与差异》,而是针对着她的全部理论和研究。一种指责是波洛克在试图调和她关于主体性和文化生产的符号学批评、后结构主义批评、以及精神分析学理论批评与她的文化唯物主义和将艺术当做一种社会“实践”的雷蒙德•威廉斯的理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有困难的。“在如此做的时候,她将为什么艺术家和作家相信自己是自我表现的和自主的动因这一问题就留在了神秘莫测之中。”【20】其次,文化与政治的调和是有问题的,这里的政治是关于性别与阶级的。艺术被表现为一个文化被铭记于其中的关键地方,但是文化和图像这两个概念都是太受局限的。“虽然权力的表现和社会关系的建立在创造文化的现实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们一点也解释不了组成现实性的共有的经验和记忆的多样性。”【21】再次,波洛克对风格问题的忽略,虽然这是向传统艺术史关于风格的观念的一种挑战姿态,但是艺术史家处理的毕竟是无言的视觉艺术,并且显而易见它有可见的形式特征,而这种形式特征又是有个人和时期风格所构成的,“或者风格比内容更能以一种深层的和基本的方式传达意义和意识形态,但是这里视觉表现毫不置疑地被置于词汇表达之下。”(同上)最后,认为波洛克对拉斐尔前派的研究忽略了接受者的方面。这种意见指出,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在真空中起作用的,也不是与接受者的被动接受打交道,因而波洛克(还有其合作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即指示的过程永远都是暗示着一个观者。这一看法主要为女性主义艺术史家卡伦—埃迪斯•巴尔茨曼所持。巴尔茨曼指出目前的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物质文化的女性生产者身上,一种是集中在性别的与艺术的主题上,从而促使人们将女性当做观看的客体,而不是观看的主体。巴尔茨曼认为波洛克的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仍然未能脱出这两种方式,它们仍然是建立在“大师—读者”和“读者—文本”的模式基础之上。因此巴尔茨曼提出了第三种思考方式,即从女性观者的主体性出发,超越“读者—文本”关系,从而建立一种“后现代的女性主义艺术史”。【22】这种观点显示出女性主义艺术史在当前的另外一种走向。#p#分页标题#e#

艺术家论文范文7

诗体画则是以诗歌的内容,意境为题材作画,把语言艺术再现为视觉艺术。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抓住了诗人在构思诗篇,斟字酌句中微末动态的一刹那,把李白豪爽洒脱、浮想联翩的神态勾画出来。着墨虽然不多,却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好的诗词不重絮言,寥寥数字便是欣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片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古诗词与中国画,作为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的两类典型代表,都能较集中的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本质。领略二者优美的意境,钻研中国古典诗学画论,探究二者的根源,无论是直观感受还是冷静思考,你都将获得一种强烈而相同的印象:中国诗画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形态各异但本质相同,殊途同归。

2、论文总述

我曾有幸看到这样一段话,仔细体味咀嚼,越来越觉得是至理名言,这段话是这样的说的:“诗文书画不成家数,便是枉费精神,然成家尚不从诗文书画起,要从做人起,自身心言动,本末始终,自己打定主意,做个什么人,真积力久,自然成就。”确实,既然选择了研习中国画,就要有一种“板凳一座十年冷”的准备。陈绶祥先生认为,“对于画家素养最值得重视、最直截了当的要求,应该还是读书、写字、作诗、作文和郊游了”。读万卷书等于行万里路,内外兼修,积淀深厚,自然会赋予艺术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样艺术表现才能有感而发,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才能创造出诗情画意的画面。国画研习者自身的文化自觉为国画的振兴提供了保障,研读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学,心追手摹经典画作以继承笔墨画法,经年之后,最后一定会实现读书明理、阅历事故、学问深厚,画境超凡的境界。历史上许多国画大师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为基础,东晋画家顾恺之曾提出了“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他认为传神离不开写形,神是通过形表现出来的。南齐美术理论家谢赫的“六法论”更是对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做出了理论论述。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也说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造型作为一种移情的媒介物,是创作过程中感悟对象时所产生的视觉形象,“不似之似”这个形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审美观念的产物,在艺术作品表现中,意象造型是情感的体现,没有感情的投入也就没有艺术。

3、论文启示

在整理论文的同时,由于翻阅了大量资料,心里颇多感触,特总结如下:

3.1对生活与造型的认识

研习中国画一定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审视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理论上的升华。生活中,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关键看如何取景、提炼以及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一棵树、一束花、一个人、一只动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对象,生活中那些我们经常被我们看见的却不留意的感动,被优秀艺术家们捕捉到了,才有了优秀艺术作品的问世。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看见开得娇艳的花朵,会考虑色彩,看见集市上的人群,会不由自主地考虑组合以及节奏。看见一大群觅食的羊群,会考虑生命的意义,斟酌创作题材。当然,这一切必须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而且对艺术的探索之路的方向必须是正确的。

3.2对创作与修养的认识

艺术家论文范文8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身体叙事

一、身体叙事的内涵

身体叙事,“即以身体作为符号、以动态或静态、在场或虚拟、再现或表现的身体,形成话语的叙事流程,以达到表述、交流、沟通和传播的目”。在传统艺术中,舞蹈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但无论是何种艺术,再现生活与表现情感都是其两种最基本的功能,而舞蹈艺术则通过形体动作来描绘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性格。在民族古典舞剧《红楼梦》中,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用身段、指法、碎步等身体语言把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和悲苦无奈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所以身体作为一种肢体语言,可以传达出语言沟通所达不到的效果。而新媒体艺术是一种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它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应运而生。信息科学和数字传播技术的高度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艺术家的想象力在科学技术中也得到解放,由于身体叙事的表现载体是身体本身,而人类的一切社会观念、行为习惯等主观因素都能在身体上体现,所以身体叙事语言产生的效果较其他语言更为简洁明晰,因此艺术家们也开始对人类身体进行艺术实验,以身体作为内涵性表达,传达出艺术家的新思想、新观念,也反映出当下信息和媒体社会中人类的思想和生存状况,引发人们对生命与现实的深入思考。

二、对身体的直视

在工业化和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时代,照相机作为新媒体艺术中二维平面艺术的开端,与新媒体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与传统的绘画艺术不同的是,摄影艺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及客观性,可以客观纪实被拍摄的事物及人物,留下永久的影像。“摄影的客观性赋予形象以令人信服的、任何绘画作品都无法具有的力量。”因为即使是写实主义画家,他们的作品也或多或少加入些自己主观的想象,力求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完美的形象。以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代表性作品《美惠三女神》和莱昂纳德•尼莫尔的观念摄影作品《三女神》为例。《美惠三女神》是希腊神话中象征美丽、温雅、欢喜的三女神,拉斐尔致力于裸像的完美,为的是表现人更接近于神,也为了表现出人生全部美好的美惠女神形象,拉斐尔选取几个美丽女子身上最完美的部位,再把这些最美的部位重新组合在一个人的身上,塑造出了更完美的人体,其比例体型都具有独特的美感,《美惠三女神》表达了喜悦、美丽、欢愉的情感,象征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在莱昂纳德•尼莫尔的观念摄影作品《三女神》中,对人类的身体进行了直观且真实的直视,还原了生命之本来面目。莱昂纳德•尼莫尔不拘泥于高贵完美的人体形象,他的关注点在于一些肥胖的身体,不完美的人体却更接近真实的人体,因为理想中的美不是客观的,于是他把这种“丰满”的裸体用于自己的摄影艺术作品当中,挑战传统的审美标准与理想的女性身材同时,也让人们开始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中身体肥胖的人群,揭露更多的社会问题,这些人群难道就因为她们自身肥胖的身躯所以要遭受社会丑陋的目光和卑劣的言语吗?人们虽然欣赏并赞美完美的身体,但是“美”的定义不应有界限,这些身躯肥胖的女子勇于在镜头前展示自己,本身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她们也希望能得到“身体解放”和“形体认可”。至此,这种身体直视打破了传统的审美标准和身体评判,促成了多元的身体审美观照。“摄影虽不能像绘画一样对身体进行粉饰和美化,却能够以一种真实而直观的角度直视人类的身体,打破传统禁忌的界限,真实地呈现人类生命的状态。”在一些数字图像艺术作品中,性和暴力对人的肉体欲望及其表现折射出当下时代人性的丑恶,在美国摄影艺术家南•戈尔丁的私密视觉日记——《性依赖的叙事曲》中,她以同性恋、性工作者、异装癖等群体的身体为叙事符号,不带任何主观偏见色彩的眼光、不加任何修饰的镜头来真实地记录这些不同于主流生存状态的群体,通过对他们身体直视的表现,揭示出处于社会边缘群体的尴尬困境及苦闷生活,南•戈尔丁不仅对这些边缘人流露出极大的关注与焦虑,他们自己的生活实态也体现出这个时代人性的脆弱与无助。20世纪后期,在数字图像艺术逐渐向成熟与稳重迈进的同时,手提便携式摄像机开始运用于大众生活,成为人们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艺术家们纷纷丢掉画笔,拿起摄像机,以录像作为艺术手段批判当代社会问题,以此传递艺术家个人的声音,于是录像艺术成为新媒体艺术真正形成的标志,“影像艺术在尊重技术原则的同时,也给予艺术家表达自我的方式”。非线性结构是新媒体艺术的表达方式,非线性叙事意味着艺术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融合在一个时空里。美国艺术家比尔•维奥拉在他的录像艺术作品《无辜者》中,男子与女子分别张开双手用身体接受雨水的洗礼,其作品用升格镜头诉说生命的力量,表现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感悟和敬畏。在他的另一部录像艺术作品《殉难者之土、空气、火、水》中,四位“殉难者”分别用自己的身体抵抗自然界的四种元素,探讨了人类身体的极限及人们在现实挫折与苦难面前所散发出的精神力量,传达出一种生命意识。英国艺术家道格拉斯•戈登的录像艺术作品《10秒/米》也探索了生命与死亡的严肃问题,片中一个男人看起来正在进行体操训练,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他的身体不断地抽搐,每一次试图站立起来都以失败告终,此时观众才意识到他可能是一个身残的人,戈登通过表现这个男人自己身体与精神之间的矛盾,探讨人的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深层问题。

三、对身体的塑造

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方式的数字化给艺术家带来先锋艺术实验的多样性,开阔了艺术家的思维观念,也为新媒体艺术带来独特的科技之美。艺术家们也不再局限于用照相机赤裸裸地对身体进行直视来表达某种社会意义,由于人类的实践本身就是人类身体的活动,身体既是创作主体又是创作对象,数字技术的视觉造型语言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家们想象的空间,于是艺术家们把自己艺术作品中对身体的直视转向对身体的塑造,艺术家通过对身体的重塑,探究当下社会环境和思想心境,在赋予艺术作品更丰富的内涵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华裔摄影师李小镜充分利用数码摄影技术的成像技术,先把人物的肖像预先拍摄完成,再把图像输入电脑,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不同人的相貌及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合拼接,最后再用动物的头像拼接而成,使他的艺术作品成为新的表现形式。在他的作品《十二生肖》中,与传统观念里人们所认知的十二生肖不同的是,其作品中的每一个生肖都五官变形、身体变形,似人似兽,通过这一视觉形象体现出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兽性。李小镜认为人是有潜藏的兽性的,尤其是在喝酒之后,这种兽性暴露无遗,他的这种切面观察在他的另一部作品《夜生活》中有所体现,《夜生活》捕捉了繁华大都市的夜色底层,灯红酒绿下每一个人都没有了白天伪装自己的面具,虽然依旧衣着华丽,但是自然表露出的姿态动作及眼神中传递出人类内心深处的贪欲和野性,半人半兽的形象展露出狂野的众生之相,李小镜通过对人物身体的组合与改造的变形塑造来折射出人类的兽性,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当下社会现实层面的诱惑与骚动,其深刻的寓意带来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也赋予了作品新的观念与新的意义。作品《源》是关于人类进化史的视觉影像,从鱼进化到猿,再从猿进化到人,李小镜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以身体为叙事符号,通过生物上的起源对人的身体进行塑造,人形兽脸体现出动物的本性及人类对自我存在的探究。“艺术家通过科学技术正在将不同的生命和身体形态作为新的艺术创作进行演绎。”生活化和社会化都是艺术家在艺术观念之中的形态组合,艺术家运用科学技术对人的身体进行重新塑造,不仅体现出艺术家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观念,更能让观众体验和感受到艺术家个人话语所表达的层面。

四、结语

身体作为叙事符号的象征,在艺术作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往今来,身体不仅被当作审美主体,也成为艺术家所表现的对象,在新媒体艺术对身体的直视中,艺术家们对身体本身的表达呈现出艺术家们对生命形式的探知;在新媒体艺术对身体的塑造中,艺术家们以身体为属性,融合不同的人文状况,反映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身体叙事是艺术家理性与智慧的高度体现,人们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强烈地感受到艺术家们个人的自由表达。毕竟,人类具有社会性,身体的性质不言而喻,新媒体艺术对身体的表现和塑造,使身体成为更重要的符号形象和艺术形象,同时也给予了艺术家展现想象力的舞台,进一步引发人们对现实与生命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郑大群.论传播形态中的身体叙事[J].学术界,2005(5):185.

[2]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

[3]马凌燕.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4]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