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管理范例

实习管理

实习管理范文1

高职高校为了进一步促进营销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提高营销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广泛地开设了顶岗实习这一重要的教育和学习形式。然而在营销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在学生、学校和企业三个方面存在着时间、地点、人数和质量方面的管理问题。本文将主要概述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意义,分析顶岗实习的现状和问题,并就管理策略和管理制度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策略;探讨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专业都开设了顶岗实习这一特殊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拥有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高技术型人才,同时也为大量高职高专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岗位。营销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的中心目的也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可以从事营销管理类岗位的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然而根据对营销专业顶岗实习的相关调查来看,由于高职高校和企业在顶岗实习的合作板块中没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策略和管理理念,其实际合作和运行的状况却不尽人意,现有的顶岗实习运行模式没有充分满足学生和企业双方的实际需求。本文将就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提出更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

一、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目的就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并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出色专业技能和过硬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高职高校营销管理专业广泛开展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对社会的客观认识、实践操作能力、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促使学生手机更多就业信息,从而有助于学生顺利走向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还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健康良好地发展。

二、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和问题

1.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

根据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实际现状来看,企业和学生两方面都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更看重经济利益的回报,任何企业都不愿意将关乎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关键性工作交给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更不愿分配员工专门培训和指导学生,因此营销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使在重要部门还是普通岗位,基本上都触及不到实质性工作和项目,更没有企业营销人员的认真指导,不能深入到营销管理工作中,因此学生的实习工作往往仅限于打杂和跑腿,而掌握不到营销管理的实际技能。从学生方面来看,很多学生对于顶岗实习没有深入的认识、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态度,没有切实做到了解企业销售情况、熟悉销售基本流程和掌握营销管理运行模式的实习目标。

2.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2.1注重顶岗实习工作管理,缺乏心理思想疏导和生活管理。

高职高专学校营销管理专业对于顶岗实习中的安全问题、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管理往往都十分注重,对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生活却疏于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往往面临市场营销企业的高标准工作要求和陌生的生活工作方式,企业和学校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心理落差和适应能力,也没有相应的措施用以辅导和帮助学生,因此参与顶岗实习的营销管理专业的学生经常会抵触工作环境,无法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2.2顶岗实习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实习过程考核。

高职高专学校营销管理专业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有综合表现考核和出勤考核两种形式。相对于复杂的市场营销工作,这种考核形式过于单一,并且不能实际反映出学生在实习阶段和工作环节的具体工作情况和学习状态,缺乏更多激励和督促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和提高专业水平的考核形式。因此,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考核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无法切实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2.3顶岗实习工作内容与营销管理专业内容不符。

学校教学和社会发展本来就存在很大的脱节现象,而适合营销管理专业锻炼和发展的企业根本无法容纳大量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顶岗实习的企业分配过程中很难实现企业岗位和学生营销管理专业的完全匹配,因此接受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生的企业大多为售后类专业。实习岗位的单一和落差使得营销管理专业学生对实习没有更清楚的认识,认为销售和售后甚至其他工作完全不一样,对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不满意,因此对实习工作产生消极和抵触心理。

三、高职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的探讨

1.构建适合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

对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管理应该切实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的利益、目标和实际条件出发,从分考虑顶岗实习过程中各方面的实际问题,对顶岗实习的目的、实践、考核和评价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规范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管理模式,并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和学校相互监督营销管理专业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的质量和进度、设置多样化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形式和建设快速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出适合营销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的运行模式,培养出更多营销管理专业的优秀学生。

2.做好顶岗实习前期准备各项工作。

营销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尤其具有复杂性,校内指导教师和辅导员要针对学生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心理在顶岗实习前充分做好思想安全教育、实习工作部署和生活工作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宣传动员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营销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的道德素养、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使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环境和任务、调整好心态、把握好实习与学习的关系,保证顶岗实习有条不紊地开展,尽量避免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出现问题。

3.制定规范的顶岗实习规范和考核制度。

对于营销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应该制定完善科学的实习规范和考核制度,引导学生更激情地投入实习,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在实习前期通过实习规范指导学生顶岗过程中应该遵守的纪律和应该体现的素养,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切实完成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安全责任书、顶岗实习协议书、顶岗心得日记、顶岗优秀工作记录等多方面的工作安排和严格考核。

四、结语

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不断发现高职高专营销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且不断完善顶岗实习的科学管理,才可以有效保证企业和学校的顺利合作、保证高技能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解决更多的就业难题和推动社会经济健康良好地发展。

作者:陈威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单敏飞,芮红,沈承红,王杰.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中期顶岗实习过程化管理模式[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1:66-69.

[2]高洁.高职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的探讨[J].大家148-150.

实习管理范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医学实习生;管理系统

移动互联网,是将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是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和商业模式,并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而进行的活动的总称。自步入新世纪后,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革,在此基础上,各大高校也实现了信息化,包括数字化校园系统、预约服务、校园卡一卡通、自主选课等等[1-2]。在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实习时间占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整个实习的过程需要和医院进行紧密的协同,但由于实习医院和学校管理部门分散在不同地区,没有相关的信息化工具来管理。学生不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记录并完成考试,学校、医院双方的沟通不顺畅,对学生的管理不及时、不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医学院校急需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院实习生管理系统来实现学生实习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笔者带领研发团队,从自身管理需求出发,结合用户痛点,设计出一套新颖、个性、创新的实习管理系统,满足实习管理异地化、信息化、互联网化的需求。

1研究背景

在医学院校教学任务中,占用学生最长学时的项目为学生实习,其在医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医学生实习具有其不同于其他专业实习的特殊性:(1)实习时间长,本科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为48~52周;(2)实习要求高,考勤严格,采用跟班制度,白天出门诊或上手术,晚上需值夜班;(3)医院管理严格,实习医院必须对学生进行小讲课、出科考试、病历评分等等考核。这样的背景下,实习医生的管理非常复杂、困难,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每个医院的教学管理部门,一般要配备2~4人专门负责实习生的管理,成本非常高;从学校层面来说,由于实习点分散,采用三级管理制度,对实习生的管理鞭长莫及。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高教学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必须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及配套工具,建设好一套完备的医学实习生管理系统,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及PC设备对实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以及监控,进而实现完整实习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同时必须对每个不同节点的有关数据做记录,为改进和评估教学过程做依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目前市场上也已出现专门针对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在线培训和信息化管理的系统,以实现对于学生档案信息的收集、对于学生考核成绩的统计和分析等,为实习生的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国内发达地区的医学院校很多都采用了这样的实习管理系统,但该系统价格高昂,一般售价40~60万;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缺乏后台管理系统及相应的移动手机客户端,不便于学生灵活、分散的学习。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目前广西区内的所有医学院校均未购买及使用实习生管理系统,实习管理仍然处于人工操作的原始状态。

2研究目的

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结合地方省属医学院校特点,建立一个实习医生管理平台,通过实现以下功能,为学校管理部门、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医学生们三方提供便捷、高效的管理平台。(1)实现教学过程信息化。围绕实践性教学过程的相关流程与数据,在系统平台上开展教学。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安排实践性的课程或实践项目,教师可以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线进行手写病历的撰写,此外,在此系统上还可以实现师生在教学中的良好互动。在此期间,所有的数据都在系统上频繁交换,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同时可以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例如:各种现场临床操作考核,带教老师可以随时在病床前对学生进行考核,并通过手机进行评分,便捷无纸化。(2)实现管理流程信息化。学校通过系统实现对实践性教学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其中包含了多个步骤,分别为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严格执行管理流程等。在此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借由系统了解流程的整个进度,同时可以在管理流程的要求下,有效达成工作任务。加强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比如实习生异地实习情况普遍,实习生的请假(需学校审批)及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都可以在系统平台上完成,减少学生或试卷异地运输产生的成本及风险。(3)实现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化。在教学信息化的实践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作为一项教学活动,在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实践结果质量标准和教学过程标准两项质量标准。同时,在系统上对上述两项标准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也便于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比如,系统上可以在线进行学生的岗前培训,学生也可以对授课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4)实现互动交流平台化。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企业都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互动来实现。同时良好的互动对于多方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有助益。通过高效的互动交流平台,可以在师生之间建立更加丰富化的沟通渠道,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学习中的教学问题和其他各类问题。(5)实现数据管理规范化。数据管理的规范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来实现:首先应该确保基础数据实现规范化,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统一化的数据标准以便于不同学校之间实行差异化管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其次,应该确保数据存储实现规范化,将数据通过统一化的分级目录进行管理,以调取和挖掘数据;最后,要确保数据具有安全性,要严格控制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权限,以有效保障数据安全。(6)实现使用方式多样化。在信息化时代,移动互联网被广泛应用,因此用户对于平台的使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平台使用者需要在不同的终端实现流程和数据的交互作用,以实现平台使用便捷性的提升,同时有效增强用户的使用黏度。

3研究内容

(1)系统结构。本系统部署在阿里云服务器上,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系统。管理员可通过网站后台对网站数据和系统进行维护。(2)开发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平台;Internet服务器: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访问方式:微信客户端、android、ios、电脑客户端;Script:JScript;开发语言:php、ios、android;数据库:MySQL。(3)运行环境。(4)主要模块结构。

4建立移动实习平台的优势与展望

目前市场上90%的本科教务管理系统都隶属于四大厂商,分别为正方、青果、强智以及金智,基本都属于通用版本的系统,如果要开设实习管理端口,也需要高昂的费用,且缺乏个性化,无法满足我校实际。我校自行研发实习生管理APP,个性化订制,内容丰富,功能强大,且该平台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可以促进功能的持续完善。同时可以与其他新平台进行对接,不断开发新的功能,不断完善。目前我校自行研发的实习医生管理信息系统已进入小规模使用及调试阶段,已在我校三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内试用,从目前的使用状况来看,出现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调整及改进:第一,维护成本、系统升级成本较高,当用户基数趋于庞大时,对该系统的服务器要求逐步提高;第二,信息安全、可靠性的问题:当前阶段,学生的个人信息被频繁泄露,如用户名、账户密码等,都属于系统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信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习管理平台的主要业务为信息查询,不仅应包含数据库的日常备份,还应该包含数据库内数据的管理。在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时,要确保不直接对其他应用系统进行权限的开放,而是通过镜像或数据库视图的方式进行提供。第三,版本升级问题,关系到信息通达性和时效性,随着用户量增大,对服务器的考验非常大,也依赖APP是否安装和升级[3]。以上问题目前正在探索最优解决方案。第四,可将该系统平台推广到区内甚至区外的医学院校,供实习医生培养阶段使用,实现创收。

5结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学实习生管理系统是信息时展的必然产物。在医学教育中,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管理必须依靠智能化、信息化、移动性和网络化来解决市场痛点。本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实践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使医院和学校的管理有效,实习生的问题可以轻松解决,教师的教学指导简单高效。经过研究开发和初步应用,各项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节省学校、医院管理部门和实习生的时间和成本,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怡仙,何强,李明静.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考及实践探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26(3):50-52.

[2]郑学梅.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5):110-111.

实习管理范文3

1.1研究对象: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的管理。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的文献资料,来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通过对实习单位相关人员及专家的访谈,来收集研究资料。

1.2.3调查法:通过对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调查,来充实研究的内容。

2结果与分析

2.1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的准备与条件配备

依据独立学院本科教学计划的设置及要求,于学生的大四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实习,实习为根据学生要求统一安排,实习点分为省级体育行政部门、市级体育事业单位及企业,实习期间与实习单位共同建立了两个实习基地,为今后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的完善奠定了条件。根据校企合作的精神及意愿,毕业班的实习某公益型的体育企业,其设施完备,条件一流,所承担的全部为社会体育活动及服务。而在体育行政部门实习的学生也是到与社会体育活动组织和管理的职能部门,整个专业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对口、效用性强、分布合理的要求和标准,为学生的实习保驾护航。

2.2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的过程与范围

独立学院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当中,所分配到的岗位及工作范围与本专业息息相关。在某公益体育企业实习的学生,所实习的内容包括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社会体育产业的经营与管理、体育设施的管理与评估、社会体育培训与教学。在体育行政部门实习的工作包括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社会体育活动的方案设计与执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与管理,在整个实习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得到了大量参与到社会体育当中进行亲身模仿、亲自管理、亲力亲为的机会,同时得到相应指导教师的大力指导。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展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承认,因此,实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让社会了解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考验学生、使学生被用人单位所接受的过程,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及学校的声誉。

2.3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

2.3.1实习时间对学生来说是考验

按照专业实习计划及市场需求,同时也是该独立学院第一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因此在实习的时间上较为灵活。根据实习单位的要求,实习为期一学期,相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最长为40天的实习,时间跨度较长,因此对学生来说是个考验。正是因为过长的实习时间,使得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产生了烦躁、倦怠甚至焦虑,对圆满结束实习工作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2.3.2学生在实习当中的能力表现

在实习的工作当中,主要的汇集了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竞赛编排与管理等内容,从而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把握程度及该独立学院的教学水平。在社会体育共服务当中,9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理论的指导,做好了场馆运营、维护的工作,耐得住了天天面对高级场馆的寂寞;在社会体育工作的组织当中,在体育行政部门实习的学生能够遵循了社会体育发展的规律,做好了方案的设计与执行;而在体育竞赛组织编排当中,体现出了学生能力的短板,即能够熟练掌握多项社会体育竞赛编排的能力稍有欠缺,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实践的检验,也为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今后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2.3.3实习过程的管理需尽善尽美

管理过程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市场规律是决定实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实习管理当中,不仅是对实习的对象、时间、信息等要素的管理,而且也是对社会评价的一种提升。与体育教育专业的校园实习相比,社会体育实习所面向的对象与范围是形形色色的人、物,比教育实习的环境复杂,因此在管理过程当中,单纯依靠社会的力量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评价,不足以体现实习的效果。管理过程需要责、权、利相结合,才能发挥社会实习的最大效用。因此可以效仿教育实习的模式,以社会是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等能力的要求为标尺,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行一对四或一对五的指导教师负责制,并完善相应的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激励制度,才能为学生在当中学有所获,避免用人单位将他们当成免费劳动力来使用的尴尬。

2.4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工作的优化建设

2.4.1完善教学计划,保证实习的时间实习过程不仅是让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声誉过程,对于新兴的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这种社会接受程度往往会为学校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社会体育专业的涉及面较广,如在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之前,教学主管部门应认真落实好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才能让学生安心地完成实习,否则在实习当中的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进而影响实习的效果与评价。

2.4.2加快完善激励机制由于社会体育专业的招生人数不如体育教育专业多,同时在师范院校的独立学院当中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开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对社会、学生、学校、教师的激励当中,应完善激励机制,与实习基地的建设相联系起来,利用鼓励、表彰的形式来为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进而激励社会、个人尽力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就业提供平台,实现实习的目标。

2.4.3利用教学课程改革的机遇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及水平在实习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要展现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对群众体育赛事的组织,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要求如此,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也如此。在对实习学生进行的单盲调查当中,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有76.92%在工作中接触到了竞赛的组织编排,仅有11.54%的学生在编排工作当中做到了准确、快速;82.13%的学生认为自己还未能掌握一些新兴、热门、开展广泛的项目的编排方法;74.15%因为不熟悉编排方法而失去了较好的发展机会。而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学生中,有78.52%在其中接触到了学校运动会、课外体育比赛的编排工作。通过实习,为独立学院体育专业的教学的启发是,在对学生竞赛组织编排课程的设置当中,改变“泛而粗”的观念,增加课时,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保证学生的实践课时,要“求实不求宽、求精不求杂”,做到“多而全,全而熟,熟而快”,对于每个项目,要反复熟练地引导学生去掌握;对于当今社会体育活动中流行的项目,要更加快速准确地将竞赛编排好。

3结论与建议

3.1独立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要遵循校企合作,社会效益为先的原则,制定好严格的能符合社会考查需求的实习时间,并遵照执行才能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3.2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不能完全依靠社会的力量来进行管理,需要加快建立相应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借助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机会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机遇。

3.3实习过程的管理当中要注重学生行为、思想的教育,积极为社会营造一个了解和承认学生能力的环境,增加学校的知名度。

实习管理范文4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随着旅游产业发展建立起来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服务与管理人才。高等学校学生校外实习是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在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过程中校外完成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结合培养目标设计了相关校外实习,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为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一般被安排于第三学年下学期前往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五星级酒店,进行为期半年的校外实习。校外实习不仅在企业运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为学生正式步入社会以前提供实践平台,有助于实现企业招聘和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

一、校外实习管理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一般由学校统筹安排,学校派出专职教师负责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工作,而企业在提供场地和培训的基础上也需要协助学校进行学生实习的鉴定和评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均为校外实习的参与主体,也是联系紧密的利益相关者。但由于校外实习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涉及学校、企业和学生等多方面的事务性工作,实际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与挑战。

二、“双师”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在校企合作共同管理的基础上,为提高学校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加大实习基地培养力度,前人已建立了一套“学校指导教师+企业导师”的“双师”管理模式。“双师”管理指在学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的前提下,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相互配合共同管理校外实习的学生。该模式既可以弥补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又可以解决企业导师理论功底欠缺的问题。

(一)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转变,提高学生校外实习积极性

在校外实习的相对封闭性和短期性,使学生对企业很难产生归属感,容易出现工作散漫、松懈、逃避的现象。通过“双师”管理,学校指导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尽快融入企业实习环境;企业导师则可以在第一时间营造温馨和谐的实习环境,以友好的态度迎接实习生。面对实习生的问题和困惑,企业导师还可以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调动实习生积极性,让实习生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

(二)提高实习工作效率,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

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是高校校外实习基地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实习过程管理中,学校指导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监督管控,关注学生的生活、成长、心理和精神状况等,掌握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情况,促进实习工作高效开展。而企业导师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培训是学生提升职业技能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途径。企业导师的现场指导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实习工作不仅仅是整理文件、做表格等操作化层面的机械重复,还要逐步树立清晰的职业目标,提高职业认同感。

三、“双师”管理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有如上优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少高校却并不注重对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生活情况的管控。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培训指导有限,学校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也基本“隐形”。“双师”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企业导师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

企业注重实习生劳动力的使用,一般仅用两三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就让学生到相应的部门上岗。虽然有的企业会给实习生指派部门师傅作为实习期间的企业导师,但由于一线部门工作任务繁多,企业导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地性培训和监督。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需要经过阶段性的成长过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依靠自己独立完成这个过程,甚至有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也只记住了一些零散的工作要求和流程,没有系统地熟悉和掌握相关职业技能。企业导师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关注不足,仅仅是碎片化地指导学生如何完成每日的岗位实习工作,不注重对学生技能提升的考核与评估,很难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升。

(二)学校指导教师实习过程管理缺位

学生校外实习的地点一般距离学校较远,甚至位于不同的城市。学校指导教师同时还承担着授课任务和事务性工作,不方便经常往返两地去了解学生工作状态和生活情况。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学校指导教师将学生送往企业实习后,就基本交给企业自行管理,与学生的沟通也仅通过微信等线上媒体进行,缺少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管控,导致学生出现工作消极怠慢、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中途退出实习等问题。学校指导教师要求学生撰写实习小结,以加强对学生校外实习情况的了解。但实习小结的模板固定不变,学生通过实习小结也只是反馈生活琐事或经历过甚至处理过的问题,学校教师无法实时介入其中并适时给予帮助。此外,学校教师不了解学生校外实习的成长过程和工作状态,因而也很难根据实习单位的简单反馈和学生的自我报告合理地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出现以上情况不仅仅是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校外实习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不够,也是现有“双师”管理模式实际应用上的缺陷。

四、基于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双师”管理模式创新

“双师”管理模式的提出是保障实习质量的有效手段,而根据目前“双师”管理模式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新“双师”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新“双师”管理模式中,学生是校外实习的主体,企业导师与学生可以及时高效地进行现场互动,而学校指导教师与实习期间的学生之间现场互动有限,存在“互动分界线”。学生入职后的时间实际上也是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关键期,在此期间,针对不同时期引入阶段性考核机制,可以促进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培训计划、培训组织的及时调整和反馈,也有利于学校指导教师更实时清晰地了解学生培训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情况。具体来说,新“双师”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关注学生主体,重视各职业技能提升阶段

从实习准备、入职、上岗、离职直到实习结束,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行为特征的变化也是学生的需求变化和成长历程。一般校外实习过程中,学生在接受企业统一培训后即可正式上岗,进入职业技能提升的关键时期,具体可以划分为学习期、熟悉期、掌握期和创新期5个时期,如图2所示。学习期间,学生需要学习本岗位的工作内容、设施设备的基本操作、对客服务的技巧等。在这一阶段里,学生不断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到熟悉期,学生基本对本岗位的具体环境、设施设备有一定了解,并熟悉工作内容、基本操作和企业专业术语。掌握期阶段,学生应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流程和特点,能独立完成份内工作。进入运用期,学生可以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自然地运用到工作中,并从工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到及时反思并总结经验。职业技能的学习、熟悉和掌握是学生校外实习的基本要求,而最后的创新期要求学生对工作技能和工作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完善、创新和再应用,因此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性地提出并重视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关键期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需求,是新“双师”管理模式的创新之处。

(二)引入阶段性技能考核,充分发挥企业导师作用

在学生进入职业技能提升关键期后,引入阶段性技能考核,分别在学习期、熟悉期、掌握期和运营期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考核。由企业导师根据不同岗位不同阶段制订技能考核方案,对学生该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检验。考核通过的学生被认定为合格;而考核未通过的学生需要再次进行该阶段知识技能培训,并重新接受技能考核直至通过。4个阶段的培训与考核全部结束后,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整体技能评估,作为学生校外实习评估的参考之一(如图1所示)。阶段性技能考核规范了学生校外实习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实时反馈的具体方式。通过阶段性技能考核,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均可以有效了解学生各阶段职业技能掌握情况,从而确保实习工作效率稳步提高。企业导师根据阶段性考核结果,还可以进一步与学生进行沟通,适时调整学生培训计划与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三)结合阶段性考核反馈,完善学校指导教师监督管理机制

结合“双师”管理特点,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与学生较长时间分隔两地,双方互动交流受到限制,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实习进度和状态的实时管控。在新“双师”管理模式下,学校指导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各阶段的学习反馈表和技能考核表,实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疏导学生心理,从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校外实习。当学生进入职业技能提升的关键时期,还可以通过实习小组共同反馈,要求学校指导教师前往实习企业看望学生,打破指导教师与学生在职业技能提升关键期缺乏互动的局面,完善学校指导教师的监督管理机制。

五、结语

实习管理范文5

(一)实习工资低,实习学生满意度低

以何立萍、郑昭彦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0届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进行的实证研究为例,通过32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14份,有效率98.1%。何立萍、郑昭彦从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内容满意度、薪酬满意度、食宿条件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实习制度满意度、实现价值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满意度8个方面对工作满意度进行论述。从调查表得知,实习生对工作内容、薪酬待遇、实现价值与职业发展满意度偏低,而此类指标都是涉及实习生对工作的前途认知,因此实习生关注较多。

(二)角色难以转变,不能适应酒店的岗位工作

酒店工作服务性非常强,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热情周到地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学生在学校时以学习为主,很少从事体力劳动,加之大学宽松的环境,使一些学生形成了懒散的生活习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初出校门的实习生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未能及时摆脱大学自由的氛围和相对松散的管理方式,实习初期经常出现上班迟到、早退、外出不请假、仪容仪表不规范等情况。而星级酒店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旷工都有相应的经济处罚,请病假必须有医院的病历或病假单,否则不准请假等,这些制度及高劳动强度的工作对刚步入社会接触酒店工作的学生来说往往转变角色非常困难,缺乏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很多学生适应能力差,不能将顶岗实习工作坚持到底。

(三)工作单调乏味,调节性低,感觉前途茫然

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时,酒店都会给学生安排一个固定的岗位,而且大多数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从事这一岗位,有的在餐饮部,有的在客房部,每天的工作都类似,而且基层工作单调乏味,使得有些学生感觉前途茫然,毕业后不愿再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相关工作。对比其他行业,酒店服务工作除工作内容简单外,还表现为不能出差,所有工作都是在本酒店进行,而实习生又年轻气盛,本以为出来实习可以更多地认识世界,体验新事物,以为有机会多看看,多走走,但酒店实习工作却不能提供外出机会,对比之下,无形中其他行业增加了吸引力。同时,实习生在上班时缺少与顾客交流机会,即使实习生非常愿意与顾客交流,但由于酒店不允许服务员与顾客有过多工作之外的接触,或是顾客对服务员本身的一种远离心理致使实习生对酒店各工作岗位认识较差。

(四)人际关系复杂,关心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虽已成年但社会经验不足,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习惯了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然而在工作过程中,酒店管理者更多的是利用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实习生一旦出现工作过错就会受到训斤或处罚,从而使其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并对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实习生与老员工相处的不融洽也影响其工作热情。老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们眼中,实习生眼高手低且高傲自大,他们往往对于实习生要求苛刻,有时甚至故意刁难或讽刺。实习生空有理论知识,却缺少实际对客服务经验,面对工作一时无从下手,又不能摆正心态,从而产生与老员工的对立情绪,甚至出现集体对立行为,进而产生中断实习的想法。同时多数酒店管理者仅仅把专业实习生当成临时员工,认为实习结束就会离开,所以并不重视,只索取劳动力,不给予关心。有些酒店的领班和主管本身素质不高,管理方法简单粗暴,重处罚,轻教育,动辄开罚单,甚至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导致实习生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些酒店管理人员认为实习生只是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实习结束就会走人,因此不把实习生当自己的员工看待。

(五)实习成就感弱,职业道德感差

实习生实习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较大。最初,很多学生一听说要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星级酒店实习,认为这是学习国际化酒店管理模式的大好机会,因此很乐于去锻炼。但到了酒店真正进入实习阶段后,他们会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大部分实习生在走向实习岗位前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上岗之前,他们还是体会不到酒店服务的辛苦程度。一旦进入实习岗位,自己独立上岗操作之后,接受酒店严格制度的约束,经常加班加点,很多实习生就难以承受。他们一旦长期地在一个实习岗位上工作,服务态度就会有偏差,甚至会对酒店服务工作产生鄙视心理,进而否定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就业意向,因而体现不出实习的成就感。很多实习生对职业道德理解不够,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由于某些酒店的员工存在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酒店本身也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使实习生感到与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

二、提升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策略

(一)开好顶岗实习动员会,做好安排部署

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要制定酒店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和具体要求,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任务。在实习动员会上,一方面要详细介绍实习单位有关情况,另一方面要安排学生代表实地到实习单位去考察,让学生了解实习单位的有关情况,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强调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做好顶岗实习工作对于个人未来就业和可持续化发展都非常重要。在实习动员会上,指导教师要告诫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做好角色的转变,尽快适应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

(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顶岗实习酒店质量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应该与多家酒店建立合作关系,双方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实习酒店的规模和档次要高,高星级酒店硬件设施好,管理理念先进,在酒店经营和服务操作流程方面都有合理的制度,学生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在实习生管理方面,高星级酒店也有丰富的经验,会安排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实习生感受到酒店先进的企业文化,对酒店管理专业和未来个人的前途发展充满希望,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酒店工作。

(三)酒店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顶岗实习学生进入酒店后,酒店应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两部分。岗前培训一般由人力资源部统一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酒店规章制度等内容;在岗培训一般由各部门安排,培训内容主要是酒店工作业务流程。只有酒店对实习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学生才能对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有所了解,进而保证学生顶岗实习质量。

(四)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日常管理工作力度,保证学生安全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设计一个顶岗实习指导和质量监控网络平台,该平台把现实中的实习指导教师和辅导员通过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了解一些宏观的情况加以系统的整合,使管理者十分清晰的了解到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解决学生顶岗实习较分散,指导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学生的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等问题。通过加强顶岗实习日常管理工作的力度,保证学生人身、财产安全。

(五)完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实习周记撰写、实习报告的撰写和酒店实习表现。通过查阅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自身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的提高情况;通过实习表现可以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效果。由酒店兼职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进行顶岗实习评价,酒店兼职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更加了解,他们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写出实习鉴定并打分评价,校内指导教师查阅学生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并按照评价标准打分,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三、结语

实习管理范文6

一、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业观念落后,角色转变慢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到酒店中去进行实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酒店的运营情况,让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生没有转变观念,到酒店实习还认为自己是学生,不是员工,无法正确对自己进行定位。而且有的学生在酒店中实习,不按酒店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而是随心所欲,不听管教,工作态度不积极。除此之外,很多酒店企业认为实习生是免费的劳动力,所以让实行生进行超负荷的工作,让很多实习生都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从而对实习生活产生厌烦心理。

(二)酒店企业对实习生的培训管理不到位

因为高校的旅游管理实习生到酒店进行实习,基本上都是几个月或者是一年的时间,如果酒店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也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那么实习生到酒店中实习可能学不到任何的工作经验。而且很多酒店企业认为实习生工作的时间较短,没有必要在实习生上面浪费大量的培训资源,因此在对实习生进行工作分配和管理时也不尽心,大多是从酒店利益出发,哪个部门缺人就去哪个部门,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和个人优势。另外,高校的实习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素质,这对提高酒店的整体服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但很多酒店把实习生当作一般的劳动力,只让他们做体力劳动,缺乏对实习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三)学校没有对实习生进行跟踪指导

实习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并不代表就是完全脱离了校园,因此,高校在学生进行实习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和指导,而不是把什么事情都推到企业身上。有的实习生在遇到问题时,也需要学校有指导员能够帮助自己,替自己挽回利益。而酒店企业也希望通过学校指导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酒店工作,但很多学校只把学生送到实习地点,没有进行跟踪和指导,所以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都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实习酒店,对实习过程进行跟踪指导

要想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可以学到更多的酒店知识,得到更多的工作经验,高校就应该谨慎选择实习酒店。根据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选择酒店,尽量选择那些服务质量和业道德素质都较高的酒店,并且可以和酒店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学生到酒店实习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酒店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而且学生到酒店中进行实习,为了保证学生的自身利益,学校应该和酒店管理人就学生在实习期的工资待遇、培训等各方面进行协商,学生也应该与实习酒店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好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保证双方的利益。学校也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当学生和酒店这边出现问题时,要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协商处理,不仅要维护学生的利益,同时也要和酒店维护好关系。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业观念

学校在学生进行实习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思想培训,让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帮他们转变对实习的观念。而学生也应该树立正确的业观念,要有大局意识,在实习的过程中听从上级的指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另外,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也要加强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联系,对实习单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与同学之间互相沟通工作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坚持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在实习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向酒店或者学校指导员反映,而不是选择逃避或者是放弃,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实习审核制度和标准

通常情况下,学生实习工作结束之后,学校和酒店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审核,这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校应该完善实习审核标准和制度,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认真的评价和审核。学校还要和学生及实习单位进行三方座谈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收获和感悟,同时,对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对以后的实习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

三、结语

实习管理范文7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非常重视实践教学,而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最关键的环节。前期的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基础课程教育及校内实训,都是为进入社会、进入企业、进入实际岗位做积累。而校企间的合作,让在校学习顺利过渡到在岗实践,不仅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流程中,从而更好地培养职业素养和强化专业技能,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岗位忠诚度,融入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之中,激活其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事业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

二、顶岗实习的现状和问题

顶岗实习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就业和就业方向认知,另一方也为企业带来了大量鲜活的人才输入,同时也让高职院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经过长时间的尝试,顶岗实习如今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并一步步走向成熟与规范,但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1.工作内容的单一性问题

根据实习学生的反馈,相当数量的酒店在接受学生实习过程中,出于企业自身利益及工作安排方便的考虑,大多将实习学生安排在餐饮、客房等一线岗位。这些岗位通常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且内容简单,重复性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容易身心疲惫,却无法学习到更多的职业技能。这样不仅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对社会实践、工作环境认知和未来职业方向的选择产生消极的影响。

2.实习岗位的单一性问题

酒店存在将实习学生看作“廉价劳动力”的问题。实习单位未给予在岗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认真地对待,而是多半将全体学生简单地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很少让在岗学生有轮岗学习,参与进阶培训的机会。加上各大院校缺乏对实习的监管,失去了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导和帮助的作用。这样在此条件下进行的实习,自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实习主动性,更谈不上因材施教。

三、顶岗实习模式的创新

1.学校方面应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很多院校把顶岗实习放在最后一学年,这种模式很难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很多学生因为工作内容单调重复而提前离岗,也使得酒店不愿给学生提供管理类岗位。对此,笔者建议根据酒店淡旺季特点安排实训和顶岗实习。前三学期主要完成专业基础课学习和校内实训,可利用节假日进行企业见习。第四学期安排顶岗实习。第五、六学期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学生回校学习管理类课程后到企业实习领班等管理岗位。同时对于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定期派教师深入顶岗实习单位进行指导。做好与合作企业的沟通,给学生提供部门轮岗和培训的机会。学校和酒店还要对实习成果进行严格、客观的评价,充分发挥他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育引导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方面应转变态度,认真参与顶岗实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酒店参观见习、企业文化引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吃苦耐劳、坚持不放弃的职业价值观。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实训室,让学生真实地认知酒店实际工作过程。

3.企业方面应加强与院校的深度融合

实习管理范文8

关键词:酒店管理;实习生;培养

随着旅游业的兴旺,饭店成为旅游业主要接待的场所,饭店人员的需求量随着招待客人的人流量而增多。对饭店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逐步提高,很多学生成为饭店工作主力军。在学校中,酒店管理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专业性,在实习生的培养上为酒店提供专业的人才,学生通过实习成为酒店中的一员,这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次真正的实践过程,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比较多的实践机会,增强自身的能力,提高整体素质。酒店也可以通过实习,将表现比较好的人才留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为酒店输送了人才。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将实习生进行很好的规划。这种培养机制虽然不成熟,管理如果出现问题会对学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加强培养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学生的概况

对于学校而言主要是将学生进行培养,不论是理论文化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希望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将具有专业能力的学生进行对口专业的输送。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实习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通过实习可以学到非常多的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内容。因此每年的酒店管理实习生规模都比较大,学生的实习可以按照形式和内容进行划分,有轮岗和顶岗这几种实习方式。酒店工作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工作,工作时间和工作性质决定了学生实习的方式。在进行酒店管理实习中,学校将其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酒店实习培养,有非常多的益处。首先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酒店管理,其次可以缓解酒店管理中劳动力紧张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参加酒店实习的实习生越来越多,因为酒店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实习生刚刚踏入社会,会出现许多问题,酒店会对这样的问题提出见解,实习生会对酒店的制度并不是很满意,时间长了,会导致酒店实习生缺失,无法达到实习实践的效果。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最终会导致学生的实践没有成功,也可能有很多学生对专业产生不正确的认知。

(一)酒店积极性比较低

实习生在进行酒店实习的过程一般比较短,是学校的一种实践行为,但是在实习生实习完毕之后,一部分留在酒店,比较多的一部分则离开酒店,酒店会因为如此付出很高的成本,不利于酒店发展,对于实习生,因为刚刚踏入实习岗位,学习性比较差,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培养,因此酒店并不愿意积极接受实习生。

(二)学生没有摆正在酒店的位置

很多在酒店进行实习的学生认为自己是高校毕业的学生,因此优越感比较强,在进入酒店工作的时候,认为基层繁杂的工作和服务岗位并不适合自己,就产生心理落差,久而久之,就感觉自己与酒店工作不相符合。

(三)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

很多学生认为在酒店实习就是一种学校外的活动,并没有多珍惜这种实习的机会,经常出现无故缺岗的现象,使实习过程是一个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没有实际意义。

(四)酒店分岗不均

酒店进行实习岗位分配的时候,因为酒店会根据员工的职责进行分配,对实习生的相貌要求也比较高,会因为其外在条件将实习生分到各个部门,这种岗前分配让很多学生比较失望,影响到在酒店的工作情绪。

(五)实习的薪酬与付出不成正比

酒店而言,实习生是比较廉价的劳动力,在薪资待遇上比较少,但是由于薪资比较低,酒店工作比较特殊和繁重,让很多实习生非常厌倦实习工作,这样不仅影响实习效果,还让实习生对酒店有一定抵触作用。

(六)实习效果不理想

由于酒店的实习模式管理并不是很明确,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酒店并没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只是为学生完成学业的一种方式。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培养机制探究

(一)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对与实习生的管理需要将思想进行摆正,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实习生的心理状况。在进行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实习生传达到酒店实习的目的,通过实习可以获得一定的酬劳,同时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尤其是面对客户时,可以培养自己与客户的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实习生在进入酒店岗位进行定向实习的时候,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度,不论是从工作方法还是言谈举止都是一个全面的提高。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可以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遇到问题不要逃避,要善于请教和交流,及时的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应该积极地与领导进行沟通,此外在实习中要制定实习目标,在一定的实习期内达到目标才可以对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同时在争取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加强管理培训

酒店是接待实习生进行学习的社会场所,在酒店实习过程中,酒店既然想留下比较具有专业性的人才,可以加强管理培训,明确培养目标。实习生虽然刚踏入社会,但是酒店不能让其作为廉价劳动力进行使用,要明确让实习生进入酒店学习的真正目的,酒店需要将实习生进行培养,提升实习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经常进行学习和考核。实习生在进行实习期间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酒店的领导与实习生进行交流,帮助实习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实习生的社会经验比较少,在对于严格要求的同时,需要将考虑到他们的特有的因素,多给予关怀,让实习生认可酒店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不让实习生外流。酒店可以根据实习生的特点进行定向的培训和管理,从实习生的角度出发,让实习生初入酒店就有提升自己能力的想法。酒店应该对实习生的安排和奖惩都有明确的规定。

(三)进行多方面的培养管理

学校对于实习生的管理要从实习生的特殊性和企业的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加强对实习生的爱护,多与实习生进行交流。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实习生被输送到酒店,学校对实习生要有很好的规划,从实习到实习结束这个过程需要建立考核制度。学生在进入酒店之前需要充分的以学校培养的理论知识作为依托,将面对的现实情况,学校应该提前告知实习生,对与实习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困难需要提前进行处理,尤其是为实习生选择合适的酒店的时候,要根据实习生的特点进行安排,根据酒店的要求和岗位的设定进行实习生的安排,优化实习生实习方案。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做好记录。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是学生踏入社会进行实践的重要环节,学生进入酒店实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需要将实习生的情况进行把控,酒店岗位为实习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校企合作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对培养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珊.高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实习管理机制探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2]陈木丰.基于“政校企行”协作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共育模式探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04).

[3]吴强.对中职酒店专业顶岗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7).

[4]崔鸿涛.优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有效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14(03).

[5]张发友,高怡.酒店实习生工作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2).

[6]彭思羽.基于职业“四感”的高校实习生价值观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2017(39).

[7]徐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下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质量探究[D].青岛大学,2012.

[8]金虹,付红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

[9]王亚男.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管理分析及建议[J].考试周刊,2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