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范例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范文1

1999年经过省教委达标验收,被授予“河南省中师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学校还被命名为“河南省教科研先进单位”。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2001年,根据河南省对师范教育结构的调整,学校停止了中师招生,步入转型发展时期。2006年,以郝树声为首的新一届校领导班子上任。新班子提出要把办学方向和目标转向职业教育,除了把幼师专业作为自己的保留品牌外,采取“校企合作、订单教育、企业冠名、顶岗实习”的办法,与海尔、华必信、人本、华硕等企业合作,按照“德育为先、修身为上、技能为重、素质为本”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蓝领技术人才,引导学生做“企业人、城市人、现代人、文明人”。2008年金秋,迎来了宛西中专(内乡师范)的百年华诞。学校印制了纪念册,发行了一枚银质纪念章,举办了校史展,一幅幅新老照片记载了学校的风雨历程。其中,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的照片尤为引人注目:有以陈荣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为代表的优秀教师,有以王金安(墨西哥科学院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也有以廖华歌(著名作家)为代表的文艺家,等等。经过全校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学校先后荣获了“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十大创新型优秀中职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笃学敬业、为人师表、自强不息、成才报国”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务实,文明争先”的校风,铸成锃亮的教育名牌,誉满南阳,名播中原。

二、注重优化素质的格致、行知文化

格致即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史上的认识论命题,闪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认为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我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格致、行知文化的践行,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随着向中等职业教育的成功转型,校园文化的内涵不断得到了更新和拓展。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面向小学,而是面向企业和幼儿园。办公楼上“一体两翼、专高互补、特色办学、创建名校”的标牌更新为“面向社会、质量立校、德技并重、科学发展”,并把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华硕的“文明、守时、整洁、吃苦、耐挫”,美的的“开放、和谐、务实、创新”,华必信的“诚信、专业、激情、合作、创新、开拓”,瑞丰激光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职业理念引入校园。走进实训室,“走进来学习技能,走出去服务社会”“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等标语时刻提醒着学生要做一名合格的现代技工。为了强化学生基本能力,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做到“六个一”———一个求真向善的立人品质、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手规范工整的钢笔字、一门娴熟精湛的立业技能、一种便于交流的外语常用词、一项出类拔萃的个人特长;做到“十个点”———微笑露一点、说话轻一点、脾气小一点、做事多一点、理由少一点、效率高一点、脑筋活一点、行动快一点、度量大一点、嘴巴甜一点;成为“四种人”———积极进取的理想人、用心学习的智慧人、准备完全的先机人、坚持到底的成功人。这些现代教育理念,经过课内外的不断灌输和熏陶,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行为习惯逐步得到改善,文化育人的效果明显,毕业生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营造与时俱进的特色文化

文化内涵范文2

文化概念很复杂,一般认为,文化就其内容来讲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给文化下的定义为:“人类适应自然的方式。即文化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者,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存在方式。”[1](P328)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发展观内涵的生态文化既是对中华传统“天人合一”、“天道自然”生态文化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化思想论述的吸收与发展,同时是与中华的发展进步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全新的生态文化。具体内容也可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方面去挖掘。

一、崇俭抑奢、需求引导供给的物质生态文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按照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活动,正是这种区别于动物的活动,产生了人从动物中分离出来的文化。劳动实践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正是这种劳动实践,揭示着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同其它自然物之间的物质变换是自然系统内部的客观过程。这正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物质变换的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P45)这清晰地指出了,人在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来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保证人类的生存发展,同时,人还需要自觉地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依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生产文化是具有生态本质的。马克思强调人在生存发展中利用自然,但在利用过程中要确立享用与节约相统一的生态消费文化观念。在强调节约自然资源的同时,提出了复活自然的主张,“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新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使“这种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贸易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崇俭抑奢思想。道家代表老子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4](第19章)的生态消费理念,统治者应该放弃“有为之政”,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保持纯朴的本性,减少私心和欲望。统治者在为百姓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后,减少对百姓的干扰,不从统治者的视角去评判百姓的生活。中华传统文化强调“自然界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它不仅有生命,而且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世界万物来源于自然界的生命创造,人的生命也来源于自然界的生命创造。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5]与此同时,“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整体,是不可分离的,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也需要人去实现其价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5]儒家大师孔子强调:“节用,爱人,遵照时限让百姓服劳股。”[6]荀子进一步提出,“节用”的方法和目的,“节用,使百姓富裕。”“节用的方法是用政”。可见,儒家思想中“节用”、“富民”也是通过生态消费理念引导物质生产,展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管子》认为“造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7](P1013)治理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

中华传统文化中“自然界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中“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经典论述,都阐明了自然的生态价值,为科学发展观中物质文化生产提供了生态渊源。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生态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构想与部署。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既是遵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生态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的吸收与发展,更是对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科学发展观,不单继承经典文化的生态智慧,也是对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出现的资源巨大浪费和环境严重破坏的深刻反思。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相异化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以人为本、自由发展的制度生态文化

科学发展观强调加快和谐社会构建,即从制度层次建设生态文化。这种制度生态文化,可以追溯到老子的“无为而治”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制度”。老子追求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无为”即遵从自然运行法则,在治理国家中强调“一切顺其自然,不干涉人民的生活,社会自然会好起来。”[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4](第2章)意思是说,圣人以“无为”的法则治理国家,身体力行而不施行教化,使万物生长而不发号施令,孕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施恩于万物而不图回报,建立功勋而不居功自傲。正是因为不居功,功勋才会永不磨灭。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恰是老子制度生态文化思想的最佳佐证。“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4](第80章)生活于西周末期战乱之中的老子,对于统治者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百姓死活使用武力进行战争以争夺势力范围非常不满,盼望着百姓能够按照“小国寡民”的状态进行恬淡的生活。老子追求一种没有战争,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国度,恰恰是对统治者追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而不顾百姓饥苦的统治理念的有力反驳。对“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句的理解和今译也多种多样,但多数都把老子的思想理解成邻国之间能够听到鸡鸣狗叫却不相互往来,这是没有弄清楚老子所处时代和老子思想的内涵。老子期盼国家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在能听到邻国鸡鸣狗叫的情况下,百姓也不用因为生活的不安定迁至别国。我们透过“小国寡民”国家理想能够体会到老子的生态制度文化田园诗般的民间生活图景。#p#分页标题#e#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制度模式是制度生态文化的又一重要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变革社会制度,以及由该社会制度所规定的政策、规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取向的经济、社会制度,也就是说只有确立社会制度的生态化取向,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主义如此深刻的生态文化思想,是基于马克思对19世纪人与自然关系恶化所作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是他们在革命实践中为解决19世纪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这一现实问题的理论反驳。工业文明引发了社会观念的一系列变革,使人脱离了对自然的“崇拜”和传统文化的束缚,构筑起以利益为中心的生产分配关系。马克思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种以私利为中心的分配关系和对自然环境的无限征服和破坏的深刻反思后,引发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和强烈反驳。这种强烈的反思和反驳,激发了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的无限畅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理想国的阐释,正是当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强烈批判而设计的国家理想。在这样一个社会里,虽然是论述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提供社会条件的共产主义制度,但其根本还是强调人的生存方式。共产主义制度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生态化生存,能够自由地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实现这种全新的社会制度“需要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体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9]。这是近代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状态的消除,进而构建利用自然与复活自然于一体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通过这种制度的合理化,可以让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将其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们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马克思主义通过这种对社会制度的重建,使人类通过有计划地利用自然,以物质和能量的最小消耗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在最适合人的社会本性和自然本性的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科学发展观表明了中华民族追求生态文明社会制度的理想。和谐社会构建是将经典制度与中国现实结合进行发展的一种制度选择。我们明确“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9]。具体措施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天人合一、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生态文化

精神生态文化包括生态哲学、生态科学、生态伦理、生态艺术、生态教育等。生态哲学是生态文化的最高层次。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就是“天人合一”,既包括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也包括儒家的“德及禽兽,泽及草木”。分析“天人合一”精神文化,可以深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之精华。老子关注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强调人要“尊道重德”。此“道”即为自然规律的本源。“天人合一”的现在理解,就是“人和万物是天地生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万物要和谐相处。”[5]儒家虽然从人的视角出发,但同样强调“仁爱”要“德及禽兽”、“泽及草木”,进而实现“天人合一”,亦即“人与天地万物于一体”[10]。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人只有在“道”的规律中做事,才能生存与发展。人只有与自然协调统一了,才能够与自然一起存在。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认为,“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实也。”[11](《康桑楚》)意思是说,道是德的主宰,生是德的光耀,性是生的实质。这里就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即道—德—生—性,说明了物质循环往复没有止境的运动规律。人类行为只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天人关系就达到最高境界。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之为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11](《天道》)人若明白了天地以“无为”为规律,也就掌握了道的根本,从而成为与自然和谐的人。以此调和万物,成为与他人和谐的人。

文化内涵范文3

1.责任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推动企业在战略与治理中强调共同作战、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以及积极和谐、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进而推动和激励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协调一致地行动,以达到预期目的。

2.责任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不同企业的责任文化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所有企业的责任文化都肩负着对各个利益相关方履行责任的使命。责任文化会在不同的企业内外部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生命力和对外影响。

3.责任文化是一种可持续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可持续的文化,其在现代企业文化共性的基础上,以责任为核心内涵,不断发展并呈现出独特的企业精神、鲜明的企业形象、高效的管理风格。责任文化可有效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导航和支撑,保障企业走负责任的发展路线,打造负责任的企业品牌,传播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电网企业推进责任文化的现实意义

电网属于公用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千家万户的重要行业。一开灯、一关灯,开关之间蕴含了电网企业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也是电网企业的职责所在。因此,责任文化天然存在于电网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我们提出将责任文化,与电网企业传统的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法治文化一起,作为电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要素,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电网企业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设责任文化,是丰富电网企业文化的必要内涵

随着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依赖性加深,形成蕴含社会责任理念的责任文化,越来越成为电网企业的必然追求。一方面,持续安全生产、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高可靠性的电力能源,是电网企业的应尽责任和必然要求。责任始终贯穿于电网企业的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责任存在于每一分、每一秒。另一方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题中之义。因此,深入开展责任文化建设,是丰富电网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

2.建设责任文化,是促进电网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

随着电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细化落实,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和各种负责任的行为需要融入到每个具体的岗位中。通过员工积极承担岗位责任,狠抓执行,才能确保公司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例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明确为企业使命,切实承担起维护公众利益的责任、电力普遍服务的义务和重大灾害责任在先的义务,积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表率。这些满怀责任感的电力人的付出,不仅体现了“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也见证了经过时间沉淀形成的责任文化所激发出的巨大力量。因此,在推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时,突出抓好责任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电网企业推进责任文化的建议

1.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责任感的企业

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承诺的重要表现。一是坚持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经营,以良好的业绩回报社会。二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责任是相互的,企业需要负责任的员工,员工也需要企业对其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量力而行,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科普传播、赈灾、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公益事业。四是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彰显企业形象。在2013年5月开展的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周”中,广州供电局青年志愿者走进农民工子女学校,传播科学用电科普知识,向市民展示减少停电时间的八种先进设备“利器”,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对电网企业的认同感。同时,主动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展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效促进了可信赖、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的累积和强化。

2.加强制度建设,以岗位责任制强化责任到位

企业完善的建规章、立制度能够让员工明确自身的具体职责。责任文化建设需要与员工岗位责任相互融合,通过岗位责任的执行与落实强化责任承诺,保证责任的有序实现。企业责任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规章制度的保障,不仅要求每个人做到责任到位,还要求整个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以自动自觉的责任行为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从而形成整体责任。许多电力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已将岗位责任转变为自觉行动。作为广州供电局电缆专业中为数不多的高级技师之一,陆浩臻几十年专研电缆技术,以精湛的技艺,获得了日本技术督导对他“像绣花般做电缆”的高度评价。同时,陆浩臻及其团队成功安装调试500千伏超高压交联电缆,打破了外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以出色的技术诠释了岗位责任。这些员工都是遵章守纪、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典范。

3.打造责任品牌,营造良好的责任文化氛围

文化内涵范文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呈现出包容性发展的趋势,西方茶文化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迅速传播到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也随着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趋势迅速走向世界,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中西茶文化碰撞、交汇、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中西方茶文化各自的深刻内涵以及相互差异,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直接对茶文化的翻译问题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在现阶段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进行科学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并将非常有助于中国茶文化影响力的继续扩大、提升。

关键词:

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翻译

中国是茶叶大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茶叶长途跋涉传播到西方国家后,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西方也逐渐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与体系,并主要通过饮茶习惯、饮茶方式、饮茶礼仪等表现出来,让茶叶这一古老的中国饮品在西方土地上焕发出异域风情。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西方茶文化的客观现状,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茶文化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1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分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生根发芽的地方,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积淀,茶文化也显著地影响着由古至今的中国人的行为礼仪、性格品质,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的一个鲜明标签和深刻烙印。西方虽然接触茶叶、茶文化的时间和中国相比少得多,但近代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和中国乃至东方国家有显著区分的茶文化体系。早在十六世纪的时候,英国在强大的生产力、军事实力的支撑下,战胜了西班牙战队进而获得了海上霸权,走上了向外扩张的历史征程。从那时开始,英国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物质、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也是在这一时期,官方色彩鲜明的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东方茶叶带入了英国,并作为商品销售。这种珍贵的东方树叶,当时由于在英国数量稀缺而价值不菲,主要作为药品和养生饮品而存在,流传于英国皇家贵族当中,并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英国人的喜爱。因此,英国的茶叶供应量逐渐增加,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英国的中下层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间人士的喜爱,成为英国人休闲、社交中使用到的重要饮品。随后,随着英国的不断扩张,英国的茶叶供应量越来越多,逐渐在英国人当中得以普及,英国人和茶叶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这种英国茶文化也开始逐渐渗透到西方世界的其他国家当中,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文化基础。由于西方国家和中国在文化差异、民族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显著区别于中国的茶文化内涵,并逐渐形成完善的西方茶文化体系。茶文化在西方国家从萌芽逐渐走向成熟,散发出强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和中国的农耕文明不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更多扮演的是一种开放的、优雅的角色。西方人对于茶叶饮品的感受,不仅在于味觉,更在于品茶过程中的自我精神实现和与他人的精神交流,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内涵变得非常集中而深刻,这和西方国家商业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表现出西方人对茶叶的深刻喜爱和情有独钟。在此基础上,西方茶文化的内涵逐渐扩散而细化,英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饮茶这一极具文化氛围的活动已经成为了英国人乃至西方人生活、工作、社交、休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英国的茶文化专注于文化“点”魅力的绽放,那么中国茶文化则更加倾向于从千年历史中缓缓走来的极具民族文化积淀的茶文化普遍影响及成熟形式的展现。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千年历史的塑造,已经和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完美融合,极具中华文化魅力与特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文化载体与文化形式。在中国人眼中,茶文化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涉及到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茶具选择、茶室布置、茶服搭配、茶事活动等与茶叶相关的方方面面,并完全上升到精神层面。茶文化的内涵之于中国人,兼具了形式美、内容美、精神美,在饮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上,中国人都乐在其中,并自觉实现了肢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交融。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之庞大、含义之深刻、形式之优美、影响之深远,是只言片语难以描述的,它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当中,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当中。

2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建议

中西方茶文化相连相通,又显著区别,基于这一基本现状,在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茶文化方面认知的异同,依据基本的翻译工作原则,采取灵活性的、生动性的翻译策略,使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可以更好地通过译文感受到对方茶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对方茶文化的科学认知。在此主要探讨中国茶文化的英译问题。

2.1茶名的翻译策略

在茶文化翻译中,茶叶名字的翻译,可以说是茶文化翻译的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内容。一直以来,茶名的翻译所面临的问题是准确性和联系性的问题,即在中国茶文化中相关关联的茶名,经过英文翻译后,完全看不出其联系性。在长期的茶名英译实践当中,发现采取音译、意译灵活结合的方式,所取得的翻译效果是最佳的。对于一些独立性较强、特征鲜明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即直接应用普通话的拼音进行翻译,当然某些茶叶采用方言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如龙井茶直译的结果就是longjingtea,采用的是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而白毫茶、乌龙茶则采用方言直译的方式,翻译的结果分别是pekoe、oolong。对于一些茶名形象性强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可以使外国友人产生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如红茶的意译结果为blacktea,中国珠茶的意译结果为gunpowertea,这样的翻译方式可以使外国友人在初次接触茶名时即产生形象性的记忆。此外,不少茶叶名称也采取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如祁门红茶的翻译结果为qimenblacktea,乌龙粗茶的翻译结果为oolongcrudetea,红枣龙眼茶的翻译结果为reddateslongantea,音译和意译结合并灵活使用的翻译策略,使得中国种类繁多的茶名的翻译方式更加立体化、丰富化,更加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

2.2专业术语的翻译策略

在中国茶文化中,与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专业术语不胜枚举,如何对茶文化专业术语进行科学、准确翻译,使外国友人通过对茶文化术语翻译结果的听、读,可以了解茶文化术语的内涵,是一大难题,也是茶文化专业术语翻译效果好坏的一个直观评价标准。对于茶文化专业术语的英译,必须坚持专业性、准确性、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既尊重中国茶文化中专业术语的完整内涵,又最大限度地降低西方人的理解压力。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采用的方式更加偏向于英语的表达方式,较少应用音译,如采茶的英译结果是plucking,杀青的英译结果是firing,茶毫的英译结果是tippy,这样的翻译方式显得更加正式、专业,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体现出对中国茶文化专业术语英译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对于茶文化中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专业术语的翻译,尤其要注意展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避免翻译的生涩、乏味,如对茶具“脱胎填白”的翻译,采用““sweet-white”eggshellchi-na”更加合理,更加能体现出瓷器茶具薄而脆的器质特征,并隐约传达出其中蕴含的中国瓷器文化之美。

2.3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翻译过程中茶文化美学和魅力的体现,一直是翻译工作者研究的一大课题,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方式中,完整或者尽可能传达中国茶文化之美,着实是一件困难而需要不断摸索的事情。在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体现中国茶文化之美学意蕴,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将中国茶文化之美植入到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当中,最终中国茶文化之美“英语化”,更好地传达给对中国茶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具体来说,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重点在于文字的通联与语境的塑造。何为文字的通联,即用英语单词、英语短语描绘中国茶文化术语,通过对翻译技巧的运用和对翻译结果的筛选,结合西方人的语感方式,实现中国茶文化术语的文字之美与英语单词之美的联通,将中国茶文化中唯美的描绘方式更加完善而不失原味地用英语表述出来。如“成窑五彩小盖钟”的英译为alittlecoveredteacupofChengHuaenamelldeporcelain,这一英译结果完美地将原词中的“五彩”、“小”等元素表现了出来,并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英译案例。何为语境的塑造,即在通篇的翻译过程中,采用自始至终的表现美学的翻译手法,将中国茶文化之美严丝合缝地植入进入,创造一种以英文为载体的中国茶文化美学氛围和美学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友人对中国茶文化以及特殊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将更加容易,更加水到渠成。

2.4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是极具规范性的,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茶文化的规范性都确定无疑,因而在茶文化的英译过程中,必须尊重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以规范而严谨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免在茶文化英译的过程中使中国茶文化失真,甚至使西方人对中国茶文化产生误解、曲解。在英译过程中遵循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尤其要注意中国茶文化中特定名字、特定概念表述的一直性,这就需要翻译行业内部形成较为完善的茶文化翻译标准,翻译工作者都按照这一标准对相关的词语、概念、术语进行翻译,避免表述不一造成茶文化英译失准、失真。此外,在茶学科技论文中,更加需要重视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采用高度严谨、规范的翻译策略,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标题应当避免使用缩略词,容易造成跨专业读者的理解困难和概念表述的偏差,与论文标题的严谨性形成冲突;另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正文在茶文化的表述中更加重视表述的准确性、正式性,而非茶文化美学意蕴的传达,这一点和普通的茶文化英译有显著差别。

3结语

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民族性格、历史进程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再加上中西方茶文化萌芽和发展的时期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基于此,对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的科学理解、正确认识,是做好中西方茶文化互译尤其是中国茶文化英译的前提。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唯有尊重原意、尊重美学、尊重不同语种表达方式的翻译策略,才是最佳的,才是最能被人们所接受的,相关的翻译工作者在茶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也应当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作者:董理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静.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6(1):51-53+55.

[2]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3]施由明.论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07(2):15-21.

[4]杜大干.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文化内涵范文5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属于宝贵的文化资源,与西方茶文化在起源、内涵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茶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要想对茶文化进行准确翻译难度较大,需要翻译者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在积累互文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翻译技巧。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内涵;翻译

茶是中西方国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尤其是英国人将饮茶作为一种仪式,长期发展中就形成了风俗习惯。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强调品茶人对茶的感悟,而西方国家则将饮茶看作阶级的象征与风俗。茶文化的发展,对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不仅是从语言文字层面进行翻译,也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对茶文化进行外语翻译时,应该以互文理论为基础,在深入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展现茶文化的韵味,提高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1中西茶文化的由来

1.1我国茶文化的由来

茶可谓是我国的“国饮”,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也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茶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其文化表意功能得到不断扩展。唐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商业相对发达,各类传统制品远销海外,也促进了茶叶的销售与茶文化的传播。唐代的陆羽被称为“茶圣”,他在对茶道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著书立说的方式将茶文化传扬后世,留下了《茶经》等佳作。封建社会对儒家、道家的信仰,以及诗词歌赋的发展,使得茶文化与儒家、道家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拥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我国历代文人雅士咏茶的诗文不胜枚举,他们将饮茶会友看作人生雅事,对于茶的品种、色泽、香味等也十分讲究。

1.2西方茶文化的由来

十六世纪中期茶叶传入英国,在这之前英国人并不了解茶叶,并且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将咖啡、酒作为主要饮品。我国的茶叶在传入英国后,最早作为药用,并非作为饮品。后在英国王室的推动下,茶叶逐渐在英国贵族中盛行开来。由于早期茶仅为王公贵族消费的物品,人们一度将茶叶打上奢侈品的标签[1]。这是因为由于当时从东方运往英国的茶叶有限,无法被大面积推广。此后随着航海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茶叶被大量运往西方国家,才使得茶叶进入寻常人家,并在发展中成为人们喜爱的饮品。研究表明,英国最早将茶作为餐前餐后饮品,之后才形成特定的茶文化。

1.3茶叶贸易对茶文化的传播

十八世纪以前,西方国家对华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茶叶进口方面数量相对较少。进入十八世纪后,西方国家为满足人们对茶叶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了茶叶的进口数量,使得茶叶的进口量迅速增加,并且一度超过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丝绸等商品的数量。在西方国家进口货品总价值中,茶叶长期居于首要位置。十九世纪西方国家进口茶叶的数量略有增加,在茶叶受到西方国家欢迎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而西方国家在长期饮茶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居特色的茶文化。摩文•琼斯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中,对西方国家饮茶的精神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它指出英国人无论在何种场合,茶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英国人眼中,喝茶并非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每天喝茶具有独特的意义。

2中西茶文化的内涵解析

2.1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我国古代长期以来一直以农耕文化为主,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重农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而茶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我国是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并且对茶树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春秋时期,人们采摘茶树的新鲜叶子作为食材,这也是“茶”可以食用的开端。西汉时期开始流行饮茶,此后茶叶的烹饪方法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在长期饮茶中,更加讲究茶的色、形、香、味,也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思想观念中,儒家、道家对茶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儒家长期作为封建王朝的治国之本,赋予了茶文化独特的思想内涵,也成为文人墨客的重要精神寄托。道家追求“自然、纯粹”,强调依据自然规律行事。道家对茶文化的诠释,则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2.2西方茶文化的内涵

西方国家不同阶层都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英国更是将饮茶作为每日必备的程序。与中国人饮茶追求意境不同,英国人崇尚有规律、格调的饮茶方式。英国人有喝早茶与下午茶的习惯,并且会根据不同的场合挑选不同的茶饮品,如早餐选择加入柠檬、牛奶精心调制的早餐茶,不仅具有茶的清香,也有浓浓的奶香,美味可口。英国也提倡“以茶会友”,无论在日常交际中,还是在接待贵宾等重要场合,茶都成为交流沟通的工具。英语中的“tea”由我国东部地区与茶相关的方言音译而来,属于汉语借词。“tea”在传入西方国家后,在不断扩展中形成与汉语中茶不同的文化意义。

2.3由“tea”构成常见词语的意义

英语中由“tea”构成的词组较多,常见的英语词组有teaparty、teaspoon等。茶叶自引入英国以来,受到不同阶层的欢迎与喜爱,也逐渐成为英国的一项文化习俗。英国长期保持着喝下午茶(afternoontea)的习惯,也是英国人会友谈心、增进感情的有效方式。美国人发明了teabags(袋茶),即将茶叶放入采用过滤纸或者过滤布制成的小袋子中,并且放置于茶杯中冲泡,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喝到茶渣,也让饮茶变得更加便利。而icedtea(冰茶)即将冰块放入冲泡好的茶水中,节约了饮茶者的时间,也是西方国家十分受欢迎的饮茶方式。

3中西茶文化相关内容的翻译方法

3.1与茶相关词汇的翻译

我国茶叶种类繁多,很多茶叶品种的茶名具备独特的含义。翻译者要将中国茶叶名称翻译成英语,可以采用音译、意译以及音译+意译三种方式。例如,龙井茶可以采用拼音翻译的方法,翻译成:longjingtea;祁门红茶则可以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式,称作qimenblacktea。与茶相关的词汇在英语中的应用,若参与构成英语短语或句子,在翻译成汉语过程中,可以采用扩展引申义的方式,如teabas-ket可以翻译成午餐食品;teacake可以翻译成小甜饼。对于单独使用的英语词汇,可采用保留原义的翻译方式,如teapot翻译为茶壶,tearoom翻译为茶室等。英语中由“tea”构成的成语,在翻译时不可直译,而应该采用意译的方式,例如“teaandsympathy”,则翻译为“心烦时给予好意的安慰”。

3.2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翻译

我国文学作品中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较多,对深入理解茶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关于“茶”的描述较多,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展现了茶之美。阅读《红楼梦》,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其中的儿女情长,也能够感受浓浓的茶文化。该书中对茶的诠释细致生动,无论是从茶的品种、色泽、烹饪方式,以及茶具的使用,都有详尽的描写,通过饮茶也能看出不同人物的身份与地位。要想对书中关于茶的描述进行准确翻译,就需要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茶名进行异化翻译,并且注重对描绘语言的合理转换。例如,对《红楼梦》中常见茶名“千红一窟”的翻译,若直接从字面进行翻译很难表现汉语词汇独特的美感。而采用异化翻译的方法变为“Maiden'sTears(少女之泪)”,不仅契合书本表现的主题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原词汇本身的韵味。

3.3茶文化内涵的翻译难点

不同的语言形态对应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作为具有独特意境的语言文化,本身存在复杂性,很难通过英语准确表达深层意义。我国茶文化内涵丰富,在进行英语翻译过程中,若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知识,很容易出现翻译不准确等问题。无论是与茶文化相关的词语、句子,或者与茶文化相关的成语、名言等,都需要翻译者采用互文的方式进行翻译。对于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需要考虑多重互文之间的关联,不可麻痹大意。他们不仅需要理解字面意思,也需要在中英文转换中,深入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渊源,结合民族文化与语言知识结构,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互文翻译。我国与茶相关的词汇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很难采用英语准确进行表达。若盲目进行翻译,不仅导致翻译的词汇毫无美感可言,也丧失了相关词汇的本来意义。由于我国与茶文化相关的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理念,如何采用准确、生动的英语词汇进行翻译,这是展示茶文化内涵的难点所在。翻译者需要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采用互文关联的方式避免产生文化冲突,进而达到满意的效果。例如,我国与茶相关的别称“离乡草”,通过英语进行翻译后就很难保留原词的韵味。

4结语

中西方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茶文化翻译中不能将关注重点放在表面词汇上,而应该放在研究茶文化内涵上,注重不同语言环境下文化的交流融合。对我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不仅仅是简单英语知识的应用,也应该是翻译者、文化、风俗习惯与思维理念的交融。无论是翻译茶文化相关词汇,还是翻译与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翻译者都应该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化背景,提高互文翻译能力,进而保持茶文化独特的韵味。

作者:孙慧敏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2]张立力.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内涵翻译[J].福建茶叶,2016(1):211-212.

文化内涵范文6

中国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大国。在民间文学中,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及各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不胜枚举。其中作为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等民间传说故事相比,较少地带有幻想色彩,它的人物形象也不像《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那样受神话影响之深。但它同样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有经过长期口头流传而形成,是民俗文化孕育、积淀的结果。[1]任何民间故事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历史的、社会的原因。[2]因此,《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的一些典型情节的形成,往往都是民众共同心理的产物,是当时社会文化思想内涵的集中反映。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进行研究与探析,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的一些民俗文化,更深入地理解梁祝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思想。

1.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是女性在男尊女卑社会环境下要求平等权利的体现。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礼教思想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封建统治者用来麻痹大众、巩固其封建统治最有力的武器。由于一般老百姓都深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禁锢,歧视妇女,认为女子应当顺从于男子、女子无才便是德。于是社会便逐渐形成了一种男尊女卑的风气。这种风气的形成是导致中国古代女性长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的主要原因。俗话说:有压迫就有反抗。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一些女性开始对自身所处的从属地位提出了质疑与挑战,并且这种反抗愈演愈烈,到“武则天夺取唐皇宝座,雄治天下”时几乎达到了顶峰。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民间故事能够对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作出最敏锐、最直接的反映。[3]因此,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这一故事情节的形成与发展绝非是偶然的,它与当时社会相对宽松的思想氛围有着必然的联系。“魏晋南北朝三百几十年间,战乱相寻,几无宁岁……但因为纷乱的原故,遂不暇作儒术的提倡,压迫既小,反动易张”。[4]战乱的频繁、社会的动荡以及多种文化的兴起使儒家的传统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社会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开放化趋势,当时的人们尤其是女性的思想呈现出了解放势头。不少女子走出闺门,要求与男子有同等的权利:参政、参加社会活动和接受教育等等。于是乎,一些才智超群、刚烈豪爽的女子因风而起,开始活跃于社会舞台上,女性的主体意识一时颇有复苏,出现了许多奇伟女杰:西晋末,宁州太守李毅之女李秀“有才智,父亡后,州文武推领州三年”[5]、东阳女子娄逞女扮男装从政[6]、北魏女子花木兰代父从军等等……无独有偶,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的目的也在于呼唤女权,争取与男子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但愿爹娘相允许,读得诗书称我心”,“若然错过没思学,痴呆一世枉为人”[7]等歌谣,更是一语破的,道出了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容在于要求男女权利平等,争取女性的人格独立。

2.祝英台与马文才的婚配,是当时社会门阀观念、婚姻父母包办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宗法关系,制定了“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等两性关系的道德要求。这样势必会造成古代女子无爱的权利。《礼记》规定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8],婚姻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9]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婚姻双方历来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男女的婚配多是基于一种政治目的或家世的考虑,根本不考虑子女本人的意愿,男女自由恋爱婚配根本无从谈起,因此造成了很多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产生的晋代是一个动荡分裂的时代,豪门大族的势力是十分猖狂的,士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拥有很大权力,官员的任命也被这些士族操纵着,所以官场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故而豪门望族在婚姻问题上的“门第之见”是极为严格的。上文中虽然提到魏晋时期由于战乱的频繁、社会的动荡以及多种文化的兴起使儒家的传统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是封建礼教的束缚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殆尽。祝英台的父亲就可以看作是当时封建礼教的“守旧派”。祝英台的父亲既称员外,即属于士族富豪之家。他并不需要建立丰功伟业,但求良田千亩,保求门第,苟且偷安。故员外之家是十分重视财产的,作为“布衣子弟”的梁山伯,一没有大权在手,二没有家财万贯,自然不可能成为拥有员外身份的祝公远的女婿。祝父在对祝英台劝婚时说:“自由盘古开天地,哪有闺女自定亲!马家有势又有财,梁家无势又无财。”[10]这些话语正是魏晋以来门阀观念在婚姻问题上的反映,是封建地主阶级强加给女子的礼法枷锁。

3.祝英台哭祭跳墓,是女性对于封建婚姻压制的一种控诉。

中国的古代教育是以“诵诗习礼”为主的。祝英台在书院避婚求学过程中不免要接触到《诗经》中一些情歌、情诗,以及较为原始自由的婚俗仪式,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启迪了祝英台受压制的心灵,从而使她在潜意识里萌发了思想解放和追求婚姻自由的念头,让她有了不惜冲破一切封建思想桎梏的勇气。按照中国传统的婚嫁礼俗来说,在祝英台出嫁大喜的日子,她是绝对不能跑去梁山伯墓前吊孝的,但正是因为潜意识中的反抗精神给了她莫大的鼓舞,不顾马、祝两家的反对,跑到了梁山伯墓前祭拜。祝英台用实际行动表现自己内心对封建婚姻压制的控诉以及对统治阶级制定的婚丧礼俗的蔑视。其实,追求爱情幸福婚姻自主与三从四德的礼教,在封建社会中永远都是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11]。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民间创作者来说,虽然他们不能完全推翻封建礼教的藩篱,但却巧妙地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们一反常规地在祝英台出嫁那天创造了于礼有亏、于情合理的哭祭跳墓情节,大大地替广大婚姻不遂的妇女吐了一口怨气,进一步突出了梁祝故事反抗封建婚姻压制的惊世骇俗的意义。

4.合冢化蝶是青年男女对于爱情婚姻自由的一种理想化追求。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理想主要还是表现在“合冢化蝶”这一情节上。“合冢化蝶”情节是梁祝故事发展到成熟、完美阶段而出现的点睛之笔。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梁祝故事,是唐代的张读在《宣室志》中记述的一段文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p#分页标题#e#

文化内涵范文7

 

宜兴紫砂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自明迄今,诸多文人参与了紫砂陶的设计、书法、题诗、绘画、刻章,与陶艺师们共同完成每件紫砂陶器的制作。由于文人的文化修养与创作灵感体现在器物造型上,题诗镌刻提升了壶的观赏价值,由起初的以壶寄情,进一步提升到了“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境地。历代较著名的题诗镌刻者有陈曼生、董其昌、郑板桥、任伯年、吴昌硕、唐云、亚明、冯其庸、黄宾虹、陈十发等等,这些文人对宜兴紫砂文化内涵的扩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宜兴紫砂陶刻是在紫砂泥制成坯后,在坯体上进行刻字画来表达意境。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艺人们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魏碑、篆、隶、汉瓦、草、钟鼎铭文等各种书体,还是花卉、虫鸟、人物、山水等国画白描,都能在设计者的构思下巧妙地融入紫砂陶的创作中,表达特定的哲理或寄予情思,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被称之为“陶刻语言”。准确把握“陶刻语言”将大大提高紫砂陶的艺术品位,从而提高紫砂陶本身的价值。   紫砂陶品成为了汇集国粹、文学、书法、绘画、金石于一体的物质载体。实际上,正如说话要看对象、识别场合一样,“陶刻语言”并非是把国粹、文学、绘画、书法、金石等艺术进行简单堆砌,而是以适当的表达为依据综合运用。以民国时期储铭制作的紫砂“德钟壶”为例(见图1),此壶以简约、清逸的书法陶刻装饰,壶身的一面铭刻:“阳羡新春能解虑,香浮雀舌助我诗。宜持氏制”,另一面则刻有:“东坡旧制,陆羽新经。圣夷”;壶底有篆书印款“龙溪山人”;盖内有篆书印款“储铭”。陶刻内容简洁,保持了紫砂“陶刻语言”的单纯度,具有文人意味,这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也是紫砂陶刻之大道和生命力所在。“德钟壶”的造型取自“盅”型,圆型平钮与器身形似。壶颈修长,大口盖,壶盖微微鼓起,而盖上的一条细线作为装饰真是神来之笔,细线的厚薄、宽窄、位置已经达到不可做任何改动的程度。直流嘴规整有力,耳形圈把拿捏平稳。整体上看,此壶稳坐如钟,厚重如山,有清正直谏君子之风度,君子当以有为之心,修有为之业,德行天下,兴我中华,故名“德钟壶”。   “陶刻语言”有个重要的原则,要求切题、切壶。“德钟壶”的铭文“阳羡新春能解虑,香浮雀舌助我诗。宜持氏制”言简意赅,宜兴在秦汉时期称为“阳羡”,由于古今文化的差异,在古时候“阳羡”可以借指宜兴出产的茶。两句诗文本身具有首创性,意思是说:早春喝宜兴出产的雀舌新茶可以化解我的忧愁,悠悠的茶香能为我写诗助兴。诗文里头包含着茶文化,早春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体和大自然一样处于舒发之际。雀舌新茶性温,此时喝雀舌新茶可以散发漫漫冬季积郁于人体之内的寒气,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雀舌新茶香气清高、滋味醇爽,令人精神振奋,可消除春困,提高人体机能效率,怪不得能使人诗性大发呢。“德钟壶”另一面的铭文“东坡旧制,陆羽新经。圣夷”也是有深意的,东坡是指北宋大诗人苏东坡,苏东坡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有讲究,也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   此外还有东坡本人亲自制作茶壶烹茶的传说,后人称其制作的壶为“东坡提梁壶”。而陆羽在茶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著作《茶经》为唐代中期茶文化和茶文学的创作起到了倡导作用。壶艺和茶文化本来就是相互依存、共同推进的关系,“德钟壶”提到的东坡和陆羽两人都是壶文化和茶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此外,“陶刻语言”要求表现出浓烈的刻味。刻味应是简约而不简单、精微而不琐碎、粗放而不粗俗。刻味和篆刻的技艺有关,具体操作取决于刀功的水平。用刀应表现为沉重、痛快、爽利,一刀下去要求意到刀到,深浅、行速、节奏恰到其位,并且兼顾内涵。有人称陶刻为“以刀”,其实这不是简单的“以刀”,因为刀替代不了笔,但是准确的刀法可以表达笔意。   欣赏“陶刻语言”也应当注重看刀功的表现,这样才能体味出作品浑厚而有深度的韵味。强调刀功,其实就是强调紫砂“陶刻语言”表现力的体现。由刀功看书画、思哲理、悟人性,方能欣赏到“陶刻语言”的真谛,产生思想共鸣,令你感受美的满足,这就是深层次的艺术鉴赏。   紫砂的“陶刻语言”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是紫砂艺人的创造个性和艺术作品交融的产物,是紫砂艺术创造性成熟的体现,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因此,“陶刻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对紫砂艺术的日益精进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内涵范文8

 

一、欧美现代文学中的流派分析   19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大生产的出现,经济进步带来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此时期,欧美文学开始进入现代文学阶段。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得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又记录着人类社会前行的脚步。艺术的发展进步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先进的文学艺术往往与较为高级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且,文学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折射,它受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意识形态的差别影响非常严重。对于欧美现代文学的研究,我们不仅要看到19世纪中后期欧美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还要密切联系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欧美现代文学,不仅作品数量多,而且流派清新,比较典型的就有以下几个文学流派。   (一)象征主义   欧美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就是人文主义的盛行,突出人的主体作用和人的主体价值。象征主义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它最为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认为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说到欧美象征主义文学,我们就必须提到一个人物———马拉美。[1]   马拉美是象征主义运动的著名理论家,他认为创造的象征是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一种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经过层层铺垫来暗示出对象。另一种是选定某一个对象,然后通过猜测来展现某一种欲求表达的心理状态。象征主义的出现,是当时整个欧美社会动荡与觉醒的产物,19世纪的欧美世界社会格局正在经历着一次全新的调整,长期以来信奉的宗教思想开始受到质疑。当时的知识分子在这种环境下开始陷入了一种悲观与挣扎的氛围中,他们的作品开始质疑社会存在的一切,认为只有内心的感受和心灵的呼唤是可以被信赖的。欧美现代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更多的是用来表述西方社会的没落和经济发展中人类社会的精神空虚。从整体上看,象征主义的风格更加偏向于颓废和空虚的信念表达。   (二)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的出现,是对传统文学的一次挑战。整个欧美现代文学的出现都与欧美社会格局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联,表现主义同样如此。与其他的文学流派相比,表现主义最大的特点在于反传统,这种表现手法对于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的表现有着很高的要求,它不注重细节的描写,重视人的灵魂诉求的表达,鼓励人类超越所在的客观现实环境进行灵魂和心理的探索。表现主义通过对许多复杂个体人物的描写,思考和质疑着欧美社会的各种怪异社会现象,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审视。表现主义的出现,是对传统文学发展的一次大的突破,它丰富了文学的观念和表现手法,将社会的思考与文学作品很好衔接起来,是一种深刻的文学表现形式。   (三)意识流   意识流是欧美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不仅对欧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意识流作品的最大特点,打破了传统文学表达上对于时间和逻辑的安排,作者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将整个故事表达的时间和逻辑进行非常规的安排。意识流,重视的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并且这种描写总是试图一层层地揭露更加深邃和不安的灵魂与内心。[2]   意识流的出现,表达着欧美社会在当时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和渴望,所以在表现手法上,会采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感官印象的方式,注重心理描写,并且丰富了心理描写的形式和表达价值。意识流的出现,是整个人类文学对于精神和心理表现水平的一个重大进步。意识流不仅在欧美现代文学中取得了成功,它深受世界文坛的喜爱,在中国,意识流对于文学的影响冲击主要集中在更为年轻的一代文学创作者身上。提到意识流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提到一本对当代文学青年产生重要影响的杂志,就是在新概念比赛下推动形成的《萌芽》。《萌芽》作为一本年轻读物,也深受欧美现代文学的影响,意识流作品长期在这本杂志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篇幅和地位,并且意识流的受众群体,在中国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四)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在19世纪末期兴起于法国。存在主义的形成,更像是文学与哲学的一次碰撞与融合,它将哲学中探讨人的存在这一命题延续到文学作品中。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就是萨特,他认为世界是荒诞的,并且推崇存在主义哲学中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思想。   什么是存在?萨特的理解就是客观的境遇和环境。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时,可以选择一蹶不振也可以选择奋起反抗,每一个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解决生存危机。存在主义文学的特点在于,它兼容并蓄地接受了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差异,相对于质疑和思考,存在主义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并试图为人类寻求更好的途径。   二、欧美现代文学的内涵特点浅析   (一)浓郁的反叛气息   19世纪以后出现的欧美现代文学,具有一种强烈的反叛气息。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早期启蒙人类社会进步的哈姆莱特式“tobeornottobe”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已经不复存在,类似于堂•吉诃德一样的骑士精神已经不再被歌颂。对于英雄、对于强者、对于上帝,欧美文学中关于人性的激烈碰撞似乎已经停止。欧美现代文学这种价值取向和表达风格的转变,也绝非是一种偶然,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价值诉求的变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变化所引起的。欧美现代文学的反叛,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再一味歌颂真善美。柏拉图关于真善美的观念,曾经对欧美文学产生过长期重要的影响,但是现代文学中却将这一亘古流传的理念进行了改变。现代文学认为,美和善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丑和恶是美和善的反面,却可以是真的。现代文学更加尊敬和认可丑与恶存在的真实性,对于丑与恶的描写,不再是为了抨击它,而是要鼓励人们正视它的存在。[3]   (二)自我表现特征 #p#分页标题#e#   欧美现代文学重视对自我的表现,这种自我的表现并非是一个顺畅和直接外化的过程,它是在否定之前的人道、友爱、怜悯和仁慈的精神之上进行的一次坚守。美好的精神向往已经被现实的社会打击得支离破碎,在社会的丑恶现实中,却激发了人们对于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更加追求人作为一个个体应该具备的尊严与追求。尊严,是这一时期欧美文学自我表现的一个重要反映。美国荒诞派剧作家阿尔比在《美国之梦》中固然描绘了一幅人的价值失落的图画,但他最后还是认为,人应该“有一点尊严感……如果没有这个,文明就完了”[4]。如果说传统的文学更加擅长用正义积极的方式来激励人类社会的觉醒,那么现代文学则开始尝试着用一些戏谑的表现引起人类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欧美现代文学的价值研究   (一)时代进步的折射   欧美现代文学风格与价值诉求的变化,与整个时代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文学出现以前,批判现实主义长期霸占文坛,批判现实主义最为热衷的就是以理性主义来抨击诸多的社会现实。人类社会曾经爆发过两次大的世界战争,战争的存在,让理性主义长期认为的人类是世界的主人这一基本理念受到了质疑。如果人类能够成为世界的主人,那么战争的出现与停止就应该是我们这些个体所能够阻止和控制的。所以,对于心理学与文学的重视逐渐形成了意识流派的文学作品,这是时代进步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文化变迁的体现   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样伴随着文化的变迁。在文学作品中,传统的欧美文学作品,很长一段时间注重和歌颂的是奥德赛式的英武,英雄主义是欧美传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精神诉求。这种传统英雄主义的存在,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在19世纪中期以前,男性的力量是被整个社会所尊崇的,例如奥德赛在远征归来以后,看到自己的妻子被人纠缠,直接杀无赦而无需承担任何的后果。这种英雄的崇拜使得其成为生命价值的代表,并且漠视和忽视非英雄群体的价值。但是,布鲁姆在发现妻子不忠以后,却不再能够像奥德赛一样无所顾忌地取缔任何人的性命,他甚至都没有直面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唯一能做的,不过就是逛窑子来彰显自己的男性身份,转移内心的需求。[5]   男性英雄主义的堕落,是社会文化转变的体现。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男性的力量开始受到机器生产的冲击,法律的建设、女权运动的兴起,整个欧美社会的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与之相伴随的英雄主义,也不得不摘下其神圣夺目的光环,承认自己的平凡与无奈。   (三)现代文明的扬弃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继承也有扬弃。在欧美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同样表现为这种继承与遗弃的交叉和融合。文学家,往往更具有时代敏感性,他们能够比常人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变化的前奏、踪迹和事实,并且往往通过一种更为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欧美现代派文学,就是体现了这样一些分外敏感的心灵和感觉,并将其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那些承袭传统思想和手法的作品,虽然有各种势力的支持,数量占绝对多数,但仍难以真正堪称时代的代表而载入史册。历史总是客观现实地告诉我们,漂亮的重复依然只是重复。发展和价值是一种遗传与变异的结合,体现出一种生机和活力,而欧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之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能正因为它体现出这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