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范例6篇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建筑设计;艺术文化;相互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现代化的生活要求也就越高,特别是在居住方面,不仅仅要有舒适的体验,还要有艺术的气息。建筑结构要改变以往冰冷的状态,在钢筋水泥的基础原料中,添加个性化元素进行艺术的展示。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通过建筑艺术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这不仅仅这现代化人们生活的需求,更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1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

1.1建筑设计概念。建筑设计是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就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是设计工作人员按照工程施工和规划任务去进行分析,将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或者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可能发生或者发生概率较大的不足和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和处理措施,是一种事前构思和对全面总结的设想工作模式。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建筑设计是一种以备料、施工组织、工程施工方法选择、施工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工作模式,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并且使得建筑结构能够形成一个全面系统化的工作模式,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顺利进行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基础。

1.2文化艺术。艺术是人们从生活中逐渐总结出来的,通过对生活的歌颂,利用创造性的想象力将美体现出来,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其艺术的体现形式个不相同,在建筑设计上,我国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魅力。在现代化建筑的艺术体现上,不仅融合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艺术形式,还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出来,构建了符合人们生活和享受的建筑艺术环境。在现代生活中,建筑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方面彰显了我国的文化和实力进步,一方面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减少了压力,更有利于和谐文明社会的建立。

2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背景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我国人民不仅创造出了大量的建筑奇迹和工程施工方式,而且也为建筑文化和艺术提出了全面系统化的工作模式。这种建筑施工模式和建筑文化的产生与普及,其主要是反应人类生产和发展中的生活行为方式,也是体现人类智慧结晶的一种工作模式。在各个历史时期所造成的文化艺术和设计品位也不仅相同和全面。如我国最为著名的长城、故宫和已经消失的圆明园、阿房宫等等。究其本源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这些诸多的因素和工作模式,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影响,还受到艺术文化和设计理念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建筑设计中环境是不容忽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境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设计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因此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在做好建筑设计工作的同时,对于环境艺术、文化艺术等诸多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总结和严格的分析,使得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能够达到设计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3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关系分析

3.1建筑艺术的设计要点

在建筑设计早期,人们就会利用器物和图案等进行装饰,但是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建筑设计学科,只是在笼统的生活自我创造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建筑艺术形式。经过数年的社会发展后,建筑艺术文化逐渐的被人们认识和系统的学习。通过建筑材料的结构设计和人们的再创造,将新文化与旧精髓融合起来。在建筑设计中,创造性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是现代化进步的一种体现。但是还要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设计,才能将城市生活建设的更加有韵味,其建筑生命力也就更能经历时间的洗礼,不容易被人们忘却。

3.2艺术内涵模式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文化内涵要求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认识和工作模式。首先,建筑是物质文化的体现,那么艺术就是精神文化的构想,要想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进行统一结合,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热爱生活,并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在建筑设计上,对传统的文化精髓和现代文化的变更进行再创造,从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等形式,将建筑艺术文化多层次的表现出来。其次,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结合中,是随着现代生活逐渐改变的,其中的艺术融合与体现也具有主观性。在世界上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建筑艺术的构建手法不仅仅有现代文明的体现、前人文化的精髓,更重要的是具有个人的艺术体现,通过突出自我艺术形式的体现,将文化艺术提升到新的领域,利用大众的审美给予文化艺术的肯定,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再次,就活动层面去分析。艺术就是一种艺术品,而文化则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模式。将其两者结合并与建筑设计形成一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和工作模式。

3.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筑设计的艺术体现,不仅仅局限于钢筋混凝土等构建的建筑本身上,还有周围的环境艺术具有较大的联系,只有通过环境的渲染,才能将没有冰冷的建筑更有生命力的展现出来。在环境艺术的搭配中,要统一建筑艺术与环境艺术的宗旨,如若是中式文化的体现,就要在中式建筑物中搭配更多的中式元素,例如瓷器、屏风、书法绘画等。并且可以通过园林和亭台等的建造,将中式文化建筑更有韵味的烘托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氛围,将建筑物富裕更多的生命力和艺术文化内涵。

4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渗透的关系

艺术文化是在建筑设计上逐渐渗透的,通过一点一滴的元素构成,以及创新的结构设计,将建筑艺术形式更加丰富的表现出来。经典的建筑物不仅仅有历史经历的沉淀,要具有明显的文化艺术,通过几代人的认可逐渐的传承下来,这种文化的渗透超越了时代,更能够遗留和继承下来。文化与物质紧密相关,其继承了传统结构设计模式的同时要以目前人们生活需求的物质文化紧密相连,在以文化物质水平为基础进行控制与完善。在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得到飞跃发展,以现代建筑工程体系为依据的建筑模式和方法得到迅速的发展流程,这就为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体系的更新改变提供了基础与平台,在设计中通过改变传统美学概念,以智能化技术要求和手段对目前建筑设计提供了良好基础依据。

5结束语

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作为一个走在最前列的建筑行业,生态环境的创造有着重要意义。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建筑是城市的灵魂,高贵的灵魂,所以必须具有高尚的建筑。衡量一个高贵的建筑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塑造。

作者:卢生旺

参考文献:

[1]李东辉.试论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范文2

校园艺术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1.二者在宗旨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校园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都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都作用于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同时,二者都属于“软环境”,都统一于对真善美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二者在人才培养的宗旨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开展艺术活动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无非都是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

2.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

艺术活动作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它必须通过实践这个环节才能进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这个过程必须要求大家积极投身实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管是开展艺术活动,还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都要通过实践这个环节来完成。

校园艺术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1.开展校园艺术活动,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艺术活动能唤起美感,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它可以在活动开展中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促进校园文建设。如果一所高校的艺术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那么这所高校将拥有活跃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校园的每一份子都乐观、努力、积极、拼搏;反之,艺术活动开展得不到位的高校,它们的校园文化可能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所以,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把艺术活动当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2.开展校园艺术活动,是彰显校园文化特色的有力举措

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必须要追求自己的文化特色。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创新的综合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凝聚成了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艺术活动作为一种高雅的活动方式,可以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可以通过举办大型元旦汇演、学生才艺展演大赛和歌咏比赛等活动,以及组织师生参加重大节日公益演出、社区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活动,为广大学生创造广阔展示和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美术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在活动开展中体现大学精神,体现校风、教风、学风,以便进一步彰显校园文化特色。

3.开展校园艺术活动,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

大家知道,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是提升校园和学生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比如,举办音乐沙龙和音乐欣赏会可以提高学生文艺修养和鉴赏力以及审美情趣。值得指出的是,艺术活动,不仅可以营造出高雅的艺术氛围,还能“有助于提高教育对象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抵制“文化垃圾”的侵蚀,并使整个高校校园洋溢着美的气息,从而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所以,在开展艺术活动的时候,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打造校园文化精品,让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艺术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坚决抵制腐朽、消极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为学校的育人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构建艺术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1.提高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因此,要让艺术活动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让艺术活动的力量焕发光芒,全校上下就要充分认识到艺术活动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无形的、潜在的和巨大的作用与影响。校领导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艺术活动的开展;相关教师和广大学生要积极组织、参加艺术活动。

2.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首先必须要成立相关的艺术活动管理部门,比如可成立艺术中心,尽量单独设置、不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其次,选任的负责同志要尽量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千万不能选任一个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担任负责同志。第三,要大力支持和发展学生艺术社团,规范社团行为。第四,要建立艺术活动工作网络,畅通信息渠道,扩大成果共享范围。此外,还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努力构建艺术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3.夯实师资队伍

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提高艺术活动开展的效果,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首先,要保证数量,根据学校规模,招聘适当数量的专门艺术教师。其次,要确保质量,严把招聘选拔质量关,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工作热情。最后,要坚持职后培训。要为艺术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职后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更好的教育和指导学生,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4.加大投入力度

众所周知,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后盾支持,很多活动难以开展,即便是开展,也可能因为资金短缺而使活动难以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所以,在有效发挥艺术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上,应该加大对艺术活动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如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琴房、舞蹈房、画廊等,同时购置足量的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艺术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也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得到真正的建设和发展。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艺术设计 文化 艺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

设计师在考虑其设计对象功能的同时,应先充分考虑对象的文化因子,意识到他所设计的不只是某一对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文化,一个时代的影子。所以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设计作品本身的使用、审美功能,还要赋予作品以一定的文化魅力。只有这样,艺术设计才不会仅停留在功能实现的满足和审美趣味的体现上,而是一种文化创造、一种文化设计。

一、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艺作品都烙下了人类文化的印章。从人类的发展史看,设计诞生于人类进化到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和装饰品的时代,无论是各种劳动工具与生活用具的造型,还是各部落成员的标识,都能体现出人类的设计文化已开始萌芽。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设计的理念中越来越显现出文化的内涵,好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能带来精神享受。现今世界,无论在博物馆,还是在现实生活所能触摸到的艺术作品,无不折射出文化的光芒。因此可以说:艺术设计创造了文明,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基础。例如:古代陶器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决不只是原始人的简陋工具和器物造型、纹饰,而是反映了原始人的生产方式,从中可看到的不仅是原始人对自然的理解,对社会的态度,也看到那个时代的人类社会的缩影,由此可见设计作品反映的是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完美统一。

二.艺术设计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艺术设计属于艺术文化的范畴,从艺术文化的层面看,它既有社会性,同时又是个体性的;既是实用的也是审美的;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承继传统的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和当下性。艺术设计,作为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作为存在,它首先是物质文化的存在,其次是精神文化的与物质的总和的存在。艺术设计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所以有理论研究者称艺术设计是“文化类型的标本”。又因为设计贴近人的生活,是在为人而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生活的实用性,是生活的文化又是生活的艺术,而使得所有的人与艺术的交往变成必然的、经

常的、不可避免的。它在生活的变化中发展,并反作用于人的生活方式,引起生活方式的变革与更新。

三.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

时至今日,我们处在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国的艺术设计该何去何从,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东方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从狰狞神秘的殷商青铜器到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这些数量众多的实用工艺品构成了中华民族工艺设计历程,也构成了一部活生生的五千年文明史。这些工艺品以具体、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然而设计的本土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对自己文化身份的一个认同,他将视线投向了中国文化大精深的部分,在传统文化中的道教、儒教、佛教尤其是禅学精华中汲取营养,运用中国的书法艺术,国画的水墨渲染等技法为载体,再运用现代的构成原理设计作品,满足现代生活中人们关注的各种各样的精神需求,以及来表现现代社会的文化理念,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视觉风格样式。所以传统在与文化的对立统一中,也要不断的更新,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传统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西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宗教文化与宫廷文化。西方建筑中高耸的尖塔外形、框架式结构使人敬畏;教堂中狭长窄高的空间,彩色玻璃镶嵌的窗户设计使人产生一种腾空而起的感觉。以巴洛克和罗可可为代表性的宫廷文化设计风格,很明显的可以想象到当时宫廷生活的穷奢极欲、豪华、浮夸的特点。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各种哲学思想和艺术流派对绘画、雕塑、建筑以及艺术设计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后出现的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的美学原理是对当代文化的一种反叛,他反对一切浮华,烦琐对人们的禁锢,而以崇尚自然,崇尚自由为先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进步,他们的理论也正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基础。

在文化观念时代,现代艺术设计作品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因此,艺术设计应是文化在具体设计作品上的物化过程,设计中把作品纳人社会文化的系统中进行考虑,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功能,发挥其文化传播效用,明确所担负的文化责任,这是新时期赋予广大设计师的光荣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柳冠中.设计文化论.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 仰韶文化 彩陶 纹饰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是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面貌的现代艺术,它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并且形成了许多艺术流派,一个时期以某种艺术流派为主导。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等等。现代艺术的起源本身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在中国至少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批岩画。在新石器时期又出现大量陶器上的绘彩和玉器上的刻划纹样,以及其它形式的绘画。我们或可把这些史前绘画都看成是现代艺术的起源阶段。

早期的现代艺术绘画遗存,大多因附着于硬制材料才得以保留下来,如:岩画、陶器纹饰、玉器纹饰、青铜器纹饰、砖瓦上的图像、木质器物上的图像等等,不一定“绘”而还可能是“制”,在这个意义上“绘画”相似于“平面图像”的概念。另一方面,绘画的概念侧重于某种观念、思想、情绪的表达,而有别于纯粹装饰性的图案。

器物纹饰指绘制、刻划或铸造在器物表面的一些图像,是早期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古代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身就是我国早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造型观念、构图方法、制作手段、象征意义及表达方式都体现了早期绘画的法则与特点,并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与宗教观念。

器物纹饰主要包括彩陶纹饰、玉器纹饰和青铜器纹饰等等,其陶纹饰作为最早的一种器物纹饰表现样式,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普遍发现了它的艺术遗存。彩陶纹饰一般指在陶制容器上以黑色(少数情况下有其他颜色)描绘图像,即在陶器烧制以前绘于磨光的容器陶坯外壁(少数情况下也有绘于内壁),再经烧制而成。中国的彩陶大约兴盛于距今7000多年至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自20世纪20年代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原始社会遗址发现彩陶以后,首先在黄河流域大量出土。大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其他许多地区的不同文化类型也都陆续发现了彩陶。仰韶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距今约七千至五千年。

在仰韶文化阶段,彩陶艺术逐步走向繁荣,诞生了古朴而精美的各类纹饰。其中人面纹和鱼纹是最为典型的两种代表纹饰。相对而言,时代最早、最频繁使用的图案就是鱼纹。我们在中学历史教科书及有关中华文明史的电视专题片中,经常可以欣赏到西安半坡遗址的鱼纹彩陶盆:在红色陶盆的内壁或腹外,黑色线条勾勒出的形态各异的鱼儿栩栩如生。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不仅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而月蕴含着深邃的研究价值。人面鱼纹彩陶盆既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又是中国灿烂的史前文化的象征和标志物之一。

鱼纹是仰韶文化早期最为常见的彩陶图案,一直延续使用到仰韶中期,时间长达千年之久。在仰韶中期之后的各支彩陶文化中,鱼纹就只是零星或偶尔出现了,不再作为主题图案。它大多绘制在盆形器外壁的中上腹部,个别使用在圜底钵、瓶形器及器盖上。盆形器上的鱼纹图案均规整有序,颇为固定,器物一周一般绘有两条鱼,头尾相接,头右尾左,有时两条鱼纹之间的空白处填充一条小鱼或其他花纹,既弥补了绘制过程产生的缺陷,又整体图案显得更加匀称而生动,其他器物上如王家阴洼的瓶形器、高寺头的器盖上偶见的鱼纹,虽然数量很少,却极富魅力,显露出了史前画工的卓越技艺。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了大量的鱼纹彩陶,其中以秦安大地湾最为丰富,该遗址完整和可复原的鱼纹盆达30余件,还有千片以上的鱼纹残片、不仅如此,这些鱼纹数据构成了完整的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序列。根据它们所处的地层以及上下叠压的关系,我们大体掌握了鱼纹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一规律甚至可以成为考古学研究中分期断代的标尺。

对仰韶文化陶纹饰演变进行研究发现,以鱼纹为主要线索,勾勒了一幅由写实具象逐渐过渡到抽象图案的演变序列,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比较写实的描摹对象阶段出发:然后是装饰性写实,即对对象作图案化处理:最后是抽象阶段,即完全脱离对象的形状,变成与自然对象不相干的几何符号。

在彩陶纹饰中,绝大部分是由各种点、线、面构成的几何纹。而点、线、面这些造型手段又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并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实践中,不断融入不同的风格和技法,表现了绘画作品的不同意境。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建筑设计 环境艺术 关系

环境与人本就是和谐统一的,我们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更应该对环境的保护倍加用心,才能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在建筑设计中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住到了设计的整个过程,但是要怎么样才能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真正达到和谐统一呢?这就需要对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让建筑设计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同时,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与环境和谐统一。建筑设计通俗来讲就是要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以及满足人们对美观的要求,在这一观点的促进下城市文化和城市规划才能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空间的概念

什么是空间的概念?著名建筑学者教授冯纪忠在讲座提到——建筑空间,好比一把茶壶,壶体的空间大,壶嘴是一个小小的空间。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前的事情了,后来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的植入,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被西方人视为实体,是塑造主体,建筑师雕塑像雕像描绘的建筑物本身。在上世纪末,建筑行业是经历了一场革命,人们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空间”,建筑师以往的哲学大厦倒塌,一切似乎是“颠倒过来”一般。中国长期以来还没有把建筑单体作为主体去描绘。中国建筑工匠的关注的是建筑之间的院落,李云珠已在“中国模式”说:“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被认为是“庭院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缔造者。中国古代建筑,以“家”为中心组织架构,“家”是指作为一个基本组织单元,由几个四合院建筑构成,所谓“没有院就构不成群”,而院和院的空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更注重建筑单体,花很大精力在建筑单体的形状。因此,西方建筑形式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形式而言显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的城市发展比较早,中国很早就致力于建立城市空间。西方建筑师告诉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地关系。房子作为实体,周边环境为基础,我们只看房子;如果房子作为基地,房子周边的形状出现了,这就是空间。

二、生态环境艺术

除了建筑本身的设计是要符合美学特质,其设施也要满足生态环境基本要求,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唯一的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其他设备没办法来替代建筑在这方面的作用。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这一重要支撑条件让我们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更和谐的生态环境。只有搞好城市绿化,创造美丽,清洁,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目前全球环保人士呼吁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作为一个设计师,尤其是建筑设计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舒适生活空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同时又必须兼具审美意识和精神情趣。

四、节能生态型建筑的塑造

“生态建筑”不仅是指需要绿色植物的应用,更需要色彩变化带来的美感,尤其重要的是要尽可能的应用环保材料。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建筑设计师更有责任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在能源消耗方面所在比重是巨大的,人类需要从一个健康的绿色建筑的舒适的家园的角度出发,才能不断进步。人类生态节能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低能耗,零能耗水平,高能量消费水平的则是二、三阶段,第四阶段是生态建筑也就是现在的高能源效率阶段,可再生资源的循环使用,在节约能源和节约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性,尤其是在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发展方面更具有重要意义,可再生资源的应用很大程度上避免和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约占总数的材料消耗量的15%,能建筑材料的生产占源消耗28%。,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为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改善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在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旺盛,使得中国建筑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在2020年全国住房建筑面积690亿平方米,这对于促进节能建设来说任务十分艰巨。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方面,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体现生态平衡的绿色理念,充分体现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通过发展建筑技术来实现建设合理规划,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节能措施普及让建筑环境更加的健康和舒适的。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公众;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开放性,新兴性的艺术,囊括了众多艺术门类,作为以“公”为姓的艺术,存在于各种公共空间和场所并以其交互性的特点融入社会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公共艺术在中国发展实践不足三十年,在不断的社会转型期中,公共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消费社会与消费主义

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于“生产能力相对于适度与节俭的传统生活方式而过剩,为了生产方式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就要不断地刺激消费,使大规模消费成为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依照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观点,商店里所售卖的各种商品,此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早已经被广告和品牌精心包装上一层精美的“外衣”,顾客在不自觉消费商品的时候,同时也是在消费广告和名牌,归根结底都被符号代表。鲍德里亚指出“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深刻剖析出当前消费社会的窘态。中国在九十年代实行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将人民生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民在不断丰富物质水平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到了逐步改善。消费主义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温床下开始显露,通过不断提高的生产水平和传播手段,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消费人群成为市场的投放对象。所以,中国目前虽然并未进入消费时代,但却已是一个消费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二、大众文化与公共艺术

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囊括了当代大众的文化取向和思想意识,作为大众社会的独特产物,大众文化具有易引导,范围广泛,无个性等特点。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不同,它通俗易懂,但往往不能自由操控。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通过媒体的传播手段,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技术实现人群全覆盖的目标,实现全民参与的局面。公共艺术的产生在一定层面上来讲离不开大众文化,与大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共艺术不受场所限制,具有互动性和交流性。通过与受众的近距离接触,公众参与实现作品的完成,与大众全面实现零距离互动,民主性与世俗性成为公共艺术接近大众的直接优势。那么,如何看待在当前消费文化的背景下公共艺术与大众存在的相互联系呢?

(一)共有的符号价值

大众在消费时代所浸润的文化特点以消费文化为首,为了满足生活条件和物质需求,产品的实用性能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的是名牌所创造出来的符号价值。公共艺术在当代大多数的创作作品被放置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融合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代表了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所体现出来的现念和现代精神,浓缩了城市的文化精髓。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一件公共艺术品,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风土民情都在公共艺术品上有所体现。“以小窥大”,公共艺术作为一张城市“名片”,也具有同样的符号价值。

(二)公共艺术与大众间的互动影响

公共艺术具有更广阔自由的空间供观者观看,在接受上又有双向甚至是多项的沟通和交流。在与观者的交流互动过程里,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行为互动和思想互动。行为互动常见在城市广场安放雕塑与行人的互动,例如纽约时代广场的心形艺术作品,为了迎接情人节的到来,艺术家在广场中心安放大型装置,通过高科技光影的控制达到与行人的亲密互动。其次思想互动通常见于艺术家直接要求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公众在参与艺术品创作的过程里,也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成为参与者的作品。在这样的过程中,作品的完成凝聚了艺术家和公众的另一种实质性沟通。大众的创造力通过艺术家的激发,自觉地释放灵感与潜质,对艺术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透析,并有可能改变和完善出更优秀的艺术品。

(三)规避大众“误解”

近几年公共艺术在我国发展态势稳步增长,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大多会考虑把公共艺术并入其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小城市急速膨胀,地方政府筹措资金改良街道、完善基本设施的同时,提倡公共艺术丰富人民文化素养,陶冶艺术情操。大规模的购置引入当代公共艺术品的同时,一些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当“大黄鸭”风靡全球的时候,我国地方省份出现了多个一模一样的山寨“大黄鸭”,纵然是外形上近似,但由于材料和尺寸的差别,让“大黄鸭”这一艺术作品在公共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霍夫曼的初衷在于让“大黄鸭”满载各国人民友谊和快乐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由于山寨品的出现,公共艺术作品的作用便无法发挥,无法达到提升公众艺术层次的目的,甚至会把公众的审美带入歧途。另外,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里必然会出现公共艺术的影子,于是不论什么城市,南方还是北方,东部或者西部,到处都有类似王府井的孪生铜人,公园里大同小异的花坛中心雕塑等等大量粗制滥造艺术品的出现。甚至有些艺术品重金打造被强制安放在某地,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命脉格格不入。

三、结语

在以消费文化为背景的经济文化时代,大众文化作为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从社会思想边缘逐渐延伸到拓展到每一个角落,并与精英文化展开抗衡,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共艺术正是依靠大众文化的发展,实现与公众的零距离接触和交流,在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要求的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自身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晰.救赎与消费[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杜曦云.消费主义文化与中国当代艺术[D].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