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探究

新媒体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探究

摘要: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革新带来了信息传播中受众心理的变化。目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众多,本研究以传统文化民间传播为观察对象,分析传统文化民间传播社会角色,考察其传播现状及运行中的问题。结合现实案例提出传统文化民间传播模式,以现实案例为基础结合传播学几种过程模式建模,分析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方式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传播繁荣,是实现文化复兴的必要途径。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传播载体不断革新,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模式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文化传播渗透社会各领域,需要探索各种传播途径,形成不同传播模式,研究传统文化传播要与特定的媒体时代背景相联系。

一、新媒体下传统文化传播概述

传统文化是文化宏大意义下的子概念,广义上传统文化是民族历代祖先为生存发展,根据现实条件创造传承的物质制度与精神事物的总和。传统文化内容为历代存在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实体。文化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生活变化不断演进,传统文化复兴与社会政治融合,探讨传统文化传播要结合当下媒体背景。

(一)新媒介传播优势。新媒介对传统文化传播影响颇深,重新组织了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1]。新媒介技术打破了时空维度,存在时代背景差异的传统文化被新媒体重新构建,通过新媒体手段对其进行传播,使得传统文化传播不再是过于学术化的存在。各种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电视节目兴起,如传统民俗类节目《传承者》等汉语文字类节目,以及新兴的古装神话剧等,都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了大众传播媒介中。民间传播是社会传播的分支,传统文化民间传播是民间社会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进行交流互动的活动。

(二)新媒体传播特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典型特征是大众麦克风时代,民间舆论场形成得益于社会媒体出现。信息传播出现主体下移趋势,传统文化民间传播是非制度化传播,是传者与受众建立在自愿合作基础上的传播活动。传统文化民间传播,相比官方大众媒体宣传传播效果更好[2]。民间传播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在信息传播中互动更加充分。新媒体时代,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拓宽,人们可以从微博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了解信息,这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新媒体时代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扩大了传统文化传播范围,扩展了传统文化传承空间。

(三)传统文化利用新媒体进行民间传播的意义。我国历史上民间传播活动长期受封建制度的影响,因此民间传播内容有自身特点,包括传播内容民俗性、传播形式表演性、传递信息不确定性等。传统大众媒体下,传统文化传播是自上而下、非对话式的传播形式,民间传播缺少便捷的传播渠道,信息到达率有限,互动性只能基于现实网络,内容呈现形式受到了很大限制。新媒体技术不仅是对电脑三维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新媒体时代传播交互性、反馈实时性与传统媒体不同,媒介进入大众媒体、全媒体时代,移动化传播媒介发展成为传播主要通道,可以实现信息无缝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外在传播环境等客观因素,传受双方行为状态等也发生了变化。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传统媒体民间传播带来了有利条件,借助新媒体推动传统文化民间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新媒体技术在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传播主体下移的趋势,为社会民众提供了发声渠道。而传统文化不同于普通信息传播,传播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传统文化民间传播趋向于贴近生活,网络技术促进了民间传播自由化,民间传播借助网络媒体,在传播中互动更加充分,更多通过人际传播完成。

(一)传统文化传播边缘化。新媒体时代向镜像时代转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6亿,然而大众媒介的盛行并不意味着传播面前人人平等,“数字鸿沟”的存在使传统文化传播信息不平衡,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隔阂冲击着传统文化的传播。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体现在传统文化被快餐式消费,媒介巨头助推文化同质化。传统文化传播边缘化,虽然新媒体时代加快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但对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却有着不好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人们利用碎片时间传播传统文化,反而使得受众不能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落实度有待提高。在网络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也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使得传统文化传播效果不理想。

(二)新媒体传播碎片化。新媒体时代,碎片化是突出的传播特点。视觉化时代下,文化产品可以由复制技术实现批量标准化生产[3],而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工业生产模式难以磨合,批量文化生产表明文化价值体系不断消解,电子媒介导致传统文化符号碎片化。更多依赖于文字平面符号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意象特征,而受众却更愿意倾听戏说的历史轶事,传统文化被编造成虚假历史吸引受众。“内容为王”模式对传统文化播出同样适用,在传播过程中可借助各种修饰对传播内容进行艺术加工,但内容不能流俗。

(三)多元文化泛滥。在数字化浪潮的裹挟下,文化呈现出全球化特点,而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各类缺乏文化内涵的真人秀节目泛滥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审美疲劳,这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带有神秘的东方色彩,传统文化形成了固有的独立体系,我们应对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只有保持文化民族性,才能实现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传播。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播应坚持的方向,要努力借助融媒体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在节目制作理念上开拓思路,大力推广有品位的传统文化传播节目。

三、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模式是利用新媒介技术手段的传播方式,每种传播模式都伴随人际传播等类型,如利用微博等传播手段发生传播行为。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环境发生变化,应对传统文化传播模式进行研究。

(一)建立传统文化网络平台。新媒体拓宽了文化传播渠道,使得传统文化被人们广泛接受。可以通过建立传统文化网络平台,设计美观的网页与丰富的内容,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要拓宽传统文化学习途径,使传播形式更加丰富,创新学习板块设计,建立专门的交流平台。可以建立传统文化微信公众平台,方便人们交流;通过建立微博公共平台,使受众了解传统文化相关信息。要完善传统文化传播模式,使得传统文化学习平台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通过在受众常用软件中建立平台,可以让受众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传统文化,建立学习组织,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丰富传播手段。由于当代生活节奏加快,深度学习难度增加,公众对传统文化形成集体遗忘。我们应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民族财富,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坚实基础。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应结合时代背景,传播媒介应展现多媒体优势,为受众提供沉浸式体验,把传统文化传播作为展现软实力的窗口。例如,微博知名美食博主李子柒,2016年因带有古法风格的原创美食视频走红网络,李子柒制作的视频全网播放量达8000万,原创短视频海外运营圈粉百万。传统文化适应性塑造是对传播路径的重塑,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传统文化应丰富推广手段,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三)加强传统文化的微传播。传统文化传播并非当下形成的新传播现象,文化伴随自身主体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是在人类历史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思想观念等传统。传播行为是无意识的,自从出现文化,传播便开始发展。而传统文化民间传播内容形式是有意识的,是由传统文化传播社会功能决定的。当前,传统文化民间传播的活跃与社交化移动媒体的兴起有关,社会化媒体带来了民间传播狂欢,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成为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民间传播的重要渠道。微传播是分众化传播的必然趋势,微传播的独特之处在于传播主体泛化,公众可以选择任何形态进行。传统文化传播利用视频网站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有关传统文化的传播活动,通过微媒介将不同社会背景的公众联络起来,发展为小的传播网络。

四、结语

传统文化传播并非新的社会现象,文化产生后,每个人都可以充当传播者,形成传统文化的面貌。规范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向是实现传统文化复兴的前提,传统文化传播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传统文化内容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传统文化民间传播混乱,因此,传播中应有具体政策规范出台,使其规范化。传统文化传播稳定化是传统文化传播社会共识性的常态行为,需要官方与民间传播的充分配合,以形成稳定的舆论场。要充分调动民间传播资源,解决存在的失范问题。

参考文献:

[1]孙世庆.新媒介形态下传统文化传播的现代性转型探究[J].传媒论坛,2020,3(22):1-3.

[2]史珂.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邹黎.民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解读[D].云南艺术学院,2014.

作者:温丽君 单位:吉林动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