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教育发展途径和对策研究

民族音乐教育发展途径和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瑰宝,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在当今形势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探究如何在新时代保障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途径及解决对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风味,是各民族地区艺术与语言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彰显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因素,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专业人才流失、资金缺乏、缺失话语权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吸纳专业人才,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想要全面的传承与发展就要要求传承人不仅能够了解音乐本身的内涵,还要了解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史及民族历史。但由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普及程度和传唱度都比较低,导致现阶段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人才流失,缺少专业传承人才。例如,湖南桑植民歌,目前只在一些熟悉民歌的中老年人之间传唱,青少年很少懂得小调、山歌,导致传承人才储备不足,一些高校即使培养了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但因就业困难及创业等原因,也导致了人才流失。此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也大不相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更多要依赖民间音乐艺人,这些民族民间艺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人和传播者。但是当前大部分少数民族民间艺人未受到重视,他们参加不了一些大型的表演活动,也没有在校园内进行传统音乐教学。有一些少数民族民间艺人逐渐老去,虽然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但是传承和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也随着这些民间艺人的去世而消失。这不仅是传统音乐的遗憾,也是民族特色文化的损失。随着全球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不断交流,在音乐领域方面,我国音乐文化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强烈冲击,比如“爵士”“摇滚”“嘻哈”等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感,加上在商业化的包装体系下,快速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追捧。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环境,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关注度和传唱度低,使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始终处于相对弱势,加上西方音乐对年轻群体的分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相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当地政府由于资金匮乏,能够投入在传统音乐教育和文化保护资金也不足。例如,广西地区每年都有对山歌的传统节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这种富有特色的对歌活动只能在村镇内举行,规模较小,设施简陋,缺少创新,对年轻人缺少吸引力。再加上当地对传统音乐教育重视度不够,教学音乐设备和师资的匮乏,也阻碍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发展。民族语言是民族音乐的载体,也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和传承的基础。我国是一个融汇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和多文字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据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共有100多种语言,一些民族内部因区域不同还包括多种不同的方言和土语。例如:彝族是中国第6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壮族按不同区域使用壮语、阿西语、土语等。而这些少数民族语言中有很多是没有对应文字的,只靠当地族人的口口相传,这种情况也为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虽然目前当地乡土音乐教材都配备汉语注释,但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底蕴还存在差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音乐与语言相结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也比较少,很少能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课程,在一些高等学校音乐课程中,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课程也大多作为选修课。而目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材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缺少本土特色。有的教材是当地音乐教师自己编制,达不到统一规范,对学生的音乐培养存在质量上的保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针对当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人才流失的情况,为了培养专业的传承人才,需要完善当前的教育体制,激发青少年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确保基础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将民族传统音乐作为必修课程引入课堂,通过专业的知识讲解和传唱,让学生形成对民族音乐的基本认识,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好第一步人才储备。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者是民间艺人,他们是传统音乐的真正爱好者、实践者和保护者。各级教育文化部门要重点推进知名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开设民族传统音乐的课程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魅力。例如:开设“走进维吾尔族民族音乐”的大型专题活动,在感受欣赏学习维吾尔族民歌之前,让我们先看一段录像了解新疆的地理环境与生活概况,录像中有葡萄、哈密瓜,有古老的建筑风格,有小伙子弹着冬不啦,有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姑娘,有美丽的天山……之后由民间艺人启发学生感受、分析、讨论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师生们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载歌载舞。同时,少数民族各个地区的学校也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高质量的传统音乐师资队伍,为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对有民族音乐基础并熟悉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考生,教育部门可以联合校方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在校期间政府给予一定资助费用,学生在毕业后回到本民族区域从事传统音乐教育工作,将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音乐理念带回到本民族地区,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新时代的音乐理念相结合。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音乐审美的多元化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下,更加关注音乐的流行和时尚。要吸引年轻群体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关注,无疑需要跟上时代音乐的步伐,将民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恰当融合。例如:《飞鸟情歌》它的曲风是HIPHOP和R&B相结合的,但是创作者赋予了它新的文化魅力,将藏族的谚语故事结合到其中,让人了解到神秘传说中的爱情信仰。江西民歌《十送红军》在金婷婷改编后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传唱,一些不了解这首民歌的年轻人也纷纷寻找这首原唱歌曲,不仅增加了这首少数民族传统歌曲的传唱度,也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播。还有壮族“对山歌”也被多次应邀到大型舞台,民歌《唱山歌》和《藤缠树》由年轻歌手身穿壮族服饰进行演唱表演,他们用自然的声音唱出了山歌优美的旋律,对歌衔接紧凑,加上传统音乐配合着现代化的音乐设施,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对山歌的民族特色,对山歌也逐渐变成了一种新的音乐时尚。还有很多有才华的创作人将民族曲调融入流行创作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管是怎样的融合和创新,都是源于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喜欢,他们不断打破音乐的局限性,用歌曲充分表达了民族特色的文化生活。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政府政策上的改革和经济支持。在政策上,政府应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建立保护传统音乐的制度,明确各个机构的管理职责,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点保护对象;在经济上,要加强民族传统音乐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增加传统音乐教育经费的预算,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师资力量方面,可以动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人和民间艺人,鼓励他们投入到音乐教育事业中来,可给予一定的工资补助或特殊待遇等。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载体,歌词依托着旋律才创造了优美的音乐。如果没有语言,音乐就失去了灵魂。而少数民族的语言无论从说、写和学习上都比较困难,只有本民族及当地人比较熟悉,对其他人来讲很少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这100多种语言,除了汉语之外,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但没有书写的文字表达。所以,想要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做好语言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开展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和学习,保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基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但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甚至想要学习也找不到合适的音乐素材。在面临传统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的情况下,开发具有少数民族当地特色的乡土音乐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第一,在现有教材中找到合适的音乐课节,把民族元素赋予其中,学生会好奇原来很熟悉的教材内的音乐课程做出的改编,无形中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本中《刘三姐与阿牛哥》的课程,就可以把壮族的民族文化和乡土音乐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山歌的历史和意义在改编后渗透出来,让学生们在感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魅力的同时,更加熟悉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第二,音乐来源于现实生活,少数民族音乐都是基于生活创造的,如南京市彩调剧的演员和爱好者,经常会自发聚集在广场,身着民族传统服饰,演唱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现场气氛更加真实和热烈,也深深吸引了周围观众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如果将彩调剧引入到乡土音乐教材中,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壮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它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5000年的历史文明,也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晶。进入新时代,想要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开拓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想要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和民族地区自身的不断努力,解决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面临的诸多问题,达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燕阔.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策略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6(9).

[2]笪方能.民族音乐在文化生态中优化发展的传承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3).

[3]刘丹,张琰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衰弱的识别、发展轨迹及干预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5):119~122.

[4]鄢秀丽,戎龚停.新时代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18(4):116~119.

[5]李继超.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重塑———基于文化消费背景[J].贵州民族研究2019(1):80~83.

作者:钟超 单位: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