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实践探索

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实践探索

摘要:加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造就“特色古田、持续古田、活力古田、和谐古田”,成为新时期我县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县文化馆当前自身队伍建设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情况展开阐述,思考与分析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文化馆服务运营的新模式,因地制宜推进文化馆建设。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化;探索;创新

文化馆是国家的公共文化设施,主要职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给群众进行文娱活动提供场所。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是群众生活的必然产物。充分发挥文化馆职能作用,对弘扬我国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古田县文化馆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我县“八五”期间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的建设成果,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古田县文化馆先后被文化部评定为“标准文化馆”,被省文化厅评定为“二级文化馆”,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创建全国文化模范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古田县文化馆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努力探索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的各种形式。

1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1.1重视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首先,县文化馆定期安排时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学习活动,学习理论知识、地域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等,把新的思想和创新理念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其次,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开展提升专业水平的学习交流活动。感受发达城市的文化发展与先进理念,力争使不同岗位的专业干部都能接受新的信息,拓宽视野,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具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文化工作队伍。

1.2有效开展各种培训,培养业余文艺活动骨干

县文化馆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扩大业余文艺活动骨干队伍。首先,召集文化艺术专业人士、骨干力量、有一定文艺特长和积极参加文艺活动的群众,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团、文化志愿者纳新大会、艺术中心免费开放等活动,开展广场舞、民族舞、瑜伽、声乐、古筝、书画等文化艺术规范性的培训,在完善惠民工程的同时,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传播正能量。其次,注重对基层文化人才的挖掘与管理,经常深入乡镇文化站传达上级的相关精神,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与指导培训,挖掘、扩大专业干部队伍,带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1.3成立总分馆理事会,建立联动服务运行机制

为整合城乡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场所设备等要素,形成有效工作合力,2017年起以县文化馆为牵头单位,联合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为协同单位,组成了古田县文化馆总分馆理事会,负责全县群众文化服务与活动协调以及人员、场所设备的科学利用等。县文化馆总分馆理事会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总分馆工作例会,主要学习全国、省、市、县群众文化工作有关动态与上级精神,交流、汇总各理事单位开展群文工作与活动的情况;研究、解决下一季度总分馆机制运行、人才互补、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年终时开展总分馆运行情况考核,对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成绩优秀文化机构、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来调动相关机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与能力,全面推动全县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2坚持开展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1开展群众文艺活动,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形式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呈现多样化、多元化趋势。县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用丰富多彩、易于接受的大众文化去引导群众文化活动,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发展。县文化馆积极响应县中心工作,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和各种纪念日等,组织举办书画展览、摄影展览、晚会、广场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等,并组织全县各乡镇、社区群众开展省、市、县文艺演出、展览及艺术比赛等。另外,馆所组织的广场舞活动也成为山城一道亮丽的风景。2007年至今,县文化馆独立编排了八套广场舞,每一套广场舞编出后,县文化馆都会对全县的文艺骨干进行免费培训,然后普及推广广场舞。通过这些活动,展现出我县文化艺术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2创新艺术扶贫思路,推动扶贫工程深化实施

2005年以来,县文化馆就坚持以“关注农村、关注教育、关注贫困”为主题,坚持不懈开展“艺术扶贫”工作。这几年在总结以往的艺术扶贫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古田县的实际,大胆创新了几点古田特色的艺术扶贫工作思路。首先,争取资金举办一年一度“艺术扶贫专场汇报演出”,展示艺术扶贫成果,扩大艺术扶贫工作的社会影响。其次,大胆创新,让艺术扶贫工程与全县各艺术中心以及省文化厅艺术扶贫基地相结合,让真正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到各艺术中心免费接受专业的培训。通过多年的艺术扶贫工作,先后培养农村文艺新苗达三千多人,推动了艺术扶贫工程的深化实施。

2.3组织文艺精品创作,彰显特色文化资源优势

近年来我县文艺创作群体不断壮大,文艺发展体制不断形成,文艺创新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经过不懈的努力,县文化馆群众文艺创作成果颇丰:一是策划建设了黄田金翼之家民俗演艺场所与大桥临水宫陈靖姑文化祈福科仪演艺中心。运用文艺手法把挖掘的民俗资源编排成演艺,为大家呈现精彩的视听盛宴。二是以县作家协会为依托,开辟群众创作园地,每年出版6期馆办文艺类报刊《魅力古田》《翠屏湖》等,让其成为宣传我县文化的重要窗口。三是自2017年开始,组织文艺骨干及文艺演员创作排练体现地方特色的精品文艺节目,参加世界福州十邑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录制、播出。四是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2011年至今出版有《古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1套15册、古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丛书•古田民间宝藏•《鹤塘卷》1册,另外,还出版了《凤都卷》《大桥卷》等。

3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地域特色馆新模式

3.1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馆的基础设施是文化馆各类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文化馆大楼虽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但三馆合一使用,工作活动面积受限;加上文化大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建筑设备陈旧老化,许多地方还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经费的限制,不能得到全面的修缮,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近两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讨论研究,提出了“建设高品质的文化服务设施环境”的理念,制定规划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的新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该项目以部颁等级馆的标准,采用一体化设计进行,在文化馆建设区域中规划能容纳千人的大型展演厅、摄影棚、舞蹈房、音乐室、作品展厅、美术创作区、写作室、信息档案库等功能区,综合可用面积约达到一千五百平方米,预计2020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3.2实施“人才兴文”的策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这些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但缺少对文化馆专业化建设进行研究,并且因为工作调动、退休、老龄化、编制不足等原因,导致专业人员配备方面相对缺乏。特别是音乐、舞蹈、现代信息技术方面人才紧缺,乡镇文化站人员也大部分被挪作他用,造成服务效率相对滞后。为了实现文化馆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我们应当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扩大专业人才的编制;严格文化队伍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根据各人员的专业特点和能力安排相应的岗位,让人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特点与优势,达到“人才兴文”。另外,可在文化馆内部建立起科学的人员培训机制与相应的培训内容。要求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需要具备适应市场的能力,能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确保文化馆宣传到位、服务到位。

3.3创新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给文化馆注入新鲜的血液

文化馆在为社会大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文化服务产品还停留在走过场,走形式,走流量的情况,缺乏思想性、艺术性、可看性。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首先,要加强对文艺精品的生产,可以系统地挖掘、选择、整合贴近公众、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群众需求的民间文学、艺术、习俗等特色文化产品,并结合节庆日、旅游开发等活动进行融合展示。如我们2019年二月在滨河公园举办的“阅山水之美,寻十方之味”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上,进行“竹编”“剪纸”等非遗现场技艺展示;5月劳动节期间,在黄田镇旅游点金翼之家举办“金翼民俗文化”展演等。这些活动对文化馆公共服务体系与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到宣传与带动的作用。其次,可逐渐实现数字文化馆。数字化文化馆能利用网络对文化资源进行更全面的整合和输出,提供浏览的网站和网络化服务,诸如在线教学、网络直播、文化搜索等,使得功能单一的文化馆变得更开放、更即时、更先进。实现多形式、多样化的文化传播与服务,让群众接受更便捷的公众文化享受,以此全面地提高文化馆的文化承载力和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为社会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总之,文化馆要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的需求,不断优化文化服务条件、形式和服务内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条件和精神力量与指引。

参考文献:

[1]邹海.地方文化建设应走特色发展的路子——以蚌埠市文化建设为例[J].大舞台,2010(9).

[2]邹东堂.文化馆在服务群众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2016(6):106.

[3]武晓鸣.探索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4(24).

[4]尹艳俊.如何高效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J].神州(下),2013(11):38-38.

作者:魏榕瑛 单位:古田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