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论文范例

社会建设论文

社会建设论文范文1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改善,人类社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内含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对社会治理理念的更新具有重要启示。第一,社会治理创新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他们看来,未来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并进一步指出了自由全面发展的特征:“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将以人为本为核心,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些都与民生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6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构成了直接威胁。近年来,我国空气污染问题不断恶化。大部分城市很难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雾霾天气不断发生。中国社科院和中国气象局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显示,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水污染日益严重。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84.6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珠江七大水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的健康乃至生命。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事件已经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有些地方已经出现癌症村。环境污染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民众福祉。自1996年以来,我国在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量、群体性事件发生量实现下降情况下,因环境问题引发的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却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上升。如果任由环境恶化趋势蔓延,很可能会积聚社会不满情绪,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冲击。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将生态民生纳入社会治理的范围,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中进行生态民生建设。第二,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制度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还要求将环境问题纳入到社会治理体系中,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治理制度,以实现享有生态权利和履行生态义务的统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制度既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又能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制度有利于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其潜能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治理制度,从制度上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保护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发展纳入到社会治理中,才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因此,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制度理念,通过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确保当代人的生态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协调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维护生态权益的代际公平,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社会治理领域的拓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既涵盖生态经济、绿色循环科技及其工具、手段和成果、生态福利等物质文明的内容,也包括生态公正、生态义务、生态意识、法律、制度、政策等精神文明的内容,还包含生态民主等政治文明的内容。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要求,社会治理领域应相应地扩展到生态文明相关领域,以促进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耦合。

第一,向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拓展。

由于工具理性的急剧膨胀,人们征服、支配自然的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在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之后,人们开始反思,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了和谐发展的理念。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而教育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民族未来。鉴于此,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社会治理体系中来,这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条件。农业文明时代的教育,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强调改造和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结果造成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破坏。生态文明教育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给自然造成巨大破坏的基础上,强调自然价值,生态价值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公民生态文明素质整体不高,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尚未形成。所以,要将社会治理创新扩展到生态文明教育领域,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现代教育中,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事业中,发挥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只有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把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顺利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第二,向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力度扩展。

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资源能源消耗大,生态保护制度不完善,政府动员高速度、高投入、未充分考虑环境成本的发展模式仍在持续等原因,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复合效应日益凸显,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加大。鉴于政府很难对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治理,应将相关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所以,社会治理要切实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在政府主导下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不断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推进生态治理,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协调治理主体的行为,共同承担治理任务和治理责任。政府应界定生态产权,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市场生态治理补充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多种利益相关者,通过对话、沟通和交流,积极参与民主化生态治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和国内各区域之间的合作,建立合理协调的生态治理联动机制,促进生态治理通过善政走向善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强和谐宜居建设,建设生态环境良好、居民生活富裕,基础设施完备,居民生活舒适、便捷、安全,文化繁荣的生态宜居城市,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协调发展。

第三,向促进生态建设制度拓展。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总和。生态文明制度是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的根本性保障,既是约束人类行为的规则,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尺。只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规范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治理一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要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对生态制度的建设也要积极关注,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发挥作用。通过成立协调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专门委员会,共同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将生态制度建设融入到社会治理过程中。当前,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要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具体说来,主要做好以下三点:

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使市场在配置自然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明确自然资源的所有者,使其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充分保护资源。这有利于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益。自然资源用途管理制度是国家出于公共利益,运用国家权力、超越产权规定来管理自然资源的制度。以上两项制度充分体现了市场和计划的耦合。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表明了最基本的生态保护要求。

在明确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区的基础上,对生态保护红进行界定,形成专门区域的生态保护圈。生态红线不仅仅体现了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更是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

3.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自然资源市场化机制,并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让市场反映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让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切实得到体现,最终使得资源价格在自由竞争中形成。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代际补偿机制,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体现资源勘探开发、生态补偿、枯竭后退出等完全成本的制度体系,并将这些成本纳入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中。不断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三、社会治理主体的扩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从正向说,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建立起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生态文明将社会治理的领域扩展到生态领域,要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型社会治理格局,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到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上来。

1.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具有志愿性、独立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在反映群众呼声、理性表达诉求、保障公民权利、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作用,有力地弥补了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能力方面的不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这必然给社会组织尤其是民间环保组织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我国环保民间组织迅速发展。从2007年到2012年增长了38.8%。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近8000个环保民间组织。环保民间组织是凝聚民间力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力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环境民间组织通过各种活动组织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他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动,如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的维持和保护、植树绿化、水质净化、大气污染的控制和处理、沙漠化防治、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社区环境保护、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等等。这些活动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政府的社会治理体制要积极适应这一趋势,增强对环保民间组织的政治信任,促进其自身治理能力的增强。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向环保民间组织提供信息和适当的资金,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适当放宽环保民间组织的准入门槛,保护其自主权力和创新能力,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政府应和环保民间组织之间建立一种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交流机制,提高环境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监督和引导。只有这样,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才能保证合作共治的生态治理局面的形成。

2.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要积极鼓励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社会建设论文范文2

“体育文化是指作为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身体运动及其相关文化体系”[1]。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诸多方面。从狭义上说,“文化”是特指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法规、组织机构等。文化和传统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文化,便无从寻觅传统;没有了传统,也就不存在文化。我们这里所讲的大多是过去的文化,也就是传统的文化,即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依此而言,作为人类行为文化的体育便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作为体育有机组成的体育文化也自然就是文化体系的元素之一。体育文化是指在社会环境下,以人们为主体,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活动能力、体育观念、体育精神。[2]体育文化是一种体育群体意识。它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表象内容;着重体现了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等多方面素质。这些可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如高水平的运动队、小型多种的运动竞赛、体育技能表演、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地方体育节等。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传承性与时代性,特大群体性,风格多样性,身体的表征性。

二、体育文化的功能

通过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健康的体育活动,既可以使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又可以使人们认识到体育在人生过程中的功用和价值,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体育文化的内容、方式以及体育形成的文化环境,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健身与教育功能

体育文化是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它可以让人们都能体验到体育活动中成功的喜悦,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生理、心理的需要,激发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人们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培养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品德,培养体育活动参与者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敢于创造的优良品质。

2、创造与超越功能

创造与超越是体育文化的最具有文化学意义的功能。创造的过程就是超越的过程。例如在各种运动会中,运动员打破一项校记录,既是对原有记录的超越,又是一次新记录的创造。体育文化的这种显著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体育的合理竞争,促进人们对文化认知的发展和创造。体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又不断地挖掘着人们的潜能,激发人们不断开拓创新,开辟新的领域,特别是当一些能打破平衡气氛的重大体育信息传播,人们所获得的激励更显而易见。

3、共性与个性功能

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使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性格豪爽、反应灵敏、力量大、速度快的人,可以在足球场上得到发挥;性格稳重、刚毅、动作舒展的人,可以在武术项目中展示风采;性格温柔、身材苗条、韵律感强的女生可以在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等项目中展示独特的魅力……体育具有鲜明的主体个性化特点。体育文化是由人们大群体共同营建与规定的一种文化,它本身具有趋同性、共建性、规范性等对个性具有修正功能,例如各种体育竞赛的比赛规则等。

4、娱乐与协调功能

体育文化中的非主体文化的体育文化、体育建筑文化等具有浓厚的娱乐色彩。例如体育比赛、舞会、摄影、书画展览、茶座沙龙、等能让人通过生活形式的转换获得另一种文化生活的情趣与轻松,从而能有效地调节人的精神,明显减轻生理与心理的负担,使身心素质得到改善。体育文化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有一种协调控制的功能,这有利于促进人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体育意识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全面发展。

三、两型社会下体育文化节应具备的内容与特点

“体育文化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体育文化活动,正逐步成为目前体育文化的热点。“体育节”本着“重在参与,展示个性”的原则,以体育与健康为内容,以体育运动员为主体,以竞赛、表演、讲座等为形式,以欢快和娱乐为手段,以健身和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既鼓励个人表现,又强调合作与团队精神,真正集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使体育文化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使体育在建设精神文明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以满足新的社会形势下体育教育和群众体育的要求。“体育文化节”的构建是为了适应健康和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它是集健身、娱乐、竞技、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文化活动,能充分发挥体育的基本功能,成为育体、益智、健心、促德的多维载体,全面开发人们的潜能,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和健康思想,能够成为培养人们成就感、使命感、责任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4],成为教会人们认识社会、正视自身,以及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战胜和超越自我的最生动的课堂。

1、社会体育文化节的内容

体育节能否具有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能否吸引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参与的欲望,关键在于体育节内容的确定是否体现了时代性和新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创造性和挖潜性、娱乐性和竞争性。如,校园的体育文化节必须从全体师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出发,竞赛项目应以体育教材为主,根据体育节的性质、主题、规模和参加者实际水平来设置,对有关比赛项目的规则、所用器械重量和规格应作相应要求和调整,不能同专业运动员比赛一样,应体现普通师生参加体育比赛的特点,其内容和形式应有较强的可变性和选择性。

(1)健身类体育活动:包括以锻炼身体、发展素质、提高运动技术和开发身体潜能为目的的各种简易可行、可测的身体练习,如体育单项技术(投篮、射门等)竞赛、达标竞赛、体育吉尼斯等,以及广播操、有氧健身操、集体舞、体育舞蹈、新型“拓展体育”运动等。

(2)竞技类体育活动:包括普及型的田径比赛、各种形式的球类比赛、游泳比赛、类比赛等。各项目设置要尽可能简化规则,降低技术难度。

(3)娱乐类体育活动:包括各类型体育游戏、趣味游戏,如接力类、追逐类、较力类、攻防类、竞速类等集体游戏,以及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等等。

(4)创造类体育活动:包括自编操、自编游戏、拉拉队操比赛或表演,体育制作、绘画、摄影,体育征文展览或比赛等。

(5)观赏类体育活动:包括各类体育表演、体育录像、电影、体育歌曲、经典体育比赛欣赏等。

2、社会体育文化节的特点

(1)全体性:指以“重在参与”为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师生,使每个人都享有参加的权利并尽最大努力满足每个人的不同需要。

(2)全面性:指充分发挥体育的教化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通过与其它文化的互相渗透、交融,陶冶个性,促进人们整体综合素质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3)主体性:指在人们主动参与、享受体育节快乐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参与体育节的筹备、组织和实施的全过程,从中受到更深层次的锻炼,并充分发挥个性和活力。

(4)基础性:指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强化健身与娱乐,淡化竞技;为实现全民健身战略目标和终身体育习惯打好基础。

四、两型社会下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它的核心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谋求人类社会和周边环境的友好关系的建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中建设大众体育文化,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途径有:

1、积极宣传体育精神

在体育文化建设中,应运用标语、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体育比赛中以公平竞赛、公开竞争、求真求实、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精神,来教育和感化人们,培养他们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

2、重视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发展上要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使人们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也要增加趣味性,要让人们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充实体育的基本理论的内容,充分利用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从而给大人们提供更加广泛的体育文化信息。

3、增大体育设施的建设

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另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有关政府部门应根据人们的需求特点,积极配备不同的场地和器材,并合理使用已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尽可能满足人们所需。

4、丰富体育活动的载体

体育活动是社会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体育活动的载体,对人们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修养非常有利。有关部门、团体除了组织各种运动会、小型多样的有趣的体育比赛外,还可以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来丰富人们的余暇生活,吸引人们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5、举办有特色的体育文化节

具有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时尚体育项目的体育文化节或运动会才会吸引广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能提高他们的体育活动能力,这为体育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例如,武术项目强的武术文化氛围就浓,足球运动项目强的足球文化就热等。如果体育文化节以人民大众为对象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或观赏的运动项目不同,所体验的感受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体育心理与观点。例如“重在参与”,“我运动,我健康”,“生命在于运动”等等。“两型社会”下的体育文化节应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让每个参与者都能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团队精神”、“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健康第一”等体育精神与思想在体育文化节中可以充分的体现和凝结。体育节开展的物质基础包括体育建筑、运动设施、场地器材等,作为一种体育物质文化形式尤其是体育雕塑、标识、符号等,凝聚和展示着人们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质[5]。

社会建设论文范文3

“孝”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伦理准则,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代统治阶级都极为关注和崇尚。所以,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关于“孝”的文化体系。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内涵。孝文化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孝文化是指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赡养、情感慰藉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简言之,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称。广义孝文化包含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内容,并将孝的内涵从家庭伦理进一步扩展到对国家效忠的态度上。传统孝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农村孝文化起初只是调整农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并没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逐渐与封建宗法制度相结合,农村孝文化逐步同社会的文化、政治、法律相融合。广义的孝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一)从精神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体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发现于殷商甲骨文中,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轻人背着老年人,象征着和谐的亲子代际关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的美德。总之,“孝”是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观念。孝文化历来受到中国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的极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国成为当时人们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当民众将孝行从个人行为和家庭行为扩展到社会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形成统一观念时,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观念系统。

(二)从行为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践行“孝”的具体活动,即“孝行”

第一,最基本的“孝行”包括养老、敬老、送老、祭老。《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饱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爱老。送老就是老人过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礼节风俗为其送葬、尽孝。祭老则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举行祭祀仪式对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友爱。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平等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要关心、照顾,要尽心尽责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要教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第三,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效忠国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一个人最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业、扬名于世、显赫父母。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在社会上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礼让。孝的最终衍伸是效忠国家,就是人们要听命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孝就表现为爱国。一个人的成长、立业、处世,始终都贯穿了“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三)从制度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准则,即“孝道”

以血缘关系为钮带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经制定,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孔孟儒学则提出了孝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说,使“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统治者标举“以孝治天下”。宋明时期,统治者更是大力宣扬孝义、倡导孝行,在选拔和考核官吏时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标准。至此,孝的本义从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道德规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政治法律关系。

(四)从物质层面分析,孝文化还包括关于“孝”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孝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的传承和弘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活动载体,包括与“孝”相关的人物、传说、典籍、民俗、礼节、碑文、建筑等方面。对“孝”论述的论著如《孝经》《礼记》《女儿经》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镇,如孝感;有丰富多彩的孝的故事传说、孝的代表人物;有众多的关于孝的遗迹碑刻等。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从未间断,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动载体。这些物质和活动载体都是当前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强调精神赡养

自觉善事父母是新农村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儿女要自觉奉养父母,使双亲颐养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质供给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物质供给是善事父母的较低层次和基本要求,指尽己所能,从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赡养则是较高层次的奉养,在满足老人物质需要基础上关注其精神需求。当前新农村的孝文化则应更多关注“精神赡养”。(二)强调“生命价值”《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践行孝道,首先要保证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为人子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行孝,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孝行的体现。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大,个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点困难挫折就轻生,留下年老孤独的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

(三)建立“平等原则”的新型孝道

旧的孝道强调子辈对父辈的绝对顺从,是条“单行线”。新型孝道则是“双行线”,核心在于子辈与父辈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对父辈权威的盲目顺从,更不是父辈对子辈过分纵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爱。

(四)及时行孝,厚生薄死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有很多人认为,等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再来孝顺父母。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可能会突然离世,行孝已晚。有人为了弥补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办豪华葬礼。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孝道应破除旧时代的丧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时做到物质和精神赡养,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丧葬新风。

三、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来历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

衢州市作为“南孔圣地,孝贤故里”,近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典型。农历正月十八为衢州市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相传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间)有一女儿,守益公非常疼爱该女。在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尽孝。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由此得名,历经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甚至在时期也不曾中断。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娘家团聚。在过去,女儿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参加村里的民俗活动。“女儿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而今的“女儿节”与古时不同的是,它扩大了活动范围,女儿们会带上亲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与同村的“女儿”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不间断,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形式简单而隆重,是因为它过滤了繁文缛节,遗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动内容丰富而务实,是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孝、德、伦、礼等这些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十八十八,女儿回家。”这个专为女儿而产生的习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传统的表现,在现代是孝文化、和谐社会的最好体现。2011年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从那一天起,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特征

1.浓郁的地方性。

女儿节民俗活动内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请佛赐福、祭拜祖先、走马灯、舞龙灯、唱大戏等都是地方上流传甚广的习俗,体现了地方民俗节庆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历史性。

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孙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3.独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没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此不可能会以女性的名义来设立一个节日,而余家山头村却恰恰相反,传承着尊重女性的“女儿节”。这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宗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研究,把握新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余家山头村已经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负责人、文联、作家协会、民俗专家、大学教师参与的孝文化研讨会。对当代新农村孝文化展开了深度研究:认真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孝的当代涵义、当代特征及当代价值;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了解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建议。

(二)孝文化教育常态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爱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爱党爱国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二是对全体村民开展孝文化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永远是农村老年人的第一生活场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员对孝文化认知和践行状况,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需求者增加,而养老资源的供给者减少的现实困难出发,政府要对村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个人对“孝”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农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

要落实好农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在村委会建立孝道奖惩机制,树立孝德典型进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观念的养成。余家山头村每年“女儿节”都评选并表彰“好女儿”“好媳妇”。2011年评选出了“好女儿”26名、“好媳妇”46名并予以表彰,还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该基金针对本村生活困难家庭的老人予以帮助,为该村的孝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1年9月,该村好媳妇邵玉仙被评为柯城区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

(四)要强化法制监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与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力相比,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机制,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和调解员,不断把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使农村养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农村家庭尝试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减少了多子女农村家庭中的赡养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对这些有益探索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解决当前农村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倡导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保险

社会建设论文范文4

一、列宁的教育、卫生思想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列宁也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列宁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他反对旧式的一些教育观点,批判了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尤沙柯夫等人的教育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苏联教育应该与政治、现实相联系,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服务,列宁特别强调“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持有教育脱离政治的旧观点,我们不能让教育土作不联系政治。”“学校不仅应当成为一般共产主义原理的传播者一,而“应当从思想上、组织上、教育上实现无产阶级对劳动群众中的半无产阶级的和非无产阶级的阶层的影响,其目的在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要向学生宣扬共产主义思想,鼓励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与好接班人。长期的革命武装斗争以及建设过程的实践,都让列宁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健康的重要,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十月革胜利后,新生的苏联出现的斑疹伤寒、鼠疫等急性传染病,对军队士兵、普通老百姓身体损失极大,1919年12月5日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同志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或者是虱子战胜社会主义,或者是社会主义战胜虱子!”这表明列宁充分认识到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防治传染病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努力扩大经费、物资投入,为防治疾病流行提供最大限度的物质保障,列宁主张全民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消灭传染病的传染源。同时,大力宣传、普及卫生知识,使全民能够树立良好的卫生观念习惯,自觉自愿地消灭染病的传染源。此外,列宁也十分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对于妇女要努力保障其合法权益,允许并鼓励其参加公共劳动,实现妇女的解放。对于儿童,要努力做好儿童疾病预防工作,尽力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做好学龄前儿童这个特殊的教育工作。所以列宁专门指示要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孤儿院等育儿机构建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列宁有关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

虽然在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观点,但其许多观念思想与政策,却包涵着和谐的意蕴。如新经济政策中的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的政策,就让工农的联盟更为和谐和睦,由于余粮征集制政策将农民更多的粮食征集过来,供应城市与军队,更多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这是战时政策的特殊性。而如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应该努力将工农联盟稳固,更粮食税的实行就从经济层面上既保证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也有利于改善城市工人的生活状况。同时,由于苏俄当时特殊的国情,国力较为积贫积弱,经济成为复杂,列宁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必要性,因而在新经济政策中采取的允许非国有化企业的存在、允许国家调控下的自由贸易与市场货币交换,以起到了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整个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矛盾相对比较缓和,经济得到较为明显的发展。

社会建设论文范文5

(一)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是发展城镇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发展是构建和谐城镇的关键。只有大力加强城镇法制建设,城镇生产力才会进一步加快,发展体制才会激活并随之创新,才能创立出新时代的城镇经济格局,实现社会经济腾飞;同时,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法制化,能有效确保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依法建设、公平竞争,自主决定其自身民营活动和权益,进而有效保障城镇市场秩序正常,生产力极速发展。

(二)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是深化城镇改革的客观需要

在新城镇建设法制化进程中,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法制建设是重心。首先,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有利于城镇社会稳定,在经济建设及体制改革过程中,城镇建设的利益分配、道德礼仪、价值观念、建设行为都需要法制加以约束;其次,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只要明确完善城镇建设法制化的相关制度,就能在建设下级乡村、建设新城镇、新农村过程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三,加强城镇保障制度的法制化有利于更加深化城镇改革,通过社会保障法治化的不断改进,相关城镇其他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事物会提前被提上议程,更加利于城镇改革,最终促进城镇的相关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通畅。

(三)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是推进城镇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要求

民主政治建设是和谐城镇的基点和政治保证。推进城镇民主政治建设就需要大力加快法制建设,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化可更好地反馈基层政权。在建设进程中,要建立执法体系,体现人民意志,创造公平环境,做到政务公开透明,积极引导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益,构建和谐发展环境。通过加强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依法管理、决策与引导群众的参与能力,才能最终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整个城镇社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得社会民主充分航洋,整体促进依法治国方略在城镇实现。

二、加强当前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思考

(一)加强城镇立法水平,完善城镇法制保障体系

社会公平及缩小城镇各群体间基本保障待遇差距是当前城镇社会保障应坚持的理念及目标。当前,城镇在建设发展的立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现实,国家应该在城市居民弱势的地方立法,如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老年津贴制度、根据城镇实际水平扶持农村进行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最终以期望达到全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1+1”模式,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经办与服务能力。这样以来,在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的实施过程中,只有与城镇建设发展和城镇建设法律系统相契合,才能真正涉及城镇社会生活的实际领域,真的被认可和接受。

(二)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优化城镇执法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我国新城镇社会保障法制化。中央提出要正确把握“两个趋势”,通过建立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城镇,这其实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政府依法发挥主导作用。从性质上讲,它是政府的主导作用,而不是引导农民,更不是强迫安排,而不是命令。政府应该为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积极的投资城镇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建设,努力解决生活中最亟待解决城市建设实际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城市行政执法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有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坚决从来源、系统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执法的腐败,为了确保严格执行各种建设法律和法律问题相关的快速妥善解决。

(三)城镇要素市场法律制度要不断不充实拓宽

城镇各要素市场包括: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与人才市场、土地市场、能源市场等,还包括生活要素市场的内容。城镇要素市场法律制度基本上处于模糊状态,要素市场相关的法律规定是以城市经济为立足点的,并没有足够考虑到城镇要素市场的特殊性。资本市场法制的建设中,政府提高城镇市场引进资本的能力,增强城镇市场对资本的吸引力,扩大城镇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在土地市场法制建设中,政府要逐步收缩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控制力度,提高对建设土地使用权支配的严谨度,并为建设用地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配套措施。

社会建设论文范文6

1.有利于保障高校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频繁。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中国必须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高校师生有较高的政治敏锐度和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之下把握好国家的发展方向,始终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需要予以正确面对。高效的高校管理队伍要有责任、魄力和担当,长于统筹规划,提升民主管理能力,创新现代大学制度,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不断更新知识,进一步开阔视野,不折不扣地贯彻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改革,积极献言献策,在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超越自我、发展自我。

3.有利于促进高校党员群众与高校党组织的协调发展。

高校人才济济,担负着传承先进文化之重任。高校有着完善的学习资源、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便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达致党员群众的全面发展。要使高校党组织及时发现和修正不足,做到与时俱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之必然性与可能性

1.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认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和侧重点在于文化建设。要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注重高尚情操的培养和文化的熏陶。高校党的建设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校园文化生活生动活波、格调高雅。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使学校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树立典型模范,增进广大师生对高校党组织的归属感。

2.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拓展教育平台。

高校党的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高校党建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分割、关系密切。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思想传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一个重大问题来抓,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为此,高校党组织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实实在在的教育、学习活动,通过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交流学习平台,使高校师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转化学习成果,服务中心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与高校党的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服务学校的中心工作,切实解决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处理好师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为此,要增强高校党委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其示范效应。作为党建工作的组织者、设计者、实践者、推动者,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可谓举足轻重。高校领导班子要以身作则,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治校办学的能力和水平,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始终牢牢把握话语权、主动权和主导权。此外,高校领导班子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积极影响党员群众,带领全校师生为既定的目标和共同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之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揽全局,贯穿于高校党的建设过程的始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党的建设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

两者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吻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涵盖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等。高校党组织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导向,带领、引导师生认同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高校各方面工作的胜利开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党的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组织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高校党组织要着眼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生,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眼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共同理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共同的价值目标凝聚力量、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高校党的组织建设要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培养、考核、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拓宽选拔干部的渠道,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的力度,健全和落实干部培训学习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切实改变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就高校而言,可重点选择优秀大学生作为发展党员的对象,并积极吸收优秀青年教师尤其是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入党,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追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这就为新时期全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党的作风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应有全心全意地为全校师生服务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权力观和政绩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加强作风建设,用良好的党风带动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新的精神资源。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法纪教育,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四、结语

社会建设论文范文7

当前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大大降低,水资源承载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新乡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解决新乡市当前面临的水问题,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在全社会建立起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管理体制和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运行机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所讲的经济,有多方面的含义,从字面上讲,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大的方面,是国民经济,社会经济,小的方面,是指经济效益。具体也可以理解成市场经济、经济措施、经济手段或经济方式。

二、新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绩

从2002年起,新乡市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全市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整体划归市水行政主管部门。2005年起,新乡市开始步入节水型社会创建初期,摸索探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工作。从创建节水型单位(企业)、节水型社区、节水型灌区等活动载体入手,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调整产业结构,健全节水体制,以经济手段为中心,有力推动了新乡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和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单位GDP用水量由2005年281.97m3降低到2011年的177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72.99m3降低到2011年的49.32m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15提高到2011年的0.55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由2005年124.30升/人•天上升到127.2/人•天,管网漏失率由2005年35.2%下降到2011年的18.58%,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2%以上,建设污水设施处理厂10个,每天处理污水39.95万m3。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乡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起步较晚,和先进地市相比,除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浪费严重的问题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

目前,新乡防洪、供水、节水、排水、治污等工作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交叉,部门纷争不断,体制不顺,用水定额管理和阶梯水价制度执行颇费周折,无法最大程度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保护。

(二)节水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地表水、供水企业等未上缴水资源费,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

(三)节水和水资源管理资金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

节水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水权、水市场体系不健全,再生水回用缺乏制度保障,节水产业发展缓慢,投融资体制不完善。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效益分析

为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新乡市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要求,编制完成了《新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制订了新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具体目标、任务、指标体系、制度建设和重点工程布局等。按照《规划》的时间安排,今年已进入第四年。河南省水利厅于上半年专门组织专家对新乡市的节水型建设工作进行了考核,对新乡市节水工作中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给予充分肯定。下面就依据《规划》中提到的2015年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从三个方面分析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可产生的目标节水效益。

(一)经济效益

1.农业节水。

农业用水量是全市总用水量中比重最大,占总用水量的2/3。2011年新乡市农业灌溉利用系数为0.553,综合灌溉定额263.2m3,和先进地市相比,还有较大的节水发展空间。根据现在开展的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工程进度,2015年节水灌溉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系数可提高到0.575,综合灌溉定额降至245.7m3/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4万亩,由此可实现农业节水量0.7242亿m3,可直接节约电费、水费0.4344亿元。

2.工业节水。

新乡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改进设备工艺,应用节水新技术,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加大用水定额管理力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节水技改的积极性,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可降到40m3,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可实现工业节水量0.5938亿m3,可直接节约成本2.12亿以上。。

3.生活节水。

发挥好经济杠杆的作用,落实好阶梯水价,普及节水器具,强化管网维修检查,降低漏失,强化宣传,提高居民节水意识,通过以上方式,可将生活用水控制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改善相当的范畴。预计到2015年,管网漏失率降低到17.8%以内,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可实现节水量0.091亿m3,可直接节约水费0.27亿元。

4.生态节水。

通过加强城市污水回用建设,强化水功能区管理,2015年各水功能区达标率从15.6%上升到50%,城市污水处理从86.7%上升到90%以上,污水处理回用从率达到3.13%。由此产生的效益也不可估量。

(二)社会效益

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能有效缓解新乡市水资源的短缺矛盾,能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效益

节水型社会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地下水超采,营造人水和谐的局面,实现水生态文明,可以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一)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用制度作保障

以现有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基础,将分散在各部门的防洪、河道管理、城市供水、排水、节水、污水治理、中水回用等管理职能,全部划归在一起,建立高效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地方行政法规,强化考核,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建立节水机制,完善节水市场调节机制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工业。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制度,实行差别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健全水权交易市场,推进农业用水价格改革。

(三)多渠道投入资金,强化节水技改

社会建设论文范文8

1.清除影响和制约社会管理创新的各种障碍

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贪欲和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在创新社会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形成诸多不应有的人为阻力。检察院可以采取以下三项措施来清除障碍:一是不断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将阻碍社会管理创新的腐败分子绳之以法,以清除隐匿于社会管理机体中的毒瘤。2011年以来某县检察院共立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56案81人,有效地遏制了职务犯罪的发生,为该县营造了一个清廉高效的发展环境。二是以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发挥检察建议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2011年以来发出检察建议48件,对在履职中发现的一些部门管理漏洞认真分析,形成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检察建议,纳入有关部门的管理。三是对政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及跟踪巡访,从机制、制度、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并督促其整改落实。

2.防范处置因司法不公引发的突出社会矛盾

公平正义的失衡和司法人员道德的失范极易引起公众的不满,特别是在通信、网络技术发达的当今社会,因有关部门执法不公、不严而引起的事件更易受到人们关注和炒作,进而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只有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才能杜绝因司法不公而引发的新的社会矛盾,整个社会的发展环境才能得到净化。

3.营造促进社会管理有序运行的良好治安环境

首先,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创造良好法治环境。2011年以来,某县检察院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177案252人,提起公诉354案470人,批捕、起诉准确率均达100%;次之,认真落实检察环节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重点抓好违法犯罪多发人群、网吧等重点人群、行业的管理,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第三,积极开展法律宣传。通过赠送法制宣传资料、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的目的。

4.加强帮教管理感化挽救工作凝聚社会正能量

一是积极协调法院、司法、公安等部门,加强对被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裁定假释等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的矫正,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对监外执行罪犯进行考察,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2011年以来,某县检察院将监外执行罪犯全部纳入微机管理,实现了对监外执行罪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二是积极参与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保护工作,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成立未成年人犯罪专案组,强化案后回访帮教,跟踪未成年犯的改造情况及改造效果,以上法制课、成立帮教对子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等活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安置政策,帮助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困难。

5.开展工作创新为促进社会管理增添动力

一是积极探索“检调对接”,对当事人有和解意愿、案件具备和解条件的,积极引导、促成当事人和解。同时,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执行和解、行政调解有效衔接,实现工作合力的最大集结。二是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安排专人开展日常检察动态与网络舆情监测,及时收集涉检舆情,快速发现网上有害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有效制止各种网上炒作等损害检察机关形象的公共事件发生。三是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加强信息交流,畅通发现渠道,促进相关部门认真履职。

6.推动社会管理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

结合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承担社会事务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发生的失职渎职犯罪案件,因社会事务公共管理部门管理问题引发的刑事犯罪案件等,定期提出关于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的年度综合报告,促进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年来,在县检察机关推动下,县政府及各部门共制订、完善有关社会管理制度23项、健全机制9项,增强了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检察机关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两法衔接缺乏有效支撑

实现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践中,部分行政执法部门中仍存在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管理法治化推进,必须从制度层面给予大力支撑,建立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无逢衔接,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2.职能发挥缺乏统一整合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反贪、反渎、民行、预防、刑检、宣传等多项业务部门。但目前各业务部门在履行职责时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工作力度不强。如发送检察建议,就存在各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整体性、统一性考虑的问题。机关内部缺乏一个有效整合各项业务,统筹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专业部门或机构。

3.办案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虽然检察机关每年都要查处大批职务犯罪案件,但从近几年案件统计数字可以发现案件数量是呈上升趋势的。为什么案件会越查越多,排除党和国家对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等因素之外,查办案件所应有的警示、教育、预防等办案效果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4.源头问题没能及时得以梳理

要善于把握促进社会管理的源头性、苗头性问题。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善于密切联系群众、与基层接触广泛的传统优势,对一些具有普遍性、区域性的社会管理问题深入研究、系统梳理,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从源头上促进党委政府重大公共政策不断完善,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减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三、检察机关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途径

2013年1月,对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的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重要批示,必须更加注重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更加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1.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检察工作与推进社会管理相辅相成,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检察工作也是社会管理工作。列宁曾经指出,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社会管理本源于政府职能,检察机关源于宪法的授权体现法律监督地位。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就是正确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为社会管理提供充分司法保障。人民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切入点在于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既不能游离于社会管理工作之外,又不能越俎代庖于行政事务之中,主要是依据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定位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重要批示为统领,围绕法治中国建设这一崭新目标,以卓有成效的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为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服务。

2.立足源头,最大限度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参考

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指示和部署,积极参与到重点工作中去。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指导实践,以法治目光审视社会管理体系构建,通过法治方式促进管理创新。着眼服务社会建设大局,结合执法办案和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对普遍性、区域性的社会管理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提出对策性建议,对重大建设项目及重大公共政策的调整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重大公共政策完善,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五进两服务大走访活动”等,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积极向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协助党委和政府把住政策源头;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对于发现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完善内部制约监督,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

3.严格履职,充分发挥执法办案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推动作用

检察机关要有效履行批捕、起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职责,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者、捍卫者的重任。一是着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及时监督纠正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惩戒作用,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国家工作人员在产业转型升级、公共资源出让、国有资产管理、城镇化建设等过程中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促使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审慎用权;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广泛进行预防宣传,营造廉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行使。二是努力促进执法办案效果的最优化。以法律眼冷静观察社会事务,洞悉每一起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利益与矛盾,消除矛盾双方的对立,尤其是要深查司法不公背后的腐败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把握宽严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积极推进量刑建议、刑事和解、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等工作,减少社会对抗,维护社会稳定。

4.积极参与,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对社会矛盾和影响稳定的因素及时进行排查,提出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二是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对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对排查出来的黑恶势力、两抢一盗等犯罪案件,适时介入侦查,依法快捕快诉;三是突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构建社区防控网、街面防控网、卡口防控网、内部单位防控网、农村防控网为主体的五大防控网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控制能力;四是加强对三类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功能。

5.夯实基础,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