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范例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1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英语;教学特点

国家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目标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公共英语专业化改革势在必行。为服务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必须紧密围绕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英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从事生产和业务活动的能力。社会工作源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是适应近现代工业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往我们培养出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既不能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交流,也不能用英语进行专业论文撰写。原因主要是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融合,虽然学生有一定的通用词汇量,但专业词汇知之甚少;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但专业文章无法理解;有一定的口语能力,但无法就专业知识和专业信息与外国人士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为了能使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能力达到用人单位需要,使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更加精进需进行专业化改革。为培养学生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学习和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词汇教学中突出专业特点

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充分重视词汇教学,突出社会工作专业词汇的重难点。社会工作专业中所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它包括:社会学、环境学、法学、医学、心理学、物业管理等等学科。所以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说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词汇的记忆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项日积月累的长期工作,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提高学生的专业单词量。以下举几个例子说明社会工作专业词汇涉猎面之广。预防贫穷协会theSocietyforthePreventionofPauperism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社会融SocialIntegration社会统计分析与SYSTAT应用SocialStatisticsAnalysis&SYSTATApplication文化社会学CulturalSociology宗教社会学SociologyofReligion社会心理SocialMentalState人在情境中PersoninSituation社会学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fSociology国外社会学学说SociologicalTheoriesintheWest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SocialSecurity&SocialWelfare个案管理CaseManagement抚养儿童家庭补助计划AFDC给养照顾FosterCare公益金CommunityChest家庭辅导FamilyCounseling弹性照顾FlexCare改革立案ReformLegislation人在环境中Person-in-Environment

2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课程的专业化决定了教师必须相应地专业化。英语教师有语言的优势,然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却是短板,要想社会工作专业英语专业化英语教师首先要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人士。要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兴趣和优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进行学习或接受培训,与本校的专业学科教师进行不断地学习和有效地交流。英语教师更要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广泛收集国外原版社会工作专业文献资料,不断学习国外的专业知识,紧跟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趋势。此外,教师还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参与到实际的社会工作案例中,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3教学中切实以学生为本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英语教师始终要以学生为本,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求技欲、求职欲。设计较为真实的社会工作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来激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师要深入研读教学大纲,认真剖析教材,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按照整体建构的思想和各单元的主题精心组织教学,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的重难点。同时还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合理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4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学的利器,教材的建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的成败。社会工作专业英语课程专业化的改革同样要高度重视教材的建设。好的教材是难易相容,重点突出,体系清晰的,通过教材的学习能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更上一层楼。所以在教材的编纂上要下苦功夫、狠功夫。

【参考文献】

[1]朱枫.国内项目教学法的研究———兼谈项目教学法对中国外语教学的适用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0(9).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2

社会工作者又称之为“社会治疗师”,其兴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求。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在社会工作者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增强适应能力、调节性情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开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目标认识不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体系不完整、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不健全;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单一。为此,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加强教育内容体系的研究,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职业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工作者又称之为“社会治疗师”,其兴起是为了满足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求。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工作者职业应运而生。社会工作者职业也将会迎来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人数规模迅速扩大,其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将会越走越远,它将会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生机的职业。

一、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完善自我

社会工作者敬业奉献的工作为受助者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力量,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多变,工作压力颇大,并不是获得丰厚回报的职业。所以在从事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正确认识其职业角色,时常反省自我,积极接受现实自我,不断追求完善自我。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可以激发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地认识自我,使社会工作者加深对社会工作职业角色的认知,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肯定自我在职业中的价值,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评价自我,而不以单一的标准苛刻自我。

(二)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塑造健康的人格

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基础心理学知识教育为基础,结合社会工作的职业特点,培养适应社会工作环境需要的综合心理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介绍个性心理的内涵及其相关知识,并了解影响个性发展的主观因素,使社会工作者学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让社会工作者了解符合职业特点的必备心理素质因素,并且根据职业需要寻求优化自我个性的有效方法,主动完善自己的性格,培养健康的人格。

(三)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在实践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面对复杂的工作情景既要克服自身的心理压力、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又要以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精神风貌、乐观的态度接触和感染受助者,帮助其重新树立克服疑难、重回正常生活的信心,实现助人自助。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与其职业特点相吻合的职业心理素质,才能预防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因此,科学、有效地培养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素质,因势利导地促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健康的发展,将会提高社会工作者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四)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调节情绪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情绪体验。有的人积极乐观,有的人消极懈怠;有的人易受到环境影响,情绪波动大;有的人不易受环境影响,情绪较为稳定。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使社会工作者理解情绪的理论及完成社会工作所需要的情绪心理因素,并且掌握情绪的自我管理的技巧,主动调整情绪,从而有效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五)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实践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要能够与同事建立团结合作,组织协调各种资源,为受助者提供最好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与人交往,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工作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帮助个人适应环境,利用工作资源。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的有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培养适当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学会协调环境,树立参与人际交往的信心和积极的心态,培养自己适合人际交往的良好个性,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在社会工作者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挫折承受力,增加就业能力等方面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是保证社会工作者职业稳定性的重要基础,但因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工作者离职的主要原因。可是,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职业心理素质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及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敦促其认真工作。他们习惯性地将注意力放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认为只要社会工作者学习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能顺利完成工作。同时,管理者受政绩考核机制的影响,往往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与工作成绩密切相关的社会工作实务中,而不愿意将其花费在与工作成绩没有表面关系的社会工作者心理素质教育上。所以,在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方面投入的教育资源少之又少。

(二)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目标认识不清,教育开展普及率不高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整个社会工作群体的心理健康。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着眼于社会工作者心理障碍发生之前,是为应降低精神障碍新情况的发生比率,减少潜在伤害发生,促进全体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而采取的一种普遍性的预防措施。目前,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者及社会工作者都认为心理素质教育等同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认为只有当少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者表现出精神障碍了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而不是全体社会工作者。但是工作压力是所有社会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风险,工作压力带来的心理冲击有可能伤害到每一个社会工作者,如果出现了问题才采取治疗的措施来补救则为时已晚。因此,所有的社会工作者都应该接受防止出现精神障碍的预防性心理素质教育。

(三)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不完整,缺乏针对性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围绕社会工作职业特点,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体系的建构。目前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比如,有的学者研究社会工作者面临的心理压力;有的学者研究如何建构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包含的心理因素;还有的学者研究社工的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等内容,这些研究都是零星分散的,各自为政。至今没有出版过一本系统性的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教材。

(四)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不健全

首先,从纵向来看,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自成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的学习。一是认识职业心理素质。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是通过在高校里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来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在此过程中逐渐认识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及其内涵。二是构建自我职业心理素质。在实习阶段,社会工作者在社工督导的指导下参与实践训练,在训练中思考职业心理素质的意义及内涵,并将职业心理素质内化为自我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坚强态度,积极构建自我职业心理素质,预防职业心理压力对自己产生伤害。三是强化职业心理素质。社会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中定期的接受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增强职业适应,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这三个层次组成了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完成上述三个层次的教育必须由高校和社会工作机构同等重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并在课程设置及机构设置的各个环节里共同合作。目前,由于这样的合作还比较欠缺,造成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不能完整地体现价值。其次,从横向来看,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融入到各科的课堂教学及社会工作实务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素质教育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深入地挖掘整理,引导学生思考专业价值及意义。

(五)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社会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教育主要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心理咨询为主,在少数教育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偶尔会聘请心理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这些讲座的内容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为主,很少能够结合社会工作的职业需要。这种少量的、不经常的、不定期的心理素质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教育的需要,并且教育形式的不完备,也限制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成效。

三、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

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社会工作者,使管理者理解每一位社会工作者。增加管理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转变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帮助社会工作者发掘潜能,完善人格,发展职业。改革考核机制,不能唯工作成绩论。第二,建立全面的社会工作机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将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状况纳入考核范围,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状况与社工机构工作绩效挂钩,使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制度的保障。第三,设立有关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研究的课题,增加课题经费,公开面向高校及研究机构招标,鼓励学者参与研究。

(二)明确教育目标,普及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建立社会工作者心理素质档案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心理素质的社会工作者。第一,普及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做到教育的全员化。第二,建立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机制与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切实加强关注心理危机多发季节与多发人群的重点监控。第三,设立固定的心理咨询室,向全体社会工作者开放,及时提供心理减压服务。第四,建立社会工作者心理档案。在社会工作者入职前通过心理素质量表测量其心理素质状况,对其数据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档,严格管理,动态跟踪,以便为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警提供有效的资料,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和研究提供动态的资料。

(三)加强教育内容体系的研究,整合研究力量,鼓励共同开发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新内容

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急需完善,最基础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为基础心理学知识,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理解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还要与职业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研究。社会工作管理机构应该组织集中分散的研究力量,在一个共同的研究目标指导下整合有关社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结构和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使之能够互相呼应。在此基础上,编写有关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教材。同时,鼓励其在内容研究中适当融入心理学教育的前沿观点。如当前备受关注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中的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体验与调节、提高情商等这些观点非常适合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

(四)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转变育人的观念,明确满足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学习的需求:第一层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兼顾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开设基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课程,同时,还应该设置职业心理教育课程,建成全面覆盖的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完善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第二层在实习阶段,社会工作的实习施行督导制度。督导是由社会工作机构内资深社会工作者担任的,他们有成熟的人格,丰富的工作经验,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督导既要教导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的方法与技术,又要对实习人员进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所以,社会工作者在实习阶段应该结合社工督导制度,以督导为榜样,提供替代性成功体验,使社会工作者或者社工专业学生学习督导的榜样行为,将督导对待专业价值观的态度内化为自身的专业价值观,主动接受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第三层在社会工作者正式入职后,社会工作机构应该进一步建立由心理素质教育牵头,“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矫治”同时发挥作用的全面保障措施,并最终实现所有的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其次,因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融入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所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善于挖掘学科知识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职业心理素质,积极抓住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的特点,建立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将心理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

(五)促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鼓励创新方式方法

随着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应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第一,组织专业教师,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利用网络的传播效率,提高教学的效率。第二,组建社会工作实验室,以校园网络为平台,设计开发社会工作者职业心理素质实训软件,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内容丰富的实训内容,从而减少教育成本,增加教育的有趣性。第三,利用网络定期举行心理沙龙、心理健康协会、聊天室等社团活动,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个倾吐心声、发泄情绪和互相交流的场所。

作者:黄晶晶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伟梁.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4.

〔2〕赵兴奎,张大均.心理素质:结构构建及分类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137-139.

〔3〕张德兰,郭堃.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3,(10):99-100.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3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服务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一大功能,这一功能强调了其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做”的科学,是一个重实务、重操作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实务特性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来保障,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内众多院校纷纷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一步步的摸索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个新专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当前该专业的教育现状如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整合,应构建怎样的培养模式?就这些问题而言,目前鲜有文献涉及。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武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二是武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任课教师,三是深圳社会工作机构的社会工作者或负责人。因为深圳社工机构调查对象人数较少,问卷采用普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发放电子问卷20份,有效回收19份。学生问卷60份,有效回收54份,教师问卷50份,有效回收46份。总体有效回收率为91.5%。随后,调查者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从下列三个方面对被调查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进行测量: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情况,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情况,武理工的项目设计大赛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及讨论

(一)理论教学方面

1.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安排情况

在问及“学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完善”的问题时,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社工机构的社工,都没有认为很完善,只有7%的学生、41.9%的教师和21.1%的机构社工认为比较完善,其余被调查者均认为“一般”、“不太完善”或“很不完善”。接下来,调查者询问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在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先后安排上是否合理,只有9.3%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25.8%的教师认为“合理”或“比较合理”。可见,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的满意度比较低,说明虽然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主干课程设置上是较为规范的,但多数高校为了扩大就业面,较注重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建设,而忽略学生对特定实务领域知识的学习需求,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方向深入学习。如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需要了解关于犯罪学理论等等。特定实务领域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能否及时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建立良好的社会工作关系。在此次调查中,有84.2%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在学校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对现在的岗位只有少部分适用或基本没用。因此,应该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进行细化,即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强化和实习,以增强其专业性,有利于学习和就业。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有81.5%的学生、61.3%的教师和63.2%机构社工赞同这一观点。

2.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式情况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手段。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已经采用影视案例分析、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理论教学,但从图1和表3得出,仅有5.6%的学生和19.4%的教师认为这些形式的次数很多,形式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其余多认为“吸引力不够”、“次数少”或“效果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教学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有待进一步提高。

3.社会工作理论教学的整体态度

在问及学生“目前对社会工作课程理论教学”的整体态度时,没有学生选择“非常满意”,仅有14.8%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但在问其“通过社会工作理论学习是否有所收获”时,有79.6%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或“有一定效果”。同时在对机构社工的调查中发现,有84.2%的社工认为高校社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可以看出虽然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但大多都比较认可其效果或作用。通过对教师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图2),认为理论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为“社会工作理论教材不成系统”的比例最高,占58.1%;其次是有35.5%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缺乏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再者是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太晦涩”的占12.9%,同时在个案访谈中,很多教师表示由于不知道或不确定如何将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即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我国直接引进西方社会业已成形的一套社会工作实务体系,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无法使社会工作真正“本土化”;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在调查中(图3),仅有41.9%的教师是社会工作本专业毕业,其他均为相关或相近专业。

(二)实践教学方面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但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却不容乐观,也可以说社会工作教育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问题也最多。

1.实践基地不足,专业的实习机构较少。充足的专业实践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有力保障,但专业实习的实践基地严重不足却是现实。从图4可以看出,有78.9%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的专业实习机构较少。在访谈中发现,很多高校都是只有少数固定的实践基地,而且有很多实践基地具有独占性,即某一实践基地与某一大学结为对子而拒绝和其他学校合作,实际上可以打破这一常规,实现实践基地的共享,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实践基地做出连续性的服务。

2.实践多流于形式。图5可以看出,有73.7%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的专业实践多流于形式。同时,也有90.1%的机构社工认为在学校所接受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只有少部分适用于现在的岗位或基本没用。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内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职业工作人员和机构,导致社会工作实习很难体现其专业特性。因为我国内地的社会工作是行政性、半专业化的。但是,在问及学生“对于院系组织的专业教师带队的实习考察和社会调研形式是否满意”时,有66.7%的学生认为虽然理论与实践有差距,但有助于接触社会,积累经验,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p#分页标题#e#

3.社工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从表3发现仅有9.7%的教师在教学之前经常参加社会工作实践,而有41.9%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很少或基本没有参加过社会工作实践。在问其“对自己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评价”中,只有6.5%的教师认为可以完全胜任,有83.9%的教师认为基本胜任或有待提高。可见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较少,影响了其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机构社工的反映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有78.9%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专业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少,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方面的指导。

4.学生自身对专业实习的热情不高。一是因为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大众对社工专业认同和接纳度低;二是因为没有学生比较期待的校外的专业性社工实习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学生中,有64.8%是参与过院系带队的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等,只有29.6%的学生参与过学校建立的校外社会工作教学实践基地,而在接下来调查“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形式中,您更喜爱哪些形式”时,虽有51.9%的学生选择院系带队的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等,但更有57.4%的学生喜爱学校建立的校外社会工作教学实践基地。这就存在学生的实践需求与学校提供的实践资源的不对称或相对脱节,因而导致学生的实习热情不高。

5.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调查显示,虽有55.6%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或比较有用,但仍有44.4%的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解决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在下一个问题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只有3.7%的学生能在实践中经常用到理论,有90.8%的学生认为偶尔用到、很少用到或认为有用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这反映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但很多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学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问题,虽有29.0%的教师认为比较合理,但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不太合理,应加大实践课的比例。同时有94.7%的机构社工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社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见对于社会工作这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它目前的教学课程安排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应进一步改善。

(三)项目设计大赛方面项目设计大赛是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在了解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种有效的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整合的方法。这是一次勇敢有益的尝试,经过几年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提供了一种模式参考。在问到“您是否支持项目设计大赛”时,66.7%的学生、86.7%的教师和89.5%的机构社工表示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说明武理工的社工项目设计大赛的认同度和支持度比较高。通过对项目设计大赛的了解与是否支持的显著性检验分析(表5),可以发现,P=0.001,小于0.05,说明对项目设计大赛的了解与否和对项目设计大赛的支持程度之间存在有显著性相关,对项目设计大赛很了解或了解一些的同学都很支持项目设计大赛。这是因为该项目设计大赛在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整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81.1%的学生和67.7%的教师认为开展社会工作项目设计大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专业兴趣,对专业学习有一定帮助,有7.5%的学生和29.0%的教师认为大赛形式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深化有较大帮助,同时有75%的社工认为高校学生在学校的社会工作项目设计大赛中设计的项目对其所在的机构的工作有帮助。可见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机构社工都十分认可项目设计大赛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帮助,它使学生较好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其学以致用,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重要问题,即“重实践、轻理论”和“重书本、轻操作”。这些反馈让教育者看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整合优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要使社会工作专业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关系,就必须构造一种专业的教学模式:用社会工作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并将书本上的社会工作实务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去。鉴于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意识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而本土化理论的欠缺则是制约社会工作专业和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对此,应该逐渐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理论体系。简单的说,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包括两部分:“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forsocialwork)和“社会工作理论”(theoryofsocialwork)。所谓“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就是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所谓“社会工作理论”则是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它们是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操作平台

1.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首先教师要从观念上提高社会工作实践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重要性;其次,行动上切实走上社会工作相关实践岗位;再次,聘请一线工作者作为实践课教师。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4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创新社会管理。所谓社会管理,从狭义上是指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指的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除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其所涉及的范围一般也就是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李伟程,2005)。广义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事业和社会观念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郑杭生,2006)。何增科(2007)综合分析了不同学者的定义,将社会管理定义为政府和民间组织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2011)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班上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做了精辟的论断,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所谓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指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服务工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民政部,2009)。

一、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在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的战略意义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与实施的主要载体,是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和履行使命的重要平台,是有效整合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要阵地。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战略进程中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是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选择。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同于政府组织的强制性和刚性特征,它具有典型的自愿性和柔性特征,是连结政府与民众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是缓和党群关系的“柔和剂”,对于当前急剧变迁的社会,以及随之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方面承担起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的艰巨责任,另一方面为社会工作专业有效发挥社会功能与优势提供了空间。四川地震灾后,大量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积极介入灾区,与当地政府达成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对解决当地社会问题,加强社会稳定,恢复和推进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探索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领域和内容,是完善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直接目的在于,为有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试等个性化、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公正等。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根本目的与社会管理创新目的具有一致性,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领域与内容构成了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是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增强政府基层服务力量,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下,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作用明显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丰富了社会工作实践,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内涵和要求是要实现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社会大众等多元主体。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政府和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共同执行和实施社会管理任务,政府通过向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购买社会服务,改善公共服务模式,扩充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容,有效满足了社会成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同时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了政府的效率。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进一步发展,实现其作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主体地位,是提升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特征

伴随着社会转型急剧加速,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育已是一种必然。那么,我国目前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到底呈现出一种什么状态?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发展有哪些趋势呢?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工作在社会整体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关系到社会工作的根本发展,理应引起高度重视。综合分析,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具有下述特征。

第一,社会需求巨大,政府推动显著,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加速转型,原有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提供严重不足,政府和市场力量难以回应社会的巨大需求,社会对社会力量功能的发挥存在着巨大的需求,部分地区较早地将社会工作纳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并积极组建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如上海、深圳等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社会建设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民政部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等文件,这一切都为社会工作,特别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在社会强烈需求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目前,全国该类组织登记注册者已达六百余家。

第二,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各种力量交互整合。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格局,在产生背景方面,有政府倡导建立起来的,也有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还有高校专业力量合作组建的;在机构运行格局方面,既有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组织运行的,也有民间自主筹资,自主运行的,还有政府与民间各种力量之间良性合作的;在持续发展方面,既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资助的,呈现主体多元,形式多样,专业力量与行政系统有机结合的特点。#p#分页标题#e#

第三,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作用凸显,但社会需求与组织回应之间矛盾依然尖锐。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具有非营利性、志愿性与公益性等特征,具有不同于政府与企业的组织运行逻辑,有助于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在我国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继续发挥如下积极作用:一是社会缓冲器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二是传递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弥补政府提供服务的刚性特征和不足。三是有效衔接各种社会力量,促成社会发展进步。由于目前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无论是专业队伍、社会活动能力,还是组织运行、与社会需求的对应和衔接,都有较大差距。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自身能力和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二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解决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是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

第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空间巨大,但其生存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作为新时期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产物,对于促进社会经济体制的顺利转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社会各领域面临较大的拓展机遇。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仍然存在着很多发展困境:一是财政支持与社会资金严重不足。调查显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认为目前我国社会组织财政支持不足以及社会募集资金困难的比例分别占56.2%和53.4%(臧宝瑞,2008)。二是相关政策太过刚性和缺位,使得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缺乏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自主性较低。三是社会认知度较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缺乏社会良好生存土壤和群众基础。四是组织自身定位不明确,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自身能力难以有效回应社会需求,导致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缺乏社会公信力。这些问题和困境,极大地影响了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第五,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功能缺位,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缺乏活力和生命力。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正在构建之中,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管理、激励、评价机制等仍然缺位,现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社会工作人才难以真正发挥社会作用。这一方面导致社会工作人才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社会使命难以得到有效实践;另一方面,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缺乏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人力保障,组织发挥应有作用的能力不足,缺乏生存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组织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严峻的挑战。

三、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路径

借助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这一有利契机,大力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第一,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民办社工机构服务的新模式,建立起政府管理使用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完善机制。国内外经验表明:社会工作要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要获得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就离不开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党的带领下全面探索小康社会实现途径,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政治优势,也是建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良好合作关系的保证。从实际运行层面,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要生存,必然离不开政府的资源平台,离不开政府的法律保障,因此,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势必须与政府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不仅实现政社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而且竭力探索政府出资,购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向社会传递公共服务的模式,这既是我国社会工作嵌入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是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机制。

第二,加强民办社工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完善机构内部相关规章制度。当前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机构自身能力建设不足,以致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相关主体对社会工作及民办社工机构缺乏认可和支持,严重阻碍了组织自身发展壮大。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要想获得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是更加明确自身机构使命和愿景,明确机构定位,树立有效的机构目标;二是开发和探索机构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有效链接政府及社会多种资源,不断打造机构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品牌效应,扩大社会认知度,提升机构公信力;三是完善机构自身管理制度,如建立健全组织规章制度、完善组织内部员工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探索和形成机构自我评估机制等,打造组织自身的品牌效应和发展战略。促进民办社会工作自身能力建设,是实现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公共服务模式转型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社会工作服务作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的内在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5

关键词:社会工作绘画艺术治疗

一、社会工作与绘画艺术治疗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经历了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产生,是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从一开始的简单模仿、直接套用到现在不断探索本土社会化的工作模式,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与运用越来越深入。社会工作不仅是一种专业的社会化服务,而且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职业,它以实践为基础,以受助者的需要为中心,运用各种专业的方法有效地帮助受助者,解决受助者的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加和复杂化,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到现在的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等,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王思斌说:“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1]

2.绘画艺术治疗

绘画艺术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先民很早就发现绘画有诸多益处,其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在医学界也有绘画的身影,通过绘画艺术治疗,不少患者减轻症状甚至痊愈。这些都证明了不论是古代还是如今,绘画艺术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绘画艺术治疗指让人们用彩色笔和画纸等非语言工具,以绘画的形式将自己潜意识或压抑的、不能用言语形式表达的真实情绪、感受、想法等间接地表现出来,绘画者通过发泄被压抑的负面情绪和压力,情绪得到宣泄,压力得到缓解,从而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绘画成品不仅是简单的画作,而且是工作者诊断的工具,工作者通过分析画作,可以了解绘画者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治疗方案与服务计划,以解决问题。

二、绘画艺术在社会工作中运用的可行性

1.国内外的成功案例

查阅文献可知,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利用绘画艺术对各种群体进行治疗,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效果的案例,这表明绘画艺术治疗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是可行的。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大社会组织的完善,有一些条件较好的社会组织会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探索并设计出该组织独有的绘画艺术治疗模式,而这些模式往往又渗透于社会工作模式,彼此不断融合,达到相互嵌合的理想状态。

2.操作可行性

由实际调查可知,在我国运用绘画艺术治疗技术的社会组织中,大部分配备了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绘画治疗师,有一套健全的、足以支撑其开展相关活动的体系,同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资金扶持与政策扶持的力度。在社会中,人们也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组织提供帮助,如捐赠物品、做志愿者等。在社会组织日趋完善、有关部门扶持力度加大、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支持下,绘画治疗技术在社会工作中实施的可操作性更强。

3.理论、方法、目的契合

从理论上看,绘画艺术治疗主要依据心理投射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开展,这两种理论也经常被运用于社会工作领域[3]。心理投射理论类似于镜中我理论,而优势视角理论类似于增能理论。无论在绘画艺术治疗还是社会工作中,工作者都会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帮助其认识并利用自身优势,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或治疗的目的。这种理论的共通性无一不体现出绘画艺术治疗与社会工作的较高契合度。从方法上看,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方法。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绘画艺术治疗是基于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开展的,不管治疗对象是老人还是小孩、一个还是多个,治疗都需要在这三大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换句话说,社会工作的方法包含了绘画艺术治疗的方法,二者具有一定的契合度。从目的上说,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用专业的方法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改变其不恰当的行为模式,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从而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绘画艺术治疗的目的和社会工作一样,绘画艺术治疗利用绘画技术帮助服务对象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和压力,正确了解自我,解决问题,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一点上,两者的目的高度一致。

三、绘画艺术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运用

绘画艺术治疗有不同的形式,如涂鸦法、房树人画、制作人际关系网络图等,其给人们提供了可以用非语言形式表达自我的空间。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与开展服务的阶段性特点,社会工作者可以经过综合考虑,运用合适的形式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满足其需要。

1.涂鸦法——建立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者通常利用涂鸦法与服务对象建立初步关系。这时,服务对象在面对陌生人时往往会缺乏安全感,会有工作者是否值得信任的疑惑,不想也不愿意直接用言语的方式将心中所求表达出来,难以打开心扉。为此,社会工作者可以巧妙采用绘画艺术治疗技术中的涂鸦法,给服务对象一张白纸,让其跟随内心的声音随意在纸上涂鸦,以此让服务对象打开心扉。同时,社会工作者在利用涂鸦法时应为服务对象提供安静、舒适而又安全的环境,必要时还可以播放一些令人感到放松、愉悦的轻音乐,以此缓解服务对象的紧张与不安情绪。通过自由地填涂,服务对象可以打破最初对社会工作者的戒备心理,消除对社会工作者的不信任感,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真诚,进而接纳社会工作者,这样有利于二者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面的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工作者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服务对象的作品,以此深入了解服务对象,为服务的开展做好需求评估,对症下药,进而有效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2.房树人——自我认知

房树人画是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认识自我时常用的形式。社会工作者在和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后,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时,最重要的是要协助服务对象,使其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既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又要清楚自己的短处,明确自己的问题和需求等。在开展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先给服务对象一盒彩色笔和一张纸,然后让其用彩色笔在纸上画一幅有房子、人物及树木的画,这就是房树人画。房子和树木的形状、色彩、数量,人物的外貌、性别、数量都没有要求。房树人画中的房子代表的是不同的人格和情绪,由此可以初步了解服务对象的性格和目前的情绪状态;树木代表的是自我,透过它可以了解服务对象最真实而又被隐藏的方面。当然,社会工作者还应引导服务对象完成画作后进行简单介绍,与其交流想法,确保与分析结果不会相去甚远。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象的同时,可以对其加以引导,使其对自我有更加清晰而深入的认知。

3.人际关系网络图、“你画我猜,你说我听”——人际交往

在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绘画艺术治疗中绘制人际关系网络图和“你画我猜,你说我听”的形式进行服务。社会工作者给服务对象一张白纸,让其在纸上圈画出自己的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等自己认为应该画出来的人。通过服务对象创作的人际关系图,社会工作者可以清楚地知晓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情况,如:与哪些人物的关系比较密切、谁对其来说是重要的;和哪些人物的关系一般;和谁的关系比较薄弱;等等。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思考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如,需要改善与谁的关系等。这就是绘制人际关系网络图。“你画我猜,你说我听”是社会工作者先让服务对象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的情形或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根据画作进行猜想,揣测服务对象要表达的问题,然后服务对象向工作者解说自己的画作,工作者安静倾听,看是否和自己猜想的一样。通过以上形式,社会工作者先整理出服务对象在交往方面的困惑与问题,随后和服务对象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同时传授一些有关人际关系的小技巧,以提升服务对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达到改善其人际关系的目的。以绘画为媒介,服务对象可以在安静、舒适、不受干扰的环境下,将压抑在自己内心的人际冲突表达出来,获得审视自我人际关系的机会,找出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需要改善的地方,从而减轻交往压力和紧张感,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4.艺术照片——肯定自我

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艺术照片的形式帮助服务对象找回自我价值,肯定自我,从而积极地面对生活。针对自我效能感低且年纪较长的人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缅怀往事”疗法,让服务对象“怀旧”和“生命回顾”。“怀旧”指社会工作者让服务对象回忆经历过的认为最重要或者最难忘的事情,从回忆中让服务对象重新体会当时的快乐和成就感,协助其找回自我的人生价值。“生命回顾”同样是让服务对象以回忆的方式进行陈述,但与“怀旧”的区别是,“生命回顾”不仅让服务对象回忆令其有成就感的事件,而且让其讲述失败的经历,尽可能完整地讲述自有记忆以来所有经历过的事情,从而引导服务对象自我反省,体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绘画艺术治疗中的艺术照片可以与社会工作者常用的“缅怀往事”疗法相结合,通过艺术照片的方式将服务对象最成功、最辉煌、最闪耀的时刻呈现出来,让服务对象分享其照片,使其重新获得成就感、快乐感,找回自我价值,提升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9,11.

[2]李雪慧.社区服刑人员交往焦虑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20:40-41.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6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工作在协调社会关系、防止社会冲突和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显示出了重要作用。社会工作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作为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机器,社会工作教育的地位在社工领域中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工作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课程设置改革也迫在眉睫。

关键词:

社会工作;课程改革;教育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自2006年开始,国内的社会工作制度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开始致力于改善民生,不断创建新的社会服务体系并且开创新的社会管理模式,这是中国社会福利时代到来的标志。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因而,社会工作在协调社会关系、防止社会冲突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显示出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开始,我国中、高级社工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对于社会福利政策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发展壮大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并且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需求,都成为了敦促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之源。同时,面对如此机遇,如何对高校社会工作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并且力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已经成为了社会工作者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在关于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国外研究偏向宏观研究,例如社会工作教学中的性别泛化,或者是知识征服下的性别差异,或者是女权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教学及服务,其立足在于社会工作教学和服务的整体观点,对于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社工界都有参照意义;而国内研究偏于微观,更多的是具体研究某一门或者某一类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其立足点在于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学校,甚至是某个学校的某门学科,内容具体详实细化。在目前国内关于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中,研究的重点一般放在社会工作实践课程上,对理论课程和整体课程设置的研究相对较少。也有学者选取某个学校为研究对象,对该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评估研究,但是基于样本差异性以及样本学校所在地区的差异性,研究所得结果只适用于选取的样本学校。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工作也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对社工课改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有学者提出,中国大学的社会工作课程设置改革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实现培养目标应选择哪些课程及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二是各课程间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如何互相配合和衔接”。关于我国课程设置现状,根据学者们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

1.现在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配置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课堂教学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实务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同时,课堂所教的以社会工作的相关技巧为主,却缺乏了作为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实用性和批判性精神的训练,社会工作课程在设置的时候应当尝试反思性的课程设置模式;

2.目前高校的社会工作课程设置以科目为本,这种模式具备了规范化、体系化、学科化的优点,但同样也缺少弹性空间,显得较为死板;

3.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时候对国际化的经验和标准考虑还不够,“社会工作课程设置需要坚持‘价值优先、能力并重、学生发展为本、与实践发展与时俱进’等原则”,这样才能使得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更加完善。

4.现行的社会工作课程设置未立足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属于“闭门造车”,换句话说就是社会工作课程的本土化程度较弱,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当今社会的需求,并且结合学校特色和实际情况,切实提供学生的实务水平。现在,针对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改革,学术界已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方案,简单归纳起来,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势在必行,但是本土化过程压力重重。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共同认可。现今,面临国际化和本土化两根杠杆,如何谋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取长补短,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又能够大搞国际水准,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已然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研究的焦点。到目前为止,代表性的观点是:“在吸收西方社会工作精华、强调本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加快我国社会工作课程体系的本土化进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学术界正在增强对社工课程设置改革针对性研究。由于各高校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学生群体等方面的差距,不同层次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培养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和要求应当要有所差异。因此,在大环境的要求之下,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个体院校,乃至于个体课程的细致化研究,使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三是对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应当置于高校教育体系之内。从表面来看,课程体系改革仅仅涉及到课程本身,但实际上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相当繁杂。课程的设置相对容易,但是要真正发挥课程体系的综合作用,还需要其他因素的保障和支持,如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以及其他诸如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因此,在对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的时候,也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保障因素。以往关于课程体系的研究大多脱离了整体的教育环境,为充分考虑各种可能会对课程造成影响的制约因素,如师资力量的缺乏,或者是教学环境的缺陷,这种失误往往使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四是此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零散,缺乏对相关政策的研究。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改革关系纷繁复杂,因此对其进行研究需要高屋建瓴、立足长远。同时,目前对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大多数是从社会工作专业的单一视角进行研究,而多学科、宽领域、多视角的交叉性分析相对较少,所以,应当强化跨专业、多视角、多标识的交叉性研究,并立足国家社会角度,加强对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改革的政策研究,指导、引导全国社会工作课程设置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长路漫漫,其中几多坎坷和艰辛,身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们应当对专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勇于克服苦难,坚定地在社会工作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为祖国的社会工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袁丽丽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7

关键词:课程思政;肺炎疫情防控期;线上教学;嵌入

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展开教学,然而高校思政教学多是思想政治公共课,专业教师只负责教学对应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将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自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大中小学相继开展线上教学,网络平台为师生带来方便的同时却避免不了数字媒体程式化的问题,教师如何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将“课程思政”嵌入线上教学,最终达到重在育人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教学的背景

国无德则不兴,人无德则不立。如何引导青年学子走好新一代的长征路,设定好民族和国家的价值坐标牵动了千千万万人民的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多次走进高校,在考察中强调青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我们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只有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增进自身道德修养和家国情怀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这是新时代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和有益尝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进入新时代,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要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新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放矢地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第一,高校教学进行课程思政改革顺应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见新时代党和国家将高等教育作为率先实现的目标,并且更加注重走出“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误区。高校将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教学应遵循“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二,高校教学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有助于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完整人格。大学生群体易受到社会负面事态的影响,但他们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可塑性很强。高校将思政理念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以隐性方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对他们的全面成长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三,高校教学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课程资源。高校的教材种类丰富,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改革过程中,教师能够依据大纲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例如,在备课中挖掘某学科教育史中的爱国主义元素、查找与古代中国有关的传统文化等,在讲好一堂基础课的同时,升华了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民族自信心,提高了课程质量。

二、疫情防控时期高校“线上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肺炎疫情爆发后,人员流动最大的高校选择延迟开学并纷纷推出线上课程,然而针对线上教学的程式化问题,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等都需要“课程思政”的有效嵌入来化解。因此将“线上教学”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助力疫情防控时期的学校育人工作。

(一)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教育教学的特殊性。疫情防控期间高校采取与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完全不同的线上教学模式,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挑战,同时也对“线上课程思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教学的模式选择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人员流动和病毒传染,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各省高校实施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确保学生“一个都不能掉队”。《指导意见》中提到多种教学模式,包括慕课、线上直播和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线上平台实现更为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教师通过计算机和学生连麦交流,对学生的发言和签到进行跟进统计并计入成绩,学生可以进行在线讨论和课程反馈,这样的网络远程交互在疫情特殊时期发挥了一定的正功能。

2.线上教学具有程式化和刚性化的特点线上教学虽然在疫情期间给居家办公和学习的师生带来了方便,但是随之出现了其他的问题。由于不熟悉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会成为部分授课教师的一种负担;网上教学容易将学生同质化,无法掌握学生对课堂内容的需求情况;大多数成绩评价体系只能依系统记录的学生学习动态而定。师生被程式化的教学工具所束缚,由此而言,做好线上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教育者要真正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这场战“疫”当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珍爱生命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尤为切题。

(二)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学生的心理支持对“线上课程思政”的要求。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常充斥着一些消极言论“讨厌吃蝙蝠的人”“太无聊了,每天除了睡就是吃”“武汉人不要乱跑”等,可见,长时间的封闭生活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作息产生了影响。面对疫情危机及网上掺杂的各种谣言,学生会产生恐慌和焦虑心理,比如,脾气变得暴躁,在家和父母发生冲突;谈话常涉及疫情话题;怀疑自己得病,过分紧张。另外,由于延迟开学,没有学校的体制化管理,致使学生的学习缺少计划,生活状态散漫,长此以往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出现这种心理状况一和疫情本身的严峻性有关,二和高校进行的思政教育不足有关,所以学校需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利用各大平台筑牢学生的抗“疫”心理防线,使学生了解真实的疫情状况,并学习疫情精神。

三、疫情防控期间“课程思政”嵌入高校“线上教学”机制———以“小组社会工作”课程为例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平台成了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好专业课的基础上,要利用抗“疫”精神的活教材及时做好线上思政工作,以实现这个阶段课程思政与线上教学的融合。如何在疫情期间将课程思政理念嵌入线上教学,这里就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小组社会工作”为例进行说明。

(一)“小组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的思政元素。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的宗旨在于培养具有专业的价值观,能够掌握国家相关社会政策,并使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为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福利的专业人才。肺炎疫情爆发之后,我国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地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之中,成为抗“疫”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社会工作必修课程“小组社会工作”中要设计与疫情防控时期相关联的课程思政元素。

1.“小组社会工作导论”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教育部要求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这次疫情的抗击行动结合起来。小组工作课程导论中,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和各省市的社会工作参与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实务指引,以及武汉、黑龙江省等专业社会工作者为肺炎防治提供的线上线下心理社会支持性服务等,让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工作成功地参与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学习和贯彻在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指出的“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的重要精神。

2.“小组社会工作价值原则”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元素。社会工作者是价值的载体。社会工作包括实证主义、人道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和乌托邦理想等支持社会工作者从事实践工作的哲学信念。在肺炎防控时期,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注重在专业的价值伦理的指导下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塑造社会伦理,构建加强社会治理的软实力。

3.“小组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专业思想教育”元素。社会工作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化的服务,其中涉及众多领域,如医学和法律等。肺炎防控时期的社会工作服务要求社会工作者既要了解或掌握相关领域的常识,又要结合当前最新的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科技的使用等。通过这些战“疫”实例,学生要了解小组社会工作的需求评估和服务方案设计等过程,不能拘泥于传统形式,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使先进的科学技术、精准的服务方式等与社会工作服务融为一体。

(二)课程思政嵌入“小组社会工作”线上教学的LPPL模型小组社会工作课程将“钉钉直播+学习通”作为线上主要教学工具,采用“导入(Lead)—渗透(Permeate)—倡导(Propose)—定位(Location)”模型,以“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授课。

1.导入(Lead)。导入分为两部分,一是课前。线上直播授课前的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在“学习通”上投放阅读资源,内容为与课程相关的社会政策法规以及抗疫防疫社会工作实践的视频和新闻报道等,并设置分数权重要求学生查看。二是线上直播之前在软件调试的十分钟里播放国歌、校歌以及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疫”和体现抗疫担当的音频、视频。利用媒体资源播放在疫情中显现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将这一类鲜活的例子融合到线上思政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实现教材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这些措施落实了教育部的“青春告白祖国”工作,并加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

2.渗透(Permeate)。课程思政不是一蹴而就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不能变成一个口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要如水滴穿石一样最终渗透到学生的意识深处。在小组社会工作课程“小组社会工作方案设计”这一章节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设计疫情防控时期线上‘党章学习小组’活动方案”的课后作业,并引导学生在课上应用“学习通”的讨论功能进行分享和探讨。学生因作业而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内容做深入阅读,并将小组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共产党党章》结合在一起,进而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坚定了他们爱国力行的使命责任。

3.倡导(Propose)。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对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挑战,疫情防控时期“停课不停学”的举措也给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在“小组社会工作”课程中,教师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尽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来弥补虚拟课堂的缺陷;同时提倡学生使用“学习强国”中的慕课资源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通”软件中阅读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资源、分享疫情防控时期自己参与的志愿服务和身边的好人好事。这种尝试无疑会促进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这是一种倡导,但也与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联系在一起,因此它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得以合理使用,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自觉地学习爱国主义知识的良好习惯。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8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学校模式;本土化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20世纪初,在美国学校多现“问题学生”,退学率居高不下,正常教学活动难以进行的情况下,学校社会工作应运而生。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整合于教育机构和相关设施中,是一种融合社会工作及教育学二者特点的专业服务模式。中国大陆的学校社会工作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但受到战争时期的压迫及经济社会水平的局限,学校社会工作只在港台地区有所融入与进步。直至20世纪90年代,社会工作专业进入高校专业行列,专业人才逐渐萌生,有关学校社会工作等多个社会工作实务对象进入公众视野。教育建设对于创新社会治理的作用不容小觑。在物质文化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各界愈发关注个体的精神与心理成长状态,这也使得有关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讨论成为热点。从学校社工介入社区“四点半”课堂到社会工作的教育式扶贫,学校社会工作有了贴近时代,贴近需求的实践。

二、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

就社区学校模式而言,其立足于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不再拘泥于学生自身,而是扩展服务范围,通过对学生家长的影响与周边社区的改造,为学生营造学校内外皆优的生活环境,也进一步减少了外界因素对学校社工服务的不良干扰,保障了服务成效。直至现在,社区学校模式仍是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所有学校都设立在街道社区之中,受社区环绕,社区所治所享。通过共享资源,开放设施,培育人才,学校影响着社区的发展。社区作为学校搭建起来的基地,为学校提供更为宏观的发展氛围与价值基础,有助于学校形成自身的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这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意识的不断深化,使学校和社区出现内发式动力,需要通过双方之间的互动来满足彼此的发展需求。

三、多重社区学校模式的实例分析

(一)以“学校-社区”工作模式为指导的灾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部分地区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师生进入四川灾区实施为期三年的“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随着项目服务的推进,一开始补救性的灾后学校社工紧急介入模式转变为预防性、发展性的服务工作,关注当地的群体特点并开发新的服务项目。2009年,天元镇中心小学项目服务点在周边社区内创意设立“爱心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始致力于“学校-社区”工作模式的积极探索。项目社工依据社区需要及学生的能力,与社区、学校合作开展以“美好家园我创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同时,“爱心岛”综合服务中心还针对有需求的学生(如留守儿童和失管儿童等)开设社区托管服务,围绕托管展开社区教育。这些活动加强了学校与社区间的链接,对于发挥学校的文化辐射圈效应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诚然,灾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并非只局限于社区学校模式的指导,而是实事求是,根据服务点状况选择最符合情境的社工方法。天元镇中心小学地处灾后的农村社区,各项社会民生指标欠发展,谋服务意识薄弱。弱势社区的经济地位低下、组织关系松,导致身处弱势社区的学生、家长与居民对学校信任程度低,与学校沟通、联动不畅,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剥离状况。驻校社工通过观察走访等调研活动,规划出一条符合地域发展态势的道路,即以社区学校模式为主,多种社工方法并存的服务,促进社区与学校积极互动,彼此支持,创造条件鼓励社区参与学校建设,学校投入社区共治,实现二者双赢。天元镇中心小学社工服务点的案例体现了由危机介入逐步过渡到本土化模式建设的全过程。

(二)学校社会工作共建“四点半学校”社区教育体系

“四点半学校”是部分地区、街道基于辖区内部分学生放学时间早,家长无法接送照顾的状况而提供的安全的、具备教育功能的场所,多设立于社区之内。“四点半学校”自提出以来,从各地实践中可发现当前“四点半学校”的困境。譬如经费不足、人员短缺或不配套、课堂内容单一、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都使得“四点半学校”陷入发展瓶颈。部分社区干部或社区社工虽已意识到这些问题,但自身事务繁忙,难以集中精力改善“四点半学校”,且以社区视角出发的四点半课堂常“自成体系”,不能与学生原有的学校教育有机融合,专业性低下,甚至仅承担课后托管任务,成为社区教育空壳。要从根本上充实“四点半学校”的社区教育内容,保证服务效用,首先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当前“四点半学校”的办学主体较混乱,有学校、社区及私人办学,教育部门难以对其设定规章条例及进行工作评估。在归纳目前“四点半学校”的负责模式及开设状况,可以总结出以学校为办学主体,学校社工为服务主体,同周边社区合作式的“四点半学校”是最值得推崇的模式。一方面,学校社工自身具备专业技巧与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与学校联系性强,有充分的能力进行四点半课堂教学或辅导。学校社工亦能“牵线搭桥”,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教合力;利用学校与社区特色文化感染学生,培育学生课外的兴趣活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校社工以“内嵌式”机制入驻校园,有更高的稳定性,能长期投身于“四点半学校”服务。学校社工直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与评估,能收集多方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服务活动。

(三)社区式学校社会工作在教育扶贫中的运用

受教育程度低是引发贫困的一个重要因子。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稀缺,教育质量较低,由此形成某种贫困的“恶性循环”。教育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帮助贫困人口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习得科学的文化知识及劳动技术。有学者指出,经济制度、配套政策和发展环境也同样作用于致贫因子,如果这三者不能配合教育扶贫的工作,贫困人口就无法依靠自身能动性成为反贫困的主体。综上所述,为保障教育扶贫能落到实处,更为民众知识与素质的整体提高及长远发展,社区式学校社会工作成为教育扶贫中最适用的模式。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在推进教育扶贫的进程中侧重关心贫困孩子自身和一些校外的力量可能妨碍了其学习。故学校社工通过修复、重塑贫困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协助学校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社区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直接或间接解决贫困学生的求学问题。学校社工直接对话贫困学生与家庭,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设想解决策略,使他们更有效地发挥自身功能去改善其教育贫瘠的窘境;推行社区自助教育,培育当地领袖,引领人群的自主脱贫活动;学校社工还可积极与贫困社区中多方权力结构建立联系,通力合作,为贫困学生提供正式及非正式支持……社区式学校社会工作能够弥补教育扶贫中的短板,减少扶贫工作的“木桶效应”。四、社区学校模式本土化生长的困境与反思不难发现,虽然以学校为本的“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得到了当代的高度重视,也已经具备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建设策略,但依旧未能探索出真正成熟普适的教育融合模式。同时,社会各界集中关心于“怎么做、做什么”,忽视了“谁来做”。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的出现是原有教育体制发展的一种延伸,而非居民社区生活的产物,从而肯定的提出“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社区教育研究,实现社区教育理念与方法、技术的变革,是推动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能够跳出学校教育的单一限制,破除学校与其他教育环境的壁垒,真正发挥学校与社区间双向互动在学生教育、成人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中的作用。社区学校模式的产生势必与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及民众需求相吻合。从西方舶来于我国的社会工作模式,会承受我国独特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政策、纷繁多样的地域文化等主观、客观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但作为敦促人与社会发展的社会工作实务,尤其是触及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社区式学校社会工作,更必须落地于本土,实现扎根式的生长。就社区学校模式的运作而言,学校社工可能蒙受更特殊的社情限制。譬如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与家庭对“好学校”的渴求间存在矛盾,人们从以往的“就近入学”转变为“择校入学”,居住地与学校相隔甚远,原先社区与学校的关联体制不再强烈。学生在课后与节假日时难以参与部分实地的衔接性社区学校活动,社会工作者也很难对其家庭及社区进行了解评估。关于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使用与探究,我国本身就还处于一个稚嫩阶段。社会工作中交融多股社会力量,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完全可以凭借多方主体盘活服务状态,形成彼此扶持的社会关系,但在起步阶段的关键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在涉及基层的社区学校模式的社会工作中,政府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引导、激励和推动保障作用,率先打开局面,随后再着力加强社区教育的发展平台、机制及运行环境建设,将学校社会工作放到“台面上”推行。在科教兴国的中国社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校教育会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儿童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再生产,国家蓬勃壮大的动力之一。学校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专业力量的作用,同时凝聚多方的支持热情,动用多种学校社会工作模式,融入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互动。如王思斌所言,在当今,学校社会工作也要筹措民生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现本土化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吴爽.“三位一体”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及其实施路径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5):68-72.

[2]操坤.浅析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四点半课堂”现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

[3]安桂清,任富恒.学校与社区“教育一体化”研究———以上海市世博家园社区“快乐三点半”项目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5(06):38-42.

[4]张会师,王素芬,丁文利.社区与学校整合资源实现“双赢”全面培养学生[J].中国农村教育,2014(12):36-38.

[5]魏芳.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与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4(02):81-82.

[6]高鉴国,孙天骄.灾区学校服务中的社区工作方法———以“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06):82-92.

[7]邵晓枫.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以社会交换理论为视角[J].职教论坛,2012(0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