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文化论文范例

商务文化论文

商务文化论文范文1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

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商务活动中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结构而科学设置。商务英语课程比较注重实践性教学,为培养品德良好,具备较高英语交际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商务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有较强的外贸商务活动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成为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要能够以国际商务活动为背景,以实践教学活动为基础,有知识有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生所需具备综合能力和技能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

第一,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出的学生必须要掌握扎实的英语交际能力,在听、说、读、写、译的基础之上重点掌握听与说的能力;注重在基础训练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第二,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之中的职业用途英语的一种类型,因此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技能之外,还应该将英语能力的训练放在商务活动的背景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商务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三,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属于跨学科的专业,因此该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能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还应该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商务知识进行商务交际,解决实际的商务问题。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具备较高英语语言技能和口语交际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商贸知识与行业知识,具备一定商务技能,能够基本胜任外贸企业、合资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而其根本教学目标是实现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活动对象进行交流。加强商务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当前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规格

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急需一大批既懂英语又懂国际商务的综合人才,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商务英语这一学科随之产生。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规格一般指的是“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熟练运用商务知识技能以及较高的商务操作技能,熟悉相关行业的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各国的文化背景与商业价值观,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自己打造成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设置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是关系到能否开展好教学任务的核心环节。在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上,一般都突出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商务知识以及商务操作+行业技能”这种综合型人才的特色,而目前我国国内很多高校在该专业中仅仅设置了一些基本的课程,却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

(一)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学习是紧密联系的,这主要是因为英语不仅仅是一个用于交流的语言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交际和沟通的能力。如何运用英语知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显得更加重要。从这一角度出发,把英语知识的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训练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交际能力。通常来说,作为一位英语使用者,其所具备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并不一定是相同的。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某一方的英语掌握得越熟练,对方对该英语使用者的文化知识期望值也相对会提升,并且会觉得此人肯定也比较熟悉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具备调节自我交际行为的能力。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交际中一方虽然很可能非常丰富地掌握了有关对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但是却对对方国家的语言了解非常少,或者交际中一方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却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知之甚少。另外,由于文化因素而产生的某些误解对商务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比语言方面导致的误解要多得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其根本目标就是要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和有文化差异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视对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现象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商务交流活动过程中所应该掌握的礼节与技巧,实现有效的沟通,对国际商务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情景和对话能够有一定的了解,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问题能够正确认识,同时能够有效的处理一些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二)跨文化交际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的影响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跨文化交际,那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有可能降低国际贸易合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国家间的贸易和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合作增强的同时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隔阂。比如德意志民族是一个自信的民族,他们表述自己的观点时给人一种威严的感受但却令人信服,这是一种他们民族特有的行为方式,但恰恰是这种在某些国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为方式,在国际间的商务贸易活动中常常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贸易合作的顺利进行。在一个国家的文化里被看成是自信和具备专业水准的行为方式,在另一个国家的文化里很有可能被视为傲慢的表现;在一个国家的文化中被看作是柔弱的表现,但是在跨交际文化中很有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自我谦虚。在国际商务界,由于很多跨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客户所在国家的文化习俗不了解而让本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现象非常多见。所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正确认识到文化差异这一现象,并且能够意识到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虽然不可能要求学生了解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但是对于一些与我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要有基本的了解,从而避免在商务活动交流中造成某些不必要的麻烦。例如与阿拉伯国家的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合作,应该事先找一个担保人帮你进行预约安排;在意大利,意大利人对于首次商务会面也比较偏向于通过中间人进行介绍,同时在接洽的过程中最好以书面形式用意大利文进行记录。另外,到不同的国家进行商务旅行,要注意避开所去国家的公共假日,因为在西方某些国家,在假日是不习惯谈生意的。总之,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有基本的掌握和研究,同时还必须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这样才能使商务英语这门学科更科学、更完善、更丰满,从而更好地为这个时代服务。

四、解决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建议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使他们认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产生障碍的因素,学会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必须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和认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正确地认识到不同国家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言语行为以及非言语行为特征,能够对于某种特定的商务场景,预言一种或者多种可能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这样既可以避免把我国的文化习惯带入到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同时也可以对不同国家的商务人士的不同行为习惯做出有针对性的判断。

(二)必须充分理解商务交际活动中双方的价值标准,提升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意识。

要想有效的开展跨文化商务活动,必须充分理解商务活动对方的文化行为、价值准则以及思维方式,尊重对方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认识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差异、文化的复杂性以及文化的融合度等等因素对国际商务贸易活动的影响,从而能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从而形成更有效的文化交际。

(三)必须要遵循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时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因此在国际上还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惯例性问题。为了让国际贸易活动的双方能够达成信任与理解,成功地进行交际,就一定要有一个交际双方相互认同的条件,以及交际双方都能够共同遵守的市场准则。这个共同的准则可以看成是弥补商务活动交往过程中出现文化差异的一种手段。

(四)必须要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知识,并且在实际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不断的学习,积极的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文化都是从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一个人的生长过程其实就是对本国文化传承和体验的过程,这种文化背景已经深入人的血液中,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对象时,我们也必须让自己具备有关专业知识,不断的学习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把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应用到实际的商务活动中。

(五)要从心理上与认识上提高自己的敏感度,树立全球意识。

人属于文化动物,难免会用自己所具有的价值观来对周围其他事物进行分析与判断,总是认为自己的文化比别人优越,甚至有些人还存在种族歧视,这些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我们必须带着一种平静和虚心的态度来看待别人的文化,学会接受和尊重不同的文化风俗,这样才有可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进行有效平和的交际。

商务文化论文范文2

(一)电子商务影响会计理论。

传统会计的理论框架主要为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和持续经营四个方面。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存在弊端。首先,会计主体假设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和会计工作对象具有空间限制性,传统会计只能反映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的经济活动,而对于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客户以及供应商的经济活动不能正确反映,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或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次,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经营交易表现为虚拟主体的一次性交易,但传统的会计理论认为会计主体具有不可拆散性,二者之间相互违背。再次,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转为动态模式,缩短了时间界限,促进了会计信息透明化,但传统会计分期的作用消失。另外,电子商务实现了企业财务核算与供应商以及相关机构之间的联合,衍生了影响企业发展的非货币信息。因此对企业管理决策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管理者应更加重视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以及企业创新。

(二)电子商务影响会计实务

1.电子商务影响会计职能。

传统会计职能以反映和监督企业运行现状为主。而电子商务环境拓展了会计管理职能,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采集途径,并能够将其纳入管理运行系统。因此,对其内部控制功能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另外,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经营范围得以拓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与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等多个部门进行合作,这要求财务核算人员充分发挥其管理和核算职能。

2.电子商务影响信息收集与传输。

会计信息收集是企业运营的基础,传统的会计信息收集由手动完成,因此处理效率低下。而电子商务环境对会计信息收集和传输具有直接影响,促进了会计流程的变化。网络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主要特点,企业可获得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信息,有助于实现数据共享,加强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纸质介质传输,从而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

3.电子商务促进了会计结算与核算方式的转变。

电子货币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会计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实现了动态核算,缩短了交易时间,减少了传统企业经济交易中信用卡、支付通等交易方式的麻烦。同时,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核算方式得以简化,降低了企业的核算成本。另外,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使得企业财务报表缺乏可预见性,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实现了透明化,核算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财务会计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会计工作质量得以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动态财务报表的生产方便了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了解企业运行现状,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电子商务影响财务报告形式。

财务报告为企业投资者或债权人以及相关机构提供企业运营的财务信息,传统的财务信息具有滞后性特征,并且无法实现共享。而随着网络时代下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企业财务报告形式开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为财务报告的介质由原来的纸质转变为电子介质。减少了财务报告的传递时间,并且方便管理。并且,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财务报告可根据企业财务信息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实现了在线财务报告形式。

二、总结

商务文化论文范文3

现代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是建立在资源计划的控制基础上,是由物料控制完成计划、有效的控制资源技术,合理的加深整体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实现有效化的企业整体发展过程。ERP系统是面向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具有资源计划性的企业管理系统。通过对客户的相关需求,合理的结合企业内部的整体经营过程,完善企业供应链的资源控制效果。除了合理的认识企业系统的相关制造过程,保证企业的供销过程,加上财务的处理功能,完成企业整体管理功能。例如,企业质量的管理、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仓储控制管理、运输控制管理以及项目管理和市场管理。采用远程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管理、电子数据交换控制完成工作的动态模式控制,实现信息化的程序处理过程,完成系统的整体管理集成化。ERP的功能已经不只是应用于相关的企业管理,而是以一种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具有强烈适应性的,具有广发企业发展意义的网络系统管理系统。ERP的核心功能是应用与供应链的管理,目前的ERP系统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过程,加深企业整体的集中化经济运转过程,有效的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内部自动化运行过程。针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对企业、社会、国家进行有效的联系和管理,保证日常的管理联系关系,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从而加深企业社会的经济发展地位。具体来看主要分为ERP的系统是否可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管理要求;ERP面向供应链的管理中,对企业的内部重心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结构发展,ERP系统的应用管理和发展还处理较为初期的阶段,而对电子商务的整体技术支持和发展还没有得到优质的成熟;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与EC的集成化管理控制较低,造成信息后台管理环节疏忽,导致企业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流失的客户较多;加深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发展,采用自动化工厂完成企业信息技术网络的自动化管理控制,从而加深企业管理的生产系统控制。

二、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在电子商务市场下的状况分析

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中,B2B和B2C作为现有的商务市场交易平台,已经突破了整体地域的控制,挣脱了时间的束缚,打破了市场的壁垒,加深网络化、信息化的流动过程,简化传统模式下网络流程的有效方法控制,逐步的减少商务业务的中间环节过程,降低整体经济市场的交易过程成本,从而有效的加深企业的整体业务控制,企业的商业业务正逐步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电子商务的企业运营模式是企业内、外的主要运作方式,由于网络化的操作过程可以有效的缩短时间,保证合理的市场空间距离,合理的完善企业内部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工作业务管理控制,实现企业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管理过程的交流。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获得了巨大的企业信息。传统的系统主要是依据电脑终端实现的系统使用,而电子商务是依据多样的技术方法,完成企业整体的对外接口,加深企业的整体数字终端数据控制,同时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化资源管理过程。企业内部的管理内涵得到有效地延伸和控制,除了针对原有的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采购生产管理外,对企业的整体价值链路进行多环节、多角度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模式的转变,实现企业整体供应链的有效控制管理,对企业的信息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实现新一代的信息系统生产和发展过程。

三、电子商务市场应用与ERP企业资源技术的有效整合和发展

1.ERP与电子商务有效整合的前提

加深供应链的有效兼容控制。企业通过对物流、网络化信息和物流管理完成企业的管理。信息流主要反映企业资金和物流的流向,对企业资金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认识企业中的供应链管理、物资流向以及资金流向进行合理的技术分析。企业市场营销通过对网络化ERP系统的软件管理和应用完善的掌握企业的客户相关信息,对企业市场的运营时间、地点以及客户信息进行合理的销量控制,加深销售速度的管理。通过对企业经营的这些数据的合理加工和有效化分析,加深企业市场中产品的有效化的预测过程,对企业的产品进行结果需求反馈,实现企业生产产品的有效化宣传,及时反馈企业产品生产情况和采购情况。对电子商务中设计的采购和销售情况进行控制,设立网络采购和网络销售两个部门,从而加深企业对于物资和资金的有效网络化控制,实现企业的出、入管理过程,从而完善企业的整体物流控制。同时对企业的整体组织结构和业务流进行有效的掌控,在网络模式平台下,加深客户订货、企业采购、商务运营的内部管理,实现企业收支的平衡和有效盈利。ERP系统对于企业的业务发展主要依靠决策数据的统计和查询分析、系统中的相关内容控制以及业务的有效实现过程。电子商务可以有效的加深作业产品的发展,实现采购和销售业务的综合性网络维护控制,保证市场化运营的发展过程,提高企业在市场运作下的口碑。加强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应用过程,提高新型电子商务与传统运营销售模式的组合,实现既有电子商务的优势特点,又不遗失传统营销的优势特点的综合型电子商务新营销,这将是在未来的电子商务市场管理环境下的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

2.ERP与电子商务有效整合的相关要素

ERP与电子商务的有效化整合是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完成的,配合相关应用软件的模块完成系统的有效化集成过程。ERP系统采用采购、生产、营销、销售、库管、财务多方面的控制管理完成物流和资源的有效整合,电子商务中的管理、销售、采购以及资金回笼都结合在一起,构建起一个具有新型的综合性系统结构,从而实现多模块化、综合化的扩充接口。在实际的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在销售过程中对于产品的库存进行合理的控制,防止产生增益造成销售不平衡,传统的市场营销和网络的营销模式数据都反应在市场营销管理部门,通过汇总市场营销的相关信息,得到适合市场发展的销售过程控制;将传统的采购与网络采购统一调配,合理的完成计划部与生产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保证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平衡过程;同时共享资源信息,对供应链的数据进行合理的资源数据控制;合理的掌握企业资金,保证企业收支平衡,对应收账款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综合性财务管理的有效化。因此,合理的完善电子商务与ERP的有效控制,加深企业的物流、资金、网络化市场运营信息的统一化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管理数据统一性和完整性过程控制。

3.企业资源计算管理与电子商务的互联过程

在电子商务的控制管理下,出现了有B2B和B2C等多种运营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应用效率的有效控制完善B2B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减少了交易的加价次数,降低了企业的最终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整体周转速度,保证了企业市场的整体运营成本控制,从而有效的拓展的快速发展过程,实现客户信息的有效化管理,有效的改善客户服务体系过程,增加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管理运营关系,从而有效的促进企业向具有现代化的、高效化的市场运营模式快速发展。设立合理的软件数据控制标准,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格式规定,确保相关管理信息的准确化和规程化;在ERP系统中完善软件数据的有效化提取过程,准确的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具有快速传递的网络发送模式,通过网络完成数据的准确保存和有效化存储过程,实现数据软件的有效化沟通过程。对数据的传输信息采用电子邮件传输的模式,大大的降低了技术劳动成本,增加了技术应用数据发送速度,有效的避免封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数据错误。

四、结语

商务文化论文范文4

1.销售力量自动化SFA(SalesForceAutomation)

在公司销售活动中将所有销售岗位上的工作者以及销售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每一的工作量以及工作情况进行自动化统计管理,实现销售量的"信息化"、"标准化",达到销售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实行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变当下各个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团队内部协作力不强,单独行动引起的行动效率差的问题。在对客户相关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后、从后台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各个销售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参考,提高销售活动的预见性、目的性,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公司通过对eCRM中的相关板块的使用,可以达到管理所有账户信息数据,进行销售策略优化的良好效果。它可以为销售岗位上的所有销售工作者提供各种不同的有利于销售活动开展下去的详细资料与数据。详细一点说,该功能板块能够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

(1)账户管理。

销售工作者不但要管理好公司的客户,同时也要维护好与合作对象之间的关系,另外更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通过账户管理将不同的单位与客户的详细联系信息保存下来,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住址、联系方式、网页、传真等等。

(2)联系人管理。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一个固定客户那里得到更多的客户,但是这个连带客户又只和唯一的一个客户有关。对这些人的数据进行管理,主要的管理内容有姓名、住址、联系方式、邮箱、工作单位等等,它在企业电子信息管理中被看做是"电子地址本"。

(3)销售机会管理。

一些有可能为公司提供巨大的盈利机会的被我们称作是销售机会。这种机会及存在于系统里已经存在的客户的身上,同时也有可能是一些还没有纳入系统体系中的客户,就前者来看,它作为一种盈利的机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潜在性。销售机会信息内容主要有名称、盈利机会的数量、可盈利的潜在性、盈利机会的时间段、盈利机会的潜在负责人以及具体的抓住机会的方式。

(4)活动管理。

通过对SFA系统中的统计管理,对系统中客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与购置的历史以及将要购置的可能性进行及时的记录与分析,不管这个工作是一线销售工作者自己完成的,还是由别人代劳,这里的别人主要是指一些已经辞职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前台接机人员。销售工作者安排日常活动中的主要任务,将各项计划落实到实处。活动数据主要涉及到活动种类、活动范围、活动时间、活动组织者和活动等级等等。

(5)日历管理。

这项管理的主要作用是为销售工作者提供一个活动进程规划表,将日历管理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从日历管理中可以查询到与活动相关的所有人员的详细信息。从归属性质来看,通过日历管理可以看到其它管理岗位上的销售人员的工作,用以调整各个活动程序上的协调性。

(6)报价管理。

产品计费SFA的报价管理将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把销售机器联合在一起,同文字机进行有效的联合,为修改、调整工作提供一定的方便。从这一点上来看,价格的数据主要涉及到了序列单号、销售可能性、所使用的商品的价位、价格变化情况以及销售商品的规格与总量。

(7)销售预测管理。

将一些潜在的销售机会最为基本的出发点,对以后的销售业绩以及商品的具体需求做分析,以其为材料储存、经费的使用情况等提供详细的参考信息。

(8)佣金管理。

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功能,把能够获得的潜在的客户数量与销售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进行挂钩,根据规范标准来对销售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定。

(9)竞争管理。

通过这项管理工作可以对公司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的信息进行统计管理为进一步制定发展战略提供详细的依据,可以适时地进行发展策略的调整。例如,竞争公司商品的具体情况,详细到商品的性能、规格、数量、优缺点、营销策略与进度、公司的网络平台,以及公司的发展规模等等。通过这些相关信息的统计,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做到熟悉市场发展概况,逐步提高销售总量。

(10)报表管理。

通过这项管理能够帮助各个岗位上的人员获得最详细的数据统计与报表分析。①开支报销管理。对销售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花销进行统计。②数据同步。为电脑用户提供最新的统计信息,可以让公司内部工作人员随时获得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方便销售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核查。

2.营销自动化MA(MarketingAu-tomation)

在过去的数据库销售工作中,通常得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对所得数据信息的整理,在这段时间内往往容易错失更多的盈利机会与潜在客户的维护与开发。在信息媒体飞速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各种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完善,通过对e-CRM的合理利用来提高公司信息数据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达到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一方面,在对已经存在的客户的详细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掌握客户对公司提供的产品的评价、需求、认可等情况,通过这一点来进一步实现产品结构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设计上将竞争对手公司比下去;另一方面,可以对相互之间的交易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来将客户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特点来进行所需的客户的挖掘。通过进一步研究,对不同的市场活动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及时转变营销策略,以其通过最少的投入,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客户服务CS(CustomerService)

一共公司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对公司产品的各种需求而提供的各项服务工作就是客户。通过这项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客户心中的地位,赢得客户的信赖,拓展客户源,从之前的服务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不仅过于单一,考虑不周全,更重要的是给客户带去了很多无形的压力,不利于客户源的稳定。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之下,客户要自己去查询关于商品的信息,收集所需要的资料来考虑是否要购买这种产品以及具体的使用细节,应该注意的问题。不过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客户服务的具体质量标准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说,最初的客户服务思想理念一直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在电子商务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稳步的发展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客户的各项需求,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进行产品设计工作的不断完善,进行商品服务结构的不断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公司服务活动的整体优化水平,才能进一步推动公司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1)售前客户服务策略---进行评价选择的阶段。

可提供产品查询和对比服务。用户在电子购物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位,挑选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使得购物不再受到时间、空间以及现金上的局限,网络平台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便易的购物环境,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此外通过网络平台购物,不能像是传统的实体店一样可以对各类产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因此网店一定要做好产品介绍工作,尽量将产品的信息详细的,真实的,客观地通过网络平台反映出来,为顾客选择最佳的商品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实现公司服务工作的个性化。

(2)售中客户服务策略---下订单购置货物的阶段。

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商品购买的服务。客户通过网络平台,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商品或者是针对产品向客服咨询关于产品的详细信息,提出合理的要求,公司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和需求,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服务或者是及时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产品的重新设计与产品性能与结构的不断完善,能够让客户打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获得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提高公司的销售量,获得更大的进步。可提供顾客跟踪订单状态的服务。网上商店要根据客户的时间需求,按照订单的信息及时发送货物,保证货物能够在客户需求的时间范围内到达客户手中。同时也要保证客户购买过程中支付款的安全性,而且建立多样化的支付渠道。

(3)售后客户服务策略---跟踪处置阶段。

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工作。公司要为客户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对于客户提出的关于产品性能、具体操作细节、操作步骤以及产品的结构类型、产品修补等问题要给以及时的回应,帮助消费者在购买后更好地使用商品。另外还要做好后期服务跟踪访问工作。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构建一个用户使用档案,要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这一有利的销售渠道,对顾客的售后服务应该是终生的。

二、结语

商务文化论文范文5

一、引言

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依托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兴旺普及),货物、资本与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产生了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需要使人们日益注意到,无论是商品的跨国销售、企业的跨国经营都要跨越文化的鸿沟,国外奔波工作的工商界人士需要培养跨文化技巧和增进跨文化认识,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商务风格。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语境因素。在中美商务活动中,因为经营者不了解东道国的文化习俗和商务风格而导致投资失败或铸成大错的事例屡有发生。要了解探讨商务风格就必须先要探讨两国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二、中美商务风格的差异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T.Hall撰写的《超越文化》中提出“高语境”(HighContext)和“低语境”(LowContext)两个概念,并且据信息传播依赖语境的程度将各种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根据Hall的观点,高语境是“绝大部分的信息或存在于有形的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被编码的清晰的被传递的信息中”,即信息的传播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很高。相反,低语境是“大量的信息蕴含在清晰的编码中”,即信息的传播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很低,交际双方需要通过清楚、直接明了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而欧美文化则可归为典型的低语境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自我交流和心领神会,说话喜欢绕圈子,不会直截了当。中国文化着眼于伦理本位,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长期的农耕生活导致家族制,而建立于血缘关系之上的集体(家族)是一种立体状的等级结构。君臣父子、长幼有序带来等级制,注重面子、中庸,正如费孝通所言,我国社会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呈波浪状扩散的差序格局,由此形成亲疏有序、远近有别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国文化属于高权力差距型文化(highpowerdistance),即人与人之间由于阅历、职位、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上下级式的纵向关系。而美国则刚好相反,其强调言语的明确表达。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人种、多文化的社会,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人员组成复杂,人口流动较大、较快,人们很少有机会长期生活在同一的社会环境之中,彼此之间交流较少,人际关系较淡,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而且不同种族文化群体之间缺乏共同的经历,这就要求人们在日常的交流中言其所指,以保证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最终逐渐形成了“低语境文化”。美国人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并且主张发扬个性,因此其文化属于低权力差距型文化(lowpowerdistance),人与人之间是横向的平等关系。

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跨文化商业行为的模式:关系导向型文化(中国)和生意导向型文化(美国)。关系导向型的人们则以人(先建立关系后做生意)为导向,而生意导向型的人们主要以任务(做成生意)为导向。今日国际社会学中新的核心概念—“社会资本”,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它有条件转眼间成为中国式管理的一个新的世界典范。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好拉“关系”,精通“关系学”,拥有“关系万千重”。关系,可说是中国商业精神中的土特产。社会资本被理解为人际互联网,在新经济中大放光芒。来自关系导向型文化和生意导向型文化的人们要进行商务往来就会存在一些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的建立

在建立业务关系阶段,中国人往往不与陌生人做生意,而是通过“关系”,即安排合适的人或者组织来引见,理想的引见者是双方都熟悉的权威人士或者组织。中国人不太适应通过邮件或者电话来讨论重要事情,他们希望和生意伙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中国,打电话、发邮件推销一般是行不通的,即使打电话也是给关系客户打。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地理位置频繁地迁移,所以多数美国人习惯与陌生人做生意,美国可谓是地道的“打陌生电话推销之乡”!与美国人建立业务关系,你可以用英语发一封信或电子邮件,介绍你的公司和产品的基本情况,陈述你希望有进一步的接触,并进行约定。之后打电话请求两三星期之后会晤,对方如果对你的公司和产品感兴趣,就会和你约定时间和地点。第一次和商务伙伴会面后,美国人通常马上就开始谈生意。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我方对美方企业和组织有业务意向,就可以试探着发信、发邮件或者直接打电话说明情况并约定时间会晤。

(二)语言风格与超语言行为(对话轮换与对话穿插)

在谈判时,美国的谈判者注重直接评价,使用坦率、直接的语言,生意导向型文化中,直接和坦率就等同于诚实和诚恳。美国人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提出各种问题(对话穿插)。美国人还会说“Ieducateyou”,可能仅仅是认为在某一件事上他更有经验,从而更有发言权,所以他可以教你,其中没有低估你价值的意思。而中国的谈判者常常会采用一种间接的、微妙的迂回方式,以确保不冒犯每一位与会者,为了保全大家的面子,他们不希望有粗鲁的表达、生硬的话语。因为在和关系导向型高度相关的文化中,直接和坦率等同于不成熟和幼稚,甚至是傲慢自大。中国的谈判者好像把“不”字看作是一个不妥的词汇。为了避免侮辱对方,他们会小声地说“我们再研究研究”、“下次再谈”。最常用的变通语是“可能”和“如果方便的话”。中国人在听别人谈话时遵守秩序,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不轻易打断别人说话,以表示礼貌和谦逊(对话轮换)。在与美国人的商务活动中,为了应对美国人的直率,避免被动的局面,有人提出中国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学会说“不”:“当卖方的时候,不应该说‘不’,当买方时就可以说‘不’,因为不说‘不’就会引起很多麻烦;求人时不能说‘不’,而被求时就可以说‘不’;自己着急时不可以说‘不’,对方着急时就可以说‘不’,以增加自己的要价;别无选择的时候不能说‘不’,有备选时可以说‘不’。美国人则该说‘不’就说‘不’,因为他们习惯如此,如果他和你说‘不’,你为什么不能说‘不’”?[4]#p#分页标题#e#

(三)谈判与合同

美国商人高度重视书写协议的合法性和细微处。美国人在谈判过程中重具体胜于整体,谈判一开始就直奔正题讨论具体款项。许多美国公司都会带一份冗长的合同草案和一名律师到谈判桌上。然后,逐个条款进行谈判。当发生分歧和争论时,随时请教律师,采用一种非个人、尊重法律的合同方式。美国人认为合同的签订是谈判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务,是其个人价值利益的体现。但是,在关系导向型文化中即中国,这种方式可能就不会奏效,因为中国商人更多地会依赖人际关系来回避困难、解决问题,而不是律师和详细的合同,律师通常处于幕后。“先谈原则,后谈细节”的谈判策略是中国人谈判方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中方谈判者谈判的过程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谈判目的更多的是为建立和发展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的合同代表着长期互利合作的开始。在签订合同时,用英文起草合同也是商业活动中的惯例。美国人会特别注明,合同一式两份有中、英文版本,但是他们会要求如果出现争议,以英文版为主。这样如果争执起来,主动权就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因为他们对英文商务条款的理解,往往比中国人深入,他们甚至在商务条款中埋下了伏笔,用词都是有利于他们的,合同也都被他们的律师审核过,又经过多次签订,尤其是当他们向中国出售设备和技术时,中方如果接受了“商业文本以英文版为主”这个条款,就实际上给自己带上了一副多余的枷锁。针对这种差异,中方为了能够跟美方谈判,就要相应地改变策略,“入乡随俗”,要重视合同文本的拟定并按照条款进行谈判的过程,并且坚持一旦发生争议,中、英文商业文本具备同样法律效应。建立关系固然重要,但是对于重视合同条款的美国人来说,先做成生意才是关键。

(四)称谓

在称谓方面,中国人贬己扬人,自己用谦称,而称呼别人时使用姓名加头衔。因为中国人重视等级、地位和关系,因此“王经理”或者“张主席”的称呼就表示了对相应等级身份的尊敬。在汉语的称呼中,对待年长者常加称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先生”、“老同志”等。甚至在姓氏后面加一“老”字以示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如“刘老”、“张老”等。美国人因为注重平等,因此他们的称谓很简单,喜欢直呼其名(firstnamebasis),甚至是刚刚认识的人,一般在首次见面时会说明身份,但之后的交往中只要称呼Mr.Smith和MsOliver就可,不需称呼职位或职称。除非你是医学博士或政府高级官员,否则多数美国人不习惯使用尊称和头衔。在美国,和年老者谈话时应尽量避免提及年老的事实,即使涉及有关内容,也总以委婉的形式出现,如用seniorclerk(资深职员)。

(五)商务礼仪(宴请和送礼)

在商务交往中懂得必要的礼节与礼仪是商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着装、见面的礼仪、身势语、用餐礼节等等。商务交流中还应该重视对方的禁忌与宗教信仰,忽视这些细节,极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失败。商务宴请是重要的交际场合,商务谈判谈的是事,最终落实的毕竟是人,相互产生信任很关键,而聚餐就是增加双方信任和了解的重要途径。它可以通过聊家常拉近双方的距离。在中国,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注重座次的安排,尊者坐在上座。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圆桌首先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宴席间会频频敬酒。在美国则是以右为尊。“女士优先、尊重妇女”是人们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宴席中,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饮酒,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你应邀参加美国人的鸡尾酒会,会和许多完全陌生的人在一起交流,并且没有人引见。接近别人和团体的适当方式就是微笑和自我介绍。中国人敬他人酒时,自己的酒杯往往低于对方的酒杯,而美国人则是高于对方的酒杯,目的都是表示对别人的敬意。

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请美国人吃饭前可以事先征求一下有无禁忌的食物(比如你不能吃什么),在点菜时不要点多刺的鱼类。他们也不喜欢切得很碎的肉丝之类,但是对牛肉则有特殊的偏好。美国人还喜欢生吃蔬菜,吃菜的原味,不宜点太多油烧的炒菜。请美国人吃饭要少而精,忌大吃大喝。美国人喜欢简单的饭菜,花大价钱请客反而不领情。从这点上看,一些地方政府在宴请美国人时那种铺张浪费的行为,酒席上要剩一半菜的宴请常常会吓跑投资者。在宴请美国人时要根据情况,不可按照我们的标准大肆宴请或者频频举杯敬酒。另外在席间或者谈判期间,中国人该避免向美国人敬烟,而且自己抽烟前应该得到他人许可。送礼:同大多生意导向型的文化相比,关系导向型文化中的人们更看重礼物的交换,因为这是一种建立和巩固加强个人关系的认可方式。中国人非常重视给客户“送礼”,以为礼物越重情谊越深,关系越铁,因此经常挖空心思怎么用礼物来投人所好,特别是在业务关系建立阶段。但是美国人在商务活动中一般没有送礼的习惯,特别是个人之间或者业务伙伴之间如果送贵重的礼物就有受贿的嫌疑,因此如果要给美国客户送礼,不必太贵重,可以选择有品位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以示友好。在选择礼品时应该注意下列五点:突出礼品的纪念性、明确礼品的对象性(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体现礼品的民族性、关注礼品的时效性、重视礼品的便携性;还要做到在接受礼物时欣然接受、启封赞赏、拒绝有方、有来有往。

商务文化论文范文6

毕业论文不仅是一项衡量学生四年所学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性考核,也是一个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北京城市学院英语(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讨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方式,并且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实践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4年4月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毕业设计(论文)旨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在2009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再次明确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从2010年起至今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英语(国际商务)专业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结合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实践,作者对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毕业论文的现状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学术气氛浓厚、重复率高。多集中于“商务谈判的技巧”、“商标的翻译策略”、“商务广告的语言特色”等,与商务实践密切相关的文章寥寥无几。学生在选题上还是侧重于文学和文化,没有充分体现出商务英语的专业方向性。多数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内容脱离实际,没有注重毕业论文的自身价值与实际意义。缺乏实证分析,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有的同学撰写的内容与将来所从事的商务活动毫无关系。大多数学生都是根据指导教师布置的论文题目独自搜索文献、分析整理资料、缺乏了团队协作、限制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如果毕业设计能够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撰写必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与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实践

1.毕业论文改革的形式和内容。

掌握商务文书的基本知识、写作方法、写作技能,能运用娴熟、得心应手地撰写各类商务文书是衡量现代商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根据我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学生实际情况和商务文书撰写的难易程度,英语(国际商务)学生选择商务报告中的调查报告(SurveyReport)开展毕业论文改革。调查报告具体要求:调查报告由2人共同完成,学生需进行社会调查、访谈或其他调研方式。要求调查报告的字数不少于5000字英文,其中含1000字中文概要,调查问卷样卷和访谈提纲样卷为中英文对照版。

2.行业人士进行调查报告撰写的指导和培训。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商务文书的撰写规范,行文要求,专业安排了行业人士对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了指导和培训。调查报告撰写的培训方案:调查报告撰写指导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调查报告的定义、结构、撰写过程进行宏观指导;第二部分主要讲解调查报告的研究方法、资料的收集与研究、问卷和访谈内容的设计;第三部分调查报告的选题和开题指导。

3.调查报告双导师指导的管理与监控。

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是依据北京城市学院办学目标和特色,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特点,通过校内英语指导教师与来自其他学院跨学科或者行业的合作导师“双导师”联合指导,重点实施理论学习环节、调研环节、理论与实践整合环节等双导师式培养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选题环节。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指导教师严格把好选题关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校外合作导师提出若干个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操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毕业论文选题来自于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既体现了实际应用价值,又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学习环节。为了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入第七学期的学习和第八学期工作岗位的实习,我们将理论环节的学习提前到夏季小学期。由校内指导教师和行业合作导师进行联合讲解。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开题报告准备等环节。调研实践环节。在夏季小学期结束后的暑期,学生要开展为期约4周的调研活动。在调研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监督和指导学生的调研实习实践活动,补充学生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商务实操能力。在这一环节,校内英语指导教师也需要及时与校外指导老师沟通,协助学生完成调研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整合环节。学生在调研实践活动后,即完成问卷发放和访谈活动,回到学校进行调研报告的撰写。学生需要在这个环节听取校内英语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建议,展开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双导师综合评定给出毕业设计的成绩。答辩环节。采用校内老师和行业人士联合组成答辩专家组,对调查报告中涉及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提问,双导师以及答辩专家组综合评定后给出每组同学毕业论文成绩。对于学生各项成绩的评定,第一指导教师占总成绩的60%,第二指导教师占40%。专业要求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严格进行前期、中期检查与考核。如果因为教师指导不力,学生没有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将追究校内导师的责任。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不认真、投入不够、完成质量差而又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学部将根据毕业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强调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弥补了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商务实战经验的弊病。“双导师制”将显著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得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从而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通过这种模式的训练,巩固发展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日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4.调查报告的评审标准要适当调整。

毕业论文评价体系是引导毕业论文工作的杠杆和指挥棒。重点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实效性,即毕业论文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研究真实做出来的,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问题,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在评价程序上,整个撰写过程采用双导师(校内英语教师与行业专家)综合评定和指导,在评审的各个环节均采用英语教师和行业专家双评审制度。评分标准也相应地区别于传统的学术论文,例如在选题上要评定“选题是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符合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要求”;调查问卷的设计上要评定“调查问卷的结构、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较为清楚地说明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上要评定“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图表对调查问卷所得结果和数据进行恰当、科学、有效分析”;在调查报告整体质量上要评定“研究结果摘要部分:论述清晰;正文部分:理论运用正确,数据分析科学、合理,论述充分,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结论与建议部分:结论正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调查报告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全文专业术语使用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毕业论文的答辩和评审标准都结合实际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评价的得体性和公平性。

三、政策建议

1.深化毕业论文以及配套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毕业论文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整合各种实践教学资源,使教学理论、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一致。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学校与企业和政府建立实践教学合作关系;请行业专家到学校授课或开办讲座;提倡英语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教学;鼓励英语社团组织承接社会项目;等等。

2.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教师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课题研究、对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等,并且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体系中;学校派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外企外贸公司挂职锻炼,以此来增进教师对社会的了解,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渗透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也可以将具有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各类人员融入到教师队伍里。通过上述措施,强化学校的实践人才培养特色,加快相关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学条件的改善步伐。

3.毕业论文的体裁和形式多样化。

毕业论文体裁可以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特点,体裁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术论文,而且可以将其拓展为商务实用文书的撰写和商务情景的模拟。前者包括标书的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策划、营销方案等,后者包括商务谈判、国际会展、商务洽谈、产品推荐会情景模拟等。毕业论文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均采用团队协作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各尽所长、发挥集体的智慧。

作者:吕英莉 郭晓霞 刘已初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2]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R].

[3]李志生.建筑工程招投标实务与案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刘晓辉,魏俊玲.浅谈经济全球化中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J].中国商贸,2009,(15).

商务文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方式;学生语言;课程实践性;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经济的大力发展,社会对于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商务英语专业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专业的商务知识和理论,以及能够从事国际商务性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为建设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一方,有责任和义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并达到教育供需平衡。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并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教学活动产出结果与涉外商务人才的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机制仍有不足之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语言基础薄弱

沟通与交流是商务英语使用者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而扎实的英语基础是圆满完成该项活动的先决条件。众所周知,高中生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跨入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进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成绩相对较好,英语基础好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实际上,基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在高考中获得较高分数的学生,其实际语言能力未必很强。语言素养并非仅仅指获得高分,其更多地是指学生整体的语言感知、运用与表达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深厚程度,即能“言”很重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更加不容忽视。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仅就能“言”来讲,学生的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听说能力很强,但有的学生这些能力就比较欠缺,彼此之间的差距较为显著,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语言输出水平与现实要求有一段距离,完全无障碍地进行英文表达与交流并非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论及“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能做到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总体来讲,语言水平是涉外商务性活动成功完成的第一要求,语言基础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和输出水平。因此,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是商务英语专业未来发展与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课程实践性、跨文化交际性及时效性不足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在从事职场商务活动时使用的英语,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和跨文化交际性。当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大都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商务沟通能力为主要目标,但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数量和比重有限,而且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与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并未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这是目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此外,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商务活动的涉及领域也在逐渐扩大,商务英语课程的时效性,即能够跟随时展而不断更新变化,也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着重考虑的方面。当今社会,是否能够有效利用新经济形势弥补专业课程建设的不足,以及是否能在教学活动中传达新的理念与思维,才是专业整体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实验室建设力度不足

商务领域的职场环境是商务英语使用的真实环境,在专业学习中经过实训课程的训练就会在就业时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商务实训实验室具有重要作用。真实商务环境的还原与预演是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具有操作实验室各种设备的能力,以及能够使用实训教学软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能力。我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数量众多,但真正有能力建设一流实训实验室的高校数量却十分有限。同时,飞速发展的商务领域也对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不断提出新的考验。

(四)教学方式陈旧

现阶段的商务英语教学仍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然而,商务英语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传统授课方式提出了挑战。就“学”来讲,学生对于商务英语的认知和理解还不透彻,没有站在商务应用的角度对它有全新的认识,使得学习方式依旧是按部就班地依照知识性内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就“教”来讲,教师对于商务知识的储备及运用还有欠缺,导致教学方式陈旧,没能跟上现实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没有将商务英语的最新内涵贯穿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来,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接受的新知识有限。现阶段的教师大多停留在教科书的年代,没有真正接触到现实环境中的商业运作与商业活动,无法积累最新的教学材料与实例,尤其是较强实践性课程的授课教师更是这样,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五)学生实习机会较少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课程安排紧密有序,在平时无法参加实习活动。积极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学生可能会借寒暑假的机会,自主参加面试,联络自己的实习工作单位,以期在学校就能得到实践经验的积累。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中。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生自主联络实习单位,其安全性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学校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状态,不利于学校对于学生的监管。从学生角度讲,不是所有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都会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发展目标不明确,也不会意识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习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学生整体实习的机会较少,更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教师的专业指导。

(六)毕业论文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我国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的普遍要求是,除大学四年课程全部通过外,学生均需完成毕业设计,而一般性的毕业设计均为学术论文。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及技能训练,基本可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达到毕业的基本要求。然而,高校中也不乏中途休学或退学进行自主创业与就业活动的学生,针对这些不同情况的学生,商务英语专业应考虑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按照学生学习类型的不同进行特定的专业引导。这个过程不应仅仅体现在本科四年的课程教学中,而且在对学生进行毕业评价时也可作出适当的调整。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会使得人才培养规格过于整齐,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特点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后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这是值得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探讨和思考的方面。

二、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基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我国高校应当从英语和商务两个角度出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将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落脚点,坚持教育环境真实、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原则〔1〕进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

(一)全面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水平起基础性作用,商务能力的掌握程度是限制性因素。语言能力的提高是无法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实现的,因此,高校在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时,应该在低年级阶段全面夯实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础,对“听”和“读”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听”与“读”的训练不应仅限于课堂之上,课堂之外更要对学生有量的要求。学生在课下积累之后,在课上进行集中反馈与分享,既能使课外的“听”和“读”得到检验,又能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听”和“读”这样的输入型课程成为教学关注的重点内容之后,学生才有可能在“说”和“写”这样的语言输出型课程上有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教学内容更新要及时,且既能涵盖词汇、语法等传统语言教学项目,又要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及思辨能力的教材书目及教学材料作为授课内容,将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增强学生的语言涵养,使语言的工具性作用得到完全发挥,这样才能为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全面提升商务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互联网+”背景下的商务英语课程群

当今社会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度融合。商务英语使用也已扩展至互联网背景之下。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影响使得原先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教育教学有了互联网的支持,变得可移动了,更加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一方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可以借助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授课模式,将教学活动以鲜活的形式加以开展,使静态的课堂成为增加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互联网商务环境下使用的英语是未来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该着重关注和研究的内容,这是新形势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当借此契机建设一些适用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群,为学生普及最新商务环境下的专业用语,这样学生在进入就业市场之前已经先行熟悉并掌握此种环境下使用的语言,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仿真商务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课堂的情境性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以及仿真商务实验室的使用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商务环境的体验感,这样的真实还原与模拟呈现是学生利用校园内的机会体验商务情境的最佳途径。实践性与应用性始终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而应该是身临其境的。高校应加大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对软硬件设备进行及时保养和维护更新。教师更应该利用这样的情境性教学软件,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感受,使学生掌握商务活动的操作流程与步骤,提高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将来从事涉外商务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四)校企联合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

商务英语教学应该本着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师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商务英语教学本就应该与时代接轨、与市场对接,输出达到就业市场要求的专业人才。因此,一方面,校企联合增加商务英语校内教师“走出去”的机会,使教师有机会得到最新的培训,了解市场最新的变化与需求,这样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素材就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持续更新,而且这样紧跟新形势发展的教学活动必然会吸引学生的积极关注和热情参与,使其真正从实际学习中认识到商务英语的内涵,并从自身出发,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校企联合推动企业兼职导师“走进来”,为学生开展真实商务环境下的案例讲解与实境分析,这样学生在未出校门的情况下就能得到真实经验的传授,方便快捷,切实扩大自身的专业视野,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校企结合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校园内的学习与积累必然要在未来的商务环境中加以检验。校企结合,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走出校园参加实习实训,回到校园再进行总结提升,对学生的发展和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意义重大。就学生来讲,市场纷繁复杂,他们在选择实习实训地点时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为避免问题的出现,高校应多创造这样的机会,为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也利于高校从实习单位实时了解学生实习实训的表现,进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化,使教师能够以极强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学生接受指导之后又可将其所学运用在实习工作当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职场能力。

(六)优化评价考核方式

现阶段,高校商务英语学生在毕业时还是以完成学术毕业论文和答辩为前提的。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有效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2〕。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设计在现实意义上加以使用和推广的可行性不足,因此,不应以单一的论文模式对学生进行毕业评价,优化考核方式是未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同时,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性在毕业设计中也应当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例如,可以将完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报告纳入毕业设计体系中,这样,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还可实现高校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多元的培养机制中获得学习成就感与能力的提升。新形势对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步伐与力度将对未来的人才能力与素质养成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应在大学人文教育的基础上,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建设目标,以学生的就业发展为导向,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师资队伍,不断改进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升学生的商务实操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务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万荣.ESP商务英语人才供给侧教学改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81-82.

商务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生态语言学;生态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背后的不足也日渐凸显。作为一个完整的微生态系统,商务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问题,其中,影响课堂教学的各因子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角探讨如何从生物成分(教师、学生)和非生物成分(课程、教学)两个维度调整失衡的生态系统。

一、影响商务英语教学的生态因子

从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角度看,哈利迪模式关注语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韩军2013),豪根模式则把动、植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隐喻为语言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即特定语言与其所在族群、社会、文化及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豪根模式’认为语言有自己的生态环境,所用语言的社会及所用语言之人的态度决定了语言生态环境的良莠。”(黄国文2016:9)生态环境由全部的生态因子构成。“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李博2000:13)。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生态因子指影响商务英语教学生态平衡的因素。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除了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之外,还会随着教师、学校和市场因子的变动而变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波及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课程设置的重点直接决定该专业教师的配置和教学重点,同时为该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学校的课程设置反映学校的教学定位,这种定位需要满足市场需求,而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的课程设置甚至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压力。最终的教学效果会反过来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市场、学校、教师和学生这四大生态因子共同构成商务英语教学微生态系统。

二、商务英语教学生态失衡表现

生态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将教学看作一种完整的语言生态系统,系统中各要素在生存过程中既对立又依存,使整个教学生态保持平衡。布莱克曼(Blackman)于1905年提出限制因子是决定或限制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的环境因子。本文将商务英语教学看作完整的微生态系统,分析各限制因子(学校、教师、市场)如何对生态主体(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教学生态体系失衡。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英语类专业(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是我国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王巍巍、仲伟合2017)“国标”要求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其中英语知识与技能模块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模块25-35%)、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五个部分。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难以平衡好这五个部分的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结构不科学、课程设置未突出培养目标主体地位、毕业论文(设计)与实际需求相脱节。首先,多数高校难以协调好商务类和英语类课程比例,容易把学生培养成单一的商务人才或外语人才。其次,大多数高校仍沿用教师为课堂主导,课堂以知识输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思辨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最后,部分高校缺乏对学生实践类论文的相关指导,导致学生在论文中对理论生搬硬套,论文只是简单罗列材料和例子。课程设置不合理使整个课程体系趋于扁平化,缺乏生机与活力。

(二)师资力量薄弱

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委托湖南大学课题组对全国商务英语师资状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商务英语教师群体年纪轻、教龄短、职称低和专业不对口。75%的商务英语教师集中在25-40岁,超过50%的教师教龄不足5年,拥有教授职称的教师仅占5%,大多数教师缺乏相关的经济、管理或法律学背景(全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2016)。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又要有丰富的商务工作经验,但在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阶段,许多教师只能满足其中一部分要求,如某些教师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缺乏商务知识与技能;某些教师虽毕业于商务英语专业,但缺乏实践经验。如此,很容易导致商务英语课堂过分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或理论讲解,无法凸显商务英语课堂的异质性。

(三)教学模式单一

专业背景知识的缺失或教师信息素养的不足导致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只是浅尝辄止,因此在教学中难以灵活变通,并倾向于教授单一的语言知识而忽略对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信息素养指教师驾驭信息技术媒介,充分发挥其工具价值的能力(尹学艳、李晓珍2018)。许多商务英语教师仍习惯以“课本+黑板+PPT”的形式进行授课,通过反复讲解课本知识和练习来规范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行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简言之,不少商务英语教师轻“线上”,重“线下”,轻“实践”,重“概念知识”。如此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商务英语课堂逐渐僵化,从而不利于其教学生态主体(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四)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王巍巍、仲伟合2017)但在实际中,由于学校软、硬件资源及合作企业有限,实践教学实施难度大等原因,致使学生缺乏商务英语实践的相关锻炼,对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学生处在学校这个封闭或半封闭式的“花盆”中,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不足,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思辨和创新能力不足,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生态,形成“花盆效应”(宁云中2016:78)。

三、商务英语教学环境生态化建议

(一)建设有校本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国标”,找准商务英语专业定位,构建立体化、生态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国标”着眼于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五大能力,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作了明确要求,旨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商务英语人才。由于各高校的生源质量、师资水平、优势科目各不相同,各校可以在完成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校本特色灵活设计课程体系。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可以在大一、大二阶段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三、大四阶段开设一些富有校本特色且专业方向明确的课程,为学生的后续就业作好铺垫。实践类课程可贯穿大学四年,提高学生对社会需求的认知,使其更加有效地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与增强实践能力。这种设置,既加强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又有利于学生个体学习生命的健康成长,还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生态学优胜劣汰的相关原理,作为商务英语教学微生态系统中的课堂引导者,教师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避免成为学生发展的限制因子。本文中的“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商务实践经验的商务英语教师。具体可从“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几个途径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线上”指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各种信息化手段在网上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模拟实训。“线下”指教师通过参加商务会议、报告、演讲等丰富商务知识,甚至可以在真实的外贸公司学习完整的商贸流程。“国内”指国内各高校之间可加强合作,一些处于优势地位的学校,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等,可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来帮助其他院校教师。“国外”指财政充裕的高校派遣商务英语教师赴国外进修,以提高教师的双语或全英文教学能力,丰富其知识结构。

(三)构建自主学习的多模态教学

豪根(Haugen)认为语言生态是由语言的使用者、学习者和传播者决定的(梅德明2014),为保护商务英语教学的生态多样性,学生需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保持思维的个性化发展。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之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指导地位,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一方面,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动机,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调节自身的学习进度,在学习中保持自我监测。例如,学生可利用慕课平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完成平台测试以提高学习效能。另一方面,教师在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何莲珍2003)。教师利用影像资料、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或引入实训平台来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和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下先行观看教学内容,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在课上进行练习和交流,以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四)加强校企联合双轨制发展

“外语教育需服务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实践教学为例,应确保见习、实习、课外实践等活动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增进团队合作能力,在实际工作场域中提升职场胜任力。”(王巍巍、仲伟合2017:7)学校应充分考虑市场发展需求,加强与国内的外贸公司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假期到合作企业实习,近距离接触外贸行业,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外贸行业运作的机制与规律,在实践中查漏补缺。学期内,学校以兼职教授的形式聘请行业内的精英与专家来校,通过开讲座、办培训班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商务知识与技能。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模拟更加真实的“自然生态”,形成开放、平衡的动态生存空间,优化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形成“活水效应”(宁云中2016:79)。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