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范例

企业知识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范文1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

21世纪,企业的竞争由传统的资源竞争让位给知识竞争,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迫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企业不得不加强知识管理。如何认识企业的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怎样从事企业的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下面我仅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谈一点初浅的认识,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1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的知识管理作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已从物转向人,再转向知识,知识对企业产品的附加值的增加和满意度的提高所起的作用为企业管理者所关注。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有利于发挥企业的现有知识资源和潜在的知识开发能力,提高其市场的竞争力。

1.1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性

现在的市场消费者已由过去的经济、耐用型向多功能、享受型转变,简洁、方便、美观、适用已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首选,这就要求商品的生产者不仅要了解产品的结构、功能,还要懂得美学知识、电脑知识,自动化控制程序等等,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开发企业员工的各种知识潜能,有的放矢的开展经营活动,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1.2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知识就是资源、知识就是财富的时代,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不仅使企业注重现有知识存量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它能改变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将企业的存量知识转变成企业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产品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3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

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已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而知识作为奇缺资源已上升为核心资源,当前的竞争不仅仅要求企业拥有一定数量、掌握行业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尖端人才,更重要的是如何调动企业知识主体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就能够更好地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

2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把企业现有的知识资源应用到生产、经营等环节中去,发挥其价值增值的作用。因此,企业的知识管理过程也是企业产品的增值过程。我们从企业知识资源渗透的范围来看,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2.1经营理念方面

即企业员工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核心观念等。包括企业的愿景、发展思路、经营理念和文化理念等。

2.2经营模式方面

即企业运行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模式及方式方法。包括企业人、财、物的调配和组合、生产任务的分配、落实、检查、督促的方式,员工协作模式,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和落实等等。

2.3生产操作方面

即生产过程中,支持员工生产操作的相关知识。包括作业规定、作业安全须知、作业工具设备使用办法、作业对象的说明或认识、作业每一个阶段的总结或报告等等。

2.4生产的监督与考评

即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包括各项工作的安排、计划的落实、检查和监督,工作考核规定和工作过程中各种激励方法的应用等等。

3企业知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知识投入对企业管理者缺乏吸引力

目前,企业的经营者过于关心企业规模的大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经营利润的多少,对企业自有品牌、产品的知识构成、专利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的原因是知识投入不能像增加人员和设备所产生的效益那么明显,另外知识的投入与见效还有一定的时间差,这对于一些急功近利的经营者来说缺乏吸引力,导致企业在知识投入方面严重不足。

3.2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利用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形成了相应的信息网络,企业的信息存储、传递、处理更为快捷。但是,由于企业总体投入少、员工素质差等因素的影响,其信息化建设还很不平衡,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局限性,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利用程度不高,这不利于企业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

3.3缺乏知识共享意识

目前,部分企业存在知识个人化的倾向,成为员工的个人特权,不能做到企业内共享,严重影响了知识效能的发挥。企业对此要高度重视,对外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对内知识不是某人的个人财产,要树立知识共享的意识,建立起了企业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的效能。

3.4企业知识管理的行为还很不规范

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刚刚起步,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遵循,一切工作都处在摸索过程中,这就导致企业的知识管理行为还很不规范,企业知识管理的作用也得不到全面地发挥,要想真正的发挥企业知识管理的作用,就必须培养自己的知识管理人才,积累管理经验,规范企业知识管理行为,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4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措施

4.1树立知识是企业核心资源的新理念

供给学派认为,“一国实际收入的增长,取决于其有形资本与智力资本的积累,也取决于其劳动力的质量与努力程度。”尤其是当代智力资本所形成的科技革命,正在迅速改变着物质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面貌,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福利,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切实转变认识,树立知识是企业核心资源的新理念,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

4.2注重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知识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企业知识作为其重要分支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企业员工通过长期努力,总结、积累和归纳起来的重要资源,是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所以,企业的管理制者不仅要注重现有知识资源的保护和应用,还要注重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3鼓励知识创新

企业要建立知识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广泛宣传企业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创新活动中来;企业要为员工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物资和时间上的支持和帮助,解决创新者的后顾之忧;企业还应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在创新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员工要给与奖励,奖励可以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在企业里形成一个人人热爱学习、个个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4.4营造有利于知识传播与分享的企业环境

企业要营造有利于知识传播与分享的环境,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澄清一个错误认识,企业的知识资源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财富,个人专利除外,企业全体员工都有分享这些知识的权利;其次,企业要为员工做好分享知识资源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宣传、培训让企业的广大员工都掌握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再次,企业的管理者还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4.5加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的知识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知识只有在人们的相互交流中才能得到发展”,离开交流和应用知识就不会创造价值,对企业来说加强知识管理也就没有了意义。要想实现知识的快速、有效交流和应用,企业就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利用好现代的传播媒体,对内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分享,对外通过互联网和行业信息平台,了解本行业的最新知识动态和最前沿的技术和工艺,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为员工收集、借鉴、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提供方便。总之,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反思过去,让企业的管理者更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加强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油翠英.略论企业发展中对知识管理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9).

[2]罗建云.企业如何推进知识管理[J].企业管理,2011(11).

企业知识管理范文2

大量的研究和实证表明,一个中小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创立者拥有某种特定技术、管理技能或者关系网络,而非创立者拥有资金、自然资源等要素,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建立是由于企业的创立者拥有特定的知识。一个中小企业要想在跟大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优势。这种优势只可能是来自企业所拥有的某种特定技术、管理方式或生产工艺,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并相对保持领先。因此中小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更需要加强知识管理,发挥知识的作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在制定企业战略方面。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长远的战略,而企业能否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积累的知识。企业知识不仅包括隐含在企业内部以及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同时也包括企业外部的信息,如产品的供求状况如何、竞争对手的状况以及政府的方针政策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把握和分析研究,企业可以及时地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对经营策略作出调整,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一般性非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缺乏原创性知识和技术,尤其需要重视和强化企业知识的管理,为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服务。(二)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企业的工作效率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知识、文化、技术、人员等多种要素的优化配置,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是人员。企业的知识库中存储着大量的行业知识、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等,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需要某一方面的知识结构可以直接到知识库中进行查询,从而能够大大节省工作时间,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中小企业在一时无法实现资本、规模等生产要素的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最有效和经济的改善企业的工作效率的途径就是优化企业的知识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增值,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三)在跨越生命周期方面。企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从历史的长远角度来看,无一例外地都将经历酝酿、成立、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都较短,易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中小企业要跨越这个生命周期,最关键的手段就是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实施知识管理可以实现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将企业内部经年沉淀的富有价值的知识与从外部习得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对知识的收集、分析、组合、运用的能力,员工素质是知识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传统的非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中,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占员工人数的百分比普遍较低,企业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能力普遍薄弱。中小企业知识管理人才缺少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无法提供与大企业同等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与上升空间,这在一些家族型民营企业内部更显突出,难以吸引有能力、高学历的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

(二)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在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当中,有些员工出于职业安全及个人地位等方面的考虑,不愿将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有些员工则不乐于或不善于使用他人的知识,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抵触知识的创新和制度的变革,而企业也没有明确提倡和强调要加强共享和交流,导致个人知识不能转化为企业共有的知识,甚至出现企业资源部门化,部门资源个人化,个人资源独享化,严重地阻碍了共享型企业文化的形成,给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造成了障碍。

(三)缺乏成熟的管理制度。成熟、适用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或者是仅仅依靠管理人员的个人意志和个人经验进行主观决断,缺乏一套完整规范实用的管理制度,或者是照搬照抄其他类似企业的管理办法,而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则并不予充分考虑。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在接受新概念和新信息方面显得比较迟钝,缺乏获取新知识的动力,甚至企业管理人员也对知识管理的理念表现得十分陌生。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知识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实践和运用。(四)缺乏长远的战略协调。实施知识管理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手段,战略是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

划与方略,而一般中小企业往往一味强调企业的灵活性,强调企业对市场变化的被动性适应能力,而忽略对企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思考与规划,同时,在企业内部,也未真正形成一个全员认可和遵从的战略共识,导致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目标,导致知识管理未能与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只是服务于企业的短期目标,服务于企业的一般性事项处理,使知识管理的效用大打折扣。

(五)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从本质上来讲,知识管理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并与管理科学高度融合的产物。在实施知识管理的每个环节,即:知识的吸纳、消化、存储、交流和共享都需要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因此,知识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益活跃,国际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为标志的数字时代,而我国目前传统的非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普遍滞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实施。

三、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途径

(一)组织体系方面。中小企业进行知识管理主要是要建立适合知识创新和共享的组织结构。国内的学者曾就一个理想的企业组织结构提出了七项标准:第一,有利于员工的相互影响、沟通和知识共享。这种沟通不仅发生在企业内部员工、部门之间,而且还应该发生在企业与外部客户、供应商、同行之间。第二,有利于企业的知识更新和演化。组织结构的设置应该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交流各自所拥有的知识,能够使外界的最新知识迅速地传入企业,并能迅速地被企业员工所知晓,使企业和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在知识的内外交流和合作开发中得到更新和深化。第三,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完成知识的商品化。企业拥有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使知识商品化,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效益。第四,有利于企业掌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通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纠正———再适应”过程使企业充满活力,以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并能够迅速地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多变性作出迅速、灵敏的反应。第五,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由于知识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各种人员和多种商业活动,必须依靠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才能使知识的商品化活动顺利完成。应该注意的是,这个团队不仅包含企业内部人员,还应包含企业的供应商和忠实的客户。这样才能使知识产品按照市场需要设计,按照资源最优化配置来生产。第六,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引导员工的系统学习,使员工能够系统地学习、思考,能够将分散在各个员工头脑中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知识力量。这种学习不仅仅是从他人处获得知识和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来激活员工和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员工学习新知识不仅要通过正规教育或业余教育来完成,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完成。第七,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还应该是一种宽松的、民主的管理体制,企业的发展出路在于企业管理体制的建设,企业需要高水平的领导,正确的战略指导,优良的产品服务和实用的、创新的知识和技术。

(二)企业制度方面。一方面,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本土化”原则,即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创建新型企业制度,让员工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感受到自己与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企业中,每位员工拥有不同的能力和潜力,所有这些都是企业发展必备的要素,企业由许多拥有不同技能的个体组成,因此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每位员工,每位员工与企业相互承诺、融为一体,才能互惠互利。企业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约束,鼓励员工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做到资源分享和创新,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惩罚。另一方面,创建学习型企业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知识管理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即知识的生成和获取管理。知识生成和获取的方式是学习,企业应当通过营造一种鼓励学习的企业文化氛围,统一广大员工的学习目标,鼓励员工通过自我学习丰富个人的业务知识,进而增加组织的知识资本,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顺畅地传播、共享、创新和应用。这种环境氛围的营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的营造两方面。硬环境的营造包括建立起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结构,完善企业的知识网络,建立起鼓励员工参与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和鼓励员工创新的各项企业制度。软环境的营造主要是要创造出一种鼓励学习、鼓励知识交流与共享、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企业文化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能为绝大多数员工信守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和经营战略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而现在的中小企业也都重视文化建设,如何使企业文化和知识管理相辅相成,是知识管理建设中的一个难题。要把人才建设放在首位,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让大家认识到自己和组织是一个发展整体。这样员工会尽可能地努力工作,把自己的所学积极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企业知识管理锦上添花。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采取多种相对灵活的方法创建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例如由业绩优秀者介绍经验、技巧和成功心得,由企业整理成可供分享的方法或知识来提升其他员工的能力;或者由业绩优秀者任导师,建立类似师徒的关系;此外,中小企业还应避免简单地以个人业绩高低来建立薪酬制度,而尽量强调团队绩效,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员工之间的协作和交流,促进知识的创新、传递和共享,还能帮助企业更有效地把知识资源转化为企业利润和竞争优势的来源。

(四)员工素质方面。提高员工素质可以有多种途径,比如说,企业可以预留一定的专款,专门用来搞员工培训,这样可以做到有效的财政保障。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如此做法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支出,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非正式组织,例如学习型团体,让团体中的成员深刻感悟到,通过学习获得、分享、整合、更新、创新知识,长此以往,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同时,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和信任感,还可以增加其协作度和企业凝聚力,这对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是十分有效的。企业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而此正是很多中小企业的软肋。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人才是当前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资金相对匮乏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校企合作,中小企业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的同时获得必要的智力支持。还可以通过与国有企业合作的方式,让其优秀的人才为我所用。

企业知识管理范文3

一、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分析

1.增强知识管理战略意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虽然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加强知识管理对促进企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但是显然还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快速性。企业加强对知识管理战略模式的研究,首先必须要增强知识管理战略意识,从企业领导到基层员工必须要完成思想意识的转变,进而影响到行为转变,在不断创新中前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增强知识管理意识,企业必须要加强对知识产权一系列过程的保护,对知识产权形成、发展以及价值运作等制定更为长远的战略性计划。知识产权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将知识管理战略与企业技术开发以及无形资产的运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建立完善知识管理体系

企业想要提升知识管理工作质量,必须要建立完善管理体系,以此作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模,并结合发展规划决定是否建立专门管理机构或者是部门。另外还需要配备相应管理工作人员,保证其具有专业管理能力,并给予其一定的行政权力,或者是其直接受企业高层领导指挥,保证其工作的顺畅性和有效性。企业所建立的知识管理部门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发展现状,制定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和各项具体规章制度,并监督其实施程度。同时还负责对企业内知识产权的申报、保护工作,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与策略研究。另外,内部知识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企业范围内员工知识管理意识的培训,并增设维护各部门以及总体知识产权文献数据库。

3.加强企业知识文化建设

企业知识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将知识转化为效益,整个过程的实施主要还是依靠企业内部知识人员,为保证其工作效率的提升,要求企业必须要建立与知识工作氛围相关的企业文化,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加强企业知识文化建设,是保证企业内知识工作人员可以完成对各类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同时还可以激发员工创新意识和动力,保证由知识到效益的转化过程更为顺畅。企业知识文化的基础是建立在员工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因此企业必须要通过创建文化氛围,鼓舞员工进行合作和创新,通过企业所提供的知识交流机会,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识,进而可以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4.建设完善客户管理体系

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战略模式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管理,建立完善客户管理体系。企业必须要加强对零散知识信息的整合,将客户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产品资源等多种有关企业发展的信息进行有效规划和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的有效整合,形成组织记忆。另外,对于新的项目与知识资源要通过汇总、联系、提炼等步骤将相关知识信息传达给工作人员,并通过其努力将知识信息转化为企业效益,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二、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加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对知识管理战略模式进行研究,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保证企业内知识信息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朱军 单位: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

(二)

一、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

1.团队型的管理理念创新。企业整体是一个团队,同时企业内部各部门又是一个个小的团队,在进行各项工作的同时,彼此进行合作的又可以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团队,可见团队对于企业无论是内部或外部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一些组织集团中,各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随着市场结构和形势不断地变化,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举个例子,比如NBA中的各个球队,十个人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有中锋、前锋和后卫等,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职责,但是五个球员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比赛的,比赛过程中球员会通过挡拆、配合等各种战术进行协同合作,他们的工作是同步进行的。而棒球的则不然,每位球员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且不能离开。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一个两人的队伍则会出现很多非常深入和灵活的配合,虽然两人有自己的位置但不是固定不变的。以此可以对企业团队型的管理进行了解。

2.学习型的管理理念创新。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能力在任何企业中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大至企业团队小至个人。知识经济时代更加注重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对员工更是如此。教育时代所学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求了,因此通过学习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来构建一个“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良好环境显得至关重要,培养企业和员工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对于企业良好人才的塑造是关键因素。具体的做法可以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讲座的形式、组织内部成员进行经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等方式,从细微到全面构建企业的学习型管理理念。

3.服务型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者是一个能够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者,同时又源源不断的为内部员工提供所需资源和合理需求。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提出,多数企业已经更加注重企业基本员工的需求,管理层不仅仅是对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员工实行控制和监督,更多的是为企业员工进行服务从而间接地对企业服务。培养员工之间的协调配合,尊重员工的努力,为员工构建一个充满乐趣的工作环境,而不是一个只是为了赚取薪金的谋生手段。

二、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了WTO,面对急剧增长的知识和信息,我国企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以知识为基础的高形态的挑战和竞争。一个企业的荣辱兴衰和实力的强弱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企业本身所拥有的资本、人力和物质,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知识的拥有程度和人员的学习知识的能力及创造力,企业应学会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进行企业的管理和创新。

1.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整个创新的前提,企业的所有活动始终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企业内部个人的创新能力关乎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一个能够引导员工进行创新活动的管理理念是异常重要的,知识管理的要求是企业对知识积累和更新的注重,同时对个人提出了终身学习、敢于创新的要求。企业管理应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构建一个能够激发集体和个人创造力的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的和现代化的信息科技和知识经济相结合,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培养一批有知识的员工力量。

2.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摆脱了工业经济时代只注重生产和销售的管理模式了,现代企业更加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独立性和创造力,现如今推行的知识管理,力在培养员工的全面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因此知识管理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企业必须建立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并且拥有一批能够灵活、有效地能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型管理人才,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管理方式还应该不断进行创新以求跟上时代和市场的步伐。3.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就犹如一个企业的管家,对企业内部的运作进行着规范和监督。一个企业的管理制度首先要考虑的是知识的有效生产、传播、共享和运用,因此作为以知识管理为根本的企业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绩效机制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就能够从制度上保障企业整体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为企业资源的共享和更新打下坚实的基础。4.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企业内部的组织和团队对于企业整体犹如零件对于一台机器一般,各个零件的合理运行才能使整个机器正常运行,企业亦如此。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要符合企业整体的运作和发展,并且与企业的特点相适应。知识管理的特点要求企业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变革的时候,要考虑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使组织和个人具有开创性的思维方式,以此来催化新知识的产生、提高集体的创造力和员工的凝聚力,同时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全方位运转从而提高组织团队乃至企业的绩效。

三、如何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平台

1.完善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管理机制。信息和自动化平台只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工具,将企业的管理进行固定化的一种手段。而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管理机制才是根本,有效的知识管理机制是企业良好运作的保证,是企业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保障,只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机制才能做到企业内部知识的产生、传播、共享和创新,才能为知识管理平台的搭建打下基础。

2.提高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化技术已经遍布全球各行各业,企业采取信息化技术进行企业的管理已经当今社会的潮流,一些企业业务运作的管理系统纷纷问世,并且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这些系统已经如同血液一般融入到企业的整体管理之中,也是企业在信息化管理道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的前提因素,因此,企业应将它视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

3.推进企业管理中虚拟团队的运作模式。如今企业的运作模式已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工作和业务的完成多是由团队来承担的,知识管理要求要有一个良好虚拟团队的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成员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共享,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进而快速全面的建立起一个共享知识平台。六、结语知识管理已经作为一种良性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中深入人心,通过企业的良好运作,不断地促进企业在管理上的创新,形成统一的、有效的管理标准。面对复杂多变的知识经济市场,企业自身通过合理的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研究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相信不久的将来,知识管理必将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作者:徐巍 单位:北京航天新概念软件有限公司

(三)

一、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一)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目前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定义总体上分为两种观点:技术与工具观和系统观。技术与工具观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工具。系统观则认为知识管理系统不单单是工具、技术和软件等的集合,而是融合了现代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将技术、企业文化、人和知识运动的过程等集成考虑的综合系统。以此为基础来整合组织知识学习过程,实现组织组织资源共享,提高组织竞争力,为企业构建的具有先进信息技术的集成化网络系统。本文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定义为:知识管理系统是融合现代管理思想来对知识收集、组织和传播的管理技术集合,是使知识可以脱离个体而具备专家性、综合性、完备性和系统性的系统。

(二)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

1.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应能够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实现企业需求目标。功能要覆盖核心的流程和环节,要帮助解决组织的现实问题、帮助组织达到经营或运作的战略目标,以此帮助组织形成核心竞争力。假如一个知识管理系统不能实现上述功能,或不能支持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样的知识管理系统即使正常运行,也并无其存在的价值。

2.良好的知识获取途径和开放性。首先,知识管理系统知识来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他们积累的知识构成了知识管理系统知识中核心的内容。因而,知识管理系统必须为使用者提供便捷而丰富的知识导入手段(包括文字、图表、语音),从而使包含在上述几种表现形式中的信息。其次,在企业内外部建立可互动的知识仓库与平台来进行信息采集。有效挖掘利用企业内部知识信息资源的同时将网上有用信息通过智能提取工具企业纳入知识库,建立网上协同工作平台,以此实现网络资源的实时知识共享。

3.具备较强的检索和能力。知识管理系统需要能够根据用户所限定的搜索范畴,从知识仓库的一个子集(符合某种特性的知识的集合)到整个知识库,到与知识管理系统相嵌联的其他应用(外部数据库、文档集等),进行关键字、全文及附件等内容的检索,并将搜索结果关联、标引、分类,使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得以补充、汇集、序化,从而将最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在恰当的时候提供给其用户,以达到智能搜索的目的。

4.易操作和个性化的可视界面。知识管理系统必须能够把知识以一种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展现,让用户能够清晰准确地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同时,由于不同用户关心的内容不一样,知识管理系统有必要提供可设置的个性化的导航界面。5.具备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功能。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知识管理系统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形成组织所需的具有综述性、研究性和预测性报告和情报。这就对知识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挖掘。通过运用最新的智能工具将海量显性知识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发掘其中的隐性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给予管理、利用,并形成专业知识库和知识仓库。

(三)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1.系统目标确立及可行性评估。知识管理系统构建初期,应设立领导小组对知识管理系统所要达到目标以及实现可行性进行研讨。确认实施目标和可行性后,由知识管理专家小组负责知识结构分类,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运作模式和流程。

2.系统规划设计。知识管理专家小组对系统原型进行设计,定义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发展知识管理地图和知识结构,制定知识管理政策及详细流程,明确系统知识来源,建立知识管理系统运行制度及规则,确立仲裁机制。

3.系统开发测试。技术部门在专家领导小组及规划设计思想指导下进行系统功能的细部设计、系统原型的开发和发展,并给出知识导入计划。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范围内性能测试。根据应用效果及功能实现程度,对系统进行调整,以保证其实用性、易操作性和安全性。

4.系统实施。系统开发测试完毕后,在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实施系统。对知识管理系统操作人员进行知识导入及输出等相关培训,普及知识管理系统运行制度及规则,履行仲裁机制。同时,对系统实施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价。

5.系统维护反馈。根据实施阶段所得到的反馈内容对系统功能及流程进行取舍,根据实际需求丰富系统的功能组成,实现新功能的增添,完善存在不足的旧功能,确保各项规则和制度的认真执行。

二、结束语

企业知识管理范文4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管理;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

目前,我国知识与技术密集产业(KTI)的贡献率占GDP总值的21%,KTI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在KTI占比越来越大的今天,知识与技术密集产业创新与发展对知识这一无形资产的关注度和倚重度空前提升,将知识管理视为“现代企业战略变革的突破口”。

一、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知识管理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知识管理已成为主宰产业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简单来说,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并配合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知识资源,促使知识的应用与价值实现。企业经营和成长过程中对各种知识的管理,目的是满足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及成长的需要,以利用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使企业实现新的成长和发展。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就是将知识视为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加快企业发展,从而形成自身竞争优势。知识管理对于推动企业的持续创新、科学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包括知识集约过程、知识应用过程、知识交流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目的。而知识集约、知识运用和知识交流是实现知识创新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一)知识管理是适应资源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21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知识作用相对于物质作用而言更加丰富,使人类从由于物质资源的稀缺对经济发展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企业也因此正在依靠知识不断地减少单位产出对物质资源以及时间等的要求,即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正在大大增加。在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中,其产品价值的60%以上来自于知识资源。

(二)知识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是靠知识与核心技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因此,加强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开展全方位的企业知识管理,从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者意识到的当前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管理问题。

(三)知识管理相对于其它管理的比较优势促使企业开始重视。企业运用知识管理,加强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与其它管理相结合,给企业带来的创造价值将是十分巨大的。

二、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我国知识与技术密集行业领域,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实行了知识管理,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用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并不完善。在我国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根据“WeAreSocial”和“Hootsuite”披露的最新数据,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在2018年已经突破了40亿大关。而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也仅仅只有20%的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和运用信息手段,这与国外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中,有很多仅仅是具备了知识管理所需的必备的硬件,而缺乏的是适用企业自身的软件,更缺乏的是知识管理的观念。

(二)误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认为知识就是信息,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知识主管(CKO)就是信息主管(CIO),这已把知识管理狭隘化了。这是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所普遍存在的认识上的问题。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变革和超越,信息管理只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管理也不仅仅是信息管理的发展和延伸。主要在于:信息管理仅仅注重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知识管理更注重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信息管理仅仅侧重于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而知识管理更重视信息,知识活动的过程和人员的管理;信息管理关注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方式向适当的员工提供适当的信息,将信息简单地视为企业的免费资源,未能对知识进行资本化运作以实现知识增值;而知识管理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追求知识的增值。所以企业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就必须澄清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三)公司内部未能实现知识共享,过分依赖少数几位关键性人物。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其知识含量相当高,其潜力也非常大。怎样让人去公开自己的好点子而不是隐藏起来,让人接受而不是拒绝好的想法,实现公司员工知识的不断交流,达到知识共享,这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此外,目前从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知识获取的渠道来看,企业知识管理过多地关注专利的获取,但对专利进行内化的能力较弱;在知识存储方面,目前未能真正形成知识存储的科学管理系统;在知识保护方面,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约65%的专利为中小企业发明创造,但往往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同行业之间侵权成本低,维权费用高,难以保障企业利益。研究与开发(R&D)是体现现代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企业的业绩和竞争力。按照国际标准,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的R&D投入强度不应低于5%。然而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很多代表性企业R&D投入占销售比例尚不足1%,严重制约和限制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产品数量,企业发展创新活力、动力不足。

三、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实现知识管理、开发与建设知识管理系统就成了首要的任务,其核心是凭借一系列技术手段、制度安排及管理手段,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明确系统应起到的作用:为企业员工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服务。明确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新知识的生产和既有知识的深层挖掘,能够为企业与外部的知识交换提供渠道与窗口,为新知识及既有知识、内部知识及外部知识在同一企业内部的传播、共享及集成提供有效的公共性平台服务。明确知识的编码化科技含量:知识的编码化有利于知识的生产、获取、共享、集成与传播。明确知识管理落实到人: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学习机制,提高学习能力,加快建设企业知识管理团队建设。先进的知识管理系统是人与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的有效结合,其中人是最为关键的系统要素。

四、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

(一)加速扩大知识存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扩大知识存量:大量引进人才,保持动态的学习能力,建立创造并共享知识的文化氛围,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作为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看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又离不开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支撑。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多的产品保持领先的地位。

(二)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观,实行人本化管理。尊重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精神。同时,宽容失败,鼓励员工在创新中不怕失败,并给创新观念和创新思维充分的成长空间。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的人才资源整体素质。

(三)进一步完善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制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调整组织结构。充分调研企业的知识资源优势与知识能力水平,对企业发展目标、定位、趋势等进行统筹分析,制定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协调、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企业资源状况相匹配的知识管理战略。建立灵活、便捷、高效的扁平化知识型组织结构,以工作流程为中心建立组织结构。简化企业管理层级,减少企业中不必要的管理岗位,提高知识在员工中的传递效率。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任用具有良好信息素养、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运作及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要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高效益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建立标准、规范的企业信息资源库,使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信息资源的获取、传递、处理、储存、控制建立在全面、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及时。

(四)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和知识主管职位。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的知识管理离不开知识管理者,国内外的管理实践都出现了这种趋势。有调查表明,全球500强企业有20%已设立知识主管职位。这样企业管理层开始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主要核心的管理,转变为重点建立一个能支持沟通、建立人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知识管理内容上来。国内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围绕知识组织管理。知识主管在企业内的地位介于首席执行官和信息主管之间,即知识主管接受着首席执行官的领导,并有权领导信息主管。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CKO的主要任务是将企业的知识变成企业的资本;了解企业的环境和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知识需求,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学习、积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环境,使企业每个员工都能获得知识共享的好处,并为发展企业的知识度做出贡献。

(五)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最高领导层的重视与支持。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开展是以管理人员认识到知识资源使用的低效率、并寻求改革这种状况开始的。让高层管理人员理解知识管理的意义,并且支持让它成为现实而开展的各项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知识管理会涉及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并影响到一些特殊的程序与政策。知识管理内的很多过程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高层人员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安德森公司内部管理的领导者迈克说过、成功地开展知识管理的组织通常都有高层领导的支持。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的高层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他们应该为企业以及知识管理建立起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头脑中,使知识管理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其次,他们应该精通知识管理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能够具体指导员工,促进他们有效地收集、应用、交流和创造知识。再次,高层管理者必须被员工信任,具备高度的协调能力,能够促进企业形成相互依赖的环境。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英国、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强国地位,都是在企业管理技术优先取得较大突破的基础上取得的。如英国斯密的分工理论、巴贝奇的绩效工资制等造就了英国19世纪的辉煌。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斯隆的事业部制等带来了美国20世纪的称霸。日本人的全面质量管理,准时制生产等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因此,开展知识管理,尤其是知识与技术密集企业的知识管理,对于我们来说,在赶超企业管理世界先进水平,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纳,马灿德.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罗崇敏.论企业创新〔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3〕雷家.高新技术企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郁义鸿.论知识管理的内涵〔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01).

〔5〕韩富鹏.再造知识管理流程〔J〕.知识经济,2002.

企业知识管理范文5

一、知识与知识管理

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把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分为四种形态,即事实知识(Know-what):指可以直接观察、感知或以数据表现的知识,如统计、调查资料等;原理知识(Know-why):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即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即关于做事情的技巧、诀窍等方面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即关于谁知道和谁知道做某些事的信息。很显然,传统知识和能力的矛盾在知识经济时代统统归为一个概念“知识”。在GB/T23703.2—2010《知识管理第二部分:术语》中,对知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知、判断或技能。知识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隐性的;可以是组织的,也可以是个人的。知识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可定义为在组织中搭建一套以人文为核心以技术辅佐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实现流通的过程,达到知识在系统内部不断积累、创新、迭代的目标,助力企业制定正确的决策,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一般认为知识管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资产化、知识场景化和知识生态化。知识资产化。知识管理初级阶段,往往从最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入手。例如,重点收集文档,建立知识文库,对各类信息分门别类,梳理设计出组织规范的知识分类,并根据用户角色配置访问权限。21世纪初,随着知识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关于知识搜索和知识统计的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始配置不同的知识地图来对知识进行主题聚类、分析和展现。这种以内容为导向、强调显性知识的知识资产化实施模式,到目前为止仍是许多组织实施知识管理首选的关键策略。知识场景化。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曾说:让听得到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知识工作者,他们离客户最近、离现场最近。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比后方的经理、高管们更鲜活、更有效。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认为,创新通常来自于创新者个人的信念。他特别强调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最有价值的知识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而是自己内生的。把知识情景化,依赖“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来构建知识,结合上下文的背景,形成一个综合知识场。针对具体场景的“因天因地,因人因事”的知识,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人,主要的策略是连接。在知识管理场景化之中,实践社区、知识秘笈、知识专家、知识积分等都是实用的策略。目前,华为的显性知识管理、经验管理、集体智慧管理三者并重的知识管理框架是现实中典型的案例。知识生态化。人的大脑在学习时,如果只是在原有认知上进行延伸,学习效果不大。如果过程之中有解构、有组合、有重构,才是有效学习。正是认知的不同组合,才能创造形成新的知识。因此,通过构建知识生态体系,形成知识多样性,激发更多个体的创造力,从而唤醒其内在的智慧,这种实践就叫做“知识生态化”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营造其生态系统,主要的策略是创造。如果我们无法自我突破,在同一个管道内部很难出现颠覆性创新,要产生颠覆性的创新,必须得换管道,尽可能把自己原有的认知清空,多吸收一些不同的思想,多学习一些不同的思维。目前,知识管理已从原先仅仅对知识的管理,而现在变为对具体人的管理。经过国际知识管理协会研究,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传统的指导性学习只能解决员工在日常工作中10%~30%的问题,其余70%~90%的问题需要通过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解决。而知识管理恰恰是解决这70%~90%问题的最好方法。

二、卓越绩效准则对企业知识管理的要求

做好知识资产和知识管理是事关优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卓越绩效模式作为目前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准则,要求组织保障数据、信息的质量,知识的易获取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关注组织管理并增长其知识资产以及如何学习,尤其在如何收集与传递员工知识;通过不同渠道融合和关联数据以建立新知识;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协作者双向传递相关知识诸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应从事业、使命和总体战略出发,确定知识管理的策略和目标,围绕知识管理过程,营造尊重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文化氛围,建立知识管理的制度体系和信息化平台,监测知识管理的各项活动和结果,通过评价、评审,实现知识管理的不断改进和提升。图1提供了知识管理体系逻辑和知识系统架构图,可供参考。

三、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目前,部分优秀企业在知识积累和知识库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知识存储和管理方式简单、缺乏统一管理而导致的知识难以共享和有效利用等问题。而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类知识往往分散在多处,没有形成统一的一体化管理。企业知识管理在以下四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知识与经验没有得到有效积累。专业人员往往注重技术应用,忽视对业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防范措施的总结,没有将有关经验和知识变成文字,导致类似的问题可能重复发生。同时,业务骨干头脑中存在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这些隐性知识由于缺乏有效载体,难以较快地得到传播,也容易随着人员的变动而流失,导致企业知识的积累乏力、传播时流失。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诸如产品研制或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技术资料分散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缺乏统一平台对已有的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整合,导致知识信息不能全面掌握、利用率低、无法共享和查询难度大,难以进行汇总、归类和分析等。知识没有得到有效共享。知识积累主要由企业各部门自主进行,相关成果也主要保存在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缺乏知识共享,导致相似的工作需要重复研究,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统一平台的支撑,在现有条件下,员工个人经验得不到有效推广,无法传承给更多的人。知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业务人员需要找准确的资料和知识时,往往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出决策,缺乏统一、准确和最新的数据源,导致技术资料和经验利用率较低。知识传递还停留在传帮带的传统模式上,缺乏信息化支撑手段,导致企业知识无法快速传递。知识没有融入业务。知识来源于业务,又反哺于业务。所以,知识要真正发挥其应用价值,就必须与业务深度融合。有的企业虽然早早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对知识形成了集中式管理,但由于未整合到业务流程中去,无法形成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应用和迭代更新,导致知识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越来越低。另外,随着知识管理实践的深化,如何能够持续地、有效地鼓励员工提交知识?如何挖掘和管理员工头脑里的知识?对于标准化流程之外的那些创造性工作如何管理?针对市场节奏变化快的业务如何确保知识能够及时更新?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何解决,也是知识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对应策略来看,总体而言,影响知识管理实施的诸多问题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为更好地应对知识管理发展中的问题,企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策略。加强知识管理主体建设。一个组织的知识管理主体不仅仅是单独一个知识主管,而是一个包括知识主管、知识项目管理者、知识工人和全体员工在内的多层次有机体。组织中专门从事知识管理的人员对于知识管理的成功至关重要,知识主管可以设计和建立组织的知识基础设施,可以为组织制定明确的知识管理程序,因此发现、聘用、培养以及保留住知识管理的专业人员是保证知识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非专业知识管理的人员,也就是普通员工。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在知识型员工的培养上加大力度。加强知识资源的管理。由于组织内知识的零散性、多样性、非结构化等特点,导致知识资源难以被有效利用,致使大多数组织机构面临着信息过量而知识难求的状态,尤其是可以精确指导工作的知识和可用于决策指导的知识,更是难以挖掘和管理。因此,应该利用知识地图、知识库等方法对知识进行整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建立促进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要把知识共享体现在组织的核心价值中。一个成功的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发现、共享和创造知识,激发员工内心愿意成为组织中知识资源的一部分。首先,组织文化应该有利于形成相互信赖的关系和统一的价值观;其次,组织应当通过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员工间的交流与合作;最后组织应该创造一个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内部环境。总而言之,组织要不断强化员工的知识意识,使知识管理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断鼓励员工进行知识活动,形成有利于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

四、知识管理常用的方法与技术

知识管理是建立在企业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一种管理手段,建构知识地图、知识图谱和创建知识库是常用的知识管理方法。知识地图可通过对确切的知识实体及知识关联的详细描述和表达帮助企业精准地定位到所需知识;知识图谱实现智能化检索和可视化分析;知识库是企业内一切知识的载体,可以实现对知识的一站式管理和利用。知识地图。知识地图作为一种知识导航工具,于20世纪末进入到国内知识管理研究开拓者的视野。当前多数企业面临知识迷航的问题。知识地图是用于定位知识的知识管理设施,能将散落的知识汇整起来,予以有效地管理与维护,让人们能够充分地存取、分享和再利用这些知识。作为知识导航工具,知识地图既是一种指南也是一种导航系统,通过构建知识之间的关系,把原本分散确相关联的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使企业知识有序化,以导航图的形式展现各个知识的具体内容,从而提升知识的查找效率与利用率。利用知识地图,可以实现工作指引的建立、岗位地图的搭建、新员工指引等地图指引功能。某企业构建的岗位知识地图示例(见图2)。知识图谱。随着知识管理研究的逐步深入,企业对知识的智能化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快速找到知识,更关注于从大规模数据中挖掘深层次、有价值的新知识和知识关联关系,形成基于知识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能力,提升基于知识的智能决策水平。知识图谱技术能有效从数据中识别、发现和推断事务与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形成更加直观的图谱方式对知识进行关联挖掘与分析,正受到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的关注,在科学研究、市场营销、金融投资、欺诈甄别、产品制造等相关领域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军工科研领域,像中电、中船等科研院所均已开展相应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已应用到知识产权管理、质量案例库、智能检索、智能问答、情报分析、辅助决策等相关领域中,在知识管理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某企业构建的知识图谱示例(见图3),实现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化检索和可视化分析。知识库。在知识生命周期中,知识库可以对显性知识进行沉淀和存储。同时对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的合并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知识库作为实现知识管理第一论的信息技术(IT)手段,同图3时也是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发展的第一步。目前,许多组织的知识库构建不够完善,甚至存在多个知识库相互独立的现象,不能有效地对组织发展进行战略指导。因此,企业在明确知识需求后,首要的工作就是制定相关标准,构建完善的知识库。通过结合多维的知识分类方法,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管理和维护。除了各专业数据库模块外,知识管理系统一般还包括核心服务层、应用层和界面层等。某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图见图4。

五、小结

企业知识管理范文6

在新时期,企业发展已经步入或者正在加速步入一个生产、占有、使用、支配知识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俨然不再是有形的物质形态竞争,而是转变成了无形的知识形态的竞争。毋庸置疑,只有那些不断更新知识,进行知识管理机制创新,以最新知识统筹企业发展的企业才更能取得成功。文章阐述了知识与知识管理内涵,并介绍了知识转移与共享机制、知识管理保障机制两种知识管理机制,以飨读者。

[关键词]

企业;知识管理;管理机制;共享机制;保障机制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与创新对企业的可持续、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网路化、数字化、知识化、虚拟化时代的加速到来,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在环境,于是,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督促着企业不断进行人才培养,知识积累与技术革新。鉴于此,当下进行知识管理,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机制是目前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1知识与知识管理相关内涵

1.1知识

物质、信息和能量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无疑是借助于知识、信息以及数据来进行的,知识是人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与信息、数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众所周知,获取知识比获取信息是一种更高级、更能动的能力。知识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例如,原理知识与技能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员工个人知识与企业知识等。我们在企业发展中提到的知识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广泛性,只要能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知识都可拿来所用。

1.2知识管理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知识管理被称为一种“新兴、现代、科学”的管理方式,其自一开始便被企业领导者广泛接受。在早期的企业知识管理中,显性知识备受重视,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知识形式,但是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重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而隐性知识的承载者是人才,这就预示着有更多企业倾向于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开创“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模式,实现对知识资源的深层挖掘与管理。关于“知识管理”的概念,学者们众说纷纭,各有千秋,但其内涵基本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知识获取、知识梳理、知识存储、知识维护与应用、知识转移与共享、知识创新等。

2企业几种重要的知识管理机制

2.1知识转移与共享机制

2.1.1建立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与共享机制

关于企业的知识转移与共享,学术界认为包括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知识转移与共享。这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生产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研发部分等之间知识的流动、转移与共享。另一种是指在知识联盟条件下,各企业之间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与交流、相互共享。关于企业内部知识转移与共享机制的建立,企业应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建立激励奖惩机制。要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员工个体之间知识转移与共享,适当的奖惩激励机制建设很有必要。企业可依据自身发展状况,基于员工的心理进行薪酬激励制度、产权激励制度、定期考核淘汰制度、知识署名制度等制度的创设。二是建立创新失败宽容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实现企业知识创新。三是创新企业内部组织机制。企业要不断创新内部组织机制,优化组织结构,促进知识管理创新,改善企业内部知识转移与共享现状。四是建立健全企业文化机制。企业要基于知识转移与共享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的方式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的流通、生产、创新与共享。

2.1.2建立基于企业联盟的知识转移与共享机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研发的风险逐渐增大,很多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知识研发与使用的风险,想到了与其他企业联盟来共同分担风险机制的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知识资源可以在建立联盟的各企业之间进行无障碍的流通、转移与共享,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克服联盟企业知识转移与共享障碍,提高共享效率是摆在各个企业知识管理面前的棘手任务,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首先,建立企业与企业间的信任机制。毋庸置疑,各联盟企业必须对彼此要高度信任,企业只有在相信对方不会趁机窃取本企业核心知识的前提下,才会积极进行知识的转移与共享。其次,建立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在知识研发中,由于各企业对知识研发的投入与贡献不一,因此,知识开发带来的利益也不尽相同,只有正确进行利益分配,促进公平公正,才能使企业更乐于进行知识转移与共享。最后,建立完善的冲突与矛盾化解机制。当然,在联盟企业发生激烈的冲突与矛盾时,知识的转移与共享便受到阻碍,故要建立矛盾与冲突化解机制。各企业之间要时常沟通,强化交流,构建健全的沟通机制;一旦冲突发生时,要秉着“宽容对待,防止恶化”的原则解决问题;构建文化共享机制凝聚使各企业拧成一股绳。

2.2知识管理保障机制

2.2.1技术保障机制

毋庸置疑,企业要想提高知识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获得技术支持与保障很重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知识管理,有利于实现知识管理的自动化、准确化、系统化,帮助企业知识管理人员轻松实现知识的生产、管理、利用与更新等,极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笔者认为,构建技术保障机制,主要可通过以下两点来进行:一是优化企业门户网站建设。优化的信息,门户网站最好具有以下功能:信息检索、、共享,提供信息交流平台等;二是建立整个企业以及各个部门的知识地图。所谓知识地图,即用图表或者图标的方式对知识存储载体、知识分布的一般状况进行详细说明。知识地图的构建更有利员工培训、员工学习以及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例如,销售部门可建立销售地图。

2.2.2文化保障机制

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优质的内部环境,鉴于此,企业应建立基于知识学习、共享、交流,人人参与创新知识研究的良好企业文化,即为知识管理建立文化保障机制。从该层面上讲,企业文化应该由以下几个内容构成,即知识共享文化、促进学习与交流的文化、鼓励创新发展的文化等。具体来说,企业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建立学习型企业,激励员工进行知识创新。促使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倡全员学习,鼓励员工学习一切有利于自身发生的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二是有目的地建立共享文化机制。在日常管理以及员工培训中,企业要强化对“知识共享”文化的渗透,并鼓励员工共享知识、合作发展。

2.2.3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对一个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保护知识产权是每一个企业知识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知识管理的高效性,企业要有目的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一些大规模企业很重视知识的创新成果,并就自己研发的创新成果申请国家专利,将该项研究成果再以法律形式保护起来,使其不受他人侵犯。因此,申请专利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知识保护手段。另外,有价值的知识创新成果只有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之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研究有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与应用模式,并初步取得成效。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机制,提高知识管理效率,使知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很重要。企业可通过建立知识转移与共享机制、知识管理保障机制等方式提高知识管理的高效性。但是,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机制是一项烦琐复杂、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企业一定要立足实际,引领创新,真正做好知识管理这一重要任务。

作者:王妮娜 单位:潍坊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伟.企业知识管理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2]苏用专.现代制造企业知识管理的机制、模式与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3]宋超.跨组织合作企业的知识共享与保护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企业知识管理范文7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知识创造财富的价值在二十一世纪得到了最有效的证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型企业内部管理层面知识管理能力的强弱对于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当前我国的科技型企业在管理层面上对于知识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局限于对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管理层知识管理能力与目前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模式与需求管理不平衡等问题上。所以,我国的科技型企业管理层应该加强对于只是管理能力的锻炼提高,加强对于知识的获取、运用、创新等环节的管理,切实的提高我国科技型企业的管理层面知识管理能力。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管理层面;知识管理;管理能力

一、科技型企业管理层面知识管理能力的内涵

科技型企业的管理面层面知识管理能力是一个全方位的包括对于企业中总体发展目标的确立、企业内部人员调配的管理、企业的价值导向、企业文化等许多方面,是对企业进行宏观调控管理领导者的重要职能,管理能力的过程需要知识获取、共享、运用、创新等环节的紧密结合。

1.知识获取的企业规划。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讲,知识的获取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获取的途径也是多种多种的,对不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讲,其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如何科学的构建出不同类型企业的知识获取规划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者对于知识获取的独到眼光也会对企业的知识获取规划产生很好的积极影响。

2.知识共享的激励作用。

当知识资源从各种途径进入企业内部以后,怎样保证知识资源在企业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共享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让其企业的的各个生产环节受益于知识共享这一环节的激励作用。在企业内部开展基本的员工职业职能培训以及对于员工知识接受能力的培养是科技型企业内知识共享的重要基础。

3.知识运用的调控掌握。

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知识运用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想切实的实现对于知识运用的调控掌握要求企业领导者及管理层面具有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力,尤其是在科技型企业中,知识运用的调控掌握对于管理者的沟通协调能力还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知识运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取得一定的成绩,管理层面要对员工运用知识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反馈,发挥出知识管理的职能作用。

4.知识创新的文化建设。

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在培养员工与企业形成相同的价值观、行为彼岸准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增加企业团队的信任合作也具有积极意义,在知识管理的过程总,知识创新的文化建设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最佳的原动力。文化建设的开展好坏对于知识管理项目的是否成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当前我国科技型企业管理层面知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科技型企业的整体环境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也就造成了我国科技型企业内的知识管理和传统类型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差异,就科技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来讲,在目前我国的科技型企业管理层面知识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知识管理局限在信息管理的层面上。

在我国的科技型企业中,许多企业的管理层面领导者错误的将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等同于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的开展,将知识管理的对象局限在了信息管理的层面上,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到计算机技术的平台搭建上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知识传递的中间环节,但是减少了在知识资源转化创新上的精力及资金投入,很难保证知识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

2.知识管理水平与企业发展水平不平衡。

由于目前我国的科技型企业发展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知识资源转变为收益的效率会逐渐减少,这是知识更替所带来的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科技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的科技型企业中,大都存在知识管理水平与企业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企业的管理层面领导者不能够快速的根据企业外部坏境的改变实现知识管理水平的不同提高,这就会造成知识管理水平的相对滞后。

3.知识管理的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在科技型企业中,知识管理的提高离不开领导者的创造力,虽然计算机技术等科技可以方便管理层进行知识管理,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但是这并不等同于知识管理,更不能由计算机技术代替管理层人员的知识管理职能。当前我国的科技型企业中就存在计算技术上代替管理层人员进行知识管理,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等的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不利于科技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效率提升。

三、提升我国科技型企业管理层面知识管理能力的措施

1.加强知识管理的良性循环。

要想切实提高科技企业中管理层面的知识管理能力要就要从加强知识管理实践的四个方面入手,即加强对于知识获取、共享、运用、创新等环节的良性循环,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动态机制,确保知识获取的诚通,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实现知识的资源共享和科学运用,在实现知识创新的基础上达到加强知识管理能力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层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为整个良性循环的建立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只是管理能力在基础的源头上开始进行提高。

2.优化组织结构。

不同的知识管理方式会造成不同的知识管理工作下的工作结果,要想实现对于我国科技型企业管理层面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就要从优化科技型企业的管理层面人才开始,从优化组织结构开始,构建出良好的学习型组织结构,实现组织结构对于企业内部环境和各部门衔接的积极影响作用,营造出更加开放、民主、活跃及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工作环境,弥补管理层次和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促进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共享学习。

3.建设推崇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科技型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企业发展目标、领导风格的确立、企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员工的个人价值观等等,无形的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团队合作信任、员工归属感的重要力量,建设一个推崇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就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和管理人员都进行了精神上洗礼,能够帮助员工和管理人员实现更好的交流沟通,实现提高我国科技型企业管理层面只是管理能力的最终目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科技型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其管理历程的经验较少,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企业管理层面的领导者切实的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真正的将开展知识管理工作作为当前科技型企业的头等大事就一定能够实现提高科技型企业管理层面只是管理能力的管理目标。

作者:于晓珂 李燕 单位:辽宁绿园农业科技开发中心 辽宁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雪平.知识管理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J].企业经济,2012(10).

[2]王智宁,吴应宇,叶新凤.网络关系、信任与知识共享——基于江苏高科技企业问卷调查的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02).

企业知识管理范文8

关键词:工程咨询;全过程;知识管理;知识库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价值将更多地体现在企业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能力上。尤其对于建设工程咨询企业这种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既是原材料,又是成果产品,各项业务流程和工作环节均围绕知识展开。可以说,知识资产是工程咨询企业的核心资产,知识管理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工程咨询企业,其项目咨询服务团队有多个,是独立开展工作的。团队之间缺少沟通,知识交流、传播和隐形知识显性化存在较大难度,团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也缺乏力量总结、梳理、积累,严重制约了工程咨询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的发展。为了提升知识管理层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研究适合工程咨询企业的信息化知识管理模式、方法和手段。

2建设工程咨询行业知识特征及知识管理需求

2.1工程咨询行业知识量多面广、提炼难,保密性高

业内普遍认为,工程咨询行业知识存在以下三个特征。

2.1.1数量多,种类庞杂

工程咨询行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宏大至寰宇,细微至末梢,涉及知识面十分广泛。即便是某一专业的工程咨询服务,也需要诸如金融、工程、法律、技术、经济等大量相关专业的支撑。

2.1.2隐形知识难以提炼

隐性知识,特别是经验,在工程咨询中有重要作用。经验需要时间积累,且常难以提炼和恰当表达。正因为如此,长期积累的经验容易随着这些经验的载体——人离去而散失。将经验提炼沉淀共享出去,从而降低企业知识资产风险,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1.3保密要求高

工程咨询成果用于辅助客户决策,在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咨询公司能接触到客户一部分不宜公开的内部信息。这些信息既是项目资料也是经验知识。因此,此类知识管理时既要做好保密工作,又需满足项目信息经验知识能够在咨询企业内部传递共享。

2.2服务模式创新促使工程咨询企业提高知识集成化水平

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为更好地实现投资建设意图,投资者或建设单位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工程建设、项目运营过程中,对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的咨询服务需求日益增强。对此,国家和地方陆续近期出台一系列全过程工程咨询相关政策,意图改变以往工程建设管理分阶段及分块管理的模式,在全生命周期内提供“包含设计和规划在内的涉及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等各有关方面的工程咨询服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策中明确鼓励工程咨询企业提供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的“一站式”咨询服务,越来越多的工程咨询企业蓄力向此方向发展。这对众多工程咨询企业来说,此次服务模式创新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毫无疑问,提升企业知识集成化水平是工程咨询企业胜任全过程咨询服务的先行工作,建设工程咨询知识管理平台可能成为重要抓手。

3工程咨询企业建设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

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是工程咨询企业的立足之本、服务之源。企业的服务产品质量高低与否、咨询业务种类是否多样,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依靠咨询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要想在激烈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工程咨询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对工程咨询企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工程咨询服务涉及多行业、多专业的知识,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大量知识储备。其中大部分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通用性。知识管理通过知识收集、分类、共享,可以有效减少项目个人团体之间重复收集整理同类知识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2充分挖掘历史知识,加速“迭代”创新

建设项目的唯一性决定了咨询服务只有相似性无重复性。咨询人员在服务新咨询项目时,不可能完全照搬照抄,只能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用户从历史知识经验中挖掘可借鉴的新知识,加速企业知识库迭代创新。

3.3隐性知识显性化,减少知识资产流失

知识除了已表述的显性知识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存在于人脑中的隐形知识。这部分隐形知识往往代表着企业核心价值。知识管理的重要用途在于挖掘这部分隐形知识,使其显性化后充分共享,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4工程咨询企业知识库建设

现实中,企业在知识管理中通常会存在知识的流动与共享体系不完善、知识创新不足、知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对此,知识库是知识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工具,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好的应用工具是贴合需求之结构和便利使用之功能的结合体。因此,下文通过知识分类框架和配套知识服务功能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4.1知识分类框架

在知识碎片化时代,充斥着大量的无用信息,盲目累积知识是零散无效的,首先要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具有系统性。知识库框架具化体现为分类和索引。工程咨询知识库构成可以是:资讯、品牌经营、技术知识、综合知识、分享报告、文档模板等。各个知识模块功能分析如下。

4.1.1资讯

工程咨询行业需要接受大量资讯,这是了解各行各业的绝佳途径。由于获取时间、途径的不确定性,资讯往往是零散的知识,容易遗忘,需要分类收藏整理。资讯可以包括对重大事件或政策的解读、行业的关键资讯等。

4.1.2品牌经营

该分类模块既是对外宣传展示企业实力的窗口,也是内部员工了解企业、获得价值认同的途径。品牌经营可以包括业务范围、企业文化、获奖记录、经典业绩、特色团队及专家资源等。

4.1.3技术知识

技术知识是知识库的核心模块,数据量大种类多,建议进行二级以上分类整理。按照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业务种类大致可细分为前期咨询、造价咨询、招标、设计咨询、项目管理、工程监理、验收咨询等,具体视实际业务种类而定。按照知识属性可分为政策法规、规范标准、设计图集、造价文件等。

4.1.4综合知识

包括人力知识、财务知识、日常管理知识等,主要服务于日常管理,并为企业正常运营做支撑。

4.1.5分享报告

在知识爆炸、行业愈加开放的今天,获取优秀知识成果的渠道不断变宽。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行或跨行业学习往往能激发创新。此版块下可分享内外部深度研究,旨在促进共同学习、不断创新。

4.1.6文档模板

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有积极作用。用户可以在此版块找到业务类、经营类、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模板,在模板的基础上做“加法”,兼顾规范和定制的要求。

4.1.7标签索引

知识资料往往是多属性的,可能同一篇文章可以归属于多个模块中。因此,仅靠以上一级模块分类只能就其单一属性进行了简单分类,知识资料之间缺乏联系,导致用户对知识产生片面理解。对此,我们可以借助标签,建立二级索引,构建多维度立体知识结构,使知识链转变成知识网。

4.2知识服务功能

知识框架结构只是第一步,还需有相应的知识服务功能,才能让库中的知识运转起来,进而产生效益。知识服务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4.2.1知识搜索

搜索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服务功能,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知识。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多种数据库混合存储,并采用交叉索引实现快速检索。

4.2.2知识专辑

充分利用细分标签索引,可针对某一类知识点建立知识专辑,适合用于深度学习。

4.2.3知识问答

作为一个问答交流平台,一方面可以培养用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营造共同学习和集体协作的企业氛围。

4.2.4知识推送

如果“知识搜索”是人找知识的方式,那“知识推送”反之为知识找人的方式。基于用户搜索、浏览数据,智能分析场景,主动推送关联知识给用户。

4.2.5统计分析

对搜索、收藏等后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图表展示统计结果,可供决策层辅助分析业务趋势。

4.2.6权限设置

知识库应以共享为主,限制为辅的原则设置权限。知识负责人或者管理员应根据知识的保密级别设置权限,决定是全公司共享、部门共享,还是少数人共享。

5结束语

作为知识密集型性企业,知识管理有助于促进工程咨询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尤其在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业主对咨询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传统知识管理无法实现知识高效运转,知识管理信息化是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由知识管理入手,从服务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工程咨询知识库的框架功能,以期用户可以方便快捷获取业务所需的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知识库只是信息化应用工具,想要真正落实好知识管理,还需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构建企业组织结构来推动企业知识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2019年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廖礼平.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6(7):130~35.

[3]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J].招标与投标,2019(5):12~14.

[4]吴优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现状及改进研究[D].重庆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