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范例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范文1

关键词:财务参与;企业;战略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在为企业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关注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统一社会和企业的价值,以登高望远的眼光指导财务管理,推进企业良性发展。

一、财务战略管理的含义

为了保障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财务战略管理是以分析价值为基础,以企业战略为开展管理工作的导向,让企业资金得以有效流转和支出与收入平衡,可见,制定有效可行的财务管理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盈利的最强保障[1]。

二、企业财务战略基本内容

1.企业投资战略

企业投资战略指的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运营资金的重新统计、归纳、核算、分析并得出结果,配合企业经营投资方向,维持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以保持企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2.企业融资战略

企业融资战略指的是,财务管理部门有关人员根据企业经营特性,分析企业所处发展阶段,进而根据企业的各个阶段的融资需求,计算融资成本,设计融资方案,保证企业经营有序进行,保障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3.企业收益和利润分配战略

企业收益和利润分配战略是指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制定企业收入和利润如何分配,保障企业员工和股东的长远利益,分配不公平留不住人才,将不利于企业发展。

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状态

提出,我国经济新常态—三期叠加:经济增长减缓期、产业结构调整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每一项的落实点都可以落在财务指标上,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也招招落在财务数据上。因此,财务参与到企业战略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实行有效的财务战略管理,以企业的发展为导向,以为企业解决问题或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为动力,严格控制企业成本,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当前的中小型企业中,对财务战略管理还认识不足,有待完善。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某些企业在财务管理思想上还止步不进,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无法跟上新时代企业管理与运营的要求,导致管理成效较差,管理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久而久之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新时期下,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信息量非常繁杂,传统的财务战略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管理方式不当,与战略目标不符,极易给企业带来风险,不利于企业长期良性发展[2]。

四、财务战略管理参与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1.财务战略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高度统一

随着我国经济指数在不断上涨,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角,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财务战略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高度统一,使得财务人员不仅全面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决策,还要履行分析、检查、评估与修正的职能,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保驾护航。当产品价值随着市场周期发生变动时,企业应该跟随着变动,制定具有可调节的财务战略,减小影响,特别是减小经济周期中产品负数效应。比如: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实行紧缩战略,卖出不用的厂房、多余的设施设备等。对于经济上涨的时候,可制定扩张型财务战略。例如:购买新设备增加产能、修建新厂房、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促销活动、提升产品价格等。

2.制定财务战略应与企业成长过程相协调

大多数企业发展均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发展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明确自身企业所处于的阶段,根据企业在此阶段的情况制定与此相互协调的财务管理战略是极为重要的。如:企业在创业阶段大多是资金不够充裕,因此财务管理制定应该着重于筹措资金方面;对于处在成长与成熟阶段的企业,已经有一定的资金,可以考虑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对于处在衰退阶段的企业,其主要原因为产品销售数量下降、利润减少,就应该进行转型,改变经营方向。

3.施行分阶段的财务战略管理

一个完整的财务战略管理包含有长、中、短财务规划,它是根据企业总体战略和企业不同时期经营特点制定的规划,以此来促进发展、规避风险。①短期财务规划:制定企业在一年以内的规划,采用财务指标描述完成的目标,形成一份企业年度财务预算;②中期财务规划:对企业经营状况、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政策指向等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出五年的中期实施方案;③长期财务规划:根据企业战略,分析企业风险,制定出具有指导性的方案。

4.进行公司治理,合理分配资源

要想使企业、股东、员工和相关利益方获得合理利益,就要帮助企业抵御各种风险和波动的冲击,管好企业资本的运作,把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做到合理分配企业中的有限资源,进而保障企业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发展壮大。

5.引进其他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方法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全球经济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成熟,无疑让企业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适当有效地引进其他企业优秀的财务战略管理办法,可以起到及时补短的作用,减少企业试错的成本。例如日本的东芝公司引进美国IBM公司的优秀战略管理方法,使得日本东芝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又比如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引进美国福特公司企业战略管理,使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综合上述可知,引进优秀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方法可有效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3]。

6.引进信息化技术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的企业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它通过有效的运作模式,将分散在各地的可标准化、业务量大、具有集中作业可能性的会计运营职能实现共享,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交互。

7.提升财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能力

目前,一些小型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不是很好,导致在工作时出现错账、漏帐等情况。因此,应从源头上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技能培训,安排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同时鼓励企业财务人员通过职称考试,或者送企业优秀会计人员到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学习等。对于还未招聘进来的会计人员,人力资源部应根据财务部提出的要求,招聘具有熟练掌握会计技能和工作经验高的人员,以此来优化财务部。

五、结语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工作仍然有很多的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财务管理工作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想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财务管理打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参与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去,运用财务管理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满足企业治理层决策需要,平衡各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欢庆.在“互联网+”背景下苹果公司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2):120-121.

[2]刘君丽.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4):7-8.

[3]王金浪.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3):163-165.

企业战略管理范文2

摘要: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后,经济发展速度随之加快,市场竞争也日渐激烈,因此,企业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开始成为企业工作的重点。笔者对人力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决定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是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石,认真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优秀型人才能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到持久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是发展现代化企业的关键举措,在新时期下企业管理中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以有效提升。

一、企业管理中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为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奠定基础

从企业战略高度出发,企业根据外部市场的竞争环境,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制定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抓住机遇实现战略目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了解市场上的人力资源状况、行业内平均薪资水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制定员工的奖励机制,从而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2.充分了解企业自身内部发展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对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市场中存在的竞争机会和威胁力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制定一份完善的战略发展分析报告[1]。只有企业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人力资源现状,开展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充分了解企业自身内部的发展需求。

3.有效落实企业战略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制定一份完善的战略发展报告,使企业更加了解自己。企业在明确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时,通过提高企业自身对于竞争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完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在企业管理中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1.管理理念的创新改革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下,要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企业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企业中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改革,就需要企业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同时结合自身战略发展的目标和人力资源的现状,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企业的绩效有所提高,从而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2.人力资源管理同企业战略目标相吻合

想要使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相吻合,就需要企业从自身实际的人力资源现状出发,合理制定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在制定目标过程中要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其中的重要性,确保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相互适应[2]。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时,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从而使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更加适应现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同时发挥出企业人力资源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3.管理机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发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完善能够有效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而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的团结力,通过优化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够更好提高企业绩效[3]。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原有的薪酬制度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帮助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挖掘每一名员工的潜力。二是完善竞争制度。三是建立约束机制。通过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规范员工行为,从而使员工可以在岗位中发挥自身价值。

4.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的建立

企业人才队伍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效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和培训工作来实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自身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使企业在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4]。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并对其进行完善,在企业人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针对企业所需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三、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应该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到企业战略高度,从而充分发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及价值。在企业资源管理工作中运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相吻合,同时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川.经济转型背景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53-56.

[2]孙洪莲.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7):197-198.

[3]刘爱红.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J].中国集体经济,2014(24):97-98.

[4]卢洁.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J].中外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12):71.

作者:雷文

第二篇:企业战略管理创新路径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产业逐渐兴起,并且关系着新时期的服务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依靠现有的互联网平台,增加了众多的业务种类,并且融合了多样的行业特点,为在经济体制中激烈竞争的企业提供了生存的机会。笔者从传统企业管理的弊端着手,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途径以及“互联网+”给传统企业带来的深远影响,帮助解决传统企业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的竞争力。

关键词:“互联网+”;战略管理;创新路径

“互联网+”的概念是自2015年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说明互联网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与我国传统的企业相互融合产生了众多现代的互联网企业,这种新常态的趋势正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产生的,目前传统的企业已经受到了互联网新兴企业的服务与产品生产的巨大冲击。因此,传统的企业如果想在互联网发展时期适应环境并且正常的生存下去就需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进行改革。

一、“互联网+”为传统企业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从战略角度来考虑,其为传统企业带来了两个重要的转折:第一是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第二是提高了文化差异水平。通过“互联网+”的信息环节,实现了低成本的战略目标。在我国互联网的高速运转之下,通过互联网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客户和资源,打破了传统商业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和产品。尤其在生产经营的环节,消费者逐渐成为营销的主体,取代了企业,履行了“顾客即是上帝”的消费主张,而且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也得到了企业的重视,成为了企业主导的营销模式和产品生产的模式。

二、传统企业管理存在的弊端

1.总体框架陈旧

由于很多企业对“互联网+”时代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在常态管理企业中不会遇到困难,所以企业习惯正常运转,对“互联网+”的创新也比较抵触。正是因为这种态度导致了如今企业管理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我国目前很多企业仍然采用内部框架的金字塔框架来设定管理,不能随时更新信息。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新思维已经逐渐延伸,旧的框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来临,而且企业管理金字塔的框架也抑制了企业管理的发展,不能发挥企业的优势。虽然我国大部分企业历经了改革开放,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没有有效地抓住这次机遇,没有端正态度来吸取经验,从而阻碍了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2.企业管理规划不合适

在我国现有企业管理环境之下,计划路径的陈旧逐渐展现出来,企业受到各种各样的创新干扰,虽然设定了营销的主体部分,但是仍然停留在营销的表层部分,不能深刻的对其进行剖析,客户和商家无法接受对等的信息。如果企业不能摒弃传统的企业规划,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三、“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路径

1.合理创新互联网思维

创新互联网思维首先要创造,而且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要从外部获取经验,进行合作交流,使企业可以重新构建价值产业链,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建立完整的企业联盟,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强调互联网的人才发展战略

根据我国目前传统企业的问题,我国对互联网人才十分急需。因此传统的企业要强调互联网的人才发展战略,明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良好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及人才引进计划。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不是十分稳定,企业对人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故而培养互联网人才不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更好的规划,还能帮助企业对互联网进行更加充分地运用、认可和接纳,满足当代企业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需求。

3.建立完整的客户营销战略

互联网需要解决网络信息不对等的情况,而且要帮助消费者在指定地点、指定平台购买商品,便于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进行购买。在此阶段首先要将产品营销转变为客户营销,消费者也要遵守完整的文化和企业规则,实现企业管理的营销整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加的背景之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提供了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以及巨大的市场冲击。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企业之间一定会达到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境况,而且企业之间的界限也会变得模糊最后真正的融为一体。每一个传统的企业如果想要获得发展和生存的权力,不仅需要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之下面对挑战抓住机遇,还要敢于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改革,在人才营销调整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改变,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互联网+”时代,发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刘丽.后3G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策略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

[2]徐玉明.IPv6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国际竞争和电信运营商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2014(24):2-4.

作者:石勇 高慧 单位: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管理的策略探讨

摘要:本文从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管理的类型,并提出几点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管理的策略,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

关键词:战略管理;转型升级;技术创新

一、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

1.技术创新理论

企业良好发展的动力之一是技术创新,评价一个企业、国家的核心竞争实力之一的也是技术创新,可以说技术创新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主要是以技术应用和知识转化为手段,目的在于实现市场的成功推广和实现知识的市场价值。因此,可以看出企业实现技术的创新,既是技术本身的要求,也会受市场需求的直接影响。企业要坚持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来进行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完成。

2.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竞争优势”的理论,他认为影响企业竞争要优势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获利水平,企业要想在竞争激励的市场环境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首先就要考虑选择一个有吸引力的产业。当产业处于衰退时期,企业的生产能力就会过剩,获利能力也会大大下降,竞争实力也会降低。因此,这时就需要企业改变投资方向,寻求新的投资产业。

二、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管理的类型

1.市场渗透策略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应采用市场渗透策略来进行转型升级。在这种策略下,需要企业在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上下功夫,这就需要企业在稳固原来老顾客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客源,通过正当的竞争手段从竞争对手中取得顾客,从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2.新产品开发战略

新产品开发战略要求企业具备较强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这样才能够获得产品在价格和质量方面上的竞争优势。企业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坚持以市场为销售导向,这样才能够开发出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三、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管理的策略

1.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首先,要提高对人才的录取要求,保证所录用的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要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出发来录用所需要的人才,大量引入具备市场营销能力、设计开发能力的人员。其次,加强管理团队的梯队建设。合理进行管理团队的梯队建设,可以为企业留住人才,有利于管理团队工作年限的提高,可以有效保障人才的持续供应。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人才之间的竞争是一种系统性、长期性的竞争,并不是一种短期的竞争。因此,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人才储备机制,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性。最后,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企业要对每一个成员的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成员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要重视对其管理业务方面的培训,对于一些技术人才就需要加强对其技术能力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成员忠诚度的培养,提高企业成员的道德素质水平,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此外,还要通过培训营造企业员工的良好工作氛围,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团队工作环境。

2.建立信息化的信息系统

首先,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观念。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信息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的学习信息化的理论知识,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践工作当中去。同时,企业的管理者也要认识到信息化管理不仅与管理部门密切相关,还与企业其他部门有密切的联系,要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其次,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企业员工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这不仅要求企业人员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及时掌握丰富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同时,企业的管理者应定期对现有的企业人员进行有关信息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应将企业人员向计算机系统、财务管理于一身的方向培训,这样才能进一步帮助企业人员了解信息化系统,加强信息化在操作上的安全性。最后,做好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立一个专业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实时监控信息系统。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降低企业经营信息泄露的危险,保障企业经营信息的安全性。

3.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企业为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该在内部用人制度中适当的引入效率机制、竞争机制,要严格落实竞争上岗和聘用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度,这样就可以实现有能力者上、平庸者下的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内部员工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企业的管理者要对贡献较大、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优先考虑对这些员工进行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这样有才华的人员才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四、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以战略管理为主要导向,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促进企业成功转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实现企业的产业升级,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吉发,郝延伟,秦超.基于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转型因子识别模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王雪.绿色发展模式下建筑业的经济转型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3.

作者:王志华 单位: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有限公司

第四篇: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以及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企业进行高效管理。战略管理会计是与目前的社会经济相适应的产物,因此将其引入到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势必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现状及应用;解决措施

一、前言

战略管理会计在协助企业管理层做出决策、实施战略计划,促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的现代企业不仅仅完成企业的供、产、销、活动,还要能够以更宽阔的视野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有计划地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目前,战略管理会计已经引起了现代企业的重视,产生的积极作用已初见成效。

二、新形势下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必要性

(一)传统的管理会计满足不了当前的市场发展的需要

传统管理会计不能提供企业更加全面的非财务信息。例如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的质量、市场份额等具体非财务信息。若忽略非财务信息,管理者在做出相应决策时可能会受制于信息的缺失。而这些非财务信息,能够为企业制定出合理的战略目标、形成竞争优势、改善生产经营能力创造有利条件。根据统计数据研究发现非财务信息也同样重要。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

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有四个方面:(1)协助管理层确定战略目标;(2)协助管理层制定战略计划;(3)协助管理层实施战略计划;(4)协助管理层评价分析战略实施结果。战略管理会计所达到的目标是能够使企业全面提升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地位并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这符合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企业对战略管理的应用

现代企业正处于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日常工作大部分已被计算机以及科技所替代,从而需要更多的人员去参与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企业的会计人员已不再是单一的职业规划,能够参与企业的决策制定、经营管理活动是财务会计人员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新形势下战略管理会计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以不够完善

西方国家在战略管理理论方面已日趋成熟,实践应用也优于国内。虽然我国目前已有相关文献阐述该理论,但多是对西方理论的改进,并未完全形成属于我国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及实践方法。同时,企业管理者对战略管理会计并未有全面的了解,实施难度较大。

(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成果的应用性较差

我国有关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以理论的形式出现,缺乏实践性研究,导致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大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离,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实践也不能验证理论的合理性,导致应用性较差。

(三)战略管理会计没有得到企业管理者重视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较长的历史,所以发展速度缓慢。很多企业没有对战略管理会计的了解或者只是初步接触,没有途径发挥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企业没有重视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管理会计经验匮乏,整个战略管理体系存在明显漏洞。

(四)缺乏高素质的战略管理人才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人员只掌握了会计方面的相关知识。战略管理会计不仅需要相关的会计人员熟练处理财务信息,还需要对企业的整个生产营运价值链进行把控。战略管理会计对知识的涉及层面要求较高。所以,目前我国能够熟练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人数较少,导致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速度缓慢。

四、新形势下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

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缺乏阻碍了在我国企业中的实施。通过吸收国外优秀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理论或者是成立专门的研讨管理会计理论的专家小组,根据对企业进行合理分析后的情况,制定出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研究。

(二)培养企业管理层的战略管理会计意识

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氛围。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管理层克服阻碍,熟练掌握战略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管理者的战略意识会影响到其他员工。如果企业管理层认识到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的改进作用,那么会计人员在管理会计方面的作用就能得以体现。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需要全部的工作人员参与并且要渗透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不仅仅在管理层中。

(三)注重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经济快速发展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对战略管理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对高校财务会计人员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学习。其次也应重视对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训,加快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实施。

(四)实行战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处理好内部财务信息与外面市场信息两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做出的决策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外部环境信息也要予以考虑。这就要求在企业中实现信息的交流畅通,通过计算机与网络建立与客户等之间的联系,及时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外部市场信息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

五、结束语

战略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效果。目前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并未完整,理论研究未与实际紧密结合,战略管理会计人员的缺乏以及管理意识的不足都会阻碍战略管理会计的深入发展。所以,我国应将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探究、完善战略管理体系等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去执行。

参考文献:

[1]郑新娜,金静静,司彤.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5,12:45-47.

[2]胡鑫,王迪.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03:168-169.

[3]阮敬.战略管理会计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J].管理观察,2016,08:61-63.

作者:张涛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第五篇: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

【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各个职能战略基础上的系统整合,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决定着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论文从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及关系分析入手,通过分析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的具体案例,阐明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影响,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企业文化层面的借鉴与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战略;战略管理

1引言

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管理水平的最佳途径,也是企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和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而目前我国企业对企业文化方面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2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及关系

2.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在学术界有很多说法。美国管理学界帕斯卡尔和阿索斯率先对企业文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7S”(战略、结构、制度、人员、风格、技能、最高目标)管理理论,并且通过比较发现日本企业更重视软性因素(人员、风格、技能、最高目标),而这些软性因素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麦肯锡也界定了组织中的软要素(共同价值观、技能、风格、人员);中国学者徐尚昆提出包括核心价值观等在内的12维企业文化概念范畴,并认为企业文化研究应注意情景化。

2.2企业战略及管理

企业战略一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在《企业战略的概念》一书中提出战略是目的及其实现的配套模式。中国学者黄国群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于组织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管理的绩效决定了企业总体绩效。企业战略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从高到低依次为企业总体战略(公司战略)、企业竞争战略(经营或事业部战略)和企业职能战略。[1]企业总体战略关注企业的顶层设计;企业竞争战略着眼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研究企业如何在行业中增强竞争力;企业职能战略服务于总体及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各项职能活动进行相应配套的计划与设计。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规划好的战略目标,对战略决策进行制定,对战略方案进行实施,对战略绩效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战略制定阶段,即确立企业使命和目标、战略分析制定与方案的选择;战略实施阶段,即合理配置资源、确立组织架构并增强战略的执行能力;最后是战略评价阶段,即通过对影响企业发展各因素的考察评价战略绩效[2]。

2.3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

首先,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发展的根基。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战略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企业文化的提升和塑造,都是以企业战略发展为基础的;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企业要通过建立积极优秀的文化导向,促使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最后,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间要具备统一性及协调性,企业文化应该随着企业战略制定的变化而变化,企业高层管理者要重视企业文化改革,从而真正有效地贯彻和发展企业战略。

3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的案例分析及总结

3.1华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为华为)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成立于1987年,主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2014年10月9日,华为以排名94的成绩成为中国大陆首个进入最佳全球品牌前100榜单的企业公司。2016年4月1日,华为2015年年报,公司净利润达到369亿元人民币。企业核心价值观扎根于华为员工内心深处,是华为发展的内在动力,概括为以下六点: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华为的战略核心为以客户为中心。2016年3月29日,华为公司凭借“以客户为中心的华为质量管理模式”获得中国质量领域最高政府性荣誉即“中国质量奖”制造领域第一名。以为客户服务为根本,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赢利能力,与友商共同发展共享价值链的利益。除此之外华为还在环保公益方面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3.2五谷道场

中粮五谷道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为五谷道场)现为中粮集团“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谷道场曾被业内喻为一匹黑马,其前身为河北中旺食品有限公司,2005年五谷道场开始品牌运作。2006年,五谷道场销售额达到15亿,荣登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的榜首。但于2008年破产,2009年与中粮集团正式交接。五谷道场的失败根本上源于企业的文化瓶颈。中旺集团公司的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传承百年的强势品牌。这些口号只是把企业文化作为忽悠客户和员工的一种手段,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并没有落实,从而造成公司诚信缺失,一步步走向失败。

3.3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启示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和灵魂的标志。华为在成长历程中创造了通讯领域的一个又一个尖端科技成果,成为世界通讯巨头,其关键是企业优秀文化的影响。而五谷道场正是验证了缺乏企业文化内涵,诚信缺失致使企业的破产。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的积极意义有很多。首先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以企业集体战略目标为宗旨制定个体计划,在工作中重视企业利益且增强自我满足感与主观能动性;其次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系统的稳定性,优秀文化的凝聚力使员工归属感增强,也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合适的企业文化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与竞争力。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比如企业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企业改革,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的不适应性及调整不及时,均会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对员工的自我发展也会产生影响,从而降低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反馈。

4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文化层面的建议与措施

企业文化主要通过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意识、科技创新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等构成要素影响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需根据当下环境研究自身的情况,不断加强构建企业文化,借助企业文化的影响推动企业战略实施,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3]企业离不开团队合作,只有团队合作意识强的企业,才能在未来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团队合作精神可增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对企业的归属感,促进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增强员工自豪感的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形象,降低战略成本;企业应具有创新精神,优化产品工艺及运行机制,掌握创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以实现企业战略的变革;注重人文精神的构建,增强对员工及客户的人文关怀,提高企业核心力量,为企业战略的变革提供依靠。

5结语

目前企业处于社会巨变的不确定性环境中,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文化要素如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意识、科技创新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等具有重要意义,而要从根本上保障企业战略管理的科学性,首先就要求企业前期有一个较好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战略变革具有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的企业变革需要有好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持,从而使企业通过制定变革措施,提高企业适应能力,增加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国群.企业战略行为计量的贝叶斯方法探讨[J].统计与决策,2016(8):10-13.

企业战略管理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完善对策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主体,但是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不够完善,尤其缺乏战略下发展眼光,管理中随机性因素较多,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这些问题造成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中缺乏前瞻性和自主性,难以意识到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导致企业发展潜力和动力不足,管理成效不够理想。因此,企业管理层要重视战略管理的实施,并将其贯彻到企业管理的细节中,以此推动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企业战略管理强调运用战略思想对各个管理要素进行统筹,其中包括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竞争方案的筹划和执行、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生产创新、经营模式优化、制度改革等,这些都是战略管理的内容。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目的在于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制定更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案,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战略管理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对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有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目光远大。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与企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

二、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管理意识缺失

一般来说,大型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相对成熟,并且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缺失。有些中小企业管理者甚至认为:战略管理只对大型企业存在意义,中小企业没有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战略管理意识缺失造成企业发展动物不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展难度也随之增加。

(二)缺乏科学依据和客观论证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中小企业认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并在管理中开始实践。但是,无论是在战略管理方案的制定中,还是在具体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都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企业忽视了外部市场因素,对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缺乏客观认识,在战略管理中照搬他人经验,或者模仿其他企业的管理形式,由于客观论证不足,在战略管理的制定中缺乏依据,进而导致战略管理流于形式,甚至对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企业组织结构与战略管理匹配性差

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中与自身组织结构匹配性较差,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合理。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忽视市场需求,缺乏对产品供需的衡量评价,在组织结构上不能有效更新,进而导致组织传递作用受限,战略管理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结构方面,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战略管理团队,优秀管理人才缺失,这些都影响到战略管理的制定和执行。

三、完善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对策

(一)强化战略管理意识

中小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战略管理意识,和最终管理成效有直接关系,这就需要管理者切实提高战略管理意识,认识到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转变管理理念,锐意改革、鼓励创新,从而提高战略管理的实施效果,充分发挥战略管理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优势,促进中小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管理者要深入学习战略管理理论,掌握其运用本质,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从而实现动态化战略管理,能够运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管理得失,这样才能推进战略管理的落实,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际,推进战略管理落实

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不仅仅以规模或成本取胜,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具备自身核心优势,有清晰的发展战略,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应对市场变化,能够在经营管理中取长补短。以这样的目标为出发点,才能构建与企业相匹配的战略管理模式,发挥其应有作用。战略管理的实施要从长远说言,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作为短期逐利的手段,管理者要多方权衡、多方比较、多方尝试,从而找到更适宜的战略管理模式。此外,管理者还要客观审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善于发现机遇并稳抓机遇,充分利用内部资源,为战略管理的实施创造更好的现实条件,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三)加强制度建设

战略管理的落实需要中小企业具备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为核心保障战略管理稳步推进。譬如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战略管理需求建立专项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战略管理的推行和落实;制定与战略管理相匹配的企业管理规程,完善岗位要求,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等,这些都是制度服务战略的具体体现。

(四)完善管理人才队伍

从当前中小企业管理队伍来看,在战略管理人才方面还有很大缺口,由于战略管理人才缺失,造成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难以真正落实。因此,企业要着力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提高管理人员的战略管理能力,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在优化内部人才结构的同时,积极引进外部优秀管理人才,尤其是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特长人才。通过人才战略促进战略管理的深入落实,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

四、结语

战略管理标志着中小企业从“低成本、低产出、低效能”的管理模式转向规范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虽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企业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战略管理中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从而构建起现代企业管理的崭新格局,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新契机。

参考文献:

[1]郭为民.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1):64+144.

[2]王琼.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5):80-81.

企业战略管理范文4

1.1战略管理会计工作性质具有外延性

战略管理会计工作性质具有外延性主要是指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涉及到的工作内容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将视角投向企业的外部环境,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了解外部环境对企业经济发展决策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只有对企业的外部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才能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意见,避免企业发生重大的决策失误,确保企业稳步发展。

1.2战略管理会计重点关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战略管理会计一般会超越单一会计期间的限制,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关注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所以,构成企业竞争优势地位的因素都是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优良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务指标。此外,战略管理会计还要根据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及时地纠正战略执行中的不足,进而确保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一步确保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1.3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不局限于财务信息

财务管理是战略管理会计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战略管理会计涵盖的工作范围更广,提供的管理信息较多。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提供的信息不仅有财务信息,还包括很多非财务信息,如经营业绩信息、行业背景信息、前瞻性信息、外部环境信息、企业内部环境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等。战略管理会计除了需要为企业提供完善的财务信息之外,还需要提供上述多种非财务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提供需要确保真实和有效,能够清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而为企业的正确决策提供可靠性的依据。

1.4战略管理会计管理内容涉及企业的风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管理的内容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有着很大的联系,也就是说,战略管理会计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要高瞻远瞩,准确把握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各个潜在机会,回避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企业的稳步发展。此外,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还需要及时的对企业的经济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存在风险,如果存在潜在的风险,应执行相应的应对措施。

2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2.1企业应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机制

为了更好地应用战略管理会计,企业应进一步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机制。战略管理会计发展时间较短,在理论上、机制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进而影响到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机制进行完善。首先,需要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进行确定。战略管理会计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很多时候存在着偏离重点的情况,战略管理会计不仅仅是涉及到财务管理,还应该涉及到风险管理、决策管理、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企业外部环境管理等等,这样才能够确保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的全面性。其次,战略管理会计需要做好工作计划,并且将工作计划纳入到企业的规章制度中,通过制定科学的计划,使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

2.2企业应为战略管理会计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

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做保障。因此,企业应该为战略管理会计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首先,企业应营造重视战略管理的管理氛围。战略目标的实现事关企业长远发展大计,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目标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只有企业管理者特别是最高决策层、经营管理层重视企业战略管理,关注企业战略管理,才能在企业管理中营造重视战略管理的管理氛围,创造良好的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环境。其次,企业明确战略管理会计职责范围。制定战略管理会计工作职责,一方面使战略管理会计工作效果具有考核依据;另一方面可以规范战略管理会计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界限,各行其责,有利于提高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效果。

2.3企业应重视战略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与传统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尚属新生事物,相关专业战略管理会计人才较紧缺。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水平,企业应重视战略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战略管理会计的综合素质。首先,企业应把好战略管理会计的选拔和任用关。只有那些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管理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会计人员才适合担任战略管理会计;其次,企业应重视战略管理会计的业务交流和培训。为提高战略管理会计的业务水平和创新管理能力,企业应支持和鼓励战略管理会计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专业研讨会,并为优秀的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出国交流学习和考察的机会,学习国外先进的战略管理思想和战略管理方法,将先进的战略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战略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再次,企业应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考核管理。

2.4培养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管理会计意识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管理思想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氛围。因此,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战略管理素养和战略管理会计知识培养更为重要。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成功与否,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管理意识息息相关。如果企业高层管理者具有了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他们会自然地考虑到会计人员在预测计划等方面的作用。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多种手段,提高自身的战略管理会计意识,使其能够充分重视战略管理会计工作。

3结语

企业战略管理范文5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战略管理

各个企业应该利用我们国家供给侧结构更新改革机会,把有效合理供给的创新理念规划到企业改革策略发展环节中,以市场企业实际发展战略过程以及创新发展重要范围着手。

1供给侧改革语境下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关键过程

自从我们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按照具体数据进行统计体现出我们国家社会市场经济不断长期稳定的进步,由此获得了非常良好的成就。然而,针对我们国家的具体政策改革,仍然有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以及私营企业还未能从实质上重点关注其政策管理的改革。所以,针对供给侧语境下企业战略管理以及创新一定要从实质上进行完善供给侧改革创新策略在具体企业改革政策过程中被忽略的实际情况,使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观念与企业改革政策管理发展制度相互连接,从企业发展实际政策标准以及战略拟定、改革战略具体实施等几个关键改革过程实施供给侧改革战略进行创新与管理。市场中各个企业应该以正确的方法来促进各企业供给侧战略创新进步的实施。想要超标准进行完成供给侧战略创新目标,市场企业高层领导要实施软硬相互结合的方案来培养企业中基层以及中层的改革政策的执行力。进行实施硬性方案就是指企业中制定的具体管理体制,企业在实施硬性方案时期应该制定奖罚制度,不管各种违反其供给侧具体创新战略目标的举动都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并给予一定的惩治。然而,软性方案就是指对各个企业进行文化知识的讲解以及对企业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关怀等措施。供给侧改革语境下的企业战略创新,要求各个企业进行主动积极的协作与发展、着重培养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企业文化的参与力度,针对企业文化发展不断采取新的发展模式,同时树立全新的企业发展意识。此外,企业战略的不断完善以及管理形式的完善是对企业传统战略的改革,这种阻碍会对企业的实际战略发展目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中小型企业来讲,应该开展互联网以及实际市场相互结合的培训课程,以此培养企业工作人员自身互联网思维以及撰写编辑软文的综合能力。

2供给侧改革语境下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重点领域

供给侧语境下企业战略创新的关键阶段就是从宏观发展方面进行体现了在新的市场发展创新基础上企业战略发展中新的实施理念。从微观角度来讲,市场各企业战略创新的重要范围关键包含企业整体竞争政策以及企业职能政策创新。因而,企业在针对用户的实际消费习惯以及消费需要上,还不能够从实质上了解,当下互联网科学信息时代下的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以及观念转换标准。因此,企业中这样的政策改革形式会给企业的具体实际生产经营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总而言之,企业市场的具体改革创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的,在社会市场新的发展状况下,企业应加大竞争范围与改革力度,坚决抛弃传统市场对发展策略的影响,把其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从外至内利用核心手段来进行竞争改革,以此实现供给侧改革语境下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与进步。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与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互相符合的一次创新性改革,从各个方面给市场大中小微等企业从实质上带来了一定的机会以及挑战,有利于市场企业进行解决在企业具体实际创新进步过程中竞争力薄弱以及企业融资途径比较少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各个企业造成了资金风险、社会经济风险。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各个企业已经承载了很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了企业中优越的风险管理控制体制,给各个企业的创新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清峰.供给侧改革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6(16):74-75.

[2]张杰,宋志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面临的困局、风险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6(4):123-129.

企业战略管理范文6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战略管理会计;探究

目前对于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是其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将会计服务的外延扩大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从而是得战略管理会计体系能够协助企业的高层展开竞争战略规划以及实施战略规划。而构建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体系主要是要通过对多种战略管理会计的组成方法进行有机地整合,发挥体系中的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使得其所呈现出来的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更加的完善和高效。因而构建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起科学的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体系。

一、如何建立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体系

(一)战略管理会计目标的制定

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主要是未来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因而根据生产销售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战略管理目标是整个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是构建企业战略目标,对于企业的未来的经战略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个目标。如要求在下一个季度实现企业资产的翻一番等目标就属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其次是构建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能够制定竞争战略目标。最后是企业的职能战略目标,该目标是企业管理中最根本的目标内容,即要求实现各个部门的职能的优化管理,如能够提高人力资源效率,进行人力资源结构的重新配置,并且节约人资的成本支出。

(二)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体系

对于一家生产销售企业来说,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3种会计管理方法所呈现出来.第一种是战略性成本计算与定价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成本动因分析理论所展开的方法的构建;第二种是品牌信息分析方法,主要是对于企业有较高的品牌效应的企业所展开的分析方法;第三种是竞争对手信息分析方法,该种方法是基于竞争对手分析理论所展开的会计方法体系构建。这三种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并不是相互隔绝开的,而是形成了一个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仍无法对于企业内部的各个因素形成一个系统的分析。仍旧是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未来优化的一个任务。

(三)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是基于对企业经营中各项数据的收集、总结、归纳和分析处理所得出的,这些数据不仅仅包括财务信息,还有一些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业务量、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情况等等。目前针对生产销售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战略管理的主要目标内容,并且根据一定的网络技术手段进行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并且将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加工、处理,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内部优化控制等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构建的新要求是在新时期下,企业发展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所带来的新的变化。在信息化环境中,生产销售企业在构建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需要能够以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主要的参考,构建其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并且将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上升到企业存亡的高度,以公众的角度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知识的普及。如要求组织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管理学、社会学和会计学等方向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先进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目标。同时还要求能够实现同国际接轨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借助国际上的战略管理会计的系统技术进行行业的市场信息的把握。

二、新形势下企业进行战略管路会计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下,企业采用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展开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是具有实际的可行性的。其表现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行业内的准确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为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提供作业成本管理手段,从而保证企业在作业链生产中的成本能够实现最小化发展,并且消耗掉的资源也最小;还可以为企业实现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对于投融资企业而言,财务风险以及金融环境风险是影响企业管理的最直接的内容,当前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体系下能够为企业提供预警分析,其通过预警分析系统能够有效地展开风险预警,并且对于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战略地位进行有效的预测;还可以实现对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企业各个项目的质量施工管理,尽可能减少质量成本,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运用该体系,能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现阶段战略管理会计的现状

(一)企业的会计管理目标过于短浅

从战略管理会计的角度来看,实现会计管理朝着战略管理方向靠近,实现会计、战略以及计划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实现企业长远目标、整体效益和全局利益的兼顾。但是事实上,当前生产销售企业所采用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其主要是通过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流程,设定财务管理目标等方式进行企业的会计管理,势必不能够对生产销售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二)企业展开战略管理会计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基础建设

战略管理会计是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所出现的会计管理手段,其不仅仅是依赖于新的管理理论出现,更是依赖于新的会计管理平台手段所出现的。目前生产销售企业不论是人力资源还是技术支持或是相关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等等,都不符合展开战略管理会计的条件。如新时期下企业战略管理会计需要依托于成本动因分析理论,对于企业项目的战略动因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的动因。这些理论都是新时期企业发展中萌生的新的理论制度,生产销售企业中并不具备该理论知识体系。

(三)企业展开战略管理会计体系自身具有不确定性

目前学术界关于战略管理会计仍旧没有一个确切的理论体系,或是体系设计标准,对于生产销售企业而言,在企业内部展开战略管理会计的尝试性构建,难度系数不可谓之不大。

四、推动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体系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新形势下要求我国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脚步,实现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建设,世界整体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为企业创设了更好的发展环境,详细来说,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还涉及对于行业的整体经济周期的变化情况的掌握,如某项政策影响下,所带来的新的建设工艺技术的出现,或是行业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是否具有支持作用。这些数据和信息都是构建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所必须分析的数据信息之一;第二是分析企业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同时也是企业的项目成本的转移的过程。第三是企业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是引起成本发生变化的因素,如企业价值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企业的规模大小等等,企业是国资企业,其成本动因同其他的企业不同,可以说其成本动因主要是项目的规模大小所决定的;第四是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的确定。企业作为一个项目服务企业,其项目的生命周期以及建设技术的更新等等都是影响其绩效的综合因素所在。对于企业而言,其通过对业绩的财务计量的分析,对于其投建项目在市场上的使用寿命,来建立其业绩衡量的指标。

(二)宣传战略管理会计信息思想

企业由上而下构建了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同时又实现了自下而上的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的宣传,战略管理会计信息需要整个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数据和财务数据等等,单纯地依靠上级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总结是远远不够的。如对于财务信息而言,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需要拥有最原始的凭证数据,这需要各个部门在日常的经济行为中能尽可能地展开信息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其次是企业实现了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现代化的思想建设,一方面是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现代化、信息化的数据管理的技术宣传,并且提供机会使其能够进行对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是对于整个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和项目人员的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知识培训,如提高其对于数据信息的技术化处理的技术和自觉性。

(三)创设行业企业的信息数据库

创设行业企业的信息数据库,主要是要能够构建集合数据结果和管理为一体的电子长裤,从而能够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中的各项数据的应用需求,以及满足该行业中对于信息数据的存储功能。构建信息数据库下的企业实现了对于数据库安全性的把握,通过设定准入资格方式,保证一些数据在共享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安全问题。

五、企业进行战略管理会计实施后的效果

生产销售企业原本的内部管理手段为职能管理手段,即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职能的优化管理,旨在实现对企业内部的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事实上当前职能管理方式已经不再符合新时期下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要求,导致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停滞不前,无法实现规模的扩大发展。实现对生产销售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应用分析,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如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通过对行业对手的战略规划目标进行同自家企业的对比分析,从而将对方有效的数据分析纳入自身的会计管理体系中,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形成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和聚焦战略等等,发挥自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的优势。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目前,我国战略管理会计存在理论研究缺乏系统,应用环境缺乏规范,信息系统尚未完善,人才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此,企业管理者应坚持与时俱进,从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出发,深入分析企业会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并逐步推进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秀霞.战略管理会计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9).

[2]樊瀛.战略管理会计在纺织出口企业中的应用——以A公司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7(41).

企业战略管理范文7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一)战略不能适应国内外经济技术环境

在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紧紧跟随全球经济技术发展脚步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全球知名的大企业都是不断收集全球经济发展动态,依据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不断调整自身战略发展的方向,而我国中小企业经常是闭门生产,无暇顾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一味的追求生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往往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过时或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样往往会错失很多发展机会,最终也许会面临企业的倒闭和破产的危机。

(二)企业发展规划不切实际,难以达到战略目标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要么不了解战略规划也不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要么制定企业自身发展战略时,没有掌握市场发展情况、消费者需求和企业自身的能力,盲目的制定不适合本企业的战略规划,或是制定一个极为模糊的战略规划,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企业会偏离了原本的目的,会使得企业面临更多问题和危机。中小企业由于自己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如果不能很好了解市场信息和自身经营实力,就很难把握住市场有力机会,一旦丧失机会,那么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就存在更大的问题。

二、实施战略管理的对策

(一)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是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的第一步,它主要包括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分析。第一,正确分析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利用宏观环境分析模型PEST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分析、社会文化分析、科技环境分析和政治法律环境分析。第二,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竞争形势,可利用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竞争态势,根据不同竞争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战略方案。第三,认真分析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可以采用SWOT分析企业所具有的优劣势和面临机会和威胁,进而采用不同战略。通过以上三种层次的分析,可以充分了解企业面临环境和自身存在优劣势,对企业的战略定位、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都极为重要。

(二)确定战略目标

中小企业确定战略目标时,必须依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资源能力的基础,了解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具有核心竞争力,从企业全局发展的角度来确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中小企业往往规模较小,资金不够雄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要坚持专、特、精、新的原则。企业应对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细分,找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目标市场领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例如:九阳集团就选择豆浆机、热水壶等小家电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市场。同样,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特定顾客群体作为企业的目标客户群,重点生产和服务于该顾客群体,例如:LV、CUCCI公司专门针对高收入、高消费、喜欢奢侈品的消费者。

(三)制定战略方案

由于每个企业规模、资金数量、经营特点不同,因此企业发展战略也不尽相同。通常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从这三个层次全方面全方位实施整体战略。企业战略的制定通常是采用自上而下方式,必须由企业主要领导制定和实施,同时需要各个业务和职能部门相互合作,如有需要也可以邀请外部专业或咨询公司进行咨询。

1.总体战略是发展根本

企业的总体战略一般是由企业最高领导者为了企业长期发展而制定的,是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根本,企业的所有生产和经营活动都必须围绕着总体战略进行。中小企业应依据外部市场环境和自身的资源能力,来制定符合自己总体战略,一定要依据自身的优劣势,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2.经营战略依据总体战略而定

是为总体战略实施而服务。中小企业整体规模不大,经营部门实施经营战略难度不大,根据部门不同制定适合自身的经营战略。近年来,随着物流业不断发展,企业的运输部门也应逐步改变过去的传统战略方案,可以通过实施JIT物流和零库存战略,不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企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企业的职能战略是关系到企业最基层战略,是为企业的经营战略服务的,职能战略能否顺利实施也反过来影响经营战略实施的成败。

3.科技创新战略

中小企业往往资金实力较弱,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缺乏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研发能力。中小企业应该加大对产品研发创新的投入,由于产品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小企业可以重点放在对现有产品的功能和设计改进方面,以产品的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特点吸引消费者。中小企业为了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必须建立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围绕着科技和创新不断改进自有产品,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增加产品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才能将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4.国际化战略

随着国际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最终也要走向国际市场,这是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外的企业大量涌进国内市场,使得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竞争,同样竞争中也蕴含着机会。中小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抓住市场中稍纵即逝的机会,制定企业国际化战略,同时引进大量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帮助企业进行国际化战略管理,通过参与国际竞争逐步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从国际竞争中发现企业自身不足,不断完善和改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从中小企业逐步发展为大型企业或跨国企业。

三、总结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资金和管理有限,在制定战略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企业的经营战略、职能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国际化战略对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所有战略都要服从服务于企业的总体战略,各个战略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一定要协调好各个战略之间的关系。中小企业要想逐步发展为大型企业,就必须制定适合自身的战略规划,从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建立一个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时刻跟随市场的发展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要为根本,通过实施正确战略管理,最终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生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刘文雅 倪红思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第二篇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因素

1.企业战略管理的前提因素

企业在执行战略决策过程中,往往对潜在障碍和危机难以察觉和无力消除。企业的内部潜在障碍主要有:交流不充分、战略执行时间超期、员工能力不强、员工不能全面理解战略目标、战略执行的协调性差。外部潜在障碍包括:存在分散战略执行注意力的问题、没有预期到的外部问题、影响执行的其他外部因素。所以,企业只有通过合理制定战略计划、积极加强计划执行,才能较为完善地解决潜在障碍,才能促使战略计划的完满执行,这些恰恰构成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前提因素。

2.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因素

(1)领导群和企业主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意图决定了其战略决策和战略行为,因此不同的领导群和企业主,才决定着企业各不相同的战略管理。(2)企业主创业理念、进取精神影响了企业战略管理,但由于企业主的时间精力投入不同,使得他们关注、管理、审核企业战略的时间也不同。(3)是企业主为人品性与处事风格也将影响战略,这关系到企业凝聚力和战略执行力的强弱。

3.企业战略的保证因素

企业运作管理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二者共同组成了企业的管理系统。企业运作管理系统包括企业运作、管理、控制等环节中的流程、规定与制度。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企业内部数据收集、储存、管理和分析等环节,还包括内部信息管理的应用工具、管理流程、制度规定等。

4.企业战略管理的制约因素

(1)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结构封固。(2)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和漏洞,比如股份过度集中、股权结构欠妥、“内部人控制”现象、家族式管理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经营效率,从而削弱了企业持久发展力力和战略执行力。(3)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比如组织分化不清晰、成员分工不明确、部门职能太笼统、领导群管理过界等,这些都会使得企业组织结构和信息系统日益臃肿,从而造成企业中沟通效果差、办事效率低、工作无协调等现象,也就制约了战略管理的执行与实施了。

二、针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企业战略管理的顺利实行和获得成效高低与否,最终要依据于企业的自身决策、调控、执行与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家对环境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因此,实行和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成了一种企业发展的内在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以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的更好进行。对此,有以下三点具体建议。

1.树立战略意识,突破传统观念

企业家应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与发展趋势,来树立与公司相适应的战略意识,从而制定合理优秀的企业战略,确立企业可持续长久发展的战略观念。而在这其中,更是应该摒弃一些传统的战略观念,其中包括“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观念。在这些传统观念的统筹指导下,企业会逐步丧失进取意识,然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下,势必会日益没落。所以说,企业战略意识的树立,不仅是保障企业发展的基础,更是保障企业生存的前提。

2.加快产权制度建设,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存在着产权结构单一的问题,由于民企是个人创办的原因,此种现象更是明显。因此,一些重大决策是由企业家来独断的,这就存在着一个人为的偏向性,也就加大了企业战略决策的风险性。因此,需要丰富企业产权结构,让产权一元变多元。再者,治理结构的不健全也是一大问题,所以应加快企业结构的合理化,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解决经营能力不足缺陷,让企业管理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3.加大人才引用与培训,提高战略的实施能力

企业不能顺利战略管理,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战略执行实施能力,然而战略的执行效果好坏与否,与企业战略管理人才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对于人才的运用,对于员工的挖掘与培训,企业可以建立战略管理评估系统,以挖掘更多的可造人才,企业也可以加大战略管理研讨班、培训班的开展,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总结

现今是科技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社会,企业如果想要获得自身的成功,不仅要做到赢在当下,更是要赢在未来。所以企业战略的树立是尤为重要的,而企业战略最终的实施与否,还是要依据于战略管理的开展。

作者:冯文建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第三篇

一、战略管理与文化建设相互协调

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战略管理相互协调发展。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长久积淀,一般而言是比较稳定不易变革的。而企业战略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伴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战略层的规划也是要变化的。所以在战略制定变化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并适应已有的企业文化,不能将战略管理凌驾于企业文化之上。企业文化既能服务于战略的实施,又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制约企业战略的发展。所以就要求企业战略的管理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制定相互匹配,才能使二者权衡发展。

例如在企业实施合并战略时,文化建设尤为重要。一项调查显示,实施企业合并的公司有65%以失败告终,且其中25%是由于文化的冲突没有合理解决。而文化的范围性很强,不同企业由于各自经营方式等的差别造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所以在融合的时候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极其容易造成冲突。合并的双方在长期奉行的决策和偏好往往不同,所以在合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着力注重不同的文化差异,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一体化经营过程中的内部摩擦成本,做好文化建设工作。

二、文化建设保障战略实施

文化建设也是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在制定了相关的战略之后,就需要全体员工为之共同奋斗,而企业文化正是激励员工热情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善于利用企业文化去辅佐战略管理的实施。企业文化以高度概括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将企业发展的目标铭刻在员工的内心,慢慢的成为员工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卓有成效的弥补员工在理性方面的不足,并将广大员工紧紧号召在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规范并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不可避免地有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之下,总是倾向于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这很有可能危害到组织的利益。文化约束是一种软性的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从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上对员工进行软的约束,将个人的一些价值观和道德观内化。另一方面,文化建设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从经济学角度看,经纪人假设认为个体都是利己主义,希望自己的财富最大化。而制度经济学的演化证明了人不光追求物质利益,还看重非物质领域的利益,及精神层面的利益,通俗而言就是社会尊重感与荣誉感。所以,文化建设比较好的企业可以借助于文化来激励员工,注重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共同目标的确立以及团队的合作建设,起到一种全方位的激励作用。

三、结束语

企业战略管理范文8

关键词: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战略管理;对策分析

一、引言

1.企业战略管理的认知

企业战略管理,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使命和愿景,对内外环境、生产要素等诸多条件分析判断,在对企业发展历程、市场预期、核心竞争力等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规划,包括但不局限于:总体战略与定位、企业核心价值观、战略愿景与组织使命、主营业务发展方向和目标措施、职能规划与支持等,并通过各种相关举措确保企业战略目标予以实现的管理流程。企业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指南,任何优秀企业都有自己明确的、通过努力可实现的战略规划,所以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对任何企业的长期发展均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2.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战略管理对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长远意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基本谈不上涉及“战略管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国企面临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多重挑战。战略管理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国企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质内涵更多体现在对国企领导层领导力的挑战,其结果必须体现在国企政治责任和经济利益,要有利于推动国企实现竞争优势和未来预期。

二、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1.国企领导层对战略管理认识不到位

战略管理往往重在长远收益,国企领导层却可能受制于任职年限、思想认识、专业能力等原因,不太重视战略管理工作。战略制定后,往往不能完全有效贯彻执行;不同领导干部会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导致企业战略经常处于人为动态变化中;缺乏战略意识,习惯跟风,对红海、蓝海的发展辩证关系缺乏理性思维。

2.不具备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国有企业发展迅猛。一些国企因为激励体制错失、小富即安心态等原因,不能居安思危,不思进取,不愿开展前瞻性学习,对战略管理认知不够,没有掌握先进的战略理念,逐步落后于激烈异常的(跨界)市场竞争,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逐步退化,品牌和人才战略无法有效落实,导致行业饱和时应对能力差,面临极大的竞争风险和生存危机。

3.国企战略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

战略管理工作应是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战略完善等环节在内的循环闭合管理流程。然而,现实中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往往存在较多的“重制定、轻执行、难调整”的尴尬情况,导致企业战略在国企发展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客观上使各级干部员工更加不重视企业战略管理工作,企业战略管理堕入恶性循环。

4.国企战略雷同性高,创新意识不足

由于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同一经济群体等原因,国企战略可能存在某些一致性,但所处的自然环境、区域政治环境、人为理念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主导思路还是有明显区分的。然而,现阶段的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科学有效地开展战略管理工作,创新意识不足,战略相似度较高,不能与时俱进,自我特色不明显。

5.职能战略支持对总体战略支撑力度不够

国有企业要实施既定的企业战略,必须配套充分有效的以人、财、物为典型代表的各类职能资源的支持。因为发展历程和管控体系等原因,国企职能部门可能会较注重实现自身利益和短期目标,制定的各项政策制度较多的立足本专业发展,不能充分支持国企总体战略方针,对国企生产经营的主要价值活动服务不到位、贡献不明显。

三、国有企业加强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符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呈一体化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区块链等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和经济新形态层出不穷。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加强战略管理,能够整体评价自身优劣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政策要求,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企业自身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明确方向目标

国企战略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市场预判制定的长期规划,能够为国企指明短期和中长期工作方向,制定奋斗目标,并且根据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必要时进行战略调整。有效的战略管理工作,能保证国企发展方向明确、目标可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行业竞争力,促进国企长期发展。

3.有利于整合资源配置

企业资源不仅包括人才、技术实力、资金、资产等显性资源,还包括品牌、企业文化、组织氛围等隐性资源。在企业战略的指引下,国企能够尽力实现“全企一盘棋”,根据战略目标的努力实施需要,统筹安排匹配各类资源,避免企业职能部门和业务板块强调本位主义,把企业各类资源合理优化、充分保障,确保对企业发展的全局把控,确保发挥综合竞争实力赢得更多市场空间。

四、加强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分析

1.提高国企干部战略管理素养,构建国企战略管控体系

要结合国企管控背景,加强国企领导层在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认知,不断提高国企领导层的战略意识和实践能力水平。应不断强化包括企业领导在内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意识,提高道德水准和履职能力,抛弃功利主义和狭隘视野,营造实施战略管理的良好环境,积极践行先进战略管理理念。对转型发展的国企而言,领导人更需学会适度授权和例外处理。应加强战略管理的顶层设计,建立完善企业战略管理机制。要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明确国企主要领导就是战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战略工作组织机构,匹配专业的从业人员。要建立战略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战略执行的持久毅力和不懈精神,健全战略管理的过程管理和评估反馈,保证战略制度具备合理弹性和可行性,鼓励全体干部员工主动参与到国企战略工作。

2.重视内外价值链统筹分析

应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科学分析,加强关键环节和重要职能工作的资源投入,确保战略管理工作能抓住重点,充分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应重视主营业务的行业标杆学习和研究,强化目标市场的了解和认知,客观判断自身市场竞争的优劣势,查漏补缺。要敢于对标竞争对手,结合市场发展预期,采取战略举措,扬长避短,制定清晰、合理、可行的企业战略。

3.战略聚焦要有恒心

战略涉及企业今后数年的发展,是企业领导层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旦颁布实施,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国企自身战略稳定性,大方向、大原则绝对不可朝令夕改,这和战略细节的动态调整并不矛盾。国企主要领导的变更,不应是战略调整的主要背景因素,目标市场的一时得失不是战略调整的导火索,商务合作模式不是战略调整的必然因素,人才队伍建设等各类资源有效投入的时效性更不是放弃潜在市场的必要条件。战略聚焦和实施管理,在专注保持核心技术优势同时,客观面对转型发展的新兴业务,具备恒心和耐心,胜不骄,败不馁,方可迎来最终胜利。

4.战略管理要善于创新

当前,不少国企越来越重视战略管理工作,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实施差异化战略管理策略,是增强国企内驱力的核要素。要科学总结企业发展成果和核心优势,将查漏补缺和优势互补并重,不贪大求全,重视传统业务上下链延伸,避免绝对多元化;要客观看待相关业务的蓝海预期,拓展更多的市场经营渠道和商业合作模式,重视长期效益和眼前利益的科学平衡;要强调综合收益,不唯经济指标论,提倡理念、人才、资金、体制的多元提升,为差异化的战略创新提供基本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要坚持目标理性、制度科学、体系通畅的同时,针对主营业务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大胆创新,善于在国企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稳步革新,最终实现战略差异化管理。

5.运用科学方法指导战略实践,注重战略的动态管理

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坚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应运用先进知识理论和有效的战略管理实践总结,科学对标标杆战略管理,引导国企战略实践工作。要重视企业情报研究,尤其是目标市场和(潜在)竞争对手,建立健全情报工作体系,确保情报工作实施有效。合理开展战略实践中的战术调整工作,坚持目标和战略导向,将动态管理和年度经济效益、战略经营目标统筹考虑,善于调整必要的战略环节。

6.重视战略人才培养,加大资源匹配和投入

制定战略人才培养规划,舍得资金、人力、项目等资源的持续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要加强战略人才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建设,前者是基础,后者是途径。加强战略理念的宣贯和学习,鼓励在项目实践和工作锻炼中发掘人才、磨练后备干部;推进领导干部和核心骨干人才的多岗位锻炼,开拓视野,培养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提高履职综合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对我国国有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坚守对国家、人民负责的基本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循企业管理客观规律,深入分析研究主要市场,提升国企战略管理,实现国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威如,余卓轩.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蔡冀洪.国有企业战略管理难点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4).

[3]陈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4).

[4]刘丽娇.浅析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