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内在机理探究

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内在机理探究

摘要:推进城镇化建设和促进服务业发展是形成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体系的重要举措。文章着重研究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梳理服务业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基于“人”—“产”—“城”的逻辑框架,阐明服务业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要素流动、需求结构变动以及规模经济等角度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服务业;城镇化;协调发展;规模经济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着力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一环,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形成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体系的关键举措。城镇化包含人口结构的转变,也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演变,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是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入非农业部门是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的过程,会带来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①目前我国城镇化存在“量高质低”的问题,而发展服务业是提升城市质量的重要举措。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深入研究服务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一、文献综述

1.服务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定性研究

服务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定性研究聚焦于以下几个主题:(1)服务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首先,服务业通过集聚效应影响城镇化。城市集聚了大量人口和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在城市的基础之上,服务业在城市集聚,能发挥集聚效应,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服务还能发挥技术溢出效应,②其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城镇化效率的提升。其次,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上推进城镇化。服务业空间联系程度的提高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①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②最后,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人口数量增长。服务业门类众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部门,这对增加城镇人口数量、促进城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2)城镇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方面,城镇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和基础,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发挥了巨大的网络效应,③能促进政府服务和其他非营利服务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服务业需求和内部结构,④低质量的城镇化会阻碍服务业发展。(3)服务业与城镇化双向关系的研究。服务业与城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服务业是产业间的黏合剂,城市经济因发达的服务业而发挥更大的集聚效应,进而产生外部经济效应,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时,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工业集聚产生的需求效应以及城市发展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载体和基础保障。⑤2.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目前,国外关于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城的相互作用,如Weber工业区位论、Per-roux极化理论和Boudeville里昂锡夫乘数效应论。国内学者的研究认为,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的“双向融合”⑥,产城融合的路径是通过价格调节和因果循环机制实现的,并且致力于测度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关系。⑦纵观现有研究,对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内在机理的探讨略显不足,缺乏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动力的进一步探讨。本文重点阐明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动力支撑。

二、服务业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分析

1.服务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首先,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产业结构相关理论,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变少,产生剩余劳动力,而且工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会逐渐超过农业。服务业既包含高生产率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包含生产率相对较低的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可以同时吸引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服务业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往往意味着高工资,城市的高工资又反映了高技能水平,⑧会吸引高技能劳动力流入。服务业中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部门,其工资收入也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且进入门槛较低,会吸引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因此,服务业促进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推动了城镇化发展。其次,服务业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差异化和定制化的服务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差异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服务业的消费需求逐渐超过对工业制造业等的物质需求,推动社会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随之升级,对住房、交通和教育等服务的需求增长尤甚,由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得到发展空间,同时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提高了城市的发展能级。最后,服务业提高城市劳动生产效率。服务业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其发展动力来源于包括工业在内的其他产业的中间需求和消费者最终需求,伴随工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劳动技能的溢价,这些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通过外部化过程和消费者遵循比较优势的前提下,不断促进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在相对工资和高技能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的时期,技能密集型服务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市场会在生产中使用专门的技术工人,以提高生产效率。

2.城镇化促进服务业发展

首先,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社会生产最初源于农业的自给自足,随着农业生产专业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出现剩余产品,产生交易活动,进一步促进工业化发展。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交易需求进一步增强,交易费用也逐渐增加。为节约交易费用,开始产生集聚现象,由此形成城市。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更加集中,更容易获得规模经济,因此,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有序的基础环境。其次,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需求支撑。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资金以及技术等支撑要素,城市对服务业有更多的需求,包括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中间服务需求和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的最终服务需求。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人口数量、企业规模以及消费理念和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城镇空间扩大,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可分割性,其发展需要与之匹配的需求量。城镇化是一个不断积聚人和产业的过程,能够达到支撑服务业形成和发展的起点规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服务业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为服务业提供重要的发展平台。最后,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城镇化过程是产业非农化的过程,是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和提质升级的过程,城市发展得越好,越容易积聚生产要素,越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三、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

城市的繁荣发展需要以产业作为动力,同时城市也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应有相应的匹配度。城市劳动力主要存在于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随着制造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剩余劳动力会更多地流向服务业,相关服务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流动方向与净工资差异变动具有一致性,因此,高劳动收益能够吸引更多劳动力流入。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内在机理的根本点在于人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又是城镇化的主体,而服务业正是城市功能实现的载体。城镇化引发的大量最终需求和制造业中间引致需求促进了服务业发展,完备的城市功能又吸引了更多人口向城市集聚,促进城镇化发展。基于服务业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在服务业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本文将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概括为:“城”+“市”是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内在机理的根本内涵,分工与专业化是服务业和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动力,生产要素是城镇化的主体,在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中起重要的桥梁作用,需求结构变动是二者协调发展的动力,城市规模经济是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力,供需在二者协调发展中向更高均衡状态演进(见下图)。

1.“城+市”: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根本内涵

城市是“城”与“市”的合成词,在现代经济中,城市是中心地,是先进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的主要载体。由于集聚了大量人口,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汇聚了科技、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城市由此成为科技创新的发源地,以科技、教育、医疗为代表的服务业也成为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因素。

2.分工与专业化: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分工和专业化解释了服务业与城镇化的共同演进。由于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和服务型社会转型,为减少交易成本,交易活动开始集中在某个区域,集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城市。随着工业交易的增多,服务业展现出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和不可分割性,区域的集聚效应和网络效应越发显著,城市规模不断增大。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原来的生产制度安排下,集聚的规模效应逐渐发展成集聚不规模效应,还导致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增加了城市的交易费用。因此,要实现高水平的分工效率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均衡,需要优化城市的生产制度安排以及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在工业化初期,随着人均收入和GDP的提高,人们对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业化对服务业的专业性需求也不断增加,尤其是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逐渐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动力推动城镇化发展,由此解决了城市规模的不经济,不断改善的生产制度安排以及不断提升的城市能级,使城镇化向更高均衡状态发展。

3.要素流动: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桥梁

促进资源分配是推动城市产生动态效益的有效措施。①服务业与城镇化发展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劳动力,劳动力既是生产要素,又是城镇化发展的主体。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带来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溢出效应更加显著,提高了工业和服务生产者之间的信息外溢效率,以此形成更加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有利于节省商品交换的运输成本,提高区域内整体的经济效率。

4.需求结构变动: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进入第二产业,随着第二产业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化程度不断上升,面对日益提升的工人工资,用资本替代劳动成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决策之一,工业剩余劳动力将会流入服务业。服务业同时具有人力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两个特点,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主要吸纳高技能和受教育年限较长的劳动力,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虽然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具有较大弹性,对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也具有较大宽容度,生产率水平不高,却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城镇化的发展仍然有赖于人口的迁移。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劳动力规模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规模,生产率高的行业和部门要求劳动力的专业性更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专业化程度高的劳动力会倾向于购买其他服务,由此衍生出更多的生活性服务需求。此类生活性服务业为高技能劳动力提供了更多从事高附加值劳动的空间,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5.规模经济: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支撑力

规模经济是产品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不断下降的现象。规模经济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技术,另一方面取决于市场规模,技术能改进生产效率,而市场规模往往伴生需求规模。多样化的大城市能更好地发挥孵化器的功能,且大城市在创新孵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知识和创新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要素。城市规模越大意味着聚集了越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也形成了更大规模的生活性服务业市场需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这也会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城镇化发展。服务业具有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的特点,因此,需求规模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基本门槛,只有市场上集聚大量最终消费者和因分工和专业化要求而衍生的制造商等,才可能形成服务产业化所需的足够大的市场需求。①尽管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影响下,服务业对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要求有一定程度的松懈,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也可以跨区域实现,但考虑到运输距离以及交易成本等,大多数服务活动尤其是消费服务仍受到明显的时空限制,②服务业的发展对市场规模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城镇化使大量人口和产业集聚起来,为服务业发展提供规模经济的市场基础。城市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发挥巨大的网络中心作用,是服务业相关行业的核心。城市在服务业的扩张中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商品流通,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减少交易的物流费用,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

四、结语

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为主导转向服务业为主导,城市发展的重心也向服务业转移,在这一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是助力城市其他产业发展的润滑剂,而生活性服务业能够满足消费者最终需求。这主要是因为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大量就业,衍生大量的对生活性服务的需求,而且人们的最终需求结构升级使服务业实现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吸引高技能劳动力,生活性服务业主要吸纳中低端技能劳动力。伴随城镇化的发展,优质农村人力资本更容易跨过城镇化门槛,成功实现市民化,但是他们也面临着高成本市民化与预期城镇高收入的两难选择。本文从“人”“产”“城”的内在关系出发,联系当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人口流动变化,分析认为,城镇化面临“量高质低”等问题,服务业是城市功能的重要体现,服务业的发展能同时吸纳低技能劳动力和高技能劳动力,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发展需要一定的匹配度,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对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研究。本文从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涵、理论基础、要素流动、动力、支撑力五个维度出发,厘清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余小燕 吕萍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