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例6篇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动因;空间;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困扰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条件下,发展服务经济是摆脱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我国而言,同样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由于产业融合与全球直接投资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我国迅速崛起。而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重点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重点进行了研究。

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领域的作用不断变迁,由管理功能(润滑剂作用)和后来的促进功能(生产力作用),逐步向今天的战略功能(推进器作用)转变。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研发、通信、金融、保险、物流、批发、外包、采购、农业支撑服务、中介和专业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占据服务业的主流,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1]。本文认为,产业融合和全球直接投资(FDI)是直接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

(一)产业融合的推动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产业融合是在工业经济时代高度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产业部门日益细化、产业关联复杂化、部门间交易规模庞大且交易量大增为前提条件的,并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一定程度调整的结果。这种调整打破了各种产业原有的边界,导致产业之间更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现代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和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经济活动由以生产为中心已经转向以服务为中心,体现在农业和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上,表现为农业和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通讯和家电产品,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服务引导农业和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等。国际经验表明,农业和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靠服务业支撑。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说,这一时期产业的中间投入中,现代服务业投入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而农业和制造业本身投入的比重则相对降低。这样,一种为农业和制造业生产而服务的产业就应运而生了,即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而进行的服务业,或为其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农业与制造业、服务农业与制造业并实现良性互动。农业与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农业与制造业提升和高端化的有机补充。随着农业与制造业部门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它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将迅速增加,并会把这种需求渗透在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前期研发、设计(培育),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中。如此良性互动,不仅会促使企业内部会出现产业融合,而且会在产业链上促使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间出现融合,还会使区域内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一个特定空间上实现产业融合和集群式发展。当然,企业按照市场分工的细化、深化和专业化要求,适时将服务外置和提升,可以加速产业融合的进程,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突破。事实上,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征,主要是打破了传统的消费性服务业的局限,开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新领域,即原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内容,诸如市场调查、可行性研究、产品研发、风险资本、采购管理、物流配送、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培训等活动,实现独立化、外置化和专业化,交于专门的机构实施。这些机构技术专、业务精、效率高,既可以使企业集中力量搞好专业生产,又可以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二)全球直接投资的推动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直接投资愈来愈呈现出转向服务业的趋势。早在2004年,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就公布了以“转向服务业”(Shift Towards the Service)为题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该报告显示:近年来,FDI的结构已转向服务业:20世纪70年代初期,服务部门仅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1/4,1990年这一比例不到一半,而2001年和2002年,服务业平均占外国直接投资总流入量的2/3。1990-2002年的12年间,第一产业和制造业在全球跨国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由9%和44%,下降到4%和29%,而同期服务业的比重则由47%上升到67%;《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进一步显示,FDI的重点也转向服务业[2]。随着国际服务业全球转移步伐的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已在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服务等多个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有了飞速拓展。全球生产性服务业转移,注重从功能稀缺性、规模性、集聚性等优势出发,高质量的跨国服务机构及随之而来的网络、人才、管理、制度等外资服务业,创设关联产业效应、构建合理产业体系,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幅度,使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此外,为了更好的服务在华跨国公司,进而吸引其将更高端的生产环节转移来华,我国政府也努力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产业融合和全球直接投资不仅成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同时也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打开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以我国转向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为契机,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空间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8.3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据估算,我国粮食需求每年将增长80亿斤-100亿斤[3]。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已无法开发更多的耕地,只有提高单产这一途径。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显然难以应对,必须改造传统农业,走现代农业之路。我国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为农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如农村金融、农业技术支持。农产品市场营销、花卉、城市园林等。

此外,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大国。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共130多万个,就业人员8300多万人,占工业劳动力的90%;制造业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接纳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约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70%[4]。但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十几年来,我国的服务业结构升级缓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很不充分。以外资制造业体系发达的苏州市为例,由于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外商投资企业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依赖程度小;产品研发设计、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于进口,对本地研发设计或技术服务需求少。这种状况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我国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还很有限,生产服务业尚没有扎根在高速增长的制造业土壤里[5]。可以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事实上,较强的制造业实力是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扩大的投资空间,早已跳出了制造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因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繁荣本身就会扩大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空间。例如,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率先建立了创意产业中心和设计创意中心,建立了包括模具设计、软件设计、工程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玩具设计、印刷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设计平台。这些制造业企业将研发、设计外置,取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取得了巨大成果。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将上述类似的非核心生产环节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企业,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转贴于

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差距仍然较大。在世界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而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还不到50%[6]。可见,我国具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依托我国向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契机,将极大的拓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二)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FDI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高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虽然引进了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但却把很多为跨国公司服务的生产性服务环节拒之门外。2000年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104.6亿美元,2006年为173.8亿美元,分别只占当年实际吸引外资额的25.7%和27.6%[7]。至2006年底,我国服务业共有外商投资企业7.5万户,占整个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7.2%[8]。

我国吸引FDI已经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加之全球FDI的投资方向和重点已经转向服务业[9],这些都为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利用FDI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我国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例如,2007年世界最大的IT服务外包企业美国EDS将在武汉建立其在华的首个全球服务中心;惠普全球软件服务中心重庆分中心正式入驻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等。更多的国际机构已经将我国列为对跨国公司服务转移和外包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研发转移重要目的地。

三、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模式

上述分析可见,我国既具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动因,也具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而通过模式的推动,将进一步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区域特色鲜明的国情以及吸引FDI多年来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的现实,为我国采用服务外包模式、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契机。

(一)服务外包模式

世界产业战略转移的大趋势正从生产外包转向服务外包。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购买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原来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生产性服务外包差距仍然较大。在世界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外包占服务业的70%。而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在2006年才刚刚突破40%[10]。可见,以我国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利用服务外包模式发展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潜力巨大。我国采用服务外包模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该聚焦在以下两个重点领域:

1.外向型服务外包。积极承接外向型服务外包业务,能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和能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承接发达国家的离岸外包,是发展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转变对外贸易方式、推动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的重要途径。我国部分城市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例如,2006年8月17日,上海公布的《关于促进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上海要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契机,重点发展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打造以浦东新区为代表的部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努力将上海建成全球服务外包重要基地之一。外向型服务外包主要涉及信息技术、研发设计和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其中信息技术外包(ITO)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已集聚了500多家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其中包括GE、霍尼韦尔、毕博等近10家国际研发中心和惠普、花旗、印孚瑟斯、SAP等300多家技术中心[11],国际知名的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纷纷落户上海;再如,2006年南京成为我国第二批获得服务外包基地的6个城市之一,引进的三星、朗讯、IBM、微软、西门子、LG、夏普、明基等20多家世界著名企业的外资研发机构,大多也已开展服务外包业务。从目前情况看,发包方企业主要集中在软件业、专业服务、创意设计、商务等领域;外包业务来源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英国、奥地利、加拿大、瑞士、法国等。南京承接服务外包的148家企业中,从事软件类服务外包企业超过100家,外包规模超100万美元的企业13家[12]。

2.内需型服务外包。事实上,服务外包的覆盖领域和涉及行业,远远大于时下笼统划分的信息技术外包和商务流程外包两大类及外向型。按照国际公认的服务外包概念,其内容就达18个行业大类[13]。我国在积极发展外向型服务外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国内业务天地最为广阔的内需型服务外包。可以说内需型服务外包更为丰富,涉及的行业领域更普遍,发展的前景也更广阔,特别是随着我国政府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合作更趋紧密,服务外包已成为我国本土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综合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可以预见,我国内需型的企业服务外包市场一旦被全面推开和广泛采用,那么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市场商机,将是外向型服务外包市场所无法比拟的,必将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长足发展注入旺盛的活力和强劲的动力。而内需型服务外包完全由我国本土内需所产生,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小,其蕴含着更为巨大的发展潜力。内需型服务外包的业务主要包括:供应链与物流、装备制造业融资性租赁、第三方品质检验、第三方产品测试、产品OEM(委托加工制造)、ODM(委托设计加工制造)等等。总之,我国应该抓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既重视外向型服务外包,也不能忽视发展潜力更为巨大的内需型服务外包。通过服务外包模式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集聚区模式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CBD(中央商务区)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个微型CBD,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都经历了单个CBD到微型CBD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CBD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CBD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分阶段逐步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CBD;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CBD,很好地适应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且多元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可见,集聚区是在顺应国际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集聚区为载体、将相关的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新颖、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依靠区域特色和功能,形成产业集聚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模式的特点。尽管服务业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基础,但其产业特色的形成则取决于所在区域的特定功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托由资源、禀赋、区位、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功能,突出其区域优势和特色,建立起与区域功能相吻合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从而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增强服务业的辐射效应。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集聚区,具有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和品牌效应的特征,客观上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而通过品牌效应,服务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合机制,又提高了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

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利用集聚区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我国产业区域特色鲜明,为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我国的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利用集聚区模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为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规划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海力图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在各区符合条件的专业产业园区或服务业集聚区内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基地,各有侧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例如,南桥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凭借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交通便利,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成为奉贤区新一轮发展的载体和抓手;江湾五角场科教商务区就充分发挥杨浦区大学强势学科的优势,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产业,形成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科教商务集聚区;金融要素市场本来就已经集聚的外滩和陆家嘴地区集中发展为金融贸易区等。这些点状的集聚区通过产业链或创新链彼此相通、有机相连,使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和放大。目前,这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聚功能效应得到拓展提升,更好体现了微型CBD作用。

2.空间形态布局上,由上海市中心地区逐步向周边重点地区分散化、多极化发展。

3.产业功能布局上,各集聚区初具特色,逐步呈现功能错位。

我国应借鉴上海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具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能级和品位。

(三)外资拉动模式。

就当前而言,我国采用外资拉动模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离岸外包。这既是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我国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一大批具备国际化水平的服务供应商,提高接单能力,继续发挥在ITO(信息技术外包)业务领域的优势,特别注重培育承接BPO(商务流程外包)业务的能力,积极承接计算中心、呼叫中心、数据处理、技术研发、财会核算、售后服务等国际服务业转移,特别是逐步拓展一些具备优势和条件的高端业务;二是要继续开放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吸引FDI的质量和层次。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地区总部,积极引进国际生产性服务业的新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水平。同时,要积极进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生产性服务产品,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服务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永江.以现代服务产业为重点,带动商贸园区的发展[EB/OL],shuangliu.gov.cn/,(双流政府网站),2007-02-05.

[2] 联合国.2004、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EB/OL],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网站,untcad.org,2006-09-12.

[3] 冯华.发展现代农业时机已经成熟[N],人民日报,2007-03-07(2).

[4] 郭丽君.我国必须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N],光明日报,2006-09-13(4).

[5] 何骏.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8(5):12-18.

[6] 何骏.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动因、优势与重点[J],财经科学,2008(5):23-28.

[7] 龚雄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EB/OL], 商务部网站,mofcom.gov.cn,,2007-07-30.

[8] 翟宏伟.五大因素主导外资加快进入我国服务业[N],中国信息报,2007-06-20(5).

[9] 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2007[EB/OL],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unctad.org,2007-09-18.

[10] 李江泓.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明显偏低[EB/OL],新华网,news.xinhuanet.com, 2007-02-22.

[11] 何骏.聚焦中国的服务外包[J],经济导刊,2008(5):8-12.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香港;离岸贸易;贸易中间商;珠三角地区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3)02-0058-10

一、引言

离岸贸易(offshore trade)是指本国(地区)的贸易商经营的货物直接由关境外的生产地付运到客户,而不经过该贸易商所在国家(地区)。与传统的贸易方式相比,离岸贸易的显著特点是交易所涉货物并不进出贸易商的经营所在地。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是全球贸易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离岸贸易实质上是一种中间商贸易方式,中间商主要利用其庞大、发达的贸易网络在交易领域内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极富吸引力的简单税制和高度的贸易便利化等优势。香港一举成为全球贸易中间商的集聚之地。贸易中间商的汇集催生了香港离岸贸易的繁荣,据最新的《香港服务贸易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香港离岸贸易所涉货物贸易额达3.89万亿港元,超过同期转口贸易额(2.96万亿港元),继续成为香港第一大贸易方式。

香港离岸贸易的快速增长与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密不可分,随着大陆与香港紧密经济合作的推进,大陆已成为香港离岸贸易所涉货物最主要的来源地和目的地。如表1所示,2002~2010年间香港离岸贸易所涉货物销售价值中来自大陆和销往大陆的平均比重为38.2%和56.5%;而且,以大陆为货物来源地的香港离岸贸易所涉货物中,经分判加工安排生产(Manufactured through sub-contract processing arrangement)的比重超过40%。

经分判加工安排生产的比重如此之高,表明香港的离岸贸易与其对大陆的FDI输出密不可分。香港贸易中间商凭借全球贸易网络优势承接海外订单,并通过FDI的方式在大陆投资建厂,利用内地的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加工、组装和制造,然后将制成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考虑到运输成本因素,这些产品通常在大陆产地直接付运,不会进出香港,从而形成离岸贸易。

基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成熟度等原因,珠三角地区一直是香港FDI流人大陆的主要目标区域。本世纪初的前几年里,珠三角地区吸引香港FDI金额占大陆吸引香港FDI总额的比重甚至一度达到50%左右,尽管近年来该比重有所下降,但从存量上看,珠三角地区吸引香港FDI的规模仍然大大超过内地其他省市。如图1所示,2000-2010年广东累计吸引香港FDI总额达840亿美元,占全国吸引香港FDI总额的比重达28%,明显高于江苏、浙江等其他沿海主要省份。因此,珠三角地区是香港离岸贸易对大陆经济发展的主要辐射区域,研究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显得意义重大。

二、文献综述和待检验理论假设

当前,国内外关于离岸贸易的研究文献较少,但不乏关于离岸贸易的行为主体——贸易中间商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贸易中间商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第一,强调贸易中间商的信息网络效应,认为贸易中间商利用其庞大的全球信息网络优势,将专业化的贸易信息传递给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商,减少了贸易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其产业发展(如Samiee,1993:Feenstra&Hanson,2004;Ellis,2010);第二,强调贸易中间商的市场创造效应,认为专业的贸易中间商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引入了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唤醒了它们沉睡的生产潜能,并为它们的生产开拓了新的国际市场,从而促进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Casson,1997;Hsing,1999;Guex,1998;Sluyterman,1998);第三,强调贸易中间商的经济催化剂效应(Catalytic Contribution),认为贸易中间商会将信用机制、营销技术、分销基础设施等先进要素引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分销渠道,从而克服这些国家或地区普遍存在的分销体系不完善和效率低下的劣势,进而促进其产业发展(Sharma&Dominguez,1992;Ellis,2003)。

由于离岸贸易的主体是贸易中间商,因此不管采用何种贸易方式,贸易中间商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是一致的,即离岸贸易将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但是,现有关于贸易中间商的研究文献中,背后几乎都隐含了一个同样的假设,即贸易中间商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制造业,这可能因为贸易中间商总是伴随着FDI的输出进入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早期的FDI流入通常都是投资于制造业。

事实上,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复杂,它对不同城市的产业发展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一方面,由于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制造加工基地之一,并且在县、镇一级区域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如佛山南海大沥的铝材产量已占全国的40%以上,中山古镇的灯饰销量已占全国的60%以上,江门恩平的麦克风已占全国销量的70%以上,因此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县、镇一级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上,并且通过发挥香港贸易中间商的信息网络效应和市场创造效应,将显著推动这些地区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离岸贸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货物在产地直接付运,原来需经过香港转口的相当部分的货物现在不再经过香港,因此珠三角地区的货物将选择在深圳和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港口清关,从而推动这些中心城市的国际物流、货物保险、质量检验、贸易展示等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的细分和发展,所以香港离岸贸易对深圳、广州等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务业上。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提出两个待检验的理论假设。

理论假设一(H1):香港离岸贸易将对珠三角区域的产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理论假设二(H2):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不同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它对珠三角中心城市深圳、广州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务业上,对其他非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上。

三、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由于本文是以产业规模(GDP)作为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所以可以将传统的柯布一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作为理论模型构建的基础。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Solow,1956;Romer,1986;R.Lucas,1988),生产要素的范畴得到广泛的延伸,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不仅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而且还包括全球信息网络、国际市场渠道、商业环境等现代经济要素,而后者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水平的高低。因此,虽然离岸贸易本身不是一种投入要素,但它通过发挥贸易中间商的信息网络效应、市场创造效应和经济催化剂效应,显著地改善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商业环境,促进了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从而成为影响其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Barro&Sala-I-Martin,1997)。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借鉴熊俊(2005)对索罗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扩展分析的基础上,将离岸贸易看作是影响投入要素使用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并将其纳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得出拓展后的新生产函数:

Yit=Aeλ*OTKαitLβit (1)

上式中i表示产业,Yi为i行业的GDP,此处只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行业:t表示年份;A为效率系数;K和L分别表示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要素投入;OT表示香港离岸贸易额;α、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λ代表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城市产业GDP的影响系数;A、α、β、λ为常数,A>0,0

为了获取更多的观测值,增加估计量的抽样精度,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进行实证分析,(1)式计量模型的对数形式表示如下:

LnYjit=LnA+αLnKjit+βLnLjit+λ×OTjit+εjit (2)

式(2)中,j表示横截面,包括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9个地级以上城市下辖的48个区县;t表示年份,包含200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εjit表示残差项。

同时,为度量香港离岸贸易对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本文将原始数据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回归,分组如表2所示。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采用2000~2009年珠三角地区48个区县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被解释变量Y表示各区、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GDP值,以消除价格变动后的实际GDP值作为变量;劳动投入L的指标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各区县制造业和服务业GDP数据和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据均来源于国研网一区域经济数据库,以及各地市统计年鉴;香港离岸贸易额(OT)的数据来源于香港政府统计处的历年《香港离岸贸易统计报告》。

此外,在度量产业发展的要素贡献时,对资本存量的估计略显复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资本存量K广为使用的估算方法是1951年Glodsmith创立的永续盘存制,其计算公式为:

Kt=It+(1-η)Kt-1 (3)

其中K1和Kt-1分别表示第t年和第t-1年的资本存量,It表示第t年的投资,η表示第t年的折旧率。如何确定该公式中的基期资本存量、折旧率和当年投资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采用方法的不同通常会导致差异明显的结论(张军等,2003)。由于以下计量分析中使用面板方法,涉及到各地市数据,考虑到数据收集的可获得性,本文估算基期资本存量数据时,使用“资本产出比”方法进行推算,以1999年为基期确定资本产出比为2.5,即各地市基期资本存量K1999定为样本第一期2000年实际GDP的2.5倍;各期投资I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1999年为基期。

在折旧率方面,由于各区县的资本消费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国家统一的折旧率无法反映出这种差异性,本文借用宋海岩等(2003)的方法,以官方公布的3.6%的折旧率为基础,通过引入各地市GDP实际增长率来反映地区间折旧率的差异,因为资本的物理折旧程度与经济增长率成正比,于是公式(3)演变为公式(4):

Kit=Iit+(1-η-Git)Ki,t-1 (4)

其中i为区县,Git表示第i个区县在时期t的实际GDP增长率。区县资本存量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各区县历年统计年鉴,根据公式(4)计算。

(三)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根据公式(2)进行面板模型回归,就面板数据而言,对模型形式的设定十分重要,如果模型形式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将与所要模拟的经济现实相距甚远。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混合数据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本文根据公式(5)和公式(6)构造的F1、F2统计量来选择模型。

当F2的值小于临界值时,选择混合数据模型;当F2值大于等于临界值时,继续看F1值大小,当F1值小于临界值时应选择变截距模型,否则应选择变系数模型。基本模型设定后,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方法的取舍则参照Hausman检验值进行判断。

1 对珠三角地区城市群48个区县全体样本的回归。

对珠三角地区城市群48个区县全体样本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模型回归,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系数分别为0.65和0.69,这与包群等(2003)和姚树洁等(2006)估算出的全国资本产出弹性处于0.6~0.7之间的结果相吻合。

制造业和服务业中,LnLjit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1和0.35,这表明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GDP将分别增加0.41和0.35个百分点,略高于姚树洁等(2006)估计全国劳动产出弹性处于0.26~0.31之间的水平,这可能因为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使得其劳动产出弹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OTjit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影响系数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系数分别为0.23和0.14,表明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前面提出的“理论假设一(H1)”得到了验证。当然,从比较结果来看,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制造业产出的正面影响要显著高于服务业。

2 对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区县两组样本的回归。

为进一步分析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区县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本文分别对该两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比较。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中心城市组的资本产出弹性(0.72和0.70)都显著高于非中心城市组的资本产出弹性(0.64和0.67),这主要是因为投资环境的差异,导致资本相对更倾向于集聚区域中心城市。与之相反的是,非中心城市组的劳动产出弹性(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为0.41和0.40)要明显高于中心城市组的劳动产出弹性(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为0.36和0.35),这主要是因为珠三角非中心城市的区县形成了诸多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从而需要大量劳动力与产业发展相匹配。

OTjit对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区县产业影响系数的比较。中心城市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OTjit系数分别为0.09和0.18,表明香港离岸贸易每增加1个百分点,珠三角中心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实际GDP将分别上升0.09和0.18个百分点;而非中心城市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OTjit系数分别为0.28和0.04,意味着香港离岸贸易每增加1个百分点,珠三角非中心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实际GDP将分别上升0.28和0.04个百分点。这表明,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反映在服务业上,而对非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上。此处的实证分析结果与前面提出的“理论假设二(H2)”相吻合。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2000~2009年珠三角地区48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就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区域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的总体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制造业,与之相反的是,香港离岸贸易对珠三角区域非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的正面推动作用要显著大于服务业。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3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想融入全球化,分享国际分工的好处,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和发展服务外包。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要以比承接制造业外包更加积极、快速、坚决的态度来承接服务外包,进而抓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各界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制定部级发展战略

服务业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我国如果要想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就必须借鉴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的成功经验,从国家层面上制定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从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的历程来看,1978年我国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1992年进一步明确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每一次外贸政策和外资政策的变迁都是围绕加快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利用外资、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等目标展开的。总的来看,国家层面制定的各种战略政策是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取得巨大成功的基本保障。因此,我国也应该根据对服务业转移的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本国情以及比较优势,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有重点、有选择地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发展服务外包不能遍地开花,应该有选择地把部分省市培育成承接服务外包的重点地区,不同的省市发展不同的业务,使不同的省市成为我国各类服务外包的集聚地,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地区问的无序竞争,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2、大力发展服务业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是影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服务贸易的发展滞后又是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滞后。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来看,1991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3%,2007年所占比重增加到39%,16年仅增加了6个百分点,发展速度较慢且明显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所以说,我国要想发展服务外包,就必须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承接服务外包的产业基础。另外,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效率比较低下,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有关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一项调研表明: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分销、物流、融资和其他生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成为影响其在中国投资企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也要求我国尽快发展服务业(江小涓,2004)。

3、制定战略性承接策略

(1)承接方式战略。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经验比较缺乏,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服务外包市场上,我国在承接战略上就要有策略性,如同制造业外包一样,服务外包一级承包商在获得一级发包商提供的发包合同后,可能把有关业务进一步分解并向下一级厂商发包,形成二级甚至更多层次的外包关系。因此,中国内资企业可以选择从二级或三级承包商做起,这样比较容易以较快的速度融入外包市场。少部分实力比较雄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的企业也应该主动地与一级发包商接洽,直接以较高的起点融入国际市场。

(2)承接国别战略。目前,在开拓欧美外包市场的进程中,我国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弱势,例如,既懂专业技术又精通外语的综合性人才较少,缺乏完善的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美欧的市场已经被印度、菲律宾、爱尔兰和捷克所占领,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在承包国的选择上,我国应该以开拓亚太地区市场为主,充分发挥与日本、韩国、台湾以及邻近的其他新型工业化经济体在地理上邻近、文化上相通、经济上频繁往来以及中国有200万会讲日语和韩语的语言人才的优势,积极承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外包业务。另外,还可以和印度互相外包,充分发挥各自在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在和印度的合作过程中学习印度的先进经验,推动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业务发展。

(3)承接领域战略。在承接外包领域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的优势。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世界加工厂,但是,中国要想留住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制造企业,进而吸引其将更高端制造环节转移到国内,就必须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发达的生产外包。这就为我国采用生产外包模式发展服务外包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因此,我国在承接服务外包时要特别重视生产外包的承接。除了模具设计、软件设计、工程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玩具设计、印刷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业务,生产外包的业务还包括供应链与物流、装备制造业融资性租赁、第三方品质检验、第三方产品测试、产品OEM(委托加工制造)、ODM(委托设计加工制造)等项目。这些项目应该是我国承接的重点。目前,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生产外包差距仍然较大。在世界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70%,生产外包占服务业的70%。而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在2006年才刚刚突破40%(何骏,2008)。可见,以我国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我国承接生产外包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4、大力培育本土品牌

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外包更重视质量,因此,发包商在进行发包时,更重视承接企业、行业或国家的品牌因素。例如,马来西亚共享服务和外包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得益于多媒体超级走廊品牌。由于这个独一无二的走廊,马来西亚继续吸引着世界主要的信息及通信技术企业将其业务落地在多媒体超级走廊,从事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并以此作为出口基地。目前,入住的跨国公司、外商独资和马来西亚的国内企业已达900多家。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优势因素极为明显,但是,中国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服务外包的品牌企业。中国企业没有品牌效应,这种现状让中国企业在与国际同行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严重影响了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速度和数量。因此,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联合起来,承担起扶持和培育本土外包品牌企业和产业的重任。

5、完善知识产权环境

与制造业外包相比,服务业外包对知识产权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因此,欧美发包商在选择承包商时,对于东道国的管理水平、商务和法律的国际规范有着很高的要求,欧美商家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尤其关注。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大规模承接服务外包营造良好的环境。从现实来看,发包商主要关心知识产权法律环境和信息安全、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支持等问题,因此,在企业层面上,我国企业应尊重国外的知识产权,知法、守法,在政府层面上,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加大对违反知识产权的惩罚力度,加快发展外包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产权高端中介服务,推行外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认证,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6、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承接服务外包方面,相比印度、墨西哥、爱尔兰等国家,我国是一个后来者。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绝大部分国家都意识到了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各个国家对外开放的速度越来越快、程度都越来越深,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竞争比制造业外包市场的竞争要激烈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脱颖而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就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要大力完善国内相关环境,积极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国内“被动”承接服务外包;另一方面是要大胆地走出去,特别是一些规模实力较强的服务外包企业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只有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开拓国际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后来者居上。因为部分服务外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及服务机构,可以更加贴近发包市场,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做符合其商业习惯并能适应中国市场特殊要求的解决方案。

7、完善各种评价体系

我国在承接制造业外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国不能完全以承接制造业外包的经验来发展服务业外包。因为制造业外包和服务业外包对承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1)从投资规模来看,服务业外包是基于人力资源的产业,投资规模远小于制造业,制造业的投资额规模可以达到数十亿投资,而对服务外包业来说,几千万的项目就很大了,这样单位面积土地的投资强度根本无法和制造业比较。(2)从进出口规模来看,服务业外包基本没有进口,虽然几乎所有的出口额都是净增加值,但是,项目带来的名义贸易额却无法与制造业相比。(3)承接制造业对国家政府、当地政府的要求主要是税收、地价等方面的,而承接服务外包对政府的服务意识要求特别高。几千年来形成的官本位制,使得中国政府很难做到向“承包商满足发包商各种要求”来满足当地企业的各种要求(曲玲年,2008)。

上述与我国多年来形成的招商评价体系(重视规模)、政绩评价体系(重视规模)、地区经济发展体系(重视规模)、文化传统(官本位)等评价体系不符。发展服务业,承接服务外包将改变许多已经形成的规则和标准,要求政府转变思维和服务意识。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利于我国发展服务业和承接服务外包。因此,我国应该立足于服务业的自身特点,考虑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的实际带动作用,制定承接服务业的评价体系,完善政绩评价体系和地区经济发展体系,使这些体系从重视名义规模、重视名义作用向重视质量、重视实际作用转变。

8、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缺乏总体优势,部分原因是由于地理劣势而造成的运输成本过高所形成的壁垒,由于运输成本的存在,制造业外商投资在中西部较少,制造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困难较多、转移的速度较慢、转移的量较少。这就是经济差距长期存在、各种经济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目前,我国政府面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差距、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严峻挑战,而国际服务业转移(承接服务外包)为我国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与制造业特别重视交通运输等硬件要素相比,服务业发包方更加注重承包方的软件要素,例如,发包方看重的要素主要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法律完善程度、网络设施建设、品牌和信誉、生产成本、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成熟度、人才素质及人力资源储备、组织与管理、教育科研水平、文化的兼容等。可见,这些要素与制造业等领域的要求有明显的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要素的差异性,以及服务业外包特别是软件外包采用跨境提供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提供服务的特点,使中西部城市特别是西安、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可以充分规避由于地理劣势而造成的运输成本过高所形成的壁垒。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生产业;投入产出;中间需求;产业升级;直接消耗系数

中图分类号:F0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5)01-0060-13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生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在服务业内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发展速度超过制造业发展速度。目前,以通信、金融、物流、交通运输等为主的生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占全部服务业的50%以上(其中美国54.8%,欧盟53.3%,日本54%)。生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正如Park和Chan[1]、Uno[2]所论证的观点:制造业的生产投入的重要性日益重要,生产业对制造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最近,关于生产与制造业的竞争力和贸易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Javorcik[3]基于Czech Republic国家的1998-2003年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服务业部门改革与下游制造业的绩效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Francois和Woerz[4]利用OECD的30个成员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间投入中服务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商品出口带来的间接服务出口,以及相关服务业部门开放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关系研究。

国内学者也对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高传胜和李善同[5]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生产者服务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内部行业结构和制造业对它的需求结构。程大中[6]利用中国13个OECD经济体的投入产出表,对生产业发展水平、部门结构及其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不仅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应有的带动作用,其本身受其他部门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大。经济发展阶段、社会诚信、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制等因素阻碍了中国生产业的发展。顾乃华和夏杰长[7],曹毅、申玉铭和邱灵[8],夏杰长[9]等学者的文献都对生产业进行了相关研究。

但是,以上研究大部分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证分析,国内对区域生产业发展的研究也是基于单个区域的孤立研究。而对于一个国家内各区域的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竞争力和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更没有对一国区域之内生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服务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区域差异,且地区之间生产业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因此,本文将利用中国1997、2002年和2007年省级投入产出表等数据,从制造业的服务业中间投入的角度来分析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我国区域生产业的发展水平、结构的比较分析;(2)制造业对服务业的直接和间接需求变化趋势分析;(3)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制造业对服务业的直接和间接需求系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的计量分析。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1)利用中国省级的面板数据,研究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关系,是对跨国数据的研究的一个补充和完善。(2)相对于跨国数据的研究来说,中国各省级之间的不可控的差异性比较小,文化传统相似,数据的可比性相对较强。

二、模型及数据说明

1.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利用中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省级投入产出表数据,研究制造业与生产(制造业对服务的中间需求)变化情况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由于没有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海南部分年份投入产出表缺失,本文选取了29个省(包括直辖市)。另外,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连续性,本文对行业进行了归并和重新划分,共划分为22个部门,其中服务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具体行业划分情况见附表1)。

2.投入产出方法和相关模型

投入产出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最重要部分之一,形成的投入产出表刻画了不同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这是它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重要数据。其中主要的分析工具有:

(1)直接消耗系数:aij=xij/Xj,表示部门j生产一单位产品时,需要消耗的部门i的产品量。

(2)完全消耗系数:M=(Im-Amm)-1,其中M表示矩阵的代表元素,Mij表示外部对部门j消费(需求)增加对部门i的直接或者间接需求的影响大小。在最终消费需求中,部门j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它对部门i将产生直接的消耗,同时,j部门对k部门产生消耗需求,进一步k部门也会对i部门产生需求,这构成了j部门对i部门的间接消耗的一部分。

(3)中间消耗系数:acj=Cj/Xj=(∑n1i=1xij)/Xj=∑n1i=1aij,部门j的中间消耗系数是指所有产品的中间消耗系数之和。

(4)增加值系数:ayj=yi/Xj=1-∑n1i=1aij=adj+avj+amj,表示总投入中增加值的占比大小。

(5)中间需求率:hi=(∑n1j=1xij)/(∑n1j=1xij+Yi),表示某一部门生产的产品有多少是作为中间投入供给其他部门使用,剩下的作为最终使用用于消费、投资或者进出口,中间需求率与最终需求率加起来等于1,这实际上是从投入产出表的行向来看的,一个部门生产的产品,一部分是作为中间产品,另一部分是作为最终需求。

(6)计量分析模型。为了检验制造业的生产业的中间投入与人均GDP关系,根据以下模型,利用混合OLS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Aijk=αij+β1ijpcGDPk+β2ijpcGDP2k+εijk

其中,k表示省份(市),i、j表示部门,Aijk表示K地区j部门对i部门的直接(完全)消耗系数,pcGDPk表示K 地区的人均GDP,αij、β1ij和β2ij表示模型待估计变量系数,εijk为随机误差项。

三、中国区域生产业发展水平与结构比较

(一)区域生产业总体发展水平

从投入产出表中,我们可以计算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部分占整个经济总投入的比重,简称中间服务投入比率,可以用来衡量经济中生产业的发展程度。

为了便于发现生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关系,本文将根据各省2007年人均GDP水平,分为上高收入、下高收入、上中收入、下中收入、上低收入和下低收入六组。

表1显示了各组中间服务投入比率的变化情况。从1997到2002年,不同收入组的中间服务投入比率(衡量生产业发展程度)都有所上升,而从2002年到2007,中间服务投入比率却呈现下降趋势。如下高收入组中,中间服务投入比率从1997年的0.15上升到2002年的0.16,而后下降到2007年的0.11。各省市中间服务业投入占总投入比重的大致在7.35%-22.82%,2007年收入水平排前3的上海、北京、天津的中间服务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也是最高的,分别为:22.82%,20.26%,22.59%,该三省市基本上达到OECD平均水平。OECD主要国家的服务业中间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介于14.9%-29.5%,平均为21.7%[6]。而其他省份的中间服务投入比率基本上都低于20%,生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从各省市中间服务投入比率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以下两点结论:一是我国各省市中间服务投入比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中间服务投入比率呈现先上升而后下降趋势;二是总体上来看,不同人均收入水平的省市的中间服务投入比重差别不明显。究其原因,各省市的产业发展和结构的相似性导致了对中间服务业投入需求的相似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收入水平省市的中间服务投入比率变化趋势相同。此外,由于统计制度的变化在各省市具有一致性特点,也可能导致中间服务投入比率的变化趋势相同。

表2显示了生产投入占总中间投入的比重情况,从1997年到2007年,中间服务投入占总中间投入比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如上高收入组的生产业投入占总中间投入的比重先从1997年0.2604上升到2002年的0.2716,再下降到2007年的0.2566。相对应的物质性中间投入占总中间投入比重服务业中间投入+物质性中间投入=总的中间投入。从1997年的0.7396下降到2002年的0.7284,再上升到2007年0.7434。OECD国家生产业占总中间投入的比重约在30%-60%(根据OECD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这说明我国各区域的生产业的发展程度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表3显示了生产投入占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情况。总体上来看,从1997年到2007年,生产投入占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此外,从北京、上海、天津的情况来看,天津和上海的生产投入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明显高于北京。如2007年,北京为39.4%,而天津和上海分别为82.25和66.98%。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约40%)比较,我国中间服务业投入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平均水平较高,2007年各省市平均值在45%以上,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服务业的最终消费需求相对较弱,且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这些都可能导致了区域生产型服务业中间投入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相对较高。

总之,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区域的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和生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结构相对不合理。总体上来看,中间服务业投入比率、中间服务业投入占总中间投入的比重、中间服务业投入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与各地区的人均GDP的相关性较弱,且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结构差异较大。这可能与服务业子行业种类较多,既有传统的服务业,也有现代的服务业,这些细分行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各不相同,导致了整个生产业发展水平与人均GDP的相关性不明显。因此,我们将利用计量模型从细分行业的角度出发,分析制造业对各服务业子行业的中间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关系。

(二)区域生产的部门构成

本部分主要考察生产业的部门构成,用某一细分服务业的生产性(中间性)投入占整个生产业的比重来衡量。表4显示了2007年各省市生产的部门构成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各省市的生产业的部门构成差异较大。以天津与北京为例,北京和天津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的生产投入占整个生产投入的比重分别为17%和43%。北京和天津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16%和10%,北京和天津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的比重为11%和2%。

从全国总体水平来看,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的比重最高,达27%,其次,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而OECD国家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比重相对较高。这说明,总体上来看,我国具有较高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生产投入的规模相对较小。从六大收入组平均水平的比较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技术研究服务业总体上呈现,收入水平越高,相应的比重越大。住宿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的比重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降低。

(三)区域生产业的投入结构

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分析生产业的投入结构,也就是生产业具体投入到那些行业或产业,或被哪些行业使用。以三次产业划分,计算三次产业的中间服务业投入占总生产业的比重,以来衡量生产业的投入结构,具体结果见表6。

从总体平均情况来看,我国生产业在三次产业的投入顺序依次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和第一产业。如2007年,投入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的生产业比重依次为:2.91%,53.69%和43.40%。从动态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的投入比重一直在下降,从1997年的5.56%下降到2007年的2.91%,下降了2.65个百分点;生产业在第二产业的投入比重从1997年的55.16%下降到2002年的50.37%,再上升到2007年53.96%;生产业在第三产业的投入比重从1997年39.29%上升到2002年45.73%,再下降到2007年的43.40%。

按收入组划分来看,生产业在第一产业的投入比重,随着收入水平呈倒U型,人均收入最高收入组和人均收入最低组的生产业在第一产业的投入比重都相对很低,如2007年,上高收入组生产业在第一产业的投入比重为0.0126,下低收入组生产业在第一产业的投入比重为0.0193。而上中收入组的生产在第一产业投入比重为0.0362。不同收入组中,生产业在第二产业的投入比重都高于在服务业的投入比重,且生产业在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的投入比重在不同收入组上基本上保持不变。

(四)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投入需求与人均GDP的关系研究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价值链爬升等需要服务业的支撑,生产业的发展,可促使制造业进一步专业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是生产业的主要需求来源,只有制造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生产业才有了源源不断的需求,生产业的发展才有广阔的市场。我国生产业主要投入到第二产业(50%以上),尤其是其中的制造业,且生产业的第二产业的投入比重基本上保持不变。那么,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投入需求(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如何?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千差万别,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化的行业,资金、技术和资源等密度程度各异。为了更为精细地分析制造业对服务业的直接需求及其与人均GDP变化关系,本文把制造业分为食品、纺织、木材、造纸、石油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基础金属、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两组合,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不同的计量模型(混合OLS线性模型、混合OLS二次函数模型、随机效应线性模型、随机效应二次函数模型、固定效应线性模型、固定效应二次函数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二次函数形式的实证模型如下:

Aijk=αij+β1ijpcCDPk+β2ijpcGDP2k+εijk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没有列出所有实证分析结果,只选取了制造业对商务和租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与人均GDP实证结果(见表7),其他具体数据可向笔者索取。表7中实证结果表明:人均GDP变量统计上显著且符号为正。有力地说明了制造业对商务和租赁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与人均GDP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根据制造业对细分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与人均GDP呈现的关系情况,大致分为五类关系:正相关性、负相关性、U型结构、保持不变性和不确定性五类。表8列出了对所有计量结果的归类情况。

表8制造业对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与人均GDP的关系直接消耗系数与

人均GDP的关系1细分服务业1备注U型结构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保持不变性1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正相关性1科学技术研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随着人均GDP的增加,食品、纺织、化学对科学技术研究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而增加,但达到一定人均GDP水平后,略有下降趋势负相关性1其他服务业(公共服务业) 不确定性(不同细分制造业

呈现的关系不同)1批发零售业1U型结构(化学、非金属、金属制造业);负相关性(木材、机械和其他制造业),保持不变性(食品、纺织和造纸制造业)

从表8中可以看出,制造业对科学技术研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房地产业和住宿餐饮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制造业业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U”型结构,也就是说,当人均收入水平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制造业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是逐步降低的,之后当超过临界值后,制造业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会逐步上升。这些给我们以下启示:1.在我国现有人均GDP水平,大部分省市中的工业发展将对科学技术研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产生较大的需求,科学技术研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较大。2.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的发展速度将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持平。3.制造业部门对其他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直接需求比重将进一步缩小,未来公共服务业应该更多的提供给居民等最终需求部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本文中利用中国省市投入产出表,根据格林菲尔德[10]对生产的定义,分析我国区域生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并实证分析了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与人均GDP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和生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区域生产业发展程度差异较大。除上海、北京、天津外,其他省市的生产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总体上来看,各地区的中间服务投入比率、中间服务业投入占总中间投入的比重、中间服务业投入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与各地区的人均GDP的规律不明显,这与服务业内部各细分行业的差异特性较大有关。

第三,从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的实证分析来看,制造业对服务的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系数与人均GDP的关系各异,呈现出正相关性、负相关性、U型、不确定性、保持不变性(稳定性)。制造业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而对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中间需求与人均GDP呈U型。

(二)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回落,更多的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都难以支撑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就要求中国经济由从大量要素投入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由从工业过度扩张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转变。当前,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的能力和潜力,但是适应“新常态”阶段,则更加需要改变过去服务业主要依靠资本和人力的要素投入推动、生产率较低的状况。为此,需要推进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服务业改革,完善政府规制、加强市场监管、鼓励要素自由竞争、积极开放市场、打破行业垄断,通过持续改革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效率释放新的增长空间和潜力。 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积极有序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和服务业互动发展

城镇化与服务业历来是互为促进的。纵观城镇化的历史,它更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转化,是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化。作为服务业生长的理想空间,城市既承载着人口集聚和各种要素集聚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服务需求和规模效应,更通过人口与要素的集聚彼此学习和竞争,从而提高服务业效率和品质。因此,通过积极有序推进城镇化来,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最佳的空间形态和载体,是极为重要的路径选择,特别要依托城市快捷的交通、通讯通信和金融以及多种社会服务网络,优化服务企业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服务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辐射效应,并以此带动相邻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多赢格局。

2.加强落后地区生产业(交通运输、信息化)投资,提高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力

针对我国区域生产业发展差异较大,且生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集聚性,按照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要求,加强对落后地区的生产业( 交通运输、信息化、金融服务)的投资 ,改造提升落后地区的传统产业,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遵循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空间上的集聚发展规律,进一步提升较发达地区的生产业的集群发展,加快生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提高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商务和租赁服务业、研发和工业设计业等)的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力。

3.促进生产业和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拉长制造业的产业链,也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且大部分地区生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未来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且东部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也将逐步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生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东部发达地区的生产企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辐射和扩散提供了机遇。同时,生产业也利于传统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助推制造业攀升价值链的高端。

4.推动产业集聚,打造一批生产业集聚区或功能园区,以服务业集聚策动制造业升级

集聚发展是生产业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我们必须顺势而为。纵观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经验,凡是生产业发达、集群程度高的地区,其制造业也相对比较发达,竞争力比较强。走集聚发展的道路要避免从空间上将一系列看似关联的企业集中到一起,但各个企业之间并没有相互联系,没有产生协同效应。真正的集聚发展是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相关研发机构和相关产业协会等构成的群体,它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走集聚发展道路,要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不要拉郎配,政府意志不能代替市场行为;也要发挥政府引领和导向作用,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引导,重视对生产业集聚区或功能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平台、重大通信基础设施,建立集聚区标准与考核评价体系,等等。

5.积极推动生产业对外开放

借力对外开放,通过全球竞争和技术溢出实现效率提升和服务创新,是提升我国生产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把服务业作为下一步对外开放的重点,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着力推进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对外开放。通过积极参与TPP和FTA等自由贸易协议努力放宽服务贸易的准入和投资限制,实现服务要素在全国、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整合和优化服务资源,促进服务业效率提升。与此同时,加快服务业的对内开放,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首先应允许国内资本进入,形成平等的进入和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PARK S H, CHAN K S. A Cross-Country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Intere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and their Employment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World Development,1989,17(2): 192-212.

[2]UNO K. Measurement of Services in an Input-Output Framework.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s Publishers,1989:33-40.

[3]ARNOLD JENS M , JAVORCIK, BEATA S, MATTOO AADITYA. Does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Benefit Manufacturing Firms: Evidence from the Czech Republic[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1, 85(1):136-146.

[4]FRANCOIS J,WOERZ J. Producer Services, Manufacturing Linkages, and Trade[J]. 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2008,8(3):199-229.

[5]高传胜,李善同.中国生产者服务:内容、发展与结构――基于中国1987-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8):68-72.

[6]程大中.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1): 76-88.

[7]顾乃华,夏杰长. 生产业崛起背景下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再检验――基于中国236个样本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0(6):14-22.

[8]曹毅,申玉铭,邱灵.天津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经济地理,2009(5):771-776.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集群策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GL039)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6日

引言

科技服务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科技服务业集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和加快科技服务业集群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成功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示范效应,许多地区将科技服务业集群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促进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培育、扶持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业集群。但是,由于对科技服务业集群需要的生态环境缺乏全面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或者简单的通过规划产业用地的行政手段,将企业集中在一起,或者不顾本地区实情,一味追求先进的产业或技术,甚至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人工创造集群。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科技服务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有必要的基础和前提,人工创造集群往往是不成功的。许多国家的政府明确申明,他们的集群政策支持的目标是现有的或胚胎阶段的集群,而不是人为的创造集群。要想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培育科技服务业集群,就必须遵循区域产业集群的生长机制和发展规律,营造其相应的产业生态位和环境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其自组织机制的作用,否则将事与愿违。本文借鉴生态学理论,把科技服务业集群作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分析了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的主要途径,为政府培育集群提供决策依据。

一、科技服务业集群与生态学

(一)科技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内涵。科技服务业既不同于提供可编码化产品的制造业,也不同于技术含量不高的普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具有高度的交互性、高度的创新性、从业人员高度专业化、高度依赖新技术的产业特征。结合科技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可以从服务手段和服务对象两个维度对科技服务业进行界定: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新兴技术与专业知识,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互动特征的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手段是新兴技术和专业知识,服务对象是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产业特征是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互动性。科技服务业集群就是指科技服务企业及其关联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体。

(二)将生态学引入科技服务业集群研究的可行性。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到经济管理领域,用以研究经济系统中各种形态主体的特征及其运行规律,是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从生态学角度看,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同一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共生,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共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共生。产业集群的组织机制类似于生物的群聚机制,因而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到经济、管理领域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并且已经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

二、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分析

(一)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定义。与生物种群类似,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从环境中获得各种必需的资源,并受到生态因子的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生态因子影响着科技服务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是支配科技服务业集群行为的主要力量,是科技服务业集群生存和演化的关键环境要素。根据生态学理论,科技服务业集群与环境的关系中同样存在着“限制因子定律”。限制因子是在结合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的基础上的综合概念,其基本思想是指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部时,这些因子就称为限制因子。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是科技服务业集群自身发展的瓶颈,缓解限制因子的约束可以增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率。政府在集群策动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供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所需要资源,特别是要分析、识别、满足限制因子,提高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率。

(二)科技服务业集群限制因子的识别。根据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影响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四个方面:(1)生产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3)相关的与支持性的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此外,波特还强调偶然性机遇和政府行为因素对上述四个要素产生的重要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功能是促进新技术的开发、促进知识流动、改变了创新的方式以及增强创新的组合,不同于提供可编码化产品的制造业集群,表现出与制造业集群不同的对资源的需求。因此,要从科技服务业产业特征和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功能角度,注重与制造业的区别,才能有效识别制约科技服务业集群生存与发展的限制因子。

1、市场需求。传统制造业集群可以理解为企业的集聚是为了中间产品的空间集中,企业通过专业的、规模化的生产,共享外部经济性,其产业价值链表现为物流的供应链。而科技服务业集群的服务产品的不可分性,即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与交易同时进行这一特点,使得科技服务业必须在客户需求较大的区域聚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科技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建立在成本优势技术上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对相关的支持性产业的要求更高。相关的支持性产业提供了对咨询、设计、研发、软件业、培训等方面的市场需求,是引发科技服务业集群成功设立的催化剂,促进了集聚核的形成,催生了科技服务业集群。

2、创新环境。科技服务业是创新的推动者、创新的载体和创新的来源,其高度创新性决定了科技服务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相比对区域内创新环境的要求更高。创新环境是指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结点)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学习过程而建立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创新环境是自主创新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稳定健康的运行环境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实施和发展。对科技服务业集群而言,创新环境不仅要求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方便的交通条件,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学习环境。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居民的风俗习惯,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风气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具体包括:行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区域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市场机制等和创新活动有关的制度。区域的协作创新是很多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作而创造(生产)技术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其中学习构成了获得创新所需知识的有效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区域创新环境网络中,行为主体学习交流得越频繁,创新能力就越强。

3、高素质人力资本。在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从不同角度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创新。影响科技服务业集群健康发展的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型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科技服务业出现初期,由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抓住市场机遇,整合各类资源,进行“种子企业”的初创,然后通过企业之间的示范效应、技术扩散和资本积累,衍生出更多的相似企业和支撑企业,形成在区域中相对集聚的产业形态,构建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架构。专业性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科技服务业产业特征的基础上,科技服务业是高技术、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产业,其服务过程就是以智力为资本,为客户诊断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参与问题解决。这就要求在服务过程中,需要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应用、传播专业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进行规划、整合、控制、评估等工作。如果说企业家人力资本导致了科技服务业企业的出现,那么专业型人力资本影响着企业服务的效果和效率,是科技服务业集群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支撑力量。

三、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路径研究

国内外许多成功的科技服务业集群的设立是由政府发起的,如印度的班内加尔软件园、中国的中关村软件园等,政府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策动作用。政府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过程中的策动作用体现在分析、识别科技服务业集群生态位限制因子,并采取措施,使限制因子达到集群所需要的阈值,促使科技服务业集群在区域内生存、发展。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策动路径如图1所示。(图1)

(一)分析市场需求。科技服务业集群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区域内的相关产业,相关产业对知识的需求构成了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市场生态位,新的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的前提条件是对富余市场生态位的进入或对已饱和市场生态位的入侵。在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初期,要识别市场生态位,首先需要分析科技服务业集群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情况;其次还要分析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机遇,新技术的选择和新设计的应用、政策的调整、消费偏好的改变会引致新市场生态位的形成,政府要注重这三种特殊类型的环境变革,加强谋划和引导,为科技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营养。

(二)打造集聚核。早期的科技服务业机构大都是由政府发起成立的,有的甚至就是政府职能部门演变而来,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政府主导是产业集群初期的最大特征。政府在保证有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着重促进集聚核的形成,引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业机构,保证集聚核的吸引力。

(三)培育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环境,首先是区域创新行为主体互动网络关系的构建,建立科技服务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沿着价值链的不同部分的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及制造业之间的网络联系;其次是要从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重点营造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建立鼓励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提倡创新的社会文化和互利互信、风险共享的商业文化,规范完善的人才市场,开放的教育科研系统以及完善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等。

(四)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本。政府要从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型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本。在培育企业家人力资本方面,要在全社会建立容忍失败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规则,鼓励企业家脱颖而出;为吸引大型研发机构、检测中心落户本地,政府要对科技服务业机构的设立提供支持及配套措施,在税收、用地、住房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建立稳定、连续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为企业家提供理性的预期,保护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在培育专业型人力资本方面,政府应该强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良好的交流场所,促进专业型人力资源的发展,留住科技服务业中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科技服务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满足限制因子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生态学理论,分析出市场需求、创新环境、人力资本是制约科技服务业集群设计的限制因子,并从政府层面给出科技服务业集群策动的建议,对政府提高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成功率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培果.集群策动、集群政策与政府行为——经验及启示[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7.

[2]伍进,蔡绍洪.区域企业群落形成过程中的自组织机理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3]梅强,李文元.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李舸.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5]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魏江,朱海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功能论:集群创新过程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6.3.

[7]赵晶媛.区域知识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北京研发中心的成长[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6

发达的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显着特征,也是衡量城市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区新的城市定位明确提出,xx是*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新城,建设成为*之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加快提升我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题目

近年来,随着全区城市化、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服务业呈加速发展势头。

1.规模不断扩张,作用更加明显。20*年,全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23.9%;占全区GDP比重由*年的34.4%增长到36.9%;从业职员16.4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31.2%,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服务业在提升城区功能、增加居民收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门类日趋齐全,结构逐步优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以批发零售贸易为主导,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为支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服务业体系。20*年,批发和零售贸易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9%。在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会议培训等需求的带动下,房地产业、餐饮住宿业得到快速发展,超过服务业均匀增速。20*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5.2%,占服务业比重11%。

3.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特色集中发展趋势显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加速推进,有力带动了现代商贸设施开发,服务业呈现大项目多、投资规模大、现代服务业投资比重大的新特点。目前全区列进市级29个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项目14个。服务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年的26.7%上升到20*年的54.6%。城区1*国道沿线*时尚广场、优联第六城、华北国际产业品原料城等项目加快建设,贸易商贸主轴带框架基本形成。国际保税物流园“两库”投进运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基础条件明显提升。随着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大黄堡湿地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休闲宜居等面向*现代消费需求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但我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题目。一是总量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36.9%,低于**市40.4%的水平,也低于全国39.3%的水平;人均服务业占有量略低于全国水平,不及**市的1/3和塘沽区的1/4。在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真正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新兴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范围广、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还比较少。二是集聚度低,结构不尽公道。业态比较分散,产业不够集中,没有形成体现城市服务功能和形象的服务功能区,缺乏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产业结构不均衡,生活业比重大,生产业比重小,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配套和服务的能力薄弱。三是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业科技水平低。特别是会展场馆、影剧院、体育中心等文化休闲设施欠账比较大,现有旅游景点设施比较陈旧,接待能力差。服务业整体科技含量低,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现代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还不广泛,服务方式和手段还比较落后和单一。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城市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政策措施实施意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进步到战略任务的高度;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制定了专门意见,明确了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这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是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区正处于产业化进程由低级向中级迈进的阶段,产业生产规模加速扩大,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将有力带动物流仓储、商贸流通、信息科技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相关行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xx新城开发建设的全面推进,将为服务业创造更多的载体和空间,同时进一步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三是*同城化趋势显现。随着*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受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本钱上升的制约,*两地的服务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溢出趋势明显。xx作为*重要节点和关键,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和环境综合上风,有条件通过对接*、服务*,承接两大城市服务产业转移,实现服务业发展层次、规模和水平的提升。四是社会消费需求升级。随着城乡居民收进的不断进步,居民消费热门逐步转向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等领域,特别是*两大城市现代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区现代服务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对其今后发展形成严重挑战。一是在发展空间上,受*两大服务高度发展城市的抑制性覆盖比较明显,特别是金融、科技、技术服务、咨询等辐射力强的服务业在我区发展空间有限;同时由于相似的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与周边地区在服务业上很难实现错位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潜力大的产业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二是在观念上,受传统思维限制,有的部分和职员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缺乏足够的熟悉,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决心,服务业发展难以真正摆上位。三是在体制上,缺乏同一治理、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特别是对物流、中介等一些行业缺乏有效的治理、服务和引导,影响了服务业的规范和发展。四是在政策上,长期以来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带有导向性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影响了乡镇街道和相关部分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五是由于收进、创业本钱、发展机会等方面原因,有些领域存在“自己的人才难留住、外地人才难引进”的现象,造成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重点

1.指导思想。围绕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改造传统服务业与引进培育新兴服务业相结合,发展生产业与巩固提升生活业并举,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新服务业治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打造“借势*、广域辐射、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基本原则。一是处理好发展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加强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的分工合作,形成协同和协调发展的格式。二是处理好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关系,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治理手段改造传统服务业,使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三是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进步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

3.发展重点。按照服务业发展规律,围绕发挥xx比较上风,优先发展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行业,集中气力在具有相对上风和发展远景的领域突破:一是现代物流业。发挥我区区位、交通上风,依托*产业化大生产需求,通过国际保税物流园、华北产业品原料城、环渤海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等大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以及运输关键和场站建设,形成规模公道、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建设辐射能力强、组织效率高、与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联系紧密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使xx成为*两大城市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物流结点。二是现代商贸业。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态,形成高效畅通的批发经营网络和业态先进的零售贸易格式。结合xx新城开发建设,以1*国道、前进道开发为带动,加快在建贸易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新的商贸龙头项目;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社区市场;进一步提升农村“三进工程”建设水平。三是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等龙头项目,重点发展科技创意和业务流程外包、艺术品创意等产业领域,大力支持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建成*之间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四是休闲旅游业。发挥xx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上风,通过运河、湿地、森林公园、水库等开发发展文化休闲旅游,通过中国自行车王国、地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带动产业旅游,通过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形成旅游产业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发展格式。五是会展业。挖掘*会展服务需求,积极推进会展场馆和设施建设,引进培育专业化的会展经纪、咨询、策划等服务机构,积极承接和举办各类论坛、展会,带动餐饮、住宿、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强力推进。做实现代服务业工作机构,理顺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搞好与市有关部分的协调沟通,为项目运作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题目。建立健全我区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正确反映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考核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分的重要指标,调动各方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协力。

2.制定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从我区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城市功能出发,尽快完成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加快物流、旅游、商贸等产业的专项规划编制,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按照分类聚集、适度集中的原则,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各种功能区或专业街,推动产业集聚,扩大产业影响,形成聚集和规模效应。

3.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干部培训,在全区上下形成重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对重点领域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坚持“非禁即进”的原则,对法律、法规、规章未禁进的行业全部放开,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自由进进,破除行政限制,降低进进门槛。在放宽进口关的同时,加大行业治理规范力度,搞好行业诚信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健康、有序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