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范例6篇

服务三农

服务三农范文1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识。农村档案理所应当为“三农”服务。但是,在以前我们这种观念不强,认识模糊,未顾及留下档案是向历史负责的表现,没有安排专人管理档案。随着农村工作的全面开展,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三农”对档案工作的需求日益迫切。引起了我镇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镇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镇长任组长,镇党政办公室负责人任副组长,同时明确村会计为行政村档案员。我们强化了对档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知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充分认识到:农村档案工作既是“三农”的需求,也是我们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了从“要我抓”到“我要抓”的转变。我镇对档案工作进行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后,摆上议事日程,长抓不懈。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转变观念,提高档案意识的结果。

二、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确保农村档案工作扎实开展。农村档案是农村工作的真实写照,做好农村档案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镇着重从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入手,提高职业道德和为民服务本领。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强化职业道德修养。二是认真组织学习《档案法》、《档案条例》和《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各村、企事业单位档案员集中培训,使他们熟悉专业知识,基本掌握档案接收、收集、整理、归档等实际操作。使全体档案员业务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三、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努力抓好农村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档案立卷归档是我镇档案工作的重头戏。对此,我们下了一番功夫,健全制度,规范操作。一是组织制定《后溪镇党委、政府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镇两委及档案员职责和档案工作机制。二是组织制定了包括档案管理、归档、利用、保密和借阅在内的五项制度。三是调整充实镇村及企业单位档案员队伍。四是先镇机关后村、企,先领导后干部,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清理了镇领导和相关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获得的帐外文件,清理了镇机关积存40多年的文书资料。清理中,我们面对的是镇机关各部门历年积存资料,大部分年度材料零散,纸张灰尘满面,有的甚至发酶、蛀虫。我们的档案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废寝忘食、任劳任怨,主动放弃午休和双休日,苦战三个月,对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和其他档案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还采取了分批集中和下村、下企业蹲点的办法,组织村企按照规定要求整理归档。完成了10个行政村和4个乡镇企业立卷归档工作。版权所有

服务三农范文2

下基层,把农村牧区作为工作的主战场。党员干部和科技人员下基层调研和帮助农牧民开展工作是农牧业厅长期以来一直提倡和坚持的传统与工作方式。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就决定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必须倾听民声、体现民意、集纳民智。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为了贯彻中央和自治区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部“农业科技促进年”行动,践行自治区党委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2012年我厅举行了全区农牧业系统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组织全区各级农牧业部门,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涉农企业,重点围绕优势特色农牧业产业,依托各部门、各行业承担的具体项目和工作任务,组建了12个自治区级科技服务团,动员全区万余名科技人员走进基层,进行挂牌服务,点对点指导。全区农牧业系统在今年农牧业生产的关键时间段,共组织了2.5万名党员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培训农民428.3万人,发放技术资料445万份(册)。

办实事,把为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开始,我们每年自下而上经过酝酿、筛选、确定不同的事项作为为农牧民办实事的内容,每年为农牧民解决十项重大实事,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九年。

为有效解决农牧民在土地承包活动中出现的纠纷,在全区31个旗县成立了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初步形成了调解、、仲裁、诉讼等多渠道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机制,切实维护了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一年中全区农牧业系统累计出动农资执法人员24897人次,检查企业、整顿市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劣农资产品的行为,通过农资打假为农牧民挽回经济损失693.4万元。

我厅把帮扶工作作为为农牧民办实事的活动窗口。三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4亿多元,建设项目60多个,每年都有200多人次的党员干部和科技人员活跃在帮扶旗和帮扶村的田间地头和家庭牧场。通过几年的帮扶工作,帮扶旗和帮扶村的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牧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升,生产和生活条件显著提高。

服务三农范文3

关键词:气象服务;“三农”;生产;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3169

内黄县是1个气象灾害多发县,每年都因干旱、大风等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不高,仅靠现有的电视、手机短信途径获取的气象服务信息已很难满足全面预防气象灾害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防御体系建设,既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也是做好农村灾害防御工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

1充分重视气象在“三农”中的重要性

气象服务的好坏,对于“三农”的影响深远。气象灾害每年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使粮食生产数额大幅下降。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场地,是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最薄弱的地区,因此由气象灾害引致的大量的人员伤亡事故也多发生于此。气象服务的优良,直接决定了农业的高效生产,农村的快速发展,及农民生活的大幅提高。由此可见,通过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使之更好地服务“三农”,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个人收入的增长,以及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

2积极提高气象的保障性

2.1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作为气象部门,应积极在农事季节和生产环节的关键部分做足准备,对干旱、暴雨等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的出现,做出准确而及时的判定,并通知给农民。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立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购置气象观测设备和仪器,使得农业气象服务设施进入现代化与信息电子化阶段。同时还要大力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强化其系列化的特点。联合各个相关部门就防灾减灾一事进行会商,以最佳的方案来指导针对农村的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工作,减轻农业灾害损失。

2.2开发农业气候资源的生产潜力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主导产业的地位,并引领主导产业的发展。强化灾害风险评估力度,并使之渗入到城镇建设,重大农业工程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求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对农村可用资源进行积极评估,增强对于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充分认识空中云水资源在抗旱问题上的巨大作用,完善人工降雨的装备及人员,使得人工降雨在农田抗旱、水库蓄水、高温降除、生态改良等方面得到有效发挥。

3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3.1健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防灾减灾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防灾减灾过程中组织体系的运作情况。因此,建立一整套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分外紧要。对此,不仅要保证每个乡镇,同时也要保证每个行政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都有明确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气象信息播报员;要对农村干部及相关人等进行气象灾害预防培训,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同时又有深厚防灾、减灾经验的队伍;制定应急预案,进行气象灾害预案演练,加强农民预防气象灾害、躲避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当被气象灾害攻击时,农民也能够在自助的基础上可以帮助他人脱离困境;加大气象知识在农民范围内的宣传,使得气象防御知识普及到更多的农民。通过流动车,高音喇叭等方式,循环播放相关气象知识;针对农村雷电灾害高发现状,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管理,积极引导农民按照防雷规范建造房屋,减少减轻农村因雷击造成的灾害损失。

3.2拓展农村气象信息渠道

保证农村气象信息的及时,实时,同时也要完成气象灾害信息在农村的大范围覆盖。气象部门要采取多种途径,与多个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来完成气象信息的和传播。

4做好为“三农”服务工作的保障措施

4.1细化组织职能

只有各个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气象服务对于“三农”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当中,努力做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才能使得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应有的功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各个部门,要互相配合,彼此交流,共享资源,集各方力量于一股来着力推动气象为“三农”服务的进程。

4.2提倡科学研究

各地政府的相关单位要积极探索,深入研究,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综合防御进行实际考察,并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予以实时解决。同时规划试验基地,积累气象数据,为农民的个人收入提供科学保障。

4.3加大资金投入

服务三农范文4

1.1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

就目前而言,三农气象宣传教育缺位,气象主管单位因管理、人力、财力关系没有将气象科学知识及时添加到农民培训内容中,也缺乏相关深入农村的气象宣传教育工作,导致农民欠缺气象科学知识,懂得气象科学知识的人严重欠缺。此外,农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人通常会选择外出打工或经商,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也选择迁居到大城市中,因此,无法在气象服务信息中提出更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严重降低了气象信息在农村中发挥的作用。

1.2农业气象服务针对性弱

农业气象服务针对性弱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绝大部分气象单位只单纯提供粮食生产服务,但没更深入地提供经济作物、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林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行业等项目的服务;各级气象部门对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不了解,导致在为地方政府和农民提供气象服务时,未能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农民关注的焦点是天气预报,尤其是农业年景预报、农事关键期,以及各种气象灾害事件的天气预报;农业气象未能提供一个能够推广良好技术及某一地区的农业种植布局的专业指导。

1.3气象服务信息获取渠道不通畅

现代农民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短信、网络等方式获得气象服务信息,但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水平还较低,无法完全普及网络、有线电视,造成农民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渠道不通畅,且气象信息的及时性也无法保障。这样导致了农民未能获取及时性的气象信息,一旦遇到突发性、危害性大的气象灾害,气象信息不能及时传输到每个农户,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三农气象服务存在问题的改善对策

2.1强化气象工作为农民服务的意识

由于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紧密,虽无法为三农直接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气象在生产中却是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为提高三农气象服务工作质量,就要强化气象工作者“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意识,开发适用于农村使用的气象产品。因此,气象部门要观测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情况,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有效的监测数据。此外,还要积极更多符合“三农”气象服务需求种、养业各个环节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

2.2拓宽气象信息渠道

气象信息传输不顺畅,会对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为拓宽气象信息渠道,当地广播电视部门应积极建立重要灾害天气信息绿色通道,保证气象信息可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农村,及时指导农业生产及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的影响。同时,强化各种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方式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简报、电话和手机短信等让农民快速获取气象信息,且让农民可以清楚掌握最基本的气象信息传输技能,更好地利用气象服务,帮助其在遇到气象灾害事件时可立即做出相关应急措施。

2.3强化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预警

由于气象服务工作质量会对现代农业经济造成直接影响,因此,要充分利用气象服务中的基础性、预测性和警示性功效,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相关气象单位部门要积极建设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确保在小范围内为农业经济提供准确性高的气象预警和监测服务,利用天气雷达、自动气象雨量站、闪电定位仪等多样化的现代气象探测方法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准确的预报,促进农业经济不断发展,有效规避灾害性天气带来的风险,保障农户经济效益。

2.4加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相关气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气象服务,与农户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了解农民的心理状态,充分了解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细心、耐心解答农民对气象服务的不解和疑惑。通过气象资料收集和普及,更有针对性和高效率地为农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气象服务。对于某些让农民因气象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担心与焦虑,气象部门应当指导农民获得灾害天气的预警和预防技巧,及时做好相应防护措施,避免经济损失。

3结束语

服务三农范文5

一、强化“三农”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素质

一是针对农村乡镇面广、 营业网点多,服务“三农”客户经理不足的实际,该社通过对机构和人员的重新整合配置,不断充实“三农”客户经理队伍。目前全社“三农”客户经理已基本能够满足服务“三农”的需要。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客户经理业务技能、营销技巧的培训,自2009年以来,先后组织学习和培训10余次,有效提高了客户经理的业务操作和营销技能。

二、深入调查,抓住重点,提高放贷积极性

结合县域经济的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联社科学制定了信贷服务方案,努力做到提前介入、及早安排,把涉农作为营销重点,多管齐下,支农贷款和个人贷款一起抓,要求各社主任带头抓营销,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深入企业和乡村农户家中掌握实情,了解资金需求,极大地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年,联社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发展战略部署,适当增加信贷投放,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了解武川县招商引资项目进展情况和企业资金需求,在政府牵头的情况下搞好项目对接。联社在支农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重点抓了中棚马铃薯种植和棚圈养殖业建设,共计投放优质贷款1.2亿元,并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优势,与种植、养殖专业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产购销一条龙,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适时投放贷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2011年入春以来,联社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关于春备耕生产工作的部署,结合自身经营情况,了解春备耕生产所需资金状况,及时制定信贷投放计划,掌握春备耕生产的资金需求,以阳光放贷模式,现场办公,提高了办贷效率,也保证了资金直接到达农民手中,满足了农民春耕生产的资金需求。为支持武川经济发展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是以“惠农卡”为载体,积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业生产。对农户主要是以支持化肥、地膜、农机具配套等为主,抓住发放农户贷款的有利契机,加强支付业务和征信系统的宣传,让农户全面了解惠农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累计发放农户贷款4.6亿元,发放“惠农卡” 9.2万张,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二是在满足春备耕生产贷款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其他涉农的贷款。三是在资金有余的情况下,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巩固和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效益好的客户。为企业正常经营提供了资金保障。四是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链条,采取灵活多样的审批方式,有效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五是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城乡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热情周到的服务。

服务三农范文6

一、调整县“三农”保险领导小组成员。由于部分干部工作变动,县“三农”保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办。

二、各镇成立“三农”保险服务机构

(一)“三农”保险办公室的设立。按照“八个一”的建设标准,建立镇“三农”保险办公室,即一个固定办公场所,成立一个乡镇政府农业保险领导小组,悬挂一块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牌子,配备一名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专(兼)干,制定一套工作制度并悬挂上墙,配备一套办公桌椅,安装一部固定办公电话,设置一个宣传信息栏,办公室办公场所设在镇政府或农技中心。

(二)“三农”保险办公室的人员组成。各镇分管农业领导为办公室主任,成员由镇农技中心、畜牧中心、财经所、保险办事处的负责人组成。“三农”保险办公室配备一名乡镇“三农”保险办专(兼)干,由农技中心负责人兼任,负责办公室的日常事务。

(三)选聘村级协保员。各镇每村聘请一名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群众支持率高的、责任心强的村干部为三农保险协保员,负责本村“三农”保险工作。

(四)工作职责。镇“三农”办公室专(兼)干、村协保员职责按政办发[]15号文件要求执行。

(五)工作经费

1、工作经费标准。“三农”保险办公室全年工作经费,按全年水稻实收保费的5%计算使用(含政办发[]28号文件规定的3.8%)。

2、工作经费使用范围。主要用于三农保险办专(兼)干工作经费(含农技中心查勘协作费)、村协作工作经费、“三农”保险办年终考核奖惩及日常工作经费开支。

3、工作经费的使用标准。工作经费的使用标准及年终奖惩,由县“三农”办制定考核指导意见。

三、工作要求

1、迅速落实“三农”办公室成员及办公场所。各镇“三农”保险办公室的建设按照“八个一”的要求,在5月10日前完成,由县“三农”办组织验收,各镇应保质保量完成。

上一篇钢结构预算

下一篇惊鸿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