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下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探究

绩效管理下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绩效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各个领域考核工作人员的标准之一。目前,我国已经颁发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而促进政府廉政建设,提高公信力。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背景下,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对于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监督行为。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完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是相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背景下,探讨了财政资金绩效审计面临的挑战和内容重点,以及深化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策略研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一、引言

我国对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并且相关法律文件已经颁发,即《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能够促进财政资金更加合理使用。因此,需要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来监督财政资金绩效,从而实现政府公信力的增强,促进我国治理现代化。

二、财政资金绩效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要求调整审计目标导向。近年来,我国在财税体制改革上的进程不断加快,深化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因此,在资源配置及公共服务方面,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将预算绩效管理的对象进行全面扩展,从而促进各部门职能的提升,以及更好地对综合绩效进行评价。但是,对绩效审计目标及理念等方面都带来较大的挑战,需要审计从单个资金的绩效转变为整体性绩效,更着重于整体角度,能够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合理性。

(二)要求突出审计重点。目前,我国已经出台支出预算方面的政策,要求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预算与政策方面的重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对于支出预算,政府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基于全面化、全方位方向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我国的发展形势在不断改变,而预算审查监督方向也应随之改变。因此在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既要高度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还要重视支出预算相关情况,尤其是需要密切关注是否按照有关财政政策执行,以及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状况。

(三)要求拓展审计评价范围。目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通常是由原来的绩效管理目标来确定使用绩效,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绩效管理目标起步较晚,因此绩效目标都是由财政部门来设定,即便是建立了相关评价机制,但大多都是第三方来执行评价,财务部门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估。因此,这极容易造成与实际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偏差较大的情况,并且也不能通过评价结果实现其使用价值。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背景下,相关人员在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需要密切关注是否设置相应的绩效管理目标与考核标准等内容,并且还要重视绩效管理目标与考核标准等是否符合科学性、合理性。另外,随着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开展,还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审计人员具备高素质和高能力。

三、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重点

(一)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审计。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审计过程中,应突出支出预算、支出政策与重大项目投资工作的审计。首先,加强支出预算审计。应审查支出预算总量与支出预算结构,从而促进支出预算的编制工作。加强对专项资金总量、分布、趋势等内容的分析,切实关注各项政策的执行,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使用效率、分配标准等内容。其次,加强支出政策的审计。审查支出政策是否与支出预算相配合,促进支出政策的导向作用,不断优化财政结构。对于政策的审查,应着重于政策的前瞻性、效率性与公平性。最后,强化重大项目投资工作的审计。重大项目的开展应以资金作为基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审大项目的决策情况和执行情况,根据政策依据进行检查,还应检大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资金安排情况等。

(二)开展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审计。审计人员应根据绩效管理目标、评价标准、绩效结果等内容进行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审计,包括财政资金预算的执行、监督、评价等环节。第一,加强财政预算的编制环节审计。检查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若绩效目标不能保证充分、合理的条件,应进行不断调整。检查相关部门对于绩效目标的制定是否根据我国发展规划来执行,还应根据各部门目标来制定,并保证绩效目标指标的可行性、完整性与科学性。第二,加强财政预算的执行环节审计。检查部门项目与专项是否符合绩效运行范围,与此同时,还应对一级及二级部门进行监督。审查主管部门是否应用了会计核算、用款计划等信息,并监控部门项目与专项的结果是否达到理想标准。第三,加强财政预算的评价环节审计。审查相关评价机制是否建立,评价内容是否建立完善,评价方式是否具有科学性,评价结果是否真实、准确。通过审计能够得出绩效自评与第三方评价是否能够体现出问题,并反映出其产生的影响,以此促进财政部门适量提高资金投资数量。另外,还应复核评价结果,对绩效自评与第三方评价的相关内容进行复核,促进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第四,加强对财政预算结果运用环节审计。审查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政策是否相结合,从而提高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审查绩效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后期工作安排,若不符合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审查绩效问责机制是否建立完善,绩效考核结果应与相关人员的工资相结合,建立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以此促进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

(三)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审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审查,审查政府的收入是否属实,减税政策与降费政策是否落到实处等。审查政府的支出预算是否按照实际情况执行,其发展观念是否以国民为核心。另外,加强审计整体绩效预算改革。审查部门预算管理模式是否与整体绩效相结合,审查整体预算改革是否与各部门与单位的发展规划相一致,审查是否结合职能、管理效益等内容建立考核机制,审查预算分配是否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

四、深化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策略研究

(一)强化管理组织创新。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范围较广,应以财政审计的大格局平台为基础强化管理组织创新。首先,应创新计划管理。专项资金的目的是服务于大众,因此应结合专项资金的此特点,根据我国相关政策,来选择关注度较高的项目或领域,以此编制审计规划与管理计划。建立健全的资金绩效推进模式,强化项目的审计力度,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其次,还应加强被审计项目的统筹与审计组织的统筹工作。审计项目统筹应建立审计项目库,加强协调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审计信息的通畅性,审计成果的互通性。最后,还应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交流协作,强化各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并制定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从而促进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

(二)强化审计成果管理创新。建立全面化、全方位的绩效管理体系,以此强化审计成果管理创新。第一,应建立完善的审计成果共享体系,确保审计结果多方通用,从而确保审计成果能够为多方面提供参考,提升审计准确性。第二,建立成果多渠道应用机制,建立完善的与财政、预算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体系,从而实现将审计成果合理应用于绩效管理中。采用审计专报或建议等方式促进财政部门构建绩效指标框架,从而带动主管部门建立分领域和分行业的绩效指标机制。另外,应加强将审计监督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相融合,从而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执行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第三,应建立完善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以审计结果为参考依据,对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资金绩效展开评价。通过评价能够实现财政资金合理分配,有效规避风险。第四,还应建立问责机制,审计监督不仅只是着重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应该落实到人。若审计结果出现问题,应落实具体责任人,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手段。

(三)强化审计技术方法创新。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应不断优化审计技术方法,从而实现高质量审计效率。首先,应增强大数据审计思维。在信息化时代下,大数据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已离不开大数据技术。审计人员应具备大数据审计思维,并融入工作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应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并充分发挥在审计业务中,从而实现审计业务与大数据技术相融合。其次,应重视多数据分析。多数据分析能够分析出相关领域的变化形式,并能够提供参考性意见。要重视财政资金政策的落实情况、支出情况、使用绩效等内容,有效避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最后,加强对新技术的探索与使用力度,在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新技术能够挖掘出更多的新知识与信息等,进而促进审计质量管理、计划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因此,应加强对新技术的探索运用,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中加大探索与试验力度,并重视大数据技术,加强其审计能力,从而实现利用新技术以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质量的目的。

五、结语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能够促进财政资金更加合理使用,但在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还出现较多问题,并带来主动挑战。要求调整审计目标导向,要求突出审计重点,要求拓展审计评价范围,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应不断深化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强化管理组织创新,强化审计成果管理创新,强化审计技术方法创新,进而促进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背景下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20(1):16-23.

[2]周山.预算绩效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质量提升对策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20(9):74-77.

[3]毕晓鹏.关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探究[J].消费导刊,2020(38):259.

[4]江西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20(1):24-32.

[5]审计署深圳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现状及策略研究[J].审计研究,2020(1):7-15.

作者:张雪芳 单位: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系统财务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