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论文范例

课程标准论文

课程标准论文范文1

为了更好的探讨高职课程标准制定的课题,现以公共空间室内设计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标准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1、课程定位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是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装饰设计师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是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在于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基础后,进行装饰设计师进行专项任务设计时应有的知识技能训练,能够根据企业工作实践完成虚拟设计任务。与该课程联系较为紧密的平行课程有:《装饰施工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毕业设计》等。它与这些平行课程一起构建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作为该模块中核心课程,起到整合提高的作用形成室内装饰设计师的岗位职业技能“必需”专业训练平台。

2、课程设计思路

(1)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

本课程以装饰设计师的职业工作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将课程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将“课堂学习”与“工作过程学习”整合在一起,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情境。

(2)以职业工作项目为载体。

课程以装饰设计师岗位的具体工作项目为载体来设计与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以具体工作为任务、以技术实践为目的,以技术理论知识为背景的课程内容新结构,完全实现课程内容由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3)以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以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单独或者团队完成课程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过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驱动式教学将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来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切实获取所需的职业能力。

3、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掌握中小型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和专业的设计图纸表达能力以及口头方案汇报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装饰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修养,培养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自我更新与适应性发展的能力。

4、课程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理论够用、实践为主”作为宗旨,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根据行业的实际需要,装饰设计师职业岗位在承接设计项目工作环节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等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从而达到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换成专业性技能、技巧。学习情境。据课程目标,高职装饰《公共空间室内设计》课程共包括5个学习情境,如设计项目接收与前期准备、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汇报与设计优化、设计深化、设计实施与评价每一个学习情境具体包括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建议、考核评价、教师能力及知识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学仪器设备等内容。

5、课程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议。

本课程在高职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中开设时间比较长,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种类比较多,有全国高职高专的规划教材,教材的选取应该优选实践性强、按照工作过程循序渐进设置教学内容,而编写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的教材。

(2)教学建议。

课程建议以装饰设计师职业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项目为载体,采取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实训案例式教学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按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与学习过程,组织教学。即在每一个教学项目中,又分成若干学习任务,在虚拟工作情景引入教学内容,在工作情景中展开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在过程中给出可以实际操作的评价标准。教学过程中一般分为项目小组进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实训,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式教学,使学生掌握装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实行工学结合。从以上对于公共空间设计的课程标准的制定综合来看,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应体现行业、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在专业课程开设计划时应有企业(行业)的一线专家直接参与课程标准的开发设计;务必做到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上,应以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为主,围绕职业能力的构建来设计并组织课程内容;在工学结合的原则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从而切实反映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课程内容也不过于的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应该强调教学内容以实际、实用、实践为主线,教学的知识理论以够用为原则。

二、结语

课程标准论文范文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团队在企业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在《高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定义了本课程的性质,即“高职语文是一门面向全院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基本素质课程,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课程的作用包括:一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及人文情感基础,重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基础;二是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把语文能力训练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三是为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有了正确的课程定位,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考核方式的确定等等方面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特性决定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是个人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人们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因此,根据这样的理念,我们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以能力为中心组织教学:课程主要围绕理解表达、思考辨析、综合应用三大方面开展能力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教学:课程在强调语文学习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特点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三)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课程根据能力培养的特性,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作驱动,以项目为载体,在模拟或真实的情境中开展语文能力训练。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构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基于对语文学科性质、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特点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汉语言表达基本方法;②掌握人文阅读基本方法;③掌握专业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④了解综合性语文活动策划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①能够准确、清晰、流畅地表情达意;②能够准确地解读话意、文意;③能够欣赏、分析优秀作品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意蕴;④能够较为准确、熟练地进行专业应用文写作;⑤能够将语文基本技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当中。

3.情感目标

①养成良好的汉语言听说读写习惯;②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③培养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意识;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1.基础训练模块教学内容与要求

这一模块教学内容是“以语文要素为经,以听说读写为纬”,建议学时为26。安排了“提炼主题、设计结构、选择风格、锤炼词句、叙述事件、说明事物、论述观点”等语文要素,构成7个教学单元。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1)专业必修①主题观点(4学时):要求学生在与人交流时,能够迅速听出对方话语含义、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文章时,能快速把握文章主题;在写作文章时,能做到主题鲜明集中。②结构层次(4学时):要求学生在与人交流时,能迅速听出对方话语层次,能围绕话题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时能快速理清文章结构;在写作时,能做到条理分明,结构合理。③词汇语句(4学时):在阅读文章时,能准确理解文章词句的含义、区分措辞用语的优劣;在写作文章时,能恰切地遣词造句。④应用语体风格及写作(10学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体、规范的格式较为熟练地进行专业常用应用文写作。(2)专业任选①事件叙述(4学时):要求学生能迅速把握对方讲述的事件要点,能恰当叙述专业活动中的事件;阅读记叙性文章时,能准确把握所叙事件的基本状况;写作专业活动中的记叙性文章时,能准确明晰地叙事。②事物说明(4学时):要求学生在专业活动交流中,能迅速听出对方说明的事物的基本特征;阅读文章时,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基本特点;写作文章时,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③观点论述(4学时):要求学生在专业活动交流中,能迅速听出对方论述的观点,能恰当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时能准确把握中心;在写作时,能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

2.综合训练模块教学内容与要求

(1)专业必修读书沙龙(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撰写策划书、读书心得、读书交流会总结等;能够用口语较为准确、清晰、流畅地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在开展读书交流会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必要的新知识,能够主动、顺畅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协同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2)专业任选①专业学习简报制作(8学时):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能够编辑“专业学习简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必要的新知识,能够广泛搜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②演讲比赛(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搜集有效信息;能够脱稿演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主动、顺畅地与小组成员沟通合作。③辩论赛(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搜集与辩题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辩论过程中进行运用;在辩论中能够阐明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同时能够主动与小组成员一道完成任务。④调查报告(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调查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调查问卷;能够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能够形成分析报告,并且在项目实施中,能够协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三)实施建议

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努力体现“大语文”教育的课程改革理念,提倡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强调过程性考核,体现多元化评价功能。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主要通过自我学习、团队协作方式开展能力训练;

2.注意在课内根据单项能力的要求,灵活机动地通过任务驱动开展能力训练;

3.注意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4.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个人训练、小组训练、班级训练。

(四)教学评价

1.考核评价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

①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淡化终结评价的原则。在学习进程中,适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纠正偏差。②可操作原则。考核模式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考核内容科学合理,考核方式便于组织实施,具有实践意义;③能力导向原则。考核方式要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真正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全面测评。④师生共评原则。采取三维度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50%,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多元化评价功能。

2.考核评价

总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100分平时成绩基础训练模块(30%),主要依据学习纪律、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价;综合训练模块(30%),主要依据学习纪律、活动协作、能力水平进行评价,主要以专业必选项目读书沙龙作为评分依据。

3.期末成绩

主要以专业任选项目的活动成果为依据进行测评,教师可根据评价要素及班级特点灵活设计具体评分细则。

四、特点与实施效果

课程标准论文范文3

美育的首要目标就是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作为美术教师,须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不断进修学习,提高美学素养,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好备课,课中创设生动的美术教学情境,课后反思教学效果,不断改进、完善课堂教学。调动一切教学资源、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深入到美术学习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美术评论活动,这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以前我们对美术评论有认识误区,认为不是学生学习范畴内的事情,与学生没有交集,是专业美术评论家的事。事实上,任何人看到一幅美术作品,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和认知。美术教师就应准确抓住学生的实际感受,作为认识和深入探究美术作品的突破口,引领学生完成对美术的欣赏。这样的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自信心。

二、新课程理念下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各个行业永恒的主题,艺术同样需要创新,需要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其中。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初中学生思维认知能力最具张力和活力,可塑性也最强。他们对新事物很敏感,认识和接受新事物很快,充满热情,勇于探索。这些是形成创新能力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开发,激发其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独特的思维和感悟,并为其思维能力无拘无束的发挥创造环境。教师应采用科学有效的、饶有趣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美术表达的冲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准确分析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用艺术的视角发现和理解事物,提高学生的艺术观察力和创造力。如在讲美术造型时,我让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兴趣,用橡皮泥或胶泥制作一个造型作品,下次上课时带到课堂上,公开评选优秀作品。结果下次上课时,同学们带来的作品花样繁多,一个个踊跃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作品制作得很精美,完全想不到是出自初中生之手;有的作品虽然不尽人意,但也能感受到学生努力的影子。可以看得出,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有了不小的进步。

三、新课程理念下合作能力的培养

团队合作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沟通,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必备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还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密切配合,调动各自掌握的资源,丰富学习内容和方式,优化学习结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不同特点、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发挥特长,献计献策,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完成共同的任务时,锻炼了发现、分析、思考、表达、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值得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尝试和探索的。如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先呈现一幅美术作品,然后分组讨论,选出代表说出该小组对作品的分析和认识,再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最后总结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精神;再如,在美术制作课上,教师先布置任务的主题,然后分成多个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表意见,他们制作的美术作品往往出人意料。然后组织同学们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让大家评选优秀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通过这种分组合作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活跃了学习的氛围,调动了所有学生的潜力,学生在互相帮助、合作的情境中,经常会有惊人的表现,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升。

四、结语

课程标准论文范文4

设计主要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三个模块。各模块具体内容如下:学科教育理论模块包括学科教学理论、学科课程理论、学科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包括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典型课例分析———兼谈新课程学科教学设计、新课程专题研究;学科教育研究模块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科教育研究简介、优秀学科教育研究介绍、教育论文写作。这三个模块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课程功能。

其中,学科教育理论实现在职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学习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计,旨在使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中蕴涵的课改理念,提升相应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新课程专题研究”环节依据新课程中增设的学科专题开设,帮助教师解决在新增学科内容方面带来的困难;学科教育研究是在职教师普遍感到困难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经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的磨练后,这一环节的具体内容设计对有效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专业提升和引领作用。

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贴近时代脉搏,体现新课程要求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敏感于时代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要“与时俱进”。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关注新课程、反映新课程、体现新课程。关注学习者,突出职后特点任何课程设计如果脱离学习者的具体特点,都很难较好地实现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师学习是成人学习的一种,既有成人学习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师学习的专业特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呈现方式、评价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应对此特点做出回应。重难攻坚,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薄弱环节职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针对薄弱环节,设计、选择、实施学科教学论课程,把握教师职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上,为教师的职后学习搭建适宜平台,很好地起到专业提升与引领作用。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针对职后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分析,设计了主要针对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共三个模块。在数学学科中,结合学科具体特点,设计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

模块一。数学教育理论,含三个分支,分支一数学教育基本理论:一般教育理论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目标教学”理论与中国高考;中国的“双基”数学教育。分支二数学课程理论:课程的基本概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概说;古代外国数学课程概况;中国古代数学课程概况与突出成就;欧洲数学课程的发展;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的演变。分支三数学学习理论:“学习”与“数学学习”概说;基于行为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认知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人本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基于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

课程标准论文范文5

中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少,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不丰富,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与不良诱惑的影响,误入歧途。议论文阅读不只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与方法,重点在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议论文的完成倾注了作者对事件的观点与看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对事件的论述过程中,不断发现事物新的闪光点,引发作者新的思想共鸣。所以,学生通过阅读议论文,能体会作者论述思维的严密性、结构的紧凑性,从而形成逻辑思维的思考模式;通过阅读作者给出的论据,引发自己的想象与思考,发现自己与作者观点的不同之处,从作者的角度重新认识作者所表明的观点,丰富了自己的思路与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议论文阅读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议论文写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也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必备技能,所以,学习议论文写作也就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成功地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就要先学习他人议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这些方法的获得无疑需要通过议论文阅读来实现。通过阅读他人的议论文,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发现看问题的新角度,发现看问题的新思路,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写作思路。议论文阅读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导师,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议论文阅读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议论文阅读,高效吸取阅读所带来的精神财富。下面是我对议论文阅读教学几点新策略的归纳。

1.系统地理解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议论文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要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只有明确了议论文的结构与内容,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真正掌握议论文的知识,完成议论文的阅读。议论文构成的三要素有: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议论文的论述中心,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是支持论点的资料,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主要有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论述语言不同于描写类文章和抒情类文章,要做到准确、严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培养学生议论文文体的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要求中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考查的内容除议论文的文体阅读能力外,更注重学生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点固定,议论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大方向也随之确定。在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比如:(1)学会提取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某一段的分论点。(2)根据作者给出的论点及论据,补充新的论据以支持作者的论点。

3.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各个击破

课程标准论文范文6

史料是历史教学、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但史料不等于“历史”,也不能直接用作证据。与某个历史假设相关的史料资源很丰富,既有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也有持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史家撰写的论著,能够用作佐证历史假设证据的,必须是通过搜集、整合、辨析过的史料。换句话说,证据是经过筛选的史料。何谓证据?何谓意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证据即“能够证明某事物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意识即“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1]“历史证据”一词是现代产物,一方面被理解为历史研究领域中的证据;另一方面是指通过历史学方法所获得的证据,按一定历史研究程序所得到的规范的证据。[2]笔者认为,历史证据意识是指研究者对某一历史观点、历史假设,能够运用恰当的历史研究方法和程序,结合有关史实或材料,证明其合理性的一种能力与意识。证据意识的培养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历史学习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因素,也是学生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必备思维技能之一。史料实证素养是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素养的获得,离不开证据意识的培养。证据意识是学生学习历史、进行论证的先决条件,教师需要制定逐层递进的培养策略,将证据意识的培养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用证据说话的习惯,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结合《美苏争霸》一课的相关内容,围绕证据意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1.引导学生正视“历史”的学科性

首先,学生应该明白,任何历史专著均难以全面展现历史的全貌,其呈现的只是历史多面体的某一面或某几面。历史课本是辅助历史教学的材料之一,受篇幅所限,所呈现的往往是一种历史观点。教师可以将课本观点作为引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的切入点,使学生反思课本观点结论得出的证据,结合教师的讲授,产生疑问,提出假设,思考结论背后的证据,进而去论证分析,以理解与认识课本结论论证的依据与方式。其次,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所看到的结论,是史家从丰富的史料中寻找证据、运用史学研究方法利用证据、借助缜密的逻辑和证据论述观点,本着自圆其说的原则得出来的,存在着主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思维意识的不断成熟、新的证据的发现,一些历史结论经过重新论证,会被新的结论替代。历史学习不能紧盯着结论的识记,而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质疑和求证的意识培养、论证方法的获得、如何查找论据等方面。最后,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是“历史”的继承和延续,历史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中遇到问题,可以在相似的历史事件中寻找灵感和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时,教师应先明确所教内容能否与现实建立联系。如果学生学习历史时能够联系现实、自身经历和所学知识进行理性思考,以看待现实问题的眼光审视历史问题,有一种“同情的理解”,就能更好地认识历史现象,思辨现象发生背后的证据,为证据意识的培养做铺垫。

2.依据目标水平层次,循序渐进地实施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历史叙述和历史认识都离不开“证据”,因此,证据意识的培养是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的抓手,证据意识是史料实证素养的表现之一。2017版课程标准将史料实证素养划分为四个目标水平层次,从“尝试论证”到“互证”再到“恰当论证”,课标对学生的技能发展要求在逐层递增,证据意识的培养需要依据目标水平层次,循序渐进地逐级落实课标要求。证据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时间努力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证据意识培养时,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有限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思考本课哪些内容适合进行能力的培养或者思维的训练,并将证据意识的培养贯穿其中。例如,关于《美苏争霸》一课的学习,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重点是冷战的基本特征及影响。一般而言,冷战的特征是:双方势均力敌,在科技、外交等方面进行“冷较量”;意识形态的竞争;军备竞赛。冷战的历史影响主要有:两大对立阵营对抗;局部热战和德国、朝鲜的分裂;各国吸取教训,进行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第三世界崛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等。上述特征与影响是如何得出来的?哪些证据可以证明我们的分析与论述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用下列步骤或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首先,学生对冷战的基本情况应有基本的了解,这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补充某些冷战时期典型事件的材料;其次,教师避免直接呈现历史结论,应让学生围绕主题,整理所了解的冷战概况和掌握的资料,把与主题无关的信息排除在外,并初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再次,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尝试归纳、论证冷战的某些特征或影响,要求论证有理有据,符合逻辑;最后,各组派代表与大家共享观点、论证过程、论证方法,学生归纳学习所获,教师进行总结说明,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给出一定的建议,帮助学生下次更积极、有效的论证。

3.多角度提供史料

证据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史料的配合。受到时代背景和撰写者认知双重因素的影响,史料不可避免的存在主观性。为了尽量克服主观性给历史认识带来的影响,研究者就要经历多角度、多层次的求证过程。笔者认为,历史观点固然重要,但是不断寻找证据求证观点、接近真相的过程更难能可贵,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美苏争霸》一课中,围绕“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教师可以提供下列方面的史料:第一类是冷战前的美国、苏联、西欧国际地位方面的史料;第二类是涉及“铁幕演讲”“杜鲁门主义”的史料节选;第三类是“苏联大使的电报”和“亨利•华莱士的信”史料的节选;[3]第四类是冷战后美国、苏联、中国、西欧学者描述各自国家国际地位方面的史料;第五类是与冷战内容有关联,但与讨论的题目不相关的史料。第一和第四类史料体现出冷战前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利于学生通过“变化”思考冷战“影响”;第二和第三类史料分别站在美国和苏联不同国家的立场上,对同一问题有截然不同认识,利于学生看待问题更加全面,锻炼学生不被文献主导,能够认真思考、筛选证据、提炼自己观点的能力;第五类与主题相关,是解决问题不需要用到的史料,这些史料起混淆视听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辨析有用信息证据的能力。教师提供史料的角度直接影响学生思考的深度,对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从上述五个角度引用史料有助于学生全方位感受冷战带来的“变化”,为论证“影响”提供依据。

4.围绕深度学习,提出思考问题

深度学习的开展离不开深层次的启发问题。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有助于指引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经历由浅入深、抽丝剥茧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逐渐深化认识,提升自我思维能力。问题的设计应以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为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围绕本节课的核心去设计关键问题的方法,采用问题链的设计方式,使问题思考的难度层层递进,最终都指向关键问题的解决。《美苏争霸》一课的关键问题可以设置为“冷战的发生、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首先学生应明确本课的上位概念:冷战是什么?学生依据冷战的概念,去思考“杜鲁门主义”“雅尔塔体制”“马歇尔计划”的涵义,尝试从冷战的视角解释这些涵义。在把握了关键性概念后,学生容易在头脑中自动进行知识归类,利于领会史事与观点之间的关系,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辨自己的观点,以防被纷繁众多的资料影响。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整合教材,设置问题。例如问题可以是:冷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是什么?冷战的突出特征是什么?等。这需要学生将已学过的二战内容和冷战联系起来,在概念关系辨析的基础上,借助于不同视角的史料,思考冷战的特征,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次,教师设置并提出着眼于现实的问题,增进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例如,冷战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冷战历史带给我们哪些启示?等。该层次的问题延续前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世界仍未走出冷战的阴影。上述问题设计一环套一环,每一层次问题的解决都为下一层次问题的解决做铺垫,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锻炼逻辑思维。

5.撰写论证性小论文

课程标准论文范文7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本文围绕研究目标,从中国知网(CNKI)及维普数据库中以“学习进阶”为主题,运用顺查法,检索了从2004年“学习进阶”正式提出以来,关于学习进阶方法建设与运用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学者于2009年正式发表第一篇有关“学习进阶”的文章,所以这里对2009-2017共九年来关于“学习进阶”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检索时间为2018-01-22。并筛选出相关的有效期刊文献155篇(其中国际会议、中国会议与报纸文献各占1篇)、学位论文28篇进行统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是指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研究方法[2]。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对文献采用数学与统计方法,来描述、评价、预测某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或传达工具(如教科书、期刊、报纸、广告等)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主要从文献的发文量与发文年度、前十五位发文作者、合作率分析、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期刊论文

从2004年,Smith等学者代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学业成就评价委员会”向NRC首次提出学习进阶(LearningProgression)的概念以来,我国学者从2009年开始陆续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由图1可知,在2009年发表第一篇文献后,从2012年开始关于“学习进阶”的研究论文不断增多,到2017年达到了最大论文量,学者们也更多地关注学习进阶这一理论研究。在2009-2017年期间,前十五位发文作者中,发文量在6篇及以上的作者有3位,发文量在3篇的作者较多,达到了9位,其前十五位作者中有7位是中学教师。核心作者主要分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郭玉英教授在此领域研究最多,发文量达到12篇。在发文前十五位作者中,有11位作者有与其他作者合著。在前十五位发文作者中,地区主要是北京、广东、江苏、湖北、浙江、重庆等地。全国的省、直辖市中,天津、甘肃、内蒙古、西藏、安徽、贵州、海南等地区还没有相关研究。对于作者合作率进行分析发现,在155篇有效期刊文献中,73篇是独撰,其中中学教师独撰的有31篇,合作有82篇,占总文献的52.56%,其中有中学教师参与的文献是28篇,小学教师参与的1篇。说明中学教师在学习进阶研究参与中占据大部分地位,逐渐成长为学习进阶研究和运用的主力军,而小学教师参与度还不够。在合作发表的文献中,其中小团队(2-3人)合作占47.44%,说明合作主要以小团队合作为主。合作中不同单位间的合作篇数是32篇,占合作的39.02%,研究表明目前各单位间积极沟通,学术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本文通过综合考量文献的中心性和聚焦点,引用辽宁师范大学袁媛、朱宁波两位学者对学习进阶知识图谱自动聚类的方法,经研究分析将有关学习进阶研究主题分为四类。第一类的文献围绕“师生概念理解力的发展”进行研究,例如对某个核心概念理解的学习进阶或分析课程标准的学习进阶;第二类围绕“科学实践能力的学习进阶”进行研究,如科学论证能力、建模能力的学习进阶,或是教学设计、教学应用的学习进阶;第三类是关于学习进阶的本质、要素、意义和对其回顾展开研究的“元学习进阶研究”;最后一类是对学生认知诊断、对教师PCK进行测评的“评价功能类学习进阶”。在涉及多个主题范围时,以文献中最核心的主题进行划分。如表2所示,研究第二类“科学实践能力的学习进阶”文献占绝大多数,说明无论是学者还是中学教师,都更倾向于运用学习进阶这门工具来更有效的进行教学。学习进阶无论是对课程、教学还是评价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如表2可见,有关“学习进阶评价功能”的文献仅占6.45%,说明学者们对“学习进阶评价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少,学习进阶在作为一门评价工具时,还没有被较好地应用。教育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分类有多种划分方式,本文采用裴娣娜在《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书中,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中按研究方法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一篇文章中可能涉及多种方法,但在统计时按最主要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由统计分析可知,在期刊文献中暂未使用到实验研究方法,且67.74%都是理论研究,说明从理论思辨的角度进行定性研究的较多。在27.74%的描述研究中,主要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测验及经验总结法,对学生认知进行诊断,从而建构模型进行教学设计等。较少使用到历史研究及相关与比较研究法。

(二)学位论文

1.发表年度分布

对学位论文进行数量统计发现,从我国学者们关注学习进阶理论研究于2009年发表第一篇文献后,直到2013年发表了第一篇学位论文,此后开始有相关研究论文共计28篇,占全部有效文献的18.06%,总体论文数量较少,在2015-2017年间论文数量较稳定。

2.研究主题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学位论文中,研究主题为“师生概念理解力发展”的论文最多,占总量的64.29%,而期刊中该研究主题仅占23.87%,“科学实践能力的学习进阶”占最大比例,说明学位论文与期刊两者的研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呈差异化状态。相同的是,无论是期刊还是学位论文在对“元学习进阶”与“学习进阶的评价功能”研究均较少,这与学者们对学习进阶的本质认识浅及较少运用学习进阶作为一个框架体系来促进课程、教学及评价的一致性有关。

3.研究学校分布

据统计,参与研究的学校共计16所,其中有3所是综合性大学,其余13所均为师范类大学。研究的学校中,排名前四名的分别是西南大学(4篇,占据14.29%)、华中师范大学(3篇,占据10.71%)、山东师范大学(3篇,占据10.71%)、河北师范大学(3篇,占据10.71%),其余学校均为1-2篇。

三、研究结论

(一)文章数量少,质量有待提高,研究团队不稳定

从数量上看,我国研究学习进阶的文献较少,于2009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学习进阶的文献,在2009-2017年九年期间,平均每年发表学位论文3.1篇,期刊论文17.2篇。在SpringerLink网站上搜索分析发现,自2004年Smith等学者提出“学习进阶”概念起,至2017年国际上共发表在教育期刊中有关学习进阶的文献7382篇,平均到14年每年发表文献527.3篇,我国相较之而言,文章数量较少。经对我国相关学习进阶文献研究分析,从期刊质量上来看,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只占一小部分,绝大多数发表在普通期刊上。从内容上看,以探讨某主题核心概念或者教学设计居多,文章的原创性不够,雷同观点较多,更甚有完全相同的文章出现在不同的杂志期刊上,同时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从合作率分析,合作发表的期刊文献有82篇,占据总期刊量的一半以上,三分之一以上的合作期刊有中学教师的参与,小学教师参与合作数量仅为1篇,数量极少。学习进阶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个核心概念或技能时,对它的理解或掌握随时间不断深入的过程。而小学阶段恰是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技能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间段中,小学教师应妥善安排一定时间参与研究,弄清小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中处于哪一水平,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同时,研究表明合作研究中,以2-3人的小团队为主,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团队。

(二)研究范围较窄,主题分布不均衡

从研究的主题看,研究关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教师利用学习进阶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应用方面的文献较多。对于学习进阶到底是什么,其开发的意义以及对学生认知诊断等评价功能研究较少。而学习进阶既是沟通学习研究和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又是连接课程、教学与评价,促进三者一致性最具潜力的工具。学者们在关注学习进阶对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应用时,应该更多的关注学习进阶对于学生在每个阶段不同的认识理解能力,即关注学习进阶的评价功能,只有更好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发挥其最大作用。同时,研究显示学者们关注学习进阶本质较少,在未弄懂学习进阶含义及作用时便进行教学,深度不够。研究分析,在利用学习进阶进行核心概念理解的文献中,绝大多数的文章是对物理和化学学科概念进行解读,较少地用于综合科学和生物学科,极少用于地理、数学和历史学科,几乎没有用于外语、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总体而言,文献研究范围较窄,研究主题偏向于核心概念理解及科学实践能力,研究学科偏向于物理和化学学科,其余学科涉及较少。

课程标准论文范文8

 

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兴衰,能承担起历史重任的新一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高层次的专业知识还应有高尚的精神与丰富的情感,强化素质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目前教育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而艺术教育则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思想,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改革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等,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的简单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整体发展教育观,强调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这一改革客观上要求高师美术教育必须建立起一个有别于其他美术教育培养要求和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教学体系。   高师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并通过这个媒介达到对人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思维方式、情感和道德感等方面的培养。因此,高师美术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完善人格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如何看待“专业”这个词,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首先是师范教育。我国香港地区的美术师范教育,甚至只把教育类课程称为专业课,而把绘画与设计类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未来的教师,美术高师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一个人掌握了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不等于具有了高素质,从能力和素养角度上看,素质是一个人在文化的全面性、文明的进步性与身心的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所以,仅仅掌握了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等于具有了从事美术教育的能力,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多元素构成的”,高师美术教育必须注重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但现实中许多高师院校安于现状,无视基础教育改革,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致使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观念落后。一些专业管理者和教师对美术师范教育专业的发展认识不清,没有充分认知和理解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对新《标准》的推广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少同基础教育保持密切联系,很少考虑自身师范性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过分强调“美术专业”的“专业”教育,认为高师美术教育仅是较高层次的专业(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的)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面窄。课程设置多局限于美术专业的“专业”范畴内,狭隘理解“一专多能”的内涵,将“一专”往往定位在国画或油画等某一画种的技能水平上,“多能”也多圈定在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等层面。   在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法等方面有待改进。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技能灌输上,在考试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这些都难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满足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近年来高考中的“美术热”使得美术师范教育生源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许多院校竞争意识淡漠、安于现状的思想,对培养的学生是否能胜任未来工作漠不关心,造成认识上和工作上的“滞后现象”。   高考中过于重视“专业”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化课录取线过低,难以支撑其以后学习;专业考试落入新的“八股”之中,人物头像素描和静物色彩成为高考中的“永恒”主题,许多考生不是在“画”画,而是在“背”画,艺术天性正在被抹杀。新《标准》将着眼点放在未来,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从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能力。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应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必须是超前的必须与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文化意识并驾齐驱;面对素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间竞争加剧,高素质人才培养已成为竞争获胜的最重要因素。面对基础教育全面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作为培养美术教师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如何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确立科学、合理、系统的师范美术教育体系培养出既有较强专业知识,又具有全面综合素养的美术教育人才,以适应中小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美术教育的改革教育的新形势,必须组织教师(尤其是教育教学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学习和研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按照新《标准》要求调整现有课程设置、结构和教学内容。对美术高师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范围之内,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凸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加大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教育力度。美术“专业”课程也应拓宽知识领域,按照中小学美术教学要求,加大美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设计、民间艺术、手工制作等课程的教学。   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将知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科知识的交叉和信息量输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互动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考核评价方法上要将重点放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p#分页标题#e#   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应有地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美术高师生是未来的教育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参与者,一个对本民族缺乏情感、对自身文化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人,是不可能胜任教育之职的。   积极开展职业意识教育。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范教育性决定了其职责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意识培养。要让我们的学生热爱教师职业,明白他们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参与者,是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承担者。   加强教学实践,提高美术高师生教学能力。教育理论以及实践已充分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美术高师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多因素的,在教学方法、教育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丰富实践课程形式的多样性,拓宽教学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要增加教学实践课的时间。   重视学年论文的写作,提高美术高师生的科研能力。新《标准》中学习领域的划分对美术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高师生不仅仅要会“画”画,更重要的是会“评”画;没有一定理论水平将无法胜任美术教师之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论文的写作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为此,高师院校学生的论文写作不能仅限于毕业论文,应高度重视学年论文的写作,以学年论文写作作为提高师范学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重要补充和途径;可根据师范专业特点在选题上尽可能围绕教学研究来展开,以提高美术高师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加大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力度。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是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自身具备了较高综合素养,才能帮助受教育者接受和领会知识。中国传统哲学的美育与素质教育思想中历来十分重视教与学、言传与身教、教育者的教学与受教育者的个人体悟的统一。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墨子强调教师只有“得一善言附于其身”率先实践表里如一“使言行合一犹合符节”。   《墨子•兼爱》,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仅要“言教”而且要“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受教育者做出表率。为此要重视教师的再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学历、知识与能力,完善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要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研究,以研究促教学;要加强教师职业教育,由于复杂的因素,目前从事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师大多出身于绘画专业而非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因此强化教师职业教育十分必要;教师的引进也应从单一学历和技能考察转向综合素质方面。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开展多种多样文艺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在具体课题训练中尽可能多采用课题组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教师职业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合作。   根据师范教育自身特点,对现行招生政策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别于美术院校选拔人才的标准。专业考试应从单一技能考试走向多元,可参照目前一些院校美术史论专业的方法,增加文艺常识、写作等方面的考核;提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避免将那些综合素质差、有“技”无“文”的学生招入师范美术教育专业。   面对基础教育全面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形势高等师范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基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出能胜任基础素质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教学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的美术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