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规划范例

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范文1

关键词:无人机系统;任务规划;教学实践;课程设计

0引言

随着无人机在民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无人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正在迅速增长。无人机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无人机的飞行控制、载荷使用、任务规划、链路管理、维修保障等多方面的能力,任务规划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项能力,主要支撑无人机在飞行前的预先航线拟制和飞行中的实时航线调整,是无人机完成使命任务的关键[1]。因此,作为无人机专业的本科学员,任务规划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覆盖地理信息、人工智能、最优化等多个领域。同时,由于无人机任务规划与其实际飞行联系较为紧密,还要求学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美军为捕食者等高端无人机开设了无人机飞行员本科专业,国内已有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任务规划均为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笔者主要针对该课程构成与实践环节展开设计。

1无人机任务规划的内涵

1.1无人机任务规划的基本概念

无人机任务规划是无人机任务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针对无人机所要执行的任务,分析对任务有影响的自然、人为等环境要素,并结合无人机平台的速度、能耗等性能参数模型,在满足到达时间、载荷使用要求等任务约束条件下,为无人机生成一条或多条最优/较优任务的路径,以确保无人机顺利、高效地完成任务。根据所处的任务阶段的不同,无人机任务规划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飞行前预先任务规划(Pre-FlightMissionPlanning)和飞行中实时规划(Real-TimeIn-FlightPlanning)。飞行前预先任务规划是指在起飞前对无人机完成指定任务所要经历的航线、目标区域、载荷使用方式等内容的设定与统筹规划。预先规划系统通常配备在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上,以任务要求为输入,以无人机任务计划为输出,为无人机操作员的任务准备过程提供工具支持,并可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向无人机加载数据。飞行中实时规划是指依托智能算法在空中自主/半自主地完成对无人机任务计划的调整。飞行中实时规划系统通常会与机载航电系统相结合,以无人机实时状态、传感器信息等为输入,以在线调整后的计划为输出,为无人机在复杂、时变任务环境中完成任务提供保障。

1.2无人机任务规划的作用与地位

任务规划技术对无人机任务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对任务过程要素的慎思与优化,可以用科学的方法生成最优任务计划,与传统靠手工拟制计划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效果好等多重优势;另一方面对于空中突发的恶劣气象、障碍、计划变更等意外事件,任务规划系统可迅速反应,生成有效应对策略,可避免很多由于人工控制反应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带来的损失[2-3]。任务规划课程是无人机专业本科学员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4-6],对上衔接无人机指挥控制相关课程,对下与无人机飞行控制、无人机任务载荷技术等课程直接关联;课程知识对于学生融会贯通无人机系统课程整体脉络有着核心枢纽的作用;课程实践成果为学员在课程试验框架基础上定制开发而成的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可作为高效的航线生成工具,直接为无人机全系统全流程综合毕业设计服务。

2无人机任务规划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2.1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本课程是无人机技术与保障岗位的首次任职专业必修课,注重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面向无人装备工程、无人作战工程等多个专业的本科大四学员开课。无人机任务规划岗位是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内的关键岗位之一,应具备任务理解与分配、环境分析与评估、航线规划与载荷规划等任务能力,需要系统掌握无人机任务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并基于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进行任务作业。因此,针对无人机任务规划岗位能力需求,一方面,课程从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技术入手,讲授无人机任务规划流程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无人机任务规划数字地图技术、威胁空间建模技术、航线规划技术、任务载荷使用规划技术、实时任务重规划技术等内容),支撑无人机任务规划流程作业;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熟悉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理解无人机任务规划的作业流程,掌握无人机任务规划核心技术,构建起无人机任务规划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课程结合实际任务环境和任务目标,引入案例讲解、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和课内实践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在课堂学习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基础上,针对威胁空间分析与航线生成两大重点内容,开展地图读取与显示、参数设置与分析、算法实现与评估等课内实践内容;通过实践环节,学生熟悉任务规划流程和系统操作,并在系统中融入智能化算法,支撑任务规划效能的提升[7]。

2.2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课堂教学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一是总体部分,包括无人机任务规划绪论和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技术,主要讲授无人机任务规划的内涵特点、发展历程以及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的软硬件体系和业务流程;二是核心部分,包括数字地图技术、威胁空间建模技术和航线规划技术,结合具体无人机任务案例,针对无人机任务规划中的地图运用、威胁分析和航线生成等业务主线,讲授地图基础知识、数字地图知识、威胁类型、威胁建模、航线规划模型、航线规划算法等内容,并开展相应的实践环节夯实学习效果;三是拓展部分,包括无人机任务载荷使用规划和实时任务重规划,讲授载荷规划的基本概念、传感器使用规划、武器投放规划、意外事件识别、航线重规划算法等内容。整体课程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

3无人机任务规划课程教学实践设计

3.1教学实践的意义

教学实践是无人机任务规划课程非常关键的环节,一方面,由于本课程的知识点较多,且覆盖了多个学科方向,学员在听完课程讲授后,往往只能形成基本理解,对于如何将知识点融会贯通、支撑完成一次具体的无人机任务规划过程缺乏具体认识;另一方面,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大四学员,其中很大一部分学员在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习后,会马上面临工作任务,这对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围绕课程讲授内容中的重难点,选取了雷达威胁分析与航线自动规划算法这两个关键且可牵引课程大部分知识点的内容,设计教学实践环节,达到强化学员理解认识,锻炼动手能力的目的[5]。

3.2基于开放式框架的课程实践方案

由于无人机任务规划课程面向的学员已经具备了计算机程序开发的基本能力,并且在课程教学中也掌握了任务规划算法的基本原理,但要在十分有限的课程实践时间内完成具备全回路功能的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开发仍有较大困难。为此,需要设计一个开放式的任务规划系统框架,以支持学员聚焦重点、由浅入深逐步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对课程实践方案进行设计。

3.2.1开放式任务规划教学框架设计

对于一个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其必须具备支持“任务输入→问题建模→问题求解→计划输出”,其中涉及体系架构设计、人机交互、地理信息处理等大量的开发工作,为提高学员课程实践效率,课程基于开源代码,设计了开放式的教学框架,将非核心功能封装成独立模块,并在框架中提供了基本的示例型代码,一方面可以减少学员的开发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开发经验较少的学员参考示例代码快速上手。开放式任务规划教学框架基于Windows和VisualStudio开发平台,采用经典Win32窗口程序架构,包含基本的主入口函数和消息循环处理函数,便于学生快速理解掌握,基本构成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基于开源LibTIFF库,为学生编写好GeoTiff地形数据读取接口代码和基本的渲染显示代码,由学生在此基础上增加开发坡向计算、分高度层着色等代码,并提供了鼠标左右键点击、鼠标移动等基本操作代码,由学生在此基础上增加开发规划航线起点、终点、拖放等代码。

3.2.2递进式任务规划教学实践环节设计

在开放式任务规划教学框架基础上,为帮助学员掌握课程教学中的威胁空间分析与航线生成两大教学重点内容,通过设计雷达地形遮蔽算法开发与航线自动规划算法开发实践环节,引导学员在动手过程中对课程内容形成更为深入和具象的认识。

(1)雷达地形遮蔽算法开发实践环节。首先,指导学员利用框架中的地理高程数据读取接口,获取任务区域的地形起伏,并通过图形渲染接口在框架中进行可视化展示;其次,指导学员利用开放式教学框架中的人机交互接口,设计雷达架设位置、任务区域包络的输入定义方法;最后,重点引导学员按课程教学中的极坐标射线扫描算法流程,“填空式”地逐步完成核心代码的编写设计。以上步骤作为课程实践的基本任务,要求全部学员必须完成。在此基础上,本环节还设计了一个附加模块:由学员自行设计手工交互式航线编辑方法,并对穿越雷达探测范围的航线部分进行分析和上色渲染,作为对有算法设计开发专长、学有余力的学员的补充强化。整个环节流程如图3所示。

(2)航线自动规划算法开发实践环节。首先,指导学员基于第一个实践环节中获取的高程数据和雷达探测计算结果,分析无人机可安全飞行的区域范围,并通过交互设置航线规划起点终点;其次,指导学员阅读理解开放式框架中自带的广度优先航线生成算法的示例代码;最后,由学员根据课程教学中的基于RRT的航线自动规划算法内容,设计完成整个算法模块。本环节针对自动规划算法所生成航线存在航路点数量、航线转折过多的问题设图2开放式任务规划教学框架结构计了2个附加模块:附加题1,由学员设计基于初步航线的裁剪算法,剔除对飞行安全没有作用的冗余节点;附加题2,由学员设计航线平滑处理方法,以生成更能满足无人机动力学约束的、可飞性更好的无人机任务航线。针对这2个附加模块,教师主要引导课程掌握较好的学员完成,并安排其走上讲台向其他学员进行展示汇报,以达到加深实践力度的目的。整个环节流程如图4所示。国防科技大学自2014年试办无人机工程专业,无人机任务规划课程于2016年正式开设[6],至今已经完成了多批本科学员的培养,根据学员试验情况来看,约90%学员可完成实践环节中的基本内容,约有10%左右的学员可完成全部的实践科目。从教学情况可以看出,课程设计既考虑到受众的“面”,又考虑到了拔尖学员的“点”,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后调查问卷反馈,学生对课程实践的评价普遍较好。

4结语

课程建设规划范文2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

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于居住的环境要求在不断提高,所以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在开设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现代居住小区规划的发展展形式和发展要求,并且考虑到当前居住小区人们的实际购买要求,并且考虑到舒适度等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能够根据未来我国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与社会相适应的课程计划和教学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确保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1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析

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成绩,这主要是由于很多高职学生对于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不感兴趣,在相关课程学习中没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十分不合理,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取得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再加上该课程指导老师的水平有限,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导致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水平低。

2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构建出顺应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2.1在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新先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为了顺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规律,那么就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打破先前固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能够利用新时代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不断的完善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只有这样,顺应新时代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要求,并且符合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的开展需求,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学生都能够获取应得的知识和技能。

2.2为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的整体教学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构建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教学效率,所以说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我们想要在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那么就必须要求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另外,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的相关内容,并且根据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需要,从而更好的帮助高职学生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学习中能够提升设计水平。

2.3想要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提升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保障,它不但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进度,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热情,对于培养社会更多优秀的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在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那么就必须关注到师资水平,对高职院校现有的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帮助他们更新所需要指导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聘请社会上专业的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指导人员,确保学生建筑设计技能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建筑设计行业的就业问题。

3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顺应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在当前城市化发展快速的时代,对于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工作,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现代居住小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购买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对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的师资力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整体上提高当代我国高职院校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关于高职院校建筑设计的顺利实施[J]建筑行业,2015,(10):811-910.

[2]刘振东.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建筑设计的发展情况[J]现代化建筑发展,2014,(11):147-154.

[3]马丽云.探析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探析[J].高职建筑管理,2013,(01):47-56.

课程建设规划范文3

关键词:高校;信息技术;“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教育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国内外最新的形势与政策,感受和领会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和挑战。[1]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发展面临一些阻碍。为此,高校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正确认识该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并重视信息技术为课程规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教师、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方面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和发展。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面对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局势和大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活跃,规范化建设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强化育人效果、推动课程的科学发展。但由于高校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该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仍面临一系列问题,造成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阻碍,影响了“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进程。

1.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技能有待提升,师资力量薄弱。首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升。部分教师不仅缺乏对信息技术的系统了解,而且也未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在课程规范化建设和教学活动开展中的应用,影响了课程的规范化进程。其次,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有待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可供参考的课程教材,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主体是思政课教师和班级辅导员,他们并不完全具备“形势与政策”课要求的多种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再次,高校缺乏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信息技术和专业教学技能等层面的培训,使教师提升自身素养和技能缺乏有效指导,严重影响其在课程规范化建设中引导作用的发挥。

2.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不够,信息技术的管理与投入不到位。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不全面,未能充分重视该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技术管理和投入仍有缺失,无法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支撑和保障。在管理方面,部分高校尚未将该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未对该课程安排应有的课时和学分,仅利用周末或晚自习时间合班进行该课程的讲授,且每次授课人数众多,严重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投入方面,高校未对相关教师和工作者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也未对该课程的内容开发、形式设计及教学效果检测投入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使该课程无法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规范化建设便受到阻碍。

3.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内容变化大,缺乏系统化规范。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内容变化的频率逐步加快。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习惯从网络平台上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教师不得不寻求新的切入点,并深化时政热点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以此来吸引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但倘若一味地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和习惯调整教学内容又会造成课程内容的随意性,影响课程内容的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包含的稳定性的理论知识和动态性的时政热点缺乏应有的规范化管理和设计。当前,高校教师未对该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划分,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也并不统一,不利于课程内容的讲授和育人作用的发挥。

4.课程评价体系不科学,课程评价环节缺乏规范。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能为课程设置和形式内容的设计提供有效指引。但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评价体系不科学,评价主体、客体和形式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单一,也未设置规范化的各项评价指标,造成课程规范化发展的困阻。其一,大部分高校对该课程的评价仅以教师为主,教师通过课堂考勤、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未将专家学者、学校工作者及大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且评价形式缺乏多元化,无法客观、有效地反映该课程在设置、实施及育人等层面的效果及不足,无法为其规范化建设提供有效依据。其二,高校缺乏为“形势与政策”课设置的系统化的评价指标和模型,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时缺乏必要的依据和平台,影响课程评价环节的规范化开展。在单一的评价模式下,高校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缺乏有效依据,使规范化建设缺乏正确的方向指引。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为解决“形势与政策”课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高校和教师应从教师教学技能、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及课程内容和评价等层面入手,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推动课程的规范化建设。

1.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教学技能,带领课程的规范化建设。首先,高校应要求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进行深入了解,正视课程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其带领课程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为此,高校应对教师开展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政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认识规范化建设的需求和目标及各种措施的可行性,助力教师带领该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其次,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充分落实信息技术对“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助力和丰富课程形式、内容的有利作用。在此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将相关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和日常教学开展中,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习惯进行把握;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分析信息技术对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利弊,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使课程更接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使课程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获得育人效果的提升。再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既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也具备“形势与政策”课涉及的多种学科理论和高深的教学艺术。[2]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教学技能,教师才能明确“形势与政策”课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应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内容等层面的表现形式,才能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引。此外,优秀的教师团队也是“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在提升专职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吸引校内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政府工作者等组成课程教师团队,丰富课程的师资力量,从师资层面完成课程的规范化建设。[3]

2.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强化信息技术管理与投入。规范化建设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不仅需要教师层面的努力和带领,还需要高校从宏观层面作出指导,增强信息技术管理与投入,为“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一方面,高校相关工作者应深入学习国家教育部门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和规定,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安排课程教学,为该课程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提供良好环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相关工作者更要摒弃大学生可从互联网中了解国内外局势、无需专设课程深入讲解相关内容和理论的想法,应规范“形势与政策”课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建设,重视课程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应强化信息技术管理和投入,为“形势与政策”课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助力。第一,高校应从思想、组织及学科体系建设层面共同规范化管理“形势与政策”课,相关领导者应充分保证该课程在时间安排、课程设置及课后测评等方面的规范化发展,确保课程应有的学分和学时。同时,相关领导者要借助信息技术方法,合理规划课程体系,动态跟踪课程的开设、讲授及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并实现对课程相关方面的海量数据分析,从中了解课程规范化建设的进程,为后期调整提供有效依据。第二,高校应强化信息技术及资金投入,为“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撑。为此,高校应组建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团队,确保规范化建设有强大的技术保障,并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实规范化建设,带动该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高校应加大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资金投入,拨付专项资金,确保教师和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能全身心投入,也为他们学习国内外先进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和参加相关培训提供资金保障。

3.借助信息技术规范课程内容,奠定课程规范化发展的基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要依据时事的变化进行调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变动性,在课程内容层面较易存在不稳定现象,动摇课程规范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应及时规范课程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程内容的有序、规范调整,为该课程的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高校应借助信息技术对课程中较为稳定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规范,形成具有一定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并将其合理分布于具体教学中。“形势与政策”课虽需按时展和社会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但其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较为稳定,这就需要高校应用信息技术对此部分内容进行规范,分析基本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学情的契合,确保相关理论知识能与时事、政策有机融合,借助慕课、微课等形式发挥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对课程中需要随时展及时调整的时事政治、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局势等内容,高校应为其提供内容更新的依据和规范,并使用信息技术对内容更新的情况和教学实效进行跟踪指导,确保该课程能切实发挥向大学生传递热点问题、教会大学生正确分析时政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寻找最新的时政热点,引发大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关注,使其在接受时政热点的过程中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熏陶。综上,高校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既可规范较为稳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可明确时政热点问题更新的框架,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内容层面的基础。

4.构建科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规范课程评价环节的发展。首先,高校应明确课程评价的主体,将除任课教师之外的专家学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大学生也纳入评价主体,获得多种主体对课程多角度的客观评价。其次,高校应明确规范课程评价的内容,将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授课内容和形式、课程安排和设置及高校对课程开展的支持情况等全部纳入评价客体,并对每项评价客体设置专门的指标,指导评价主体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打分;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要运用相关信息技术,丰富评价的形式,实现对各项指标结果的综合统计和有效分析,深入了解课程设置和开展的真实效果。再次,高校应依据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及各评价环节设计“形势与政策”课评价模型,为该课程提供评价体系方面的规范,推动课程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此,高校应深入分析和落实国家和教育部门对该课程的实施要求和指导意见,结合本校实际,使用信息技术分门别类地设置该课程的各项考核条目和指标。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上设置“形势与政策”课评价系统,使各评价主体在网络系统中对课程作出及时评价,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多样评价标准统一于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引导的效果和质量之中”[4],并借助大数据等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如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才能实现课程评价层面的规范化发展,并推动课程整体的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巩茹敏,姜昱子.新时代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再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20,(6).

[2]王刚.“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问题与解决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

[3]黄琦.牢牢抓住三个重要环节——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9,(2).

课程建设规划范文4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高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对园林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园林类就有园林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园林技术、环境景观设计等多个专业。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理论基础宽广、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该课程作为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体现这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2-3]。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提高本课程,乃至这些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关键。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能满足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课程培养目标应对应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4]。园林类专业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相关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园林设计类岗位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类岗位,其中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类岗位就业人员为园林类专业毕业生的主体,园林设计类就业岗位较少。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类相关专业为例,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类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不足7%,从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类岗位的毕业生比例超过50%。通过分析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发现,除了不再从事园林类工作的毕业生以外,每个就业岗位的毕业生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园林设计知识与能力。例如:从事施工工作的毕业生,需要具有识图、审图、根据现场环境特点完善图纸内容、自行设计没有详细图纸的小型场地的能力;从事植物栽培养护的毕业生也需要有园林美学知识,以便在苗木的整形修剪、种植移栽等工作中保持并提升园林植物的美感;在苗木销售中也需要运用很多的园林设计知识,以便更好地推销产品。因此,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均对园林规划设计能力有所需求,只是对设计能力的需求程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针对以上就业形势和就业岗位分布,通过归纳总结,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分为3个层级。第1层级是读图识图、按图施工的能力。要求每个学生在看懂园林工程施工图的基础上理解园林景观设计图,理解设计意图,能够在未来的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准确表达设计意图。第2层级是施工现场随机应变的能力。园林工程施工受到场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造成实际场地环境与图纸环境经常出现差异,难免需要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结合场地特点,在尊重原有设计和施工规范基础上进行设计调整,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园林规划设计能力,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第3层级是独立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小型园林绿地和规划布局景观设计。其中,第1层级是对合格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员基本能力要求,第2层级是对合格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能力要求,第3层级是针对少数从事园林设计类工作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而言,就是培养学生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能力,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进行设置并提出体现技能要求的工作任务,建立“课程—模块—课题—任务”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按照“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分解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的“五步教学法”组织实施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2.1设计任务设计任务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应按照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选择具有典型特征、实践操作性强的工作内容作为实践教学任务。根据培养目标的3个不同层级,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程序,在学生达到一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后再进入下一个培养目标的工作任务中,通过针对性的工作任务告诉学生为什么做、怎么做、怎么做好。

2.2分析任务分析任务就是通过内容分析、要点分析、目标分析等方法,分析任务中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分析任务是学生拿到一个任务后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完成的第一件工作。

2.3分解任务分解任务可以按照目标分解的方式,把任务按照工作阶段分解为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例如一个小游园的设计可以分解为场地踏勘、场地测量、设计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也可以按照内容分解的方式,将一个工作任务分解为很多具体的工作,例如将一个小游园的设计分解为地形设计、道路设计、植物种植设计、建筑及建筑小品设计等。分解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任务的结构,理解一个任务是由很多具体的工作组成的,需要制定计划逐步完成。此处解决学生怎么做的问题。

2.4实施任务根据实践任务内容的不同,组织学生完成任务,小的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大的任务可以组织学生构建团队合作完成。实施任务时实践指导教师起到导引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此处解决学生怎么做好的问题。

2.5评价任务评价任务是在任务完成后,针对学生完成的具体成果与作品进行分析,是对任务完成过程中所做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在具体评价方法中,不能简单以教师点评的方式评价学生作品的优劣,应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明确其优点,找出其不足,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又该如何改进。

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根据园林环境的特点和课程培养目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可以总结为4个字———看、析、做、议。

3.1看课程实践中的“看”包括3个层面:一是看园林实景,二是看园林设计图纸,三是图纸和现场相结合的看。首先,通过走入校园、公园等园林环境中,欣赏园林之美,理解设计意图,提高自身对园林设计方法的理解;其次,借助多媒体案例教学,展示园林设计图纸,让学生理解图纸中运用的设计手法和技巧;最后,在学生理解图纸内容后,再将学生带入已建成的园林环境中,让学生理解图纸和实景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加深学生对园林造景的理解。

3.2析“析”就是分析,分析自己所看到的内容,“看”是输入,“析”是理解。针对自己所看到的内容,运用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所看案例中的造景方法;可以结合自身感受,找到其中的设计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园林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3.3做在“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就真实案例提出的改进意见,安排针对性的设计任务,指导学生去完成。在任务设计上,任务应由易到难、由小到大:一开始的任务可以是某个园林环境的局部改造,完成某些特定设计元素的设计即可;待到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后,再设置独立区域的园林规划设计。在学生设计实践中,对学生初期的要求是手工绘图设计,学生掌握基本设计方法后,才可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在设计中,重点教会学生分析环境特点,设定设计目标,合理确定设计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理解进行设计,不用特别强调图纸的美观度和绘图技法。

3.4议“议”是评价,也是认同。在“做”完成后,针对学生已完成的作品,将全班学生组织在一起,让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从设计理念到设计内容向所有人进行设计交底,并自我总结相关心得体会,找出自身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积极鼓励学生互相点评作品,创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适度点评,在此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学生在“做”过程中的优点。

4结语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培养实践能力是该课程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设计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任务,持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5]。

5参考文献

[1]李莉华,董芦笛,武毅,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课堂内外的生态实践教学与教育研究[J].城市建筑,2018(36):53-56.

[2]蒋小凡,马涛.基于齿轮效应的“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黄山学院园林专业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6,18(5):114-117.

[3]朱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2):157-161.

[4]王志泰,包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教育文化论坛,2015,7(2):88-90.

课程建设规划范文5

【关键词】儿科护理;课程质量诊改

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中提出了“建立诊断与改进机制”,强调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要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全面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更高水平发展[1]。《儿科护理》课程团队对照《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指标体系》进行了认真诊断,并结合课程教学情况及相关诊断点不同层面的测评结果形成本诊改报告。

1课程基本情况

《儿科护理》是护理专业B类必修课程,是讲述如何对儿科病人实施专科护理的学科。本课程教学对象为高职普高起点护理专业大二学生,共54学时,理论学时4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总学分3.5学分,于第三、四学期开课。该课程是培养临床护理能力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儿科护理能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程诊改基本思路

遵循学校文件要求,采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对接护理专业职业岗位(群)要求,检测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的有效性;制定科学严谨的课程诊断标准,对比诊断课程质量问题,分析原因,以此全面诊断课程质量。同时,对诊断问题进行有效诊改,促进课程教学质量螺旋提升。诊改《儿科护理》课程时,我们在保证原有的课程质量基础之上,本课程内部质量改进,以“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改进”为关键环节,通过课程质量监控点,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形成课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寻找课程创新点,提出课程改进措施,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形成“八步一环”课程诊断改进螺旋。

3课程质量诊断

3.1课程建设规划

诊断点1:规划制定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根据专业群建设规划、专业群发展目标、本课程建设基础,同时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的相互衔接和相互支撑,制定了与学校和护理学院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课程建设规划,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目标、水平、建设内容和要求、建设途径与措施,并进行了有效实施。

诊断点2:目标与标准

每年按照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定,对考核结果进行分级奖励,不断提高课程建设目标通过率。根据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老师和临床护理专家共同分析护理岗位需求,并结合本课程教学要求,制定课程标准。课程建设团队随时关注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对课程标准进行调整。

诊断点3:实施保障

本课程的教师均具备双师素质,教学能力强,临床专业知识丰富,能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并能对学生的操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每五年到临床顶岗实训六个月,保持与行业密切接触,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本课程在网络上有很多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充足;校内实训中心建有儿科护理技能实训室等,且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实训设备,满足本课程的实训教学要求。

3.2课程内容

诊断点4:课程标准

由课程组老师深入临床一线和行业专家共同分析儿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综合《儿科护理》课程特色,制定了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涵盖了儿科护理典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全面,科学。

诊断点5:课程内容

课程教师和临床专家,根据护士执业资格标准,结合儿科护士岗位需求,筛选教学内容。按照岗位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排序。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制定学习性任务。按照工作任务实际过程,编排“学习情境”。把儿科护理课程按照工作流程分为3大学习情境和20个子学习情境,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使职业岗位的能力与教学内容完美对接。

3.3课程资源

诊断点6:教材选用与建设

本课程选用校内专任教师与临床护理专家共同开发的教材《儿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本书按照儿科护理的临床工作过程编写,重点突出了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技术等,为学生上岗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诊断点7: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

本课程建立了与教材配套的PPT、电子图书、操作视频等资源,并在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手段,广泛应用数字化资源。学校的课程中心建设了很多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应用、共享的机制完善,运行和服务高效。

3.4课程教学

诊断点8:教学设计

课程老师努力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建设规划和专业培养目标,重新修改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上学期考试成绩质量分析和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应的问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性的制定了教学方案,编写了严谨详实的教案,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视频素材和临床案例等教学资源。

诊断点9:教学实施

根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教学实施中,采取了实践———反思———探讨———再反思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尝试在课堂上展示临床的真实情景,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诊断点10: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取将过程考核和终末测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终末测试是期末卷面考试,卷面总成绩100分。过程考核有平时成绩和操作技能考试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30%(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或实验报告),操作技能考核占10%,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诊断点11:教学效果

通过对18年3+2专本联合班级1715班、1716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分布在80-90之间,90分以上同学较多,平均分为79.63,无挂科现象。反映3+2专本联合班级学生课程质量较好,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诊断点12:顶岗实习

严格遵守学校对护生实习规定,顶岗实习累计时间达8-10个月,由临床护士带教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和专任教师共同管理学生,安全有保障,考核评价有效,达到了育人、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训练目的。

3.5课程诊改(2个诊断点)

诊断点13:诊改制度与运行

学校和学院制定了完备的诊改制度,并得到切实执行,组织教研室成员、专任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对本课程进行了诊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诊改意见,教研室和课程团队精心制定了改进措施,这些措施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建议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欲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形成了诊改报告,以便在下一轮的教学中进行持续改进。

4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教学手段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

一方面是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儿科解剖结构复杂,知识深奥,课本上的文字描述,不利于学生立体的理解知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手段不丰富,教学资源有限也是造成学生难以理解的原因。

4.2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如在教学中应用蓝墨云班课进行信息化教学,需要建设适应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教学资源,由于教师少,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有一定的难度。

5改进措施

(1)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重难点。如利用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形象、直观地展开教学,使学生广纳信息,开阔视野,并可把医院实景渗透到课堂,很好地解决了课堂理论与临床脱节的弊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中的内容,拓展了知识面。(2)以整个学院为单位,挑选时间充足的老师,成立专门团队,分工合作,专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如精力有限,可以初步建立重要课程内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6预期效果

(1)利用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初步建立适应课堂教学和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规划范文6

(1)加强基础

基础教育包括两个部分,即文化素质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素质基础教育。文化素质基础教育又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于文化素质基础教育,主要通过公共平台得以体现,在课时上优先保证,要求占总学时数的30%以上;在内容上精心选择,为学生的发展打下通识教育的基础,以培养思想道德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核心。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沐浴经典、计算机基础等。对于专业素质基础教育,主要通过专业平台的专业基础课模块得以体现,构建以工程制图、Auto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公差与技术测量等课程及相关实验、实践环节等组成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适用于所有机械类专业,以培养专业基础为目的,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要求占总学时数的25%以上,两部分之和不得少于55%,充分体现加强基础的原则。

(2)拓宽专业

专业任选课模块,又称为专业拓展课模块。由于机械学科与其他学科日益综合、交叉的趋势,在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机械工程课程的基础上,在专业平台设置专业选修模块,包括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其中专业任选课的目的就是拓宽专业口径,开设包括企业管理、汽车新技术概论、质量控制与管理、光伏科学概论等课程让学生选修,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竞争实力和发展空间。

(3)突出实践

一是设置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占总学时数的18%。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技能拓展与创新活动两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并行、相对独立。开设技能拓展与创新活动课程目的在于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明确,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增强了实践教学实效性;二是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设置了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要求占总学时数的16%。两项之和为总学时数的34%,通过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4)注重特色

特色一,服务地方经济特色。新余是光伏产业生产基地,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设置光伏科学概论、光伏机电设备概论等课程;特色二,紧跟行业发展特色。近年来,汽车制造业发展迅猛。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汽车制造行业,开设汽车制造新技术课程。根据以上思路,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结构合理,每一模块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特色鲜明。

二、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体系建立起来后,还要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只有提高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课程的建设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规划。通过特色精品主干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制定具体课程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是:每门课程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建设负责人负责组织建立课程建设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课程的性质不同,由2-6个成员组成,实行传帮带,集体备课,共同提高,完成共同制定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接受评估验收等工作,确保所有课程符合教学要求。

在全面合格的基础上,每年确定两门对教育质量影响最大、学生受益面最广的主干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作为二级学院重点课程进行建设。通过一年的建设,再申报校级精品课程,每两年申报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经过5年的时间,使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二级学院优秀课程达到总课程的30%左右,校级重点课程达到总课程的15%左右,力争能有2门课程进入省级精品课程。

为确保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每年将拿出部分资金作为专项经费,对申报的精品课程进行资助。经费集中管理统一使用,主要用于教材、网络课件、教学文件、教学资料建设。凡列入重点建设的课程,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学设备投入等方面也将给予优惠政策。

课程建设规划范文7

关键词: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诊断改进;研究

一、建筑电气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设计

建筑电气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作为我校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在广泛调研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工艺特点,充分考虑教学过程需要,采用当前最为流行的Unity3D引擎,开发出具有沉浸式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建筑电气三维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主要包括电缆桥架安装、金属线槽安装、镀锌钢管安装、管内穿线、配电柜安装、配电箱安装、电缆直埋敷设、桥架内电缆敷设、灯具安装、开关插座安装、接地电阻测试点安装、接地极安装十三个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模型。模拟那些“看不见、进不去、摸不着、难再现、小概率、高污染、高风险、周期长、成本高”等现场实践教学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

二、线上线下建筑电气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创新研究

1.建立了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设备工程系经过数年的积淀与修订,对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梳理了建筑设备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重新构建了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了课程内容,实现了实践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统一,保证了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

2.构建第一视角的高仿真、高交互虚拟仿真数字化实训平台

通过构建仿真工作场景、虚拟情景和人物角色实现高度数字化仿真实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第一视角、全景漫游,把更多的操作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不再只是单纯的去看,而是实现在实际工作中不容易看到或操作到的知识点的反复训练。

3.搭建了有效推动全省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平台

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场的建设,为我省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虚实结合的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教学、实训和考核提供了平台,加快了全省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助力我省职业院校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搭建了土建类专业师资队伍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平台

通过软件开发,我们深深体会到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开发出高质量土建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核心因素,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是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岗位起点取胜的根本保证,高质量的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建立并且日渐成熟。

三、建筑电气虚拟仿真实训质量诊断与改进探索与实践

建筑电气虚拟仿真实训是我校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组织模式更是新生事物,需要专门开展教学组织模式与评价机制的研究。我们在边进行理论探索,边进行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出一套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思路。借助虚拟仿真系统强大的后台记录能力和评分系统,提炼出了学生线上学习、实践操作及考核的所有轨迹和成绩。通过对接我校质量保证执行平台,加大对数据的分析和治理,课程建设团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诊断改机,授课教师重点关注线上线下教学信息,比对目标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差异,进行预警研判。

1.虚拟仿真课程建设考核性诊断改进

虚拟仿真课程建设团队按照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制定课程建设方案,分解年度建设任务,明确年度建设任务目标、标准、预期效果和保证措施,按照月度进行仿真课程建设自我诊断与改进。各院部按照课程建设年度计划和课程建设方案,对照课程建设目标和标准实施季度阶段性评审,做好信息反馈,确保课程建设年度任务顺利完成,实施课程建设年度考核。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分解课程建设年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开展课程教学评价与教学运行检查,诊断年度课程建设规划目标达成度及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完备性,不断进行改进修正,完善课程管理制度、课程标准审核制度及课程教学运行检查制度,撰写完成《学校课程建设年度诊改报告》和《学校课程建设质量年度报告》,总结展示全校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

2.虚拟仿真课程教学剖析考核性诊断改进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在线检测和实时跟踪改进,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状态,提高课程标准达成度及教学过程满意度。学期末,课程主讲教师运用课程标准达成度(即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符合的程度)及教学过程满意度作为课程教学主要检测依据,充分考虑教学督导信息反馈,进行课程教学剖析诊断,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改进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等。课程主讲教师撰写《课程课堂教学诊改报告》。学期末,各院部通过校本数据平台分析结果对课程主讲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考核,对课程教学测评成绩较低的教师实行约谈、停课学习,提交反思报告等制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1]岳井峰.建筑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9).

[2]苗晓琦,杨频.构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提高中职护理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5(11).

[3]岳井峰.基于互联网+Unity3D技术的建筑类虚拟实训场设计与应用研究[J].居舍,2018(10).

课程建设规划范文8

1.1留学生体育课程定位不够准确

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定位不够准确主要体现在:一、体育课程功能定位模糊。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留学生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体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不明确,尚不能明确地知道体育课程对于留学生的具体作用和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二、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楚。留学生体育课程目标是什么?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树立怎样的价值取向不是很明晰。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它是体育课程建设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体育课程目标定位模糊会造成体育课程建设的无序与混乱,同时,也会使课程目标与留学生体育学习现实需要脱节,很难达到体育课程教学的理想效果。

1.2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比较单一

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比较单调,主要体现在:一、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以传统的武术套路(包括长拳、太极拳、刀术、剑术、棍术、导引)、散打术以及气功为主,并没有过多地将时尚体育内容设置其中,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留学生对多元体育文化的现实需求。二、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留学生课余体育内容主要以体育欣赏、现代舞蹈、体育艺术等为主。而现实中来自五湖四海,对体育文化有不同层次需求的留学生,他们需要的是丰富的教学内容。他们既有体育实践的需要,同时,也有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因此,单调的体育课程内容既不能有效满足留学生体育实践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他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会使他们对体育课程学习产生厌倦。

1.3留学生体育课程规范管理缺乏

体育课程管理是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体育课程管理会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反之,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将难以保证。我国高校留学生分布很不均衡,一些高校留学生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人数差异较大,这给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带来难度。我国一些高校暴露出留学生体育课程规范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体育教学大纲制定不规范,体育课程教学监管不到位、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以及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不科学等,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留学生体育课程管理不到位。

1.4留学生体育课程发展指向不明

我国每年有约30万左右的来华留学生要接受体育课程的学习。这对于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如何通过体育课程建设,让更多的留学生了解、接受和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挑战在于如何建设留学生体育课程,满足庞大留学生群体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求。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既要把握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同时还要顺应国际教育的新潮流。当前,我国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思路不明确,主要以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为课程开设内容,观念陈旧、视野不够宽广,缺乏前瞻性和全球化视野,不适合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文化多样性发展。

2我国留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困惑

2.1留学生体育课程目标的差异化不好体现

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体能水平和环境适应能力,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让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留学生体育课程目标和我国高校学生体育课程目标有相似的地方,但因学生的地域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体育课程目标也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相似的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其身心以及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其留学生体育课程目标还应包括加深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了解,从而使身心得到陶冶,促进地域以及民族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但是,这些差异化的体育课程目标如何体现并具体实施?是当前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困惑。

2.2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不好把握

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合理性不好把握,主要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留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现实中我国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学习锻炼需求会有一定的差距。调查显示:就留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调研,留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不仅仅是我国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他们还对国际流行的体育时尚项目感兴趣,比如:棒球、垒球、飞盘、橄榄球等项目。如此以来,丰富的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不应局限在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但是,每个接受留学生的高校体育教育条件不同,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合理把握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就比较困难。

2.3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不好确定

我国高校留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体质差异较大,各自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十分广泛。在这样的前提下构建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困难较大。主要体现在:是以体育学习过程评价为主?还是以体育学习结果评价为主?或者是二者的结合。是以定性评价为主?还是以定量评价为主?这些评价方式如何体现尊重留学生的体质差异、文化差异等。西方国家体育教学倡导的是自由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而我国体育教学则是“填鸭式”教学,在规定的框架和模式下开展。基于此,更不好构建科学合理的留学生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3我国留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3.1明确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目的以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切实增强他们的体质水平,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留学生传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使他们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使体育课程成为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体育教师组织留学生参与各种运动项目体育实践活动,充分调动留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留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体育生活方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要树立以学生参与性、锻炼过程为主,以运动技术、技能训练为辅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愉悦留学生的身心、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文化交流、促进留学生心理健康。

3.2完善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就是要以纲要形式编写留学生各运动项目教学内容,并以指导性文件形式规范和约束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与管理。各高校应编写《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在大纲中明确留学生体育课的性质、目的及基本任务。各高校要制定留学生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确定体育课程授课对象和课程内容。例如: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确定、学制和学时安排等。体育课的类型要明确,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要构建留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在课程考试内容、学习成绩评定计算方法方面,要有具体措施并具有可操作性。要认真选编体育教学内容,吸收体育学科领域新知识,及时补充、更新教材内容,选择正规权威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留学生体育教材。

3.3不断丰富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

我国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课程内容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内容的竞技性与健身性相结合、内容的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体育课程内容只有不断地创新和丰富,才能满足留学生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求。因此,新时期,留学生体育课程建设就是要不断创新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首先,从广大留学生的体育兴趣出发,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内容设置主要以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兼顾考虑流行体育项目。其次,要为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体育课内容“菜单”。比如: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类;时尚体育项目类;身体素质拓展项目类等,让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自由选择。最后,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来满足不同体质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地域学生的多元化体育学习需求。

3.4明确留学生体育课程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