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成效范例

课程建设成效

课程建设成效范文1

关键词:空调工程;校企合作课程;探索与实践

《空调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1]。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空调的基础理论,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2]。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任课教师缺乏工程实践锻炼,往往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相对薄弱[3]。空调工程是把源(建筑冷热源)经网(流体输配管网)送到户(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的工程,要把各种设备(冷热源设备、动力设备、空调设备)通过管线连接形成空调系统。希望通过把《空调工程》课程设置为校企合作课程,发挥校内专任教师的理论优势和校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课程建设思路

《空调工程》课程建设的思路是坚持成果导向理念,以成果为导向,学生为中心,通过持续改进,着眼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空调工程》课程建设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达成为目标,以《空调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知识内容为依托,参考“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的执业要求,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增加现场教学,把学生带到工程现场,深化校企合作,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到学校课堂,由校企双方共同设计课程目标、共同讲授课程内容、共同评价课程效果,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力争把《空调工程》打造成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一定挑战度的应用型金课。

2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

《空调工程》课程授课以实际工程项目的形式来开展,使课程项目化,做到教学过程与设计过程对接,把整个课程内容分成3个常见的工程项目,即一次回风系统、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多联机系统,采用项目式教学。重新构建《空调工程》课程知识结构,每个工程项目的内容以模块的形式进行讲解,使内容模块化,做到课程内容与设计内容对接,每个工程项目按照空调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先后顺序分成六大模块,即空调方案比选、空调负荷计算、空调设备选型计算、空调风系统设计计算、空调水系统设计计算、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计算。

3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空调工程》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聘任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课程基础理论讲授、课程进度控制、学生考勤以及平时成绩评定等内容,外聘企业教师主要负责联系空调工程现场、进行现场教学、空调工程设计案例优选、空调工程设计流程讲解等内容,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提升校内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工程思维[4]。《空调工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中线上自学以学校慕课教育平台《空调工程》课程MOOC为基础,线下教学以空调工程项目六大模块为主要内容、以实际空调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结合QQ群、微信群、学习通等网络平台,给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讲解、讨论、质疑、互评、总结、提炼等,采用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空调工程》采用理论实践结合的方式,一是课程讲授与课程设计相结合,课程讲授前先把课程设计图纸发给学生,学生边学边做,学做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二是课程讲授与现场实习相结合,课程讲授后再把学生带到空调工程现场,通过外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讲解,认识专业相关设备(包括冷热源设备、动力设备、空调设备等),学生边学边看,学看结合,增强学生对建环专业的感性认识。

4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空调工程》课程的考核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根据《空调工程》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校内专任教师负责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校外聘任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重点考核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加强过程控制,变总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即考核过程化。授课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通过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空调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5]。《空调工程》课程考核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时作业和实验成绩、平时出勤和表现成绩以及期中测试成绩,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末考试成绩,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占一半比重。课程总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50%)+终结性评价成绩(50%),过程性评价成绩=平时作业和实验成绩(30%)+平时出勤和表现成绩(30%)+期中测试成绩(40%)。终结性评价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主观性试题(理论知识)占30%+客观性试题(应用能力)占70%。

5课程特色与创新

《空调工程》课程的特色是“校企合作、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校企合作就是要把工程师请到课堂,把学生带到现场,充分发挥校内专任教师的理论优势和校外聘任教师的实践经验;强化实践就是要把课程讲授与课程设计结合起来,把课程讲授与现场实习结合起来,以实际空调工程项目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应用就是要在课程内容上进行深度整合,重新构建课程知识结构,把课程内容整合成三个实际的空调工程项目,每个空调工程项目又分成六个模块,突出空调工程的系统性,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空调工程》课程的创新点是“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转变”。一个中心就是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不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通过学生自学、互学、讲学、评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两个结合就是结合现场实习、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授课,通过课程讲授与现场实习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各种相关的专业设备,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课程讲授与课程设计相结合,让学生边学边做,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个转变就是变传统的章节教学为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模块化,变传统的学习知识为培养能力,教学过程项目化,变传统的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课程考核过程化。

6结语

《空调工程》课程通过校企合作,重构了课程内容,完善了慕课平台,丰富了课程设计案例,建立了稳定的现场实习场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课程改革,学生不但掌握了空调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了一般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设计能力,而且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参考文献:

[1]陶丽,陈俊华.《空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58-259.

[2]郭敬红,王亚轩.《通风空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7,31(4):433-434.

[3]杜芳莉,申慧渊.基于“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空调工程》教学改革探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9,33(6):679-683.

[4]王昕,陈剑波.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空调工程课程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0):101-103.

课程建设成效范文2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应和非职业类高等教育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能力载体上。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为例,阐释能力载体的选择和基于能力载体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和组织。

关键词:

能力载体;高职专业课程;市场营销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课程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怎样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是将学科体系资料的简单删减和修补,而是基于职业能力对相关知识体系的解构和重构,要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设计全新的教学任务,精心组织教学。下面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组织管理技能》课程为例,具体说明基于能力载体的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本文中,能力载体是指职业能力所依附的外在形式。

一、课程的确定要充分体现职业性———从能力体系到能力面

通过调研、分析市场营销相关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能力体系被确定为“懂市场、精销售、能策划、会管理”。《组织管理技能》课程是为了实现“会管理”的专业能力面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组织管理技能》课程和《管理学》课程有本质区别。后者以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导向,突出知识的介绍,职业能力在课程中得不到系统的体现,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性。而前者突出职业能力的系统性,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和系统。

二、课程标准主要明确能力线载体———项目

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应该是基于职业能力的标准。离开载体的能力是空中楼阁,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首先应该明确能力线载体。选择能力线载体须遵循的原则有:承载的职业能力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对象对能力载体从熟习到陌生。例如,《组织管理技能》课程标准确定的能力线载体:简单(规模和管理幅度小)非盈利性组织管理、较复杂(管理幅度较大)非盈利性组织管理、复杂(规模和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非盈利性组织管理、非公司制企业管理、公司制企业管理。根据选择的能力载体,结合实现能力目标中可能用到的主要知识点,制定完整的能力体系目标如下:

1.简单(规模和管理幅度小)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组建结构合理的团队,制定科学的领导标准,选出团队领导,进行简单的分工和科学的决策,完成简单的团队任务。

2.较复杂(管理幅度较大)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对团队任务进行科学的分解,能进行合理的授权,能迅速高效地处理够沟通中的障碍,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团队任务。

3.复杂(规模和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能选择合适的领导,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进行科学的分工,能对活动过程进行控制,能制定合理的评判标准,完成较复杂的团队任务。

4.非公司制企业管理技能能运用滚动计划技术对企业工作做计划,能对团队进行有效的激励,能对企业任务进行分解,能为企业设计岗位,招聘适合的员工。

5.公司制企业管理技能能运用网络计划技术为企业做计划,能确定公司的治理结构,能为公司确定长期计划,能为公司确定分支机构并选择合适的职业经理人。

三、课程设计主要明确能力点载体———学习任务

课程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选择具体的能力点载体,即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设计要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例如,《组织管理技能》课程设计包含了14个学习任务。其中,第三个项目———复杂非盈利组织(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管理技能根据课程开设学期的活动安排选择了3个学习任务:推销竞赛组织技能训练、系奖学金评比活动组织管理技能训练、高校学生会活动组织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和学生活动相互配合、相互呼应。课程对相关学生活动起到了指导、训练的作用,学生活动对课程起到了强化和考核作用。

四、实施方案以学生任务为导向

实施方案是课堂组织的关键步骤。实施方案应该包括两部分:学生任务和教师任务。学生任务是学习任务的引领,工作任务书是学生完成课堂工作任务的纲领性文件。工作任务书中要明确每次任务的任务目标、任务步骤、需要用到的辅助工具、参考资料、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方式等。教师的任务是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按照时间顺序,主要包括:解释任务、介绍相关知识点、组织学生讨论和练习、答疑和考核。在任务的实施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任务的难点,深入到任务团队中和学生一起解决疑难,及时控制任务的进度。例如:在项目三的第一个任务推销竞赛组织技能训练中,难点是学生制定的竞赛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其中包括组织结构、分工、授权和控制。因此在学生通过演练发现竞赛现场组织混乱后,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引起混乱的不同方面的原因,指导学生找到解决办法。

五、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和问题

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以能力载体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已经覆盖了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好评。但是,该方法也有局限性,即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微观层面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推销实务》、《统计与市场调查预测》、《组织管理技能》、《促销方案设计》、《商务谈判和礼仪》等课程应用该方法的效果较好。而理论性较强或较宏观的课程则不太适合使用此方法,比如《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基础》等课程应用该方法的效果差强人意。同时,采用该方法的课程是以职业能力的系统性为导向,可能会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欠缺,甚至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建议配合增设一些知识性较强的选修课或者增加学生课外阅读任务,以弥补学生知识体系的短板。

作者:谢泽力 单位: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成效范文3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实施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在通识课程不断增多而师资相对缺乏的情况之下,大班授课便成为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在积累知识之外得到更多的启发。再者,由于专门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很少,许多教师无法全心投入到工作当中,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量,导致通识课程的开展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一项对武汉大学通识课程的调查表明,82.3%的学生认为通识课程“质量不高”,72%的学生认为课程“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和批判的方法”。大班授课导致实践活动难以开展,师生互动较少,学生没有真正得到能力提升的锻炼机会,使得通识教育效果不佳。

1.3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一个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的专门管理机构,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及课程效果的有效评价。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是由各个学院随意选择,而并没有在学校层面统一进行课程管理和设置。这就导致通识课程的设置不成体系,比较混乱。此外,各个高校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监控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和评鉴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在课程实施中一旦产生问题,这些问题就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导致课程质量难以提高。我国高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结果的评价方式趋于单一,无法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也没有在学校层面上进行统一规定和实施。

二、完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1、树立通识教育理念,指导通识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在课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树立通识教育理念导致的。只有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本质,确立通识教育的理念,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指导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通识教育要求我们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现在我国高校的许多领导和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达成共识,作为通识教育的实施者,有些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和目标都比较模糊。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不可能有较高的质量。因此,各个高校应进一步确立清晰的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以引导和推动。只有把通识教育作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才能有力地指导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2、丰富课程内容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许多高校的各类课程内容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既没有突出人文社会教育,也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没有形成特色。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规划还有待完善,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出发,丰富课程内容,开设一些反映地方文化的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这不仅能突出学校精神和地方特色,还可以突破专业课程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共同科目和核心课程的调整一定要符合高校的实施条件及特色,形成一套完整、清晰、系统和明确的目标课程体系,使得各个领域、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

3、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课程建设成效范文4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大力扶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的扩招,中等职业学校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中职学校要在众多层次学校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强课程改革力度,使之与当前社会产业、经济对接,加强内涵建设。“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任务,而课程改革是其中的核心内容[1]。为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学校结合实际,科学整合各产业部、整合现行教材,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仍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向下延伸,缺乏中职学校的特色。这种学科体系重理论,忽视了理论与技能的结合。有的专业设置陈旧,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要与社会经济实现真正对接,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还需要深入课程改革,加强内涵建设。

二、课程开发的意义

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对当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改革,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变化。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而课程设置与改革是改革的核心。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与普教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具有较大差异性。智能的多元性、就业的区域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有助于特色学校的形成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应顺应区域市场经济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主动去适应市场,为当地经济服务。课程改革与开发要体现专业特色、地方特色,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

三、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基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终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学校的课程教学,将学生、企业和社会统一起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基于专业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

教师作为课程的执行者,长期以来,忽视了自身的学习与提高。学校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设计者、实施者与考评者。要完成此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加强学习,具备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加强学科学习与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新职业教育观念,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基于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开发有别于普通中学,课程设置不应脱离地方产业而闭门造车。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课程要能适应当地当前经济发展,与当地的产业紧密联系。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与教育成本的投入。“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重任。”[2]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更强、变化性更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因此,学校应先分析社会需求,立足地方经济,及时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变化,获得行业发展状况、人才需求情况、技术需求情况,再进行课程设置与定位。这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建设的核心。

(四)传统与创新结合,走特色学校发展之路

有的学校建校时间较长,有传统的专业设置,且成长为了学校的精品特色专业。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传统的专业逐渐显得滞后与脱节。为此,学校应对这些专业进行创新,走特色专业发展之路。新兴专业代表学校的方向和未来。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既有利于学校对优秀办学传统的继承,又有利于学校专业的开发与完善,为学校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对专业进行整合,进一步与市场接轨。

四、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以重庆市北碚职教中心为例

根据不同学生层次,重庆市北碚职教中心的课程结构围绕“仁”字建构;根据学生职业方向定位,进行专业综合训练、就业前的前置培训,使之符合企业的需求。各产业部以社会人、职业人、专业人、特长人四个层次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至繁的递进式设置,以达到教学目标。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自选)和拓展课[3]。必修课包括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意在打好学生理论基础与文化素养;选修课中的限选课程为学校根据“勉仁”文化编写的校本教材,意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文化,自选课程则意味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有选择地学习;拓展课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从用人单位的需要出发,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而设置的一系列课程。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课程建设需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特征,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校本课程与市场接轨为切入点,借助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实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培正,董培蕾,孙立友.谈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2013(6).

[2]张齐,齐平.中职学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9).

课程建设成效范文5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资源优势,结合舞台、表演、出访交流等因素独立设计开发的一门新课程。这一课程的开发包括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实施及评价四个阶段,内容以舞蹈、声乐、器乐三个专业为主体,每个专业根据自身艺术特点分别设置课程,使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关键词:

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内容设置

江苏省南京市艺术小学(即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简称“小红花”)创办于1957年,是一所隶属于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公办义务制小学,承担着国家、省、市对外交流的任务,目前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小红花”自诞生之日起就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学科专业课程,并依据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条“专业引领,强化基础,实践琢练,交流推广”的艺术教育新路,成为南京的教育名片和文化名片。如今,学校依托“和谐教育,艺术修身,为每一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素质基础”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模式,形成了“团校合一,每个孩子既是学生也是小演员”的独特办学风貌和教育风格。“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资源优势,结合舞台、表演、出访交流等因素独立设计开发的一门新课程。本文对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内容设置及具体实施作简要介绍。

一、“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有赖于艺术专家的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再实践—再评估—再开发”,其间,专家把脉,提出意见。具体而言,“小红花”艺术课程的开发程序如下:其一,需要评估。从1957年建校以来,“小红花”一直实施着艺术教育,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口传身教,没有统一的教材。因此,学校对艺术课程的开发需要(包括学校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评估,并分析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展相关研究。其二,确定目标。这是学校对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经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规范各类艺术基本功的训练,提升舞台实践能力,加强艺术修养。其三,组织实施。是指为实现艺术课程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学校根据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申报课程,校委会根据学校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进行审议;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发课程,把好质量关。每个教研组根据各自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学生的发展状况编写《课程纲要》,设立教材框架,然后分发至教研组每个成员手中,教师根据布置的任务编写教材。其四,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评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二、“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

“小红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课程,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以舞蹈、声乐、器乐三个专业为主体,每个专业根据自身艺术特点分别设置课程。比如,舞蹈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技巧欣赏、音乐、舞台实践等课程;声乐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合唱、节目排练、形体、舞台实践等课程;器乐(弦乐、打击乐、键盘乐、吹奏乐等)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合奏、节目排练、舞台实践等课程。这三个专业课程之间有时互相交叉,有时独立进行,舞台实践时三者合一。“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在充分理解国家课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再开发。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舞台实践及节目创作,构成了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更成为了凸显学校教育特色的窗口。但每个学生的专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更为宽泛,舞台实践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让舞蹈、声乐、器乐等单一课程趋向综合。我们还着重将不同专业进行重组,如声乐与舞蹈的整合、器乐与舞蹈的整合等,形成多元信息的融合呈现。这样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多元智能被激发出来,最终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其一,落实课程计划。

学校根据各方面的考虑,每年都会制订艺术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安排计划、艺术教育教学计划、艺术创作计划、艺术活动计划等,发放到舞蹈、声乐、器乐教研组推进实施,每年两次汇总考核。

其二,落实教学设备。

学校现有艺术教学设备比较齐全,有5间舞蹈房、5间声乐教室、30间小琴房,还有形体房、器乐排练间、小剧场等等。每个舞蹈房均配有音响设备,每个声乐教室均配有钢琴。器乐品种多样,学校备有扬琴、电子琴、手风琴、二胡、京胡、琵琶、中阮、古筝、马林巴、竹笛、唢呐、排鼓、扁鼓、小提琴、大提琴等,做到器乐专业学生“人手一把琴,一人一琴房”,保证他们的练琴需要。学校还根据招生情况,及时添置各类设备。如2015年扩招了60多个学生,艺术器材缺口较大,因此在开学前学校全面添置钢琴、中阮、扁鼓等设备,增设舞蹈房等等。

其三,落实教学人员。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目前有艺术教师15人,包括舞蹈教师6人、声乐教师4人、器乐教师4人、形体教师1人、音乐教师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4%,正高2人,副高3人,高级职称达到33%。这些艺术教师整体专业素质高,创编能力强。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将人员落实到位,编内、编外同时招聘,编内为主,编外为辅,招聘程序严格把关,让能人进,让有道德的人进,把好人员进口关,定人定岗。

其四,落实教学时间。

学校在开足语文、数学、外语、品德、科学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的信息课程的基础上,设置艺术课程,每一位学生都必须选择一个艺术专业进行学习,学校整个下午安排有4节艺术课,在时间上充分保证艺术课程的实施。

其五,落实基础训练课。

学校设有舞蹈基础教程、声乐基础教程等课程,每一个专业的基础训练不仅时间上有保证,而且是专业教师对口教、学生对口学,把个体教学与普遍教学相结合,并课课落实。每一学期都会对学生的艺术基本功进行考核。

其六,落实节目创作。

以教研组为单位推进艺术创作,每两个星期交流一次创作思路和想法,每个月汇报一次节目创作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艺术创作汇报,每年举办一次南京艺术节展演。为此,学校充分保证排练课的课时,真正做到功夫在平时。由于每年都有学生毕业,演出者替换比较频繁,但每个教研组都安排有序,循序渐进地推进新节目的创作及老节目的延续。

其七,落实舞台实践。

舞台实践是“小红花”的一大特色,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学校小剧场演出,不管是大队部活动(包括小型演讲),还是艺术考核,均安排在小剧场进行;二是对外演出,学校每年有5场公益演出,还有艺术节的演出、省(市)的春节团拜会以及一些接待活动,这样的舞台实践每年不少于20次;三是出访交流演出,学校最多一年出访5次涉及7个国家,演出场次达到30场。这么丰富的舞台实践是任何学校都无法超越的。因此曾有人说,“小红花”的学生大多“脸老皮厚”不怕人,在什么场合都能展示自我。

其八,落实评估考核。

“小红花”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与文化课程同等重要,学生的素质报告书中专门辟出“艺术”一栏,每学期分别按舞蹈、声乐、器乐进行艺术考核,考核过后集中评析考核情况,摆成绩,谈问题,从每一位教师上课的情况,到每一位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意见,并在课程安排中作出有效调整。尤为可贵的是,“小红花”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绝不固步自封,注重课程品质的不断提升:注重解决问题,如演出时发现声乐队、器乐队的学生上台下台时有同手同脚、哈腰驼背、手足无措等现象,为此学校对这两个门类的学生专门开设了形体课;注重技能传输,如声乐课程中不仅有声乐基本训练,还有乐理及视唱练耳的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习得技能;注重课程组合,如舞蹈队不是纯粹的基本功训练,还加进了节目的排练,开设了民舞课、技巧课、欣赏课,让学生获得多层次、有顺序的学习。伴随着多年的实践研究,“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日益丰富,其鲜明的特色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的需求,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公认。从“小红花”走出去的学生,每人都有一项拿得出手的艺术活,“小红花”也因此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未来,“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会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小红花”也会盛开得更加绚烂。

作者:邓玲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艺术小学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成效范文6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管理,努力构建富有地方特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补充的基地课程体系,切实指导和服务各地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好地发挥基地课程活动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在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基地;课程建设;实践

在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管理,努力构建富有地方特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补充的基地课程体系,更好地发挥基地课程活动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在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正确把握基地课程建设目标

基地要以“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为指导,努力打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特色鲜明的实践基地课程,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学会生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地课程性质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是以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有效整合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并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为途径,有计划地组织体验性的教育活动。

(二)课程功能定位

教育性功能:充分发挥基地内外教育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为习惯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功能: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经历实践过程,获得实践经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功能:强调学生要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用性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性功能: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基地课程形态

实践基地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强调丰富学生的体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会思考的手”。具体而言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形态:

1.经验性课程。基地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与参与。课程组织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发展的价值。

2.实践性课程。基地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实践,是基地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它不是形式上的活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具有明显的“任务取向”的活动,注重学生通过实践的实际体验,获得感悟,获得能力发展和情感升华,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3.综合性课程。基地课程设计上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的空间上向自然、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延伸,使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密切联系,它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是跨学科学习,而是对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领域的综合。在课程设计的层面,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课程价值来追求。

二、合理建构基地课程体系

为了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基地要积极规划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类型、主要内容和具体项目,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需求、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基地课程体系。

(一)基地课程基本体系模式

实践基地课程可以确定为领域、模块、项目三个结构层次。领域内容尽量照顾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各个层面,由主题教育、生存体验、科学探究、素质拓展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领域包含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可以设置相关活动项目。为了避免基地课程与学校课程的简单重复,突出实践教育特点,打造基地课程特色,一定要充分彰显地方特色课程和活动,因为这是最有生命力也最能体现基地特色的。

(二)基地课程设置原则

优先建设体验式实践德育课程。确立“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实践课程的作用,在生活中育德、在实践中育德、在社会中育德,建构“贴近学生、面向生活、注重实践、开放多元”的实践德育课程新体系。重点建设实践能力课程。确立“能力生根”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程实践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能力基础,建构交往合作、手脑并用、参与体验、教育新体系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融入多学科多领域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强化建设特色乡土课程。确立“乡土教育”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基地所在地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特色和优势,选取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资源,把社会问题探究、自然问题探究、现代科技问题探究和“乡情”教育结合起来。

三、规范实践课程管理

(一)坚持课程实施三原则

实施梯度层递课程。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不同、个性需求的不同等因素,考虑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做到统筹兼顾、各有侧重、梯度提升。注重动静内外课程结合。基地实践,不能是让学生换了个上课的教室的学习活动。我们应该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设计动静结合与内外结合的课程,甚至是基地内和基地外的实践活动。强化实践课程的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核心素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们要用大课程观实现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因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更要有文化。我们可以挖掘显性课程中的德育内涵,整合好隐性课程的教育因素,注重基地内部的文化塑造,形成优秀的行为文化、生活文化、墙栏文化等充满正能量的基地文化。

(二)正确处理几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基地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基地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相互补充、彼此促进的关系,学生在学校课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基地课程中得到运用,在基地课程中获得的知识、产生的问题也可在学校课程中得到拓展。二是正确处理学生实践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与陪伴者,在学生实践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恰当牵手。三是正确处理内容设定与过程生成的关系。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生成变化,从而将课程内容引向新的发展层次,实现基地课程的不断优化完善。四是正确处理常态活动与机动安排的关系。要结合国家课程计划有关规定要求,组织实施好学生实践活动。

四、建立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的功能,是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使基地课程朝着健康、科学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加强对基地课程的检查和评估。基地也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及时总结反思、调整改进,不断提高基地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基地要加强对教师课程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价,发挥评价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将教师课程实施情况计入业务档案,并作为工作绩效、职称评定、各级评先的重要依据。要高度重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评价,认真听取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作者:王红梅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成效范文7

关键词:构成基础课程;知识架构;设计实践

1引言

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对艺术设计专业后续课程的构建意义不言而喻。尽管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教学设置和教学模式也各不相同,但是现在大部分的构成基础课程形式是延续包豪斯学院课程体系,将3大构成课程拆分开,分阶段讲授学习。这种分课程、分阶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基础构成知识学习的很扎实,但是课程内容间的联系应用较弱,构成基础理论的学习容易与后期的设计实践课程脱钩。在课程实践研究中通过不拆分阶段授课,将构成知识与创意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维从纯艺术的绘画思想逐步过渡到理性化的设计思维。[1]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在“设计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设置中,一是侧重于对已有构成理论的解释和学习,二是应用构成理论指导学生临摹优秀构成作品,三是学生理解构成的原理自己进行构成设计。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法则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现有课程问题

2.1课程分阶段难以建立系统知识架构

如果需要“吃透”一门课程内容,那么需要学习者对课程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理解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清楚每个部分如何去应用。构成基础课程通过讲解依据形式美法则、根据美的视觉效果等原理,综合现代物理力学、光学、心理学、美学等多种因素,探讨对视觉元素进行重新编排和组合的方式和方法。课程内容跨界几个学科,包括点、线、面、色彩及构成规律的理论知识,知识点繁多。而构成基础课程一般设置的课时不会过长,课程涉及如此多的知识面和学科领域,在分阶段的教学设计下,传统的分课程、分阶段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建立系统的、科学的知识构架。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因此学生在后期设计实践时对知识点转换成方法应用无从下手,知识学习无法转换成能力表达,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后期专业设计时灵活分析和应用。

2.2课程作业多依赖网络资源

构成基础课程作为设计的基础课,传统的教学设置中每一构成形式均有对应的构成设计训练。大部分的初期构成训练资源多来自于网络,学生也只是在网络已有的作业基础上进行改变,特别现在信息化时代的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资源,课程训练再全部来自于网络,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构成法则的应用手法和构成设计训练的实际意义。

2.3课程训练与后期设计实践脱节

设计构成基础课程是为后期设计实践打基础的课程,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的构架,同时也是一门过渡性课程,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从纯艺术的绘画思维转换成理性的设计思维。现有的构成基础课程过于偏重基础构成训练,手绘训练内容较多,绘画性过重,学生在课程中的设计思维培养不够,学生在进行后期创意设计时,仍然是以传统绘画的思维指导设计,那么就会导致设计缺乏理性美,构成课程的延续性不够,容易与后续设计实践课程脱节。因此,在设计构成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系统知识构架问题和与设计实践课程有效链接的问题,是设计构成基础课程需要解决的教学探索。

3设计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

3.1整合构成基础课程知识,多角度构架知识体系

教师应该在设计构成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将构成基础知识整合起来,让学生理解彼此之间的构成关系,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解析构成法则,在渐进的训练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同时在课程实现方式上实现多样化、多角度,打破课程间的壁垒,把“设计构成基础”整合为二维构成分析与三维实物剖析相结合的课程,既有网络资源的二维学习,也有三维实物的亲历体验。

3.2实践训练的方式和环境多样化

加强设计构成基础课程中实践训练,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实践训练,选择不同的教学环境实现与专业实践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一是构成基础课程中引入“RAP”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大大促进学生的设计思维形成,提高学生对构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应用能力。二是在实践环境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了解现实生活中构成法则的应用,让构成基础教学更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及创新性设计意识,并最终为后期的专业设计实践课程打下基础。

3.3与专业方向结合进行实践训练

构成基础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通识基础课,但是艺术设计专业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在后期的设计实践中对构成设计的应用需求也不同,在构成基础课程的实践训练中考虑与专业方向相结合进行对应的实践训练,将大大提高后期设计实践课程中对构成基础课程理论的有效应用。

4设计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

4.1设计构成基础知识构架

构成基础课程中包括点、线、面、色彩及构成规律的理论知识,综合现代物理力学、光学、心理学、美学等多种因素,通过各种案例分析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构成基础知识框架,在后期设计实践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应用这些设计理论。

4.2引入“RAP”教学法,以经典名作多角度解析入手

“RAP”教学法就是在学习之初首先要引入具象的画面,利用具象的形象引导课程内容的学习。在构成基础课程中,我们进行整合性的内容设置,以经典名作入手,选择画面布局要灵活多变,疏密有致。以经典名作的布局位置作为我们指导点、线、面构成教学的切入点,完成“RAP”教学法中第一阶段的教学,实现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化。构成分析阶段从经典名作入手,多角度多维度解析名作的优点,并进行模仿性的构成训练。经典名作从几何角度出发,进行曲线分析、黄金分割比例分析,黑白灰分析、点线面分解、色谱分析。通过对一张作品进行详细多角度分析,让学生切实理解在实践中,设计理论的应用方式和手法。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分析替换转变训练,画面的构成形态完全转变了,构成布局也从具象实现了抽象的突破。但是训练转换的每一步分析替换可以说都是在前一步基础之上进行的微调,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学生经过几个名作的分析替换转变训练,最后一步转换的画面表达越来越丰富,对构成法则应用的理解也随之加深。学生看到自己的构成基础作业也逐渐对构成课程学习产生了兴趣,真正实现由传统具象造型训练向抽象形态表达的转换。当然在每一步的转化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不同构成形式在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提高基础实践能力,还要提高设计创意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图1经典画作解析的课程训练中,曲线分析、黄金分割比例分析,主要以分析为主;黑白灰分析、点线面分解、色谱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践训练,从原型的保留直接铺设黑白灰色调、到提取原作中的颜色铺设原作设计几何图形,再到转换成色块体积的形态转化,训练实践的能力要求逐步提升,同时五个步骤的实践训练都是以原画为基础,学生有据可依,不会失去训练方向和训练目的。

4.3户外写生亲历体验训练

在构成基础课程中加入实地考察的环节,创造一种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运用讨论、个别案例研究、实景构成转换等各种方法来创造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学生长期依赖于网络资源,观察到的都是他人眼中的世界,在构成基础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去户外写生,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世界,运用前期学习的构成基础法则,来重新绘制实景。课程通过互动体验,师生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构成基础课程的学习质量。图2色彩分析小稿是学生在构成基础课程外出写生的色彩小稿,通过接触不同地域的生活环境,提升学生的兴趣度,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提升,对形式感和比例都会关注度提高,在这种状态下让学生完成构成的转换训练,学生的兴趣十足,课程学习效果也十分不错。

4.4结合专业方向进行构成实践训练

构成基础课程是所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但是每个专业方向对构成法则的应用点各有不同,在课程设置时要针对专业方向的侧重点进行有效训练。图3产品实物构成训练是专门针对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的构成实践训练,实地考察地区文化特色产品,要求学生分析文化产品的结构、材料、造型和色彩搭配,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对构成法则的分析就不仅仅限于二维元素,要考虑三维空间环境元素,同时,类似的课程训练也为后期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课程打下基础。

5结语

通过不断地设计构成基础课程实践改革,学生的构成课程学习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对后期的设计实践课程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后期的课程中将进一步完成实践改革,研究出更加适用于设计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稳.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构成课程教学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2).

[2]席亚娜.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多元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

[3]刘统泉蔡英华.“构成”基础教学研究———“RAP”教学法[J].大美术,2013(8).

课程建设成效范文8

【关键词】土木工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是指通过结合、挖掘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客观科学的世界观,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升华。要顺应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发展,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应该做些什么,值得关注和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在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开展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寻对策。

一、专业课中开展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性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学校存在将专业课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分块的教学安排,对专业课教学的评价标准往往重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与传授,而对通过专业课程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定和保障,在教学考核中没有发挥相应的教学引导作用,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二)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高等学校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将一门学科中的主要概念、原理和方法,但是较少考虑到通过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意识的渗透和引领,甚至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和任务,与己无关。

二、土木工程专业课中开展思政建设存在的对策与途径

(一)在教学目标上,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也需突出体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中,要按照课程思政的新要求,要将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互交融,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激发个人理想、社会责任感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使专业课、实践训练课同样承载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教育。课程思政在教育理念层面的突破,集中体现在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表明课程教学目标之首要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高校教学按照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学知和学技的原动力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红专”与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互对应。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我国在土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对学生进行主人翁意识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对土木工程新政策的认同、国家道路发展的认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激发其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教学内容上,把价值引领贯穿到专业课、实践课及其教育活动中,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

在教学体系层面的建构上,要将学科教学与政治素养、国家意志高度统一;课程思政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反映在教学体系上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知识技术,在顶层设计上,理想成长教育和专业发展教育要有机联系。在土木工程专业课堂上不能仅限于理顺知识体系,而更多地要从历史、因果的角度阐述整个土木工程的发展历程,并上升到哲学层面来观察、思考和理解问题。引导学生在处理科研或者工程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完全照搬经验,而是要考虑它们的前提假定是否一致。土木工程教学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一个合理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设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应根据国民经济状况、当地地质水文情况、工程施工水平判定自己做的设计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而不能过分地重视计算而忽略了工程“功能”在设计中的核心位置;更不能仅仅根据目前的计算流程,生产出一系列的“图纸”和“计算书”。

(三)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