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案例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课程建设案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程建设案例

课程建设案例范文1

案例教学法是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教学方法,对于加强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案例教学法有其存在的合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只有深刻把握案例教学法的实质,理性认识案例教学法在行政法教学中的作用和不足,准确把握案例教学的方法论,客观分析案例教学法在行政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的实施,根据具体的行政法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案例教学法在行政案法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推动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行政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在行政法教学模式改革中,案例教学法是各法学院关注度最高、探讨最多的一种改革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但到目前为止,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仍缺乏系统的认识,存在着诸多的分歧。基于此,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行政法案例教学进行客观、全面、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行政法案例教学的客观必然性

案例教学法又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于1870年前后首创。它主要是针对当时非常流行的传统演讲式教学法以及教科书式教学法,为了摆脱纯理论的课堂讲授方法而创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行政法案例教学是在行政法的教学过程中将行政案例作为教学基本单位或辅助单位的一种行政法教学。与传统的仅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以外的辅助功能不同,行政法案例教学是对行政法教学方法格局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一)行政法案例教学是由行政法学作为应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

在法学研究中,学者们通常将法学研究归于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这两个范畴之下,学者们普遍将行政法作为理论学科。但是,随着对行政法制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学者开始从应用法学的角度研究行政法学问题。应用学科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解决发生于这个学科背后的具体事实。行政法学作为应用学科,面对的就是发生在行政法适用过程中的具体案件。据此,行政法案例就成为支撑行政法学科的基点。

(二)行政法案例教学是由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决定的

20世纪80年代末,教育部将行政法课程列入法学教学计划。相比较其他法学,我国行政法学教学的起步要晚一些,但这并不影响行政法学教学是法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演绎式,二是归纳式。行政法学教学方式也不例外,演绎式行政法教学是由教师以单方讲授的方式从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理论出发,从一般到个别,演绎具体的行政执法过程及各种不同的行政法现象。归纳式行政法教学则是指从社会实践中的典型案件出发,通过对个别案件的分析、评议与总结推论出行政法的规范、规则并形成基本的行政法理论。我国传统行政法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演绎式。比如:我校每学期开学之初,要求每门课程都要提交一份教学进度表,即是将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及行政法律规范按照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和需要,按照教学进度介绍给学生。而当行政法律体系由制定法转化为法治运作过程时,以按进度进行、单方讲授为主的演绎模式的法学教育和教学方法则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必须逐步向归纳模式转变。

(三)行政法案例教学是由培养法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所决定的

通常讲,我们讨论的行政法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本科教育中的案例教学问题。但是近来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学占据了行政法教学中的很大部分,现在的研究生教学和以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以前硕士研究生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法学研究型人才,而现在的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则越来越向着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目前随着法学专科教育的萎缩,我国法学教学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本科和硕士上,法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所突出的是实践性、应用性,这对法学教学中引进和发展案例教学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发生于法治实践中的典型案件在进行筛选、整理后引入课堂教学并予以广泛运用,通过分析与评议、讲解与总结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就成为以后法学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正确认识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

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朗德尔于1870年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法学教学,其被认为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最密切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与双赢。目前,在中国高校的行政法案例教学中存在两种弊端。一是缺乏对行政案例的精心筛选与选择,没有充分发挥案例在行政法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二是一味照搬国外的案例教学模式,没有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因此,对于案例教学法我们应该有正确的定位和认识。

(一)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行政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1.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的同步掌握:通过行政法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行政法律问题和行政法律争议,而对行政法律问题和争议的提出、思考、分析、讨论、辩论,直到最后得出结论,老师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过程,既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行政法律知识和基本原理,又能够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解决具体行政法律问题的技能,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的同步掌握。

2.能够培养学生自学法律的能力:法律领域知识的变化日新月异,而行政法作为部门法之一,学科体系更为繁杂,内容较之其他部门法变动性更强。行政法案例教学通过要求学生独立分析案例并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法律规则原理,有效地使学生掌握了自我教育的技巧。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确实为学生以后自学法律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3.可促使学生将专门法律知识内化,节约时间和精力: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他们自己创造的法律信仰的一部分。法律教育的内化促使学生能够随时对法律规则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提出质疑,培养了他们在遇事时理性分析、谨慎行动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判例,同时也提供了法律评判的具体价值和标准,因此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二)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法律思维和技能,忽略法律知识的系统性:案例教学法过于强调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技能,而忽视了他们对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2.重视法律规定,忽略法律原理:案例教学法较比较重视对个别具体案例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的分析,却忽略了对法律原理的解读和掌握,过多强调案例判决中所依据的法律规定,而对法律精神和原理的领悟不够全面和准确。

3.重视个性培养,忽略规则共识: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但过度的疑惑也会令一些思维不活跃、无法突破并实现创新的学生对法律产生迷惑。

三、行政法案例教学的要素

行政法案例教学包括三个要素:行政法、案例、教学。

(一)行政法要素

行政法作为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在不同国家的定义、内容和范围是不同的。英美法系国家将行政法定义为控权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行政法起步阶段受苏联行政法影响,将行政法理解为行政管理法,90年代中期以罗豪才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将行政法表述为平衡法。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选择和准备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行政法案例的选择,习惯以部门行政管理的内容为基础,而在判例法国家,行政法案例的筛选是以司法审查为基础。

(二)案例要素

行政法案例最好以真实案例为选择。行政法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内容角度,繁杂性和过程均不同,因此案件的类型也不同。如有行政执法领域的案件、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等等。

(三)教学要素

行政法教学是指行政法课程中的教与学活动。教学要素就是围绕行政法的内容而实施的教学活动。行政法案例教学的三个要素中,教学要素是关键。行政法和行政法案例是普遍存在的,其如果不与教学联系在一起,行政法案例教学就失去其实质意义。因此,我们应当把行政法案例教学的研究重点放在教学上,即行政法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活动,无论是行政法还是案例,都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存在的,行政法案例教学是对行政法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要真正实现行政法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进行方法论上的更新。

四、行政法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案例教学法重要性在认识上存在不足

在高校中,一些教师不够重视案例教学,认为其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甚至表现出怀疑、不认可的态度,他们认为传统的法学教学方式更稳定、可靠、系统。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法毕竟发展不够成熟,往往会成为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投机取巧的借口。该观点认为案例教学对法律知识的储备和系统性要求不高,只侧重对具体案例所引发的具体问题的研讨,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对教师教学效果缺乏客观统一的评价,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自由度较高,完全可以简单组织让学生自学,为一些教师投机取巧提供了借口和机会。有些教学机构对案例教学不重视、不认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意见与建议缺乏应有尊重,不积极提供教学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案例教学课时分配不合理

在国内很多高校法学院系根本就没有安排专门的行政法案例研习课程,也没有在行政法课程中单独留出案例研习的实验课的课时,导致在整个法学案例教学中,行政法案例教学的发展面临更多的问题和阻碍。

(三)教师实务经验与案例教学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从法学案例教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目标看,该教学模式不仅对教师的法学知识储备及理论基础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法律实务经验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行政法案例教学,由于行政法课程的繁杂性、多层次性、内容的广泛性以及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对利用案例教学进行行政法讲解的老师则提出了更高的法律实务经验的要求。但是在我国高校,许多行政法教师既没有在行政部门进行行政执法的机会,也缺乏在法院审判组织担任行政诉讼法官的经历,还没有从事行政诉讼办案律师的工作经验,甚至有很多教师没任何法律实务经验,无法很好运用和实施行政法案例教学。

五、行政法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根据行政法教学的需要,行政法案例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行政法教学案例的选择

行政法教学案例的选择非常关键,案例选择成功与否关系到教学预期目的能否实现。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真做好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选择适合的案例。一个适合的案例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1.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指通过案例达到教学目的。每个案例的选择都是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服务的,选择的案例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能够反映教学内容并达到教学目的的案例。

2.必须具有典型性。行政法案例成千上万,在案例的筛选上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经典案例,如田永起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孙志刚案件,105次违章,张先著案等等。学生对案件事实或情节的分析、讨论,对案例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或法律关系的争论、辩论,对行政案例处理结果的理由和依据的考察和评判,最后通过归纳和总结从研究分析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必须具有及时性。因为行政法的不稳定性及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易变性,对行政法案例的实效性、现实性要求更高。案例的选择应及时更新,选择一些能够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案例,保证让学生及时掌握和了解行政法的发展动态和行政法律实践的现状。

4.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案例的来源和内容要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这并不是说教学当中使用的案例只能是真实案例,案例也可以是精心编撰、组织的虚拟案例,但案例线索的来源及案例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要具有真实性、可信性。如果是真实的案例,案例的引用要尽量真实,不能随意改变案件的主要事实。案例必须要体现案例教学的科学性、严肃性和真实性,这样学生才会接受信服,才能收到成效,达到目的。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程序

1.案例准备。案例的准备是学生在行政法案例教学中的首要职责,是由学生在行政法课堂之外对新上课程中案例进行的准备。对于课前准备好的案例,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案例所涉及的有关行政法知识教师还没有讲,这种情况下由学生分析该案中所包含的行政法原理,最后由教师在讲授中将该案例中的行政法原理予以概括和总结。另一种是案例所涉及的行政法知识教师已讲授,该情况下则是由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分析该案件,进一步强调和巩固行政法原理和知识。无论何种案例类型,除了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外,教师要对案例教学的内容和程序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进行及时的解答与回应。上述两种模式也可以在同一个行政法案例教学的课堂上同时运用,但要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并且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好准备的内容以及需要完成的工作,才能给保证案例教学实施的顺利进行。

2.讨论案例及评议:(1)讨论案例。课上,教师先将行政法案例介绍给学生,然后将事前准备和设计好的问题布置给学生。案例分析是行政法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指对行政法案件中的事实、法律关系、法律适用、争议焦点进行法律分析及理论解读并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在行政法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案例提供者是教师,但案例的分析应当由学生来完成。这也是行政法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本质上的区别,即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为主导的单方传授知识的方式,必须重视和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主体转化就成为了必然。(2)对案例讨论的评析。在整个实践环节中,归纳总结处于很重要的地位。结束讨论后,对案例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及法律原理进行恰当的评议和点评,及时归纳出有代表性的分析意见和创新观点提出表扬和奖励,对于不正确的结论应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原因,并鼓励学生继续讨论。

3.成绩的评定。案例教学成绩的评定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考试方式应该有所差别。行政法案例教学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方式,全面客观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方式为“动静结合”,所谓“动”,即考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所谓“静”,即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否正确,分析案例的思路是否清晰、方向是否准确、结论是否正确和合理,论述的思维是否准确、有无个人观点和创新等等。

(三)运用行政法案例教学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有许多的优势,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选择合理授课方式:目前,比较常见的授课方式有案例设疑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比较式和模拟法庭式四种模式。(1)案例设疑式。案例设疑式,是指在授课前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案例,预先设置一些问题,引起学生对相关行政法律问题的预习和思考。在授课过程中,师生对预留案例的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学生掌握并会运用行政法理论知识。案例设疑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接受知识有很好的效果。该教学模式可用于教学初始阶段,也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2)案例讨论式。案例讨论式,是指由教师针对行政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合适的案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获得正确结论的一种方法。案例讨论式教学会使行政法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学生经过讨论后记忆会比较深刻,对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后遇到类似事件他们也知道如何解决。(3)案例比较法。在行政法学中,有许多非常相似的行政法概念或术语,在学习中很容易辨别不清,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准确掌握近似的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具体的案例所体现的问题,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加深学生印象,举一反三,有利于他们准确记忆。

2.建立、完善案例数据库:案例教学需要大量且丰富的案例。教师搜集、选择案例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参考书、行政法学专业刊物(如《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网络等,对其内容、难易度进行适当修改,重新设计、整理和编排。所以,每一节案例讨论课的设计,都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授课难度。因此,应该组织人员根据行政法教学内容的不同收集、整理和筛选相关的具有典型性的行政法案例,建立且要不断完善行政法案例数据库,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提供便利和基础保障。

3.尽量进行小班授课,适合高年级学生教学:行政法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效果取决于学生的积极配合,需要师生双方的互动交流,学生人数过多,必然会影响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更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锻炼。因此,应尽量控制行政法案例教学的班级人数,开展小班教学。案例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行政法律基础知识、自学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更适合较高年级的学生开展教学。

作者:刘志敏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注释:

①关保英.行政法案例教学研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54.

②邹育理.从美国的法律教育漫谈/判例教学法.现代法学.2000(4).113.

参考文献:

[1]汪东丽.论我国法学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两大法系案例教学的比较研究为视角.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5).

[2]罗朝辉.公安院校刑法案例教学改革实施研究.湘潮.2011(12).

[3]余清华、龚家林、郭善玲.行政法学案例教学管见.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5).

[4]蒋石平.案例教学——连接法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科教文汇.2007(7).

[5]朱余斌.关于实施行政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的实施和若干思考.前沿.2007(7).

[6]章剑生.作为行政法上非正式法源的“典型案件”.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5).

[7]沈忆勇.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与方法问题的探讨——兼谈法学基础课案例教学的应用.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4).

[8]宋高初.论法学案例教学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9]王家启.法学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述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0]祝磊.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历史演变及其在我国的运用.长沙大学学报.2008(3).

[11]刘琼瑶.浅析美国法律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长沙大学学报.2005(6).

[12]曾、唐仙丽、张燕.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课程建设案例范文2

1.国外现状综述

公共管理的学科前时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对西方政府管理的研究,但当时公共管理学是附着于政治学之中没有独立出来(薛澜,2002)。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开创性文献,伍德罗•威尔逊(1887)发表的《行政学研究》(TheStudyofAdministration)标志着公共管理学的正式诞生。在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国外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已有超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源起于1924年美国希拉丘斯大学麦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成立。随后,很多国家相继成立了公共管理学科,公共管理学应运而生,逐渐成长为各国公共部门培养研究生的一门核心课程。美国作为最早开展MPA教育的国家,其MPA教育发展颇为成熟,其他各国在学习、仿效美国MPA教育的基础上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MPA课程,但公共管理学始终为其核心课程。美国曾对218所MPA教育机构展开调查发现,公共管理学都是作为其最早的核心课程加以设置。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作为美国MPA教育的首选核心课程,突显其在MPA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虽然西方并没有“精品课程建设”相关说法,但从公共管理学被列为核心课程可以窥见西方国家对公共管理学的重视程度。

2.国内现状综述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较晚,直到1986年,其前身——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育才得以恢复。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立了管理学门类,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9年5月第17次会议上正式批准在我国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我国MPA教育已历经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国务院首批MPA试点院校为24所,2003年新批MPA培养院校23个,截止2012年,我国已有102所MPA培养单位。《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已在所有MPA培养单位开设。与美国相同,《公共管理学》在我国MPA教学中也是首选的核心课程。笔者以“精品课程建设”和“公共管理学”作为主题词,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源进行文献检索,截止2014年12月30日,检索到与此主题相关度较高的文献只有1篇。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笔者又以“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度较高的文献共有326篇。由此可见,自2003年教育开始建设精品课程以来,学者们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逐年上升,到2010和2011年达到高峰,直到2012年才有所回落。由文献检索结果可以看出,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未达到深入的层次,这些研究大致集中在精品课程内涵、问题等的较为泛泛的基础性研究上,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乏去专门课程的研究,由公共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文献可见一斑。由此,未来我们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趋势应聚集于对具体课程建设的关注上。

二、公共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要素解析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结构严谨的系统工程,由若干要素构成。既包括一套适宜的教学方法、追踪前沿动态的教学内容,一支优良专业的教师队伍、一本优秀的教材,也包括教学管理建设。

1.教师队伍建设

精良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效果。教师队伍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是相辅相承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梯队的形成,并保证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教学名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保证精品课程建设顺利的、可持续性的、高水平的完成。

2.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前沿性是精品课程建设最突出的特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保证创新性和前沿性,就必须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优秀的教学成果。对于MPA学生来说,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应予以重视,因为MPA学生更多需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必须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3.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内容必须更多依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得以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同样,对于MPA学生而言,教学方法也应更加契合实践教学内容。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和手段应在教学过程中多加以应用,贯穿始终。条件成熟后还可以考虑建立公共管理模拟实验室进行实训教学。

4.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知识载体,也是从事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支撑和推动着精品课程的基础和关键性环节,它的特色和创新对精品课程建设意义重大,它直接影响到精品课程建设的成败。故而,我们应该重视精品课程教材的建设,一般来说,一本优秀教材应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用性,较强的前沿性,同时配以相关的案例,习题库。5.教学管理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规范管理对于促进教学工作的整体改进和提高,保证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通过建立课程建设档案来实现规范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档案包括课程背景材料、教学团队总体状况和结构分析、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课程建设报告,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成果与评价等资料。

三、公共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与改革路径

课程建设应从前提、核心、特色、关键和保障五个方面探索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具体而言,前沿化的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精良的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创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规范的教学管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为此,我们为课程改革和建设精心准备了改革措施:

1.明确课程定位,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1)选用优秀教材和教辅资料。我们选用在公共管理领域受到广泛好评、适合MPA学生使用的《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陈振明,人大出版社,2009)一书作为教材。相比其他教材,这本教材设计的讨论话题,有利于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相结合,启发学生发散式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同时结合所用教材将西方公共管理学的经典书目列为学生参考书目,并鼓励学生讨论阅读心得,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2)追踪学科前沿,展示最近研究成果。教学内容应根据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时事变化紧密结合起来。(3)精选和编写公共管理案例集,理论与案例相得益彰。对于MPA学生而言,公共管理学的案例讨论分析在公共管理学课程设计上应占有较大份量,因为MPA学生多为有实践经验的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所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实际案例嵌入其中,使得两者相得益彰,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升华了对实际案例的分析。

2.加强师资梯队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1)组建校内外教学梯队,完善教师构成。积极组建由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本课程组由三名教师组成,一名教授,二名副教授,两名副教授负责主讲教学、辅导教学等作用,教授负责案例研究及案例库构建。我们将聘请政府实务部门的负责人作为实践导师,指导课程实践教学,并逐步建立起实践教学基地。(2)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不是一劳永逸,需要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显然,作为主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其成功开展的关键的因素。”因此,课程团队应围绕精品课程建设大胆推进教学改革,不仅保障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推进,而且保障教学水平的大幅提高。

3.实践教学内容、模式与考核的科学化

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实践教学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特色。实践教学内容丰富,本课程初步设定3学分,48学时,其中实践课时10学时。(1)实践教学模式多样。根据MPA教学特点,需要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首先是案例教学。按照公共管理学学科特点及前沿动态,将其划分为多个专题,以专题为单元进行案例教学。针对不同专题准备不同的案例,案例紧紧围绕专题内容展开。案例的准备应有针对性地从报刊、互联网、电视、社会调查、专题研究等不同渠道精心搜集和制作案例,并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对案例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同时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案例,强化学生对专题的理论和掌握。案例教学除了案例讨论分析的形式外,还辅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视频播放等,增加案例的生动性、新颖性,同时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其次是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最后是进行社会调研。(2)实践教学考核科学。与传统考试考核不同,MPA公共管理学的考核应将实践教学环节作为重要一环纳入其中。在课程教学考核中,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只占到总成绩的50%,将学生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加以考核,占到总成绩的50%。这样考核的初衷是基于MPA学生的特点而设置的,主要是出于强化实践教学的考虑。校外课程实践的成绩可通过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学生自主互评三方评价机制,即校内导师占总分的40%,校外导师评价占30%,学生自主与互评占30%。这种考核方法,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又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富有成效地促进了课程的教学相长。

4.改进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迎接慕课时代的到来

(1)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媒体化。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任何人都有机会接触名校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接近了普通人与名校的距离,因此,可以借鉴慕课优质资源的建设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出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标。(2)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与科研互为支撑,密不可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公共管理学的前沿知识和案例进行探讨和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沙龙形式,研讨会形式,学生授课和展示案例的形式,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在参与、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寻找研究兴趣点和切入点。

5.规范教学管理,搭建课程、专业与学科共同发展的平台

课程建设案例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目标导向;项目制管理

0引言

在研究生教学和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是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尤其在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对研究生课程改革和探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成败。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研究生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已有课程体系与最新信息科技逐步发生脱节。因此,对课程建设进行改革和探索迫在眉睫。在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过程中,李娜等[1]提出以成果或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思政教育、课程评价等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许晏铭等[2]提出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云系统,兼顾了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特点,有效提高了课程评价的客观性与学生学习效率。杜兰等[3]在Python课程中提出将抽签系统作为一个连贯的实验项目驱动教学改革。曹晓叶[4]提出项目驱动的团队写作教学模式,改变了语言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上述研究可见,各高校已逐步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课程建设意识不足、体系不完备、效果欠缺等问题,与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有难度目标仍具有较大差距。针对国内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分析现阶段课程建设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提出课程目标导向建设,探讨课程建设项目制和保障机制,促使研究生教育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1课程建设的困难与挑战

由于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创新力的研究者,使其能够满足当今社会需求,胜任最新生产技术,具备良好的问题素养、学术素养、批判素养和创新素养[5]。

1.1课程建设目标

部分高校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设置不恰当等问题。例如,学术硕士课程建设与专业硕士课程建设类似;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建设目标相同;硕士课程与博士课程相似。未能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未能较好地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此外,部分课程在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同时开设,或在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重复开设,造成课程资源浪费,无法体现学校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求。

1.2课程建设区分度

经过多年课程改革,各高校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体系已逐渐完善,课程设置逐渐由公共课、专业课细化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实践课等。其中,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和学科方向课;非学位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然而,不同种类课程的区分度仍然不够,未能体现不同类型课程间的差别,建设效果不佳。

1.3课程教学与考核

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还存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探索多元化、多模式教学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学模式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索

2.1明确目标导向

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目标应符合“人工智能”、“新工科”等国家战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以目标导向建设研究生课程,突出计算机类学科的培养方向、研究特色和前沿特性,构建知识体系完备的课程建设方案,并在课程建设中明确计算机类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区别。为此,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背景下,需要做好以下3点:①专业硕士课程建设应面向应用与实践,增加实践教学比重;②完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衔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并注意课程内容与实践的深度与广度;③增加计算机类选修课程。

2.2课程建设项目制管理

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近年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提出采用课程项目制度建设多样化、精准化的研究生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素养。(1)建设思政课程项目。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核心课程及案例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信念与信仰等思政内容,增加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职业道德与伦理等方面内容,建设计算机类研究生思政课程,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平台,在兴趣和理想信念的驱动下,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实现自主学习。(2)建设核心课程项目。根据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方案,结合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学科特色,将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高级分布式系统等课程列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生的核心课程。该举措充分考虑了课程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实践性,明确了课程目标、授课方式、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3)建设案例库课程项目。开展案例教学,提高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建设面向应用、面向实践和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其中,案例库建设需覆盖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兼顾培养方向和特色选修课程,使每个案例课程均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客观性、时效性和创新性。在建设过程中,可从综合课程案例、单一课程案例、知识点案例等方面进行建设,合理安排案例教学学时,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案例相结合,探索基于真实情景、与国际接轨的计算机类高质量教学案例。(4)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项目。开展企业协同育人混合式教学,以在线课程、混合课程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合理选取课程知识点,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在选取课程知识点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结合国内外相关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突出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呈现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

3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3.1建立课程审查和监督机制

围绕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教学团队完善了核心课程、案例课程、思政课程等课程的审查和监督机制,并聘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学者进行评审和论证,从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授课对象、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师资团队、教学成效等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严格审查,力求完善课程的检查和评价机制,从源头上避免课程目标与实际差距大、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此外,通过学生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课程进行限期整改,对于整改后仍无法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课程,选择停课或更换任课教师。

3.2建立课程教师团队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发展[6],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教学团队在核心课程、案例课程、学位方向课程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均组建了以3~5名优秀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各取所长,形成自身课程特色[7]。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通过教学研讨、兴趣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教学水平,提升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局面。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3.3强化研究生课程考核

由于计算机类研究生核心课程、案例课程、思政课程等课程考核,既需要探索以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研究生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考核制度,又要注重课程过程性考核、考核形式的多样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此,在过程性考核过程中,通过讲演、应用效果、案例分析、笔试、论文报告、调查报告、应用程序、成果转换等形式,体现课程教学效果。此外,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例如,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大赛、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究生创“芯”大赛、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大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CSP竞赛等,通过竞赛检验自身学习效果。表1为云南大学信息学院2017-2020届研究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获取省部级以上奖项、校级以上研究生科研立项及参加CSP认证平均分的详细情况。由表1可知,随着课程教学改革深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2020届研究生相较于2017-2019届而言,在竞赛获奖、科研立项和CSP认证平均分方面均具有显著提升。实践结果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改革方式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4结语

课程建设案例范文4

(一)课程组教师具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

在课程建设中也需要教师具有敬业精神,这种敬业精神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准则,在教学中只有奉献精神,并不一定保证能建设好本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还需要教师具有敬业精神,在企业管理课程建设中,教师不仅要对教育工作精益求精,而且还要与时俱进对教学工作进行着创新,能根据企业管理学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优化教学方法。只有那些具有奉献和敬业精神的教师,才不会墨守成规。他们明白,一流的教学内容不是现成的,是需要教师花时间花精力不断地探索,不断整理、加工和提炼的,只有具有奉献和敬业精神的人才能真正搞好精品课程建设,高职院校要认识到教师个人素质对于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地努力引导教师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并帮助其树立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

(二)加强团队精神,形成团队力量

《企业管理》课程组要特别注重教师团队凝聚力的培养,要重视教师团队互帮互助精神的培养,发挥教师的团结力量,尤其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锻炼工作。因为,现在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发展青年教师,使其成为本学科骨干教师,并尽量提供优越条件,以促进青年教师有效发展,是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青年教师逐渐成为课程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在落实与组织规划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以发挥青年教师的优点,并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引导青年教师参与课程建设,要经常性地引导他们开展教学改革,引导他们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个人素养,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以便他们在课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三)营造有利于中青年教师成长的学习环境和良好氛围

高职院校要能够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深造,提供学术环境和良好氛围,支持青年教师攻读更高的学位,进行培训和学术交流,促进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并承担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等工作,还要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观摩的机会和条件,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研究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等,促进青年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引导青年教师正确处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相互关系,以多种方式来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以促进青年教师能够真正成为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保证课程建设有效推进,为课程建设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二、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心

精品课程的内容要实现科学化,突出先进性和创新性,必须通过课程建设来完成。只有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有效选择、整合重组、优化,才能建设精品课程。所以课程建设与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在做这项工作过程中,既要重视技术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既要重视专业教育又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发挥课程在课程群中的独特优势,更要重视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性和联系性,力图使《企业管理》课程建设与实践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同时要努力构建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框架,为高职人才培养做好课程保证,这样的企业管理课程建设与实践才是成功的。依据上述特点,对于企业管理专业而言,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就要具有针对性,针对相关专业的特点进行设置,又要具有适应性,能够适应高职学生的现实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能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同时使他们具有经济头脑,同时对于企业管理有着独特的认识;通过课程学习既要使高职学生懂得技术,又要使他们懂得经营和管理,使他们掌握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应用这些知识,使高职学生成长为复合型的人才。比如,通过课程的教学,可以使财会类的学生,在自己的技术工作中了解涉及到的管理、成本、质量、市场效益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的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分析问题,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并能够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通过课程建设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能成长为实用型、竞争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为学生成功走向社会,成功参与市场经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找准课程建设的关键点和切入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企业管理教育工作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的企业管理教学方式还不能够有效培养应用型、实践型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人才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宏观教学,轻视微观教学;重视传授教学,轻视参与教学的客观现象,这都会成为影响《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高职院校的《企业管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企业管理的理论传输环节,更要注重对学生各种管理能力和管理技巧的培养,在教学中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获得有效发展,而实现这种突破,进行课程建设与实践是关键点和切入点。进行课程建设与实践必须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全面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利用网络技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这些教学手段都应该作为重点的内容,在课程建设中有所体现,这样才能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

四、高职《企业管理》精品课程建设需建立实践实训基地

建立实践实训基地是高职《企业管理》课程建设得到有效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管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应用操作性强的特点,为了体现这一特点,在《企业管理》实践教学中,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创新为灵魂进行课程建设。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通过体验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创效、创造等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程,使学生具备在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具体而言,实践教学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实习实训资源进行实践模拟教学

高职院校要加大实践基础建设的投入,基本上都要建立实验实训中心,建立ERP,模拟沙盘实验室,人力资源模拟教育系统,通过这些资源,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模拟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占所有学习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强校内实践模拟教学,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要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引导学生把枯燥的理论主动应用到一个较为逼真的具体场景中去,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个场景的分析、研究,发展自己关注实际问题的精神,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热情,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企业管理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精选案例是很重要的,作为课程建设工作者一定要重视案例的选择,以便提高课程品质,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三)开展头脑风暴教学法

在《企业管理》课程建设中要把头脑风暴教学法引入其中,通过头脑风暴法教学,激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并以此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开展小组讨论教学

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小组间提出决定性的方案和解决的策略,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研讨辩论,以此方式促进教学的开展。

(五)情景模拟教学

在《企业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要设置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设身处地地分析和解决所面临的管理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分析,进行决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六)建立企业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轮流到企业中进行实践训练,选择一些企业作为实践基地,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环节的实践训练。在实践中,要求企业职业部门能够给予积极点评,使学生对自己的真实实践情况有个了解,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七)信息资料收集

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到图书馆进行资料收集,通过查阅期刊杂志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或是通过互联网查找的方法进行资料搜集,促进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研究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八)开展专题讲座活动

每学期高职院校都要聘请校内外专家举行不定期的专题讲座活动,使学生通过听讲座的方式能够掌握最新的企业管理实践知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

五、总结

课程建设案例范文5

关键词:课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任务分类;课程评估

课程建设是院校教学建设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关键。长期以来,国家、地方和各级各类院校通常采取立项资助的方式,设立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培育项目,深化教学改革。而如何优质高效地组织开展课程建设项目管理,提升课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效益,切实通过课程项目建设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各级各类院校教学管理都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课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亲身参与挖掘、研究、寻找、创造的一个和谐有机体[1],课程的要素也由传统的知识与经验两大要素,拓展为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实施要素、评价要素等。许多院校在组织实施课程建设项目时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建设整体设计不够

课程建设项目涉及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教学条件建设、课程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统筹规划、一体设计、协同配合,才能提高建设成效。但在各院校的建设实践中,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涉及的任务分属人力资源、教务、教学保障等不同部门管理,各部门一般都会单独组织人才队伍、课程教材、实验室及教学场地建设的分项计划,单独组织项目立项申报与资助建设,这样易导致各类建设与课程教学实际需求相比,可能存在过度建设或支撑不足的问题,即缺乏统筹规划,使建设成效与课程建设总体目标的达成存在偏差。

(二)课程建设内容标准模糊

从成果形式上看,课程建设涉及的任务多数属于软课题研究,成果效益显示度差,且一门课程涉及的任务类别杂、数量多,如果缺乏严谨规范的建设管理,就会导致建设任务不清、建设举措不详、建设绩效模糊等问题,而缺乏可验收评估的具体建设任务和数量、质量标准,其建设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三)课程建设相关项目边界不清

因课程建设的要素多样、牵头部门不一,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建设项目也较多,如课程建设项目、教材建设项目、案例想定建设项目、教学条件建设项目等,这些建设类别、立项渠道不同的项目,往往边界模糊,存在建设内容交叉重叠甚至互相矛盾的现象。

(四)项目建设管理较为粗放

从院校组织课程建设的实践看,多数院校通常将一门课程作为一个项目进行立项建设和过程管理,项目中期的检查和验收评估都是按课程实施,由于评审时限及专家数量的限制,多数只能对照建设方案,逐项审查所列任务是否已完成,至于每项任务的目标达成度、建设质量高低、效益发挥情况等难以有时间、有资源进行细化评估。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验收评估手段,往往导致很多院校课程项目建设水平较低。

二、基于任务分类的课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借鉴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着眼于强化课程建设一体设计、分类指导、精细管理,设计了基于任务分类的课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将课程建设项目细分为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实验室建设等不同类别的建设任务,实施“项目细分任务、任务分类管理、分步验收评估”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整体建设与要素建设相结合

课程建设筹划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摸清课程建设的现有状态,然后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最后区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等要素,明确分项建设的目标思路与具体任务。这样,由上至下、有统有分,可确保各分项建设符合课程建设总体目标要求,并弥补课程各要素存在的短板不足,促使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项目结题与任务验收相结合

将立项建设的课程作为独立的项目实施建设与管理,各项目应根据课程要素细分为若干建设任务。同时,要考虑各建设任务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对建设任务实施分类管理。课程项目中一般下设的任务类别包括方案报告拟制、教学文件编制、基本教材建设、辅助教材建设、案例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执教能力建设、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改革、教学条件建设、制度机制创新等。另外,还要按任务类别制定验收评估办法与标准,先实施任务分类验收,再组织课程项目结题验收。其中任务验收重点关注每项任务建设质量,项目结题则根据每项任务验收结论,从而综合考量项目整体任务完成情况。

(三)课程验收与课程评估相结合

课程验收主要依据课程建设方案,验收课程建设周期内,课程项目所列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度,以及课程建设总体目标的达成度,由教务部门组织实施;课程评估是对经过一轮或多轮课程立项建设后,对课程状态和水平进行的综合性质量分析判断,是院校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院校教学考评中心组织实施。将课程验收与课程评估一体设计、统筹开展,有利于促进课程建设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构建“发现问题、开展建设、状态评估”相衔接的课程教学质量保证闭环。

(四)课程建设项目与配套建设项目相结合

针对因主管部门不同、立项渠道不同,导致的课程建设与人才队伍、教学条件等配套建设相脱节等问题,相关部门要确定以课程建设为需求源,以配套建设为供给侧,一体统筹实施不同渠道的项目建设。即在各课程项目的建设方案中要明确课程所需的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专修室等条件建设任务,由教务部门汇总反馈给人力资源、教学保障等部门,以便相关部门在拟制专项建设计划时,以课程建设任务需求为依据,归并整合同类需求,科学制定建设项目,确保配套建设能够切实满足课程教学所需,避免支撑不足或重复建设。

三、基于任务分类的课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立项审核与计划下达

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核由教务部门组织,根据实际可采取由上至下的任务指派方式确定,也可采取由下至上的申报遴选方式确定。任务指派方式通常适用于新开设专业,很多课程属于新开课程,需通过立项资助开展课程体系的全面建设,以尽快形成合格的课程教学体系;申报遴选方式通常适用于在已有成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遴选优质课程开展建设,实现优中选优、培育精品课程。拟立项建设的课程项目名称确定后,应制定院校课程建设计划。课程建设计划是院校层面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开展课程建设的计划性、指令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院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原则、建设课程、建设要求等,一般需经院校教学委员会审议批准后下达。

(二)建设方案拟制

课程建设方案是每个课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基本依据。课程建设方案主要包括课程建设总体目标思路,以及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建设目标思路与具体任务等,除课程明确的项目承建单位和负责人外,具体建设任务也应责任到人。课程建设方案一般由承建单位课程项目组拟制,由教务部门牵头,会同人力资源、教学保障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专家组开展评审,以保证课程各要素建设符合院校各业务渠道项目建设管理要求。课程建设方案应做到课程建设现状起点分析客观、建设目标清晰、建设任务具体、建设标准量化、建设措施得当,从而保证方案具体可行、实施可操作、结果可评估。建设方案被批准后,教师应将其同时提交给教务部门以外的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备案,作为人才队伍、教学条件等配套建设计划拟制的重要依据。

(三)建设任务分类验收

对于教材、案例、实验室、信息资源等建设成果质量判断较复杂的建设任务,学校应依据各类任务验收评估办法与标准,由不同类别、层级及主管部门组织建设任务评审验收,并确定每项任务的评审结论。对于执教能力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制度机制创新等措施类建设任务,相关部门可在课程结题时一并验收,也可定期组织中期检查,督促项目组按期推进建设任务。

(四)建设项目结题验收

结题验收时,相关部门应对照课程建设方案中明确的建设任务,逐条验收任务完成情况,一般较高质量完成95%以上的建设任务,方可参加项目结题验收。项目结题验收一般先由项目组撰写课程建设自评报告,总结课程建设过程中经验做法、成果实效和存在问题,并收集整理能够反映课程建设状况和实效的教学文件资料、成果清单,以及各建设任务验收相关资料;再由各承建单位组织专家组检查课程建设完成情况,研究提出单位自评意见;最后由教务部门组织组织专家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形式,对课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和建设成果实效进行验收评价,确定结题验收结论。

(五)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可结合项目结题验收一并开展,或根据院校教学评价工作安排专项开展。评估应依据课程评估标准实施,通常包括课程设计、任课教员、资源条件、教学效果等评估要素。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应给予课程教学团队一定奖励;评估结论为不合格的,学校要责令项目组限期整改,并重新参加评估。这样正向与负向激励相结合,才能确保评估结果反馈作用于课程的持续改进实践。

四、结语

基于任务分类的课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其核心应是通过强化体系设计、分类指导,依托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实现课程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课程建设分项任务对课程建设总体目标的达成度,有效提高单个课程建设项目对院校整体课程建设计划的支撑度,有效促进院校课程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的相互协同。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案例范文6

关键词:网络资源;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步伐还远远落后于酒店业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与酒店产业的需要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因此,加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建设,培养适合酒店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资源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可行性

1.网络资源的特点决定其在课程内容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建设要以教学内容建设为引领,推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考核形式即考试方法的改革。网络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建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网络资源数量庞大、更新速度快,既丰富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也促进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世界上与酒店经营管理相关的互联网站数量巨大,其中绝大多数为酒店自身的网站。这类网站除介绍本酒店产品、接受酒店产品预订外,大多还酒店相关的经营与管理信息或行业信息,这些信息存在着搜集难度大、整理加工困难等问题,但经搜集整理后还是可以成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专业酒店经营管理网站,这类网站比较少,主要是由酒店从业人员或酒店管理教学、科研人员建立的网站。这类网站介绍的酒店在经营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真实案例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近,精选后可以广泛地运用到酒店管理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并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既增加对酒店的感性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酒店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酒店经营管理论坛类网站。这类网站主要由酒店经营管理爱好者或酒店从业人员、酒店管理教学科研人员(机构)建立。这类网站互动性强,常常有酒店经营管理的新的观点、理论和酒店业发展的新动态,是教师提升教师自身酒店管理知识与能力,了解酒店经营管理发展前沿理论、行业发展趋势的好场所。教师在这类网站中吸取的新知识、新理论可以充实和更新到专业教学内容中去,既可使学生掌握更新的理论知识,也可促进学生对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增强学生酒店就业信心。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自媒体中的酒店经营管理资源也日益丰富多样,微博、微信中的资源更新速度更快、信息容量更大、互动性能更好。关注微博中的酒店经营管理大咖和相关的酒店管理微信群或公众号能够更快地得到相关酒店经营管理信息,这些信息经证实、整理加工后可以成为很好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资源,为专业课程教学所用。(2)网络资源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网络资源可以通过文本、表格、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世界各地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酒店的经营与管理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搜集、整理和加工后可以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使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呈现由单一的文字、图表转向由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元化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掌握学习内容。(3)网络资源的存储数字化、传播网络化特点有助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一方面,课程教学离不开课程资源,教材、教学辅助材料、专业性的期刊等作为传统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天来看,这些传统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仍不可或缺,但这些资源知识存储量有限、检索查找困难等弊端也日益突出。网络资源具有存储数字化、存储介质小、携带方便、存储量大、易于检索查看等特点,成为专业课程建设的最佳资源。另一方面,随着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不同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线精品课程也会不断涌现,并随着网络传播,推动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不断走向深入,进而推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

2.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课程建设要依托于网络资源

目前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还不十分成熟,其原因一是由于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建立时间较短,产教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校企合作并不紧密;二是高校普遍缺乏具有酒店等相关行业从业背景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完全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此环境下,以网络资源为切入点进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经过筛选后酒店经营管理真实典型的案例等网络资源,可以使教师快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酒店的运营管理过程,克服教师没有酒店行业从业经验的不足,并将掌握的酒店运营管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网络资源还可以有效地拓展教师的实践视野,对酒店经营管理的各种理论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增强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酒店经营管理的理论水平。

二、基于网络资源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路径

1.加强和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任务。提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一方面由于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是新增专业,建立时间较短,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类、管理类教师组成,大多数专业教师很少接受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技能培训,缺乏在酒店行业从事一线和管理工作经历与经验。另一方面,产教融合度低,尽管学校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赴酒店企业参加实践活动逐渐增多,但实践形式大多是到酒店考察观摩,酒店与学校真正开展科技合作、产品开发及酒店部门管理岗位实践的还很少。因此,加强和优化酒店管理专业资源队伍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通过“内生式学习”,从网络资源中提炼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以适应专业发展和酒店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学习必要的网络检索知识。要通过网络搜索到酒店业运营管理的真实案例,并通过案例的分析了解和掌握酒店运营管理技能,由此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二是提高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力。网络资源繁杂、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要利用网络资源,首先要辨别网络资源,做到去伪存真才能为我所用、为课程教学所用。三是要加强对资源的分类存储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存储资源的检索能力。

2.加强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重组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取决于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课程教学目标又取决于教学对象和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发挥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应有的功能,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专业课程内容建设。教师必须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发展的变化和实践,将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如前所述,网络资源是教师了解学科理论前沿动态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丰富和推进酒店管理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一是要认真梳理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点、重点、难点,并适当补充学科学术前沿知识和酒店业运营管理实践等内容。只有经过持续不断地调整优化,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才能反映酒店管理学科理论和知识的更迭与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契合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二是要形成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中酒店运营管理的真实典型案例丰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酒店的运营管理过程,通过案例分析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专业课程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既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素养,更取决于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育目标。目前各高校专业培养方案普遍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时数大为缩减,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时效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网络资源为专业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可能。例如,网络资源提供的酒店运营管理的典型案例可以帮助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学科中难以理解的理论。在课前指定题目,列出网络资源名录,由学生进行搜集、课前预习;课中由学生自己讲解、讨论,教师适时点评;课后由学生、教师共同进行课堂教学总结,实现课堂教学翻转。将搜集到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后上传到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学生根据授课内容自主到学校网络资源平台下载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

4.创新课程考试评价方法

专业课程考试评价是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改革教学活动的重要信息来源。依托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相应地也要求课程考试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一是增加教学过程的考核与评价,降低期末考试在课程考试评价中的比重。增加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翻转课堂中学生发言讨论等教学过程中的考核评价,变过去的学生一卷定终身为学生过程学习为主的评价。二是创新课程考试评价方法,改变过去期末试卷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入课程论文、课程大作业、大案例分析等评价方式,变过去的对专业知识记忆的评价为运用知识能力的评价,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邵建东,徐珍珍.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诉求、问题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6

[2]李鹏.中国文化史在民族高校中的教学思考——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3

[3]曹勇安.高校转型,抓住课程建设“牛鼻子”[N].中国教育报,2016

[4]杨新乐.酒店管理专业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4

[5]贺丽霞.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6]靖增群,梁军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课程建设案例范文7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统计学;课程建设

一、引言

GoogleMapReduce和GoogleFileSystem(GFS)宣称,大数据不仅仅可以用来描述海量的数据,还包含了处理数据的速度[1]。大数据时代指涵盖多学科领域的巨量数据资源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网络工具实现数据存储、价值提炼、智能处理和反馈的信息时代。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获得更加快捷的发展[2-4]。在2013年,我国统计类本科专业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调整,目前的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美国统计学会颁布的指导性教学纲要对推进我国统计类本科专业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5]。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统计学本科教学面临诸多挑战,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亟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本文拟从校本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设计、师资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统计学的课程建设模式,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统计学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我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3年以来,我国统计学本科专业主要指数理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目前,尽管各高校统计学课程建设亮点频出,特色各异,但整体而言,困境不少,后继乏力。突出表现在课程建设观念、课程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此探讨普通高校统计学课程建设的措施与方向,以期投砾引珠。

(一)课程建设理念落后

当前我国高校统计学课程建设观念一度倾向于技术化和实用化,这种倾向过于关注课程建设的知识本位而忽略了人本位。因为统计学课程建设根源于人,又用之于人,“为人”是根本。由于受应试教育和长期以来实行的教材统编模式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材,身陷陈旧的课程观念包围圈而不能自拔。表现在:一是对统计学课程建设开发的认识不到位,二是统计学课程建设开发能力有限。这种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与学科建设的愿景之间存在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严重制约课程建设的发展。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建设缺乏动态规划管理

一方面,相同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基本没有体现出学校的差异性,没有特色可言;另一方面,相同专业的全体学生基本都选择相同的课程,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差异,动态管理几乎成为“笑话”。与此同时,大而全的课程体系,容易导致总课时量加大,这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致使学生自学与选学时间大量缩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受挫,势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课程设置一味追求专业化,这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封闭性较强,而开放性较差,学生由于无法领略统计学课程的前沿风貌而成为“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这自然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动态管理形同虚设。如今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紧跟时代脚步,多数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侧重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的传授上,很少涉及大数据时代的统计思想或统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有关大数据的教学内容少之又少。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是,由于受课时所困,统计学教学主流模式依然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即使实践如市场调查等,学生也没有真正融入社会的实践中,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目前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从事非结构型和半结构型的大数据研究,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有待更新与深化。

(三)教材建设亟待开发校本课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课程的教材建设刻不容缓,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成为新课改的重中之重,立体化教材建设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现今的统计学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需要,只有与时俱进,主动开发校本课程,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课程团队建设力量薄弱

这种现象在地方院校尤为明显。由于统计学课程多、课时少,这导致教师疲于教学而疏于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教学效果难以提高,教学团队建设几乎不能落地。

2.教师队伍质量亟待提高

当下,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问题,不能单纯看学历与职称的高低,更要关注其实际教学能力、教学艺术以及教学效果层面上的问题。同时,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大部分教师比较缺乏有关大数据技术的理论与技能,知识容易出现断层。统计学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引起各高校的共鸣。

3.师资队伍结构需要优化

首先,科研队伍结构需要优化,既要扶持学术带头人,又要培育学术生力军;其次,年龄比例不匹配,年龄扎堆现象比较普遍,不利于教师梯队建设。同时,有些高校统计学专业教师性别比例失衡,致使一些工作难以展开。

(五)教学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

目前,统计学教学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科课程建设的效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不够完备。一般是院级教学管理机制相对比较健全,但系级管理职责和机制却很难落实到位,尤其是被动应付的管理状态比较突出,管理的主动性不足。二是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从制度的执行结果来看,奖励制度一般能够执行顺利,但惩罚制度的执行却大打折扣。这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教学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没有得到体现。三是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以学生、各种督导为主要评价主体,却忽略了教师的自我评价作用。这是因为实际上教学活动比较复杂,它是教师、学生、教材及其他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混合体,其中存在不少难以量化的元素,如师生间的相互影响、情感、价值观等。

三、统计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统计学课程建设要以构建“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的创新课程体系为依托,对于不同的课程类型,课程建设方案在某些方面也相应有所不同。

(一)更新理念更新理念,开发校本教材,抢占课程建设的制高点

“为人”的统计学课程建设首先应尊重并维护人本位,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体现人的主体性。其次,统计学课程建设的实施应遵循人的发展需求,其目标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人格和充分彰显自由精神。我们所呼吁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正是新时代统计学课程建设理念的精神追求。校本教材编写是统计学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好的教材是长期教学实践的结晶,理应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首先,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校本教材开发应着重强调与校本实际(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办学条件等)及其应用紧密结合。其次,还要通过引入案例,增加教材的趣味性。生动有趣的案例往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掌握比较复杂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最后,通过引入计算机、大数据等相关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统计手段实现数据搜集、整理、分析与处理统计资料,特别是借助大数据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总之,统计类校本教材的开发,应以统计思想为主线,以实际案例为依托,以介绍统计方法应用为目的,突出教材的科学实用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拥有结合实际的教材,轻松学习统计学。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统计学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开阔学生的国际化交流的知识视野与合作意识。可以进一步开发并完善网络教材,开展课程设计的系列讲座、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并举,催生较为完善的立体教材,以助推统计学课程建设,发挥效益。

(二)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主体与灵魂

1.不同的课程对应不同的教学设计

对于统计类主干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相应地,教学设计应侧重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对于核心课程则应注重统计应软件的实践操作。比如,在统计学等课程中讲到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推荐使用R或SAS等统计软件完成实践模拟。以问题驱动式、探究式等方法针对前沿特色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搜集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对于实践课程,宜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课堂上的合理引导,进行案例讨论、多媒体演示,以此完成教学任务。

2.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现场参观考察、市场调查与抽样以及专业见习等内容。其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二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实习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可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项目进行从问卷调查设计到完成调查报告的全过程的演练,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以“问题—学习—训练—实践”的4环节能力训练模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让学生适应社会,并与就业接轨,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和课程建设水平。

3.教学研究是课堂教学的一面旗帜

以教促研,以研兴教。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乐于参加统计调查实践活动,通过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使其将“学中干”和“干中学”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激励教师通过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课题立项、撰写教学教改研究论文等方式促进课程建设。

(三)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课程质量的检查手段

任何课程最终都离不开考核评价,统计学课程的考核评价应该多元化。一方面,既要考查学生对统计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要考查学生在参与统计实践中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特别要关注对学生统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比如从关心数据质量、科学选择统计方法、客观呈现分析结论的良好习惯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准、态度与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对第三方课程质量的评价等。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建设的有效防线。

(四)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彰显课程建设的效度。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促使统计学专业教师与时俱进:既要有良好的统计理论水平,又要有大数据的理论与技术素养,而且还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构建全方位、多学科交叉的立体专业课程体系。为此,应根据统计学课程建设的需求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抓好教师团队建设,逐步造就一支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层次等结构比较合理,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强、高水准的师资梯队。这是统计学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关键和保证。为了使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大力扶持中青年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这对促进统计学课程建设大有裨益。

(五)优化教学管理机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保障

课程建设案例范文8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一、研究生公共经济学建设精品课程的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公共经济问题也愈发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对于公共部门经济行为问题的研究亦成为公共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备受学界青睐。公共经济学作为研究社会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重点学科,对于分析、阐释乃至解决当下社会公共部门经济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系列问题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经济学是公共管理研究生专业的学位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与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交叉学科,其重视利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社会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在经济类、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对于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有助于推动研究生公共经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公共经济学授课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达到整合公共经济教学内容、建设公共经济学教学平台、激发研究生对于公共经济学课题的研究热情等教学目标,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调查设计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论文的调查研究是为深入了解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对于公共经济学学习需求、提高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质量所设计的。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级、本科专业背景等;第二部分具体划分为课程内容体系、学习态度热情和教学方法运用三个模块,对于调查对象是否具备公共经济学课程学习基础、对公共经济学的实践性、学习兴趣程度、课程投入的精力、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所倾向的教学方式、课堂是否或会参与讨论、期望达到的成绩等方面进行问卷题目设计。

(二)调查样本的选取

由于本文的研究开展基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进行,根据内蒙古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招生目录了解到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从2012年开始招收,因此本次调查的样本范围确定为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和2017级在读及已毕业的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将以上6个年级的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全部纳入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

为全面覆盖内蒙古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全体研究生,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的形式,借助互联网平台对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和回收处理。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1份,收回问卷59份,问卷回收率为96.72%,后期经过筛选发现存在填写错误、内容不足的问卷共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9份,问卷有效率为96.72%。

(四)调查问卷的可信度、有效性检验

为确保本次调查研究的科学性,本文采用Alpha信度系数法及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对收回的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检验主要用于检测问卷数据的可靠性,通过SPSS19.0软件运行,使用Alpha信度系数法进行信度检验,要求Cronbach’sAlpha值需大于0.7,本次调查的信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基于标准化的Cronbach’sAl-pha值为0.963,Cronbach’sAlpha值为0.979,两项检测值均大于0.7,表明本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符合信度检验要求,具有可靠性。卷是否能够反映所需调查事物的准确程度,使用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要求检验结果的KMO值需大于0.7,且同时满足Bartlett球形度检验Sig值需小于0.05,通过SPSS19.0软件运行,本次调查的效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KMO值为0.891>0.7,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Sig值为0.000<0.05,表明本研究的问卷设计符合效度检验要求,能够准确获取被调查者对于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调查反馈,为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对策的提出提供效度较好的调查参考。

三、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内容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反映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的主要结果集中体现在如表3所示的调查结果统计中。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了解到目前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教学课程内容方面。研究生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安排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对于实践性研究的突出和强调,无法有效满足学生对于公共经济学相关课题实践研究的需求。2.教学手段方面。目前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课程仍采取较为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主要由授课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进度,具体讲授课程所需学习内容,整体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难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公共经济学的兴趣热情。3.互联网教学资源运用方面。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课程对于互联网教学资源运用的频率较低,没有形成具有专业课程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不符合与时俱进的教学目标要求,对于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而言,缺失了重要的课堂教学补充环节。

四、研究生公共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对策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改革。公共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研究生学科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每一位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在调查中,有61.02%的同学认为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相关公共经济学课题进行实践研究,可以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公共经济学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上要求更加严格,并且学生的学习期望不再是对理论的单纯学习,而是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思路的开拓。基于此,在研究生公共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持续更新包括阅读材料、课程案例等在内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做到切合实际,使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能够与国内高水平院校的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一致。2.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同样作为研究生公共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公共经济学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课程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大纲要求,在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上对教材的选取和使用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应优先选取国内较为先进的公共经济学专著教材作为主要参考教材,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为学生罗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包括公共经济学相关学术论文、公共经济学学术研究网站、公共经济学阅读案例资料等作为课外读物,集中收集在本课程的教学网站上,使学生可通过专门教学网站随时查询与本课程相关的书名、出版社、作者等,以及查询有关院校的考研试题试卷全文,阅读著名经济学家的论文、著作以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案例分析等,为系列教学参考、辅导资料库的建设和题库建设提供保障。

(二)改革课程教学手段

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有84.75%的研究生认为授课教师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书本理论教学,而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方式进行。因此,在研究生公共经济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不应一再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而应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1.讲授教学。对公共经济学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知识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地让学生掌握公共经济学精练的研究重点,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地应用公共经济学研究方法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的互动教学,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热情,促使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将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公共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2.案例教学。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拓宽研究生的思维空间、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都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其启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有助于开发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研究生的研究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科研素质。3.讨论式教学。在研究生公共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对公共经济学相关研究课题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研究,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学习研究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让研究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充分调动其学习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公共经济学的课题研究。公共经济学是一门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开始之初,要求学生按兴趣分配研究任务,相互配合搜集文献资料,对所搜集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文献综述,分析我国公共经济的研究现状,包括我国公共经济支出现状、我国公共经济收入现状及其他。以研究现状为背景,通过案例推进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基础理论分析经济生活的现实问题。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为学生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培养研究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研究能力。

(三)加强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