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

史料是历史教学、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但史料不等于“历史”,也不能直接用作证据。与某个历史假设相关的史料资源很丰富,既有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也有持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史家撰写的论著,能够用作佐证历史假设证据的,必须是通过搜集、整合、辨析过的史料。换句话说,证据是经过筛选的史料。何谓证据?何谓意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证据即“能够证明某事物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意识即“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1]“历史证据”一词是现代产物,一方面被理解为历史研究领域中的证据;另一方面是指通过历史学方法所获得的证据,按一定历史研究程序所得到的规范的证据。[2]笔者认为,历史证据意识是指研究者对某一历史观点、历史假设,能够运用恰当的历史研究方法和程序,结合有关史实或材料,证明其合理性的一种能力与意识。证据意识的培养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历史学习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因素,也是学生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必备思维技能之一。史料实证素养是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素养的获得,离不开证据意识的培养。证据意识是学生学习历史、进行论证的先决条件,教师需要制定逐层递进的培养策略,将证据意识的培养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用证据说话的习惯,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结合《美苏争霸》一课的相关内容,围绕证据意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1.引导学生正视“历史”的学科性

首先,学生应该明白,任何历史专著均难以全面展现历史的全貌,其呈现的只是历史多面体的某一面或某几面。历史课本是辅助历史教学的材料之一,受篇幅所限,所呈现的往往是一种历史观点。教师可以将课本观点作为引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的切入点,使学生反思课本观点结论得出的证据,结合教师的讲授,产生疑问,提出假设,思考结论背后的证据,进而去论证分析,以理解与认识课本结论论证的依据与方式。其次,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所看到的结论,是史家从丰富的史料中寻找证据、运用史学研究方法利用证据、借助缜密的逻辑和证据论述观点,本着自圆其说的原则得出来的,存在着主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思维意识的不断成熟、新的证据的发现,一些历史结论经过重新论证,会被新的结论替代。历史学习不能紧盯着结论的识记,而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质疑和求证的意识培养、论证方法的获得、如何查找论据等方面。最后,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是“历史”的继承和延续,历史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中遇到问题,可以在相似的历史事件中寻找灵感和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时,教师应先明确所教内容能否与现实建立联系。如果学生学习历史时能够联系现实、自身经历和所学知识进行理性思考,以看待现实问题的眼光审视历史问题,有一种“同情的理解”,就能更好地认识历史现象,思辨现象发生背后的证据,为证据意识的培养做铺垫。

2.依据目标水平层次,循序渐进地实施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历史叙述和历史认识都离不开“证据”,因此,证据意识的培养是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的抓手,证据意识是史料实证素养的表现之一。2017版课程标准将史料实证素养划分为四个目标水平层次,从“尝试论证”到“互证”再到“恰当论证”,课标对学生的技能发展要求在逐层递增,证据意识的培养需要依据目标水平层次,循序渐进地逐级落实课标要求。证据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时间努力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证据意识培养时,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有限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思考本课哪些内容适合进行能力的培养或者思维的训练,并将证据意识的培养贯穿其中。例如,关于《美苏争霸》一课的学习,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重点是冷战的基本特征及影响。一般而言,冷战的特征是:双方势均力敌,在科技、外交等方面进行“冷较量”;意识形态的竞争;军备竞赛。冷战的历史影响主要有:两大对立阵营对抗;局部热战和德国、朝鲜的分裂;各国吸取教训,进行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第三世界崛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等。上述特征与影响是如何得出来的?哪些证据可以证明我们的分析与论述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用下列步骤或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首先,学生对冷战的基本情况应有基本的了解,这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补充某些冷战时期典型事件的材料;其次,教师避免直接呈现历史结论,应让学生围绕主题,整理所了解的冷战概况和掌握的资料,把与主题无关的信息排除在外,并初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再次,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尝试归纳、论证冷战的某些特征或影响,要求论证有理有据,符合逻辑;最后,各组派代表与大家共享观点、论证过程、论证方法,学生归纳学习所获,教师进行总结说明,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给出一定的建议,帮助学生下次更积极、有效的论证。

3.多角度提供史料

证据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史料的配合。受到时代背景和撰写者认知双重因素的影响,史料不可避免的存在主观性。为了尽量克服主观性给历史认识带来的影响,研究者就要经历多角度、多层次的求证过程。笔者认为,历史观点固然重要,但是不断寻找证据求证观点、接近真相的过程更难能可贵,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美苏争霸》一课中,围绕“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教师可以提供下列方面的史料:第一类是冷战前的美国、苏联、西欧国际地位方面的史料;第二类是涉及“铁幕演讲”“杜鲁门主义”的史料节选;第三类是“苏联大使的电报”和“亨利•华莱士的信”史料的节选;[3]第四类是冷战后美国、苏联、中国、西欧学者描述各自国家国际地位方面的史料;第五类是与冷战内容有关联,但与讨论的题目不相关的史料。第一和第四类史料体现出冷战前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利于学生通过“变化”思考冷战“影响”;第二和第三类史料分别站在美国和苏联不同国家的立场上,对同一问题有截然不同认识,利于学生看待问题更加全面,锻炼学生不被文献主导,能够认真思考、筛选证据、提炼自己观点的能力;第五类与主题相关,是解决问题不需要用到的史料,这些史料起混淆视听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辨析有用信息证据的能力。教师提供史料的角度直接影响学生思考的深度,对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从上述五个角度引用史料有助于学生全方位感受冷战带来的“变化”,为论证“影响”提供依据。

4.围绕深度学习,提出思考问题

深度学习的开展离不开深层次的启发问题。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有助于指引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经历由浅入深、抽丝剥茧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逐渐深化认识,提升自我思维能力。问题的设计应以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为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围绕本节课的核心去设计关键问题的方法,采用问题链的设计方式,使问题思考的难度层层递进,最终都指向关键问题的解决。《美苏争霸》一课的关键问题可以设置为“冷战的发生、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首先学生应明确本课的上位概念:冷战是什么?学生依据冷战的概念,去思考“杜鲁门主义”“雅尔塔体制”“马歇尔计划”的涵义,尝试从冷战的视角解释这些涵义。在把握了关键性概念后,学生容易在头脑中自动进行知识归类,利于领会史事与观点之间的关系,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辨自己的观点,以防被纷繁众多的资料影响。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整合教材,设置问题。例如问题可以是:冷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是什么?冷战的突出特征是什么?等。这需要学生将已学过的二战内容和冷战联系起来,在概念关系辨析的基础上,借助于不同视角的史料,思考冷战的特征,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次,教师设置并提出着眼于现实的问题,增进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例如,冷战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冷战历史带给我们哪些启示?等。该层次的问题延续前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世界仍未走出冷战的阴影。上述问题设计一环套一环,每一层次问题的解决都为下一层次问题的解决做铺垫,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锻炼逻辑思维。

5.撰写论证性小论文

“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形式,通常由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构成。”[4]论证性小论文需要围绕论点,根据已有证据,运用唯物史观等研究方法,进行论述。论证性小论文重在“论”和“证”方面,通过撰写小论文,学生掌握历史结论的推演过程,远远比直接识记历史结论更有价值,它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有效途径,利于学生深刻体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美苏争霸》一课如果采用撰写小论文的方式,教师需提前准备资料,并向学生传达清晰、明确的主题与撰写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谁该为冷战负主要责任,是美国,是苏联,还是其他?为什么?以小论文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标准答案,但要自圆其说。”教师可以从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古巴等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中筛选几则材料,作为学生论述过程中的参考材料。选择美、苏学者的相关研究,因为他们是冷战的主角;选择中、英、古学者的相关研究,因为他们是受到冷战波及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为了帮助学生撰写小论文,教师需要围绕论述主题搜集、筛选多则材料,提供给学生参考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提供的材料需全面,避免筛选出的几则材料都指向一个观点。根据这些材料,不同的学生会持不同的观点。为证明观点,学生除了运用已有材料外,有条件的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相关文献。教师收到小论文后,需逐篇分析,找出大家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在课堂上统一反馈;至于差异性的问题,则直接在作业上给出建议,以便学生在撰写技巧、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证据意识等方面有所进步。总之,将证据意识渗透到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学生亲自参与探究,逐渐培养起史料实证的素养,“先内化于心,再外化于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时展的要求。

作者:张春桐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8级课程与教学论(历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