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乡关系史研究的拓荒思考

区域城乡关系史研究的拓荒思考

城乡关系是城市和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构与格局。“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1]237总书记反复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2]。“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3]142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新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关于新中国城乡关系的研究较多,但是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悬殊,因此不同区域的城乡关系变化除了共性以外,还表现出较多的差异性,而学术界对于区域城乡关系的变化研究较为薄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川渝地区城乡关系演变研究》,正好弥补了历史学城乡关系史在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研究空白,可以说是一部新中国区域城乡关系史研究的拓荒之作。该书系内江师范学院李益彬研究员在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修改而成。全书以极具典型意义的川渝地区为个案,从城市史、经济史、社会史的视角,长时段、系统地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川渝地区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影响。作者在学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阶段划分的研究基础上,在充分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哲学关系基础上,敏锐地抓住了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条件、国家战略、乃至地方文化等因素对川渝地区城乡关系演变的影响,不仅对不同历史时期川渝地区城乡关系作出了准确的描述和深入探讨,而且就不同时期的城乡关系对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作出了辨证、客观的评价。最后作者还基于研究结论,对未来城乡关系的发展实践提出了全面、前瞻、有说服力的思考和建议。可以说在历史研究与政策建议两个维度,该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颇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览全书,笔者对以下三个方面的亮点和特色印象深刻:

一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川渝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城乡关系的客观精辟阐释和对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的深入分析。如,书中第三章对“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后,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农村的农业发展以及发展背后各方面的建设,这些建设的资金、人力的来源,发展速度的快与慢,对于城乡关系的影响;“大炼钢铁”运动对“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影响;“上山下乡”运动、“三线”建设对“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所形成的效应与结果,等等,均以历史学者的严谨与公正,作出了精辟而深入的阐释和分析。

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川渝地区城乡关系演变过程的系统梳理和总结,以及提出的具有前瞻性、启发性的意见建议。作者在第二章至第六章,分五个历史阶段生动、详实地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川渝地区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在第七章结语部分,进一步系统归纳总结了新中国以来川渝地区城乡关系演变的轨迹、特点,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颇具前瞻性和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以严谨的治史态度,透过个案研究,对事物真相、本质、发展规律的探求,为中国的道路自信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断注入历史养分的学术自觉。如,作者在第三章第三节,以客观史实、数据阐释了川渝地区计划经济二元结构的积累功能,及其在促使资金或资源流向城市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部门方面的作用;以客观史实、数据反映了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在保证城乡二元结构积累功能的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以客观史实、数据证明了人民公社制度下,教育、医疗等资源向农村的倾斜,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社会心理上所造成的撕裂。作者对计划经济时期城乡二元结构对川渝地区城乡关系影响的评价,可以说是以川渝地区为个案,为新中国前三十年城乡关系的研究作出了“典范性”的论述。体现了一个历史学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断从历史中吸取养分,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致力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学术自觉。该书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研究,出现了研究和讨论视角的丰富和转移的特点。该部分在对于改革和政策效应的分析上,是具有深度和水平的。从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来看,也比以往的研究更为多元。不过,在探讨农民工、乡镇企业等对城乡关系演变的影响问题上,以及关于共性和个性的辨证讨论方面,如能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将会使得相关部分更为精彩。书中关于地域社会文化心理对川渝地区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的影响的探讨,若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会是十分有价值且有意思的部分。

在未来的研究中,作者如能对川渝地区城乡关系演变中的地方因素即城乡关系中的“个性”,进一步挖掘、充实和深化,将会开辟城乡关系发展规律和理论创新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无缺,亦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苛求”不代表质疑此书的价值。从各方面来说,这都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专著,是一部新中国区域城乡关系史研究的拓荒之作。讨论中国的城乡关系,川渝地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新中国的城乡关系,此书是不得不读的重要学术成果。

作者:黄俊棚 黄方力 单位: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