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属性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教育属性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一、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偏离职业属性的现状

(一)课程设计单一

目前高职学院的英语教学基本是大学英语课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一年级的上下两个学期,大约设立120学时左右。教育部早在2000年初就颁布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标准,其中对高职学生掌握的单词数量、语法、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做了详细的阐述。如果仅凭120学时的大学英语课程想要达到上述能力要求是很难实现的,尤其是当前职业教育思想贯穿所有教学科目的时候,过于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很难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

(二)缺乏有效的课程教学手段

目前有部分高职英语教师还存在比较落后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刚毕业就走向讲台的新教师,他们习惯了本科(或者是硕士)阶段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语法、句型、搭配甚至翻译课文,学生就在下面拼命地记笔记、查字典。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无法参与课堂互动,没有机会开口用英语来表达思想和解决问题,因此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的教师,都要在学习职业教育理论的前提下进行相关课程的设计和改革,高职英语教师也不例外。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的技能,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和灌输,高职英语教育必须以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思想来武装自己,在英语教学课程中不断渗透职业教育的属性。

(三)课程评价机制单一

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对教师和学生一个共同的检验。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教学大纲要求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一则对教师有反馈作用,考察是否达到了教师预先设立的教学目标,另外对学生也有积极的警醒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高职学院的课程评价体系单一,且缺乏职业属性,往往只是通过上下两学期的两张试卷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部分老师也会考虑到学生的平时成绩,但是最终还是以两张试卷作为学生高职阶段英语学习成果的检验标准。这种考核评价模式目前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大量存在,虽然在操作上很简便,教师只需要命题和阅卷,但是这种模式缺乏科学性,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考核的需要。职业教育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最终的培养目标,两张试卷最多可以反映部分学生的某些阅读和语法能力,无法真实反映出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

(四)应试化倾向严重

当前很多高职学院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涉及到外语的能力标准这一项都会不约而同地要求“获得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于是很多英语教师就成了英语等级考试的培训师。围绕着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老师不断地讲解练习,学生大量地死记硬背做习题。当学生通过等级考试以后,英语教学就再难组织下去,因为在入学初,很多学生就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英语的学习就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一旦通过考试获得证书,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也就宣告结束。以等级考试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是一个背离职业教育属性的错误定位,以此培养的很多学生都是高分低能,哑巴英语,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由于高职专业很多,每个专业对英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都以通过某个等级考试作为唯一目标,就会导致很多对外语有较高要求的专业的毕业生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二、基于职业教育属性的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一)设计多样化的高职英语课程结构

为了改变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局面,体现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属性,对课程的结构改革势在必行。一般说来,高职英语教学课程可以分为四个模块:基础英语、行业英语、职业英语和素质英语。

1.基础英语主要是以大学英语为主体,但是要把大学英语分为听力和口语等不同环节。重视听力和口语教学,弱化语法和阅读环节,这是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技能。

2.行业英语是以专业为依托,培养学生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如饭店英语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行业英语,外贸英语函电是商务英语专业的行业英语。

3.职业英语是与学生就业相关,着重培养学生在面试等就业各环节的英语会话和基础能力,职业英语可以安排在三年级展开,如自我介绍、专业介绍、学校介绍、简单问题的回答技巧等。

4.素质英语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主要讲解英语运用过程中的较高阶段,如英美文化、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等等。

(二)改变现有的课程教学手段

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理念,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英语作为一种世界广泛运用的语言,不是“教会”的,主要是“练会”的。课堂上教师必须要创造各种情景来引导学生参与课程,采用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同为主角,改变教师的一言堂现象。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帮助者、协调者和评价者,除了抓课堂,还要积极参与英语课程的课外延伸,实现课堂和自主学习的结合,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课外延伸包括英语的选修课、艺术节、电影节、演讲比赛等等。

(三)建立综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改变传统的过于单一的英语评价体系,可以尝试建立三个层次的高职英语评价体系,即日常评估、水平测试和行业英语证书。日常评估旨在改变一张试卷决定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模式,更注重平时的教学进程表现,把日常的英语课程纳入最终的评价中来。水平测试要打破目前的试卷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推行语言能力测试和书写能力测试,因为这两项技能是工作中最为需要的。最后就是证书体系,通过以证书为导向来促进行业英语的提高。目前很多证书中都涉及到了英语能力的考核,如国际商务英语测试、国际货代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等等。

(四)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目标

以职业资格或者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高职英语学习目标,重视英语教学的职业性。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必须要通过分析专业所需的职业能力来重新设置,很多专业的英语教学目标需要进一步细化,使其在执行起来更具体。或者把专业就业岗位细分,通过分析工作流程来体现实际情景中英语能力的听、说、读、写需要,或者在每个专业设立多个英语技能模块,对每个模块都进行英语能力的分析,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能力。如在商务英语的英语教学目标中可以设立合同模块,这一模块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包括:公司产品介绍(口语和阅读能力),电话接洽(听说能力),客户需求(阅读能力),合同签署(行业英语能力)。建立每个专业的能力导向的英语教学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不断设立新的模块,不断设计新的英语技能。

三、结束语

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提高高职教育水平,是各大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高职学院本身的特点等原因,导致中国高职学院课程改革和发展参差不齐。高职英语教师和高职学院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以职业教育属性为高职英语改革的基本原则,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作者:宁小小 单位: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