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效教学浅议(7篇)

高中有效教学浅议(7篇)

第一篇:农村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践体系分析

一、积极转变教师观念

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新课程理念来进行,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学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对学生除了要进行知识上的传授,同时也要进行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学生的朋友,在生活中陪伴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做学生课堂中的朋友是十分重要的。

二、提升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农村的学生他们所见到过的事物并不多,对于新鲜事物有着一定的好奇心,要进行有效性课堂实践,首先应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体验到化学所带来的乐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形成比较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能够相对地减少一些精力投入,同时学生也将得到一定的放松。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活跃起来,逐渐融入课堂中去,探索化学中的奥秘,从而真正地提升课堂有效性。

三、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有着较强的实验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独特的性能来作为教学手段,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最终达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实验课不仅是知识性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一般不会很重视实验教学,多采用讲述的方式进行实验讲解,学生得到的知识不多。对此,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或者利用多媒体等来为学生播放实验视频,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化学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四、总结

农村高中由于受到环境和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无法达到先进的教学水平。因此,对农村的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实践应从不同的方向来进行,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等来进行综合分析,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案,以此促进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陈黎明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五中

第二篇: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分析

一、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势在必行,应该坚定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道路。

1.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得高中数学必须走有效教学的道路。

教育部进行大量的调研和理论论证的基础啊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课程改革,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是为使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能够得到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进高校进行深入地学习奠定基础,本科、研究生阶段更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这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学生如果在高中期间就能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够有问题意识,不断的创新,那么将会为他未来的发展铺开崭新的道路。

2.国家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得高中数学必须走有效教学的道路。

提倡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单的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机器,而不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只是注重灌输给学生知识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为社会培养了畸形儿,他们情商低,生活在社会中是为社会增加负担。只有智商和情商都高的人,在社会上才能生活的比较好,成为四有新人,为祖国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中数学必须走有效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和个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是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去求索自己要学习的知识,把学习变成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而不是整天背负着很大的压力进行学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的单纯,精神面貌也更富活力。这种学习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持久的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二、实现高中有效教学的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高中数学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惧怕的,高中数学作为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晦涩难懂,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首先就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为学生提供良好宽松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其一,老师要有明确的身份定位,要清醒的意识到学生才是高中数学课堂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爱护学生,能够很好和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和交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的自由度、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其二,老师要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高中数学课堂生动有趣。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三,任课老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最终能够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有效,最大限度的发挥。

2.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

任课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时刻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能够清晰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着主要的问题设置非主要的问题。问题与问题环环相扣,思维缜密,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引导者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能够解决问题。在不断与问题相伴的过程中,思维活跃起来,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进入主动地学习状态,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

3.不断的探索多种教学方法

数学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明确自己的教师身份,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实践钟来到理论中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多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方法,生活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则是应该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的。只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课堂气氛才会好,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质量是中国教育界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做出的一样正确决策,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得学生的自由个性得到有效的施展。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数学任课教师们应该用不断地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作者:袁博 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一中学

第三篇: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探析

一、重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适当互动,促使课堂学习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关注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应该积极地开发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课堂,应当是一个动态化的课堂,教师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块进行重组,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在高效的课堂中,学生应当是课堂活动中最活跃的因子。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给学生本身创造更多思考的机会,同时生成许多新的知识传递机会。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展开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以此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比如在讲解《Greatscientist》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就这一主题进行互动。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个自己最崇拜的科学家,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也积极主动地说出自己心目中最伟大的科学家。此时,教师就利用这种氛围,引导学生总结科学家的共同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让课堂因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生成性教学机会变得更加高效。

二、使用科学合理的英语课堂教学用语

课堂用语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合理的课堂用语,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中的用语质量,会影响其学科教学信息的传递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利用正确的课堂用语,是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第一,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设计教学用语,教学用语要简单易懂,过于深奥的语言不适用于知识的传递。教师要通过课堂交流将英语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所以,教师要考虑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利用正确的教学用语。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详读与略读的区别入手,向学生讲解详读与略读教学技巧。如“Detailreadingneedyoutopayattentiontoeverypartofthepassage,specificreadingneedyoutopayattentiontotheinformationyouwanttoknow.”这样的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技巧。第二,除了课堂言语,教师还要重视非语言性语言的使用。教师的肢体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为了避免用汉语讲解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更为生动的英语学习氛围。尤其是在讲解形容词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这样的课堂语言,不仅降低了学生英语学习内容的难度,而且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发挥课堂学习中的“脚手架”作用

重视脚手架的构建以及脚手架作用的发挥,可以促进学生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发挥脚手架的作用,就是在学生的英语能力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于同学或者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提高个人英语水平。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构建脚手架,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英语水平以及发展潜力,构建协调性强的脚手架。脚手架的形式多种多样,互动中的语言,一定的情境或者情感、方法,都可以成为学生进步的脚手架。比如在讲解《Makingthenews》的时候,教师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给学生设置不同的新闻制作任务。这个任务的难度要高于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但在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于课堂中自主去寻找自己的脚手架。学生自我组建共同学习的队伍,能够让脚手架的关系更加和谐,情感更加平衡,有利于脚手架作用的发挥。教师要做全体学生的脚手架,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做好自我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日常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生成性问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教学有效性,做好教学准备,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让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得到构建。

作者:胡金霜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郭家店高级中学

第四篇:翻转课堂促进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浅议

一、优化起跑点,改善学习体验

所谓学习体验就是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的情感、感悟以及思考。良好的学习体验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影响重大。一般来说,积极的学习体验比如高兴、喜悦、赞同、满意、兴趣等能有效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从而能够顺利促进学业的进行。反之,消极的学习体验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甚至拒绝配合教师继续教学工作。在一个学校中或者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和学习进度都是不一致的。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往往是只照顾了“绝大多数”,那“少部分”往往被遗忘。所以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我明显感受到有些历史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中呈现出的吃力感、挫败感甚至有人出现抵制学习历史的糟糕情绪。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该内容的掌握程度”。当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的微视频逐渐运用于平常历史课学习后,这样的学习体验有所改变。这主要是得益于在知识的传授阶段,学生根据微视频,可以自主安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完全可以多次重复观看相关微视频,直到将原本枯燥又抽象的教材基本知识不停地进行识记、思考,直到把基本内容弄懂、弄通,逐渐缩小与其他学生在学习起点上的差距,逐步跟上老师上课的思维,从能说上几句到可以回答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渐渐的培养起对历史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学生学习的情感由消极转向积极。积极的情感是进取的学习态度的心理基础。随着学习情感的变化,学习节奏的调整,学生的学习焦虑减轻了,美好的学习体验增加了,这些都有力的促进了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改变知识内化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历史教学过程包括两个部分:知识传授以及知识内化。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往往在课堂时间由教师对基本历史知识按照背景、过程、意义等角度进行讲解,而将比较难完成的知识内化过程比如课后复习、作业等放在了课下。整个教学课程依旧是是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处于跟随和依附的地位,他们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体现。而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获得是要依靠自己获得经验建构的,并不是教师可以代替的。微视频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这一局面。翻转课堂翻转了整个教学过程。它将原先由教师完成的知识讲解部分提前至课前由学生自己利用微视频进行有效学习;知识的内化过程则放到了课堂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及时收集学生学习中发现的问题,精选一定的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对学生普遍感觉难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规律和历史影响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学生则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合作,相互协作,自主探究,完成自己对历史基本知识的认识,甚至完成自己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相比传统课堂,翻转后的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有效的促进了历史教学的进行。

三、与学生同行,共促发展

余文森教授认为:“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微课的出现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教师要翻转教育观念,肯放手,相信学生可以通过课前微视频的预习将历史基础知识较好的掌握,在课堂中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将自己转化成一位课堂的“导演”。当然,微课的出现也极好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的成长。首先,微视频的制作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其次可以促进教师同行之间的相互借鉴。比如泰州地区在教育局的带领下建设了“泰微课”平台。这一平台中聚集了众多优秀教师根据相关课题制作的微视频。普通教师如在平时教学遇到难题,可以观看别人的微视频,将别人的东西结合自己的认知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教师如果能利用好“泰微课”平台以及其他网络平台的微课资源,能够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俞明 单位: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

第五篇:高中英语有效教学浅议

一、激活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既然要通过文本理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那就离不开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显然,学生是否有效地理解文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无法理解文本,自然无法热爱英语学习;而学生一旦热爱上英语学习,就会想方设法去理解文本。毫无疑问,教师的努力方向应当是后一层关系。非智力因素无非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机,这首先与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学习情境有关。笔者以为,即使应试压力再大,英语教学也不能直奔应试主题,应当让学生先尝乐趣,再学知识。譬如Helpingpeoplearoundtheworld(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六,高二英语上学期)一课的教学中,在Welcometotheunit的过程中创设Incountrieswheretherehavebeenwars,specialsoldiershelpkeepthepeace的情境,是促进学生融入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在每节课的英语教学中渗透一两分钟的兴奋因素,可以有效地凝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此基础上,再从智力因素的角度去促进学生的文本理解,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了。以上面所举的例子中的对Reading的学习,笔者尝试从文本整合的角度去促进学生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泛读这段内容,初步确定文本的含义;其次,让学生结合自己先前学过的知识,去理解TheUN-bringingeveryoneclosertogether作为标题的全部文本的含义;再次,自主思考相关的问题(下面一大点会谈及);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组内不同文本理解的交流,同时丰富自己的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文本理解经过了一个由易到难、由自主建构到合作理解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样的步骤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教学方式需要重视问题驱动

事实上,文本理解并不是一个自然理解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文本要想生成理解,关键在于问题驱动。这个问题一般是由教材或者教师提出的,如果说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生成问题,那这样的学生无论在智力因素还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因此,此处的阐述更多的是相对于大多数难以产生问题的学生而言的。同样以上面的例子为例,教材提出的前置性问题有三个:WhoisTangNing?HowmanycountriesbelongtotheUN?WhichcountryhasTangNingvisited?仔细分析这三个问题,会发现其实已经能够驱动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文本产生一种概括性的理解了。第一个问题指向文本中描述的人物,第二个问题指向文本描述的范围与对象,第三个问题指向了人物与对象之间的具体联系。在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如果用好这三个问题,可以促进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本产生良好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三个问题采用前置性提出并分步、慢步解决的方式比较好,前置性提出这是英语文本阅读的常用策略,分步解决也是自然选择。只是慢步解决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总结,笔者以为这三个问题要回答是比较简单的,花费不了多长的时间,可以步子慢一点,让学生搜索文本的范围广一点,实际上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文本。譬如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稍作发散:联合国的成员国是如何分布的?维和的背景又是什么?作为一个successfulbusinesswomanandaUNGoodwillAmbassador,TangNing的行程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看似与文本无关,其实却是文本的有效拓展,也是训练学生用文本以外的英语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理解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需进行积极有效的激励性评价

学生理解文本看起来是一个技术过程:阅读文本,进而理解文本。实际上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学生的阅读动机与态度。这是文首提到的非智力因素,这个影响要想发挥积极作用,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激励性评价。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总容易被教师忽视,可评价却实实在在地能够发挥很强大的力量。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如果能够采用激励性评价,能够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积极地阅读,勇敢地回答,坦然地面对错误,那学生就有可能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放下很多心理负担,从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来,如此文本理解的途径就平坦得多了。可以肯定地讲,对于文本阅读与理解而言,评价是产生积极作用的关键点,高中英语教师切不可小视。

作者:顾晓玲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

第六篇: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应凸显动活实

一、提供师生深入互动“平台”,让师生真正“动起来”

教学活动,其本质就是动态、发展、实践的前进过程,教师和学生在其进程中发挥各自特性和作用,进行深入实践、交流、碰撞的“行动”。师生二者之间在其课堂教学中都能“活动起来”、“互动起来”。而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经常出现“教学脱节”、“各自为阵”的现象,教与学之间相互脱离,教与学之间不相衔接,师与生之间各自活动,严重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大大制约了师生特性展现,明显降低了教学活动效能。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之间有效活动的“舞台”,依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课堂实情,提供师生之间深入互动、深入交流、深入探讨的有效“平台”,让教师和学生特性有效展示,个体有效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性质”新知教学环节,教师根据该节课教学意图和目标要求,采用谈话交流为主要方式的互动式教学手段,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师:提出问题,1.通过对尝试中的①、②、③三个问题的结论,进行推广延伸到一般向量,你能得到哪些结论?2.试比较|a軆•b軋|与|a軆||b軋|的大小,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生:进行尝试探究,初步阐述探析所得。师:组织学生证明探究所得的上述结论。生: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共同进行证明:设a軆和b都是非零向量,则1.a軆⊥b軋,a軆•b軋=0。2.当a軆与b軋同向时,|a軆•b軋|=|a軆||b軋|;当a軆与b軋反向时,|a軆•b軋|=-|a軆||b軋|,特别地,a軆•a軆=|a軆|2或|a軆|=a軆•a軆姨;3.|a軆•b軋|≤|a軆||b軋|师:明晰数量数量积的性质。在这一交流互动进程中,高中生在教师引导、启发下,深度配合,积极探究,深刻思考,共同探寻和研析该知识点内涵及其要义,在深入互动进程中,师生各自得到了有效“活动”,达到预设目标要求。

二、注重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者需要运用有效教学手段和方式,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平稳”、“深度”推进,确保预期目标要求的“达成”。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一种教学方式“贯穿”课堂模式,活化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行为,渗透多样教学策略,因课堂、因教学、因学生,制定和实施多样教学,体现系统性和多样性特征,在“主流”教学形式中,“穿插”其他教学方式予以丰富和深化,确保课堂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更有深度,充满“活力”。如“直线与方程”一节课“有一条光线从坐标系中的A(2,3)这一点射出来,如果现在有一块镜子,其镜面位置正好在l:x+y+1=0上面,此时他反射的光线正好经过B(1,1)这点上,试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并求出这条光纤从A到B所走过的路线长度为多少?”案例讲解活动中,教师变传统的“师讲生练”为现在的“生探师导”教学方式,进行如下教学活动:生:自主阅读感知案例内容,阐述案例初步认知:该问题主要是考查对直线与方程知识点与直线关于点、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运用能力。师:引导学生研析问题条件,找出问题条件与解题要求之间的联系。生:探究找寻解决问题基本思路,指出:要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可以先求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就可反射光线的方程,从而求得入射点的做点,进而得到入射光线的方程,并求出这条光纤从A到B所走过的路线长度。师:针对解题思路,进行补充和指导,强调指出:本题设计意图是考查学生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生:完善解题思路,开展解题活动,过程略。师:组织学生小组研析解题过程。生:修订完善解题过程。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题策略。

三、紧扣课堂教学要素“实情”,让教学效果“实起来”

课堂教学要素众多,内涵复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需要“接”课堂要素这一“地气”,广泛联系和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结合教学要素实际,调整教学“时序”,调节教学“方略”,开展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活动,以此保证教学效果“实实在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学生打闹、提无关课堂问题等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影响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对“突发事件”视而不见,不予处理,致使突发事件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败笔”,降低了课堂教学实效。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正确看待突发事件,发挥教学机制,针对出现的课堂整体问题,进行当场处理,针对出现的少部分学生局部问题,进行个别处理;针对出现的单独“个性”问题,进行无声处理;针对出现的特殊问题,特殊处理。总之,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为鲜明、更为明确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围绕师生特性、教学要义以及教学效能,深入研究、狠下功夫、做好文章,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朱慧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

第七篇: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

一、点燃兴趣———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处于兴趣盎然状态时,更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乐此不疲,从而推进认知活动,提高认知质量。正如顾泠沅教授所说的:“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反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任凭教师口若悬河,台下的学生依旧昏昏欲睡。因此,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有效目标的重要前提,高中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单纯讲解课本知识,既要发掘教材的趣味内容,又要基于教材发掘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适时穿插,包括现实生活(如音乐、影视、个人经历、网络等)、人文背景知识(风土人情、风俗文化等)、幽默故事或笑话等等,点燃兴趣,保持热情。如教学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时,教学伊始,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电影《雷雨》结局片断,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其感受悲剧色彩,更好地渲染氛围,初步奠定文本情感。而后再以问题引导:《雷雨》,除了生命毁灭的黑暗与沉默外,到底还有多少难解之谜,还可以探究多少人和人性的启示,调动学生阅读热情,以探究者的身份,主动走入《雷雨》,探索令人心碎的悲情故事。另外,在这部戏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感情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特别是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存在真感情?这是学生想了解的话题。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阅读基础上,结合个人理解与感悟进行交流讨论,集思广益,深化认识,获得体验与乐趣。

二、学生活动———有效教学的策略

出于应试考虑,有的高中语文教师以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活动,学生虽然能够记住某些灌输的内容,但因理解不透而容易遗忘。但若是亲身参与和体验,印象就更为深刻。因而,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增强学生的自主体验,推进有效课堂。另外,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渐渐趋向成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的是适当组织学生主体参与活动,引导他们亲自体验与感悟,获得知识,也发展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体验,设计适宜的学生活动,促进有效教学。如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边城》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小说中蕴含的风情美、语言美、人性美、人情美,熏陶他们至真至美的人性,采取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构建小组,拟定可行计划,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①了解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体会诗化小说的魅力与特色;②围绕“边城之美”的活动主题,阅读作品,并由湘西自然景光与湘西人情方面搜集相关材料,提炼整理后汇报展示。这样,以小组承包方式,引动学生参与,使其在老师指导下,向课外拓展,由整部作品切入,多角度探讨与评价,于想象中品味与感悟,于探究中学习与深化,再借助图片、文字等多元方式展示成果,增强自主体验,强化学生整理归纳、提炼信息的能力。同时,在展示交流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还增进对小说的理解,感悟湘西真善美的人性,受到思想与情感熏陶。

三、思考质疑———有效教学的保障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的成败,不在于老师讲解了多少知识,学习者又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习者问了多少为什么,质疑与批判了多少。但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因缺乏民主,学生不敢挑战“权威”,不敢质疑,或者缺乏质疑意识,不会提问。实际上,思维源于问题,当学生质疑(提问)时,说明他们爱思考,想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局限表面认知,这需要教师予以肯定,并努力将他们的这种行为变成习惯,使其学会学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是有效教学的长效保证机制。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提问,点燃学生思考火焰,渗透提问方法指导。同时,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让“问题之花”灿烂绽放,使有效教学持续发展。如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标题令人寻味,文中分明是爱斯梅拉达用一滴水换来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作者为何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个标题?是否可以换成“一滴水换一滴眼泪”?指导学生学会由标题入手,进行质疑,深入思考,增进理解。如教学《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因势利导:本文中的母亲与《背影》中的父亲有什么异同点?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学习。再如教学《渔父》时,传统教材分析淡化了渔父,偏向赞颂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渔父与屈原两者比较,更喜欢渔父,可以吗?这一认识虽直观感性,却是学生的个体感悟与质疑,值得肯定。

四、总结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死板地灌输知识,要注意运用多样方式与手段来点燃学生的兴趣火焰,开启学生思考质疑之门,开发学生智慧潜能,让学生爱学、善思、乐动,得到收获与发展。

作者:刘春山 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