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有效教学浅议(4篇)

中职有效教学浅议(4篇)

第一篇:中职微生物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探析

1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授课时把我们日常生活中与微生物有关的食品腐败变质、出血性大肠杆菌事件等现象、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认识、了解微生物。在课堂中创设情景,设计互动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微生物的分布”课堂教学中,事先准备琼脂平板等材料,课堂上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观察身边微生物的兴趣,让学生现场动手采集身边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分别对空气、呼出的气体、口腔唾液、洗手前和洗手后的手、纸币、硬币等事物上的微生物进行收集,不仅真实地感受到身边的微生物,还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培养变化,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引出微生物的群体概念“菌落”,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食品专业的学生通常对食品的制作比较感兴趣,为此我们投其所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制作酸奶、面包、酿制葡萄酒、酒曲酿酒、泡菜等食品。虽然有些学生家里也会自制,但是他们对这些活动的兴致仍是极高。在制作过程中,理论知识得于运用并相互联系,通过控制关键条件,分析讨论结果,有利于系统的掌握运用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并理解微生物与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的关系,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和“无菌操作”概念,培养卫生习惯。

2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助力理解消化知识

微生物看不到、摸不着,其真实特征难于被表达清楚,所以学生普遍感到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学习兴趣不高。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微观世界以图片、动画等形式清晰明了的展示出来,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病毒的结构复杂多样、繁殖方式特别,图片和动画能够直接形象地将病毒的特征具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激发他们的兴趣。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微生物学实训教学中的运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准确性和积极性。如在细菌形态观察的实训操作中,尽管学生对细菌形态有所了解,在规范操作下,仍然有大部分学生将显微镜里的杂质与细菌细胞混淆。教师可在观察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及时展示镜头里的微生物,让学生清楚看到以较快找到目标,这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又如在基础检验操作技能中,虽然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反复强调要点,但仍有学生每操作一步就要问下一步怎么做;加上学生自律性较差,要花费较多的精力组织课堂安全,这样就无法兼顾其他学生的具体操作是不是准确、规范,实验效果较差。教师可在实验场所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流程图片或播放操作步骤视频,学生就可在练习操作中进行参照,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准确性都有明显提高,教师则在一旁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以便加深学生印象,避免再次出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食品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食品企业更是将微生物指标进行严格控制。课堂教学中,我们自始至终贯彻“无菌操作”理念,加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掌握一定的微生物检验操作技能与他们的就业息息相关。为了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有目的性操作,了解每个基础实验之间的联系,我对基础实验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我将原教材中的配制与灭菌、分离、纯化、接种实验调整到死活细胞观察、细胞大小测定和计数实验之前。以市售的安琪干酵母粉为材料,让学生对酵母进行分离、观察、计数、测定,因为每个基础实验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如果分离操作没做好就无法进行下一步实验。分离实验样品的选择对实验教学结果的影响也很大。如从干酵母粉中分离出酵母细胞,在市售的干酵母粉中只含酵母和霉菌两种微生物,酵母与霉菌易辨别,容易分离,染菌机率少,分离2-3次就可,既容易增强学生信心,又不会占用太多课时使学生厌烦。在掌握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实验检验项目,有利于运用掌握基础操作,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手,以适应不同企业的要求。实验结束,要指导学生分析总结,注意提醒学生根据国家标准参考企业报告模式进行规范报告。在实验过程中,班级人数多、实验安全、课堂纪律等会分散教师较多的精力。因此,我们采用分班管理,进行分组小班教学,设立小组长并重点培训,让小组长帮助教师指导学员,并带领组员参与准备实验的材料,这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发展,又便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并及时指导学生。

4总结

总之,教师不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要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微生物意识。

作者:吴静莹 单位: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第二篇:中职计算机有效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一、端正学习态度

中职学校的开展是为了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但是许多学生选择中职并不是为了锤炼自己技术方面的本领,只是为了逃避更大的学习压力。因此,这类学生对于上课学习的态度是极其消极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很难实现有效教学。所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学生的态度端正了,才有可能潜下心来听老师讲课,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对自己的技能进行锤炼深造。所以,老师可以从职业学生这种身份入手,向学生们讲述进入中职就意味着他们要更早一步与社会接轨,如果在校期间不好好学习技能,那么走出学校也就面临着被社会淘汰的风险。由于计算机对于技术层面的知识要求更高,知识的更新节奏相比其他类别的技术学科也更快,所以社会对于计算机的人才需求量是很高的。如果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将主要内容基本掌握,那么在毕业后找工作也就有了一定的本钱,也就有可能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好工作,也就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学生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进而端正其学习态度。

二、培养学习兴趣

想要中职的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就先要使学生对所选专业感兴趣。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其涵盖的专业术语以及需要的知识储备往往与学生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有所不同,所以学起来难免有难度,以致于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对学习不利的厌倦或者抵触心理。所以,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此类问题作出相应的反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Photoshop”时,教师不要拘泥于课本知识的讲述,可以适当为学生增添一点轻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于软件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相应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创意制作,只要图片有趣味就好,不讲究意义性和联系性,以此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们乐在其中,对“Photoshop”的学习产生好感,图片制作手法可以有“置换”“共生”、“影子法”和“图与底”等要求,主题可以是“生与死”、“聚与散”,只要能让观者明白图片传达的趣味性即可。通过这种方法,既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也为老师之后的教学进程铺平了道路,可谓效果颇丰。

三、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技术,有其技术更新迅速的特点。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正处于思考力旺盛的重要时期,如果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能够做到主动钻研,那么实现对计算机技术的熟练掌握并不是很难。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计算机课堂上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为同学们设置一个真实化场景:老师办公室的计算机死机了,但是老师有别的重要事情要做,不能亲自维修,有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可以判断故障的产生位置以及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就帮助老师去查看一下。在这种真实场景下,同学们一般会对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进行估量,自主判断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最后,完成任务的同学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技术熟练度以及知晓了自己在实践中的漏洞,不能完成任务的同学也会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反思,进而找到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一种潜在的激励作用,毕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实践,如果不能完成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击,由此一来也就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学习“Photoshop”软件时,由于教师的教授只是为了带领学生知晓这款软件的大概功能,让学生了解到“Photoshop”这款软件中“图层”这一神奇的设计,并把基本工具大致讲述一下,不能将每项内容都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述。所以,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探索,为学生指定相应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通过自主探索将图片自行制作出来。老师只要告诉学生需要的知识点,然后教给学生自己去摸索。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了全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知识建构。

四、构建趣味课堂

没有趣味性的课堂虽然也能够对学生进行教学,并能够大致完成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教学内容的枯燥性,学生难免会在课堂进行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影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刻性,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应注重建立趣味性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教学进程的顺利有效展开打下基础。学习计算机,就不得不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讲起,这是纯理论的知识架构,在实践中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学生要想把计算机学精,就必须对于计算机的演变和发展进程了如指掌。由于纯理论的知识记忆相对困难,所以,老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将知识记下来。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产生时间、计算机四代的基本逻辑软件等内容进行速记,然后分成若干小组,老师随便给小组出题目进行提问,被提问学生必须马上反应过来进行回答,回答不流畅以及时间过长都会被淘汰,整个小组同学只有都通过提问才算挑战成功,老师可为胜出小组提供相应奖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调动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和课堂注意力,学生的团体意识以及好胜心促使其在规定时间内尽全力进行知识点记忆,从而使学生在首次记忆时实现准确性与速度并存的记忆效果,以便于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的知识点巩固时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王鹏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发展中心

第三篇:中职水利土建类专业数学有效教学情境创设

一、现今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动力。

现今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兴趣不足。他们认为来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专业技能以便毕业后工作挣钱,从而认为学习数学用处不大。不懂得数学课和专业课的关联,对数学课不重视,造成了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差,专业课学不好的结果。

2.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结合不够。

中职学校采用的数学教材,通常与专业实际联系不多,数学老师讲课时也较少结合专业课。教研活动时,学校基础课教研和专业课教研缺乏交流,导致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不能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学好数学课对于学习专业课的意义。

二、与专业课相结合有效创设情境的意义与必要性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有用”,结合专业课创设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1.有效的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非常强,他们对数学缺少的只是兴趣。而有效的情境,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生动起来,能寓教于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有效的情境教学可以强化学习动力。

中职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挫败,却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们亲自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让他们体验成功,从而主动地去学习。

3.有效的情境教学可以促进数学知识向专业课知识的迁移。

创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情境,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专业课之前,动手用数学知识提早解决较简单的专业方面的问题。在他们学习专业课时,又可以联想到解决这些问题所用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从数学知识到专业课知识的有效迁移。

三、与专业课相结合有效创设情境的现实困难

1.老师对专业课了解有限。

数学课老师对专业课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数学在专业课中的应用了解不够细致,很多数学老师没有专业方面的实践,难以创设真正符合专业实践又通俗易懂的情境。

2.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基础。

这个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在学习数学课时通常还未接触到专业课,对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在创设与专业相关的情境时,一些学生较难理解其中的内容,难以参与到情境中去。

3.教材编写针对专业性不强。

学校所用的教材缺乏对所学专业的针对性。教材有些侧重点对水利土建类专业用处不大,而有些选修内容却与专业课联系紧密,教材里的情境创设与练习也未针对专业特点,这也为老师们创设情境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四、与专业课相结合有效创设情境对策

1.加强数学老师的专业学习。

数学老师要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课对数学课的要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在水利土建类专业中,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量计价、工程力学、建筑材料、CAD等课程不同程度运用到数学知识,数学老师可重点学习这些课程,考虑如何结合这些课程创设情境。

2.结合专业课调整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和顺序。

根据专业课开课的顺序以及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对数学课内容及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以更有效地与专业课结合创设情境。例如,中职水利土建类专业的工程制图课一般开设较早,制图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在数学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初步建立。通常,在数学教材中立体几何部分的学习在制图课之后或与制图课同时进行,这就失去了为专业课服务的作用。因此,数学课考虑与制图课的结合,可将立体几何的教学内容提前。教学内容方面,立体几何教材中几何体一节为选讲内容,考虑到这部分内容与制图课以及计量计价课联系密切,可将这部分内容重点讲解,以更好地结合专业课,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当然,在教学讲义的基础上,组织编写校本精品教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专业课老师参与数学教学设计。

专业课老师更熟悉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为更好地创设与专业相关的情境,需要专业课老师的深度参与。首先,专业课老师在熟悉数学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供与之对应的专业课应用数学知识的课例,为数学课创设与专业相关的情境提供素材,并提出对数学教学的建议。接下来数学老师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的要求对素材进行加工改造,创设适合教学的情境。然后专业课老师再参与审核修改,完善教学设计。专业课老师的参与,使数学课中创设的情境更贴合专业实际,避免了为情境而情境的牵强的情境创设,避免了情境中专业概念的偏差,使数学课中创设的情境更完善。

4.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创设情境。

中职学校数学课常常在专业课之前或与某些专业课同时开设。数学课中结合专业课创设情境时,学生往往对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因此,数学老师需要对相关专业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不宜牵涉过多过复杂的专业知识,否则,数学老师就要花太多的时间来讲专业课内容,数学内容被削弱,专业内容喧宾夺主,数学课不再是数学课,而是成了专业课。

5.结合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创设情境。

水利土建类专业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直接就业,成为基层的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将来的职业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完成下达的工作任务,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工作任务的下达,对学生是一种挑战,进入职业角色完成工作任务,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在结合职业活动创设情境时,若引入真实的工程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五、总结

总之,有效的情境创设离不开“有效”二字。情境的创设要达到有效的目的,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联系学生所学专业,使创设的情境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又有利于知识的迁移突出有用实用。

作者:霍建彬 熊宇峰 单位: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第四篇: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及其运用

一、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标准

所谓“有效教学”,是与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相对而言,主要指在历经执教者的一段时期主导之后,以学生获得的进步或发展为根本衡量标准的一种课程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着力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和突出学习主体地位,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二是要始终关注教学活动的时间与效益,而不是在“一定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课程知识”;三是要科学地对待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更多关注课程教学的可测性和量化。值得强调的是,在各类有效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有效培养,另一方面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兴趣和情感的有效发展,因为注重学生情趣和成绩是很重要的两个维度。究竟什么是有效数学教学呢?笔者从实践中总结认为,从学科本体论而言,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三种视角”:首先是与学习认知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其核心教学观念在于“求是”;其次是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的基本技能,其核心教学观念在于“求实”;再次是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情感力量和思维能力,其核心教学观念在于“求真”。

二、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应用性实践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校教育是一项以理论为指导、以目标为指向和以策略为推进的系统性实践工程。如何进行切实有效的策略构建和应用实践,这是一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行为现象。

1.以情趣化策略为抓手,积极开展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活动

有业内人士强调指出:“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至少不算是完美的教育。”这与爱因斯坦的“兴趣教师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由于基础成绩和学习品质“双差”等因素,他们对于情趣化教学活动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情趣课程实践活动,从中攫取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应”。

2.以生活化策略为支撑,积极开展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在生活发展中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理论和实践表明:数学学科及其教学活动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的涵养和滋润,就会逐步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空中楼阁”现象。而“数学生活化、生活化数学”,不仅可以有效淡化数学教学的纯课程形式,更好地促进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而且能为学生留下持久深刻的效果。如在学习函数章节知识后,笔者让学生就日常手机上网收费问题展开自行调查和总结,并以此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调查情况如下:手机上网包月有两种套餐,其一5M的上限流量每月是6元,其二20M的上限流量每月15元。若每月超出套餐允许范围,每5K加收费用是0.02元。由此形成手机上网费用(y)元与流量x(k)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据此,有学生对照自己手机某月浏览的8M流量,得出当月上网费用是18.36元。两种套餐比较,还是后者更划算。由此让学生在学用结合中增强了生活数学的良好体验。

3.以自主化策略为指向,积极开展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既是对有效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和考验,又是切实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良好载体、重要平台和战略之法。例如,关于x的方程x2-lga-2x+1=0有两个不等式根,求a的范围。对于这一数学题目,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大都意识到“判别式Δ>0且a>0”,却忽略了lga≠0这一点。由于思维不够严谨,他们尚未考虑到此题为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0。待到“愤悱”状态出现,适时地补充了这一条件,学生们会意而笑。这种巧设埋伏法由此产生了“四两拨千斤”之效。

4.以激励性策略为助推,积极开展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活动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积极开展中职数学激励性教学活动,对于具有个性化特质的中职生群体来说,不仅有利于课程教学的和谐互动,而且在完善健康心态、健全学生人格、促进个性发展、增强成功信念等方面,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和十分重大的深远影响。激励性教学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动态掌握综合学情基础上,积极有效地开展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活动。无论在备课环节、作业设计还是课堂分组活动中,既要充分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又要合理地体现层次性和梯度性。二是在教学评价方面,切不可“用一根尺子量人”,还要重视以情感、态度、习惯为成分的非智力因素。同时把“教师—学生”的单向性评价积极发展为开放性的多元化方式,如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从而为促进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和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推波助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有效教学是一项有待发展并不断完善的实践性课题。“课程教学的上位目标———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它犹如永不消逝的‘北极星’。跟着它走,只要努力就会有效;偏离了它,越努力就可能越有害。”作为教学一线人员,我们更应本着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精神,为有效性教学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作者:朱兰君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