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教学的实践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音乐充分融入到现代音乐教学当中,是促进民族音乐教育化发展及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首先从有利于文化传承以及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两方面,论述了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教学汇总的重要意义,进而通过树立民族音乐教学观念、构建多元音乐教学机制,利用民族音乐资源优势、开发现代音乐专业课程,全面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推进民族音乐教学发展三个维度,提出了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旨在能够促进现代音乐教学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完善音乐教学体系,更好的促使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现代音乐教学;重要意义;融入途径

引言

不同民族之间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只有具备较强的民族认同感及自豪感的国家,才能真正对世界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于民族音乐来说,由于少数民族集中生活在某一区域,生活习惯及风土民情都与汉族有着明显的不同,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始终保留并延续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正因如此才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系,进而才让民族音乐历久弥新,在世界音乐舞台中拥有重要地位。民族音乐中蕴藏着大量的素材,能够有效完善及丰富现代音乐教育内容,深化现代音乐教育内涵。现代音乐教育应充分意识到民族音乐的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及发展。

一、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民族音乐融入到教学中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民族音乐是传统民族艺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主义,是民族文化的最原始的艺术形态,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包含着宗教文化、音乐文化、哲学文化、军事文化等,都与民族文化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东方音乐艺术的代表。因此,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应主动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责任,通过民族音乐来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使其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而将民族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教学中,则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尚未成熟,并且具有较强的接受与适应能力,在这期间向学生传授民族音乐文化,有利于丰富学生音乐知识体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还能促使他们主动继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民族文化。

(二)民族音乐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

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现代人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中,民族音乐占据着重要位置,其自身独特的风采、丰富的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无价之宝。民族音乐旋律动听、感染性强,且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能够更好的烘托气氛、塑造意境,有着一定的启发性,可以让人心情舒畅,思想得到升华。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都有着自身独特艺术魅力,他们都是培养现代学生思想理念、文化素养的有利教育资源,民族音乐当中包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将其融入到现代音乐教育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民族音乐教学观念、构建多元音乐教学机制

首先,应研究民族音乐当中的美学特点,充分发挥现代音乐教学中的美学作用。民族地区独特浓厚的文化气息催发了特色化民族音乐,滋养了民族音乐内涵,升华了其内在灵魂。只有深入探索民族音乐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才能切实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重要价值与其中的精髓,进而了解它的美学特点,体会其音乐独特魅力。挖掘原始自然音乐资源,从现代艺术审美角度探索音乐美学特性,分析民族音乐未来发展道路,从而促进民族自然音乐与现代审美理念有机融合,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民族音乐中的意韵及内涵。在现代音乐教学当中,应重视音乐的美学教育功能,凝练音乐的审美能效,科学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利用美学的丰富情感向学生传授教学精髓,用美学教育功能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唤醒并升华学生的音乐灵魂。其次,加强民族音乐教学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现代音乐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我国是音乐发源地之一,不仅拥有大量的优秀音乐艺术家及专业人才,同时还有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其中我国民族音乐主要来源于人们实际生活并根植于现实生活,是劳动者们辛苦劳作与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前,民族音乐已在世界民族音乐领域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肩负着继承与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大责任,将民族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教学当中,是有效传承民族音乐的根本要求,更是完善现代化音乐教学体系的必然选择。引进民族音乐,加强多元化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既能够增加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完善学生自身音乐知识体系,同时还能正确引导他们接触各种各样的民族音乐文化,领悟其中所蕴藏的深厚第一年,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更多风格的民族音乐,丰富学生多维度的音乐视野,让学生自觉对比与欣赏各种民族音乐间的差异性,更好地培养他们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的音乐创作能力。在现代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有利于活跃学生音乐思维、激发学生更多音乐灵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从而为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优秀的继承人。

(二)利用民族音乐资源优势、开发现代音乐专业课程

首先,应深度解析民族音乐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拓展现代音乐教学中对文化的传承形式及音乐教学内容。民族音乐是我国各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能够充分反映出各民族人民的精神面貌,体现出浓厚民族特色及地域风俗,彰显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民族音乐真正实现了与人类的和谐发展、与环境的有机融合、与社会的协调建设、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民族音乐在当前已经在世界音乐领域中赢得重要地位,不仅实现推广这一特色音乐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有效完善了世界民族音乐。音乐是艺术的具体形态,是艺术魅力的具体表现,通过音乐将民族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到世界每个角落中。其次,继承与弘扬民族音乐风格,积极构建民族音乐课程体系。民族音乐的特殊性在于与其他风格音乐相比有着更加浓厚的民族风格,在与现代音乐教学融合过程中,音乐教学也要始终秉承民族地区特有的教学理念、保持民族音乐特点与风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及其思想都在与时俱进地进行着改革与创新,在原有民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也有效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多元化、旋律多变化的发展,创新了音乐基调,转变了音乐属性。将民族音乐中的自然环境为基础,选择有价值的音乐内容,深入探索民族音乐与我国传统音乐间的契合点,进而构建有着鲜明民族音乐特征的现代音乐课程体系。音乐课程是民族音乐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有效媒介之一,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认知与掌握,学校在开发相关课程中,应全面分析与精心挑选民族音乐内容,充分确保开发出具有实用教学价值的音乐课程。

(三)全面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推进民族音乐教学发展

第一,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现代多媒体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提高校内音乐教学的专业能力及素养。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中时空条件的限制,过去音乐教学中已经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性式教学习惯,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较强,虽然也会组织相应的课堂活动,但主要还是教师说教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还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化教育进程逐渐加快,现已成为各学科教学中的主要辅助形式,是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的有效方式,利用现代多媒体开展音乐教师,能够彻底打破传统教学中时空方面的限制,有助于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他们的想象思维,体现出了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音乐教师应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并要主动学习与掌握多媒体操作技巧,能够独立制作出完整的教学课件,深化对教学方法的认知与掌握,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第二,应为音乐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平台,引导广大教师学习更多民族音乐文化及相关知识,建设综合实力强、素养高的音乐教学团队。专业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师的主要力量,是推动音乐教学革新发展的引导者,更是实现音乐教学长远发展的关键队伍。民族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教学中,需要教学团队的支持,而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更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学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强专业音乐教师优秀人才的培养,努力帮助教师构建专业发展平台,制定各种奖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更多领域的音乐知识,特别是民族音乐方面。此外,学校还可以指派相关教师亲自到民族音乐发源地进行教学调研,真正走进民族音乐文化中,体会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理解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并且还要结合校内音乐教师具体情况,针对年轻教师组织帮扶活动,以老带新的形式,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促进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与发展。提高民族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教学中的效率是关键,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及民族音乐教学能力,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培养体系、合理有效地管理教师团队、长期培养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及专业能力是推进民族音乐教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结语

将民族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教学中,是推进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急切需求,是现代音乐教学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各大院校履行责任的具体表现。只有实现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完善现代音乐教学体系,丰富课程设置,确保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及音乐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及认同感,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丽.音乐教学中民间音乐的融入与实践———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J].高教探索,2017(8).

[2]李月晴.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融入高校古筝课堂的教学实践应用[J].艺术评鉴,2017(1).

[3]李德彪.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左江流域民族音乐为例[J].音乐时空,2015(1).

作者:黄迪 单位:平顶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