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策略研究

英语教育策略研究

一、英语教育的意义

随着与外国交往的增多,外语教学逐渐受到重视。然而,英语教育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教育部门、广大教师与学生、英语学习者乃至家长如此深切的关注。然而,现有的英语教育研究只局限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方法。拿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为例,没有出现中小学英语教育策略的研究。但针对中小学英语具体的教学法的研究还不少。高中阶段英语教育的研究也局限于理念的研究和具体的教学法的探讨。成人英语教育也局限于方法、措施,而非策略的提出。因此有必要从英语教育的高度出发,研究教育者应具有的教学策略及学习者应有的学习策略。

二、英语教育的策略

1.创设情景。情境教学是教学中一种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手段。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或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迅速接受新知识,达到在情境中学习的最终目的特殊过程。这种教学策略可以将知识融入灵活生动的情境之中,可以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做到乐学与好学。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便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并开发学生的智力,是提高英语教学实效的一种重要策略。

(1)模拟环境。

对于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来说,对于身边的事物他们总是喜欢看看、摸摸,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情境教学正是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引导学生去逐步认识他们所想了解的这个真实世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学生对所见到的、经历过的事物常常怀有亲切感,这种亲切的生活经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新知识的依托,也成为情境教学实施的有效凭借。鉴于此,英语教师可以带学生到野外去观察体验大自然,学生可以在大自然广阔的天地间增长知识,开启智慧,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但由于种种原因和限制,很多时候可能不便于野外观察,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模仿真实情境的做法——模拟异域。通过营造、模拟和假想我们处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从而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加深体验,激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通过对环境的模拟和想象加深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的体验,因为“教”是为了“学”,模拟异域的策略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让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通过活动学习知识,同时锻炼空间形象力。

(2)扮演角色。

“教”最终是为了“学”——这似乎已经得到所有业内人士的认同。在课程上,让学生担当并扮演教材中一些角色,学生就会在所扮演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从而更投入角色,同时会经历角色的思维和所有活动,从而由教育教学中的“被动的接受者”一跃成为“主动建构者”。与此同时,表演不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深层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教材内容,理解教材语言,最终熟练地运用;在拥有感知和记忆的同时也拥有想象和思维的活动。心理学已经证明学习中各种感官的充分调动才能收获最好的教学效果。作为英语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准备一些角色的头饰,让同学们戴着这些象征身份的头饰尽情表演,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对话或故事表演出来,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样在表演的同时既体验了角色的特征,又复述了课文内容。可谓一石二鸟。当然,除此之外,教师本身也可以多设计一些有课文有关的对话,在其中设置一些名言警句,分配角色让学生扮演等等。我国现代一位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成功的关键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另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烈兴致。”因此,英语教师要努力营造诸如此类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圆满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3)人机对话。

所谓媒体,意思是载有信息的物体,或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主要有报纸、书刊、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而教学媒体就是载有教学信息的物体,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一般分为两类:传统的和现代的。前者主要是指教科书、模型、黑板等;后者主要有幻灯、投影、录音、计算机等。而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人机对话”就是现代教学媒体的一种特殊运用形式。现代教学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长期贮存教学资料,供师生在任何时候检索;可以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反应,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教和学提供具体指导意见;还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条件,通过人机对话使学生按照自己实际水平进行学习;另外,还可以进行远程交互式学习实现资源共享。现代教学媒体还有强大的功能,如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虚拟功能等。同时,现代教学媒体还有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规模的作用。在互联网运用日渐成熟的今天,我们英语教育领域也应当引入对互联网的运用。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声音、图画和文字都融为一体,甚至加入flash动画,这就具备了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的可能性,也为成功的教学提供了可能。例如,假设是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老师在讲“whatisit?”这一课时,电脑会为学生提供许多真实可感的图片,书包、铅笔盒、钢笔等等名词对应的映入眼帘,并且相应的显示出背书包用“carry”、打开书用“open”,等等。这些都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映像,随着出现频率的增多,学生就达到了轻松掌握的目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指出,成功的外语教学应当在课堂中营造更多情境,让学生有更多平台运用已学到的语言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更加形象具体。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根据不同类型和层次学生的需求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提高英语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和对语言的感性认识。情境教学的策略不仅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英语教学普遍呆板、僵化的现状。

2.学用相长。

古有“教学相长”,今有“学用相长”,每次看到“学用相长”这个词时,我不由的想起了教育史上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如果我们把“学”看作是“知”,把“用”看成是“行”的话,那么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探讨“学用相长”也就是探讨“知行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向实践学习。要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学,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有不明白的就要主动询问,多分析、勤总结,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1)引导英语环境。

小学英语教材中绝大多数都是从“Whatisit?”、“Nicetomeetyou”开始,老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内容本身,还有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和风俗,以使学生增强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材中,应更多地展现有关异国历史、地方美食、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融入真正地道的英语环境中。英语是种语言,语言本身涉略的范畴就是很宽泛的,因此,在教英语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2)实践英语环境。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这也是周所周知的事。这就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因此,作为老师可以尝试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如“Mynameis…….”、“I'mfromChina.”、“Iamactive.”、“IlikesearchingontheInternet.”另外,可以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带着自己好朋友的照片来学习“friends”,这样一来学生就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积极参与到交流中。“Thisismyfather.Heisacook.HelikeswatchingTV.”“Thisismymother.Sheisateacher.”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结语

综上,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给学生贯彻学以至用学用相长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实践活动的科学性。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品尝到理论指导实际、实际促进理论的乐趣。

作者;赵梓瑜 张威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2014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