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

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1

(1)听力:分场景听。分成不同的场景,进行专项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地总结相关的单词和句型。加深对单词与短语在具体某一环境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话题的出题点。做到遇词不生,遇景不慌。加强对广播和英语电视新闻的主题和大意理解。强化态度题和观点题操练。除平时坚持听力训练外,早自习读书强调读出声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二轮复习中,同学们可以根据各个话题进行专题训练。

(2)单词:分文章记。新课标的词汇要求:7级要求学会使用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8级要求学会使用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如何记这些单词呢?我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内容进行单词总结并记忆。形成单词模块。放在文章中记单词的好处在于强化了单词在文章中的语境含义。即强调单词的“用”。另外,建议同学们解决单词关,不妨将单词按单元或模块分成20~30个单词为一组的词群,采用英汉、汉英互译的方式,每日进行练习,持之以恒,不断增强词汇的记忆水平。

(3)语法:分项目学。把语法知识梳理成语法模块。加强新课标与大纲的语法点中的不同之处的理解和应用。一定要在情境中理解各语法的功能。同学们可以总结每个专项的用法,并对其考查特点做出归纳,以点带面,掌握每个语法常考的方面,如:情态动词,我们可以归纳为三要点,先责备,再推测,最后基本用法。

(4)阅读:分程度做。新课标高考中阅读总体难度不大,同学们应注意多读、多练,多读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材料,多练习长句的翻译以及注意寻找试题的答案在文章的体现,做到有据解题。不同程度的同学要针对自己的真实水平做题提高。比如40分左右的同学就可以精读人教版必修1~5中比较简单的主题课文。而80分左右的同学可以找北师大版选修6~8的文章来读。做阅读时一定要长难句的精读与文章的泛读相结合。加强长难句的精细化分析。在真正提高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力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泛读的量也要加大。7级要求除课本外要有23万的阅读量,8级更要求有课本外30万的阅读量。如果按照一套高考卷约5000单词量来计算的话,7级要求约50套题,而8级要求约60套题。另外一定要从语篇的高度来审视整个文章。

(5)写作:分话题写。按照与自己相关的话题进行分类,然后进行操练。比如个人情况、学校生活、组织活动、健康饮食、自然环境和旅游交通等等。写作时还要加强应用文的练习。比如信函、一般通知和申请表等。“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和报告”。大家可以参见一些省份相关的高考题范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6)日常授课中的应对策略:积极营造情境氛围,掌握学习英语技巧。在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多设置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渗透着浓浓的英语情境氛围。例如,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手段播放英文歌曲和英文影片,将英语语言通过音乐和动作情境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一种英语特有的学习氛围,从而逐渐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感。其次,要帮助学生培养听、说、写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多听一些英语听力方面的材料,尝试用英语进行会话交流,同时鼓励学生用英语去写日记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技巧训练,让他们能够快速地掌握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主动地走近英语知识的殿堂,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处理好教师的角色和师生关系。教师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对于教师来说即是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认真钻研新课程的目标和把握新教材,创新英语教学和英语课堂。

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2

本文试图通过调查结果分析,男女生在英语的学习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探究学习者在学习策略选择运用方面是否存在着性别差异,希望能够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培养提供实证依据。

二、学习策略

外语学习策略是指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为进行有效学习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总和。1987年,O.Malley和Chamot根据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提出了三大类学习策略,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学习策略的这种分类已被广泛引用和采用,因为它有理论支持,对策略使用的研究很有价值。

我国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黄小华1984年对中国大学生的口语交际策略进行了研究,再如,文秋芳在香港大学1990的博士论文《学生可控因素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邓俊民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与英语成绩相关性研究》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吴红云、刘润清的《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等。但是,以往研究大都注重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很少考虑到性别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除了要研究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外,还试图找出男女生学习策略的差异。

三、调查方法

1、实验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泰州市某国家重点中学初二某试验班的40名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男生20名,女生20名。研究对象均为小学三年级开始系统学习英语,虽然英语学习的时间还相对较短,但已经初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2、实验材料:本实验所采用的成绩是全市统一使用的期末考试试卷成绩,按照教学大纲出题,满分100分,监考严格,因此考试成绩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3、实验方法:使用SPSS软件包对所收集的数据即40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表1

表2

表2中,F=6.999,Sig.=0.012,表明两个样本的方差不齐。检验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在目前的英语学习中,女生的学习成效明显高于男性。

4、调查问卷发放及分析

对40名实验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要求根据自己平时学习英语的情况如实回答,发下试卷40份,回收有效卷40份。共有40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四个选项,A表示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B表示基本上不符合我的实际情况,C表示有点符合我的实际情况,D表示完全符合我的实际情况。问题如下:

(1)、听英语时,我用中文记住所听的内容。(2)、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我有记英语笔记的习惯。(3)、我说英语时,首先用中文组织意思,再翻译成英语。(4)、学习新语法时,我做句型练习。(5)、当我碰到一个生词时,想方设法去猜出它的意思。(6)、遇到生词而采用猜词法后,我会有目的的再去查找这个词的确切含义。(7)、当我想不起某一个英语单词时,就用其它相同意思的词或词组来代替。(8)、我制定英语学习计划,以便有充分的英语学习时间。(9)、我随时会把刚学到的英语知识记在本子上。(10)、记忆单词时,我会反复背诵直到记住为止。(11)、记忆单词时,会利用形象思维和联想记忆。(12)、我会利用网络来帮助自己学习英语。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1)、策略的使用和成绩相关,使用较多策略的学生成绩更好,而使用较少策略的学生成绩相对要差一点,说明成绩好的学生更善于使用学习策略来学习英语,而成绩差的学生相对来讲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策略8和较高的英语成绩之间高度相关,按照O’Malley&Chamot(1990)的外语学习策略构成因素理论,策略8属于元认知策略,许多学者认为元认知策略是导致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次调查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元认知策略利用认知过程的知识来控制语言学习,有较强的目的性,在很大人群度上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活动起者导向与调节作用。

(2)、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习策略的运用和性别有关。女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在总体上优于男生,尤其是个别策略的运用如策略5明显高于男生。策略8的运用对男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有明显的影响,而优秀的女生更善于使用多种学习策略,尤其是记忆策略比如1和10等。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学习成绩与性别及学习策略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性别的因素在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策略的选择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注重因材施教,对男生要加强学习自主性及自我监控能力的训练,养成课堂记笔记的习惯,制定学习计划,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女生要学会运用多种学习策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运用多种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多说英语,培养学生用英语想,用英语说的习惯。

参考文献:

[1]Boyle, J. Sex Differences in Listening Vocabulary[J].Language Learning1987, 37: 273-84.

[2]Nyikos, M. Sex -related Differences in Adult Language Learning: Socialization and Memory Factors[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0, 3: 273-87.

[3]O’Malley, J. M. & Chamot A.U, 1990.Learnin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4]蒋军海.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8 (2): 99 -102.

[5]刘卫红,男女生英语成绩与英语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3).

[6]王立非,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与研究在中国[J],外语界2003 (6).

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句酷批改网 高职院校大学生 英语写作翻转课堂 错误

一、基于句酷批改网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相关知识。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在课堂上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运用句酷批改网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针对英语写作的六大原则、两大写作技巧和五种写作模板,我们共拍摄了13个英语写作教学视频。这些视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来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英语写作的特定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

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所有的英语写作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授课教师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英语写作方面的关键词,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教师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

3.重构学生学习流程。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基于句酷批改网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W生在课前进行的,教师不仅提供了有关英语写作的教学视频,还可以利用句酷批改网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在英语写作原则、技巧上的学习困难,并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给予每个学生有效的辅导,而同学之间运用句酷批改网相互进行批改的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英语写作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二、基于句酷批改网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翻转课堂实践中的错误分析

1.理论依据。英国应用语言学家Pit Corder1967年发表了名为《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一文,由此提出了错误分析理论。该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常犯的错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对整个错误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与分析。错误分析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并不是对母语的再次学习以及复制或是模仿,而是学习者的中介语的整个语言体系的再创造,是不断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探索与研究,错误越多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学习者对于新的语言的应用程度,说明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

2.技术支持。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特别是在英语写作方面尤为突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包括课堂教学、语言学习等。以句酷批改网为代表的在线作文自动评价系统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并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三、实验研究

1.研究目的。本文在国内外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对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错误分析理论,探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的方法,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从实践教学中探寻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因此,本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语言错误主要有哪些?

(2)句酷批改网能否帮助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以及句酷批改网在作文评改方面存在哪些局限?

2.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2015级非英语专业的两个班,机电一体化技术1班31人,企业信息管理师2班32人,共63名学生。这些学生英语学习时间均超过6年,拥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及运用基础,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目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及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及写作水平。实验时间从2015年10月8号到2016年8月8号,历时36周,共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第二学期为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

3.研究工具。为了提高教学实验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研究手段:

一是测试抽样。通过抽取两个班63名学生在句酷批改网上写的378份英语作文作为研究样本,集中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并对其中出现频繁的错误进行分类,从操作、词汇、句法、语篇以及内容五个层面对常见的错误类型及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阐述。

二是教学实验。通过第一学期研究所发现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错误分析理论,在第二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主要是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总结,对学生集中进行语法知识和语篇知识的讲解,并要求学生在句酷批改网上根据系统的反馈对其错误进行反思和再学习。

4.研究过程。本实验周期为两个学期共36周,由同一教师教授的这两个班级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授课方式及教学进度完全一样。第一学期共完成三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由教师在句酷批改网上布置三篇写作任务,规定学生在6周内完成并上传到批改网,学生可以根据系统反馈进行反复修改,以最后一次提交的作文作为研究样本本。第一学期这63名学生每人共上传3篇作文,但我们选取其中两篇,以这126篇作文为样本,归纳整理出其中的错误。第二学期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任务,针对第一学期研究所发现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以同样的形式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第二学期这63名学生每人共上传4篇文章,但我们只挑选后两次的作文以这126篇作文为样本,归纳整理出其中的错误,并与第一学期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5.研究结果与分析。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旨在通过对这些英语写作中错误的分析找出其在上述五个层面的分布及其出现频率,可从句酷批改网上下载以软件EXCEL形式呈现的数据后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都从126份样本中根据操作、词汇、句法、语篇以及内容五个类别整理出频率较大的错误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第一学期收集的样本作文中错误821个,第二学期收集的样本作文中错误583个。

上表的结果清楚地表明,从收集的126份样本作文中有821个错误。在收集到的错误中,包括拼写错误、笔误、字母大小写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在内的操作错误总计为39个,占总数的4.8%;词汇错误有331个,占总数的40.3%;在句法上,有367个错误,占总数的45.4%;包括连贯性错误、语用错误和接受性错误在内的语篇错误有76个,占总数的9.3%;偏题甚至跑题的内容错误有8个,占总数的1.0%。词汇和句法错误的数量最多,表明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单词和句法是最薄弱的环节。

再来对照第二学期的错误分布情况:

四、结语

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学生写作的频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课前通过教学视频学习英语写作的原则;了解英文写作的技巧;熟悉英语写作的模板。在此基础上学生\用句酷网进行不同主题的写作练习,句酷网会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系统评分,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进行批改。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反映出来的错误进行点评,促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同时学生自身也可以对自己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句酷批改网上所反映出来的英语作文写作习惯和错误类型的分析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词汇和句法上所犯的错误机会占了所有错误的绝大部分,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汉英词汇的差异对比,并要对英汉的句法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和训练,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强化学生的英语句法意识。同时,句酷批改网的使用让教师从最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大大缩短了传统的批改英语作文的时间,提高了教师批改英语作文的效率,让教师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系统所提供的体检报告从词汇、句子、段落、从句及词性各方面所提供的参考范围以及按句点评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在英语写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但不可否认地是,以句酷批改网为代表的在线作文自动评价系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其评语的泛化性,不能深层次地对学生的英语思维和写作风格进行相应的指导,所以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依然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言错误是学生心灵的一扇窗口,错误的深层处隐藏着学生的种种学习策略及对第二语言作出的种种假设,通过在线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和教师双方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中错误的评定和修改,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探索英语学习心理过程的奥秘,探索英语写作教学的客观规律并建立符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的教学理论。

参考文献:

[1]Corder,S.P.1967.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IRAL,5(4),161-170.

[2]唐锦兰,吴一安.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

[3]符祝芹.在线英语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

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顺应论 英语新闻标题汉译 翻译方法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交流手段的不断进步,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也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仅关心国内大事,也热衷于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国外各类重大事件。作为“题眼”的新闻标题,常常是新闻内容的浓缩和概括,它的优劣将深刻影响读者阅读该篇新闻报道的兴趣。国内读者如果想在第一时间获取国外原汁原味的新闻信息,译者就得在翻译上给予读者最大便利,尤其是利用新闻报道标题的汉译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如何更好地翻译英语新闻标题,让国内读者阅读信息最大化,成为专家学者和翻译工作者热衷研究的问题。先前对该领域的研究大多涉及新闻标题的翻译原则、方法与技巧。也有学者围绕新闻标题修辞的翻译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闻标题翻译方法与技巧。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闻标题的翻译问题,但却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与指导。本研究尝试运用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选取国内外权威新闻网站中的新闻标题英汉翻译实例作为语料,试图揭示新闻标题翻译过程的实质。

二、顺应论视角下英语新闻标题汉译的实质

比利时语言学家杰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在其1987年出版的新著《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语用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指出从“综观”的视角来看待语言的使用,把语言使用中涉及到的物理、社会和心理等因素都考虑在内,相较前人更加全面的解释了人类使用语言的现象。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可能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也可能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换言之,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维索尔伦把语境分为了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包括篇内衔接(Contextual Cohesion)、篇际制约(Intertextuality)和语序(Sequencing), 后者包括了语言使用者、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社交世界(Social World)和心理世界(Mental World)。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翻译过程同样应是一个选择与顺应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需要在众多的源语材料中选择合适的翻译文本,在确定了译什么之后继而探究如何译的问题。而怎么译则是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贯彻执行的,为了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译者需要选取灵活的翻译方法与策略让译文为目的语读者所了解认识,在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的基础上,同时顺应目的语读者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物理世界这些语言外部因素,以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新闻标题用大于正文字的字号,用精练的语句,对新闻内容和中心思想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面对每天层出不穷、各式各类的新闻报道,译者首先得从千千万万条良莠不齐的新闻信息中选择对目的语读者来说具有新闻价值的标题;其次,译者作为中介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和策略,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心理、物理和文化世界,让汉译的新闻标题可以在目的语读者看到的第一眼时便吸引他们的注意,从而提高他们深入阅读报道的可能性。最后,在译者做出选择与顺应之后,其翻译的目的才可能实现,即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同时实现文化的沟通与交流。综上所述,顺应论对新闻标题的启示在于,新闻标题的英汉翻译实质是一个不断选择与顺应的过程,译者不仅要做出语言层面上的顺应,还要对目的语读者的心理世界、文化世界和物理世界等方面作出非语言层面上的顺应。下文将结合具体的英汉翻译实例来描述新闻标题翻译过程中的选择与顺应。

三、英语新闻标题汉译过程中的选择与顺应

顺应论中的语言语境的顺应是指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和习惯,所以在翻译英语新闻标题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顺应汉语语言的特点和习惯,从而让译文最大程度的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所以在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层面,译者得首先做出恰当的选择与顺应。

英语新闻标题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其自身在词汇、语法、句法、修辞等层面都有别于中文标题的特点。中文新闻标题趋向于概括新闻的内容,而英语新闻标题倾向于择一重点内容而取之。另外英语是表音文字而汉语是表意文字,所以汉语能用简短的话来概述话语意义时英文可能需用一个长句才能表达。在词汇的选取上,中英文标题都会在需要时采用缩写、简写的形式节省空间,英文标题也偏爱于使用小词来节省空间。在时态的选择上,英文标题通常采用一般时态来表述过去与将来发生的新闻,从而使新闻更具实效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报纸的空间。在动词的使用上,中文标题注重动词的选取,一个好的动词往往能为新闻标题添砖加瓦,而英文标题往往会采用动词的名词化形式,使语体显得更正式。同样,像省略、标点、修辞等也经常会运用在中英文标题中。因此,“在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

(1)Ebola epidemic has been‘vastly’ underestimated:WHO(The Telegraph,August 15,2014)

WHO:人们严重低估埃博拉疫情(中国日报网 2014年8月18日)

(2)Obama urges Iraqis to unite because‘the wolf’s at the door’(Reuters, August 18, 2014)

“狼就在门口”奥巴马敦促伊拉克各方联合抗敌(中国日报网 2014年8月20日)

(3)One small step for miaowkind:Hello Kitty blasted into space by Japan scientists(Mirror,August 19,2014)

喵星人的一小步:Hello Kitty 被日本科学家送入太空(中国日报网 2014年8月22日)

例(1)中,译者将原文中的被动时态译为主动时态,从语法层面上顺应了汉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例(2)中汉语译文调整了英文原文的顺序,而且并没有把“because”译为“因为”,而是选择不译。即使在译文中省略了“因为”这个连接词,但是汉语读者还是能够一眼看出标题前后的因果关系,同时符合新闻标题简洁醒目的特点。例(3)中英文标题中的“miaowkind”是个拟声词,汉语译成汉语网络流行语“喵星人”,既生动又形象。前半句“one small step for miaowkind”仿拟了“one small step for man”,即虽然这只是“Hello Kitty”的一小步,但却是她所代表的猫类的一大步。汉译从修辞层面上做出了顺应,这样的译法使得译文不仅保持着原文的原汁原味,又使信息的传递最大化。

新闻标题翻译过程中交际语境的顺应指的是译文应顺应目的语读者的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对于心理世界的顺应包括对目的语读者认知和情感的顺应。对物理世界的顺应则涉及对有关时间和空间指示上的顺应。最后,对社交世界的顺应则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历史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差距,尽可能地消除两种语言沟通交流可能存在的鸿沟。

认知通常被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由于中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政经人文等因素不同,人们了解的事物也各有不同,为一国人民所熟稔的事物,未必为另一国人所知,所以译者在翻译英语新闻标题的过程中,必须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水平,把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和认知能力都考虑在内,灵活地进行翻译。例如:

(4)Bride-to-be sheds 8 STONE so her husband can carry her over threshold on wedding day(Mirror, August 17,2014)

准新娘成功减重50公斤 准新郎轻松公主抱(中国日报网 2014年8月19日)

(5)Warren Buffett will bet you that Hillary Clinton wins in 2016(CNN,October 7,2014)

股神巴菲特押注 赌希拉里当选下任美国总统(中国日报网 2014年10月8日)

例(4)中的汉译把英文标题中的“8 STONE”译为“50公斤”,为汉语读者解决了可能会因认知上的差异而出现的理解困难,因为大部分汉语读者并不了解“STONE”作为重量单位的用法,也不知该如何换算。“STONE”表示重量单位“英石”,而1英石等于6.35千克,译者把它换算成千克,选择用汉语惯常的体重计量单位“公斤”来计,恰到好处,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而例(5),译者在巴菲特前增加了股神,让不识巴菲特的汉语读者从“股神”二字中就可知巴菲特的预言之准,从而了解到希拉里当选下届总统的几率之大。该句通过采用增译的翻译策略,成功地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但是增译的部分只是很简短的两个字,不会因此而使标题变得冗长。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正确解读英语新闻标题中所蕴含的感彩,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情感态度,才能使新闻标题的译文吸引汉语读者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新闻内容的兴趣。

(6)Obama balances world crises with golf, time off(New York Post,August 10,2014)

奥巴马:空袭伊拉克休假打高尔夫两不误(中国日报网 2014年8月11日)

(7)Tragedy puts Marina Silva at heart of Brazil campaign(BBC,August 20,2014)

巴西候选人坠机 席尔瓦站上“风口浪尖”(中国日报网 2014年8月11日)

例(6)中的“两不误”和例(7)中的“风口浪尖”,译者都把英语原标题中蕴含的情感译了出来,使得标题更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也使标题变得更加简短明了,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心理世界,同时符合新闻标题的特点。

汉英两种语言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各自反映着所在国家和民族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因此,语言的使用也必然受限于语言使用者所在的社交世界的影响,这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因素,包括历史文化因素、因素、审美方式、政治和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准则和总体的价值观等。如果仅仅停留在语言表面上的理解,而忽视两种语言背后的“两大片文化”,则很容易产生交际障碍。所以,译者需要在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汉语读者的社交世界进行有效的顺应。

(8)Tilbury docks - a journey of hope that ended in disaster(The Telegraph,August 17)

蒂尔伯里港:载梦起航 驶向灾难(中国日报网 2014年8月21日)

例(8)中的译法符合汉语读者的审美观,且又使标题变得简短有力,吸引眼球。从而顺应汉语读者的审美观。

中西方地理千差万别,很多西方的地名汉语读者并不了解,这时,译者可以省译一些汉语读者不为熟知的地名,或进行改译,补充说明该地所在的国家,顺应读者的物理世界。例如:

(9)Boko Haram:How the violence has spread(The Telegraph,May 15,2014)

博科圣地:恐怖活动在尼日利亚境内蔓延开来(中国日报网 2014年10月21日)

例(9)通过增译,在译文中补充了尼日利亚。若直译,很多汉语读者未必了解博科圣地,汉译补充了这个组织总部所在国尼日利亚,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标题,吸引其阅读新闻的内容,从而顺应了读者的物理世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顺应论的框架下,本研究将影响新闻标题的各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因素纳入到一个连贯统一的框架中,揭示了新闻标题翻译的实质,即新闻标题汉译的过程是译者不断的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可以灵活采用增添、重组、替换、省译等翻译方法,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Snell-Hornby,Mary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彭朝丞.新闻标题制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4]张健.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J].中国翻译,1997,(1).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英语倒装句;语序;小句类型;认知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328-02

一、语序,小句类型与倒装

对于倒装句的句法结构,简单说来,就是主语(S)“倒置”在动词或助动词(V)之后;S之后还可出现其他成分,如宾语(O)等,这就形成了V-S-O的语序。之所以说是“倒置”是因为英语的正词序(canonical word order)是S出现在V之前的。15世纪前,英语是S-O-V型为主,15世纪后,逐渐过渡到S-V-O型并延续至今(石毓智,2002:17-27)。因此,倒装句的V-S-O语序是从小句成分排列次序的意义上说的,是相对于正序(S-V-O)而言的。说语序是S-V-O,S-O-V或V-S-O等,并不是说只允许出现这三个成分,而是以这三个基本的必要成分作为代表。事实上,作为具体的句子,无论是正序句还是倒装句,这三个成分之外,都可能还有其他成分:

(1) There have been many such uprisings in the history. (张道真)

(2) (He did not drop any hint. ) Nor did his secretary.(张)

(3) Nowhere has the world ever seen such great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s in our country.(张)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正序倒装只是指语序,不针对构成的成分。基于以上的讨论,英语中SV、SVO、SVC、SVA、SVOO、SVOC、SVOA这七种基本句子类型(clause types)视为无标记句或常式句,这些常式句演变来的句式(如被动句,分裂句等)以及句式未变但语序发生了变化(如左位移动,右位移动等)的句子则可视为有标记的句式(marked clause)或变式句。

“小句类型”作为句法学的一个概念,它是对由小句的必要成分构成的句法结构类聚的抽象;它的着眼总在成分的构成,而不在成分的语序。归纳小句类型的标准,是根据动词要求的是何种成分而变,每一类小句类型都同一组动词有关。这种小句类型的分类是最全面,可以应用于英语一切的小句,不论是主句还是从句。以下各句,分属括号类的小句类型(例子均引自Quirk et al)

(4)What did Pauline give Tom for his birthday. (SVOO)

(5)It was considered impossible for anyone to escape. (SVC

被动型)

(6)It is said that she slipped arsenic into his tea.(SV被动型)

(7)Her vegetable Julia buys in this market. (SVO)

(8)It doesn’t matter what you do. (SV)

(9)He is a complete idiot,that brother of yours. (SV)

(10)Your friend John,I saw him here last night.(SVO)

例(4)是疑问句,是所谓“强制性的倒装句”。(5)、(6)是被动句,被动句的语序仍然是“SO”;(7)是分裂句;(8)是经左位移动后形成的有标记主位句(9)、(10)分别是右位,左位移动句。

“语序”可以是语言类型学的概念,如现代英语,现代汉语都是语序为S-V-O型的语言。“语序”也可用作句法学的概念。例如(5)这种被动句构成式是“SVO”小句类型中的一个个例。(10)这类的左位移动构成是“SVO”小句类型中的一个个例。总之七种小句类型从主要成分规范了每个类型的构成,而这些必不可少的成分以及任选成分进入这一类型以后构成的语序,则由每一个具体的构式来规范。当一个具体的构式允许或要求主语(S)同动词(V)倒置,这就成了倒装句。

二、关于倒装句的认知特点

倒装句的形成以及人们对倒装句的运用认识,关系到认知科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原则问题,即人们是否可以偏离认知规律来恰当运用语言。更概括地说,人们是否可以偏离客观规律办成一件事。

认知科学研究是人类认知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研究人类认知活动的一般原理、特点、策略和认知活动运作的总体机制。进行这些方面的概括就是对认知规律的一般研究。从这里可以看到,认知规律是人类长期以来在认识和处理同客观外界的关系时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行为取向的“固化”,成为认识事物、指导行动的一种规律性的思维定式。

认知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却从不以显性的面目示人。正如自然界,人类社会有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规律存在,但要人们去发现、去探求、去认识、去总结。英语运用者正确运用倒装句,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定的认知规律规范下的认知活动。

人们一般的认知规律是什么?现在我们仍知之甚少。有一点大家的认识是较为一致的,那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有一种规律性的表现:实现最优化。“优化”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条重要的认知规律。在生成语言学的研究里,有一种意见认为语言和语言学研究遵守着“经济原则”。生成语言学家所说的“经济原则”关涉的是语言本质和语言研究方法上的“经济”,二者的理论蕴涵的指向都可归为人类认知过程的一条重要规律:倾向于优化。

倒装句的构成反映出什么特点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只能够勾勒出一些基本点。

认知语法认为,在一个观念结构里包含了基于认知观念实体和认知因素。认知主体通常会先感知其中某个实体或因素,再以此为参照点。15世纪左右,英语从SOV型语言逐渐向SVO型语言定型。但无论SOV的语序还是SVO的语序,以“事物”(即名词)来开始一个分句是其基本格局。当表述者选择某一实体去当参照点,他就将一个事物作为表述的出发点,作为对比的某点或作为凸显的焦点。从而将该事物用作话题或用作对比或凸显的焦点,这时分句就成为S-V-O或O-S-V分句线性序列;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作主语的名词总是出现在动词的前面,这就是“正常”的语序而非倒装语序。以下是O-S-V以及C-S-V分句线性序列的例句:

(11)Very good cocktails this hotel made.

(12) Joe his name is.(以上二句均采自Quirk et al)

但当表述者选择了某种性状作为参照点,也同样可以将该性状作为对比的某点或凸显的焦点,这一性状就成了分句对比或凸显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Adv 同V被S分隔开来。认知语言学告诉我们,在人类认知能力形成的过程中,为方便选择或搭配,形成了一种趋近(closeness)的倾向,即关系密切的实体,因素倾向于趋近处理。这一趋近性倾向驱使表示行为动作的V越过实施这行为动作的实体(S)同Adv靠近。从而形成了Adv-V的认知格局,这样,句线性序列就“倒装”为“Adv-V-S-O”。

由于某些表达方式的顺序不一定等同于认知规律,况且事件的发生总是先因后果不等于人们对该事件的认识必定也是先认识其因之后才能认识其果。因此,需要区分三个层面:(1)事件的本身。有因果的事件,其发生必先因后果。(2)对事件的认识。有三种情况:先知其因后识其果。例如看见有人向草堆扔火把,接着看到草堆烧起来;先认识果后才认识因,侦察员成功破案是典型的例子;只知其果仍未知知其因。后两种情况是大量的,例如,我们已知道正常人可以自然地掌握自己的母语,究其原因,目前还只是用各种假说来解释,还不能说已确知其因。(3)对事件的表述,已知其因果链,是先说因还是先说果,这要看话语“参照点”的选择,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提供话语理解的优化条件。

三、结束语

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是要从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来反观语言,为语言构成的形成和运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我们希望这一研究不但能有助于加深对英语倒装句的认识,而且也会对人类的认知规律加深了解。

参考文献:

[1]Quirk R.S Greenbaum G. Leech,and J. Svartvik.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1985.

[2]王磊.英语倒装句研究[J].外语学刊,1996,(4).

[3]徐盛恒.英语倒装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英语8下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词汇 language points grammar 梳理 系统掌握 指导 点拨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过之前必修1-5和选修6-8八册书的新授学习,学生们已经学完了所有高中英语的单词和知识点;而且在第一轮总复习过程中,教师又通过讲练结合的形式带领学生对所有的language points 和grammar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一轮复习的收尾阶段,学生们对第一轮复习的程序和模式已经非常的熟悉,所以很多知识要让他们自己去完成,让他们做到:该记的记,该完成的练习要自己独立完成。作为老师,我们要把握的原则就是:对于基础知识,老师主要是起到点拔和检查(抽查学生进行背诵和听写单词/短语)的作用;而对于练习,主要是对答案进行核对和进一步画龙点睛,提炼重点。总的来说,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我们老师应该从以下两大方面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和点拨,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备考策略。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让学生自信且务实,做到积极主动、全力以赴。

做到以下三点:

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

2、信心百倍、全力以赴,让自己的高中生涯不留遗憾;

3、要有集体荣誉感,立场在高考中为所在的学校和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在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上,要让学生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做题技巧和能力。

主要从以下几面入手:

(1)进一步夯实基础,做到理清知识,系统掌握。

虽然经过新授和第一轮总复习后可能大多数同学对单词、相关的语言点和语法点都似乎懂了,但其实很多同学都只是半桶水。因为他们对于很多单词都是似曾相识而没有完全掌握,对于一些知识点也不能够独立地说出,得老师说出上半句他们才能说出下半句,对老师还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教会学生凡是在练习中碰到的知识盲点,都要做好标记,先尽量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做题,然后再集中查阅、理清知识和系统掌握。

(2)重视对句、段与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们只是盲目地记单词,但是一放到句子、段落与文章当中,他们就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因为有些是一词多义,有些则会在词性上有变化。比如water这个词,学生们认为很简单,是水的意思,但是如果放在句子中:Can you help me water the flowers when I am on holiday?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是‘浇水’的意思。单词对于英语来说,就像是砖块对于房子,如果不把单词组合成句子,就会像光是一些砖块在那,而没把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规律砌起来组成房子,它们就只是一堆没用的砖块而已。而且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我们是要用它来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所以必定要把他们组合成句、段和文章才能够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另外,我们也知道,在高考时是没有写单词的题目,题目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句子,所以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要让学生们重视对句意、段意和文章中心意思的理解,也就是即使记单词和词组也要结合语境理解性地记忆,这样才能够真的记得牢,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这门学科学好。

(3)注重知识的运用,要学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遣词造句。

我们知道,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们的知识运用能力,从2011年开始,江西英语高考试题把最后一道题改成了阅读表达题。在这道题中,既能考查到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够考查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更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真正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并能够很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4)体会、总结并掌握各类题型的做题技巧。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以专项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所以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记一些基础知识,而我们只起到点拨作用,而且应该适当地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做一些专项练习,然后结合题目教给学生各个题型的做题技巧。古人说得好: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要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多练、多体会和总结,老师给于适时、适量的指导,从而让他们从真正意义上掌握各类题型的做题技巧。

(5)定时定量地进行考前套题的训练。

在考前,我们还要让学生们进行高考套题的训练,让学生们一气呵成地完成一套题,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们到了高考时,由于之前都是一点一点的训练而缺乏综合训练的,结果影响考试的心理素质和做题能力。所以考前,我们还是要安排好学生进行定时、定量的高考模拟套题的训练,以确保学生们减轻考试负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考试素质,从而在高考时能有正常的发挥。

总之,我相信,经过师生们在新授时的努力教与学和第一轮复习的系统梳理与掌握后,在最后的这一百来天,只要一方面,我们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另一方面,通过第二轮复习的专项训练和老师在做题技巧上的指导加上学生们考前套题的训练,他们就一定能在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上都能上一个大台阶,这样他们就不但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奠定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 lifeifei 高考冲刺复习策略:高考英语得词汇者得天下 中学.学科网

[2]2011年高考冲刺:科学的备战方法 新沪江英语网

上一篇你的脚步

下一篇引领礼仪